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外贸专业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探析
- 格式:pdf
- 大小:29.04 KB
- 文档页数:1
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模式探析随着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和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深入实施,国际贸易人才已经成为各种企事业单位迫切需要和重视的一类人才。
高职院校作为培养国际贸易人才的重要渠道之一,在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模式方面也在不断探索和实践。
本文将就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一些探析。
一、国际贸易人才培养的目标1、培养学生了解国际贸易的基本知识和国际贸易法律知识,并掌握国际贸易的市场运作规律、技能和技巧,为日后从事国际贸易提供必要的工具和素质;2、培养国际贸易人才对于物流和市场的敏感性和判断力,帮助他们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快速适应全球市场的竞争环境;3、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跨文化交流和沟通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为未来从事国际贸易提供一定的素质和准备。
1、课堂教学高职院校主要采用传统课堂教学的方式,授课内容包括国际贸易、国际贸易法律法规、进出口贸易业务、国际结算、市场开发和贸易策划等方面的知识。
此外,也会邀请一些业内人士进行讲座,让学生了解到实际工作中的情况和经验。
2、实践环节实践环节是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主要包括企业实习、毕业设计、国际贸易案例研究、模拟贸易实践等。
这些实践环节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国际贸易的实际操作和市场环境,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同时,实践环节还可以为学生提供与企业接触和了解企业的机会,帮助学生更好地选择适合自己的就业方向。
1、与企业合作高职院校应该加强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深化产学研合作,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
学校可以通过与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实践中的机会,让学生了解企业的情况和要求。
同时,还可以为学生提供就业信息和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就业市场。
与此同时,学校也可以通过与企业合作,摸索出更适合国际贸易人才培养的模式。
2、注重语言培训语言是国际贸易人才不可或缺的能力。
高职院校应该注重学生的语言培训,提高学生的语言水平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学校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参加英语角、文化节等活动来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为他们提供更多实际运用的机会。
产学研理论与实践科技经济导刊 2016.24期高职外贸专业技能型人才职业核心能力要素浅析邱成峰(山东外贸职业学院 山东 青岛 266100)我国外向型经济的迅速发展,对外贸易依赖度不断加深,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规模不断加大,外向型人才需求也不断上升,对外向型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在这样的供求形势下,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就要强调在形成教育特色、强化理论知识、技能应用的同时,重视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
如何适应当今国际贸易环境的变化,培养出面向国际市场,符合现代外贸竞争需要的且具有长期竞争力的对外贸易技能型人才,是所有高职学校对外贸易专业需要立即研究和解决的难题。
1核心能力与技能型人才的概念1.1职业核心能力职业核心能力是指,大家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要取得成功所必需具备的基础能力,它能帮助人们充分地展现自我并能在面对困难时根据实际情况作出相应的判断和选择。
高职院校培养专业技能型人才的职业核心能力,其一彰显了终身教育的思想,其二也是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高职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一方面要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具体应用,一方面要使得学生具备优秀的职业技术。
相对于职业教育比较发达的地区和国家,我国技能型人才培养起步较晚。
