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特殊电炉冶金的发展历程
- 格式:pdf
- 大小:806.94 KB
- 文档页数:1
世界冶铁技术发展史
世界冶铁技术发展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200年左右的铁制品出现。
以下是世界冶铁技术
发展的关键阶段:
公元前6世纪:中国冶铁技术开始进步,采用高温炼铁和锻造的方法。
公元前11世纪:印度的南部和斯里兰卡地区开始使用高炭铁冶炼技术。
公元前5世纪:古代希腊开始使用冶铁技术,使用炭火进行炼铁。
公元前1世纪:罗马帝国采用大型冶铁炉,广泛使用高炉冶炼技术,生产大量铁器。
公元5世纪:中国宋代出现了水力驱动的铁厂,使用了更高效的炼铁技术。
12世纪:欧洲中世纪时期,冶铁技术进一步发展,出现了倒钩炉和水轮驱动的锻铁厂,生产
铁炉和炼铁技术也得到改进。
18世纪:工业革命时期,英国进一步提高了冶铁技术,发展了以煤炭为能源的高炉冶炼技术,大大提高了冶铁效率。
19世纪:Thomas Bessemer发明了转炉法冶炼技术,使冶铁转向了工业化生产。
20世纪:电炉和氧气吹炼技术的出现,使冶铁生产更加清洁和高效。
现代:现代冶铁技术越来越依赖自动化和数字化,研发出更环保、高效的冶金工艺。
总体来说,世界冶铁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不断创新和改进,从最初的手工冶铁到现代的高炉、转炉和电炉等技术,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金属资源和各种铁制品。
电渣知识:电渣冶金起源于美国,一九四O年霍普金斯取得了发明专利。
一九五八年,苏联德聂泊尔特钢厂工业电渣炉建成,现代电渣冶金开始进入工业化进程。
46年来国内外电渣冶金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新工艺、新技术层出不穷,形成了一个跨专业、跨行业的新学科。
了解和掌握国内外电渣冶金发展概况,对东北特钢电渣冶金的定位及决策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国外电渣冶金发展概况一九四○年虽然霍普金斯已取得了发明专利,但是由于当时技术上的封闭和不成熟,以及理论上存在着电渣冶金是埋弧过程的错误的主导思想,致使电渣冶金的发展长期处于停滞状态。
现代电渣冶金技术是由前苏联发展起来的。
乌克兰巴顿电焊研究院在埋弧焊接过程中偶然发现,过多的渣液会使电弧熄灭,并使操作变得平稳,于是发明了电渣焊。
并在电渣焊的基础上开发出电渣冶金技术。
一九五八年,乌克兰德聂泊尔特钢厂建成了世界第一台0.5t工业电渣炉,使电渣冶金进入了工业化生产进程。
进入六十年代,出于航空航天及军备竞赛的需要,苏联对电渣冶金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并曾一度把发展电渣冶金作为苏联的第二党纲,极大地推动了电渣冶金的发展。
而美国和西欧的一些国家,在真空电弧重熔与电渣金熔经历了七年激烈竞争后确认,电渣重熔不仅设备简单,易于操作,成本较低,在质量方面,除去气不及真空电弧重熔外,结晶组织、钢锭表面、脱硫及去除夹杂物的能力均优于真空电弧重熔。
因此,很多航空材料转向由电渣重熔设备生产。
一些生产真空冶金设备的专业厂家如美国的Consarc公司,西德的Loybold-Hereaus公司及奥地利的BohClr公司等,也都转向生产电渣炉。
由于很多国家都致力于发展电渣冶金,六、七十年代是电渣冶金飞跃发展的年代。
多年来,国外电渣冶金已不满足于一般电渣锭的生产,在工业技术成熟的基础上向着更深更广的领域发展,形成了一个跨专业、跨行业的新学科。
已开发出的工艺技术有:电渣熔铸、电渣浇注、电渣转注、电渣热封顶、电渣离心浇注、电渣复合熔铸及快速电渣重熔等。
在上个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作为前苏联重工业的支柱产业——钢铁生产曾领先于全世界。
前苏联解体后,钢铁工业受到很大冲击,从1991年到1994年俄罗斯年产轧材产量由5500万t减至3500万t,下降了40%。
