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政府与公民社会的沟通机制研究【文献综述】
- 格式:pdf
- 大小:334.53 KB
- 文档页数:4
地方政府门户网政民互动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一、政民互动现状分析政府门户网站是政府与民众沟通的重要平台,也是政民互动的主要途径。
通过政府门户网站,政府可以向民众发布政策法规、办事指南、公共信息等内容,方便民众获取信息、办理业务。
政府也可以收集民众的意见、建议,进行政民互动,提高政府服务水平,增强政府的透明度和民主性。
目前地方政府门户网站在政民互动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是信息发布不及时或不全面。
有些地方政府门户网站虽然可以发布一些政府文件和公共信息,但信息更新速度较慢,有些甚至多年未更新,导致公众无法及时获取最新的政策信息。
其次是政府部门之间的信息不畅通。
由于地方政府内部部门繁多,信息传递不畅通,导致政府门户网站上发布的信息并不全面,民众往往需要通过多个渠道才能获取到全面的信息。
再次是互动机制不健全。
地方政府门户网站上的互动平台并不多,民众的意见和建议往往难以得到及时的回复,影响了政民互动的效果。
二、发展对策提出为了提高地方政府门户网政民互动的效果,有必要对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1. 加强信息发布的及时性和全面性地方政府门户网站作为政府对外宣传的主要平台,必须要保证信息的及时性和全面性。
政府各部门应当设立专门的信息发布和更新岗位,负责将政府文件、公共信息等内容及时发布到政府门户网站上,确保民众能够第一时间获取到最新的政策信息。
要建立健全的信息共享机制,确保政府各部门之间信息的及时畅通,避免信息孤岛的现象。
2. 建立健全的政民互动机制政府门户网站的互动平台是政府与民众进行沟通交流的重要工具,因此必须建立健全的政民互动机制。
政府部门应当加强与民众的沟通,根据民众的需求设立相关的互动平台,并设立专门的工作人员负责管理和回复民众的意见和建议。
政府可以建立在线咨询、网上投诉、在线答疑等互动平台,方便民众与政府进行交流沟通,及时解决民众的问题和困惑。
3. 推动政府门户网站智能化建设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政府门户网站也需要加快智能化建设的步伐。
加强政府与民众沟通建立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在现代社会中,政府与民众之间的沟通是建立稳定社会关系的重要环节。
为了实现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目标,政府应加强与民众的沟通,建立良好的互动平台,实现政府决策的科学、民主和透明。
本文将探讨加强政府与民众沟通,并建立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的重要性以及可行措施。
一、重要性良好的政府与民众沟通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
通过有效的沟通,政府能深入了解民众的需求和关切,及时处理和解决问题,提高人民的满意度,增强政府的公信力。
同时,民众也能及时向政府反映问题和建议,参与社会治理和公共事务,增强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二、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1. 创新媒体手段:政府应充分利用互联网和新媒体平台,建立政府与民众的互动空间。
通过政府官方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发布政策信息,回应民众关切,接受民众意见和建议。
同时,政府也应积极参与民众讨论,回应热点问题,提供专业解答。
2. 拓宽渠道途径:政府应多渠道地与民众沟通,不仅局限于线上互动平台,还应注重线下交流。
例如,政府可定期举办公民议事会、政策说明会和听证会等,与民众面对面交流,让民众了解政策背景和目的。
三、增强沟通的针对性和实效性1. 监测民意:政府应设立专门的机构或部门负责监测和调查民意,了解民众的诉求和意见。
通过定期的问卷调查、民意测评等方式,及时了解民众对政府工作的看法,并采取针对性措施改善不足之处。
2. 及时回应:政府收集到民众的意见和建议后,应积极回应和处理。
在回应民众问题时,要注意及时性和专业性,给予民众明确的答复和解释,使民众感受到政府的关心和重视。
四、建立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机制1. 强化法治意识:政府应加强法治宣传和教育,提高民众的法治意识和法律素养。
通过普及法律知识,提升公民的法律素质,增强民众对法律的尊崇和依法行事的自觉性。
2. 推动公民参与:政府应鼓励并引导民众积极参与社会治理和公共事务。
通过建立居民议事会、社区志愿者服务队等组织,吸纳民众的参与和建议,共同解决社会问题,提高社区的参与度和凝聚力。
互联网时代的政治沟通研究摘要: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将会对政治流通方式产生直接的影响,而政治流通方式的改变又将之间影响到社会政治稳定,另外,政治流通和政治沟通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可以说,政治沟通是实现政治稳定、有序运转的功能载体,是政府依据政治流通的实际需要,积极主动地进行一些信息渠道的疏通以及政治的互动。
三者之间的关系可以说是环环相扣的,政治共同效率越高,政治流通的速度就越快,而政治秩序就越稳定。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政治沟通;机遇;挑战;出路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8-0187-02一、互联网时代政治沟通所面临的机遇(一)促进网络民主政治的发展。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网络政治沟通也应运而生,网络民主政治建设已经成为目前我国民主政治建设中关键的一个环节,网络民主政治也成为推动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一股重要力量。
网络政治沟通凭借其独有的特点,如公平性、开放性和透明性,实现了公民的政治直接参与,并促进了民众与政府之间的直接对话和交流;网络民主政治的平等性,正式打破了传统的等级权利,有助于民主的实现和发展;网络民主政治的经济性以及便捷性极大地降低了民主政治的运营成本,客观上也有助于我国民主政治的实现和发展。
(二)维护政治安全,巩固政治秩序。
