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奉贤区高三二模语文试卷
- 格式:docx
- 大小:36.78 KB
- 文档页数:7
2018年上海市各区高三二模语文试卷汇编——文言文二【徐汇区】(五)阅读下文,完成第21—25题。
(13分)梁仲用默斋说王守仁[注]①仲用识高而气豪,既举进士,锐然有志天下之务。
一旦责其志曰:“于呼!予乃太早。
乌有己之弗治而能治人□!”于是专心为己之学,深思其气质之偏,而病其言之易也,以“默”名庵,过予而请其方。
予亦天下之多言人也,岂足以知默之道!然予尝自验之,气浮则多言,志轻则多言。
气浮者耀于外,志轻者放其中。
予请诵古之训而仲用自取之。
②夫默有四伪:疑而不知问,蔽而不知辩,冥然以自罔,谓之默之愚;以不言餂人者,谓之默之狡;虑人之觇其长短也,掩覆以为默,谓之默之诬;深为之情,厚为之貌,渊毒阱狠,自托于默以售其奸者,谓之默之贼。
夫是之谓四伪。
③又有八诚焉。
孔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故诚知耻,而后知默。
又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夫诚敏于行,而后欲默矣。
仁者言也讱,非以为默而默存焉。
又曰:“默而识之”,是故必有所识也,终日不违如愚者也。
“默而成之”,是故必有所成也,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者也。
故善默者莫如颜子。
“暗然而日章”,默之积也。
“不言而信”,而默之道成矣。
“天何言哉?四时行焉,万物生焉。
”而默之道至矣。
非圣人其孰能与于此哉!夫是之谓八诚。
仲用盍亦知所以自取之?【注】王守仁,字伯安,别号阳明,明朝著名思想家。
其学说“阳明心学”是在继承儒家学说的基础上所发展创立,是明朝中晚期影响最大的哲学思想。
21.可填入第①段方框中的虚词是()(1分)A.也B.者C.乎D.矣22.对第②段中“四伪”的含义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A. 无知而又自我欺骗,是默之愚。
B. 用不言来讨好他人,是默之狡。
C. 借沉默来窥视他人,是默之诬。
D. 外表沉默内心狠毒,是默之贼。
23.对第③段画线句理解准确的一项是()(2分)A. 仁者言语迟缓,这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沉默。
B. 仁者言语中肯,不是自认为沉默就拥有沉默了。
2017 学年第二学期奉贤区调研测试高三语文试卷(2018.4)(完卷时间 150 分钟,满分 150 分)一、积累运用(10 分)1.按要求填空。
(5 分)(1),铁马秋风大散关。
(陆游《书愤》)(2)成语“任重道远”出自《·泰伯》:“,任重而道远”。
(3)古人诗词中常借用虚拟之景表达情感,如秦观《踏莎行》中的“雾失楼台,月迷津渡”。
柳永的《雨霖铃》中与之手法相似的诗句是“,”。
2.学习中遇到困难止步不前时,下列名言用以自勉不恰当的一项是()。
(2 分)A.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劝学》B.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
——荀子《劝学》C.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
——《论语·子罕》D.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
——《吕氏春秋·孟夏纪》3. 填入下面语段空白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我们在以理性为武器批判一切之前,是否先应对理性本身进行批判?我们在用武器批判一切之前,是否先对武器本身进行批判?我们在使用工具之前是否应先研究工具?理性是什么?它的内容和界限是什么?这种,就是哲学思考的根本问题。
A.对理性的思想,对理性的批判B.对理性的批判,对思想的批判C.对理性的思想,对思想的思想D.对理性的批判,对批判的思想二、阅读(70 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 4-9 题。
(17 分)①一般印象中,人类学家有点像是独行者,他在一个遥远的地方,去经历着不同文化给自己的磨难。
所以,李亦园先生说了这么一段话:“人类学的研究工作有一大特色,那就是要到研究的地方去做深入的调查探索,无论是蛮荒异域还是穷乡僻壤都要住过一年半载,并美其名叫‘参与观察’。
”因而,人类学家的生涯,与孤独寂寞分不开。
人类学家要备尝田野的孤独寂寞,是因为田野工作引起的文化冲击或文化震撼“经常使你终身难忘,刻骨铭心”。
人类学家不仅要承受孤独寂寞和文化震撼,还会时不时陷入一种难以自拔的困境。
马林诺夫斯基在田野中写下的《严格意义上的日记》,有这么一段话对自己的“迷糊状”做了生动的自白:4月7日(1918年)。
上海市各区2018届高三语文二模试卷精选汇编:文言文阅读二奉贤区(五)阅读下文,完成 25—29 题。
(12 分)《胡宗元诗集》序【北宋】黄庭坚①士有抱青云之器,而陆沉①林皋之下,与麋鹿同群,与草木共尽。
独托于无用之空言,以为千岁不朽之计。
谓其怨邪?则其言仁义之泽也;谓其不怨邪?则又伤已不见其人。
然则,其言不怨之怨也。
②夫寒暑相推,草木与荣衰□,庆荣而吊衰,其鸣皆若有谓,候虫是也;不得其平,则声若雷霆,涧水是也;寂寞无声以宫商考之,则动而中律,金石丝竹是也。
维金石丝竹之声,《国风》《雅》《颂》之言似之;涧水之声,楚人之言似之;至于候虫之声,则末世诗人之言似之。
③今夫诗人之玩于词,以文物为工,终日不休;若舞②世之不知者,以待世之知者然。
然其喜也,无所于逢;其怨也,无所于伐。
能春能秋,能雨能旸,发于心之工伎而好其音,造物者不能加焉。
故余无以命之,而寄于候虫焉。
④清江胡宗元,自结发迄于白首,未尝废书,其胸次所藏,未肯下一世之士也。
前莫挽,后莫推,是以穷于丘壑。
然以其耆老于翰墨,故后生晚出,无不读书而好文。
