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教案:第1单元4《观察月相》教案教学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291.50 KB
- 文档页数:4
教科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1.4《观察月相》教案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1.课程标准中的相关要求:①科学知识目标:知道与太阳、月球相关的一些自然现象;②科学探究目标:在教师的知道下,能利用多种感官或者简单的工具,观察对象的外部形态特征及现象;在教师指导下,能从具体现象与事物的观察、比较中提出感兴趣的问题;在教师指导下,能用语言初步描述信息。
③科学态度目标: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常见的动植物和物质的外在特征、生活中的科学现象、自然现象表现出探究现象。
④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了解人类的生活与生产需要从自然界获取资源,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是本单元的第四节课,是继前三节课对地球整体认识后的对月相变化、天气等自然现象的具体认识,主要从课前观察月相、实地观察、记录等方式能够说出月相的变化,并能画出月相变化图,能够培养学生对其他自然现象产生进一步探究的兴趣。
二.学习目标1.通过课前一周观察月相、教师引导,能说出月相的变化。
2.通过教师的引导和观察到的月相,能够画出月相变化图。
3.结合实际,能够长时间观察月相变化,并记录。
三.学习重难点1.学习重点能说出月相的变化,并能够画出月相变化图。
2.学习难点结合实际,能够长时间观察月相变化,并记录。
四.课前准备(教具、活动准备等)多媒体课件、月相变化图片等。
五.评价方式1.课堂上学生的表现(学生发言、小组讨论等)2.《科学学生活动手册》课堂活动记录。
六.学习过程七.板书设计观察月相我们看到的月球发亮部分的形状叫月相。
八.教学反思教科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1.4观察月相教案教学设计【内容标准】13.3月亮围绕地球运动,月相每月有规律的变化。
1~2年级描述月相的变化现象。
【学习目标】1.通过两周的持续的观察,了解月亮的亮面在连续的时间内的不同时期是有不同形状的,并且发现月相是逐渐变化的。
2.能克服惰性,持续观察记录月相的变化,感受天空星球的奇妙运动,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月球的好奇。
1.4《观察月相》教案设计
教学过程
一.科学聚焦
1.看一看:观察下面的照片,有什么相同点?
2.想一想:这几张照片里的月球有什么不同?
3.小结:我们看到的月球发亮部分的形状叫月相。
过去一周,你看到的月相是什么样的?
4.揭示板书:观察月相
二.科学探索
1.观看视频:观察记录月相的方法
2.请你尝试记录下这个月相吧:2023年11月19日
3.小组记录:哪个小组记录得比较准确?
4.观看视频:一个月的月相
5.汇报我们的发现
6.一个月的时间里,月相的变化特点
一个月的时间里,月相的形状每天都在变化。
7.汇报在户外观察月相的发现
8.观看视频:在户外观察月相的方法
三.科学研讨
1.不同夜晚的月相相同吗?
2.连续观察几天,我们观察到的月相是怎样变化的?
