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昆经济学原理 微观经济学 笔记
- 格式:pdf
- 大小:236.18 KB
- 文档页数:14
曼昆经济学原理读书笔记曼昆经济学原理读书笔记(原创5篇)你是不是也在找曼昆经济学原理读书笔记的资料,那就对了,小编精心整理这篇曼昆经济学原理读书笔记文章,应该可以解答你的疑惑,更多曼昆经济学原理读书笔记相关的资料,可以右上角搜索。
曼昆经济学原理读书笔记篇1《曼昆经济学原理》读书笔记一、背景概述《曼昆经济学原理》是由美国经济学家曼昆(N.GregoryMankiw)所著,该书被美国多所大学选用作为教材,是经济学专业学生和爱好者的首选读物。
该书主要介绍了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基础知识,包括供需关系、价格理论、市场结构、消费者行为等主题。
二、深入分析1.微观经济学基础在微观经济学部分,曼昆经济学原理强调了供需关系和市场价格理论的重要性。
他解释了消费者如何通过比较不同商品的价格来做出最优选择,以及生产者如何根据市场需求和供给来决定产量。
此外,他还讨论了市场结构,包括完全竞争、垄断、寡头和竞争性垄断市场等不同类型。
2.宏观经济学基础宏观经济学部分主要介绍了国民收入和失业率、通货膨胀和失业率的关系,以及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影响。
曼昆经济学原理强调了经济政策如何影响整体经济状况,以及政府如何通过税收和补贴等手段来影响市场运行。
三、个人观点个人认为,《曼昆经济学原理》是一本易于理解且实用的经济学入门书籍。
曼昆巧妙地将复杂的经济学原理与日常生活实例相结合,使得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此外,该书还提供了大量的案例和图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经济学原理的应用。
四、结论与评分总体而言,《曼昆经济学原理》是一本值得一读的经济学书籍。
它不仅提供了深入浅出的经济学知识,还帮助读者理解经济政策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
如果要给这本书打分的话,我会毫不犹豫地给出满分五星。
曼昆经济学原理读书笔记篇2读书笔记:《经济学原理》读书笔记作者:曼昆《经济学原理》是一本由曼昆撰写的经济学入门书籍,旨在帮助读者理解经济学的原理和概念。
第3章相互依存性与贸易的好处3.1 复习笔记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1.专业化与贸易经济学是研究为满足社会需求而如何进行生产和分配的科学。
在全球经济下,人们可以选择自给自足,也可以选择专业化生产,相互之间进行贸易,并导致经济相互依存。
国家和个人可以通过专业化生产和贸易解决由于稀缺性引起的问题,并从中获得好处。
每个人都消费本国和世界各国许多其他人所生产的物品与劳务。
相互依存和贸易之所以合意,是因为它可以使每个人享用更多数量和品种的物品与劳务。
2.比较优势原理有两种方法比较两个人在生产一种物品时的能力。
如果生产者生产一种物品所需要的投入较少,则可以说该生产者在生产该物品上有绝对优势;如果一个生产者以低于另一个生产者的机会成本生产一种物品,则可以说该生产者在生产该物品上有比较优势。
专业化和贸易的好处不是基于绝对优势,而是基于比较优势。
(1)绝对优势绝对优势理论是英国经济学家、资产阶级经济学古典学派的主要奠基人之一、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理论的创始者亚当·斯密(Adam Smith)提出的。
绝对优势理论认为,自由贸易会引起国际分工,国际分工的基础是有利的自然禀赋,或后天有利的生产条件,它们都可以使一国在生产上和对外贸易方面处于比其他国家绝对有利的地位。
如果各国都按照各自有利的生产条件进行分工和交换,将会使各国的资源、劳动力和资本得到最有效的利用,这会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增加物质财富。
绝对优势比较的是生产一种物品所需要的投入量,生产一种物品需要资源少(比如说劳动时间少)的生产者称为在生产那种物品时具有绝对优势。
的读书笔记,因为正好学了《管理经济学》,再基本读完这本书,很想趁着现在记忆犹新的时候写下来,要不就真的是,考试考完那一瞬间,就忘完了。
前面写年终总结的时候就提到过,非常喜欢曼昆这本书,也推荐给好几个朋友阅读。
这是去年一年读的书,太少,工具书还占了一部分,最大最厚的就是这本《经济学原理》了。
曼昆的《经济学原理》分为了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个分册。
因为上课的原因,学的就是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准备今年花时间读完。
当代西方经济学是分为了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
理论经济学就是考察对象研究方法,一般规律和原理,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
应用经济学是将理论方法应用于具体情景,比如我们学的管理经济学,主要学习的是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再应用到企业管理中。
如果要深入研究就一定要看亚当斯密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这些我觉得太难了,入门就是曼昆这本足够。
写这篇读书笔记更多是想记录下学习心得,因为我们的老师滕颖教授讲得非常的棒。
滕老师的第一节课就已经深深把大家吸引住了,晚上十点才下课,大家都意犹未尽。
之所以对这门课很感兴趣,很大原因也是滕老师的课堂就非常精彩,即使花费了本该休息的周末和晚上,都觉得很想去听课。
因为,经济学真的太有意思了,和生活的方方面面相关。
而且会让你发现很多平时感觉顺理成章的事情,其实背后有一个逻辑,让人恍然大悟“哦,原来是这样的。
”世界并不是理所当然的,当你习惯的时候,失去了对一切的好奇,才觉得这些存在是理所当然的。
昨晚和好久未见的小伙伴约饭,除了聊工作聊生活聊八卦,我们俩聊得最投机的居然是哲学和心理学。
怪不得我俩都喜欢这本《经济学原理》,因为我们都很喜欢去探讨事物的本质,才觉得阅读起来很有意思。
这类不算太学术的学科类书籍,有时候比小说更有意思。
毕竟小说很多表达的是作者的观点,对人生对世界的一些认知,要真正理解还挺难的。
比如我最近正在读的《被掩埋的巨人》,感觉和《百年孤独》挺像的,虽然还没读完,但感觉要真正理解作者想表达的那个东西,还是不那么容易。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16章垄断竞争)Borntowin经济学考研交流群<<第16章垄断竞争16.1复习笔记1.垄断竞争(1)概述垄断竞争指既有某些竞争特点,又有某些垄断特点的一种市场结构。
垄断竞争市场的特征:①许多卖者:有许多企业争夺相同的顾客群体;②产品差别:每个企业生产的一种产品至少与其他企业生产的这种产品略有不同;③自由进入:企业可以无限制地进入(或退出)一个市场。
(2)垄断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由于垄断竞争厂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自己的产品价格,垄断竞争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也是向右下方倾斜的。
市场中的竞争因素又使得垄断竞争厂商面临的需求曲线具有较大的弹性。
因此,垄断竞争厂商向右下方倾斜的需求曲线是比较平坦的,相对地比较接近完全竞争厂商的产品价格和销售量之间的关系。
(3)垄断竞争企业遵循垄断者的利润最大化规律:它选择边际收益(MR)等于边际成本(MC)的产量,然后用其需求曲线找出与这种产量相一致的价格。
2.垄断竞争市场的均衡(1)垄断竞争市场的短期均衡在短期内,垄断竞争厂商是在现有的生产规模下,通过对产量和价格的同时调整来实现MR=SMC的均衡条件的。
短期均衡时,垄断竞争性厂商可能获得最大的利润,可能利润为零,也可能蒙受最小损失。
(2)垄断竞争市场的长期均衡垄断竞争企业厂商的长期均衡表现为以下两个特点:①与垄断一样,价格高于边际成本,因为利润最大化要求:MCMR。
