地震勘探原理复习题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313.50 KB
- 文档页数:15
地震勘探原理与解释一、判断题(每小题2分,总分40分)1、“陆相生油”理论是由李四光先生提出来的(×)。
2、1951年中国成立了第一支石油地震勘探队(√)。
3、GeoEast是法国CGG的地震资料处理与解释软件(×)。
4、费马原理认为地震波走的是最短距离路径(×)。
5 、地震信号的视周期越大,主频就越低(√)。
6、剪切模量定义为体积应力与体积应变之比(×)。
7、实际采集的地震记录中观察不到零相位子波(×)。
8、地震反射波振幅有强有弱只是地下构造造成的(×)。
9、地震垂直分辨率主要与第一菲涅尔带半径有关(×)。
10、地震检波器组合提高了信噪比,但降低了地震分辨率(√)。
11、地震测线上激发点与炮检距的相互空间位置关系称为观测系统(√)。
12、地震反褶积只能用于提高地震分辨率(×)。
13、可以证明,地震均方根速度大于等于平均速度(√)。
14、地震水平叠加处理后,地震剖面上的绕射波得到了收敛(×)。
15、1987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成立(×)。
16、马在田院士主要从事工程地震勘探工作(×)。
17、地震叠加速度分析是在地震水平叠加以后进行的(×)。
18、地震动校正的“动”主要体现在动校正量随着炮间距和传播时间等因素变化(√)。
19、利用地震反射剖面上的不整一或与之可以对比的整一,可以划地震层序(√)。
20、地震反射波层位和地下地层界面是一一对应的(×)。
二、单选题(每小题2分,总分28分)21、地震勘探主要依据地下岩石的(A)A、弹性差异B、磁性差异C、电性差异D、密度差异22、美国勘探地球物理学家学会(SEG)是何时成立的(A)A、1930B、1940C、1950D、196023、CDP技术是哪位地球物理学家发明?(A)A、梅恩B、卡切尔C、费森登D、明特罗普24、地震波大概在以下哪个频率范围之内是正常的?(A)A、3Hz-130HzB、5000Hz-10000HzC、1KHz-20KHzD、 1MHz-100MHz25、哪位科学家首先提出了纵波和横波的概念?(B)A、牛顿B、泊松C、瑞利D、胡克26、某一水平地层界面产生折射波的主要条件是(C)A、地层界面下伏介质速度小于上覆介质速度B、地层界面上下有波阻抗差异C、地层界面下伏介质速度大于上覆介质速度D、地层界面上下有密度差异27、地震褶积模型是由哪位地球物理学家首先提出的?(B)A、梅恩B、Enders RobinsonC、卡切尔D、费马28、一个水平界均匀介质情况下共中心点记录的时距曲线方程是(A)A、双曲线B、抛物线C、直线D、折线29、以下哪个英文缩写指的是垂直地震剖面(A)A、VSPB、RVSPC、SWDD、LWD30、以下哪个不是地震预处理的内容?(A)A、动校正B、数据加载C、数据解编D、观测系统定义31、以下哪个不是地震数据的记录格式?(A)A、LasB、SEG-2C、SEG-2D、SEG-D32、地震数字滤波处理的目的是(B)A、提高分辨率B、提高信噪比C、速度分析D、提取子波33、地震地层学出现在什么年代(A)A、20世纪70年代B、20世纪50年代C、20世纪90年代D、20世纪80年代34、直接烃类指示“DHI”是什么英文的缩写 (2分)A、Direct Hydrocarbon IndicatorB、Direct Hydrocarbon InterpretationC、Direct Hydrocarbon IndexD、Direct Hydrophone Indicator35、地震偏移处理主要目的是(B)A、提高信噪比B、提高分辨率C、提高速度精度D、降低处理成本36、以下哪个是地震资料处理软件?(C)A、检波器B、可控震源C、GeoEastD、空气枪37、地震横波可以在哪种介质中传播(C)A、空气枪B、石油C、碳酸盐岩D、空气38、A VO指的是(B)A、地震反射波振幅随炮检距变化B、地震反射波振幅随频率变化C、地震反射波振幅随相位变化D、地震反射波振幅随波形变化39、A,B,C是什么地震干扰波?(A)A、声波B、面波C、多次波D、绕射波40、下面地震剖面中的断层是(A)A、正断层B、逆断层C、背斜D、向斜三、多选题(每小题3分,总分30分)41、地震波垂直入射情况下,产生反射波的主要条件是(B D)A、反射界面上下有温度差异B、反射界面上下有弹性差异C、反射界面上下有压力差异D、反射界面上下有波阻抗差异42、测量地震平均速度的方法主要有(A C)A、地震测井B、静校正C、声波测井D、密度测井43、制作影响合成地震记录质量的主要因素有(A B D)A、测井资料质量B、子波的频率C、自然伽玛测井D、地震子波类型44、地震多次波可以分为以下哪几种(A B C)A、全程多次波B、短程多次波C、微曲多次波D、点绕射波45、问题39 多选 (3分) (A C D)在地震反射波记录上,地震面波干扰的主要特征A、能量强B、速度高C、频散D、低频46、海上地震勘探与陆上的最大差别在于(B C D)A、没有干扰波B、使用空气枪震源C、使用拖揽D、在船上施工47、地震勘探对震源的基本要求是(A B C DE)A、能量足B、频带宽C、噪音小D、一致性好E、健康安全与环保48、陆上地震可控震源适合于哪些地区进行地震波激发?(A B D)A、城市B、沙漠C、沼泽D、极地49、以下哪些说法是相同的意思(A B C)A、NMOB、正常时差C、动校正量D、DMO50、求取低、降速带厚度和速度的主要方法有(B C)A、滤波B、浅层折射法C、微地震测井D、地震偏移(第1周)第1章石油勘探概论第一章石油勘探概论单元测验问题1 单选 (2分)美国勘探地球物理学家学会是哪个缩写词?AAPG美国石油地质家学会SEG美国勘探地球物理学家学会SPE美国石油工程师学会CGS中国地球物理学会问题2 单选 (2分)地震勘探的英文是以下哪一个?seismic exploration geophysics exploration earthquake exploration exploration seismology 问题3 单选 (2分)地震勘探主要依据地下岩石的电性差异弹性差异密度差异磁性差异问题4 单选 (2分)电法勘探主要依据地下岩石的电性差异磁性差异弹性差异密度差异问题5 单选 (2分)磁法勘探主要依据地下岩石的电性差异磁性差异弹性差异密度差异问题6 单选 (2分)重力勘探主要依据地下岩石的电性差异弹性差异密度差异磁性差异问题7 单选 (2分)美国勘探地球物理学家学会(SEG)是何时成立的?1930年1940年1950年1960年问题8 单选 (2分)CDP技术是哪位地球物理学家发明?梅恩卡切尔费森登卢德格尔·明特罗普问题9 单选 (2分)中国第一支石油地震勘探队成立于1921年1939年1945年1951年问题10 单选 (2分)以下哪个不是地球物理勘探公司BGP中国东方地球物理公司CGG法国地球物理总公司SPE是美国石油工程师学会WGC美国西方地球物理公司。