GDP从1991年到1999年下降了43%。
1996年俄罗斯钢铁设备的利用率仅约50%,1999年以后情况有所改善。
近几年GDP年平均增长率达6%,个人收入提高了12%,外债占GDP比例由90%降到约28%,2004年俄罗斯年产钢6520万t,轧材5410万t,产量基本恢复到1991年水平。
一、俄罗斯及其几个主要钢铁企业情况综述2004年俄罗斯产钢6520万t中,9个大钢铁企业产钢5540万t,占全俄钢产量85%,生产轧材4730万t,占全俄产量87%。
3个最大的板材生产企业谢维尔钢公司、马格尼托哥尔斯克公司和新利佩茨克公司粗钢产量为全俄产量的4 7%,轧材产量占52%,详见表1。
表1 2004年俄罗斯及其9大钢铁企业钢产量情况表(一)谢维尔钢公司(Severstal)前身是前苏联切烈波维茨钢铁公司,1993年9月改制为一家开放式股份制公司——北方钢公司(一般仍称为谢维尔钢公司),经过10多年来的发展,已成为一家以钢铁业为主,兼营其它产业的大型企业集团。
钢产量在1996~1999年间曾连续超过MMK,占居过俄罗斯第1大钢的位置,目前居第2位。
2004年产钢10 40万t,轧材910万t,其销售收入达64.1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了约一倍,公司纯利润达到13.4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了127%。
公司目前拥有冶金原料、钢铁冶炼加工和汽车制造三大产业,下属企业有120多家。
冶金原料产业部门主要有奥列涅戈尔斯克铁矿山公司、卡列尼斯克球团矿公司、库兹巴斯煤矿公司、北方铌公司,并拥有斯达利马格锰钢公司部分股权。
钢铁冶炼加工产业部分除拥有原切烈波维茨钢铁公司主体外,还拥有切烈波维茨轧钢厂、伊若尔斯克钢厂等。
还和阿塞勒(占股25%)合资(Severtal占股7 5%)建设年产40万t的镀锌钢板厂。
聚焦俄罗斯钢铁工业作者:信息来源:时间:2012-07-31俄罗斯煤炭和铁矿石资源丰富,大多数钢铁企业一直关注向上游资源领域延伸,开展垂直整合,通过提高原料自给率来降低成本。
近年来,俄罗斯钢铁企业还积极向下游扩展,生产越来越多的高附加值产品。
俄罗斯是全球第五大产钢国,2011年粗钢产量为6890万t,占全球总计粗钢产量的4.5%。
随着俄罗斯钢铁企业投资发展高炉-转炉炼钢和电炉炼钢,低效的平炉炼钢产量占比持续下降。
2011年俄罗斯平炉钢产量占比略低于10%。
注:需求量为成品钢材表观需求;出口量为钢材出口量,包括半成品;2011年部分数据为估计值。
由于国内钢材需求有限,俄罗斯一直是世界上主要的钢材出口国。
然而,过去10年俄罗斯钢材出口量并没有出现大幅增长,年出口量保持在2500万-3100万t之间,2006年出口量为3100万t,达到峰值水平。
俄罗斯还是全球主要的半成品钢材出口大国。
2010年俄罗斯半成品钢材出口量占总计钢材出口量的56%,扁平材占30%,长材占11%,管材占3%。
俄罗斯钢材出口主要集中在西欧、美国和中东。
2011年俄罗斯前六大钢铁企业合计粗钢产量占国内总计粗钢产量的80%。
2011年俄罗斯最大的钢铁企业是耶弗拉兹集团(Evraz)俄罗斯分部,粗钢产量1210万t。
排名第2-6位的钢铁企业分别是俄马钢(MMK,粗钢产量1170万t)、谢维尔钢铁公司(Severstal)俄罗斯分部(1140万t)、新利佩茨克钢铁公司(NLMK,1120万t)、车里雅宾斯克集团(Mechel)俄罗斯分部(550万t,估计值)和Metalloinvest公司(580万t)。
耶弗拉兹集团是国际半成品钢材市场主要供应商,其俄罗斯分部的炼钢产能保持满负荷生产。
随着国内成品钢材消费改善,2011年耶弗拉兹俄罗斯分部半成品钢材产量下降10%,反映其产品结构向高附加值钢材方向转移,建筑用钢和扁平材产量分别增长10%、13%。
钢包精炼炉,是用来对初炼炉(电弧炉、平炉、转炉)所熔钢水进行精炼,并且能调节钢水温度,工艺缓冲,满足连铸、连轧的重要冶金设备。
钢包炉是炉外精炼的主要设备之一。
钢包精炼炉主要功能:1、使钢液升温和保温功能。
钢液通过电弧加热获得新的热能,这不但能使钢包精炼时可以补加合金和调整成分,也可以补加渣料,便于钢液深脱硫和脱氧。