而且,因为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MR曲线在需求曲线下方。
②与竞争一样,价格等于平均成本,因此经济利润等于零。
经济利润为零是因为垄断竞争市场与垄断不同,垄断竞争厂商可以自由进入。
3.垄断竞争与完全竞争垄断竞争下长期均衡在两个方面不同于完全竞争下的长期均衡:(1)过剩的生产能力垄断竞争企业在其平均成本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部分进行生产。
因此,他们生产的产量小于在企业的有效规模(ATC最低)时能生产的产量。
经济学习笔记第4章供给与需求的市场力量一、重要名词解释市场:由某种物品或服务的买者与卖者组成的一个群体。
竞争市场:有许多买者与卖者,以至于每个人对市场价格的影响都微乎其微的市场。
(竞争市场一般指完全竞争市场。
完全竞争,又称为纯粹竞争,是指不存在任何阻碍和干扰竞争因素的市场情况,亦即没有任何垄断因素的市场结构。
完全竞争市场需要具备四个条件:市场上有大量的买者和卖者;市场上每一个厂商提供的商品都是同质的;所有的资源具有完全的流动性;信息是完全的。
)需求量:买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一种物品的数量。
需求定理:认为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一种物品的价格上升,对该物品的需求量减少的观点。
需求表:表示一种物品的价格与需求量之间关系的表格。
需求曲线:表示一种物品的价格与需求量之间关系的图形。
正常物品: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收入增加引起需求量增加的物品。
低档物品: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收入增加引起需求量减少的物品。
替代品:一种物品价格的上升引起另一种物品需求量的增加的两种物品。
互补品:一种物品价格的上升引起另一种物品需求量的减少的两种物品。
供给量:卖者愿意并且能够出售的一种物品的数量。
供给定理:认为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一种物品的价格上升,该物品的供给量增加的观点。
供给表:表示一种物品的价格与供给量之间关系的表格。
供给曲线:表示一种物品的价格与供给量之间关系的图形。
均衡:市场价格达到使供给量与需求量相等的水平时的状态。
均衡价格/市场出清价格:使供给与需求平衡的价格。
均衡数量:均衡价格下的供给量与需求量。
过剩:供给量大于需求量的状态,也称为超额供给状态。
短缺:需求量大于供给量的状态,也称为超额需求状态。
供求定理:认为任何一种物品的价格都会自发调整,使该物品的供给与需求达到平衡的观点。
(供求定理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变动;供给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的反方向变动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变动。
)二、重要摘抄1.供给与需求是使市场经济运行的力量。
1.经济学十大原理1.1.在效率(efficiency)和公平(equality)之间权衡和取舍1.2.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1.3.理性人(rational people)考虑边际变动(marginal change)1.4.激励(incentive)1.5.贸易1.6.市场能够很好地组织经济活动1.7.市场需要产权(property rights),政府有时可以促进效率和平等,但也可能因为市场权力或外部性造成市场失灵(market failure)。
1.8.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他生产产品和服务的能力,即生产率(productivity),生产率的增长率决定了平均收入的增长率。
1.9.通货膨胀(inflation)1.10.在经济周期中,人们需要平衡通货膨胀和失业2.经济思维2.1.科学的方法2.2.假设思维2.3.经济模型2.4.循环流量图(circular-flow diagram)2.5.生产可能性边界(production possibilities frontier)2.6.微观(microeconomics)与宏观(macroeconomics)2.7.实证表述(positive statements)与规范表述(normative statements)3.贸易4.供给与需求4.1.市场:某服务或物品的买者和卖者组成的群体。
4.2.需求量(quantity demand):买者愿意并能够购买的量。
其他条件不变,价格上升,需求量减少;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此为需求定理(law of demand)5.弹性(elasticity)5.1.弹性是数量对于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替代品(substitutes)、奢侈品往往富有弹性,互补品(complements)、必需品往往缺乏弹性;广义的市场缺乏弹性(inelastic),狭义的市场富有弹性;长期比短期市场更富有弹性。
经济学习笔记第10章外部性一、重要名词解释外部性:也称外溢性、相邻效应,指一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福利的无补偿的影响(一个经济活动的主体对他所处的经济环境的影响)。
外部性内在化:改变激励,以使人们考虑到自己行为的外部效应。
矫正税:又称庇谷税,旨在引导私人决策者考虑负外部性引起的社会成本的税收。
科斯定理:认为如果私人各方可以无成本地就资源配置进行协商,那么,他们就可以自己解决外部性问题的观点。
(科斯定理是揭示市场经济中产权安排、交易成本和资源配置效率之间关系的原理。
科斯定理的内容是:只要财产权是明确的,并且其交易成本为零或者很小,则无论在开始时财产权的配置是怎么样的,市场均衡的最终结果都是有效率的。
科斯定理进一步扩大了“看不见的手”(价格)的作用。
按照这个定理,只要那些假设条件成立,则外部影响就不可能导致资源配置不当。
或者以另一角度来说,在所给条件下,市场力量足够强大,总能够使外部影响以最经济的办法来解决,从而仍然可以实现帕累托最优状态。
但是,科斯定理解决外部影响问题在实际中并不一定真的有效。
原因主要有:资产的财产权不一定总是能够明确地加以规定;已经明确的财产权不一定总是能够转让;分派产权会影响收入分配,而收入分配的变动可以造成社会不公平,引起社会动乱,在社会动乱的情况下,就谈不上解决外部效果的问题了。
)交易成本:各方在达成协议与遵守协议过程中所发生的成本。
(交易成本包括:获取某种产品质量信息的成本,如产品价格、使用性和耐久性等;交易双方进行谈判的成本;交易双方履行合同的成本。
)二、重要摘抄1.由于买者与卖者在决定其需求量或供给量时忽略了他们行为的外部效应,因此在存在外部性时,市场均衡并不是有效的。
外部性的影响如果是对旁观者不利的,就称为负外部性;如果是有利的就称为正外部性。
2.如果生产铝会造成环境污染,那么由于该过程会产生负外部性,生产铝对于社会的成本大于对于铝生产者的成本,因此考虑社会成本的铝的供给曲线应当左移(或者说上移)收缩,这就会导致铝的均衡数量大于社会的最优量。
曼昆经济学读书笔记曼昆经济学读书笔记篇1《曼昆经济学》读书笔记在探索经济学原理的世界中,我被曼昆的《经济学》打开了眼界。
这本书简洁明了,逻辑清晰,每读一章,我都感觉对经济学的理解更深了一层。
在阅读过程中,我被曼昆对经济学的独特见解所吸引。
他强调了经济学并非仅仅是数学模型和统计数据,而是一个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
通过学习,我了解到经济学研究的是资源分配、生产和消费,以及人口、财富和分配等问题。
书中涵盖了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个主要领域。
微观经济学涉及个体决策和市场经济如何运作,包括需求与供给、市场均衡与价格、消费者行为、生产与分配等主题。
宏观经济学则关注整体经济趋势和政策,如失业率、通货膨胀、汇率和财政政策等。
阅读《曼昆经济学》的过程就像是一次探险之旅。
书中介绍了众多有趣的经济学概念,如机会成本、边际效应和比较优势等。