如今,我国对高职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在于分析核心能力的基本要素、核心能力养成的策略、培养途径以及核心能力开发等各个领域。
1.2技能型人才技能型人才是指在工作岗位位居一线,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操作能力,并且能够在工作中较好地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的人。
伴随着经济的飞速进步,社会对这种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
2高职外贸专业与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外贸,即对外贸易,是指一个国家(地区)与其他国家(地区)之间的商品、文化和技术等的交换活动。
贸易由进口和出口组成。
对外贸易的产生并发展始于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到了资本主义社会,外贸的发展愈加快速。
其性质和作用由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社会制度所决定。
近几年,高职外贸专业办学规模渐渐扩大,在学生培育方面水平持续提升。
论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途径高职院校(即高等职业院校)是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机构,其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途径是其教学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
如何有效地提升高职院校大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已成为高职院校教学改革与发展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通过分析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的相关培养途径进行探讨。
一、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现状分析1. 职业核心能力的定义与要求职业核心能力是指在特定的职业背景下,具备的基本的、不可或缺的、关乎职业成功的能力。
包括专业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职业素养等。
在高职院校中,大学生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还需要具备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创新意识和跨学科合作能力。
2. 现有的培养途径存在的问题在当前的高职院校中,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大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
首先是教学手段单一,主要以传统的课堂教学为主,缺乏实践操作的机会;其次是实习实践机会不足,学生很难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锻炼自己的职业核心能力;再者是学校对职业培养的关注不足,很多学校更加关注学生的就业率,而忽略了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
二、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途径1. 强化实践教学实践是培养职业核心能力的关键环节,高职院校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实践教学。
这包括开设实验课程、实训课程,组织实践教学活动等。
通过实际操作,学生们可以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加强校企合作校企合作是提高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有效途径。
高职院校应该积极与企业达成合作关系,提供实习实践机会给学生。
学生通过参与实际项目,了解企业的运作模式和需求,从而培养自己的职业素养和团队协作能力。
3. 优化课程设置高职院校应该优化课程设置,注重课程的实践性和针对性。
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设置相关的实践项目和案例分析课程,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还可以增设跨学科合作的课程,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国际贸易专业学生职业技能培养路径探析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国际贸易作为一门跨国经济交流的领域,逐渐成为了高校学生选专业的热门之一。
然而,专业学生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愈发激烈,要取得积极的职业发展和成功,必须具备一定的职业技能。
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将从实践出发,探索国际贸易专业学生在校期间的职业技能培养路径。
一、加强学科性基础教育在学习国际贸易专业之前,学生应该先学习财务管理、国际经济、统计学等基础学科知识,以理论作支撑,引导学生的职业发展方向。