在互联网时代的网络沟通中,应经完全打破了以往政治沟通中主客体因权力和地位的差异而造成的难以沟通的局面。
网络政治沟通实现了主客体之间公平地对话和协商,能够进行充分的话语表达和利益博弈,并最终形成一种互利共赢的局面。
所以,网络政治沟通能够通过利益整合等方式,有效化解社会冲突,稳定社会政治秩序,加强对社会的安全控制,促进社会秩序的良性发展,维护社会安全们,巩固政治秩序。
(三)促进科学民主决策。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普及和推广,网络政治沟通将会对促进我国政治决策向着科学、民主方向的发展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互联网时代的政治沟通,将促进传统政治决策观念的转变,树立现代化决策理念,有助于实现广大民众对政策制定和执行过程的监督,有效避免政府在决策制定上的失误和损失,能够有效保证科学民主决策的顺利进行。
网络时代下政治沟通机制的构建【摘要】随着我国网络的加速发展和普及,网络在政治沟通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网络在有益于我国政治发展的同时,也由于自身的局限性,对我国政治发展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因此,充分发挥网络沟通的优势、积极探索我国网络政治沟通机制的构建,对我国政治发展的稳定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网络政治沟通机制构建随着我国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网络不仅成为广大民众向政府进行利益表达、利益博弈、甚至利益监督的重要渠道,也成为政府和官员了解民情、汇聚民智和开发民力的重要途径。
在网络发展的新形势下,以报刊、广播和电视为媒介的传统大众政治沟通机制不仅难以满足政府决策和执行的需要,也难以满足民众参政议政、表达监督的需要,以网络为媒介的政治沟通于是异军突起,引致中国政治沟通机制的加速重塑。
可以预计,随着未来中国网络的进一步普及、中国民主政治的进一步完善,网络在政治方面,特别是沟通政府与民众方面的作用将更加突出。
网络政治实践热潮这一新现象在中国的兴起,迫切需要我们对网络政治沟通机制的构建进行研究。
一、网络政治沟通概念界定1、网络政治沟通概念及表现形式网络政治沟通是指掌握一定政治资源的政治主体(如政府、民众、社会团体等)通过互联网这一特定媒介输送、获得和处理政治信息的行为或过程。
一个完整的网络政治沟通过程至少包括沟通主体——政治信息的发送者和接收者、沟通渠道——网络,以及沟通内容——政治信息三个要素。
与传统报刊、广播、电视等静态传播方式不同的是,互联网是一个多向互动式传播的媒介方式。
当前,网络政治沟通形式主要有四种方式。
一是政府上网和电子政务。
自1999 年 1 月中国政府大力推行电子政务,越来越多的中国公民不仅通过政府网站来获取其所需的各种信息,而且还通过与政府的沟通互动来实现自己的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监督权。
二是网上论坛(BBS)和虚拟社区。
网络论坛和虚拟社区不仅成为政治新闻和政治观点的集散地,同时还成为公共舆论的集散地,在中国网络政治沟通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我国网络政民互动研究综述作者:李朔萌来源:《中国经贸导刊》2019年第06期摘要:随着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为适应时代要求以及公民逐渐多样化的利益需求,互联网问政模式应运而生,并且在强大信息技术的支持下还在逐步从网络问政到网络政民互动的过渡。
通过对文献资料的总结对我国的网络政民互动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得到我国网络政民互动以及网络空间治理的一些启示。
关键词:网络问政政民互动公共管理一、国内外网络政民互动发展历程西方国家学者的研究中鲜有对于网络政民互动的研究,相近的研究内容是“网络政治参与”或“网络民主”,而这一类型的研究起源于对于网络民意的研究,关于网络民意的研究最早开始于1980年左右。
美国著名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在《预测与前提》(1983)中提出了“信息政治学”这一概念,开创性地引领了网络政治学的学科发展,并提出了可能带来的隐患。
美国学者乔万尼·萨托利在其著作《民主新论》(1993)中阐释了对网络社会中政治参与的研究,他指出“在网络社会中,原本广为分散的个体,会因共同的兴趣,或对某一特别事务共同关注而迅即发出‘群体’的声音,并使他们的声音被政府和政治家听到。
”[美]乔万尼·萨托利.民主新论[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3.146. 美国学者马克·斯劳卡在《大冲击——赛博空间和高科技对现实的威胁》(1995)一书中首次提出“网络民主”这一概念。
格莱姆·布朗宁在《电子民主:运用因特网改革美国政治》(1996)一书中从以电子民主为切入点,对公众政治参与进行研究,表达了网络视角下的政治参与给传统政治参与带来的变革。
在此之后,“网络政治参与”、“网络民主”等概念在凯文·希尔和约翰·休斯共同出版的《网络政治学》(1998)等书中都有了更加深入的探讨和系统的研究,以上这些西方学者的研究历程以及研究成果为我国网络问政研究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基础和指导。
关于“网络互动”的国内外文献综述网络互动提高了人们交流的密度和频率,形成了一个复杂的社会关系网络。
热门舆论活动涉及公平和正义等关键社会因素。
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网络互动的传播方式、驱动力和社会价值,梳理网络互动的传播规律,服务于社会治理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国内外学者针对网络互动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一、国外研究现状国外学者针对网络互动的研究较早,其研究成果也较为丰富。
Li和Wei (2017)认为网络互动在报纸上产生舆论、巩固社会共识、动员社会治理和倡导公共利益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网络圈层是青年亚文化的一种新的技术形态,是现代社会文化现实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社交网络、大数据和智能技术的推动下,它的影响力正在增加。
Zhou和Fang(2013)认为网络社会作为一种新型社会形态,其变迁的核心是信息处理技术带来人们彼此之间的交往方式的变化。