而且连铸要求的钢液开浇温度得到保证,有利干铸坯质量的提高。
2、氩气搅拌功能。
氩气通过装在钢包底部的透气砖向钢液中吹氛,钢液获得一定的搅拌功能。
3、真空脱气功能。
通过钢包吊入真空罐后,采用蒸汽喷射泵进行真空脱气,同时通过包底吹入氩气搅动钢液,可以去除钢液中的氢含量和氮含量,并进一步降低氧含量和硫含量,最终获得较高纯净度的钢液和性能优越的材质。
钢包精炼炉的应用对整个企业来看,至少可增加如下得益:加快生产节奏,提高整个冶金生产效率。
应用领域:钢包精炼炉被广泛用于工业、钢铁、冶金等行业。
LF炉(LADLE FURNACE)即钢包精炼炉,是钢铁生产中主要的炉外精炼设备。
它的主要任务是:①脱硫②温度调节③精确的成分微调④改善钢水纯净度⑤造渣在LF炉生产中建立过程控制计算机系统,主要用来解决以下问题:①实时接收生产计划,按照计划动态组织生产。
②按照炉次对LF炉生产进行实时的数据跟踪。
③通过冶金模型的计算,实现作业过程的优化,同时并向操作人员提供操作指导。
④向下工序提供LF炉作业数据。
⑤向工艺人员提供生产数据的历史追溯.LF炉一般指钢铁行业中的精炼炉。
实际就是电弧炉的一种特殊形式。
电弧炉electric arc furnace利用电极电弧产生的高温熔炼矿石和金属的电炉。
气体放电形成电弧时能量很集中,弧区温度在3000℃以上。
对于熔炼金属,电弧炉比其他炼钢炉工艺灵活性大,能有效地除去硫、磷等杂质,炉温容易控制,设备占地面积小,适于优质合金钢的熔炼。
电弧炉按电弧形式可分为三相电弧炉、自耗电弧炉、单相电弧炉和电阻电弧炉等类型。
国内外电炉炼钢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国内外电炉炼钢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一、引言电炉炼钢是一种利用电能将废钢或铁合金加热至熔化状态,通过冶金反应调整成分和温度,最终得到所需钢种的工艺。
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和资源回收利用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电炉炼钢技术逐渐成为全球钢铁行业的主要生产方式之一。
本文将从国内外电炉炼钢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两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二、国内电炉炼钢技术现状1. 传统电弧炉技术传统电弧炉是最早应用于电力冶金领域的一种设备。
其特点是操作灵活、生产周期较短、投资成本相对较低等优点。
然而,由于其使用废钢作为原料,含有大量杂质,因此产生了较多的废渣和污染物排放问题。
2. 高性能电弧炉技术为了解决传统电弧炉存在的问题,国内钢铁企业开始引进和研发高性能电弧炉技术。
这些技术包括离心喷吹、氧气增氧、自动控制系统等,能够提高炉温控制精度、减少杂质含量,并降低能耗和排放。
3. 感应加热电炉技术感应加热电炉是一种利用感应电流产生的涡流加热原理进行钢水加热的设备。
其优点是加热速度快、温度均匀性好、能耗低等。
目前,国内一些大型钢铁企业已经开始采用感应加热电炉进行生产。
三、国外电炉炼钢技术现状1. 电弧顶吹转底吹技术欧洲一些先进的钢铁企业采用了电弧顶吹转底吹技术,即在高温下通过底部喷吹气体将冶金反应进行到底部。
这种技术可以提高冶金反应效率,减少杂质含量,并且可以利用多种原料进行冶金。
2. 水冷壳体技术美国的一些电炉炼钢企业采用了水冷壳体技术,通过在电炉壳体内部设置水冷设备,有效降低了电炉温度,减少了能耗,并且延长了设备寿命。
四、国内外电炉炼钢技术发展趋势1. 环保型电炉技术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国内外钢铁企业开始重视电炉炼钢过程中的排放问题。
未来的发展趋势将是开发和应用更加环保的电炉技术,减少废气、废水和固体废弃物排放。