这些课程的学习会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学科基础知识,帮助学生建立对经济学、财务学等方面的基本认识,为向高层管理人员等更高级别的职位转移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实践技能培训在基础知识的掌握之后,需要进行相关实践技能的培训。
这可以是跨国贸易、进出口管理、国际营销等方面的培训工作。
这方面的教学有利于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提升自己的技能水平,如如不论是在商业行为上或是在法规,环境上的实战操作能力。
在校期间,学生还可以通过实习等形式参与实际贸易业务,以积累经验,增强能力。
三、提高多语种能力对于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来说,语言很重要。
这意味着学生要能够掌握英语或其他国际通行语言,并有一定的听、说、读、写和翻译能力。
学生还应该了解其他语言对于清晰传达商务信息的重要性。
许多大型公司都需要聘请精通不同语言的人,以打通与国际市场的联系。
国际贸易专业学生在语言方面做足准备,会为其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重要的基础。
四、学习领导力和团队协作了解团队协作和领导力很重要。
在校期间,学生应该追寻机会,结成学习团队或者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或单位社交活动。
这些机会帮助学生培养个人能力,包括领导力、团队协作等,同时还有助于学生建立自己的人际网络。
以上都是国际贸易专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重点注意的方面,只有全面培养职业技能,才能更好地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基础。
学生也应主动参与相关行业交流,了解行内流行趋势,以及贸易业务的日常操作和商业流程,以更好的适应未来的行业发展。
国际贸易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研究国际贸易专业是当今全球经济发展的需求所推动而兴起的专业。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发展,国际贸易已经成为国家之间交流合作的重要途径之一。
然而,随之而来的挑战和竞争也在不断增加。
因此,培养具备优秀职业能力的国际贸易专业学生显得尤为重要。
一、基础知识与专业技能的掌握国际贸易是一个广阔的领域,学生需要掌握包括国际经济学、国际市场营销、国际金融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同时,他们还应该具备与国际商务活动相关的专业技能,如贸易操作、跨文化沟通、外贸文件处理等。
这些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将有助于学生在日后的工作中胜任各种职责,为企业的国际化发展提供重要支持。
二、语言能力与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作为国际贸易从业人员,良好的语言能力是必备的素养之一。
学生应该通过课程学习和实践活动提升英语水平,同时学习其他常用语言,如中文、西班牙语、法语等。
此外,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也非常重要。
学生需要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价值观念和商务礼仪,以便更好地与国际合作伙伴进行沟通和合作。
三、实践能力的培养职业能力的培养需要通过实践经验来不断提升。
学生应该积极参与实习项目、学术研究或志愿者活动,以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
通过实践,学生可以了解实际工作环境和流程,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此外,实践还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自己的人际网络,为日后的职业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创新能力与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在国际贸易领域,创新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学生应该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商务环境。
他们应该学会主动思考,提出新的想法和解决方案,并能够灵活应对各种挑战和困难。
五、终身学习与自我发展思维的养成国际贸易领域的发展迅速,知识和技能的更新也非常快。
因此,学生应该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职业技能。
他们应该保持持续学习的动力,关注国际贸易领域的最新动态,积极参加培训课程和行业研讨会,以适应不断变化的职业环境。
试析高职高专院校国际贸易专业实践能力培养高职高专校人才培养目标主要是向社输送合格人才,特别基础知识扎实、动手力强、适应工作快的人才。
际贸易专业涉及知识面、学科实践要求强特点对高职高专国贸易专业人才的实能力要求更加高。
高职高专在国贸易专业人才的培养时,一定重视和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这样才能向社会输送符合代要求的国际贸易业人才。
具体来说加强高职高专国际贸易专业才的实践能力培养可从两个面着手。
一、加强师队伍建设培养合当代社会要求的合格人才教师关键。