基于用户关系节点的网络互动互动底层传播模式是网络互动的焦点,也是个人参与社交资源游戏的中介。
互动底层传播模式拓展了构建公共议题、产生舆论的时间和空间。
一些学者敏锐地观察了网络互动的传播生态及其对社会的影响,相关结果为该主题的研究提供了理论视角。
Ke(2007)认为网络互动作为个人控制的实时直播媒体,可以随时干预信息生产和传播系统,这不仅解决了相关人的传统理论,也改变了舆论监督的框架。
它不仅提高了信息流通的频率,也改变了社会交往的方式。
当然,网络互动用户已经形成了一个基于关系的移动三维社交网络,形成了一种不同于大众媒体的传播模式。
Shire和其他人(2018)认为沟通共享机制提高了沟通节点之间的关系粘性,有助于凝聚社会共识,讨论、问题和其他词语激活了沟通节点之间的紧张关系。
价值同步是价值差异的产物,共同构成了社会交往的动力。
网络互动嵌入了社会传播系统,形成了一种新的信息方式,对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方向产生了严重影响。
Shin和其他人(2014)认为网络亚文化带层作为一个“新部落”,在流场、纯社会互动和共同情感三个方面表现出显著特征。
网络民意与公共政策的互动机制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网络民意开始在公共政策决策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网络民意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表达个人或群体对于公共政策的看法、意见和建议。
它可以是通过在线调查、网络讨论、社交媒体等方式进行收集和整理,从而形成一种新的互动机制,与公共政策制定过程相互影响。
首先,网络民意可以作为公共政策制定的重要参考。
通过互联网平台收集和整理的大量民意可以反映公众对于其中一政策的共识和不满意见。
政策制定者可以根据网络民意的结果进行修订和改进,使公共政策更符合人民群众的期望和需求。
其次,网络民意可以促进公共政策的透明度与公开性。
政府在公开网络民意的结果时,可以让公众了解政策制定的背景和过程,增加政策制定的透明度。
公众可以通过网络民意的公布参与到公共政策的讨论和决策中,使政府的决策过程更具公开性。
再次,网络民意可以作为政府与公众进行对话和沟通的渠道。
政府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发表信息和政策解读,引导和教育公众的意见,并予以回应。
公民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直接向政府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诉求,拉近政府与公众之间的距离,增强民众对于政府的参与感和认同感。
此外,网络民意还可以帮助政府更好地解决公众关注的问题。
政府可以通过收集网络民意了解公众对于其中一问题的关切以及问题的成因和解决方案,从而为公共政策提供更准确的目标和方向。
最后,网络民意与公共政策的互动机制也需要建立相应的制度和管理体系。
政府和相关机构需要建立网络民意的收集、分析和反馈机制,确保民意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同时,也需要加强对于网络政治的监管,提高网络民意的公信力和影响力。
总之,网络民意与公共政策的互动机制为政府和公众之间的沟通搭建了一个新的平台,使公民可以更加便捷地参与到公共政策的决策中。
通过合理利用网络民意,政府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满足公众需求,提高公共政策的科学性、民主性和有效性。
【・节日作文】文献综述是在对文献进行阅读、选择、比较、分类、分析和综合的基础上,硏究者用自己的语言对某一问题的研究状况逬行综合叙述的情报硏究成果。
本站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文献综述范文3000字,希藝扶家有所帮助!文献综述范文3000字摘要:本文在梳理国内有关公民网络参与文献的基础上从概念界走、理论硏究领域、实证硏究领域三方面对公民网络参与进行总结与探讨.从现有研究成果中发现有关网络参与的系统性研究和实证硏究不足对今后的硏究提出几庶建议.关键词:公民网络参与;理论硏究;实证硏究近年来公民网络参与得到学术界与政界的广泛关汪有关网络参与的硏究文献众多•梳理网络参与的硏究文献掌握目前国内公民网络参与研究现状以期逬一步拓克硏究的广度和深度,实现对网络参与的全面科学论证.一、网络参与内涵目前学术界对网络参与的概念界走尚未达成一致但包含的范围相互趋近.通过参考研究文献,并结合政治参与的概念可将公民网络参与定义为公民以信息作媒介,以网络为基本载体所进行的以期影响或改变政府公共决策的一种政治行为. 陈东明和陈明明认为公民网络参与的定义可从参与主体、参与客体和参与结构三个方面来理解具中,参与途径趋于一致即通过通讯设备、计算机、互联网等多种技术方法,而参与主体和参与客体不尽相同.1. 网络参与主体网络参与主体可分为一般群体与特殊群体•对于一般群体,有些学者认为是公民如尹冬华认为网络参与即公民借助互联网等技术手段所进行的有关公共事务的表达与讨论、网络结社或因网络动员而引发的集体行动注要包括舆论生成与政治影响这两个环节.而李斌认为网络参与的主体除网民外,还应包括网络上的虚拟团体,他认为网络参政是指网民或虚拟团体利用网络平台这一空间载体,表达自身意愿并影响政治决策过程的政治行为.特殊群体这里指有针对性研究的群体如新生代农民.李奋生认为新生代农民工网络政治参与是新生代农民工借助虚拟的网民身份或在网络社交平台发表政治主张与政治意匾影响或改变政治决策、参与行政管理的活动「是能够直接或间接影响政府决策和政府运行的参政行为.2. 网络参与客体网络参与客体是指网络参与主体所针对的对象或目标,一般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网络参与客体仅指政治领域潢婷认为公民网络参与是公民以网络作为平台,表达政治^求,参与制定、修改、评论政府决策与公共事务的政治行为胡宗仁认为网络政治参与是通过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等多种途径利用互联网这一空间载体来参与制定、通过或执行政治决策的行为过程.广义的网络参与客体除政治领域外,还包括公共氏等行政领域•邹军认为启前来看互联网的网民舆论或者网络参与的指向"对内表现为对个体权利受侵犯的以及对权力的监督、对真相的追寻、对权威的消解等;对外则表现出愤激的民族主义情绪弄成邦认为,网络参与是公民通过电子邮件.网络社交论坛等多种形式渗与咖公共】制」走或影响公共事务执行的行为过程.二、网络参与的理论研究1. 网络参与对初"★政治的作用互联网这把"双刃剑"为™★发展创造机遇的同时,也产生了消极影响.