这些概念帮助我更好地理解了生活中的经济现象,如为什么人们会选择购买昂贵的商品,或者为什么有些人会选择储蓄而不是消费。
此外,书中还提到了许多经济政策,如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这些内容让我对政府在经济中的作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我认识到,政府在经济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可以通过制定政策来影响经济,如通过税收和货币供应量来影响价格水平。
总的来说,《曼昆经济学》是一本引人入胜的书籍,它让我对经济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认识到经济学不仅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实用的工具,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我们的世界,并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我期待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继续探索这门有趣的学科。
曼昆经济学读书笔记篇2读书笔记:《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读书笔记作者:曼昆摘要:《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是曼昆教授的经典之作,旨在介绍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核心概念和方法。
本书从宏观经济学的角度出发,阐述了经济周期、失业、通货膨胀等问题,同时也从微观经济学的角度出发,阐述了消费者行为、生产者行为、市场结构等问题。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笔记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笔记目录一、经济学的十大原理: (1)二、循环流量图(资本循环、要素循环) (1)三、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 (1)四、绝对优势与比较优势 (1)五、几种价格弹性与商品关系 (2)六、需求价格弹性 (2)七、政府限价对市场的影响 (3)八、税收归宿(TAX INCIDENCE) (3)九、曼昆的市场有效(EFFICIENT) (3)十、税收的代价 (4)十一、国际贸易与关税 (4)十二、公共部门——外部性 (5)十三、公共物品和公有资源 (7)十四、市场结构 (7)十五、寡头与古诺模型 (8)十六、生产要素市场(劳动力市场) (8)十七、减少贫困的政策 (8)十八、无差异曲线与收入替代效应(斯勒茨基方程) (9)十九、博弈论 (10)二十、微观经济学前沿 (11)一、经济学的十大原理:①人们面临权衡的取舍。
②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取得它所放弃的东西。
(也就是机会成本)③理性人考虑边际量。
(理性人通过比较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来做出选择)④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
⑤贸易能使每个人都获得好处。
⑥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
⑦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
(市场失灵时存在外部性或市场力量)⑧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能力。
⑨当政府发行了过多的货币时,物价上升。
⑩社会面临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
二、循环流量图(资本循环、要素循环)实证分析是描述性的,企图描述世界是什么的观点。
规范分析是命令性的,企业描述世界应该是什么。
例子:(实证分析)最低工资法引起了失业。
(规范分析)政府应提高最低工资。
四、绝对优势与比较优势案例:假设中国工人每小时能生产50个烧饼或4件毛衣;英国工人每小时能生产40个烧饼或2件毛衣。
烧饼毛衣名称产量机会成本产量机会成本中国50 0.08 4 12.5英国40 0.05 2 20数量价格●有弹性无弹性单位弹性从上图可以看出,中国在生产烧饼和毛衣上都有绝对优势。
经济学习笔记第9章应用:国际贸易一、重要名词解释世界价格:也称世界市场价格,一种物品在世界市场上通行的价格。
(世界价格是由商品的国际价值决定的。
国际价值是世界市场商品交换的惟一依据,各国商品的国别价值都必须还原为国际价值,以便在国际市场上交换。
)关税:对在国外生产而在国内销售的物品征收的一种税。
(与其他税收相比,关税有两个主要特点:第一,关税的征收对象是进出境的货物和物品;第二,关税具有涉外性,是对外贸易政策的重要手段。
征收关税的作用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增加本国财政收入;二是保护本国的产业和国内市场。
其中,以前者为目的而征收的关税称为财政关税,以后者为目的而征收的关税称为保护关税。
)二、重要摘抄1.国内价格反映纺织品的机会成本:如果国内价格低,即Isoland国生产纺织品的成本低,这表明相对于世界上其他国家而言,Isoland国在生产纺织品上具有比较优势。
为了分析自由贸易的福利影响,Isoland国的经济学家假设,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Isoland国是一个小型经济,这也就意味着Isoland国的行为对世界市场的影响微不足道。
可以说Isoland人在世界经济中是价格接受者,也即他们将世界价格作为既定的,既可以以这种价格出售纺织品而成为纺织品出口国,也可以以这种价格购买纺织品而成为纺织品进口国。
这是简化问题的假设。
2.出口国的得失:一旦允许贸易,国内价格就上升到等于世界价格的水平。
此时国内买者的情况变坏,国内卖者的情况变好,国内供给量与国内需求量之间的差额即为出口量。
图1 出口国的国际贸易虽然国内供给量与国内需求量不同,但纺织品市场仍然是均衡的,因为现在有其他的市场参与者——世界其他国家。
可以认为世界价格时的水平线代表世界其他国家的纺织品需求,这条需求曲线是完全富有弹性的,因为Isoland国作为一个小型经济,可以以世界价格销售它想销售的任何数量的纺织品。
贸易前贸易后变动消费者剩余A+B A -B生产者剩余 C B+C+D +(B+D)总剩余A+B+C A+B+C+D +D 贸易使得出口国国内的生产者状况变好,消费者状况变坏,总体的经济福利增加。
微观经济学:第一章经济学导论1.稀缺:①指相对于人们无穷的欲望来讲,物品是希少短缺的②稀缺性:是经济物品的显著特征之一;并不意味着希少,而指不可以免费得到;要得到经济物品必须有其他经济物品交换③稀缺规律:商品普通是稀缺的,只能得到有限供应,必须通过价格或者其他形式进行分配④稀缺原因:一定时期内〔大前提〕,物品本身是有限的;利用物品进行生产的技术条件是有限的;人的生命是有限的2.选择的机会成本:资源投入某一特定用途后,所抛却的其他用途的最大利益注:理论上讲是资源改做他用的各种可能中最优的选择,但由于信息不彻底只能是其它使用中能获得的比较满意的选择3.经济学十大原理:①人们面临选择〔人们为得到一样东西,就不得不抛却另一样东西〕〔效率是社会从稀缺性资源中获得的最多的东西,平等是把这些资源的成果公平的分给社会成员〕②机会成本〔由于稀缺性,人们就要比较可供选择的方案的成本和收益〕③边际量〔人们通过比较边际利益和编辑成本而做出抉择〕④激励〔理性决策者会做出边际利益大于边际成本的决策〕⑤贸易会是每一个人的状况越来越好〔贸易可以使人们做最擅长的事〕⑥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好方法〔家庭和企业→合意的市场结果;价格指引个别决策者在大多数情况下实现了整个社会福利最大化的结果〕⑦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市场失灵时即市场本身不能进行资源配置时,政府干预经济, 可以促进效率和平等;外部性指一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的影响〕⑧一国的生产水平取决于他的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能力〔生活水平的不同由于生产率不同〕⑨政府发行过多货币时,物价水平上升⑩社会面临通货膨胀和短期失业之间的权衡〔↓↑〕第二章需求和供给1.