2. 智能化控制系统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化控制系统在电炉炼钢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未来的发展趋势将是进一步提高控制精度和自动化程度,实现智能化生产。
炼钢工艺的发展历程炼钢工艺的发展历程是一个漫长而富有挑战性的过程,它经历了从最早的初级炼钢工艺到现代的高效、环保炼钢技术的演变。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这个过程中的重要阶段。
1.初期炼钢工艺炼钢技术的最早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但真正意义上的现代炼钢工艺始于19世纪中叶。
当时,人们开始使用转炉和坩埚炉等设备来生产钢。
这些设备的优点是操作简单,但产量较低,而且需要大量的熟练工人。
这个阶段的炼钢工艺主要依赖人工操作,生产效率低下。
2.贝塞麦转炉炼钢法贝塞麦转炉炼钢法的发明是炼钢工艺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里程碑。
这种方法使用了转炉设备,并引入了氧气吹炼的新技术。
氧气吹炼的原理是通过向熔融的铁水中吹入氧气,以氧化铁水中的杂质,从而降低铁水中的含碳量。
这种方法的出现使得钢的产量大大提高,而且质量也得到了显著改善。
3.碱性转炉炼钢法碱性转炉炼钢法是另一种重要的炼钢方法。
这种方法使用碱性转炉来熔炼铁水,并向铁水中吹入氧气以降低含碳量。
与贝塞麦转炉炼钢法相比,碱性转炉炼钢法具有更高的生产效率和更好的产品质量。
然而,这种方法需要使用大量的石灰等碱性材料来维持炉内的碱性环境,因此成本较高。
4.平炉炼钢法平炉炼钢法是一种同时使用氧气和燃料加热的炼钢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在高温下将铁水中的杂质氧化,从而生产出高质量的钢。
平炉炼钢法的优点是可以生产出多种不同种类的钢,而且生产效率较高。
然而,这种方法需要消耗大量的燃料和氧气,因此成本较高。
5.电炉炼钢法随着电力技术的发展,电炉炼钢法逐渐成为了主流的炼钢方法。
这种方法使用电能来熔化铁水,并向铁水中吹入氧气以降低含碳量。
电炉炼钢法的优点是可以实现自动化操作,提高生产效率,而且产品质量也得到了显著改善。
此外,由于电能的价格相对较为稳定,因此电炉炼钢法的成本也较为可控。
6.现代炼钢工艺近年来,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能源价格的上涨,现代炼钢工艺开始朝着高效、环保的方向发展。
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技术包括:连铸技术、连轧技术、循环利用技术等。
电炉炼钢及其发展-22315435
一、电炉炼钢的发展及其趋势
1.电炉炼钢的发展历史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采用电炉炼钢的国家,早在汉代就有“炼铁”的技术了,但是当时的电炉炼钢技术还不是很完善,往往会出现铁水质量不佳的情况。
到了明朝,中国炼钢技术又有了很大的进步,朱元璋曾下令在潼关构筑一座电炉,但是由于技术上的缺陷,这座电炉最终没能落成。
到了19世纪,中国还是处于进口钢铁的时代,直到1908年,由美国专家乔治·费尔班克斯在天津成功炼出了“中华第一锅”,中国第一座电炉炼钢厂,天津炼钢厂正式建成,中国工厂炼钢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开启了。
随后,中国的电炉炼钢又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中国的电炉强度、精度及表面质量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一代又一代的电炉不断出现,给中国的经济建设上了极大的贡献。
2.电炉炼钢技术的趋势
随着经济的发展,电炉炼钢技术也不断进步,各种新型电炉系统和技术不断涌现,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
①新型电炉系统。