四、科学拓展
连续观察一个月月相的变化,并记录下来。
教科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教案:第1单元4《观察月相》教案观察月相》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目标:了解月相每月有规律的变化。
认识观察是认识事物的基本方法。
2.科学探究目标:能够观察描述月相,推理月相有规律的变化。
3.科学态度目标:增强观察月相的探究兴趣。
勇于表达交流自己的观点,乐于倾听、分享他人信息。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利用身边的材料动手完成月相记录。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月相每月有规律的变化。
2.教学难点:用不同的方法记录月相。
教学准备】1.小组活动:每组一张月相记录卡。
2.教师使用:课件,班级记录单等。
教学过程】一、激趣质疑:(预设3分钟)1.同学们,今天我请来了一位大家都很熟悉的朋友,你们想不想知道她是谁呢?(播放有关月亮的课件)2.我们看到的月球发亮部分的形状叫月相。
(板书)3.在过去的一周你发现月亮形状有什么不同?4.今天我们一起来观察月相的变化吧!板书课题《观察月相》二、观察、描述月相(预设10分钟)1.月相是月亮在每个农历月中的形状变化,接下来请你仔细地观察月相你有什么发现?(无序出示上半月相图课件。
)2.你认为月相变化的顺序是怎样的?3.小组观察。
4.交流发现,月相图排序。
(板书:上半月由缺到圆亮面在右边)5.推测下半月的月相。
6.出示下半月月相图课件。
板书:下半月由圆到缺亮面在左边)注:在板书相对应位置贴典型月相图,便于学生观察掌握月相变化】三、观察记录月相(预设20分钟)1.过渡:月相在每个农历月中变化顺序是由缺到圆;由圆到缺。
今天我们利用高科技,观察一个月的月相。
(月相课件)2.你能用什么方法把观察的月相记录在活动手册上呢?(用铅笔画)3.能不能制作一套月相卡片?4.用什么办法能显示月亮的球形。
用什么表示月亮明亮部分?看每月初一的月亮是什么样的?怎么表示?(黑色的球)5.用白纸剪下月相形状贴在黑色球相应的位置,月相就完成了。
6.学生动手制作月相。
7.小组展示。
《观察月相》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是教科版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四课。
本单元主题是我们的地球家园,第一课是调查学生对于自己居住的地球家园的相关前概念,为本单元课程的开展做基础准备。
二至六课分别对土壤、太阳、月亮、天气和季节五个内容进行学习。
本课是在学习“地球邻居”太阳之后,进而学习月亮相关知识。
以观察月相变化为内容,发展学生观察、记录和分析的能力,分析汇总得出月相逐渐变大或者逐渐变小的规律。
从而对于月相变化形成初步的认识,为今后高年级继续探究月相成因等内容打好基础。
二、学情分析二年级学生对科学课有了一年的学习,对于科学课程的学习和研究也有了初步了解。
初步具备观察、实验、记录的意识,但对于具体操作方法,还并未形成相关能力,尚处于发展中阶段。
同时,低年级儿童愿意表达交流,积极热情主动,且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
但是注意力容易分散,易被学习用具吸引,教师要控制好实验用具的收发,并且设计符合学生年龄身心特点的任务,保持学生的注意力和好奇心。
三、教学目标(一)科学概念1.月球发亮部分的形状叫月相。
2.月相是变化的,有时越来越大,有时越来越小。
(二)科学探究1.能够观察描述并且学会记录月相。
2.能够整理月相变化的记录,并分析出月相变化规律。
(三)科学态度1. 乐于表达与交流,在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中主动参与。
2. 激发对月相变化的探究兴趣。
(四)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能够动手完成月相记录,并整理制作一个周期的月相记录。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月相是变化的,有时候越来越大,有时候越来越小。
教学难点:能够观察描述并且学会记录月相。
五、教学具准备不同日期顺序月相照片,观察记录单,课件,记录笔。
六、教学过程(一)问题导入,聚焦话题1.引导学生发现观察到的月亮具有不同的形状。
2.结合课件图片进行观察,分析月亮形状不一样的原因。