其卒也,子弟门人,次其诗为若干卷。
宗元之子遵道,尝与予为僚,故持其诗来求序于篇。
自观宗元之诗,好贤而乐善,安土而俟时,寡怨之言也。
可以追次其平生,见其少长不倦,忠信之士也。
至于遇变而出奇,因难而见巧,则又似予所论诗人之态也。
其兴托高远,则附于《国风》;其忿世疾邪,则附于《楚辞》。
后之观宗元诗者,亦以是求之。
故书而归之胡氏。
【注释】①陆沉:无水而沉,喻隐居。
②舞:玩弄,戏侮。
25.对第①段中的“不怨之怨”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2 分)A. 既要表现才华无所用的悲哀,又要表现隐逸山林的快乐。
B. 放弃建功立业的雄心,只能借助诗文实现生命不朽的无奈。
C. 即使抒发个人壮志难酬的愁怨也要保持平心静气的超然。
D. 才德之士选择隐居的行为本身就是对生不逢时的无声控诉。
26.可填入第②段方框处的虚词是()。
(1 分)A.也B.耳C.矣D.焉27.从句式的角度,赏析第②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
2018年上海高三二模汇编—现代文二静安区(二)阅读下文,完成第8-11题。
(15分)教授与烟斗(吴小如)①教授叼着烟斗,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闻一多先生的遗照。
抗战期间我生活在沦陷区,没有到过昆明,因此无缘与闻先生接触。
在我的师辈中,如朱自清、俞平伯、游国恩、沈从文诸先生,有的根本不吸烟,像废名先生更是反对吸烟,连学生吸烟都不敢当着他的面。
②1952年,清华大学中文系的师生合并到北大来,教师队伍中有三位先生是经常叼烟斗的,按照年龄排列,则是吴组缃先生、王瑶先生和朱德熙先生。
这三位先生同我共事都在四十年以上。
今天他们都已成了古人,回忆一下他们吸烟叶、叼烟斗的神情形态,也算是对他们的悼念吧③组缃先生长我十四岁,是我的同宗,但辈分比我大得多。
院系调整之初,包括课堂上听课的学生,望见组缃先生威仪棣棣的庄严神态,都存有敬畏之心,连我这年轻教师也不例外。
久而久之,才发现他是一位貌似严肃、心实慈祥的长者,只是疾恶如仇,不说假话,待人不虚与委蛇,才使人由敬生畏。
组缃先生从不轻易赞许别人,直到晚年,有的学生写了书请他作序或题辞,他仍不随便动笔。
而对于我这同族晚辈,感情却日益深厚。
每逢家乡托人带来茶叶,他知我也是嗜茶者,总让学生顺路送一部分给我。
我有时买一点小礼物或补品去看望他,他并不推辞,却总说所买的东西太昂贵了,破费太多。
我写了书送他,求他指教,他总是认真阅览,然后指出优缺点,不过往往有溢美之辞。
在学生面前他总是为比他年轻的同行们代树威信,为他们说恰如其分的好话,对我更不例外。
不虚夸,不苛责。
几十年来,敬他的心与日俱增,畏惧心理却早为亲切交谈和推心置腹所取代了。
④组缃先生晚年已不吸烟,但在十年浩劫以前,烟斗是不离“手”的。
每次在同他起开会或谈话时,尤其是在他书房里做客,总看到他手上拿着烟斗,不停地在做吸烟前的准备工作。
那就是,用细细的纸捻儿慢条斯理地向烟斗的小孔中缓缓插入,经过转动,再点点拉了出来,为的是把里面的烟油擦净。
2018年上海市各区高三二模语文试卷汇编——文言文一【徐汇区】(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5—20题。
(18分)①吕蒙字子明,汝南富陂人也。
少南渡,依姊夫邓当。
当为孙策将,数讨山越。
蒙年十五六,窃随当击贼。
时当职吏以蒙年小轻之,曰:“彼竖子何能为?此欲以肉喂虎耳。
”他日与蒙会,又蚩辱之。
蒙大怒,引刀杀吏,出走。
后因校尉袁雄自首,承间为言,策召见奇之,引置左右。
②数岁,邓当死,张昭荐蒙代当,拜别部司马。
权统事,料诸小将兵少而用薄者,欲并合之。
蒙阴赊贳,为兵作绛衣行滕,及简.日,陈列赫然,兵人练习,权见之大悦,增其兵。
从征黄祖,祖令都督陈就逆以水军出战。
蒙勒.前锋,亲枭就首,将士乘胜,进攻其城。
祖闻就死委城走兵追禽之。
权曰:“事之克,由陈就先获也。
”以蒙为横野中郎将,赐钱千万。
时蒙与成当、宋定、徐顾屯次比近,三将死,子弟幼弱,权悉以兵并蒙。
蒙固辞,陈启顾等皆勤劳国事,子弟虽小,不可废也。
书三上,权乃听。
蒙于是又为择师,使辅导之,其操心率.如此。
③后关羽讨樊,稍撤备兵。
蒙遂到南郡,入据城,尽得羽及将士家属,皆抚慰,约令军中不得干历人家,有所求取。
蒙麾下士,是汝南人,取民家一笠,以覆官铠,官铠虽公,蒙犹以为犯军令,不可以乡里故而废法,遂垂涕斩之。
于是军中震栗,道不拾遗。
蒙旦暮使亲近存恤..耆老,问所不足,疾病者给医药,饥寒者赐衣粮。
羽府藏财宝,皆封闭以待权至。
荆州遂定。
(节选自《三国志·吴书》,有删改)15.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2分)⑴其操心率.如此⑵蒙旦暮使亲近存恤..耆老16.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2分)⑴及简.日,陈列赫然()A. 选用B. 分辨C. 倨傲D. 检阅⑵蒙勒.前锋,亲枭就首()A. 统率B. 强制C. 约束D. 勾画17.把第①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6分)18.第②段画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2分)A. 祖闻/就死委城/走兵追/禽之。
B. 祖闻/就死委城走/兵追禽之。
2018年奉贤区第二学期调研测试(二模)高三语文试卷(2018.4)(完卷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积累运用(10分)1.按要求填空。
(5分)(1)___________,铁马秋风大散关。
(陆游《书愤》)(2)成语“任重道远”出自《·泰伯》:“__________,任重而道远”。
(3)古人诗词中常借用虚拟之景表达情感,如秦观《踏莎行》中的“雾失楼台,月迷津渡”。