新型电炉系统比传统电炉系统更加先进、高效,能够有效提高炉内温度,降低炉膛温度,提高炼钢效率,减少能耗。
1、穿井:电极随着炉料的熔化而不断下降。
在炉料中形成三个比电极直径大30~40%的深坑,称为电极“穿井”。
2、短网:从电弧炉变压器低压侧出线开始到炉中电弧为止,传导低电压的大电流的导体在我国和苏联称为短网。
3、炉外精炼:把一般炼钢炉(转炉,平炉,电弧炉)中要完成的精炼任如脱S ,O ,P 去气去夹杂,调整钢的成分和钢液温度等移到炉外的钢包中或专用容器中进行。
4、碱度:炉渣中碱性氧化物与酸性氧化物的百分含量之比。
其表示方法有: 当炉渣含P 较低表示为CaO /SiO 2 ,当炉渣含P 较高时CaO /(SiO 2 +P 2O 5 ),当炉渣含Mg 较高时(CaO+MgO )/SiO 2。
5、双渣氧化法:又称氧化法,氧化熔化后期先扒渣后炉渣脱氧的熔炼方法。
特点有正常的氧化期,能脱S 、O 、P 、去气去夹杂,对炉料无特殊要求,还原期可冶炼高质量钢6、双渣还原法:又称返回吹氧法。
特点是冶炼过程中有较短的氧化期,(t ≤10min )造渣化渣,又造还原渣,能吹氧脱C 去气去夹杂,但由于该种方法脱P 较难,故要求炉料要由含P 低的返回废钢组成。
7、白渣法:以碳粉,硅铁粉作还原剂,还原的炉渣冷却后呈白色,所以叫白渣操作。
1、炉衬由炉壁,炉底和炉顶组成。
寿命最短的是炉壁,它的工作条件最差,距电弧近,温度高,又受炉渣的浸蚀。
2、RH 法:真空循环脱气法,DH 法:提升脱气法,VOD 法是真空吹氧脱碳法,AOD 法:氩氧脱C 法 3、GCr15指滚动轴承钢含Cr 1.5%,20CrMnTi 指合金结构钢含Ti 0.1%. 4、传统氧化法冶炼工艺的六个阶段是:补炉,装料,熔化期,氧化期,还原期,出钢。
5、碱性电炉炼钢的两类方法是:氧化法和不氧化法。
6、炉外精炼方法分为:真空精炼法,非真空精炼法,喷射冶金及合金元素特殊添加法。
7、碱性电弧炉冶炼钢种有结构钢,高速钢,不锈钢,轴承钢8、碱性电弧炉冶炼氧化法分为矿石氧化法,吹氧氧化法,综合氧化法。
1电弧炉炼钢概述1.1电弧炉炼钢的发展概况: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1)研究阶段(从1800年至1900年)1800年,英国人戴维(Humphrey Davy)发明了碳电极;1849年,法国人德布莱兹(Deprez)研究用电极熔化金属;1866年,德国人冯·西门子(Werner Von Siemens)发明了电能发生器;1879年,德国人威廉姆斯·西门子(C Williams Siemens)采用水冷金属电极进行了实验室规模的炼钢试验,但电耗太高,无法投入大生产;1885年,瑞典ASEA(即瑞典通用电气)公司设计了一台直流电弧炉;1888年,法国人海劳尔特(Paul Heroult)用间接电阻加热炉进行熔炼金属实验;1889~1891年,同步发电机和变压器推广应用;1899年,海劳尔特研制成功交流电弧炉;1900年,海劳尔特开始用交流电弧炉冶炼铁合金;(2)初级阶段(从1900年至1960年)1905年,德国人林登堡(R.Lindenberg)建成第一台炼钢用二相交流电弧炉(海劳尔特式),该炉特点是采用方形电极,电极手动升降,炉盖固定不可移动,加料从炉门口人工加入;1906年,林登堡成功地炼出了第一炉钢水,浇注成钢锭,从此开创了电弧炉炼钢的新纪元;1909~1910年,德国和美国分别制成了6t和5t的三相交流电弧炉投产;1920年,采用了电极自动升降调节器,提高了电极升降速度;1926年,德国德马克公司将炉盖改为移出式,首次实现了顶装料;1930年,出现了炉体开出式电弧炉;1936年,德国人制造了18t 炉盖旋转式电弧炉;1939年,瑞典人特勒福斯提出了电弧炉电磁搅拌的思想;1960年,为使三相电抗平衡,美国出现了短网等边三角形布置;此阶段由于电力、电极、用氧水平、炉容量等的限制,故炼钢成本大大高于平炉,因而只适合于冶炼合金钢、特殊钢。
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电炉钢的产量迅速增长。
电炉炼钢及其发展-22315435电炉炼钢是一种以电能为主要热源进行钢水冶炼的工艺方法,是钢铁冶金工业中的重要环节。