例如, 杨蔚琪认为互联网拉近了政府与公民的距离,使二者自由交流,有利于观点达成一致;趙银红则认为网络参与因受制于种种霸权,很难反映公民的真实意感主流政治文化也将遭受;中击等.2. 网络政治参与的特点与困境学术界认为网络政治参与具有快捷性、开放性与超时空性等特点但是由于数字鸿沟、网民素质参差不齐等原因,公民网络政治参与存在许多困境刘文从参与的规范性、信息的客观性等角度分析洙坤则指岀网络政治参与面临的非规范性、群体极化、非理性和法律监管缺位现实困境.3. 政府对公民网络政J台参与的回应性政府鼓励和引导公民有序逬行网络政治参与有助于实现政府、公民对社会的共同治理•例如,李斌指出构建"回应政府"、累积信任资本、规范网络参与、改革政治^制四个层面的应对措施;郝丽指出网络政治参与使政府部门的一举一动都处在公众监督下,从而对政府回应力带来挑战;郭旭认为,网络参与存在政府回应力不强等问题;召济从人员、制度、观念、沟通渠道四方面提岀政府应对网络舆论危机的具体措施.三、网络参与的实证研究与理论硏究相比有关公民网络参与的实证硏究略显不足朋究群体多为一般公民和在校大(转46页)(接56页)学生.翁士洪构建了 "参与一回应"模型对公共工程项目展开实证研究,并发现网民和政府互动不平衡模式是我国网络参与背景下公共工程项目的主要回应模式该发现有利于政府决策回应机制的硏究与改善. 赵轩通过对海南师范大学、海南大学、琼州学院3所高校大学生的网络政治参与调硏发现,尽管高校大学生对网络政治参与的热情较高,但是在实际网络参与中仍岀现盲目冲动、知行不一等突岀问题.等通过对北京5所高校469名学生开展网络政治参与统计调查分析得岀当前高校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现状;基于此逬一步分析了互联网环境对大学生政治参与产生的影响「并针对网络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提岀有助于改善网络政治参与的对策与措施.四、国内研究现状评述目前学术界在网络参与上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但总体来看,硏究仍处于起步阶段系统性研究网络政治参与的文章并不多见今后的网络参与硏究要不断拓展硏究的广度与深度,加强系统性硏究;逬一步开展实证硏究,网络参与是实践性很强的活动,网络参与理论离不开实践的支持;注重硏究方法与硏究路径的多元化,这也正是网络参政硏究的突破口.参考文献1杨三涛•电子政务中公众参与的法律问题研究•西南政法大学,2007.2. 张新慧.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引发的现实思考.忻州I丿帀范学院学报,2010(4).3. 尹冬华.公民网络参与:新政治系统理论的分析框架尸""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10(02).4. 李斌.网络政治学导论冲国社会科学岀版比2006(148).5•李奋生.新生代农民工网络政治参与硏究.农业经济,2013 (02).6.黄婷.政府治理中公民网络参与的路径选择•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4).7胡宗仁网络政治参与背景下的政府行政改革之道.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9(6).8.邹军.看得见的"声音"一解码网络舆论冲国广播电视出版比2011(37).9.乔成邦.公民网络参与的意义、障碍及发展路径.许昌学院学报,2008(03).10•赵银红.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两重性”分析.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9(3).(5任编辑:兰卡)文献综述范文3000宇【摘要】股票市场操纵行为主要有:利用虚假信息的操纵;进行真实交易的操纵,如连续或联合买卖类型的操縱等;通过交易影响特走时段证券价格的操纵;通过洗售或对敲进行虚假*十易等等.当前我国关于股票市场操纵的监管,主要以行政监管为主刑事处罚为辅,民事诉讼存在严重不足•因此,亟待完善关于股票市场操纵行为监管的法衛去规,引入集体诉讼和举证倒置措施,改进民事诉讼机制,同时弓I入初★"奖励措施提高发现概率加大行政处罚和刑事力度.[关键词]股票市场操纵;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刑事责任【中图分类号】F830.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937(2018)03-0073-05—、引言随看我国股票市场的不断扩容,股票市场操纵行为也越来越频繁.2015年的股灾让很多股民4湄余悸.2017年证监会又开出两张高额罚单丄月23日徐翔等人被罚110亿元,3月30日鲜言被罚34.7亿元.这些高额罚单的出现一方面表明股票市场操纵行为非常严重,另一方面说明政府监管部门正在加大打击股票市场操纵行为的力度.当股票市场的监管缺位或失灵时,公司大股东和高管可能与机构投资者或投资大户联合起来同时用信息优势和资金优势来操纵股价,以牟取蔚I」.无论是私募大佬徐翔的市场操纵,还是公司大股东及高管鲜言迪市场操纵,都是同时^用了信息优势和资金优势,这表现为公司信息披露的内容和形式都完美对接了股票市场的炒作行为.这种利用信息优势和资金优势操纵股票市场的行为如果得不到有效遏制將会导致股票市场的价格信号被严重扭曲不仅降低股票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更严重损害处于信息劣势和资金劣势的中小投资者,最终导致股票市场的崩溃.随着移动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的岀现,股票市场的电子化交易日益超越地理和时间限制,同时也带来股票市场操纵的智能化和隐蔽化,由此弓I发的"蝴蝶效应"和“多米诺骨牌效应”也日益严重,因此如何有效识S!)和监管股票市场操纵行为促逬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成为全球各国面临的挑战.本文通过对国内夕卜学者关于股票市场操纵行为的类型、动财口后果及监管手段的研究成果进行评述从中探讨识SJJ和监管股票市场操纵行为的方法丄炯为改进股票市场的监管实勢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二、文献综述(一)国夕清关股票市场操纵硏究的文献综述1关于股票市场操纵的识S!J和分类Kyle A S,Viswanathan S[ 1 ]指出市场操纵是故意损害经济效益的活动,包括扭曲价格以及降{氐市场流动性•非法价格操纵只有在金融市场的基本作用被扭曲时才会发生.Allen,Gale(1992)提出股票市场操纵行为方式分为三种,即基于交易的操纵、基于行动的操纵和基于信息的操纵作者在理性预期迪框架下研究操纵行为「认为操纵者通过影响市价引起其他投资者的反馈效应是基于交易操纵的普遍做法.2.