柳永的《雨霖铃》下阕中与之手法相似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学习中遇到困难止步不前时,下列名言用以自勉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A.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劝学》B.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
——荀子《劝学》C.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
——《论语·子罕》D.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
——《吕氏春秋·孟夏纪》3.填入下面语段空白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我们在以理性为武器批判一切之前,是否先应对理性本身进行批判?我们在用武器批判一切之前,是否先对武器本身进行批判?我们在使用工具之前是否应先研究工具?理性是什么?它的内容和界限是什么?这种______________,就是哲学思考的根本问题。
A.对理性的思想,对理性的批判B.对理性的批判,对思想的批判C.对理性的思想,对思想的思想D.对理性的批判,对批判的思想二、阅读(7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4-9题。
(17分)①一般印象中,人类学家有点像是独行者,他在一个遥远的地方,去经历着不同文化给自己的磨难。
所以,李亦园先生说了这么一段话:?人类学的研究工作有一大特色,那就是要到研究的地方去做深入的调查探索,无论是蛮荒异域还是穷乡僻壤都要住过一年半载,并美其名叫‘参与观察’。
?因而,人类学家的生涯,与孤独寂寞分不开。
人类学家要备尝田野的孤独寂寞,是因为田野工作引起的文化冲击或文化震撼?经常使你终身难忘,刻骨铭心?。
2017 学年第二学期奉贤区调研测试高三语文试卷(2018.4)(完卷时间150 分钟,满分150 分)一、积累运用(10 分)1.按要求填空。
(5 分)(1),铁马秋风大散关。
(陆游《书愤》)(2)成语“任重道远”出自《·泰伯》:“,任重而道远”。
(3)古人诗词中常借用虚拟之景表达情感,如秦观《踏莎行》中的“雾失楼台,月迷津渡”。
柳永的《雨霖铃》中与之手法相似的诗句是“,”。
2.学习中遇到困难止步不前时,下列名言用以自勉不恰当的一项是()。
(2 分)A.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劝学》B.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
——荀子《劝学》C.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
——《论语·子罕》D.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
——《吕氏春秋·孟夏纪》3. 填入下面语段空白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我们在以理性为武器批判一切之前,是否先应对理性本身进行批判?我们在用武器批判一切之前,是否先对武器本身进行批判?我们在使用工具之前是否应先研究工具?理性是什么?它的内容和界限是什么?这种,就是哲学思考的根本问题。
A.对理性的思想,对理性的批判B.对理性的批判,对思想的批判C.对理性的思想,对思想的思想D.对理性的批判,对批判的思想二、阅读(70 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4-9 题。
(17 分)①一般印象中,人类学家有点像是独行者,他在一个遥远的地方,去经历着不同文化给自己的磨难。
所以,李亦园先生说了这么一段话:“人类学的研究工作有一大特色,那就是要到研究的地方去做深入的调查探索,无论是蛮荒异域还是穷乡僻壤都要住过一年半载,并美其名叫‘参与观察’。
”因而,人类学家的生涯,与孤独寂寞分不开。
人类学家要备尝田野的孤独寂寞,是因为田野工作引起的文化冲击或文化震撼“经常使你终身难忘,刻骨铭心”。
人类学家不仅要承受孤独寂寞和文化震撼,还会时不时陷入一种难以自拔的困境。
马林诺夫斯基在田野中写下的《严格意义上的日记》,有这么一段话对自己的“迷糊状”做了生动的自白:4月7日(1918年)。
放大脸脸可扫2018年上海市各区高三二模语文试卷汇编—文言文一【徐汇区】(五)阅读下文,完成第21-25题。
(13分)梁仲用默斋说王守仁[注]①仲用识高而气豪,既举进士,锐然有志天下之务。
一旦责其志曰:于呼!予乃太早。
乌有己之弗治而能治人口!”于是专心为己之学,深思其气质之偏,而病其言之易也,以“默” 名庵,过予而请其方。
予亦天下之多言人也,岂足以知默之道!然予尝自验之,气浮则多言,志轻则多言。
气浮者耀于外,志轻者放其中。
予请诵古之训而仲用自取之。
②夫默有四伪:疑而不知问,蔽而不知辩,冥然以自罔,谓之默之愚;以不言骷人者,谓之默之狡;虑人之觇其长短也,掩覆以为默,谓之默之诬;深为之情,厚为之貌,渊毒阱狠,自托于默以售其奸者,谓之默之贼。
夫是之谓四伪。
③又有八诚焉。
孔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故诚知耻,而后知默。
又日:“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夫诚敏于行,而后欲默矣。
仁者言也讱. 非以为默而默存焉。
又曰:“默而识之”.是故必有所识也,终日不违如愚者也。
“默而成之”,是故必有所成也,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者也。
故善默者莫如颜子。
“暗然而日章”,默之积也。
“不言而信”,而默之道成矣。
“天何言哉?四时行焉,万物生焉。
”而默之道至矣。
非圣人其孰能与于此哉!夫是之谓八诚。
仲用盍亦知所以自取之?【注】王守仁,字伯安,别号阳明,明朝著名思想家。
其学说“阳明心学”是在继承儒家学说的基础上所发展创立,是明朝中晚期影响最大的哲学思想。