聚焦:月球发亮的部分我们才能看的到。
3.讲解月相概念:月球发亮部分的形状叫月相。
板书:科学上把月球发亮部分的形状叫月相。
二年级科学:《观察月相》
一.教材分析
1.课程标准中的相关要求:
①科学知识目标:知道与太阳、月球相关的一些自然现象;
②科学探究目标:在教师的知道下,能利用多种感官或者简单的工具,观察对象的外部形态特征及现象;在教师指导下,能从具体现象与事物的观察、比较中提出感兴趣的问题;在教师指导下,能用语言初步描述信息。
③科学态度目标: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常见的动植物和物质的外在特征、生活中的科学现象、自然现象表现出探究现象。
④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了解人类的生活与生产需要从自然界获取资源,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本单元的第四节课,是继前三节课对地球整体认识后的对月相变化、天气等自然现象的具体认识,主要从课前观察月相、实地观察、记录等方式能够说出月相的变化,并能画出月相变化图,能够培养学生对其他自然现象产生进一步探究的兴趣。
二.学习目标
1.通过课前一周观察月相、教师引导,能说出月相的变化。
2.通过教师的引导和观察到的月相,能够画出月相变化图。
3.结合实际,能够长时间观察月相变化,并记录。
三.学习重难点
1.学习重点
能说出月相的变化,并能够画出月相变化图。
2.学习难点
结合实际,能够长时间观察月相变化,并记录。
四.课前准备(教具、活动准备等)
多媒体课件、月相变化图片等。
五.评价方式
1.课堂上学生的表现(学生发言、小组讨论等)
2.《科学学生活动手册》课堂活动记录。
六.学习过程
七.板书设计
观察月相
我们看到的月球发亮部分的形状叫月相。
八.教学反思。
教科版二年级上册小学科学《观察月相》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教科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的第4节课《观察月相》,主要内容是观察月相。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到月亮的变化和月相的概念。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月亮的变化和月相的概念。
能力目标:学会观察月相的方法和技巧。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好奇心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教学重点:月亮的变化和月相的概念。
教学难点:学生理解月相的形成原理。
四、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过有关天空和天气的知识,对天体的观察和记录有一定的基础。
他们对月亮比较熟悉,但对月相的变化原因可能存在一定的疑惑。
五、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导入新课教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晚上的月亮吗?你们有没有观察过月亮的变化呢?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观察月相,请看屏幕上的图片,你们看到了什么?学生:(回答)教师:非常好!你们观察到月亮的形状在不断变化,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月相。
那么,你们知道月相是怎么形成的吗?学生:(回答)第二环节:知识讲解与讨论教师:月亮的变化是由于月球绕地球运动的过程中,我们从地球上看到不同的月亮形状。
请你们观察一下这张图片,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的月相形状。
学生:(观察图片)教师:很好!那么,你们有没有想过月亮的变化是有规律的吗?学生:(思考)教师:月相的变化是有规律的,我们可以通过观察来推测月亮的形状。
请你们和旁边的同桌讨论一下,你们觉得月亮的变化规律是怎样的?学生:(讨论一分钟)教师:好,现在请几组同学分享一下你们的讨论结果。
学生A:我们观察到月亮的形状从圆变成了弯月,再到变成了新月,然后再慢慢变成弯月和圆。
学生B:对!月亮的形状变化是周期性的,一个月亮的变化周期大约是一个月的时间。