《地震勘探原理及方法》复习提纲一、名词解释1.反射波在不同密度的媒质分界面发生反射的波2.透射波地球物理学透射波即透过波3.滑行波由透射定律可知,如果V2>V1 ,即sinθ2 > sinθ1 ,θ2 > θ1。
当θ1还没到90º时,θ2 到达90º,此时透射波在第二种介质中沿界面滑行,产生的波为滑行波。
4.折射波当入射波大于临界角时,出现滑行波和全反射。
在分界面上的滑行波有另一种特性,即会影响第一界面,并激发新的波。
在地震勘探中,由滑行波引起的波叫折射波,也叫做首波。
入射波以临界角或大于临界角入射高速介质所产生的波.5.波前振动刚开始与静止时的分界面,即刚要开始振动的那一时刻6.射波前7.均匀介质反射界面以上的介质是均匀的,即地震波传播速度是一个常数。
8.层状介质指地质剖面是层状结构的,在每一层内速度是均匀的,但层与层之间速度是不相同9.振动图形和波剖面某点振动随时间的变化的曲线称为振动曲线,也称振动图。
地震勘探中,沿测线画出的波形曲线,也称波剖面。
10.同相轴和等相位面同向轴是一组地震道上整齐排列的相位,表示一个新的地震波的到达,由地震记录上系统的相位或振幅变化表示。
11.时间场和等时面12.视速度当波的传播方向与观测方向不一致(夹角θ)时,观测到的速度并不是波前的真速度V,而是视速度Va。
即波沿测线方向传播速度。
13. 离散付氏变换14. 时间域把信号表示为振幅随时间变化的函数,称为信号在时间域的表现形式。
15. 频率域把信号表示为振幅和相位随频率变化的函数,称为信号在频率域上的表现形式。
16. 褶积由地震子波和反射系数得到地震记录(输出相应)17. 离散褶积由离散的地震子波和反射系数得到地震记录18. 互相关用来表示两个信号之间相似性的一个度量,通常通过与已知信号比较用于寻找未知信号中的特性。
19. 自相关随机误差项的各期望值之间存在着相关关系,称随机误差项之间存在自相关性20. 离散互相关21. 离散自相关22. 采样间隔地震勘探中检波器接受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储存,需要采样离散化,这个采样间隔就称为地震采样间隔。
(完整版)地震勘探原理复习题答案绪论一、名词解释1.地球物理方法(Exploration Methods): 利用各种仪器在地表观测地壳上的各种物理现象,从而推断、了解地下的地质构造特点,寻找可能的储油构造。
它是一种间接找油的方法。
特点:精度和成本均高于地质法,但低于钻探方法。
2、地震勘探:就是利用人工方法激发的地震波(弹性波),研究地震波在地层中传播的规律,以查明地下的地质构造,从而来确定矿藏(包括油气、矿石、水、地热资源等)等的位置,以及获得工程地质信息。
二、简答题1、了解地下资源信息有那些主要手段。
(1)、地质法(2)、地球物理方法(3)、钻探法(4)、综合方法:地质、物探(物化探)、钻探结合起来,进行综合勘探。
其中,地质法贯穿始终,物探是关键,钻探是归宿。
2有几种主要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它们的基本原理。
地球物理勘探方法是以岩矿石(或地层)与其围岩的物理性质差异为物质基础,用专门的仪器设备观测和研究天然存在或人工形成的物理场的变化规律,进而达到查明地质构造寻找矿产资源和解决工程地质、水文地质以及环境监测等问题为目的勘探,叫地球物理勘探,简称物探。
相应的各种勘探方法,叫地球物理勘探方法,简称为物探方法,有地震勘探、重力勘探、磁法勘探、电法勘探、地球物理测井。
(1)重力勘探:利用岩石、矿物(地层)之间的密度差异,引起重力场变化,产生重力异常,用重力仪测量其异常值,根据异常变化情况反演地下地质构造情况。
(2)磁法勘探:利用岩石、矿物(地层)之间的磁性差异,引起磁场变化,产生磁力异常,用磁力仪测量其异常值,根据异常变化情况反演地下地质构造情况。
(3)电法勘探:利用岩石、矿物(地层)之间的电性差异,引起电(磁)场变化,产生电性异常,用电法(磁)仪测量其异常,根据异常变化情况反演地下地质构造情况。
(4)地震勘探:利用岩石、矿物(地层)之间的弹性差异,引起弹性波场变化,产生弹性异常(速度不同),用地震仪测量其异常值(时间变化),根据异常变化情况反演地下地质构造情况。
地震勘探原理(采集部分)试卷一一.名词解释(30分,每题3分)1.观测系统:地震勘探中的观测系统是指地震波的激发点与接收点的相互位置关系。
2.振动曲线:一个质点在振动过程中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曲线称为振动曲线。
3.分辨率:两个波可以分辨开的最小距离叫做分辨率。
4.折射波:地震波以邻界角入射到介质分界面时,透射角等于90°,透射波沿界面滑行,引起上层介质震动而传到地表,这种波叫做折射波。
5.屏蔽:由于剖面中有速度很高的厚层存在,引起不能在地面接收到来自深层的反射波,这种现象叫做屏蔽效应。
(如果高速层厚度小于地震波波长,则无屏蔽作用)。
上部界面的反射系数越大,则接收到的下部界面的能量越小,称屏蔽作用越厉害。
6.波阻抗:介质传播地震波的能力。
波阻抗等于波速与介质密度的乘积(Z=Vρ)。
7.频谱:一个复杂的振动信号,可以看成由许多简谐分量叠加而成,那许多简谐分量及其各自的振幅、频率和初相,就叫做复杂振动的频谱。
8.尼奎斯特频率:是指采样率不会出现假频的最高频率,它等于采样频率的一半,也称为折叠频率。
大于尼奎斯特频率的频率也以较低频的假频出现。
9.视速度:沿检波器排列所见的波列上被记录的速度。
时距曲线斜率的倒数。
10.反射系数:反射波的振幅与入射波的振幅之比,叫反射界面的反射系数。
二.填空题(20分,每空1分)1、请用中文写出以下英文缩写术语的意思:3C3D三分量三维;AVO振幅随偏移距的变化。
2.振动在介质中___传播____就形成波.地震波是一种___弹性_____波。
3.地震波传播到地面时通过____检波器__将___机械振动信号___转变为___电信号。
4.二维观测系统确定后,改变炮点间隔,会使覆盖次数发生变化。
5.沿排列的CMP点距为1/2道距。
6.通常,宽方位角观测系统的定义是:当横、纵比大于0.5时,为宽方位角观测系统。
7.线束状三维勘探中,子区是指两条相邻的震源线和两条相邻的接收线所确定的区域。
地震勘探原理:一、名词解释1、均方根速度:把水平层状介质情况下的反射波时距曲线近似地当作双曲线,所求出的地震波速度称为均方根速度,这种近似在一定程度上考虑了射线的偏折。
2、时距曲线:表示某一波阻抗差界面反射波传播时间与炮检距关系的曲线,称为时距曲线。
3、倾角时差: 当界面倾斜时 ,在激发点两侧对称位置处,观测到的来自该倾斜界面的反射波旅行时之差称为倾角时差。
4、NMO 校正: 当界面水平时,将有炮检距的反射波旅行时,校正到零炮检距反射波旅行时的过程,称为正常时差或动校正。
二、填空题1、虚震源是 反射线 反向延长线与 过反射点界面法线 反向延长线的交点。
2、地震波传播路径应满足 所用时间最少 条件,该条件称为 费玛 原理。