关于股票市场擾纵的涂径Benabou KLaroque G(1988)很早就研究了使用特权信息来操纵市场的行为,指岀操纵者通过扭曲发布信息的真实性来刺激和操纵资本市场.Wi「ama D G 等(2017)以印度尼西亚的市场传言为样本,也证实谣言细纵股价.Bagnoli M f Lipman B L(1996)研究发现投标人可以仅通过收购出价操纵目标公司的股票价格来赚取利润,他们证明股价操纵行为降低了预售股票的价格.Lee E J,Eom K S,Park KS[2 ]硏究了欺诈订单这种操纵方式该种方式多发生在开市后的一段时间及收盘前一段时间换纵者获得额外利润•作者指出波动较高的、市价较低M、管理信息公开度低的股票,更可能被操纵.ComertonfordeCPutni游?留TJ[3]硏究了收盘价的操纵问题,使用来自美国和加拿大四家证券交易所发生的被起诉案例,采用检测控制估计(DCE)方法,发现较高信息不对称水平和中低流动性水平的曄最有可纵且】末发生操纵的可能性更高.Saif Ullah,Nadia Massoud,Barry Scholnick[4 ]硏究了利用并购方式进行的行为型股价操纵行为.Liu Zheng,Zhou Xianming[ 5 ]构建模型对另一种类型的行为型股价操纵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操纵可以利用拉升倒货的交易策略,先大呈买入并囤积股票,同时推动其价格上升,然后以更高价格岀售,以此从中获利.Qiu Junfeng7hang Yongli[ 6 ]检验了股市操纵行为的影响,发现尾市操纵对价格的准确性有明显的不^影响.Eva Lomnicka[ 7 ]利用诉讼行为案例探讨了在新兴的巴基斯坦股票市场上的股价操纵行为朋究了市场交易行为主体之间串通的操纵行为.3•关于股票市场操纵的动因国夕卜学者发现操纵者的动因是多样的.Khwaja A I,Mian A[ 8 ]硏究了新兴市场的股票价格操纵,发现经纪人有操纵的动机•经纪人自己进行交易时,年收益率高于外部投资者很多.大多数经纪人都赚取重大的操纵租金,保守估计表明,这些操纵租金可能占总经纪业隽收入的近一半.Vanden Joel M[9]认为持有特走类型衍生产品的公司内部人士有动机进行股票价格操纵.4.关于股票市场操纵的后果国外学者发现操纵有不同的影响后果AggarwaLWu硏究发现股票市场操纵可能对市场效率有重要影响,被操纵股票在股价波动性、股票活跃度方面都有明显变化,结果表明流动性较差的股票更有可能受到操纵而且操纵会增加股票的流动性与价格波动.股票在操纵期间表现为高流动性,操纵前、操卅性9之后表现为低流动[10 ].Aggarwal R,Wu GJ[ 11 ]硏究了信息型操纵行为提出股价操纵行为增加了股价的波动性和股票的流动性也增加了收益股票价格在操纵期间上升和操纵后期下跌.Goldstein LGuembel A(2008)发现操纵使得被操纵公司的价值减少. 由于从金融市场到实体经济的反馈效应,当投机者逬行操纵时,公司的价值减少,交易者从中获利.BEN・DFD ITZH**[ 12 ]则证明存在一种机制能操纵对冲基金的回报.一些对冲基金在关键报告日期操纵股票价格上创L操纵者可能扭曲月底价格, 操纵者取得的大部分回报是在交易的最后几分钟内赚取的.文献综述范文3000字一、情绪管理的理论内涵(一)组织行为学等领域的硏究情绪管理的概念最初却并非来源于心理学领域,对其的描述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组织行为学研究.1975年美国社会学家阿莉・R•霍赫希尔德在《感受和情绪的社会学:选择的可能性》一文中说到,在解释人们为何有所行动、有所思考的这个过程中,社会学家们逐渐涉及到”情感”和”情绪”的概念并在此文中提岀”情感规则"和”情绪工作”的概念•情感规则是我们在多种情境下"should feel”,通过指出什么是适当的、合人意的表迖给出了感情表达的标准而情绪工作则是衡呈社会成员在情绪管理中所付出的努力,会受到情境的影响,尤其是文化背景(Hochschild ,1975).wo「k这个词倾向于指,在社会领域中,所有的情绪管理表现都需要有意识的努力,”情绪工作”概念的提岀曾引起过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等相关学术界的广泛关注(马向真王章莹,2012).1979年霍赫希尔德在《情绪工作、情感规则、和社会结构》一文中提岀了”情绪管理”的概念她认为情绪管理是一种在遵循情感规则和结合所处情境情况下,个人”努力”去改变”内在体验”和"外在表现”的程度和质呈的过程(Hochschild,1979).在直接经验"外交官的微笑"和间瞬验“销售品质"的双重启发下,1983 年,霍赫希尔德在《情绪管理探索》一文中提岀了她之后全力硏究的"情绪劳动" 这一概念并将其界定为”个人致力于情感的管理以便在公众面前,创造一个大家可以看到的脸部表情或身体动作”.最初她认为”情绪工作"、”情绪管理"、”情绪劳动”这三个术语是可以交互使用的,后来,她对情绪工作和情绪劳动这两个概念进行了区分,且对情绪劳动做了大呈跟逬研究,但是对”情绪管理”却没有做出逬一步的区分和说明(王丽ft2010). 事实上发生在工作场所中的情绪管理是f非常复杂的现象.组织行为领域的情绪管理在当今企业EAP计划闵工帮助计划)中产生了影响, 越来越多的企业重视员工的绪管理旨在帮助员工缓解工作压力、改善工作情绪.EAP划是科学管理员工情绪的工具,是"企业的情绪按摩剎’(马向真王章莹,2012).随着社会对情绪认识程度的加深,人们开始热衷于情绪相关研究,特别是风靡餌的情商(EQ)应运而生管理学视角也意识到了”情绪需要管理人类需要情绪管理",以以人为本为理念以和谐管理为最终追求,管理学领域硏究者也为"在管理中做到人和人的和谐——人际和谐,人和社会的谐一一群己和谐,人和自然的和谐——天人和谐”而不断地努力着.二、心理学领域的研究由于研究者理解力、硏究角度和关注点的各不相同,情绪管理的概念在每个专家学者看来也是各执一1 司、意见不能统一,虽然现行当下的硏究中宙有大呈的关于情绪管理内涵的研究,但尚未有确定的统一的关于情绪管理的概念(孟佳2012). 笔者从心理学领域情绪管理概念的发展史来综述心理学领域情绪管理理论内涵研究.1心理学领域情绪管理概念的发展史心理学家们对"智力"研究的着迷启蒙了 "情绪管理相似内涵"相关研究. 笔者就'理学领域辟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混沌期(1920 ~ I960)虽然一开始心理学家们探索和记录智力相关知识时將注意力固看在诸如记忆、解决问题等认知方面但是硏究者们知道智力中非认知的方面也同样重要,因而他们对同样重要的°non-cognitive aspects in intelligence0也产生了极大的兴趣.1920年,爰德华桑代克使用"社会智力"T来描述"认识管理他人的技巧", 换而言之他认为人类拥有不止一种智力,而众多智力中,”认识管理他人且在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方面有非凡表现的能力,就是社会智力";1940年,大卫韦克斯勒作为韦克斯勒呈表的创制者倾向于"智力包含智力和非智力因素"两个方面的观点, 并看重描述了智能促使下的非智力因素的影响•他认为,非智力因素又可以分为情感因素、个人因素、社会因素.