与传统的基于焦炉和高炉的炼钢方式相比,电炉炼钢具有热效率高、净化效果好、炉内温度易于控制等优点,因此在近几十年的发展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电炉炼钢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最早出现在英国。
最初的电炉是用来生产钢铁合金,后来发展为炼钢设备。
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电炉炼钢在美国得到了快速发展,迅速成为一种主流的炼钢方式。
20世纪50年代,随着电力工业的发展和炼钢技术的进步,电炉炼钢得到了进一步的推广和应用。
电炉炼钢可以分为直接电弧炉和感应电炉两种类型。
直接电弧炉是通过电弧产生的高温来熔化钢料,然后进行冶炼、精炼和调质等工艺。
感应电炉则是利用感应电磁场来加热钢料,实现钢水冶炼过程。
这两种电炉在不同的应用领域和工艺要求下,各有优势。
电炉炼钢与传统的高炉炼钢相比,优势明显。
首先,电炉炼钢的能源利用率高,因为电能的转换效率更高于燃料的转换效率。
其次,电炉炼钢的冶炼过程更加灵活,冶炼时间短,控制性能好。
此外,电炉能够更好地控制炉温,保证钢水的成分和温度均匀性。
同时,电炉还可以利用废钢回收再利用,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然而,电炉炼钢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电炉炼钢设备的投资成本较高,运营成本也较高,需要大量的电力供应。
其次,电炉炼钢在冶炼过程中需要大量的电极和电弧,造成设备磨损和电极消耗,增加了维护和更换的成本。
最后,电炉炼钢的操作和维护要求较高,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操作和管理。
随着电力工业的快速发展和新能源的使用,电炉炼钢在近年来有了更多的发展机会。
尤其是在环境保护和资源回收利用的背景下,电炉炼钢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炼钢方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
同时,随着电炉炼钢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各种新型的电炉设备也不断涌现,进一步提高了电炉炼钢的效率和质量。
综上所述,电炉炼钢是一种重要的炼钢工艺方法,具有热效率高、净化效果好、炉内温度易于控制等优点。
电炉炼钢概述概述民国12年〔1923年〕,江南造船所因消费小铸钢件需求,在所属铸铁厂设置1吨小电炉1座,先后炼钢41炉,至民国14年,一江之隔的和兴钢铁厂2座平炉建成投产,局部钢水浇成铸钢件,质优价廉,江南造船所即改向和兴厂定购铸钢件而中止了自身的电炉炼钢。
民国23年和民国24年,大鑫钢铁工厂先后建造2座1吨电炉,消费铸钢件。
抗日和往常期,2座电炉即落入日商之手,继续消费铸钢件。
〝太平洋战争〞迸发后,日商运营和控制的亚细亚钢业厂、大陆铁厂〔原大隆机器厂〕、丰田汽车修缮厂树立了1座1.5吨电炉和3座3吨电炉,消费炮弹壳和其他军用铸钢件。
抗日成功后,这些电炉陆续复产,依然消费铸钢件,至民国37年底又告停产。
1949年5月上海束缚时,旧中国留下的3吨以下电炉共7座,算计公称容量共12.8吨。
束缚后上海的电炉炼钢,区分由钢铁行业和机械行业拥有的炼钢电炉所组成。
电炉钢的产量,前者占80%,以消费钢锭为主,后者占20%,以消费铸钢件为主。
在机械行业停止电炉炼钢的有关企业,有上海汽轮机厂、上海重型机器厂、中华冶金厂、大隆机器厂、汽车拖延机配件厂、上海铸钢厂、八一铸钢厂、新华铸钢厂、力生铸钢厂、上海铸锻厂等;还有造船工业中的江南造船厂、沪东造船厂等。
在这两大行业中电炉炼钢的兴起和开展,主要是为了顺应机械制造和造船事业开展的需求,从1950年至1957年,冶炼的钢水除用以浇注中小型铸钢件外,还浇成局部钢锭供加工锻钢件用。
1958年后,除确保消费所需的铸钢件、锻钢坯外,还浇成了钢锭供钢铁企业加工钢材之用。