3、求取动校正量的速度称为 叠加 速度,它经过倾角校正后为 均方根 速度。
4、水平叠加剖面上的背斜比地质剖面上的背斜,两翼 要缓 ,顶点 无偏移 。
5、平行不整合在水平叠加剖面上的响应特征是:(1) 反射波强度和波形变化大、不稳定,(2) 通常会出现绕射波 。
6、反射界面空间校正中所指的三个角度分别是:(1) 真倾角 ;(2) 视倾角 ;(3) 测线方位角 。
7、在地震剖面上识别和追踪同一反射波3个对比标志是:(1) 振幅显著 ;(2) 波形相似标志 ;(3) 相位数基本相同标志 。
三、计算题1、mm n sN 752533122722=⨯==⨯==移动距离解:移动道数2、解:(1)V A =4286m/s ;(2)V R =4472m/s四、综合题1、 比较说明药量大小、炮井深浅、介质致密疏松激发的地震波振幅及频率的特征。
答:(1)在致密介质中激发的波形比在疏松介质中激发的波形频率高而振幅低;(2)在深井中激发的波形比在浅井中激发的波形频率高而振幅低;(3)小药量激发的波形比大药量激发产生的的波形频率高而振幅低。
2、为了提高横向分辨率,野外数据采集常采用小道距、小排列、高覆盖次数,试说明其理由。
地震勘探原理考试试题(C)参考答案一、解释下列名词1、反射波:由震源出发向外传播,经波阻抗界面反射到达接收点的波叫做反射波。
2、有效波:那些可用来解决所提出的地质任务的波为有效波或信号,如在进行反射波法地震勘探时,反射纵波为有效波。
3、干扰波:所有妨碍认辩、追踪有效波的其他波均属于干扰波范畴。
4、多次波:从震源出发,到达接收点时,在地下界面之间发生了一次以上反射的波。
多次反射波、反射—折射波、折射—反射波和扰射—反射波等等统称为多次波。
二、填空1.用于石油和天然气勘探的物探方法,主要有电法勘探, 磁法勘探, 重力勘探和地震勘探.其中是有效的物探方法是地震勘探.2.用___人工______方法(如爆炸,敲击等)产生振动,研究振动在地下介质中__的传播规律,进一步查明__地下__地质构造和有用矿藏的一种__物探____方法,叫地震勘探.3.地震勘探分___折射波_______地震法、____反射波_____地震法和____透射波___地震法三种.用于石油和天然气勘探主要是__反射波_____地震法,其它两方法用的较少.4. 反射波地震勘探,首先用人工方法使__地表_____产生振动,振动在地下__介质___形成地震波,地震波5 反射波到达地表时,引起地表的__振动_____.检波器把地表的__振动_____转换成___电信号__,通过电缆把电振动输送到数字地震仪器里, 记录在磁带上的, 这就成为____数字磁带___地震记录.6. 对数字磁带地震记录,用电子计算机进行地震资料____处理_____,得到各种时间剖面,再对时间剖面进行地震资料____解释______,做出地震_构造图___________,并提出____井位_____进行钻探,这样就完成了地震勘探工作.7. 根据炮点__检波点____和地下反射点三者之间的关系,要__连续____追踪反射波,炮点和接收点之间需要保持一定的_____相互位置______关系.这种关系称为__观测系统______.8.根据炮点和接收点的相对位置,地震测线分为__纵测线___和____非纵测线____两大类.9.地震波属于__弹性波____波的一种,振动只有在弹性___介质____中,才能传播出去而形成波。
地震勘探原理(采集部分)试卷一一.名词解释(30分,每题3分)1.观测系统:地震勘探中的观测系统是指地震波的激发点与接收点的相互位置关系。
2.振动曲线:一个质点在振动过程中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曲线称为振动曲线。
3.分辨率:两个波可以分辨开的最小距离叫做分辨率。
4.折射波:地震波以邻界角入射到介质分界面时,透射角等于90°,透射波沿界面滑行,引起上层介质震动而传到地表,这种波叫做折射波。
5.屏蔽:由于剖面中有速度很高的厚层存在,引起不能在地面接收到来自深层的反射波,这种现象叫做屏蔽效应。
(如果高速层厚度小于地震波波长,则无屏蔽作用)。
上部界面的反射系数越大,则接收到的下部界面的能量越小,称屏蔽作用越厉害。
6.波阻抗:介质传播地震波的能力。
波阻抗等于波速与介质密度的乘积(Z=Vρ)。
7.频谱:一个复杂的振动信号,可以看成由许多简谐分量叠加而成,那许多简谐分量及其各自的振幅、频率和初相,就叫做复杂振动的频谱。
8.尼奎斯特频率:是指采样率不会出现假频的最高频率,它等于采样频率的一半,也称为折叠频率。
大于尼奎斯特频率的频率也以较低频的假频出现。
9.视速度:沿检波器排列所见的波列上被记录的速度。
时距曲线斜率的倒数。
10.反射系数:反射波的振幅与入射波的振幅之比,叫反射界面的反射系数。
二.填空题(20分,每空1分)1、请用中文写出以下英文缩写术语的意思:3C3D三分量三维;AVO振幅随偏移距的变化。
2.振动在介质中___传播____就形成波.地震波是一种___弹性_____波。
3.地震波传播到地面时通过____检波器__将___机械振动信号___转变为___电信号。
4.二维观测系统确定后,改变炮点间隔,会使覆盖次数发生变化。
5.沿排列的CMP点距为1/2道距。
6.通常,宽方位角观测系统的定义是:当横、纵比大于0.5时,为宽方位角观测系统。
7.线束状三维勘探中,子区是指两条相邻的震源线和两条相邻的接收线所确定的区域。
地震勘探原理习题答案【篇一:地震勘探原理名词解析及答案】探:通过人工方法激发地震波,研究地震波在地层中传播的情况,以查明地下的地质构造,力寻找油气田或其他勘探目的服务的一种物探方法.水平叠加:将不同接收点收到的来自地下同一反射点的不同激发点的信号,经动校正后叠加起来,这种方法可以提高信噪比,改善地震记录的质量,特别是压制一种规则干扰波效果最好波形曲线:选定一个时刻t1,我们用纵坐标表示各质点离开平衡位置的距离,就得到一条曲线,这条曲线就叫做波在t1时刻沿x方向的波形曲线.多次覆盖:对被追踪的界面进行多次观测.剖面闭合:是检查对比质量,连接层位,保证解工作正确进行的有效办法,他包括测线交点闭合,测线网的闭合,时间闭合等.几何地震学:地震波的运动学是研究地震波,波前的空间位置与传播时间的关系,他与几何光学相似,也是引用波前,射线等几何图形来描述波的运动过程和规律,因此又叫几何地震学.时距曲线:从地震源出发,传播主观测点的时间t与观测中点相对于激发点的距离x之间的关系剩余时差:把某个波按水平界面一次反射波作动校正后的反射波时间与共中心点处的时间tom之差.绕射波:地震波在传播过程中,如遇到一些岩性的突变点,这些突变点就会成为新震源,再次发出球面波,想四周传播,这就叫绕射波.三维地震:就是在一个观测面上进行观测,对所得资料进行三维偏移叠加处理,以获得地下地质体构造在三维空间的特征.水平切片:就是用一个水平面去切三维数据体得出某一时刻tk各道的信息,更便于了解地下构造形态个查明某些特殊地质现象.同相轴:一串套合很好的波峰或波谷.相位:一个完整波形的第i个波峰或波谷.纵波:传播方向与质点振动方向一致的波.转换波:当一入射波入射到反射界面时,会产生与其类型相同的反射波或透射波,也会产生类型不同的,与其类型不同的称为转换波.反射定律:入射波与反射波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条件为:上下界面波阻抗存在差异,入射波与反射波类型相同.地震子波:震源产生的信号传播一段时间后,波形趋于稳定,我们称这时的地震波为地震子波。