教师:非常好的观察和总结!月亮的变化是周期性的,一个月亮的变化周期称为一个月。
接下来,我们将学习如何通过观察来判断月亮的形状。
第三环节:实验与观察教师:现在,我们来进行一个小实验,观察月亮的变化。
教科版小学二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第4课《观察月相》教学设计教学导航【教材分析】本课是继学生在上一课研究了地球的“邻居”太阳之后研究的另一个重要的“邻居”——月球。
由于月球本身不能发光,它只是反射太阳的光,因此我们在地球上看到的是月球被照亮的部分,也就是月相。
月相是变化的,这一课就是研究月相的变化规律。
教材上的聚焦环节首先告诉学生月相的定义,从而帮助学生准确地了解这节课要研究的月相的本质。
“过去一周,你看到的月相是什么样的?”这个问题提示需要至少提前一周布置让学生观察和记录每天的月相。
探索环节的第一个活动是让学生“观察月相图片,描述月相”,这个活动是为了让学生通过描述月相来对月相的形态变化有一个具象的认识。
探索环节的第二个活动是“实际观察和记录月相”,这个活动实际上是在课堂上整理课前的月相观察记录。
教材提供了两种整理记录的方法供学生选择使用,但是需要教师进行讲解和示范。
这个整理的过程其实也是学生对月相是如何变化的反思过程。
在研讨环节,“不同夜晚的月相相同吗?”和“我们观察到的月相是怎样变化的?”两个问题是为了让学生总结归纳月相的变化规律。
【学生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对“月相是变化的”是有一定感知的,只是在日常生活中没有总结过月相变化的规律。
月相的更替周期是一个月,月相有时会因为天气的原因而看不见,因此为了让学生获得完整的月相变化规律的认知,可以从学期初就给学生布置在家观察和记录月相的活动。
低年级的学生可能会对这种长期的观察缺乏耐心,因此需要教师定期用激励的方法去督促学生坚持记录月相。
【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目标:(1)知道月相每月有规律的变化。
(2)知道观察是认识事物的基本方法。
科学探究目标:能观察描述月相,推理月相有规律的变化。
科学态度目标:1.增强观察月相的探究兴趣。
2.表达交流自己的观点,乐于倾听、分享他人信息。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利用身边的材料动手完成月相记录。
【教学重点】知道月相每月有规律的变化【教学难点】用不同的方法记录月相。
教科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14《观察月相》教案教学设计【教材简析】月球,是离地球最近的天体,是我们地球家园的邻居。
月球不包含在地球家园的范畴内,但是月光反射到地球,给夜晚带来明亮,算是地球家园的物体之一了。
本课观察月球,从观察月相变化切入,从月相变化的现象中,学生发现一些变化按规律,提高对观察天体的兴趣。
月相的形成,不要求学生掌握。
教材的要求是那些呢?一是通过实际观察来确认月相是变化的,二是学会用图画的方式记录描述观察到的月相,三是学生通过分析观察到的月相,能发现月相是逐渐变化的。
如月球亮的部分逐渐增加或者减少。
本节课的难点在于组织和督促学生进行连续的观察。
只有获得了月相观察记录这样的第一手事实材料,学生才更容易有所发现。
因此,教师要想办法调动学生持续观察记录的积极性,督促学生坚持观察、记录。
如果有的学生有几天漏记了,可以由教师或者其他同学提供一部分的月相。
指导观察记录的方法也很重要,因为学生没有观察和记录月相的经验,教师必须给予相应的指导。
【学情分析】学生对月相的认识有一点生活经验,知道月亮有时像眉毛,有时像圆盘,有时是半个月亮,也有部分学生知道月相变化的规律,但是学生基本不知道不管出现什么月相,月球一直是个球体,只不过学生看不见月球的暗部。
大部分学生估计无法确定月相变化的排列顺序,对月球的观察方法和知识有限。
【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目标月相是变化的,不同的夜晚月相可能不相同。
月相是逐渐发生变化的,有时月相亮面逐渐变大,有时逐渐变小。
2.科学探究目标能连续几天持续观察月相。
会记录和描述月相变化的过程。
能发现月相是逐渐变化的。
3.科学态度目标对观察记录月相等活动感兴趣。
能坚持客观及时的记录。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通过观察、记录等方法知道月相是逐渐发生变化的。
2.教学难点组织和督促学生进行连续的观察。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提前一周布置的月相观察记录单。