1979年后,3吨以下的小炉座基本被淘汰,代之以5~10吨炉,特别是上海重型机器厂区分将原10吨和20吨电炉更新为具有电磁搅拌、全液压传动的30吨和40吨电炉,并以精炼炉相配合,扩展了电炉容量和提高了钢质,为消费大型铸钢件和锻钢件奠定了基础。
消费的铸钢件,除供应上海外,还承接全国各地的铸钢件消费义务。
局部厂还应用扩展了的电炉冶炼才干浇铸钢锭,向钢铁厂换取钢材。
俄罗斯的工业发展史1.早期工业基础俄罗斯的工业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
在彼得大帝时期,俄罗斯开始重视工业化,引进外国技术和人才,大力发展煤炭、钢铁和造船等重工业。
在19世纪末,俄罗斯的工业化程度逐渐提高,但仍落后于西方国家。
2.重工业发展在苏联时期,重工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苏联政府大力发展军事工业,加强了钢铁、机械、石油和天然气等重工业部门的发展。
苏联的航空、航天和核能技术也得到了显著提高。
3.轻工业与纺织工业尽管重工业是苏联工业发展的重点,但轻工业和纺织工业也得到了发展。
苏联政府鼓励纺织、食品加工和轻工制造等部门的发展,以满足国内市场需求。
这些部门的发展也为苏联的经济增长做出了贡献。
4.现代化与转型在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经历了经济转型和现代化改革。
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私有化、市场经济改革和吸引外资等,以促进工业发展。
然而,这些改革并没有完全实现预期的目标,俄罗斯的工业发展仍然面临许多挑战。
21世纪初的现代化改革进入21世纪,俄罗斯政府继续推进现代化改革,以促进工业发展。
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提高工业竞争力、加强技术创新和鼓励投资等。
此外,政府还加强了与国际社会的合作,以吸引更多的外资和技术支持。
这些措施为俄罗斯的工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5.当前工业状况目前,俄罗斯的工业发展呈现出一定的竞争力。
俄罗斯的石油、天然气和钢铁等重工业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高的竞争力。
此外,俄罗斯在航空、航天和核能技术等领域也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
然而,俄罗斯的轻工业和纺织工业相对较弱,需要进一步加强发展。
总的来说,俄罗斯的工业发展历程是一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过程。
尽管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俄罗斯经历了多次政治和经济变革,但其工业基础和技术水平仍然保持了一定的竞争力。
在未来,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变化和发展,俄罗斯需要继续加强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以保持其工业发展的活力和竞争力。
第22卷第3期
倍检验发现,红装退火的钢坯心部缩孔较小,评级为0.5级,缓冷后再退火的钢坯缩孔较大,为3.0级,说明热坯在缓冷过程中热应力释放受限,缩孔进一步扩大导致。
(2)从4-5炉号探伤合格率结果看,红转时间延长,探伤合格率下降;从7-8炉回看,增加压下量后,探伤合格率达到100%。
6结论
(1)H13钢坯在红送不及时和缓冷过程中,心部
由于热应力大缩孔有扩大趋势,所以此钢生产必须按照规定的红转时间控制组织生产。
(2)道次压下量对缩孔的焊合影响显著。
(3)目前,我公司按照红转间隔时间控制在1.5
小时之内,初轧机开坯进行道次大压下量轧制,H13棒材探伤合格率达100%。
参考文献
[1]马党参,陈再枝.国内外模具钢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模具
工程,2006:78-85.