地震勘探原理考试试题(A)及参考答案一 解释下列名词1 地震干扰波在地震勘探中模糊干扰反射波的其他波, 分为无规则干扰波(随机噪声﹑地面微震等)和规则干扰波(面波﹑声波﹑浅层折射波﹑侧面波﹑多次波等)2 DMO 校正又称倾角时差校正,由于在反射界面倾斜的情况系,激发点两侧对称的位置上接受到的同一反射界面的时间不一样,存在倾角时差。
对其进行校正称为DMO 校正。
3 RVSP 叠加逆垂直地震叠加剖面(Reverse vertieal seismi profile),由于常规的VSP 必须在并中不同深度进行记录,放置检波器和防水电缆等既费时又昂贵,给实用化带来很多困难。
RVSP 把震源放在井下,通过设置地面检波器并改善藕合条件,降低噪声,只要有适当井下震源,就可以取得足够分辨率记录资料。
4 地震横波地震波中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垂直的波。
二 填空1.地震勘探工作主要分为__地震资料采集__,__ 地震资料处理 __和_地震资料解释三大部分工作。
2.振动在介质中_____传播____就形成波. 地震波是一种__弹性__波.3.地震波传播到地面时通过___检波器____将_______机械振动信号_____转变为_____电信号______.4.炮点和接收点之间的_____相互位置______关系,被称为_______观测系统_____5.三维地震勘探工中沿构造走向布置的测线称为_____联络测线____测线垂直于构造走向的测线称为_____主测线_____.6. 垂直入射地震反射系数公式为____11221122V V V V R ρρρρ+−=_________ . 7. 反射系数的大小取决于___弹性分界面上下__地层的____波阻抗差____的大小.8. 一般进行时深转换采用的速度为____平均速度_________.研究地层物性参数变化需采用______层_______速度.9. 用于计算动校正量的速度称为_____ 叠加____速度,它经过倾角校正后即得到___均方根速度____.10.几何地震学的观点认为:地震波是沿_____几何_______路径在介质中传播,传播过程中将遵循_____最小_______时间原理.三 判断题(对的写上yes ,错误的写上no 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1. 野外地震放炮记录,一般都是共中心点记录.( No )2 对共反射点道集记录,把每一道反射波的传播时间减去它的正常时差就叫做静校正.( no )3. 地震波沿测线传播的速度,称为视速度.( yes )4. 波的到达时间和观测点距离的关系曲线,叫做时距曲线.( yes )5. 直达波的时距曲线为对称于时间轴的双曲线.( no )6. 地面接收点首先接收到反射波然后是直达波.( No )7. 当地下存在着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良好反射界面时,会产生一些来往于各界面之间的反射波,这种波称为多次波.( yes )8. 地层的密度与速度的乘积为地层的反射系数.( no )9. 有波阻抗就会产生反射波.( no )10. 对比地震时间剖面的三个标志是反射波的振幅,波形、相位.( yes )四 选择题目1. 野外一点激发地震波,多道同时接收地震波,得到的是( C )记录A:共中心点. B:共反射点. C:共炮点.2. 把地震记录道按反射点进行组合,就可得到( C )道集记录.A:共中心点. B:共炮点. C:共反射点.3. 共反射点道集记录中,把每一道反射波的传播时间减去它的正常时差这就叫做.( A )A:动校正. B:静校正. C:相位校正.4. 所谓多次复盖,就是对地下每一个共反射点都要进行( C )观测.A:一次. B:四次. C:多次.5. 地震纵波的传播方向与质点的振动方向( B ).A:垂直. B:相同 C:相反.6. 波在介质中传播时,如果在某一时刻把空间中所有刚刚开始振动的点连成曲面,这个曲面就称为该时刻.( C )A:基准面. B:反射面. C:波前面. D:波尾面.7. 地震勘探中,迭加速度( A )均方根速度.A:大于或等于. B:小于. C:等于.8. 迭加速度转化为均方根速必须进行( C ).A:动校正. B:静校正. C:倾角校正.9. 由炮点传播到地面再到界面再到检波点这样的波称为( C ).A:绕射波. B:层间多次波. C:虚反射波.10. 根据反射波和干扰波频率上的差别采用( C )滤波的方法,压制干扰波.突出反射波.A:褶积. B:二维. C:频率.五 计算题1. 已知在某一海域进行地震勘探的仪器道数M=240, 道间距△X=25m,炮点移动距离d=50m,采用单边放炮的施工方式,求:覆盖次数n=? 每放一炮,炮点向前移动的道数:x d ΔnS M x d 2•=Δ 式中M=240, △X=25m,d=50m,s=1.所以求的n=60.2 计算R3界面以上的平均速度Vm和均方根速度Vr地面H1=100m V1=3000m/sR1H2=200m V2=5000m/sR2H3=300m V3=6000m/sR 因为∑∑===n i i n i i i R t V t V 112/ ∑∑===n i i i n i i m V h h V 11/其中:ii i V H t =带入上述数据得: =4864.84m/s =5013.5m/sm V R V六、问答题1、 相对于陆上地震勘探而言,海洋石油地震勘探有何特点?答:(1) 施工特点:由于没有障碍物,海洋地震勘探可以连续施工和侧线均匀覆盖,比陆上有更高的效率和低廉的成本。
地震勘探原理习题答案地震勘探原理习题答案地震勘探是一种常用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通过观测和分析地震波在地下传播的特性,可以获取地下结构和地层信息。
在地震勘探中,我们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原理和概念。
下面,我将为大家提供一些地震勘探原理的习题答案,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1. 什么是地震波?地震波是地震时由地震源产生的能量在地球内部传播的波动现象。
它可以分为纵波和横波两种类型。
纵波是一种沿着传播方向振动的波,而横波则是一种垂直于传播方向振动的波。