需求〔人们愿意购买的商品数量〕①需求表②需求曲线注:当供=需时,有均衡价格③需求定理:需求量与价格呈反向变化④影响需求的因素a 商品本身价格;相关商品价格b 消费者的收入与社会的公平程度;的偏好;的对未来的期望. 的数量与结构c 政府的消费政策⑤需求函数:需求量Qd=a –b P⑥需求的变化:商品本身价格不变,其他变化引起需求曲线的变化〔曲线的位移〕需求量的变化:商品本身价格变化, 引起需求曲线的变化〔点的挪移〕2.供给〔一定时期内,厂商愿意供给的商品量〕①供给曲线②供给定理:供给量与价格同方向变化③影响供给的因素: a 商品本身的价格;相关商品的价格b 厂商的目标;对未来的期望c 生产价格的变化;生产技术的变动 d 政府的政策④供给的变化:商品本身价格不变,其他变化引起供给曲线的变化〔曲线的位移〕〔技术引起〕供给量的变化:商品本身价格变化,引起供给曲线的变化〔点的挪移〕〔价格引起〕3.供求①均衡价格:商品的市场需求和市场供给量相等时的同一价格〔两曲线相交时〕②均衡价格的形成:供求双方在竞争中自发形成,是价格自发决定的过程〔市场机制下,供求不均衡状态会自己消失〕〔量等价不等,价等量不等〕③供求定理:供给与需求的变化引起均衡产量与均衡价格的变化,供大于求,价格下降,供不应求,价格下降4.弹性〔弹性大,即需求量对价格变化的反应程度大,则函数越倾斜,则通过降价增加产量〕①需求价格弹性:需求量对价格变化的反应程度〔涨价和降价产生的需求价格弹性不同〕②需求价格孤弹性:即P 与Q 都取平均值a E>1 富弹性:需求变化比率>价格变化比率,奢靡品,较倾斜直线〔薄利多销〕b E<1 缺乏弹性:< ,生活必需品,较陡直直线〔谷贱伤农〕c E=1 单位弹性:= ,正双曲线d E=0 无弹性垂直x〔Q〕轴的直线〔价格如何变,需求量总不变〕e E = 无穷大平行于X 轴〔价格既定,需求无限〕③影响需求弹性的因素:可替代性;重要程度;用途广泛性;可支出比例;使用时间〔必须程度越大弹性越小;消费决策中,支出比例越大弹性越大〕④互补品:两种商品互相补充共同满足一种欲望〔如:汽车和汽油〕〔价格与需求反向变化〕〔Ec<0〕⑤替代品:两种商品互相替代共同满足一种欲望〔同向变化〕〔Ec>0〕〔替代效应: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而是其替代品需求量增多〕⑥需求的收入弹性:需求量的变动对收入变动的反应程度分类:a 收入富弹性Em>1 优等品如:家电,旅游b 收入单位弹性=1 如:衣服c 缺乏弹性< 1 生活必需品d 无弹性=0 即收入变化了需求量彻底没变化如:食盐e 负弹性<1 劣等品5.价格政策:价格政策有其不完善性,短期性和无序性,所以需要政策来调整支持价格〔>均衡价格〕:支持农产品,稳定农业生产,调整农业结构;扩大农业投资. 以保障粮食安全支持价格原理知,供给过剩,措施是:收购多余粮食限制价格〔<均衡价格〕原理知,供给不足,措施是:政府实行配给制限制价格的利与弊:有利于社会平等的实现;有利于社会的安定.不利于刺激生产,产品短缺;不利于抑制需求,资源浪费;社会风尚败坏,黑市交易.宏观经济学第1 章1.①GNP 国民生产总值:指一国国民在一年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格总和〔收入概念〕GDP 国内生产总值:在某一既定时期国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生产概念〕②区别:GDP 按国土的原则,是生产概念;GNP 按国民的原则,是收入的概念③GDP 的特点:a 包括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劳务b 按市场价格计算,不包括自产自用〔GDP 的计算受市场价格的影响〕c 仅计算本年产品价格总和,不包括以前产出〔是流量而非存量〕 d 是最终产品而非中间产品〔避免重复计算〕④GDP 的缺陷: a 不少经济活动无法计入 GDP b 反应福利水平变化存在较大局限性 ⑤GDP 的计算方法A 支出法〔产品法〕:把一年内购买所有的产品的支出加总〔住宅是投资的增加而非消费 的增加〕GDP=C 消费〔不包括建造房屋〕 +I 投资+G 政府购买〔不含转移性指出,公债利息等,如:救济金,财政补贴等〕 +X-M 〔X 出口 M 进口,净出口〕B 收入法〔供给法〕:把生产要素所得到的各种收入加起来要素报酬收入,非公司企业主收入,厂商收入 C 生产法〔部门法〕注:投资:今年卖掉去年的存货对 GDP 无影响,但消费增加;出国买香水,消费增加,进口也 增加.GDP 不变 2.总产出核算校正名义 GDP :用当年价格计算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准确反映经济变化〕实际 GDP :用从前某一年作为基年的价格,计算的当年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假象〕 3.消费物价指数CPI :普通消费者所购买的物品与劳务的总费用的衡量标准.即在普通家庭的 支出中,购买具有代表性的一组商品,现在要比过去多花多少钱. 〔选择基年,通货膨胀率=去- 今/今〕 第 2 章经济增长率:每小时工人能生产的物品和劳务的总和Y 一 Yt 一1 〔y 为总产量,t 为时期〕作用:提高生活水品决定因素:物资资本,人力资本, 自然资源,技术知识公共政策:储蓄,投资,教育, 自由贸易,研究与开辟,产权与政治稳定,人口增长 第 3 章1.总需求曲线〔y 与 p 右下斜〕 总需求=GDP=总供给GD=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净出口 ① 总需求函数〔1〕a 物价水平与消费:财富效应 b 实际货币:以实物形态衡量亮的货币c 实际货币余额效应: 价格上升,人们变的相对贫困,则财富和实际收入水平降低,则消费水平 和总需求量降低 <2>物价水平与投资:利率效应:价格上升,则利率上升〔同向变化〕 ,则投资和产出〔反向 变化〕降低〔3〕与净出口:外贸效应:价格升高,则出口减少,进口增多,则净出口减少②AD 函数曲线变化: 水平挪移由于除价格以外的其他因素影响; 旋转挪移由于价格,斜率绝 对值越大表示对价格越迟钝2.①古典供给曲线〔价格与总产量之间的关系〕 〔垂直〕:位于充分就业水平上,不受价格影响垂直横轴〔最终会充分就业〕 含义:增加需求,不会增加产出,只会造成物价上升 ② 凯恩斯总供给曲线〔倒 L 型〕 〔时常不能充分就业〕经济增长率 G = t t 一1 t Y假设货币工资和物价水平不能进行调整到达最大国民收入之后,价格再怎么涨, 国名收入也不增加③常规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价格降低,供给减少〕粘性工资理论:工人会对工资的下降进行反抗,因此,工资只能上升不可下降,但由于货币幻觉, 工人会反抗价格水平不变的工资下降,却不会反抗工资水平不变的价格上升④短期宏观经济目标:充分就业,稳定物价第4 章1.凯恩斯消费函数〔消费倾向〕:随着收入增加,消费也会增加;但是消费的增加不与收入增加的多.消费和收入之间的这种关系 c 消费= c <y> 收入2 线性消费函数〔随收入增加APC,MPA 减少〕:c = a 自发性消费+ b 边际消费倾向y <1 > b > o>①消费倾向:消费与收入的比例〔1〕APC 平均消费倾向= c / y , APC < 1 则消费<收入,产生储蓄〔2〕MPC 边际消费倾向=△c / △y 〔 1 > MPC > 0〕3 储蓄〔随收入的增加APS,MPA 增加〕线性储蓄函数:s 储蓄=y 收入-c 消费=y –< a + by >= -a + <1 –b >y [a >0 , 1> b>0 ](1) APS 平均储蓄倾向(2) MPS 边际储蓄倾向4 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的关系:互补函数由y=s+c ,同除y,则1=APS+APC , 同理1=MPS+MPC5 投资的决定〔资本的形成〕① 决定投资的经济因素:a 利率〔与投资反向变化〕b 预期利润〔同向〕c 折旧〔同〕d 预期通货膨胀率〔同〕② 投资函数〔减函数〕:投资于利率之间的关系I = I 〔r〕,I= e 自主投资–d 投资系数r 利率6 IS 方程均衡条件时I = SS=-a+<1-b>y , I=e-dr .