[2]干勇,田志凌,董瀚等。
中国材料工程大典(第3卷)
[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3]徐进,姜先,陈再枝等。
特殊钢丛书:模具钢[M].北京:
冶金工业出版社,1998.
[4]马杰,陈林,陆明和。
连铸大方坯生产H13工艺研究
[J].宝钢技术,2013(6):16-19。
[5]原丽君,罗建华,宁东等。
转炉连铸生产热作磨具钢
H13的工艺实践[J].鞍钢技术,2013(2):42-45.
[6]段丕荣。
改进H13生产工艺,提高钢坯成坯率[J].特钢
技术,2004(4):5-7.
俄罗斯特殊电炉冶金的发展历程
由于氧、氮、氢和非金属夹杂物含量极低的纯净金属和合金无法依靠在空气中熔炼金属的方法来获得,前苏联中央钢铁冶金科学研究所于1959年在电炉冶金实验基地建立了真空冶金实验室。
由前苏联钢铁和有色冶金协会,及前苏联冶金部委托车里雅宾斯克的冶金工作者们主持创建和发展前苏联的特殊电炉冶金。
创建这些金属的生产设备及工艺仅以国内研究的结果为基础。
真空冶金实验室需要研究和掌握生产高质量钢和合金的新的冶金方法:真空感应熔炼法、真空电弧重熔法、电渣重熔法、电子束和等离子电弧重熔法、以及等离子炉熔炼法。
研究在新的设备中熔炼钢和合金的工艺,检验所生产金属的质量,并评价新工艺的技术经济指标。
在创建特殊冶金的第一阶段(1955-1961年),在已有的冶金工厂——“电炉钢”工厂、“第聂伯特殊钢”工厂、日拉托乌斯多夫斯基工厂和车里雅宾斯克工厂的第一批小容量(0.5-1.0吨)工业用真空感应炉、真空电弧重熔炉和电渣重熔炉中进行了金属熔炼工艺的科学理论研究和实验室研究以及熔炼工艺的研究。
第二阶段(1962-1985年)在上述工厂、以及伏尔加格勒“新十月”工厂、“车里雅宾斯克”和“亚索夫钢铁”冶金联合企业、“伊日钢铁”、“伊若尔工厂”和其它机器制造厂建立了大型特殊电炉冶金车间。
而且建立了世界上最大的用特殊电炉冶金方法生产钢和合金的综合车间,完全保障了这一时期国内工业所有需要不同金属的部门的需求。
发展特殊冶金的第三阶段,增加了特殊用途的金属的生产品种和产量,通过研制新设备和采用等离子熔炼、等离子真空感应熔炼、电子束熔炼、等离子电弧熔炼和真空等离子重熔等工艺方法,以及同时提高自动化水平来达到改善真空感应熔炼、真空电弧重熔和电渣重熔工艺的技术经济指标。
重点放在精炼重熔用的自耗电极的制备上、以及钢和合金特别是国防用钢和合金的双联工艺的制定上。
在真空冶金实验室和等离子熔炼实验室创立到1990年代初期,完成了大周期的研究,系统研究了上述工艺的可行性、熔体脱气条件、有害杂质和有色金属及非金属夹杂物的去除、脱硫、结晶条件等。
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确定了热强钢、不锈钢及真空感应熔炼合金、轴承钢、结构钢和真空电弧重熔高温合金、原子能用钢的冶炼工艺。
在这些电冶金的重熔方法中,所研究的电渣重熔方法获得了最大推广,生产出了品种众多的高质量钢种。
(张菽浪)
吴鹏杨毓永杜飞虎:提高H13大棒材探伤合格率工艺实践·
·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