2. 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什么因素有关?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质介质的物理特性有关。
一般来说,固体介质中的地震波传播速度比液体介质中的地震波传播速度要快,而液体介质中的地震波传播速度则比气体介质中的地震波传播速度要快。
3. 地震勘探中的反射法和折射法有什么区别?反射法和折射法是地震勘探中常用的两种方法。
反射法是利用地下介质的反射作用来获取地下结构信息,而折射法则是利用地下介质的折射作用来获取地下结构信息。
两种方法的主要区别在于波的传播路径不同,反射法中地震波是从地表向下传播并反射回来,而折射法中地震波是从地表进入地下介质后发生折射。
4. 什么是地震剖面?地震剖面是地震勘探中观测和记录地震波传播情况的一种方式。
它是将地震仪布置在地表上,通过记录地震波在地下传播的时间和振幅变化,来描绘地下结构的一种方法。
地震剖面可以用来研究地下构造、地层分布以及岩石性质等。
5. 地震勘探中的地震仪是如何工作的?地震仪是地震勘探中用来记录地震波传播情况的仪器。
它一般由传感器、放大器和记录设备组成。
传感器负责将地震波转化为电信号,放大器将电信号放大后传送给记录设备进行记录。
地震仪的选择和布置是地震勘探中非常重要的一步,它们的合理使用可以提高地震勘探的效果。
总结:地震勘探原理是地球物理学中的重要内容,通过对地震波的传播特性进行观测和分析,可以获取地下结构和地层信息。
本文提供了一些地震勘探原理的习题答案,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地震勘探原理习题答案【篇一:地震勘探原理名词解析及答案】探:通过人工方法激发地震波,研究地震波在地层中传播的情况,以查明地下的地质构造,力寻找油气田或其他勘探目的服务的一种物探方法.水平叠加:将不同接收点收到的来自地下同一反射点的不同激发点的信号,经动校正后叠加起来,这种方法可以提高信噪比,改善地震记录的质量,特别是压制一种规则干扰波效果最好波形曲线:选定一个时刻t1,我们用纵坐标表示各质点离开平衡位置的距离,就得到一条曲线,这条曲线就叫做波在t1时刻沿x方向的波形曲线.多次覆盖:对被追踪的界面进行多次观测.剖面闭合:是检查对比质量,连接层位,保证解工作正确进行的有效办法,他包括测线交点闭合,测线网的闭合,时间闭合等.几何地震学:地震波的运动学是研究地震波,波前的空间位置与传播时间的关系,他与几何光学相似,也是引用波前,射线等几何图形来描述波的运动过程和规律,因此又叫几何地震学.时距曲线:从地震源出发,传播主观测点的时间t与观测中点相对于激发点的距离x之间的关系剩余时差:把某个波按水平界面一次反射波作动校正后的反射波时间与共中心点处的时间tom之差.绕射波:地震波在传播过程中,如遇到一些岩性的突变点,这些突变点就会成为新震源,再次发出球面波,想四周传播,这就叫绕射波.三维地震:就是在一个观测面上进行观测,对所得资料进行三维偏移叠加处理,以获得地下地质体构造在三维空间的特征.水平切片:就是用一个水平面去切三维数据体得出某一时刻tk各道的信息,更便于了解地下构造形态个查明某些特殊地质现象.同相轴:一串套合很好的波峰或波谷.相位:一个完整波形的第i个波峰或波谷.纵波:传播方向与质点振动方向一致的波.转换波:当一入射波入射到反射界面时,会产生与其类型相同的反射波或透射波,也会产生类型不同的,与其类型不同的称为转换波.反射定律:入射波与反射波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条件为:上下界面波阻抗存在差异,入射波与反射波类型相同.地震子波:震源产生的信号传播一段时间后,波形趋于稳定,我们称这时的地震波为地震子波。
《地震勘探原理》题集一、选择题1.地震勘探中,人工激发的地震波向地下传播,遇到不同弹性性质的岩层界面时会产生什么现象?A. 反射和折射B. 绕射和透射C. 反射和透射D. 折射和绕射2.地震勘探的基本工作方法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激发地震波B. 接收地震波C. 分析地震波D. 发射电磁波3.地震勘探中使用的震源主要有哪几种类型?A. 炸药震源和可控震源B. 电火花震源和气压震源C. 机械震源和电磁震源D. 气压震源和重力震源4.下列哪一项不是地震勘探中常用的检波器?A. 动圈式检波器B. 压电检波器C. 磁电检波器D. 光电检波器5.地震记录上的初至波是指什么?A. 直达波B. 反射波C. 折射波D. 绕射波6.地震勘探中,用于描述地震波传播速度随深度变化的曲线是什么?A. 时间曲线B. 速度谱C. 深度曲线D. 波阻抗曲线7.地震波在地下传播时,如果遇到高速层覆盖在低速层之上,会产生什么类型的波?A. 首波B. 反射波C. 折射波D. 绕射波8.下列哪一项不是地震资料解释的主要内容?A. 构造解释B. 岩性解释C. 储层解释D. 流体解释9.地震勘探中,用于衡量地震波能量的物理量是什么?A. 振幅B. 频率C. 相位D. 波长10.地震勘探中,常用于压制干扰波、提高信噪比的方法是?A. 叠加B. 滤波C. 反褶积D. 偏移二、填空题1.地震勘探是利用地下岩层具有不同的______和______的特性,通过观测和分析大地对人工激发地震波的响应,推断地下岩层的性质和形态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
2.在地震勘探中,震源激发的地震波主要包括______波和______波。
3.地震勘探野外工作主要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三个环节。
4.地震记录上,初至波之后到达的波通常是______波,它携带了地下界面的重要信息。
5.地震资料解释中,______是地震勘探成果的最终体现,也是地震勘探的主要目的。
第一章绪论(略)第二章地震波传播基本规律与时距关系第 1 节地震波基本概念与基本规律2.1.1基本概念1.地震子波:Wavelet,是一段具有确定的起始时间、能量有限且有一定延长长度的信号,它是地震记录的基本单元2.波面:介质中每一个同时开始振动的曲面3.射线:几何地震学中,通常认为波及其能量是沿着一条“路径”从波源传到所考虑的一点P,然后又沿着那条“路径”从P点传向其他位置。
这样的假想路径称为通过P点的波线或射线4.振动图:在波传播的某一特定距离上,该处质点位移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图形5.波剖面:在地震勘探中,通常把沿着测线画出的波形曲线叫做“波剖面”6.视速度和视波长:如果不是沿着波的传播方向而是沿着别的方向来确定波速和波长,得到的结果就不是波速和波长的真实值。