21.可填入第①段方框中的虚词是()(1分)人.也 B.者仁乎口.矣22.对第②段中“四伪”的含义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A.无知而又自我欺骗,是默之愚。
B.用不言来讨好他人,是默之狡。
C.借沉默来窥视他人,是默之诬。
D.外表沉默内心狠毒,是默之贼。
23.对第③段画线句理解准确的一项是()(2分)1放大可扫放大脸脸可扫A.仁者言语迟缓,这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沉默。
2018年上海高三二模汇编—现代文一静安区(一)阅读下文,完成第37题。
(16分)中国怎样成了中国人的中国①公元前7500年左右,中国开始出现农作物和家畜,还有陶器和打磨的石器。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的动植物驯化中心之一。
中国广大的幅员和生态的多样性造就了许多不同的地区性文化。
在公元前第四个千年期间,这些地区性文化在地理上扩张,它们开始相互作用,相互竞争,相互融合。
文化多样性地区之间的交流,丰富了中国的文化和技术,而交战的酋长管辖地之间的激烈竞争推动了规模更大、权力更集中的国家的形成。
②虽然中国的南北梯度妨碍了作物的传播,但这种梯度在中国不像在美洲或非洲那样成为一种障碍,因为中国的南北距离较短;同时也因为中国的南北之间既不像非洲和墨西哥北部那样被沙漠阻断,也不像中美洲那样被狭窄的地峡隔开。
倒是中国由西向东的大河(黄河、长江)方便了沿海地区与内陆之间作物和技术的传播,而中国东西部之间的广阔地带和相对平缓的地形最终使这两条大河的水系得以用运河连接起来,从而促进了南北之间的交流。
所有这些地理因素促成了中国早期的文化和政治统一,而西方的欧洲虽然面积和中国差不多,但地势比较高低不平,也没有这样连成一体的江河,所以欧洲直到今天都未能实现文化和政治的统一。
③在中国,有些新事物是由南向北传播的,尤其是铁的冶炼和水稻的栽培。
但主要的传播方向是由北向南。
这个趋向在文字上表现得最为明显,中国产生的一种被充分证明的书写系统,是在华北得到完善,并流传各地,预先制止了任何其他不成熟的书写系统的发展或取而代之,最后演化为今天仍在中国使用的文字。
华北社会向南传播的其他一些重要的有特色的东西是青铜工艺、汉藏语言和国家的形成。
中国的三个最早的王朝一一夏、商、周都是在公元前第二个一千年间在华北兴起的④现存的公元前第一个千年的著作表明,当时的华夏族就已常常觉得在文化上比非华夏族的人优越,而华北人也常常甚至把华南人也看作野蛮人。
例如,周朝后期的一位作家对中国的其他民族作了如下的描绘:“中国戎夷,五方之民,皆有性也,不可推移。
2018届上海市奉贤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解析版)一、积累运用1. 按要求填空。
(1)_____________,铁马秋风大散关。
(陆游《书愤》)(2)成语“任重道远”出自《_________·泰伯》:“___________,任重而道远”。
(3)古人诗词中常借用虚拟之景表达情感,如秦观《踏莎行》中的“雾失楼台,月迷津渡”。
柳永的《雨霖铃》中与之手法相似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楼船夜雪瓜洲渡(2). 论语(3). 士不可以不弘毅(4). 杨柳岸(5). 晓风残月【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能力,采用的是上下句填空式默写和情景式默写相结合的题型,解答时既要注意所给句子的出处及作者,还要注意题干中给出的上句或下句,仔细回忆自己背诵的相关内容,准确书写出答案。
本题还要注意下列字的正确写法:楼、洲、渡、弘、毅、岸、晓、残。
2. 学习中遇到困难止步不前时,下列名言用以自勉不恰当的一项是A.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劝学》B.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
——荀子《劝学》C. 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
——《论语·子罕》D. 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
——《吕氏春秋·孟夏纪》【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项,“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强调的是做事情要坚持,可以用于学习遇到困难时的自勉;B项,“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喻指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可以用于学习遇到困难时的自勉。
C项,“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孔子在这里用堆土成山这一比喻,说明功亏一篑和持之以恒的深刻道理,他鼓励自己和学生们无论在学问和道德上,都应该是坚持不懈,自觉自愿。
可以用于学习遇到困难时的自勉。
D项,“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意思是擅长学习的人,会吸收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短处。
强调的是学习要讲究方法。
不适合用于学习遇到困难时的自勉,故答案应为D项。
2018年奉贤区高三语文期末考试卷一、阅读(80分)(一)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5题(14分)民族民俗民间文化传承发展之关键①民族民俗民间文化包括各种民俗活动、表演艺术、知识技能、手工制作,以及所赖以生存的空间场所。
作为积存下来的活态的文化遗产,它既是历史的产物,又体现着历史与当下的结合。