高职高职院校必以增强学生实践能力为目标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1.加教师业务能力高职高专院校可以取培训、听课、讨论多种形式提高教师的教学务能力。
在提高业务能力面重点做好三个方面工作。
(1)更新知识。
国际市场顺序万变,贸易规也适时而改。
随着国际贸易的以际贸易惯例为例,每个国际贸易惯在实施10余年的时间会进行更。
例如,1994年开始生的《跟单信用证统惯例(简称UCP500)》用了十余年之后,2007年7月1日起新的《跟单信证统一惯例——国际商会600号出版物(简称UCP600)》正式开始实。
而2010年9月27,国际商会正式推出《2010国际贸易术语解通则》(Incoterms2010)以取代已经在国际物贸易领域使用了近十年旧版本,新版本于2011年1月1日正生效。
在课堂授课的过程中,教必须时刻关注国际贸易及与相关的政策、惯例的变化。
教材更新有一定滞性的情况下,教师的课内容不能滞后,在讲课中适时更新知识点,这才能使学生学到的知识不与时脱节,才能使学生具备提高实能力的基础,也可以使之毕业后更快地适应社会实环境。
(2)提高堂驾驭能力。
课堂学校进行教育教学的主场,教师在这个场所里学生传授基础知识,而实现教育教学目的。
教课堂驾驭能力的高低是课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
师要提高课堂驾驭能力,使课堂限,而影响无限。
提高课堂驾驭能,教师一方面要全身心地投入到堂教学当中,另一方面虚心向同行专家学习,在自不断的学习过程中,在课堂上投入己的情感和知识。
高校贸易专业职业能力培育商务职业能力是人们从事其中一种职业的多种能力的综合,这要求高职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必须既要有丰富的国际贸易基础知识,还要具备较高的外贸业务操作技能、外贸商务谈判等综合能力。
但目前高职国际贸易专业在学生商务职业能力的培养方面仍然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学生商务职业能力的培养的方法与策略缺乏可行性。
1、高职国际贸易专业学生商务职业能力培养的现状分析1、1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不够完善(1)就目前高职院校现有国际贸易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分析,国际贸易专业与其他商务类专业在人才培养目标方面大体相同,在人才定位和就业方向方面大同小异,人才培养定位不够明确,人才培养方案不够完善。
(2)目前,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对专业课程的调整虽然取得一些成效,但仍然存在课程交叉重复、综合不足的问题,专业课程体系缺乏依据,仍需进一步探讨和完善。
1、2课程教学过程注重理论,实践环节较少,学生缺乏实践操作能力国际贸易专业虽开设一些如《国际贸易实务》、《商务谈判》等实践课程,但仍开设一些理论性较强的课程。
而且,由于高职教师缺乏企业的实践经验,教师在课堂的讲授仍注重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环节薄弱。
校内基地的使用力度不够大,专业技能课程并没有充分的进行实训操作。
1、3学生缺乏专业认识、职业岗位认知不够,学习兴趣不够浓厚高职国际贸易专业学生的学习水平和综合能力不够均衡,外语水平不高,商务职业能力整体水平偏低。
另外,高职学生缺乏职业引导,对外贸岗位的职业能力要求缺乏认识,导致学生缺乏学习兴趣。
1、4校企合作的程度不高、学生缺乏顶岗实习锻炼目前,高职国际贸易专业的校企合作力度还不够大,缺乏在校外的实习实训基地和密切的外贸实习单位。
国际贸易专业学生毕业顶岗实习的专业对口率较低,并没有真正得到商务职业技能的锻炼。
因此,学生缺乏在具体岗位上的外贸业务实践。
1、5专业教师缺乏企业经验,实践教学环节薄弱(1)高职国际贸易专业的专任教师都较为年轻化,外贸英语能力有限,英语口语能力不强,这对于国际贸易专业课程的双语教学造成了极大的困扰。
围绕核心技能培养提高高职国贸人才质量的途径探讨摘要:根据外贸企业岗位需求类型及需求量调查结果显示,对国际贸易技能型人才的总体需求量较高,具有多种职业资格、掌握多项技能的国贸人才尤为紧俏。
高职学校是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基地,从高职生源素质的现实情况和高职教育的特点出发,高职院校培养“高、大、全”样样精通的国贸人才是不现实的。
必须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将高职院校国贸人才的培养,定位在面向进入外贸企业初次就业的岗位群,找准适用于岗位的核心技能,并围绕核心技能的培养制订人才培养计划贯彻实施,以提高高职国贸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高职国贸专业核心技能人才培养途径[中图分类号] G4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7326(2012)02-0012-04我国自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以来,进出口总额逐年增加,2001年全年进出口总额为5090.5亿美元,至2007年,全年进出口总额为21738.3亿美元,进出口总额增长了4.27倍,对外贸易发展增长速度连续六年保持在20%以上。
2008年增速有所放缓,全年对外贸易进出口总值为25,616.32亿美元,同比仅增长17.8%,至2009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出现较大滑坡,但2010年开始逐渐复苏,当年外贸进出口总值为2952.2亿美元,增长21.4%。