第二阶段萌芽期(I960 ~ 1989)这個时间段硏究者们将目光到了 "情绪智力"一词的创作中.1964年情绪智力T司,就巴空出现在贝尔德克发表的学术论文《Sensivity to Emotional expression in three modes of communication》中;1966 年,德国人Barbara Leaner以情绪智力一词命名其论文《Emotional Intelligence and Emancipation》;1983年雇华德加德纳在《智能的结构:多元智力理论》一45 中写到,智力可分为人际智能和自省智能.他进一步得岀结论传统智力比如IQ已经无法完整地解释认知方面的能力了.自此以后,研究者们达成了共诃那就是智力的传统内容已经不能完整地解读"绩效"了; 1986年柏尼在博士论文《情绪硏究:发展情绪智力启我整合和恐惧伤害和的相关性》中明确探讨了发展情绪智力的问题;1987年,英国人基思七淅山作为英国门萨俱乐部的成员,最早将"情商"这个术语公布在英国门萨俱乐部杂志上但是I以乎并没有在国际上带来多大影响;此外以色列著名心理学家巴昂1988年在其博士论文中首创了情商EQ概念.第三阶段破土期(1989 ~ 1995)1989年,斯坦利•格林斯潘普提出了f 模型来描述”情绪智力”,这个模型并未引起学界的大的反响;紧接着1989 ~ 1900年,美国心理学家Mayer和Salovey(1990)连续发了两篇论文认为情绪是整合生理反应、认知和意识觉察的内部运行的活动总和,并首次介绍了"情绪智力"的概念和理论.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逐渐意识到他们所描述的就是”监察自身和他人的感情和情绪的能力,区分情绪之间差S啲能力,以及运用这种信息以指导个人思维和行动的能力"•在论文中, 他们还将其划分为为情绪的评估和表达、情绪的调整和情绪的运用三个主要维度, 这可被认为是Mayer和Salovey情绪智力模型的雏形.1997年他们将情绪智力模型修正并发展为五个维度.从各学派的硏究成果上看,Mayer和Salovey情绪智力学派已经基本达成共识:情绪智力是加工情绪信息的独立的智力成分,包括情绪感知、情绪运用、情绪理解和情绪管理四个维度,这种对情绪智力的走义一直沿用至今,广为大众所接受.。
居民和政府之间沟通论文摘要:信访工作是跟群众打交道,就是要替老百姓说话,维护老百姓的利益,解决他们反映的问题。
站在老百姓的立场上考虑问题。
归根结底,信访办是反映民意的一个渠道。
研究主题:“旧房改造”时期的棚户区居民上访问题;研究对象:河南省商丘市八八区棚户区的居民和信访办工作人员;研究方法:访谈法和实地观察法;研究意义:当前我国信访工作量大,案情复杂,有些案件都是经过政府或者公检法部门受理过的,所以处理难度非常大。
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居民的自我维权意识增强。
居民知道通过信访部门可以维护自己的权利。
信访部门作为群众与政府沟通的桥梁,能够及时地将一些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但对于政府领导下的基层区信访办,虽然能够发挥很大的作用,但它不仅人员构成很少,影响力也很小。
同时,人们对它的关注度也不高。
所以本文以近几个月“旧城改造”为契机,深入了解区信访办的居民上访问题和信访部门的工作流程和面临的困境。
信访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采用书信、电子邮件、传真、电话、走访等形式,向各级人民政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反映情况,提出建议、意见或者投诉请求,依法由有关行政机关处理的活动[1]。
信访办是县级以上党委政府负责处理群众来信来访的工作机构。
信访工作是指就是信访办的工作人员处理的信访事务。
而本文所论述的是政府领导下的区信访办。
区信访办不同于市信访局,区信访办是直接跟最基层群众打交道,它处理的是在这个区里,除社区能够解决的事情之外的所有日常事务,包含各行各业、各个方面。
只要是生活在这个区的居民面临的种种问题都需要解决。
比如:家庭财产纠纷、退休金、养老金的办理、拆迁补偿、法律上的冤假错案等。
可以说,所有涉及每个人切身利益的事情区信访办都要管。
总的来说,区信访工作比较烦琐,没有固定的时间,固定的种类,它牵扯到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
同时它的特殊性也表现为事件不分主次,不分大小。
本文主要是以近期八八区旧房改造上访问题来论述。
摘要:本文在梳理国内有关公民网络参与文献的基础上,从概念界定、理论研究领域、实证研究领域三方面对公民网络参与进行总结与探讨.从现有研究成果中发现,有关网络参与的系统性研究和实证研究不足,对今后的研究提出几点建议.关键词:公民网络参与;理论研究;实证研究近年来,公民网络参与得到学术界与政界的广泛关注,有关网络参与的研究文献众多.梳理网络参与的研究文献,掌握目前国内公民网络参与研究现状,以期进一步拓宽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实现对网络参与的全面科学论证.一、网络参与内涵目前学术界对网络参与的概念界定尚未达成一致,但包含的范围相互趋近.通过参考研究文献,并结合政治参与的概念,可将公民网络参与定义为:公民以信息作媒介,以网络为基本载体所进行的以期影响或改变政府公共决策的一种政治行为.陈东明和陈明明认为公民网络参与的定义可从参与主体、参与客体和参与结构三个方面来理解.其中,参与途径趋于一致,即通过通讯设备、计算机、互联网等多种技术方法,而参与主体和参与客体不尽相同.1.网络参与主体网络参与主体可分为一般群体与特殊群体.对于一般群体,有些学者认为是公民,如尹冬华认为网络参与即公民借助互联网等技术手段所进行的有关公共事务的表达与讨论、网络结社或因网络动员而引发的集体行动,主要包括舆论生成与政治影响这两个环节.而李斌认为网络参与的主体除网民外,还应包括网络上的虚拟团体,他认为网络参政是指网民或虚拟团体利用网络平台这一空间载体,表达自身意愿并影响政治决策过程的政治行为.特殊群体这里指有针对性研究的群体,如新生代农民.李奋生认为新生代农民工网络政治参与是新生代农民工借助虚拟的网民身份或在网络社交平台发表政治主张与政治意愿,影响或改变政治决策、参与行政管理的活动,是能够直接或间接影响政府决策和政府运行的参政行为.2.网络参与客体网络参与客体是指网络参与主体所针对的对象或目标,一般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网络参与客体仅指政治领域,黄婷认为,公民网络参与是公民以网络作为平台,表达政治诉求,参与制定、修改、评论政府决策与公共事务的政治行为.