并且,就其内容与属性而言,不总如西语folklore所指,为一种“落后”的“遗留物”。
相反,较之以物质或文字形式保存的经典文化,其内容自然圆融的哲学指挥与道德魅力,从某种程度上更具人性涵养的功能,更能牵动普通人的情思,从而达成不令而行化成天下的目的。
②我国近年来在民族民俗民间文化的保护方面投入了很大的力量,相关普查、保存和申遗工作有序展开,代表性传承人的认定也陆续完成。
但不能不看到,由于全球化背景下市场力量的强势作用,对这部分文化的保护与发扬仍存在许多未尽如人意的地方,其根植底层照射日常的固有特性还未得到更充分的张大与发扬。
其间,一些认识误区的存在,特别是那种滤干具体的环境与氛围,一味对民族民俗民间文化做提纯式的孤立处置,尤其掩夺了这种文化与普通人实有的日常经验的相关性,并在一定程度上汩没了其作为“人本文化”与“生存文化”的丰富内涵。
而这显然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保护此类文化须特别注意“情景要素”的呈现不相一致。
③结果,许多民族民俗民间文化走不进今人的生活,今天的人也无从经由亲身的体验与了解,成为其自觉地传播者与践行者。
可事实是,民族民俗民间文化要传承发展,其存续的关键恰恰取决于它能否融入大众生活,能否成为今人滋养精神丰富心灵的资源与准则。
基于这样的事实,如何以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为原则,最大程度地保留其原生态的自然样貌,解剖其所蕴藏的深厚的“文化内码(culturalcode)”,并将其融入今人的生活,在保护中利用,在利用中发掘其多重的价值,实在是眼下的当务之急。
④在科学认识价值、艺术审美价值方面,需要专家通过认真的研究,提供给人具体可操作的知识。
上海市各区2018届高三语文二模试卷精选汇编:现代文阅读二奉贤区(二)阅读下文,完成第 10-13 题。
(15 分)多闻草木少识人王开岭某种意义上,没有人真正看过一朵花。
——乔治亚·奥基夫①住海淀区时,最常去的是北京动物园和香山植物园。
②迷恋动物园,因为它帮我确认一件事,它反复地、一遍遍向我证实:生命是丰富的,物种是多样的……否则,我真怀疑世上只剩下人了。
③逛香山,则为消焦灼、蓄元气,更为避世。
躲开车马鼎沸的聒噪、高楼大厦的逼视、远离骨骼与骨骼的撞击、欲望与欲望的火并、脏口与脏口的对骂……草木乃最安静、最富美德的生物,也是肉体最伟大的保姆:献花容以悦目、果茎以充腹、氧气以呼吸、林荫以蔽日,还承接人之垃圾和秽物……没有草木,我们真是一秒也活不成。
④香山植物园最大魅力是阔,阔得足以让人忽略其败笔:院墙和门票。
除山风浩荡、野趣丰饶、地气充沛,它还有个好处:人寡。
⑤人寡,则幽,则清,则定。
不过,颇为尴尬的是,面对妖娆花木,我竟无法叫出她们的名字。
成千上万的她们,我所识者寥寥。
爱慕,却不知称呼;惊艳,却无从指认。
甚至无法转述她们的美,炫耀我的眼福。
⑥其实何止于我,翻翻书报,“一朵不知名的小花”“一棵不知名的大树”,懒汉比喻和无知之说比比皆是。
曾见一位母亲带儿子在园子里玩,童声一连串地问“妈妈,这叫什么”,我清楚地听见萱草被说成了马兰、蜀葵被说成了木槿、鸢尾被说成了百合、茑萝被说成了牵牛,其它我也说不出了……末了,年轻的母亲被逼得声音越来越低,嗫嚅不清了。
⑦我把此事告诉一朋友,大发感慨:现代人熟记的人名多不胜举,尤其演艺明星,所识草木却可怜至极,真是奇怪!过了几天,收到朋友一赠书——《野花图鉴》。
还有一条短信:“每次看到‘全草入药’几个字,我都肃然起敬!”果然,翻开该书,几乎每条注释中,皆见“全草入药”四字。
⑧草木深深,福佑其中;花果累累,生之有养。
我想,若有一日,自己被发配荒野,携一卷《本草纲目》,也就能活下去,芥命无忧了。
奉贤区高三语文第二学期质量抽查试卷命题:邵瑾赵庆辉孙赤婴完卷时间:150分钟一、阅读(80分)(一)阅读下文,回答1--5题(16分)园日涉以成趣陈从周(1)中国园林如画如诗,是集建筑、书画、文学、园艺等艺术的精华,在世界造园艺术中独树一帜。
(2)每一个园都有自己的风格,游颐和园,印象最深的应是昆明湖与万寿山;游北海,则是湖面与琼华岛;苏州拙政园曲折弥漫的水面、扬州个园峻拔的黄石大假山等,也都令人印象深刻。
(3)在造园时,如能利用天然的地形再加人工的设计配合,这样不但节约了人工物力,并且利于景物的安排,造园学上称为“因地制宜”。
(4)中国园林有以山为主体的,有以水为主体的,也有以山为主水为辅,或以水为主山为辅的,而水亦有散聚之分,山有平冈峻岭之别。
园以景胜,景因园异,各具风格。
在观赏时,又有动观与静观之趣。
因此,评价某一园林艺术时,要看它是否发挥了这一园景的特色,不落常套。
(5)中国古典园林绝大部分四周皆有墙垣,景物藏之于内。
可是园外有些景物还要组合到园内来,使空间推展极远,予人以不尽之意,此即所谓“借景”。
颐和园借近处的玉泉山和较远的西山景,每当夕阳西下时,在湖山真意亭处凭栏,二山仿佛移置园中,确是妙法。
(6)中国园林,往往在大园中包小园,如颐和园的谐趣园、北海的静心斋、苏州拙政园的枇杷园、留园的揖峰轩等,它们不但给园林以开朗与收敛的不同境界,同时又巧妙地把大小不同、结构各异的建筑物与山石树木安排得十分恰当。
至于大湖中包小湖的办法,要推西湖的三潭映月最妙了。
这些小园、小湖多数是园中精华所在,无论建筑处理、山石堆叠、盆景配置等,都是工笔细描,耐人寻味。
游园的时候,对于这些小境界,宜静观盘桓。
它与廊引人随的动观看景,适成相反。
(7)中国园林的景物主要摹仿自然,用人工的力量来建造天然的景色,即所谓“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这些景物虽不一定强调仿自某山某水,但多少有些根据,用精练概括的手法重现。
颐和园的仿西湖便是一例,可是它又不尽同于西湖。
2018年上海高三二模汇编—现代文二静安区(二)阅读下文,完成第8-11题。
(15分)教授与烟斗(吴小如)①教授叼着烟斗,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闻一多先生的遗照。
抗战期间我生活在沦陷区,没有到过昆明,因此无缘与闻先生接触。
在我的师辈中,如朱自清、俞平伯、游国恩、沈从文诸先生,有的根本不吸烟,像废名先生更是反对吸烟,连学生吸烟都不敢当着他的面。