这些数据显示,虽然受金融危机、贸易保护等多方面不利因素的影响,但发展中的中国,正不可阻挡地成为名副其实的进出口贸易大国。
进出口贸易的快速发展,使国贸专业人才的需求量迅速增加,对人才专业素质的要求也随之提升。
一、外贸企业对国贸人才的需求(一)岗位需求根据对广东、浙江等进出口贸易发展较快的地区外贸企业岗位需求类型及需求量调查结果显示,一是外贸企业岗位需求类型较为集中,主要集中在业务员、跟单员及单证员这三个岗位,其次是货贷员、报关员及报检员,主要从事出口营销、单证处理、报关、报检等项工作,再有就是商务文秘及翻译岗位(大都出现在大型企业里,中小型企业一般不设置这两个岗位);二是对国际贸易技能型人才的需求缺口仍较大,调查结果显示,外贸企业对国际贸易技能型人才的总体需求量较高,要求不仅要能掌握最新的专业知识,而且要有一定年限的实务操作经验。
职 业OCCUPATION人才培养34OCCUPATION2022 08是个人综合素养的全面体现,总的来说包括基本能力和专业能力两个方面。
基本能力指的是学生离开校园以后从事社会活动所必备的基本能力,包括沟通、协调、合作等与人交流的能力,自我管理、学习技巧等自我管控和提升的能力,以及现代社会必备的信息处理、软件操作能力。
专业能力指的是进入国际贸易相关工作岗位以后所需要的专业技能,包括语言、法律、贸易等。
在科技水平不断进步的情况下,企业内部对于岗位的需求不断发生变化,学生具备职业核心能力也就意味着拥有面对行业变革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适应能力,能够帮助学生在工作岗位中更好地转换角色、调整状态,更好地实现专业学习与社会需求的有效匹配。
(二)能够有效提升中职国际贸易专业的影响力作为直接为一线企业培养技术人才的中职院校,毕业生职业核心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中职院校的声誉和专业的口碑。
近些年,国际贸易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我国的经济结构也产生了很多根本性变革,随之而来的是不断推陈出新的就业模式、水涨船高的职业需求,这些都对中职国际贸易专业学生的就业造成了文/杨丽昕中职国际贸易专业学生职业核心能力提升探究2021年4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
在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我国更加需要一批掌握国际贸易专业技能、了解国际贸易规则、具有良好外语沟通能力的外贸从业者。
作为直接为一线岗位提供技术技能人才的中职院校,必须重视国际贸易专业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提升毕业生的岗位匹配度、工作适应性和专业技能水平,以进一步提高其创新能力,拓宽就业上升空间。
一、中职国际贸易专业学生职业核心能力提升的意义在新时代、新发展要求下,社会对于技能人才的需求不断加大,标准也不断提高,合格的职业人不仅要有过硬的理论水平,还需具备一定的职业素养和职业精神,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快速发展。
基于供应链管理思想的高职外贸专业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研究发布时间:2021-10-22T06:21:03.750Z 来源:《中国教工》2021年第16期作者:陈梅玉[导读] 外贸专业教育需要充分考量当前国际间贸易的宏观背景,从时代发展角度进行教学内容的全面升级。
陈梅玉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215400摘要:外贸专业教育需要充分考量当前国际间贸易的宏观背景,从时代发展角度进行教学内容的全面升级。
对于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培养中,外贸专业需要着手内容创新,引入更多符合发展的思维模式,帮助学生强化内力,提升素养。
供应链管理思想在当前的国际贸易领域意义重大,学生在外贸专业学习中需要通过强化供应链管理思想的方式来提升自身素养水平,更好地参与到外贸就业当中,成为国际竞争当中需要的外贸人才。
关键词:外贸;国际贸易;供应链管理;核心能力核心能力概念最早由国外教育领域提出,是指人在社会当中所形成的能力体系是否处于当前能力范畴的核心位置。
在职业需求当中核心能力开始成为判断对象是否具有当前岗位胜任力和竞争力的关键要素,而对于就业市场的快速发展来说,这种核心能力并不是虚无缥缈的概念化存在,而是真正能够体现在岗位发展和行业创新层面的专业技能,以及专业技能背后的人才应对危机能力、职业道德素养水平和创新思维等多个方面。
在我国,核心能力经过与综合素质整合之后,形成了核心素养的新概念,这个概念成为指导教育方向的重要理念之一。
对于高校教学体系来说,应当从核心能力的素养目标出发,开展教学方式调整,为学生提供能力成长的教育场景。
一、供应链管理思想体系供应链管理主要是指在当前贸易服务背景之下,根据客户服务的实际需求,通过对现有的供应链系统进行调控,在保障服务效率的同时,实现对于供应商、制造商、仓储运送等多个环节的协调管理,最终实现制造、转运、分销以及销售等多个部分的效率提升的一种管理机制。
在目前的理论领域,供应链管理思想是以能够实现供应链管理优化的思维能力,具有供应链管理思想的人才能够在满足客户实际服务需求的同时兼顾各个成员单位的影响,借助条件优化和管理调控,保证各环节彼此之间的利益平衡;具有供应链管理思想的人才可以从整体效率和整体系统费用有效性出发,借助系统优化手段合理控制成本,保障供应链在客户服务方面可以得到流畅运作;具有供应链管理思想的人才可以从传统多个环节的管理分散模式当中跳跃出来,基于层次跃迁来实现整体管理,实现战略战术和作业层面的全面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