提示:适合学生观察月相的时间是在农历初三到农历二十,一般在晚上九点前就能看到月球升起。
《观察月相》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是教科版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四课。
本单元主题是我们的地球家园,第一课是调查学生对于自己居住的地球家园的相关前概念,为本单元课程的开展做基础准备。
二至六课分别对土壤、太阳、月亮、天气和季节五个内容进行学习。
本课是在学习“地球邻居”太阳之后,进而学习月亮相关知识。
以观察月相变化为内容,发展学生观察、记录和分析的能力,分析汇总得出月相逐渐变大或者逐渐变小的规律。
从而对于月相变化形成初步的认识,为今后高年级继续探究月相成因等内容打好基础。
二、学情分析二年级学生对科学课有了一年的学习,对于科学课程的学习和研究也有了初步了解。
初步具备观察、实验、记录的意识,但对于具体操作方法,还并未形成相关能力,尚处于发展中阶段。
同时,低年级儿童愿意表达交流,积极热情主动,且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
但是注意力容易分散,易被学习用具吸引,教师要控制好实验用具的收发,并且设计符合学生年龄身心特点的任务,保持学生的注意力和好奇心。
三、教学目标(一)科学概念1.月球发亮部分的形状叫月相。
2.月相是变化的,有时越来越大,有时越来越小。
(二)科学探究1.能够观察描述并且学会记录月相。
2.能够整理月相变化的记录,并分析出月相变化规律。
(三)科学态度1. 乐于表达与交流,在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中主动参与。
2. 激发对月相变化的探究兴趣。
(四)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能够动手完成月相记录,并整理制作一个周期的月相记录。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月相是变化的,有时候越来越大,有时候越来越小。
教学难点:能够观察描述并且学会记录月相。
五、教学具准备不同日期顺序月相照片,观察记录单,课件,记录笔。
六、教学过程(一)问题导入,聚焦话题1.引导学生发现观察到的月亮具有不同的形状。
2.结合课件图片进行观察,分析月亮形状不一样的原因。
聚焦:月球发亮的部分我们才能看的到。
3.讲解月相概念:月球发亮部分的形状叫月相。
板书:科学上把月球发亮部分的形状叫月相。
4.观察月相【教材简析】本课的意义主要在于三个方面:一是通过实际的观察活动让学生认识到月相是会变化的;二是尝试学习使用图画的方式记录观察到的月相;三是通过分析观察及记录的月相,让学生能发现月相是逐渐变化的,如月球亮的部分逐渐增加或者减少。
聚焦板块,学生在欣赏图片的同时进入“月相”的研究。
本部分直接出示月相的概念,是为了让学生迅速了解本节课研究的月相究竟是什么。
接着聚焦到“过去一周,你看到的月相是什么样的”,指向本节课的研究重点是月相的变化现象。
探索板块,有两个活动。
活动一,学生对展示的相关月相图片进行观察和描述,为学生开展交流提供一个共同的基础,让学生对月相有一个清晰具体的认识。
活动二,“实际观察和记录月相”,本活动实际观察部分需要布置学生在课前完成,教材虽介绍了两种记录方法,但一般可采用涂黑记录表中圆圈的方法(与活动手册相配套)。
这个部分的动手探究活动对于学生来说既是记录月相,同时也需在活动中反思月相是如何变化的。
研讨板块,讨论“不同夜晚的月相相同吗?”是为了巩固学生的认识,让学生认识到我们在地球家园上看到的不同夜晚的月相可能是不一样的。
讨论“连续观察几天,我们观察到的月相是怎样变化的?”是为了让学生对前面连续观察到的月相变化进行小结,从而发现月相变化的特点(月相逐渐变大或者变小)。
本课教材虽然没有特意安排“拓展”板块,但其实需要学生继续完成至少一个月的月相观察记录活动,这项隐含着的后续活动,让学生一直保持积极探究的兴趣和热情有一定的困难,所以在教学中要积极进行关注和引导。
学生对于月球的样子(月相)有着自己的生活经验,在学习本课之前就应该知道月相是变化的。
但是,对于怎样用图画记录观察到的月相等科学记录方式不是很了解,对月相逐渐变化的相关规律也不是很清楚。
另一方面,前期布置的观察月相活动有可能因为天气等各种原因,学生的观察体验会没有落实或不够充分,这会对实际教学带来一定的困扰。
【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1.月相是变化的,不同的夜晚月相可能不相同。