②1952年,清华大学中文系的师生合并到北大来,教师队伍中有三位先生是经常叼烟斗的,按照年龄排列,则是吴组缃先生、王瑶先生和朱德熙先生。
这三位先生同我共事都在四十年以上。
今天他们都已成了古人,回忆一下他们吸烟叶、叼烟斗的神情形态,也算是对他们的悼念吧③组缃先生长我十四岁,是我的同宗,但辈分比我大得多。
院系调整之初,包括课堂上听课的学生,望见组缃先生威仪棣棣的庄严神态,都存有敬畏之心,连我这年轻教师也不例外。
久而久之,才发现他是一位貌似严肃、心实慈祥的长者,只是疾恶如仇,不说假话,待人不虚与委蛇,才使人由敬生畏。
组缃先生从不轻易赞许别人,直到晚年,有的学生写了书请他作序或题辞,他仍不随便动笔。
而对于我这同族晚辈,感情却日益深厚。
每逢家乡托人带来茶叶,他知我也是嗜茶者,总让学生顺路送一部分给我。
我有时买一点小礼物或补品去看望他,他并不推辞,却总说所买的东西太昂贵了,破费太多。
我写了书送他,求他指教,他总是认真阅览,然后指出优缺点,不过往往有溢美之辞。
在学生面前他总是为比他年轻的同行们代树威信,为他们说恰如其分的好话,对我更不例外。
不虚夸,不苛责。
几十年来,敬他的心与日俱增,畏惧心理却早为亲切交谈和推心置腹所取代了。
④组缃先生晚年已不吸烟,但在十年浩劫以前,烟斗是不离“手”的。
每次在同他起开会或谈话时,尤其是在他书房里做客,总看到他手上拿着烟斗,不停地在做吸烟前的准备工作。
那就是,用细细的纸捻儿慢条斯理地向烟斗的小孔中缓缓插入,经过转动,再点点拉了出来,为的是把里面的烟油擦净。
2018届上海市奉贤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解析版)一、积累运用1. 按要求填空。
(1)_____________,铁马秋风大散关。
(陆游《书愤》)(2)成语“任重道远”出自《_________·泰伯》:“___________,任重而道远”。
(3)古人诗词中常借用虚拟之景表达情感,如秦观《踏莎行》中的“雾失楼台,月迷津渡”。
柳永的《雨霖铃》中与之手法相似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楼船夜雪瓜洲渡(2). 论语(3). 士不可以不弘毅(4). 杨柳岸(5). 晓风残月【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能力,采用的是上下句填空式默写和情景式默写相结合的题型,解答时既要注意所给句子的出处及作者,还要注意题干中给出的上句或下句,仔细回忆自己背诵的相关内容,准确书写出答案。
本题还要注意下列字的正确写法:楼、洲、渡、弘、毅、岸、晓、残。
2. 学习中遇到困难止步不前时,下列名言用以自勉不恰当的一项是A.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劝学》B.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
——荀子《劝学》C. 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
——《论语·子罕》D. 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
——《吕氏春秋·孟夏纪》【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项,“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强调的是做事情要坚持,可以用于学习遇到困难时的自勉;B项,“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喻指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可以用于学习遇到困难时的自勉。
C项,“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孔子在这里用堆土成山这一比喻,说明功亏一篑和持之以恒的深刻道理,他鼓励自己和学生们无论在学问和道德上,都应该是坚持不懈,自觉自愿。
可以用于学习遇到困难时的自勉。
D项,“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意思是擅长学习的人,会吸收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短处。
强调的是学习要讲究方法。
不适合用于学习遇到困难时的自勉,故答案应为D项。
上海市各区2018届高三语文二模试卷精选汇编:写作专题奉贤区三、写作(70 分)30.阅读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冲突是指发生在两个或两个以上事物之间的互相对抗。
达伦多夫在《社会冲突论》中认为,冲突也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方式。
30.作文(70分)评分标准(建议基准分为49分)一类卷(63—70)基准分67分:能准确把握题意,立意深刻,选材恰当,中心突出,内容充实,感情真挚,结构严谨,语言流畅,有文采。
二类卷(52—62)基准分57分:符合题意,立意较深刻,选材较恰当,中心明确,内容较充实,感情真实,结构完整,语言通顺。
三类卷(39—51)基准分45分:基本符合题意,立意一般,选材尚恰当,中心尚明确,内容尚充实,感情尚真实,结构基本完整,语言基本通顺,偶有病句。
四类卷(21—38)基准分29分:偏离题意,立意或选材不恰当,中心不明确,内容单薄,结构不够完整,语言欠通顺,语病较多。
五类卷(20分以下)符合以下一项即为五类:(1)脱离题意。
(2)文理不通。
(3)全文不足400字。
说明:(1)未写题目扣2分。
(2)错别字1个扣1分,至多3分。
(3)标点错误多,酌情扣1—2分。
(4)文面不整洁,酌情扣1—2分;文面整洁美观,酌情加1—2分。
崇明区三、写作(70分)27.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抱怨,道理都懂,为什么不按照道理去做。
