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行程问题的策略苏教版第八册
- 格式:ppt
- 大小:1.19 MB
- 文档页数:20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9 解决行程问题的策略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行程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解决策略,能够运用速度、时间、路程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行程问题,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参与的学习态度,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行程问题的基本概念:速度、时间、路程及其关系。
2. 行程问题的解决策略:利用速度、时间、路程的关系,通过列式、画图等方法解决问题。
3. 行程问题的实际应用:解决生活中的行程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速度、时间、路程的关系,能够运用解决行程问题的策略。
2. 教学难点:行程问题的实际应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创设情境,引出行程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小明和小红同时从家出发去学校,小明每分钟走80米,小红每分钟走100米,经过10分钟,他们之间的距离是多少?2. 探究新知(1)引导学生回顾速度、时间、路程的概念,明确三者之间的关系。
(2)通过例题,引导学生运用速度、时间、路程的关系解决行程问题。
(3)总结解决行程问题的策略,如列式、画图等。
3. 实践应用(1)布置课堂练习,让学生独立解决行程问题。
(2)分组讨论,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选取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4. 课堂小结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化解决行程问题的策略。
5. 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创设情境、探究新知、实践应用等环节,使学生掌握了行程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解决策略。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积极参与的学习态度,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用画图的策略解决行程问题》说课稿各位专家,各位评委,老师们!一、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课题是《用画图的策略解决行程问题》,它是小学数学苏教版四年级第八册第11单元第2课时的教学内容。
我打算从这几个方面来进行说课。
1.教学分析2.教学目标3.教学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5.信息技术有效整合及创新之处二、首先我谈(一)、教学分析本课是在学过“列表”策略的基础上来继续学习的。
它的第一课时学习画示意图,而今天所说的第二课时,主要学习画线段图。
(二)、本课的教学目标从知识与技能上来说,要让学生学会用画图的策略来解决行程中的相遇问题,与此同时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
从过程和方法上来说,培养学生观察、操作、交流、分析的能力。
从情感态度价值观上说,让学生感受“画图”策略的价值,培养学生乐于探究的情感.(三)、教学重难点我们知道,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物体单向运动的生活经验,能利用速度×时间=路程解决一些最简单的行程问题。
但是对于两个物体双向运动的相遇问题的结构特征很难理解;特别是没有“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相遇”三个概念的生活经验。
并且学生在遇到这种行程问题的时侯既缺乏运用“画图”策略的意识,又欠缺画图的方法与技巧。
所以,本课的教学难点就是让学生们能理解“相遇问题”的结构特征,并能借助线段图来分析数量关系式。
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学会用画图的策略来整理信息,进而解决行程中的相遇问题,与此同时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
(四)、教学过程主要有这么几部分:1.创设情境,理解题意上课开始就引入情境:小明买一本书,想和小芳一起看,想一想有几种方法?同学们一般会想出两种方法:小明到小芳家,小芳到小明家。
通过多媒体动画演示,同学们能非常直观的了解这两种原本就十分熟悉的运动特点。
借助问题,复习了速度×时间=路程这样的基本数量关系式。
接着继续多媒体课件演示,揭晓实际行驶的情况。
在这一过程中,信息技术发挥了极大地作用,清楚地帮助学生观察并理解了“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相遇”这几个原本十分陌生的概念。
《解决问题的策略》是四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教材中的一个重要单元。
本文旨在通过对《练习八》的教学内容进行梳理和解析,探讨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应用能力。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克服困难、勇于挑战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练习八》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 理解问题:培养学生仔细阅读题目,抓住关键信息,明确问题目标的能力。
2. 分析问题:引导学生运用画图、列表、猜想等方法,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思路。
3. 解决问题: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选择合适的方法解决问题,并验证答案的正确性。
4. 反思与总结:鼓励学生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总结经验教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新课导入:讲解解决问题的策略,引导学生掌握基本方法。
3. 案例分析:结合实例,让学生了解如何运用策略解决问题。
4. 练习巩固:布置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互相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合作能力。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7.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在课后继续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维活跃度等方面,评价他们的学习效果。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练习的完成情况,了解他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观察他们是否能够积极参与、互相学习。
4. 课后作业:通过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巩固程度。
五、教学策略1. 创设情境:结合生活实际,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8 解决行程问题的策略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解决行程问题的基本策略,能够根据问题情景选择合适的策略进行解决问题。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独立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教学内容1. 行程问题的基本概念:速度、时间、路程。
2. 解决行程问题的基本策略:画图、列表、方程。
3. 解决行程问题的实际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解决行程问题的基本策略,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合适的策略解决行程问题,提高解题效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出行程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行程问题的基本概念,让学生明确速度、时间、路程之间的关系。
3. 基本策略教学:a. 画图法:通过画图,让学生直观地理解行程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b. 列表法:通过列表,整理行程问题的信息,帮助学生分析问题,找出解决方案。
c. 方程法:引导学生运用方程表示速度、时间、路程之间的关系,解决行程问题。
4. 实际应用:布置一些行程问题的实例,让学生分组讨论,选择合适的策略进行解决。
5. 总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解决行程问题的基本策略。
6.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行程问题的练习题,让学生课后独立完成。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对行程问题的理解程度,以及运用策略解决问题的能力。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行程问题的掌握程度。
3. 测试成绩:通过测试,了解学生对解决行程问题策略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独立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以上是关于“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8 解决行程问题的策略”的教学设计,希望对您的教学有所帮助。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解决行程问题的策略苏教版()
算方法想到另一种计算方法。
想一想:要求〝两地相距多少千米?〞可以先算什么?