《观察月相》一.教材分析1.课程标准中的相关要求:①科学知识目标:知道与太阳、月球相关的一些自然现象;②科学探究目标:在教师的知道下,能利用多种感官或者简单的工具,观察对象的外部形态特征及现象;在教师指导下,能从具体现象与事物的观察、比较中提出感兴趣的问题;在教师指导下,能用语言初步描述信息。
③科学态度目标: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常见的动植物和物质的外在特征、生活中的科学现象、自然现象表现出探究现象。
④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了解人类的生活与生产需要从自然界获取资源,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是本单元的第四节课,是继前三节课对地球整体认识后的对月相变化、天气等自然现象的具体认识,主要从课前观察月相、实地观察、记录等方式能够说出月相的变化,并能画出月相变化图,能够培养学生对其他自然现象产生进一步探究的兴趣。
二.学习目标1.通过课前一周观察月相、教师引导,能说出月相的变化。
2.通过教师的引导和观察到的月相,能够画出月相变化图。
3.结合实际,能够长时间观察月相变化,并记录。
三.学习重难点1.学习重点能说出月相的变化,并能够画出月相变化图。
2.学习难点结合实际,能够长时间观察月相变化,并记录。
四.课前准备(教具、活动准备等)多媒体课件、月相变化图片等。
五.评价方式1.课堂上学生的表现(学生发言、小组讨论等)2.《科学学生活动手册》课堂活动记录。
六.学习过程(四)拓展实践,深化认识。
教师出示本节课的拓展作业。
业:连续观察一个月月相的变化,并记录下来。
的变化,并记录。
培养学生学会连续观察某一事物的优秀品质。
七.板书设计观察月相我们看到的月球发亮部分的形状叫月相。
八.教学反思。
《观察月相》一.教材分析1.课程标准中的相关要求:①科学知识目标:知道与太阳、月球相关的一些自然现象;②科学探究目标:在教师的知道下,能利用多种感官或者简单的工具,观察对象的外部形态特征及现象;在教师指导下,能从具体现象与事物的观察、比较中提出感兴趣的问题;在教师指导下,能用语言初步描述信息.③科学态度目标: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常见的动植物和物质的外在特征、生活中的科学现象、自然现象表现出探究现象.④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了解人类的生活与生产需要从自然界获取资源,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是本单元的第四节课,是继前三节课对地球整体认识后的对月相变化、天气等自然现象的具体认识,主要从课前观察月相、实地观察、记录等方式能够说出月相的变化,并能画出月相变化图,能够培养学生对其他自然现象产生进一步探究的兴趣.二.学习目标1.通过课前一周观察月相、教师引导,能说出月相的变化.2.通过教师的引导和观察到的月相,能够画出月相变化图.3.结合实际,能够长时间观察月相变化,并记录.三.学习重难点1.学习重点能说出月相的变化,并能够画出月相变化图.2.学习难点结合实际,能够长时间观察月相变化,并记录.四.课前准备(教具、活动准备等)多媒体课件、月相变化图片等.五.评价方式1.课堂上学生的表现(学生发言、小组讨论等)2.《科学学生活动手册》课堂活动记录.六.学习过程(四)拓展实践,深化认识.教师出示本节课的拓展作业. 业:连续观察一个月月相的变化,并记录下来.的变化,并记录.培养学生学会连续观察某一事物的优秀品质.七.板书设计观察月相我们看到的月球发亮部分的形状叫月相. 八.教学反思。
教科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1.4《观察月相》教案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1.课程标准中的相关要求:①科学知识目标:知道与太阳、月球相关的一些自然现象;②科学探究目标:在教师的知道下,能利用多种感官或者简单的工具,观察对象的外部形态特征及现象;在教师指导下,能从具体现象与事物的观察、比较中提出感兴趣的问题;在教师指导下,能用语言初步描述信息。
③科学态度目标: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常见的动植物和物质的外在特征、生活中的科学现象、自然现象表现出探究现象。