所以–a +<1-b>y =e –dr 得出y 与r 的表达式注:r =f<y>时斜率1-b/d 表示产出对利率变化的敏感程度,越大越敏感如果某一点位处于IS 曲线右边,表示i<s,即现行的利率水平过高,从而导致投资规模小于储蓄规模.如果某一点位处于IS 曲线的左边,表示i>s,即现行的利率水平过低,从而导致投资规模大于储蓄规模.7 利率的决定利率决定于货币需求和供给,货币供给由国家货币政策控制,是外生变量,与利率无关.垂直.货币需求的三个动机:交易动机;谨慎动机;L1=ky 由收入决定投机动机L2=-rh 由利率决定8 流动性偏好:人们持有货币的偏好当利率极低时,手中无论增加多少货币,都要留在手里,不会去购买证券.此时,流动性偏好趋向于无穷大.增加货币供给,不会促使利率再下降.流动偏好陷阱:利率极低时,人们认为利率不可能再降低,或者证券价格再也不上升,而会跌落, 于是将所有证券全部换成货币.9 货币需求函数① 实际货币需求:L=L1+L2=ky - hr② 名义货币需求L=〔L1+L2〕P=<ky –hr >P加工10 货币供给:是一国在某个时点上,所有不属于政府和银行的狭义货币实际货币m=M/P11 LM 曲线〔货币市场达到均衡,即L = m 时,总产出与利率之间关系的曲线〕①推导货币市场达到均衡时m=L所以m = ky –hr 则y = <hr + m>/k斜率为k/h 的经济意义:总产出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斜率越小,总产出对利率变动的反应越敏感;反之,斜率越大,总产出对利率变动的反应越迟钝.③曲线的挪移(1) 水平挪移取决于m/h12.IS,LM 分析IS 是一系列利率和收入的组合,可是产品市场均衡LM 是一系列利率和收入的组合,可是货币市场均衡使两个市场均衡则连立两个方程第5 章1 财政政策: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 以影响总需求,从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① 包括:a 减税:留下更多可支配收入,消费增多,社会总需求增大〔则增加生产和就业〕,对货币的需求增大,利率上升,投资减少b 改变所得税结构〔高收入者增低收入者减〕:刺激总需求c 扩大政府购买多搞经济建设<增加支出>:增加消费,利率上升,投资减少d 给私人企业以津贴:增加投资,刺激需求,增加消费,利率上升②其效应:乘数效应:当扩X 性财政政策增加了收入〔在LM 上〕,从而增加了消费支出时引起的总需求的额外变动.挤出效应:扩X 性财政政策引起利率上升,从而减少了投资支出时所引起的总需求减少.LM 不变,右移IS,均衡点利率上升、国民收入增加。增加的国民收入小于不考虑LM 的收入增量.这两种情况下的国民收入增量之差,就是利率上升而引起的"挤出效应〞〔y3 –y2〕。③财政政策效果a 在LM 不变时IS 陡峭,利率变化大,IS 挪移时收入变化大,财政策效果大.IS 平整,利率变化小,IS 挪移时收入变化小,财政政策效果小. 〔用同一利率做标准〕b 在IS 不变时LM 越平整,收入变动幅度越大,扩X 的财政政策效果越大.LM 越陡峭,收入变动幅度越小,扩X 的财政政策效果越小.此时位于较高收入水平,接近充分就业.C 综上:LM 曲线越平整,IS 越陡峭,则财政政策的效果越大,货币政策效果越小.政府增加支出和减少税收的政策非常有效.如果LM 是水平的,IS 是垂直的,则财政政策完全有效,货币政策彻底无效〔凯恩斯极端〕.当利率较低而投资对利率的反应又不很灵敏时,惟独财政政策才干克服萧条,增加就业和收入,货币政策效果很小④扩 X 性财政政策:萧条时,总需求<总供给,存在失业.政府采取增加支出、减税、降低税率等措施,来刺激需求的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繁荣时,总需求>总供给,存在通货膨胀.政府采取减少开支、增税等措施,以刺激供给、抑制需求的政策2 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通过对货币供给量的调节来调节利率,再通过利率变动来影响总需求和总供给〔〕 ① 货币政策效果:货币政策,如果能够使得利率变化较多,并且利率变化导致的投资较大变化时,货币政策效果就强. a IS 形状不变货币供给增加,LM 平整,货币政策效果小.LM 陡峭,货币政策效果大.〔LM 平整时,货币供给增加,利率下降的少,对投资和国民收入造成的影响小;反之,LM 陡峭时,货币供给增加,利率下降的多,对投资和 国民收入的影响大.〕 b LM 形状不变IS 陡峭,收入变化小,为 y1-y2. IS 平整,收入变化大,为 y1-y3. 3IS, LM 斜率对政策的影响IS 、LM 斜率对财政政策的影响:LM 斜率越大,财政越不明显.LM 斜率越小,财政政策效果越明显; IS斜率越小,财政政策效果越不明显; IS 斜率越大,财政政策效果越明显. IS 、LM 斜率对货币政策的影响IS 斜率越小,货币政策效果越明显;IS 斜率越大,货币政策效果越不明显. LM 斜率越小,货币政策效果越不明显; LM 斜率越大,货币政策效果越明显. 第 6 章1 通货膨胀〔物价全面持续的上涨〕原因: ① 货币供给过度② 需求拉动〔即总需求超过总供给而引起的价格上升〕 ③ 成本推动〔即成本提高而引起的普通价格上升〕财政政策〔IS 挪移〕 货币政策〔LM 挪移〕政策效果垂直< >IS 斜率水平<0>垂直< >LM斜率水平<0> 政策效果彻底彻底彻底彻底0 0彻底彻底大小大小挤出效应 利率2 通膨与失业的关系: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成反向关系第7 章1 国际贸易①政策:鼓励出口;限制进口②措施:限制进口:进口关税;进口配额;非关税壁垒〔数量限制;价格限制;国内销售限制;技术壁垒;环境壁垒〕鼓励出口:财政措施;信贷措施;倾销措施;特区措施2 汇率:一国货币折算成另一国货币的比率①汇率标价:直接标价法:以一定单位的外币为标准,标出可兑换的若干单位的本币.汇率=本币/外币=7¥/1$=7¥汇率升值=本币贬值②汇率作用a) 汇率上升,本国货币贬值,外国商品相对昂贵,本国出口增加、进口减少.b) 汇率下降,1 单位外国货币能够换取的本国货币减少,本国货币升值、商品相对昂贵,所以出口减少、进口增加.汇率与X 〔进口〕为正向关系,与M 〔出口〕为反向关系.③ 购买力平价理论〔了解〕:购买力平价:一种汇率理论,认为任何一单位通货应该能在所有国家买到等量物品.购买力平价理论是根据单一价格规律的原理得出的.根据单一价格规律,在所有地方同一种物品都应该按同样的价格出售.如果单一价格规律不正确,就可进行套利,并最终导致两个市场上不同的价格必然趋同.所以,一种通货必然在所有国家都有相同的购买力,而且汇率要调整,直到具有相同的购买力.。
菲利普斯曲线循环流量图重要概念区分实证表述/规范表述绝对优势/比较优势正常物品/低档物品私人物品/公共物品/公共资源/俱乐部物品定额税/累进税/累退税显性成本/隐性成本经济利润/会计利润固定成本/可变成本规模经济/规模不经济企业短期停止营业/企业退出竞争/垄断/垄断竞争功利主义/自由主义/自由至上主义替代效应/收入效应第一章经济学十大原理原理:【人们如何做出决策】1.人们面临权衡取舍。
2.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所放弃的东西。
3.理性人考虑边际量。
4.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
【人们如何相互影响】5.贸易可以使每个人的状况变得更好。
6.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
7.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
【整体经济如何运行】8.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物品与服务的能力。
9.当政府发行了过多货币时,物价上升。
10.社会面临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
市场失灵的两个可能原因:外部性;市场势力(联系第7章市场效率+第10章外部性)名解:稀缺性:社会资源的有限性。
经济学:研究社会如何管理自己的稀缺资源。
效率:社会能从其稀缺资源中得到最大利益的特性。
平等:经济成果在社会成员中平均分配的特性。
机会成本:为了得到某种东西所必须放弃的东西。
理性人:系统而有目的地尽最大努力实现其目标的人。
边际变动:对行动计划的微小增量调整。