胡宗仁认为网络政治参与是通过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等多种途径,利用互联网这一空间载体来参与制定、通过或执行政治决策的行为过程.广义的网络参与客体除政治领域外,还包括公共政策等行政领域.邹军认为,目前来看,互联网的网民舆论或者网络参与的指向“对内表现为对个体权利受侵犯的******,以及对权力的监督、对真相的追寻、对权威的消解等;对外则表现出愤激的民族主义情绪.”乔成邦认为,网络参与是公民通过电子邮件、网络社交论坛等多种形式,参与政府公共政策制定或影响公共事务执行的行为过程.二、网络参与的理论研究1.网络参与对******政治的作用互联网这把“双刃剑”为******发展创造机遇的同时,也产生了消极影响.例如,杨蔚琪认为互联网拉近了政府与公民的距离,使二者自由交流,有利于观点达成一致;趙银红则认为网络参与因受制于种种霸权,很难反映公民的真实意愿;主流政治文化也将遭受冲击等.2.网络政治参与的特点与困境学术界认为网络政治参与具有快捷性、开放性与超时空性等特点.但是,由于数字鸿沟、网民素质参差不齐等原因,公民网络政治参与存在许多困境.刘文从参与的规范性、信息的客观性等角度分析;朱坤则指出网络政治参与面临的非规范性、群体极化、非理性和法律监管缺位现实困境.3.政府对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回应性政府鼓励和引导公民有序进行网络政治参与,有助于实现政府、公民对社会的共同治理.例如,李斌指出构建“回应政府”、累积信任资本、规范网络参与、改革政治体制四个层面的应对措施;郝丽指出网络政治参与使政府部门的一举一动都处在公众监督下,从而对政府回应力带来挑战;郭旭认为,网络参与存在政府回应力不强等问题;邵杰从人员、制度、观念、沟通渠道四方面提出政府应对网络舆论危机的具体措施.三、网络参与的实证研究与理论研究相比,有关公民网络参与的实证研究略显不足.研究群体多为一般公民和在校大(转46页)(接56页)学生.翁士洪构建了“参与――回应”模型对公共工程项目展开实证研究,并发现网民和政府互动不平衡模式是我国网络参与背景下公共工程项目的主要回应模式,该发现有利于政府决策回应机制的研究与改善.赵轩通过对海南师范大学、海南大学、琼州学院3所高校大学生的网络政治参与调研发现,尽管高校大学生对网络政治参与的热情较高,但是在实际网络参与中仍出现盲目冲动、知行不一等突出问题.等通过对北京5所高校469名学生开展网络政治参与统计调查,分析得出当前高校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现状;基于此进一步分析了互联网环境对大学生政治参与产生的影响,并针对网络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提出有助于改善网络政治参与的对策与措施.四、国内研究现状评述目前学术界在网络参与上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但总体来看,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系统性研究网络政治参与的文章并不多见.今后的网络参与研究要不断拓展研究的广度与深度,加强系统性研究;进一步开展实证研究,网络参与是实践性很强的活动,网络参与理论离不开实践的支持;注重研究方法与研究路径的多元化,这也正是网络参政研究的突破口.参考文献1.杨三涛.电子政务中公众参与的法律问题研究.西南政法大学,2007.2.张新慧.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引发的现实思考.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10(4).3.尹冬华.公民网络参与:新政治系统理论的分析框架.******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10(02).4.李斌.网络政治学导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148).5.李奋生.新生代农民工网络政治参与研究.农业经济,2013(02).6.黄婷.政府治理中公民网络参与的路径选择.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4).7.胡宗仁.网络政治参与背景下的政府行政改革之道.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9(6).8.邹军.看得见的“声音”――解码网络舆论.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1(37).9.乔成邦.公民网络参与的意义、障碍及发展路径.许昌学院学报,2008(03).10.赵银红.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两重性”分析.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9(3).(责任编辑:兰卡)【摘要】股票市场操纵行为主要有:利用虚假信息的操纵;进行真实交易的操纵,如连续或联合买卖类型的操縱等;通过交易影响特定时段证券价格的操纵;通过洗售或对敲进行虚假******易;等等.当前我国关于股票市场操纵的监管,主要以行政监管为主,刑事处罚为辅,民事诉讼存在严重不足.因此,亟待完善关于股票市场操纵行为监管的法律法规,引入集体诉讼和举证倒置措施,改进民事诉讼机制,同时引入******奖励措施,提高发现概率,加大行政处罚和刑事力度.【关键词】股票市场操纵; 行政责任; 民事责任; 刑事责任【中图分类号】 F830.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4-5937(2018)03-0073-05一、引言随着我国股票市场的不断扩容,股票市场操纵行为也越来越频繁.2015年的股灾让很多股民心有余悸.2017年证监会又开出两张高额罚单,1月23日徐翔等人被罚110亿元,3月30日鲜言被罚34.7亿元.这些高额罚单的出现,一方面表明股票市场操纵行为非常严重,另一方面说明政府监管部门正在加大打击股票市场操纵行为的力度.当股票市场的监管缺位或失灵时,公司大股东和高管可能与机构投资者或投资大户联合起来,同时利用信息优势和资金优势来操纵股价,以牟取暴利.无论是私募大佬徐翔的市场操纵,还是公司大股东及高管鲜言的市场操纵,都是同时利用了信息优势和资金优势,这表现为公司信息披露的内容和形式都完美对接了股票市场的炒作行为.这种利用信息优势和资金优势操纵股票市场的行为如果得不到有效遏制,将会导致股票市场的价格信号被严重扭曲,不仅降低股票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更严重损害处于信息劣势和资金劣势的中小投资者,最终导致股票市场的崩溃.