这样的结果叫做简谐波的视速度和视波长7. 全反射:如果V2>V1,则有sinθ2>sinθ1,即θ2>θ1;当θ1增大到一定程度但还没到90°时,θ2已经增大到90°,这时透射波在第二种介质中沿界面“滑行”,出现了“全反射”现象,因为θ1再增大就不能出现透射波了8. 雷克子波:地震子波的一种,由雷克最早提出,其在时间域的表现形式为:f(t)=[1−2(πf p t)2]e−(πf p t)22.1.2基本原理反射定律:反射线位于入射平面内,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即α=α′透射定律:透射线也位于入射面内,入射角的正弦与透射角的正弦之比等于第一、第二两种介质中的波速之比,即:sinα/sinβ=V1/V2Snell定律:波的传播路径满足斯奈尔定律(Snell’s Law),其中P称为射线参数。
即:sinαv p1=sinα′1v p1=sinα′2v s1=sinβ1v p2=sinβ2v s2=p惠更斯原理:波前面上的每一点都可以认为是独立的、新的点震源,每一个点都应看成是新的独立的小震源,叫做次波源费马原理:又称时间最小原理,指波在介质中的实际传播路线所需的旅行时间比任何其他理想传播路线所需的“旅行时间”要短2.1.3地震波的分类在地震勘探中,地层弹性介质内传播的弹性被称为地震波。
工程地震勘探考题及部分参考答案工程地震勘探考题一:绪论1.深部地震勘探与浅层地震勘探的区别(可出于名词解释或简答题)。
2.地震波类型(简答题)。
3.折射波法、反射波法、透射波法、面波法优缺点?前提条件?解决哪些地质问题?(简答题)。
二、第一章地震波的理论基础①名词解释:形变(弹性或塑性)、应力、应变、五大弹性参数任选其一考定义或者表示的意义。
②选择题:1)可以根据五大弹性参数任意一个的定义来做一个选择。
2)问“按波的传播特点进行分类,目前工程地震勘探中测点岩土动力学参数的基本方法是哪一种?”做一题选择题,可以可以柔和波的类型分类在里面。
③简答题:1)应力与应变的关系。
2)为什么液体不传播横波?三、第二章地震波的传播①名词解释:振动带、波前面(波尾面)、波射线、延续度、视波数、广角反射、滑行波、地震波的极化、地震波的干涉、地震波的绕射、地震波的散射、地震波的吸收②选择题:1)根据看图判断哪个图的地震波的传播方式是正确的?(运用费马原理)。
2)视速度与真速度的正确关系?3)根据画图看出哪个是振动图、波动图?看图说明视周期、视振幅、视波长等等!4)决定地震勘探的分辨能力的是哪一类地震波?(A、地震子波B、投射波C、横波D、纵波)5)寻找断层的标志波是什么?是绕射波(出题方式可以同上)③简答题:1)惠更斯的物理意义。
2)简述一下地震波沿法线入射时反射和投射特征(也可以当入射角不等于零时的情况在出一题)。
3)什么是频谱分析?4)地震波的绕射是利用什么原理?(惠更斯原理)5)地震子波的两大基本属性是什么?6)地震波的衰减跟那些因素有关?7)请用介质的吸收系数的角度,来阐述浅层与深层地震勘探的区别。
四、第三章工程地震勘探的地震基础1)地震波速影响因素有哪些?(视情况而定可以出成选择题或简答题)2)简述岩土的吸收特性(可见于简答题)。
3)速度界面与地质界面的关系。
(简答题)4)地表低速层的五大特征。
(简答题)5)横波速度与含水率一定有关系吗?(选择题)(考察液体无剪切应变,第四系地层的横波速度与含水率无关一知识点)(A.一定有关系B、可能有C、一定没关系D、不一定最准确的答案是D,但答B 给一半的分,其他的没分)五、第四章折射波法*名词解释:偏移距、排列长度、道间距、互换点、观测系统、1)折射波的时距曲线的类型是什么?(选择题和填空题皆可)答案是直线。
解:设OS=x , 反射角为β,由图中关系可得tan 1000x θ=,15001000tan tan 1.5tan 1000θβθ-==-,可以得出arctan(1.5tan )βθ=- 故 单程旅行时12100010000.50.25cos cos cos cos(arctan(1.5tan ))t V V θβθθ=+=+-利用Matlab :分别令θ= -30°-25°,-20°,-15,-10°,0°,10°,15°,20°,30°,35°,40° 求出对应的t 值,并画出θ-t 图,如下:由图中可以看出入射角为20°-25°之间的某个值时,旅行时最小。
为了求出最小旅行时所对应角度的近似值,采用C语言编程求之。
可以求得OS=x = 398.1时,t 最小。
此时,θ=arctan0.3981=21.7075°所以,sinθ=0.3699,sinβ=0.7405sinθ/sinβ=0.3699/0.7405=0.4995 近似于0.5而V1/V2=2000/4000=0.5符合snell定律。
解:(1)直达波的到达时间依次为:炮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210 220 230 240 250 260 270 280 290 300 310 320 330 340 距离(m)0.11 0.115 0.12 0.125 0.13 0.135 0.14 0.145 0.15 0.155 0.16 0.165 0.17 0.175 到达时间(s)斜率为0.01/20=0.0005故直达波的速度为1/0.0005=2000m/s (2)解:10.025aafT== 6.25aaamv msTλ==sin30125amλλ=︒=当视周期a T不变时,a f不变,365.5sin20amλλ==︒视波数a k,有变化:2010.0027akλ==,3010.004akλ==视速度202020365.59.137540vTλ===解:(1) 02*2*125012500h t v ===224*vx h t +=平0n t t t ∆=-平(2) 04*sin10h t +︒20x2+4*h 斜(3)2*sin10dxtv︒∆≈=dt∆为震源两边炮检距为x的两观测点的波传播时间相减得到的倾角时差。
地震勘探测试题及答案解析一、单选题1. 地震勘探中,用于记录地震波的仪器是:A. 地震仪B. 地震计C. 地震检波器D. 地震检波器阵列答案:C2. 地震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的变化,主要取决于:A. 岩石的密度B. 岩石的孔隙度C. 岩石的弹性模量D. 岩石的渗透性答案:C3. 地震勘探中,反射波的到达时间与下列哪项无关?A. 地层的倾角B. 地层的厚度C. 地震波的传播速度D. 地震仪的灵敏度答案:D二、多选题1. 地震勘探中,常用的震源有:A. 爆炸震源B. 振动震源C. 电磁震源D. 声波震源答案:A B2. 地震勘探数据采集过程中,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地震波的传播?A. 地层的厚度B. 地层的倾角C. 地层的岩性D. 地震仪的摆放位置答案:A B C三、判断题1. 地震勘探中,震源和检波器之间的距离越大,地震波的反射时间越长。
答案:错误2. 地震波的频率越高,其穿透能力越强。
答案:错误3. 地震勘探中,地震波的振幅与地层的厚度成正比。
答案:错误四、简答题1. 简述地震勘探的基本原理。