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1)自拟题目;(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70分)评分标准一类卷 (63-70分)能准确把握题意,立意深刻,选材恰当,中心突出,内容充实,感情真挚,结构严谨,语言流畅,有文采。
二类卷 (52-62分)符合题意,立意较深刻,选材较恰当,中心明确,内容较充实,感情真实,结构完整,语言通顺。
三类卷 (39-51分)基本符合题意,立意一般,选材尚恰当,中心尚明确,内容尚充实,感情尚真实,结构基本完整,语言基本通顺,偶有语病。
2017学年第二学期奉贤区调研测试高三语文试卷(2018.4)(完卷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积累运用(10分)1.按要求填空。
(5分)(1)_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陆游《书愤》)(2)成语“任重道远”出自《论语·泰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3)古人诗词中常借用虚拟之景表达情感,如秦观《踏莎行》中的“雾失楼台,月迷津渡”。
柳永的《雨霖铃》下阕中与之手法相似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杨柳岸,晓风残月(如多答“今宵酒醒何处”,不扣分)2.学习中遇到困难止步不前时,下列名言用以自勉不恰当的一项是( D )。
(2分)A.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劝学》B.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
——荀子《劝学》C.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
——《论语·子罕》D.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
——《吕氏春秋·孟夏纪》3.填入下面语段空白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C)。
(3 分)我们在以理性为武器批判一切之前,是否先应对理性本身进行批判?我们在用武器批判一切之前,是否先对武器本身进行批判?我们在使用工具之前是否应先研究工具?理性是什么?它的内容和界限是什么?这种______________,就是哲学思考的根本问题。
A.对理性的思想,对理性的批判B.对理性的批判,对思想的批判C.对理性的思想,对思想的思想D.对理性的批判,对批判的思想二、阅读(7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4-9题。
(17分)①一般印象中,人类学家有点像是独行者,他在一个遥远的地方,去经历着不同文化给自己的磨难。
所以,李亦园先生说了这么一段话:“人类学的研究工作有一大特色,那就是要到研究的地方去做深入的调查探索,无论是蛮荒异域还是穷乡僻壤都要住过一年半载,并美其名叫‘参与观察’。
”因而,人类学家的生涯,与孤独寂寞分不开。
人类学家要备尝田野的孤独寂寞,是因为田野工作引起的文化冲击或文化震撼“经常使你终身难忘,刻骨铭心”。
人类学家不仅要承受孤独寂寞和文化震撼,还会时不时陷入一种难以自拔的困境。
马林诺夫斯基在田野中写下的《严格意义上的日记》,有这么一段话对自己的“迷糊状”做了生动的自白:4月7日(1918年)。
我的生日。
我还是带着照相机工作,到夜幕降临,我简直已筋疲力尽。
傍晚我与拉斐尔聊天,谈到特洛布里安德岛人的起源和图腾制度。
……我困惑,我陷入到了那里的生活方式之中。
所有一切都被阴影笼罩,我的思想不再有自己的特征了。
②像马林诺夫斯基这样的人类学家,大凡都...要经历冷酷的田野生活,他的日记给人以“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之感。
从一个角度看,他们成为人类学家,与他们遭受的磨难有直接的关系。
马林诺夫斯基之所以是马林诺夫斯基,是因为他离开了家园,离开了波兰和英国,到蛮荒的特里布恩德岛;费孝通之所以是费孝通,是因为他离开了家乡,离开了自己的学院,偕同妻子双双去了大瑶山……为什么这些人类学家非要这样实践他们的人生?要把他们的青春耗费在遥远的穷乡僻壤?马林诺夫斯基在自己的日记里,忠实地表达了作为一个平常人的困惑,他面对过的压抑、无聊、无所适从,也是其他人类学家面对过的。
然而,从事实地研究的人类学家坚信,田野生涯里的种种忧郁,不是没有价值的,相反,它们正是特殊的人类学理解能力的发挥。
③做一个人类学家,要培养一种“离我远去”的能力,到一个自己不习惯的地方,体会人的生活面貌。
所以,这里的“我”是“自己”,但不单指个人,而指人生活在其中的“自己的文化”。
做一个人类学家,首先要学习离开自己的技艺,让自己的习惯和思想暂时退让给他对一个遥远的世界的期望。
像李白说的,“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
在别的世界里体验世界的意义,获得“我”的经验,是现代人类学的一般特征。
④“离我远去”的技艺有多种。
一些人类学家要求自己身心都要离开自己的文化一段时间,另一些人类学家则通过他人的间接描述来“神游”于另外一个世界。
作为集体的人类学家共同体,区别于其他思考者的特征,正是一种文化精神意义上——而不单是个体肉身意义上——的“离我远去”。
不是说人类学家要抛弃自我,成为疯子,而只是说人类学家的“自我”表达的是一种“非我..”的艺术,这种艺术使人类学家获得了与其他学者不同的经验,使人类学家能够比较“移情”地觉悟到自己的文化的局限性。
⑤人类学家离开自我的途径,有的是时间的隧道,有的是空间的距离。
他们去的时间,是已经流逝的过去;他们去的空间,是一个“非我”的世界。
因而,人类学家不以肉身的离去为目的,他们带着自己的心灵,超越自己的文化,领略人如何可以是人同时又那么不一样。
人类学家不一定要追求对遥远的文化的求索,不少人类学家也从事本土文化的研究。