④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了解人类的生活与生产需要从自然界获取资源,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是本单元的第四节课,是继前三节课对地球整体认识后的对月相变化、天气等自然现象的具体认识,主要从课前观察月相、实地观察、记录等方式能够说出月相的变化,并能画出月相变化图,能够培养学生对其他自然现象产生进一步探究的兴趣。
二.学习目标1.通过课前一周观察月相、教师引导,能说出月相的变化。
2.通过教师的引导和观察到的月相,能够画出月相变化图。
3.结合实际,能够长时间观察月相变化,并记录。
三.学习重难点1.学习重点能说出月相的变化,并能够画出月相变化图。
2.学习难点结合实际,能够长时间观察月相变化,并记录。
四.课前准备(教具、活动准备等)多媒体课件、月相变化图片等。
五.评价方式1.课堂上学生的表现(学生发言、小组讨论等)2.《科学学生活动手册》课堂活动记录。
六.学习过程七.板书设计观察月相我们看到的月球发亮部分的形状叫月相。
八.教学反思教科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观察月相》3(简案)教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知道我们看到月亮的相貌叫月相。
能绘制月相,根据实际观测对绘制的月相进行排序。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排序后的月相进行观察,发现月相在变化,月相的变化有规律。
初步掌握记录一个月内月相的方法,并有序完成记录。
3.科学态度目标:增强观察月相的探究兴趣。
教科版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
《观察月相》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目标:
知道月相每月有规律的变化。
知道观察是认识事物的基本方法。
2.科学探究目标:
能观察描述月相,推理月相有规律的变化。
3.科学态度目标:
增强观察月相的探究兴趣。
勇于表达交流自己的观点,乐于倾听、分享他人信息。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利用身边的材料动手完成月相记录。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知道月相每月有规律的变化
2.教学难点:用不同的方法记录月相。
【教学准备】
1.小组活动:每组一张月相记录卡
2.教师使用:课件,班级记录单等。
【教学过程】
一、激趣质疑:(预设3分钟)
1.同学们为了我们更好地研究,我今天特意请来了一位大家都很熟悉的朋友,你们想不想知道她是谁呢?(播放有关月亮的课件)
2.我们看到的月球发亮部分的形状叫月相。
(板书)
3.在过去的一周你发现月亮形状有什么不同?
4.今天我们一起来观察月相的变化吧!板书课题《观察月相》
二、观察、描述月相(预设10分钟)
1.月相是月亮在每个农历月中的形状变化,接下来请你仔细地观察月相你有什么发现?(无序出示上半月相图课件。
)
2.你认为月相变化的顺序是怎样的?
3.小组观察。
4.交流发现,月相图排序。
(板书:上半月由缺到圆亮面在右边
5.推测下半月的月相。
6.出示下半月月相图课件。
(板书:下半月由圆到缺亮面在左边)【注:在板书相对应位置贴典型月相图,便于学生观察掌握月相变化】
三、观察记录月相(预设20分钟)
1.过渡:月相在每个农历月中变化顺序是由缺到圆;由圆到
缺。
今天我们利用高科技,观察一个月的月相。
(月相课件)2.你能用什么方法把观察的月相记录在活动手册上呢?(用铅笔画)
3.能不能制作一套月相卡片?
4.用什么办法能显示月亮的球形。
用什么表示月亮明亮部分?看每月初一的月亮是什么样的?怎么表示?(黑色的球)
5.用白纸剪下月相形状贴在黑色球相应的位置,月相就完成了。
6.学生动手制作月相。
7.小组展示。
8.班级评价。
四、研讨交流,课外延伸(预设7分钟)
1.通过观察不同的夜晚月相相同吗?
2.在这节课中,你知道了什么?
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观察是做科学研究一种基本方法。
通过观察我们发现了很多月亮的知识,实际上月相变化还蕴藏着丰富的科学知识,希望同学们课余时间对月相进行实际观察,要注意确定固定的观察地点和时间,用我们所学的方法进行记录。
看谁发现的多!
板书设计:
观察月相
我们看到的月球发亮部分的形状叫月相上半月由缺到圆亮面在右边
下半月由圆到缺亮面在左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