激励:引起一个人做出某种行为的某种东西。
市场经济:当许多企业和家庭在物品与服务市场上相互交易时,通过他们的分散决策配置资源的经济。
产权:个人拥有并控制稀缺资源的能力。
市场失灵:市场本身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情况。
外部性:一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福利的影响。
市场势力:单个经济活动者(或某个经济活动小群体)对市场价格有显著影响的能力。
生产率:每单位劳动投入所生产的物品与服务数量。
通货膨胀:经济中物价总水平的上升。
经济周期:就业和生产等经济活动的波动。
第二章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经济学家意见分歧的原因:1.科学判断的不同2.价值观的不同3.感觉与现实循环流量图:一个说明货币如何通过市场在家庭和企业之间流动的直观经济模型。
曼昆微观经济学精要笔记
本文档将对曼昆微观经济学的精要内容进行概述,重点介绍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点。
1. 市场供求关系
微观经济学的核心概念之一是市场供求关系。
供求关系决定了商品的价格和数量。
在市场中,供给方提供商品或服务,需求方购买这些商品或服务。
供求双方的行为决定了市场上的均衡价格和数量。
2. 消费者行为
消费者行为是微观经济学的另一个重要内容。
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会考虑其效用和预算限制。
效用指消费者对商品满足程度的度量,预算限制指消费者可支配的收入。
3. 生产者行为
生产者行为是指企业在生产商品时所做的决策和行为。
生产者会根据生产成本和市场需求决定生产量和价格。
生产者的行为也会受到市场竞争的影响。
4. 市场结构
市场结构是指市场中的企业之间的竞争关系。
常见的市场结构包括垄断、寡头垄断、垄断竞争和完全竞争。
不同的市场结构会影响价格和利润的形成。
5. 市场失灵
市场失灵是指市场不能实现效率和公平的情况。
市场失灵的原因可能包括外部性、信息不对称和公共物品等。
政府可以通过干预来修正市场失灵。
6. 机会成本和边际分析
机会成本是指做出某种选择时所放弃的最佳替代品的成本。
边际分析是指在做出决策时考虑增加或减少一单位的变化所带来的效益与成本。
以上是曼昆微观经济学的精要内容概述。
希望本文档对您的学习和理解有所帮助。
曼昆微观经济学知识点-()————————————————————————————————作者: ————————————————————————————————日期:第一章经济学十大原理1.经济学的两大假设:资源稀缺与理性经纪人假设。
经济人(合乎理性人)假设:从事经济活动的所有人的基本特征的一个一般性抽象。
经济人(合乎理性人)假设的目的:以最小的经济代价换取最大的经济利益。
资源的稀缺性是资源相对于人类的无限需求而言是稀缺的,是微观经济分析的基本前提。
2.原理一人们面临权衡取舍3.原理二机会成本4.原理三理性人在边际上决策5.原理四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6.原理五贸易会使双方状况变好7.原理六市场是组织经济活动的好的方法(“看不见的手”)8.原理七政府能够改善市场运行的结果9.原理八生活水平取决于一国产出水平10.原理九政府发行过多货币会导致价格水平上升11.原理十社会在短期内面临失业与通货膨胀的权衡取舍第二章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1.The circular-flow model(循环流量模型)is a simple way tovisually show the economictransactions that occur betweenhouseholdsandfirmsin the economy.2.The production possibilities frontier(生产可能性边界)is a graphshowing thevarious combinations ofoutput thattheeconomycanpossiblyproduce given the available factorsof productionandtechnology.(表示在可得到的生产要素与生产技术既定时,一个经济所能生产的两种产品数量的各种组合的图形)。
边界斜率的含义;把图像分成的三个区域;边界的移动;3.实证分析,对应Positive statementsare statements that describe theworldasitis. 回答“是什么”4.规范分析,对应Normativestatementsare statements about howthe world shouldbe.回答“应该是什么”5.经济学家的两个作用:科学家和政策咨询第三章相互独立性与贸易1.absolute advantage:Theproducer that requiresa smaller quantity of inputs to produce agoodis said to have an absolute advantage inproducingthatgood.2.comparative advantage:The producer who has the smaller opportunit ycost ofproducing a goodis said to have a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 produc ing thatgood.3.贸易如何是双方状况变好:比较优势决定双方生产专业化和贸易的产品对象。
第6篇劳动市场经济学第18章生产要素市场18.1 复习笔记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1.劳动的需求(1)竞争的、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劳动的价格即工资由劳动的供给与需求决定。
从劳动的需求取决于企业在另一个市场上供给产品的意义上说,劳动需求是一种派生需求。
考察劳动需求要作出关于企业的两个假设:①企业在产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上都是竞争的;②企业是追求利润最大化的。
(2)生产函数与劳动的边际产量生产函数表示生产中所有的投入量与生产的产量之间的关系。
理性决策者考虑边际量,可以从生产函数中得出劳动的边际产量——增加一单位劳动所引起的产量增加量。
生产函数表现出边际产量递减的性质,即随着一种投入量的增加,该投入要素的边际产量递减。
(3)边际产量值和劳动需求一种投入的边际产量值就是该投入的边际产量乘以产品的市场价格。
对一个竞争的、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来说,这条边际产量值曲线也是企业的劳动需求曲线。
企业选择劳动量的决策原则是使边际产量值等于工资。
(4)影响劳动需求曲线移动的因素①产品价格。
产品价格上升增加边际产量值,所以劳动需求向右移动。
②技术变革。
技术进步增加劳动的边际产量,所以劳动需求向右移动。
技术变革也可能减少劳动的需求,使劳动需求曲线向左移动,这种情况称之为节约劳动的技术变革。
③其他要素的供给。
生产中与劳动同时使用的要素供给的增加提高了劳动的边际产量,劳动需求向右移动。
2.劳动的供给(1)劳动供给曲线劳动供给曲线反映了工人如何根据机会成本的变动做出劳动—闲暇权衡取舍的决策。
向右上方倾斜的劳动供给曲线意味着,工资上升使工人增加他们供给的劳动量。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考研2021考研复习笔记第一部分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1篇导言第1章经济学十大原理1.1 复习笔记1.经济学经济学是研究如何将稀缺的资源有效地配置给相互竞争的用途,以使人类的欲望得到最大限度满足的科学。
自从莱昂内尔·罗宾斯于1936年对经济学下了上述定义以来,这个定义就一直在英美等国教科书中占统治地位。
稀缺性是指社会拥有的资源是有限的,因此不能生产人们希望拥有的所有物品与劳务。
正因为稀缺性的客观存在,就存在着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欲望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