答案:地震勘探的基本原理是通过人工激发地震波,使其在地下介质中传播,当地震波遇到不同介质的界面时会产生反射或折射,通过地面的检波器接收这些反射或折射波,然后对这些波的传播时间和振幅等信息进行分析,从而推断地下结构和岩性。
2. 地震勘探中,为什么需要进行多次覆盖?答案:地震勘探中进行多次覆盖是为了提高数据的质量和精度,通过不同角度和不同位置的多次覆盖,可以减少噪声的干扰,提高反射波的识别率,同时也可以增加数据的冗余度,有助于提高地震资料的可靠性。
五、计算题1. 如果地震波在地层中的传播速度为2000米/秒,反射波的到达时间为0.5秒,求地层的厚度。
答案:地层的厚度 = 传播速度× 到达时间 / 2 = 2000米/秒× 0.5秒 / 2 = 500米六、分析题1. 分析地震勘探中,地震波的振幅、频率和波速对勘探效果的影响。
地震勘探原理考试试题(A)及参考答案一解释下列名词1 DMO校正又称倾角时差校正,由于在反射界面倾斜的情况系,激发点两侧对称的位置上接受到的同一反射界面的时间不一样,存在倾角时差。
对其进行校正称为DMO校正。
2 RVSP叠加逆垂直地震叠加剖面(Reverse vertieal seismi profile),由于常规的VSP 必须在并中不同深度进行记录,放置检波器和防水电缆等既费时又昂贵,给实用化带来很多困难。
RVSP把震源放在井下,通过设置地面检波器并改善藕合条件,降低噪声,只要有适当井下震源,就可以取得足够分辨率记录资料。
3 地震干扰波在地震勘探中模糊干扰反射波的其他波,分为无规则干扰波(随机噪声﹑地面微震等)和规则干扰波(面波﹑声波﹑浅层折射波﹑侧面波﹑多次波等)4 地震横波地震波中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垂直的波。
5.波前:振动刚开始与静止时的分界面,即刚要开始振动的那一时刻。
6. 视速度:当波的传播方向与观测方向不一致(夹角θ)时,观测到的速度并不是波前的真速度V,而是视速度Va。
即波沿测线方向传播速度。
7.炮检距:炮点到检波点之间的距离。
8.偏移距:炮点到最近检波点之间的距离。
9.观测系统::激发点和接收点间的相互位置关系10.干扰波:在地震勘探中模糊干扰反射波的其他波,分为无规则干扰波(随机噪声、地面威震等)和规则干扰波(面波、声波、浅层折射波、侧面波、多次波等) 11.多次波:多次反射波、反射-折射波、折射-反射波和绕射-反射波等等统称为多次波。
12. 多次覆盖:对被追踪的界面进行多次观测.13.平均速度:就是用这组地层的总厚度去除以波在垂直层面的方向旅行的总时间。
14. 分辨率:分为垂直分辨率和水平分辨率。
垂直分辨率指在纵向上能分辨岩层的最小厚度;横向分辨率指在横向上确定地质体位置和边界的精确程度。
15.空间假频对于最小视波长信号至少要有两个空间采样点,否则对其做傅里叶变换,会出现频谱混叠现象。
绪论一、名词解释1.地球物理方法(Exploration Methods): 利用各种仪器在地表观测地壳上的各种物理现象,从而推断、了解地下的地质构造特点,寻找可能的储油构造。
它是一种间接找油的方法。
特点:精度和成本均高于地质法,但低于钻探方法。
2、地震勘探:就是利用人工方法激发的地震波(弹性波),研究地震波在地层中传播的规律,以查明地下的地质构造,从而来确定矿藏(包括油气、矿石、水、地热资源等)等的位置,以及获得工程地质信息。
二、简答题1、了解地下资源信息有那些主要手段。
(1)、地质法(2)、地球物理方法(3)、钻探法(4)、综合方法:地质、物探(物化探)、钻探结合起来,进行综合勘探。
其中,地质法贯穿始终,物探是关键,钻探是归宿。
2有几种主要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它们的基本原理。
地球物理勘探方法是以岩矿石(或地层)与其围岩的物理性质差异为物质基础,用专门的仪器设备观测和研究天然存在或人工形成的物理场的变化规律,进而达到查明地质构造寻找矿产资源和解决工程地质、水文地质以及环境监测等问题为目的勘探,叫地球物理勘探,简称物探。
相应的各种勘探方法,叫地球物理勘探方法,简称为物探方法,有地震勘探、重力勘探、磁法勘探、电法勘探、地球物理测井。
(1)重力勘探:利用岩石、矿物(地层)之间的密度差异,引起重力场变化,产生重力异常,用重力仪测量其异常值,根据异常变化情况反演地下地质构造情况。
(2)磁法勘探:利用岩石、矿物(地层)之间的磁性差异,引起磁场变化,产生磁力异常,用磁力仪测量其异常值,根据异常变化情况反演地下地质构造情况。
(3)电法勘探:利用岩石、矿物(地层)之间的电性差异,引起电(磁)场变化,产生电性异常,用电法(磁)仪测量其异常,根据异常变化情况反演地下地质构造情况。
(4)地震勘探:利用岩石、矿物(地层)之间的弹性差异,引起弹性波场变化,产生弹性异常(速度不同),用地震仪测量其异常值(时间变化),根据异常变化情况反演地下地质构造情况。
(5)地球物理测井:电测井;电磁测井;放射性测井;声波测井;地温测井;密度测井。
3、地震勘探的主要工作环节。
(1)野外数据采集(2)室内资料处理(3)地震资料解释4、依据岩石物理性质的差异,可以分为很多的勘探方法,请说出几种物探方法,各是依据什么样的物理性质差异?(同第二题各种勘探方法的原理)5、什么是地震勘探,它主要包括哪几个阶段?地震勘探就是利用人工方法激发的地震波(弹性波),研究地震波在地层中传播的规律,以查明地下的地质构造,从而来确定矿藏(包括油气、矿石、水、地热资源等)等的位置,以及获得工程地质信息。
包括激发地震波、接收地震波、重建地震波的传播路径。
6、地震勘探的发展主要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在20世纪中,按地震信息记录方式,石油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发展经历了光点记录,模拟磁带记录,数学记录三个阶段。
7、你认为地震勘探在石油勘探中的地位重要吗?为什么?地震勘探在石油勘探中的地位相当重要。
迄今为止,地震波是研究地球内部最有效的工具之一。
基于岩石中波传播性质的地震方法是目前地球物理勘探中最主要的方法。
第一章练习题一、名词解释1. 地震波运动学:研究在地震波传播过程中的地震波波前的空间位置与其传播时间的关系,即研究波的传播规律,以及这种时空关系与地下地质构造的关系。
2. 地震波动力学:研究地震波在传播过程中波形、振幅、频率、相位等特征的及其变化规律,以及这些变化规律与地下的地层结构,岩石性质及流体性质之间存在的联系。
3. 地震波:是一种在岩层中传播的,频率较低(与天然地震的频率相近)的波,弹性波在岩层中传播的一种通俗说法。
地震波由一个震源激发。
4. 地震子波:爆炸产生的是一个延续时间很短的尖脉冲,这一尖脉冲造成破坏圈、塑性带,最后使离震源较远的介质产生弹性形变,形成地震波,地震波向外传播一定距离后,波形逐渐稳定,成为一个具有2-3个相位(极值)、延续时间60-100毫秒的地震波,称为地震子波。
地震子波看作组成一道地震记录的基本元素。
5.波前:振动刚开始与静止时的分界面,即刚要开始振动的那一时刻。