方法一:
甲车3分钟走的路程+乙车3分钟走的路程+120千米
70×3+60×3+120=510〔千米〕
方法二:
先算每车3分钟行驶的路程
〔70+60〕×3+120==510〔千米〕
牛刀小试
1.张小华和赵丽同时从同一地点动身,张小华向东走,速度是60米每分;赵丽向西走,速度是55米每分。
经过3分钟,两人相距多少米?
方法一:60×3+55×3 =345〔米〕
方法二:〔60+55〕×3=345〔米〕
2.两个工程队合开一条隧道,各从一端同时向中间开凿。
第一队每天开凿12米,第二队每天开凿15米,经过8天正好凿通。
这条隧道长多少米?
12×8+15×8
=96+120
=216〔米〕
〔12+15〕×8
=27×8
=216〔米〕台扮演,以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也可以让先生进一步了解题意,为画出正确的表示图做预备。
经过扮演的方式,可以增强先生的学习兴味,使学习变得生动幽默。
经过练习稳固,有利于提高先生经过画图处置行程效果的才干
经过练习稳固,有利于提高先生经过画图处置行程效果的才干。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教案6 最佳路径教学目标1.了解“路径”概念,理解寻找最佳路径的重要性2.学会通过地图和线路图学习路径的规划3.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体验团队工作的快乐教学重点学生学会通过地图和线路图学习路径的规划,掌握最佳路径的概念教学难点学生学会如何去掉最佳路径中不必要的干扰因素,不断优化路径教学准备1.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教材2.创意玩具、白板、彩笔、橡皮、铅笔、直尺等3.教师准备一个有趣好玩的地图游戏(游戏规则详见下方)教学步骤第一步前置知识呈现(15分钟)老师先与学生们简单聊一聊现实生活中有哪些地方需要我们走最佳路径,如上学、回家、去商场、去医院等等。
接着,教师出示形形色色的线路图,让学生们通过观察,找出最佳的路径,并说出自己的理由。
让学生们自由发挥,让他们看看谁能找到最佳路径。
通过练习、实践,让学生们进一步明确“路径”和“最佳路径”的概念,并开发他们思考的能力。
第二步寻找最佳路径(30分钟)1.教师分小组,每组4人,每个小组配备一倍数几个的乐高(数量与学生人数相等),每个学生的手上都要拿着一支笔和一张白纸,准备好画图。
考虑到学生的年龄,老师用乐高来代替实际地图。
每个小组需要构建自己的小城市,这个小城市可以有许多的房子、公园、广场、餐馆等等,并用线路图的方式将这些地点连接起来。
随后,每个小组会随机抽取一个出发点,再随机抽取一个目的地,比如说从家到学校,从公园到餐馆等等,然后每组利用所给的价值表来计算出自己设计的路径中每条线路的价值和,最后在地图上画出每条路径,并进行比较。
2.当每个小组都完成步骤1时,教师可以给学生们一些“独立思索”的时间,让他们仔细思考如何优化自己设计的路径,使路径更加简洁明了,并设计自己的宣传方案,想方设法让其他小组为自己的方案投票。
3.投票结束后,老师可以公布胜出的方案,并通过让获胜小组的学生代表演讲和展示自己的宣传方案等方式来强化学生的自信心和荣誉感。
苏教版初二数学教材的思维训练与问题解决《苏教版初二数学教材的思维训练与问题解决》在苏教版初二数学教材中,思维训练和问题解决是学生们必须掌握的重要技能。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培养数学思维能力,并将其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本文将重点介绍苏教版初二数学教材中的思维训练和问题解决相关内容,以及对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影响。
1. 思维训练与思维技巧的培养苏教版初二数学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技巧。
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引导学生通过思辨、分析和推理来解决数学问题,在课堂上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这些思维训练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还促进了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问题解决与实践能力的培养苏教版初二数学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数学问题的本质和要求,教材激发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兴趣。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技巧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种实践性的学习方式培养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实例分析与案例研究苏教版初二数学教材采用实例分析和案例研究的方式,引导学生探究和解决数学问题。
通过具体的实例和案例,学生可以深入理解数学知识的应用和数学问题的解决方法。
这种学习方式帮助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规律和方法,提高了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4. 提高自主学习和团队合作能力苏教版初二数学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团队合作能力。
在课堂上,老师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解决问题,并引导他们形成团队合作的意识。