这样,就导致经济学家们从经济学角度来研究使用有限的资源来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
经济学研究的问题和经济物品都是以稀缺性为前提的。
2.关于个人做出决策的基本结论由于一个经济的行为反映了组成这个经济的个人的行为,所以经济学研究就应该从个人做出决策的四个原理开始:原理一:人们面临权衡取舍为了得到一件喜爱的东西,通常就不得不放弃另一件喜爱的东西。
做出决策要求人们在一个目标与另一个目标之间进行权衡取舍。
原理二: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所放弃的东西在很多情况下,某种行动的成本并不是一目了然的。
一种东西的机会成本是为了得到这种东西所放弃的东西。
原理三:理性人考虑边际量经济学家通常假设,人是理性的。
在可用的机会为既定的条件下,理性人系统而有目的地尽最大努力去实现其目标。
许多决策涉及到对现有行动计划进行微小增量的调整,经济学家把这些调整称为边际变动。
只有当一种行动的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时,一个理性决策者才会采取这项行动。
原理四: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激励是引起一个人做出某种行为的某种东西(例如惩罚或奖励的预期)。
由于理性人通过比较成本与收益做出决策,所以,当成本或收益变动时,他们的行为也会随之发生改变。
这就是说,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
3.关于人们之间相互影响的基本结论在人生旅途中,人们的许多决策不仅影响自己,而且还会影响其他人。
《经济学原理微观》曼昆读书笔记⼀导⾔1、机会成本: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放弃的东西。
2、边际思考:当边际收益⼤于边际成本时,有利可图,此时不要傻傻的考虑平均成本。
3、⽐较优势:⼀个⽣产者在⽣产x物品时放弃了较少的其他物品,即⽣产x物品的机会成本较⼩,那么他在⽣产该物品上具有⽐较优势。
因此,贸易可以使社会上每个⼈获益,因为它使⼈们可以从事他们具有⽐较优势的活动。
所以,如果买⼀件东西付出的代价⽐在家⾥⽣产所付出的代价⼩,就永远不要在家⾥⽣产。
⼆市场如何运⾏1、需求定理:⼀种物品涨价,对该物品需求量减少,若降价,对其需求量增加。
供给定理:⼀种物品涨价,该物品供给量增加,反之减少。
供求定理:任何⼀种物品的价格都会⾃发调整,使该物品的供给和需求达到平衡。
因此,价格影响资源配置,它是看不见的⼿的指挥棒。
分析均衡变动的三个步骤:1、确定该事件是使供给曲线移动还是使需求曲线移动(或者两者都移动)2、确定曲线移动的⽅向3、⽤供求图说明这种移动如何改变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2、当政府对竞争市场实⾏限制性价格上限时,就产⽣了物品短缺,卖者可能将稀缺的物品卖给少部分关系户。
设置下限时,如果价格低于均衡价,没事,若⾼于,则引起物品过剩。
⽐如提⾼最低⼯资容易引起劳动过剩,导致失业率增加。
决策者认为市场不公平会进⾏价格控制,⽬标是帮助穷⼈,但穷⼈会因此更惨,⽐如富⼈可能因为穷⼈成本太⾼⽽不雇佣穷⼈,⽽政府出钱补贴,或减少税收,⽐提⽰最低⼯资更有效。
3、经济受两种规则体系⽀配,供求规律和政府制定的法规。
对买者征税,需求曲线下移,移动量为税收⼤⼩;对卖者征税,供给曲线上移,移动量也是税收⼤⼩;⽆论向谁征税,分配是相同的。
三市场和福利1、消费者剩余:是买者愿意为⼀种物品⽀付的量减去其为此实际⽀付的量。
⽣产者剩余:是卖者得到的量减去其⽣产成本。
市场看不见的⼿使消费者剩余和⽣产者剩余之和达到了最⼤化,不需要⼲涉就能实现资源最优配置。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第15章垄断复习笔记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垄断产生的原因垄断企业是指一个没有相似替代品的产品的唯一卖者的企业。
垄断产生的基本原因是进入壁垒:垄断企业能在其市场上保持唯一卖者的地位,是因为其他企业不能进入市场并与之竞争。
进入壁垒有三个主要形成原因:第一,垄断资源:生产所需要的关键资源由单个企业所拥有;第二,政府管制:政府给予单个企业排他性地生产某种物品或劳务的权利;第三,生产流程:某个企业能以低于大量生产者的成本生产产品。
1.垄断资源垄断产生的最简单方法是单个企业拥有一种关键的资源。
垄断企业比竞争市场上任何一家企业有大得多的市场势力。
即使产品边际成本很低,垄断企业也可以利用市场势力也可以制定极高的价格。
虽然关键资源的排他性所有权是垄断的一个潜在起因,但实际上垄断很少产生于这种原因。
现实经济如此巨大,且资源由许多人拥有。
由于许多物品可以在国际上交易,它们的市场的自然范围往往很广泛。
因此,拥有没有相近替代品资源的企业的例子很少。
2.创造的垄断在许多情况下,垄断的产生是因为政府给予一个人或一个企业排他性地出售某种物品或劳务的权利,有时垄断产生于想成为垄断者的人的政治影响,还有些时候,政府也会出于公共利益而赋予某种垄断的权利。
专利法和版权法是两个重要的例子。
由于这些法律使一个生产者成为垄断者,所以也就使其价格高于竞争市场上的价格。
通过允许这些垄断生产者收取较高价格并赚取较多利润,这些法律也鼓励了一些合意的行为。
有关专利和版权的法律既有利益也有成本。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笔记目录一、经济学的十大原理: (1)二、循环流量图(资本循环、要素循环) (1)三、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 (1)四、绝对优势与比较优势 (1)五、几种价格弹性与商品关系 (2)六、需求价格弹性 (2)七、政府限价对市场的影响 (3)八、税收归宿(TAX INCIDENCE) (3)九、曼昆的市场有效(EFFICIENT) (3)十、税收的代价 (4)十一、国际贸易与关税 (4)十二、公共部门——外部性 (5)十三、公共物品和公有资源 (7)十四、市场结构 (7)十五、寡头与古诺模型 (8)十六、生产要素市场(劳动力市场) (8)十七、减少贫困的政策 (8)十八、无差异曲线与收入替代效应(斯勒茨基方程) (9)十九、博弈论 (10)二十、微观经济学前沿 (11)一、经济学的十大原理:①人们面临权衡的取舍。
②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取得它所放弃的东西。
(也就是机会成本)③理性人考虑边际量。
(理性人通过比较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来做出选择)④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
⑤贸易能使每个人都获得好处。
⑥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
⑦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
(市场失灵时存在外部性或市场力量)⑧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能力。
⑨当政府发行了过多的货币时,物价上升。
⑩社会面临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
二、循环流量图(资本循环、要素循环)实证分析是描述性的,企图描述世界是什么的观点。
规范分析是命令性的,企业描述世界应该是什么。
例子:(实证分析)最低工资法引起了失业。
(规范分析)政府应提高最低工资。
四、绝对优势与比较优势案例:假设中国工人每小时能生产50个烧饼或4件毛衣;英国工人每小时能生产40个烧饼或2件毛衣。
烧饼毛衣名称产量机会成本产量机会成本中国50 0.08 4 12.5英国40 0.05 2 20数量价格 ●有弹性 无弹性单位弹性从上图可以看出,中国在生产烧饼和毛衣上都有绝对优势。
中国在生产毛衣的机会成本小于英国,在生产毛衣上有比较优势;英国在生产烧饼的机会成本小于中国,在生产烧饼上有比较优势。
五、几种价格弹性与商品关系 1、【收入与需求数量的关系】 正常物品:收入增加,需求数量增加。
低档物品:收入减少,需求数量增加。
2、【价格与需求数量的关系】 普通商品:价格下降,需求数量增加。