6.射线:是用来描述波的传播路线的一种表示。
在一定条件下,认为波及其能量是沿着一条“路径”从波源传到所观测的一点P 。
这是一条假想的路径,也叫波线。
射线总是与波阵面垂直,波动经过每一点都可以设想有这么一条波线。
7. 振动图和波剖面:某点振动随时间的变化的曲线称为振动曲线,也称振动图。
地震勘探中,沿测线画出的波形曲线,也称波剖面。
8. 折射波:当入射波大于临界角时,出现滑行波和全反射。
在分界面上的滑行波有另一种特性,即会影响第一界面,并激发新的波。
在地震勘探中,由滑行波引起的波叫折射波 ,也叫做首波 。
入射波以临界角或大于临界角入射高速介质所产生的波9.滑行波:由透射定律 可知,如果V2>V1 ,即sin θ2 > sin θ1 ,θ2 > θ1。
当θ1还没到90º时, θ2 到达90º,此时透射波在第二种介质中沿界面滑行,产生的波为滑行波。
10.同相轴和等相位面:同向轴是一组地震道上整齐排列的相位,表示一个新的地震波的到达,由地震记录上系统的相位或振幅变化表示。
11.时间场和等时面:12.地震视速度:当波的传播方向与观测方向不一致(夹角θ)时,观测到的速度并不是波前的真速度V ,而是视速度Va 。
即波沿测线方向传播速度。
13 波阻抗:指的是介质(地层)的密度和波的速度的乘积(Zi=ρiVi ,i 为地层),在声学中称为声阻抗,在地震学中称波阻抗。
波的反射和透射与分界面两边介质的波阻抗有关。
只有在Z1 ≠ Z2的条件下,地震波才会发生反射,差别越大,反射也越强。
14.纵波:质点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一致,传播速度最快。
又称压缩波、膨胀波、纵波或P-波。
15.横波:质点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速度比纵波慢,也称剪切波、旋转波、横波或S-波,速度小于纵波约0.7倍。
横波分为SV 和SH 波两种形式。
16.体波:波在无穷大均匀介质(固体)中传播时有两种类型的波(纵波和横波),它们在介质的整个立体空间中传播,合称体波。
2211sin sin θθV V = 17共炮点反射道集:在同一炮点激发,不同接收点上接收的反射波记录,称为共炮点道集。
17.面波:波在自由表面或岩体分界面上传播的一种类型的波。
18.纵测线和非纵测线:激发点与接收点在同一条直线上,这样的测线称为纵测线。
用纵测线进行观测得到的时距曲线称为纵时距曲线。
激发点不在测线上,用非纵测线进行观测得到的时距曲线称为非纵时距曲线。
19、垂直地震剖面:把检波器放入井中,在地面激发,即地面距井口一定距离激发,称作地震测井。
这种观测方法得出剖面是垂直地震剖面(简称VSP ),得出的是地震波垂直时距曲线。
20 平均速度:就是用这组地层的总厚度去除以波在垂直层面的方向旅行的总时间。
二、填空题2 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发生了形变 ,若去掉外力以后,物体仍旧保持其受外力时的形状,这样的特性称为塑性.这种物体称为__塑性体。
3 弹性和塑性是物质具有两种互相__转换___的特性,自然界大多数物质都_同时具有这两种特性,在外力作用下既产生_弹性_形变.也产生_塑性_形变.4 弹性和塑性物体在外力作用下主要表现为___弹性___形变或_塑性_形变.这取决于物质本身的__物理性质___,作用其上的外力__大小__,作用力延续时间的__长短__,变化快慢,以及物体所处_温度__、压力等外界条件.5 地震波遇到岩层分界面时主要产生两种波是___瑞利波、拉夫波__。
三、选择题1. 连续介质中,常见的地震波传播速度与深度Z关系是(A)A)V=Vo(1+βZ) B)V=Vo(1+β+Z) C)V=VoβZ D)V=(1+2βZ)Vo2. 连续介质地震波射线为()A)直线 B)曲射线 C)双曲线 D)抛物线3. 费马原理认为,地震波沿()A)最大路径传播 B)最小路径传播 C)二次抛物线路径传播 D)双曲线路径传播4. 物理地震学认为,地震波是(C)A)一条条射线 B)沿射线路径在介质中传播 C)一种波动 D)面波5. 地震波纵波的传播方向与质点的振动方向(A)A)垂直 B)一致 C)相同 D)相反 6. 波的传播方向上,单位长度内的波长数目,叫做(C)A)波长 B)周期 C)波数四、简答题 1. 什么是惠更斯原理?前进的波前成上每一点都可以看作一个二次的震(波)源,且后一时刻的波前面就是基于前一时刻的波前面所激发的所有二次波的包络面。
2. 什么是费玛原理?由Snell 定律可知,波在介质中由一点传播到另一点的可以沿许多条不同路线传播。
费马原理指出波在各种介质中的传播路线,满足所用时间为最短的条件(旅行时为极小)。
这条路径正是垂直于波前面的路径,即射线路径。
3. 什么是反射定律、透射定律、斯奈尔定律?反射定律:① 反射线、入射线分居法线的两侧;② 反射线位于入射面内;③ 反射角θ′等于入射角θ;④ 反射线、入射线和法线所构成的的平面为射线平面,垂直与界面。
透射定律:① 透射线也位于入射面内,② 入射角的正弦和透射角的正弦之比等于第一和第二两种介质的波速之比。
综合反射定律和透射定律,扩展到多层水平层状介质的情况,可以得到斯奈尔(Snell)定律:Vp1, Vs1, Vp2,Vs2,......Vpi, Vsi —为各层的纵波、横波速度。
P —为一常数,称为射线路径参数。
4. 什么是折射波的盲区?由于折射波的产生需要一定的条件,在地表某个区段观测不到折射波,这个区段称为折射波的盲区。
P V V V V V V SiSi Pi pi S S P p S S P P =======θθθθθθsin sin ..........sin sin sin sin 22222211ctg h OA θ⋅=25. 什么是虚震源原理?入射线OP 在分界面P 点入射,过P 点的法线为NN ′从震源O 向分界面作垂线OD 并延长,与反射线的反方向延长线相交于O*,把此点作为一个虚震源。
这时反射线可以看成是由O*点射出来的。
虚震源是一个假设的震源,引入它可以简化波的入射和反射路径的计算。
6. 试叙述纵波和横波的传播特点。
纵波:质点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一致,传播速度最快。
横波:质点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速度比纵波慢。
7. 波前和射线两者之间的关系如何?均匀介质地震波的波前和射线的特点?射线的特征总是与波阵面垂直,即与波前垂直。
在均匀介质中(V 一定)认为地震波以直线形式向外传播,射线垂直于波面。
8、根据波前面的形状,可以把地震波分为几大类?波阵面的形状决定波的类型,可分为球面、平面和柱面波等。
平面波--波前是平面(无曲率),象是一种在极远的震源产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