通过小组合作和集体讨论,学生可以相互交流和学习,培养了他们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总结:通过苏教版初二数学教材的思维训练和问题解决,学生可以培养数学思维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这种学习方式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因此,苏教版初二数学教材的思维训练与问题解决在培养学生数学素养和综合能力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八册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第89――90页内容。
教学目标1.在解决相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通过绘制示意图来整理信息,借助示意图分析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确定解决问题的思路。
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反思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通过绘制图表整理信息的价值,并认识到绘制和整理信息是解决问题的常用策略。
3.让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强化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成功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学习用绘画的方法表达主题的意义,帮助理解主题的意义,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具:课件、画有长方形的纸教学过程:导入一:(3分钟)对话:六一儿童节快到了,学校庆祝六一,举行了班级黑板比赛,四年级的小明、小华两人正在争论一个问题。
发生什么事?让我们去看一看(展示课件),结果他们的课被分成了一块长方形的黑板。
我们想增加黑板报的内容,扩大黑板的面积。
小明说:“我们应该把长度增加3米。
”“宽度应该增加3米,”小华说。
告诉我,谁增加了面积?师:想一想,我们应该用什么方法来证明自己的猜想呢?生:画图老师:学生们,看这两张图片。
你发现了什么?师:对了,从图上,我们一眼就能看出谁增加的面积大,看来,画图真是一个好办法。
可同样增加3米,为什么增加的面积有大有小?老师:提醒小明如何找到增加的面积?,如何增加小花的面积?(因为小明用宽度乘以3来增加面积,而小华用长度乘以3来增加面积,长度大于宽度和长度)总结:刚才同学积极地开动脑筋,用画图的方法帮小明两兄弟解决了问题,真不错!我通过观察,我们发现随着长度和宽度的变化,矩形的面积也会随之变化。
今天,我们将通过改变图形来解决这个问题。
(黑板写作题目:画图解题)I:新课程教学(15分钟)师:我们学校刚搬到新校区,要计划扩建校园,遇到了这样的几个问题,我们有没有信心帮学校解决?请看屏幕:1:给我看课件(例如:邦威小学有一个长方形的开放空间,长8米。
解决行程问题的策略说课设计《解决行程问题的策略》说课设计蕉城实验小学黄垂武一、教材简析《解决行程问题的策略》是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第八册的一个内容。
这节课是学生在初步学习了一个物体的行程问题的基础上进行学习。
教材在安排上是这样的:例题通过提供两个小朋友分别从家出发去同一所学校上学的有关信息,包括各人行走的速度和从家到学校所需要的时间,要求学生求出他们两家相距的米数。
教材启发学生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采用画图或列表的策略收集和整理信息,并在此基础上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再比较两种算法,找出它们的联系。
随后的“试一试”引导学生根据不同问题情境中数量关系的特点,让学生采用画图的策略整理信息,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本节课能够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综合和概括能力,同时培养了学生收集数据、整理数据的能力,又为今后继续学习教材中解决实际问题的内容打下良好基础。
结合《数学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年龄特征,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如下:1、知识、技能目标:让学生在解决相遇的行程问题以及类似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用画图和列表的方法,收集有关信息,并进行整理,感受画图和列表是解决问题的一种策略,会解决这一类应用题。
2、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让学生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发展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放在让学生体会策略的价值,并主动运用有关策略解决问题。
这同时也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教具、学具准备:为了突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突破难点,我准备了多媒体课件、小黑板等教具。
二、教法1、《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让初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同时还提出让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鉴于此我在这节课的教法上选择“尝试教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