吉芬物品:价格上涨,需求数量增加。
3、【价格与需求数量的关系】(弹性=物品1需求数量的变化百分比/物品2的价格变化百分比) 替代品:弹性为正 互补品:弹性为负六、需求价格弹性21212121Q -Q )/[(Q +Q )/2]P -P )/[(P +P )/2]=(需求价格弹性(中点法)(边际收益1()[1MR p q e=−奢侈品1m e >,正常品01m e <<,低档品0m e <。
总收益在弹性等于1的地方最大。
缺乏弹性时,价格与总收益成正比; 富有弹性时,价格与总收益呈反比。
七、政府限价对市场的影响图1 图2图1的情况是:政府限制价格高于市场均衡价格。
在这种情况下,企业愿意多供给,但消费者会少购买,结果是供过于求,引起生产过剩。
图2的情况是:政府限制价格低于市场均衡价格。
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将少供给,但消费者愿意多购买,结果是供不应求,引起物品短缺。
八、税收归宿(tax incidence )图1:向买者征税 图2:向卖者征税图1是向买者征税,导致需求曲线向左移。
买者支付的价格为P1,卖者得到的价格为P3。
P1-P3为税收,买者支付的税收为P1-P2,卖者支付的税收为P2-P3。
图2是向卖者征税,导致供给曲线向左移。
买者支付的价格为P1,卖者得到的价格为P3。
P1-P3为税收,买者支付的税收为P1-P2,卖者支付的税收为P2-P3。
结论:对买者与卖者征税其结果相同,唯一的区别是谁来把钱交给政府。
税收负担更多的落在缺乏弹性的市场一方身上。
(垂直为无弹性)九、曼昆的市场有效(efficient )资源配置使社会所有成员得到的总剩余最大化的性质,即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政府税收之和最大。
十、税收的代价 1、税收对福利的影响无税收时 有税收时变动 消费者剩余CS A+B+C A -(B+C) 生产者剩余PS D+E+F F -(D+E) 税收收入B+D +(B+D) 总剩余total surplusA+B+C+D+E+FA+B+D+F-(C+E)2、税收损失曲线和拉弗曲线图1:税收损失曲线 图2:拉弗曲线税收损失曲线:税收规模增大,无谓损失迅速增加。
拉弗曲线:税收收入随着税收规模的增加是先增大后减小。
十一、国际贸易与关税 1、国际贸易的两种情况税收规模税收规模市场更具有竞争性,并有助于技术扩散。
各种反对贸易的观点:工作岗位论、国家安全论、幼稚产业论、不公平竞争论、作为讨价还价筹码的保护论。
十二、公共部门——外部性1、外部性(externality ):当一个人从事一种影响旁观者福利,而对这种影响既不付报酬又得不到报酬时,就产生了外部性。
2、负的外部性及其措施举例:生产曲线造成污染,造成负的外部性,社会成本增加,导致供给曲线左移。
从图上可以看Q 市场是最有效率的,但社会总福利不是最大化。
Q 适合是市场无效率的,但社会总福利使最大的。
解决措施:对S1征税,使新的供给曲线与S2重合,即外部性内在化。
(internalizing the externality )3、正的外部性及其措施举例:灭火器生产企业,到导致正的外部性。
使社会需求增加,导致需求曲线右移。
从图上可以 看出,Q 市场是有效率的,但社会总福利不是最大化。
Q 适合是无效率的,但社会总福利是最大化的。
解决措施:政府通过对产品进行补贴。
结论:负的外部性使市场生产的数量大于社会合意的数量,正的外部性使市场生产的数量小于社会合意的数量。
政府可以通过对负外部性征税,对正外部性进行补贴,从而使外部性内在化。
4、私人解决外部性的方法:道德规范和社会约束(如对丢垃圾行为的道德约束);慈善行为(如捐赠);依靠有关各方的利己(如苹果树与密封);签订合约。
5、科氏定理:如果私人各方可以无成本地就资源配置进行协商,那么,私人市场总能解决外部性问题,并有效地配置资源。
但私人有时不能决绝外部性,因为存在着交易成本(transaction cost :各方在达成协议与遵守协议过程中所发生的成本)。
6、针对外部性的公共政策:管理(命令和控制政策);以市场为基础的政策(矫正性税收与补贴);可交易的污染许可证。
图1:矫正税 图2:出售交易许可证在使用矫正税时,排污企业必须向政府征税;在使用污染许可证时,排污企业必须为购买污染许可证进行支付。
结论:在某些情况下,出售排污许可证比矫正税更好。
因为矫正税的价格P 不容易确定;而污染量的Q 容易确定。
QQ 适合Q 市场污染量 污染PQ污染量污染P Q十三、公共物品和公有资源 1、分类由于公共物品无排它性和无竞争性,搭便车者问题的存在就使私人市场无法提供公共物品。
公有资源:当一个人使用公有资源时,他就减少了其他人对这种资源的使用。
【案例:公有地悲剧】2、成本-收益分析:比较提供一种公共物品的社会成本与社会收益的研究。
十四、市场结构市场结构完全竞争 垄断竞争 垄断 目标最大化的条件 MR=MC MR=MC MR=MC 短期 短期能有经济利润吗?能 能 能 是价格接受者吗? 是 不是 不是 价格与边际成本的关系P=MC P>MC P>MC 能生产福利最大化吗? 能 不能 不能 企业数量很多很多 一个 长期中能进入吗?能 能 不能 长期中能赚到经济利润吗? 不能不能能长期 关系式 P=AR=MR=MC=ATC P=ATC>MR=MC P>MR=MC>ATC图1:完全竞争 图2:垄断竞争 图3:垄断QQQQQQ1Q2完全竞争: P=AR=MRMC=A VC 短期(营业与否)MC=A TC 长期(退出与否)最大化条件:MR=MC利润=(P-A TC )Q长期均衡时,利润为0。
P=AR=MR=MC=A TC垄断:最大化条件:MR=MC 利润=(P-A TC )Q无效损失=0.5*(Q2-Q1)*(P-A TC )P>MR=MC>A TC垄断竞争: 最大化条件:MR=MC 利润为0P=A TC>MR=MC ,市场无效率 (市场有效率的点为ATC 的最 低点,即P=ATC 。
)十五、寡头与古诺模型 1、判断标准:只有一家企业,市场就是垄断 只有几家企业,市场就是寡头有很多家企业,出售的产品有差别,则是垄断竞争 出售的产品相同,则是完全竞争2、Q 垄断<Q 寡头<Q 完全竞争,P 垄断>P 寡头>P 完全竞争3、古诺模型的推导十六、生产要素市场(劳动力市场)1、一个竞争性的、利润最大化的企业雇佣的工人数要达到劳动的边际产量值等于工资的那一点,边际产量曲线就是劳动力需求曲线。
P*MPL(边际产量)=W=边际产量值,P=W/MPL=边际产量值/MPL=MC (如图1所示) 图1 图2图2结论:改变劳动供求的任何事件都必定使均衡工资和边际产量值等量变动,因为这两个量总是相等的。
2、新古典分配理论:每种生产要素所得到的报酬量取决于该要素的供给与需求,需求又取决于某种要素的边际生产率。
在均衡时,每种生产要素赚到了它在物品与劳务生产中的边际贡献的价值。
3、人力资本理论4、信号理论5、效率工资理论 十七、减少贫困的政策1、最低工资法 (支持者:最低工资作为帮助那些有工作的穷人,而政府又不花钱。
)(反对者:最低工资看成是对它提供帮助的人的一种伤害,并且最低工资可能使某些人的境况变得更差,青年人失业的机率更高。
)2、福利:政府补贴收入。
(反对者:激励了人们变成“需要帮助者”。
)3、负所得税:向高收入家庭征收并给低收入家庭转移支付。
4、食物转移支付:直接向穷人提供物品与劳务。
十八、无差异曲线与收入替代效应(斯勒茨基方程) 1、无差异曲线及其特点(图形参见附件)(1)高无差异曲线偏好大于低的无差异曲线。
(2)向右下方倾斜。
(3)不相交。
(4)凸向原点。
2、斯勒茨基方程3、需求法则如果一种商品的需求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增加,那么,这种商品的需求一定会随着价格的上升而下降。
(说明为正常商品)4、完全互补:替代效应为0. 完全替代:收入效应为0.拟线性偏好:收入效应为0.(有实际收入的变化,但没有导致1x 的需求增加)应应效应Q1替代效用:由于价格的变化而变化△122121(,,)(,,)d d s X x p p m x p p m ∗=−收入效用:由于收入的变化而变化△m X =121122(,,)(,,)d d x p p m x p p m ∗∗−总效应:△s X +△m X =121(,,)d x p p m ∗-121(,,)d x p p m(注:与价格变动的方向)替代效应 收入效应 正常商品(P ↓,Q ↑) 相反 相反 低档商品(P ↓,Q ↓) 相反相同5、两种特例:课税退税、实时定价十九、博弈论如果图3中A有75%选上,25%选下;B有50%选左,50%选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