在本土研究中,“离我远去”的意思,转化为与自己社会中司空见惯的生活方式形成的暂时陌生感,转化为一种第三者的眼光,它让我们能站在“客人”的角度来对待“主人”——我们本身。
在这样的情形下,人类学家的肉身没有被自己搬运到别的世界中去,但他们的心灵却必须在一个远方寻找自我反观的目光,在一个想象或实在异域中寻找他者相对于“我”的意义。
⑥近代以来,人类学家要培养的那种“离我远去”的习惯,针对的是我们今天生活在其中的现代性。
他们希望从被观察的边缘人群的“当地观点”出发,来展示众多与近代的世界不同的小小世界,体会这些“小传统”的力量,从而反观逐步渗透到整个世界的“大传统”——现代观念体系,我们将这里追求的东西叫做“文化的互为主体性”。
选自《人类学是什么》4.对第①段中引用马林诺夫斯基日记的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2分)A.真实而生动地揭示了人类学家在研究中会遇到的困境。
B.表明随着研究的深入,人类学家都会“离自己远去”。
C.灰暗的笔下流露出人类学家面对困境时内心的困惑哀怨。
D.引出下文所有人类学家走上人类学研究道路的客观原因。
5.第②段中加点词“大凡都”的表述是否矛盾?请简述理由。
(3分)(3分)不矛盾。
“都”表明从事实地研究的人类学家经历冷酷的田野生活是一般规律(1分),“大凡”表明不排除例外(1分),体现了科普类文章表达的严谨性(1分)。
6.第④段中加点词“非我”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2分)去除自身文化、精神的痕迹;(不答“文化”扣1分,如“不带有自己的思想特征”)7.对“离我远去”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2分)A.费孝通的田野工作属于“离我远去”的技艺中身心都离开的类型。
B.“离我远去”能力的养成必然让人类学家经历一段不适应的过程。
C.不管是通过时间还是空间,“离我远去”的关键不在身体而在心灵。
D.本土研究中人类学家的“离我远去”是指去到由想象产生的异域。
8.综观全文,概括人类学家从事人类学研究的价值。
(3分)(3分)(1)理解与自身文化不同的文化;(2)丰富对世界的认识;(3)反观自身文化,觉察局限性并有所改进;(4)对现代观念体系有所补充完善;(5)拥有平等对待一切文化的意识。
(答前三点即可,答到(4)(5)也给分)9.阐释第⑥段中“文化的互为主体性”的内涵,并推测人类学追求“文化的互为主体性”的目的。
(5分)(5分)内涵:或大或小的文化都可以保持、展示自己的文化。
(2分)目的:使不同文化间的相互交流变得可能;使世界文化发展更加多元丰富;倡导人们用平等的眼光去对待自身以外的任何文化,多些包容和理解。
(3分)(二)阅读下文,完成第10-13题。
(15分)多闻草木少识人王开岭某种意义上,没有人真正看过一朵花。
——乔治亚·奥基夫○1住海淀区时,最常去的是北京动物园和香山植物园。
○2迷恋动物园,因为它帮我确认一件事,它反复地、一遍遍向我证实:生命是丰富的,物种是多样的……否则,我真怀疑世上只剩下人了。
○3逛香山,则为消焦灼、蓄元气,更为避世。
躲开车马鼎沸的聒噪、高楼大厦的逼视、远离骨骼与骨骼的撞击、欲望与欲望的火并、脏口与脏口的对骂……草木乃最安静、最富美德的生物,也是肉体最伟大的保姆:献花容以悦目、果茎以充腹、氧气以呼吸、林荫以蔽日,还承接人之垃圾和秽物……没有草木,我们真是一秒也活不成。
○4香山植物园最大魅力是阔,阔得足以让人忽略其败笔:院墙和门票。
除山风浩荡、野趣丰饶、地气充沛,它还有个好处:人寡。
○5人寡,则幽,则清,则定。
不过,颇为尴尬的是,面对妖娆花木,我竟无法叫出她们的名字。
成千上万的她们,我所识者寥寥。
爱慕,却不知称呼;惊艳,却无从指认。
甚至无法转述她们的美,炫耀我的眼福。
○6其实何止于我,翻翻书报,“一朵不知名的小花”“一棵不知名的大树”,懒汉比喻和无知之说比比皆是。
曾见一位母亲带儿子在园子里玩,童声一连串地问“妈妈,这叫什么”,我清楚地听见萱草被说成了马兰、蜀葵被说成了木槿、鸢尾被说成了百合、茑萝被说成了牵牛,其它我也说不出了……末了,年轻的母亲被逼得声音越来越低,嗫嚅不清了。
○7我把此事告诉一朋友,大发感慨:现代人熟记的人名多不胜举,尤其演艺明星,所识草木却可怜至极,真是奇怪!过了几天,收到朋友一赠书——《野花图鉴》。
还有一条短信:“每次看到‘全草入药’几个字,我都肃然起敬!”果然,翻开该书,几乎每条注释中,皆见“全草入药”四字。
○8草木深深,福佑其中;花果累累,生之有养。
我想,若有一日,自己被发配荒野,携一卷《本草纲目》,也就能活下去,芥命无忧了。
若再奢侈一点,容我多带一本书,该是什么呢?无疑是《诗经》了。
○9在我眼里,《诗经》乃性灵之书、自然之书、童话之书,更是照亮精神之书。
我想,从古到今,即使只有这么薄薄一册,华夏文化也堪称灿烂。
后人若能承先民衣钵、循童年心性,文明又何尝堕落至此?扔掉《诗经》,遗弃它的纯真精神,背叛它的诗意逻辑和生存美学,乃悲剧之始。
⑩《诗经》伟大在哪儿呢?夫子看得透:“一言以蔽之,思无邪。
”“思无邪”,即纯洁、烂漫,即清澈、雅正。
最后,又似乎想起了什么,说:“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11这是我极欣赏的一句话,也是酷爱《诗经》的一大理由。
○12它确是一部生物百科全书。
陆玑著《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对《诗经》里的物类作了详解,计草本80种、木本34种、鸟类23种、兽类9种、鱼类10种、虫类18种,共动植物175种。
而据台湾学者潘富俊统计,《诗经》藏有草木160种,比陆机统计的多出许多。
○13张爱玲读《诗经》,很为里面的情爱男女“怎么这样容易就见着了”而欢欣、兴奋得脸通红。
胡兰成则解释:“直见性命,所以无隔。
”不愧为情事大师,一语道破。
○14《诗经》里的美丽欢爱,正因人之心性和大自然息息相通,人之情思和旷野一样率真、赤裸。
天光明澈,心静如水,无泥沙拖累,无城府之深,故彼此认出、相互照见即简易得多、笔直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