随着移动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的出现,股票市场的电子化交易日益超越地理和时间限制,同时也带来股票市场操纵的智能化和隐蔽化,由此引发的“蝴蝶效应”和“多米诺骨牌效应”也日益严重,因此,如何有效识别和监管股票市场操纵行为,促进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成为全球各国面临的挑战.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学者关于股票市场操纵行为的类型、动机和后果及监管手段的研究成果进行评述,从中探讨识别和监管股票市场操纵行为的方法,以期为改进股票市场的监管实务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二、文献综述(一)国外有关股票市场操纵研究的文献综述1.关于股票市场操纵的识别和分类Kyle A S,Viswanathan S[ 1 ]指出市场操纵是故意损害经济效益的活动,包括扭曲价格以及降低市场流动性.非法价格操纵只有在金融市场的基本作用被扭曲时才会发生.Allen,Gale(1992)提出股票市场操纵行为方式分为三种,即基于交易的操纵、基于行动的操纵和基于信息的操纵.作者在理性预期的框架下研究操纵行为,认为操纵者通过影响市价引起其他投资者的反馈效应是基于交易操纵的普遍做法.2.关于股票市场操纵的途径Benabou R,Laroque G(1988)很早就研究了使用特权信息来操纵市场的行为,指出操纵者通过扭曲发布信息的真实性来刺激和操纵资本市场.Wirama D G等(2017)以印度尼西亚的市场传言为样本,也证实谣言会操纵股价.BagnoliM,Lipman B L(1996)研究发现投标人可以仅通过收购出价操纵目标公司的股票价格来赚取利润,他们证明股价操纵行为降低了预售股票的价格.Lee E J,Eom K S,Park K S[ 2 ]研究了欺诈订单这种操纵方式,该种方式多发生在开市后的一段时间及收盘前一段时间,操纵者获得额外利润.作者指出波动较高的、市价较低的、管理信息公开度低的股票,更可能被操纵.Comertonforde C,Putni?諪?觢 T J[ 3 ]研究了收盘价的操纵问题,使用来自美国和加拿大四家证券交易所发生的被起诉案例,采用检测控制估计(DCE)方法,发现较高信息不对称水平和中低流动性水平的股票最有可能被操纵,且在期末发生操纵的可能性更高.Saif Ullah,Nadia Massoud,Barry Scholnick[ 4 ]研究了利用并购方式进行的行为型股价操纵行为.Liu Zheng,Zhou Xianming[ 5 ]构建模型对另一种类型的行为型股价操纵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操纵可以利用拉升倒货的交易策略,先大量买入并囤积股票,同时推动其价格上升,然后以更高价格出售,以此从中获利.Qiu Junfeng,Zhang Yongli[ 6 ]检验了股市操纵行为的影响,发现尾市操纵对价格的准确性有明显的不利影响.Eva Lomnicka[ 7 ]利用诉讼行为案例探讨了在新兴的巴基斯坦股票市场上的股价操纵行为,研究了市场交易行为主体之间串通的操纵行为.3.关于股票市场操纵的动因国外学者发现操纵者的动因是多样的.Khwaja A I,Mian A[ 8 ]研究了新兴市场的股票价格操纵,发现经纪人有操纵的动机.经纪人自己进行交易时,年收益率高于外部投资者很多.大多数经纪人都赚取重大的操纵租金,保守估计表明,这些操纵租金可能占总经纪业务收入的近一半.Vanden Joel M[ 9 ]认为持有特定类型衍生产品的公司内部人士有动机进行股票价格操纵.4.关于股票市场操纵的后果国外学者发现操纵有不同的影响后果.Aggarwal,Wu研究发现股票市场操纵可能对市场效率有重要影响,被操纵股票在股价波动性、股票活跃度方面都有明显变化,结果表明流动性较差的股票更有可能受到操纵,而且操纵会增加股票的流动性与价格波动.股票在操纵期间表现为高流动性,操纵前、操作期之后表现为低流动性[ 10 ].Aggarwal R,Wu G J[ 11 ]研究了信息型操纵行为,提出股价操纵行为增加了股价的波动性和股票的流动性,也增加了收益,股票价格在操纵期间上升和操纵后期下跌.Goldstein I,Guembel A(2008)发现操纵使得被操纵公司的价值减少.由于从金融市场到实体经济的反馈效应,当投机者进行操纵时,公司的价值减少,交易者从中获利.BEN-D**ID ITZH**[ 12 ]则证明存在一种机制能操纵对冲基金的回报.一些对冲基金在关键报告日期操纵股票价格.比如,操纵者可能扭曲月底价格,操纵者取得的大部分回报是在交易的最后几分钟内赚取的.一、情绪管理的理论内涵(一)组织行为学等领域的研究情绪管理的概念最初却并非来源于心理学领域,对其的描述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组织行为学研究.1975年,美国社会学家阿莉·R·霍赫希尔德在《感受和情绪的社会学:选择的可能性》一文中说到,在解释人们为何有所行动、有所思考的这个过程中,社会学家们逐渐涉及到“情感”和“情绪”的概念,并在此文中提出“情感规则”和“情绪工作”的概念.情感规则是我们在多种情境下“should feel”,通过指出什么是适当的、合人意的表达,给出了感情表达的标准,而情绪工作则是衡量社会成员在情绪管理中所付出的努力,会受到情境的影响,尤其是文化背景(Hochschild ,1975).work这个词倾向于指,在社会领域中,所有的情绪管理表现都需要有意识的努力,“情绪工作”概念的提出曾引起过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等相关学术界的广泛关注(马向真,王章莹,2012).1979年霍赫希尔德在《情绪工作、情感规则、和社会结构》一文中提出了“情绪管理”的概念,她认为情绪管理是一种在遵循情感规则和结合所处情境情况下,个人“努力”去改变“内在体验”和“外在表现”的程度和质量的过程(Hochschild,1979).在直接经验“外交官的微笑”和间接经验“销售品质”的双重启发下,1983年,霍赫希尔德在《情绪管理探索》一文中提出了她之后全力研究的“情绪劳动”这一概念,并将其界定为“个人致力于情感的管理,以便在公众面前,创造一个大家可以看到的脸部表情或身体动作”.最初她认为“情绪工作”、“情绪管理”、“情绪劳动”这三个术语是可以交互使用的,后来,她对情绪工作和情绪劳动这两个概念进行了区分,且对情绪劳动做了大量跟进研究,但是对“情绪管理”却没有做出进一步的区分和说明(王丽霞,2010).事实上,发生在工作场所中的情绪管理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现象.组织行为领域的情绪管理在当今企业EAP计划(员工帮助计划)中产生了影响,越来越多的企业重视员工的绪管理,旨在帮助员工缓解工作压力、改善工作情绪.EAP划是科学管理员工情绪的工具,是“企业的情绪按摩剂”(马向真,王章莹,2012).随着社会对情绪认识程度的加深,人们开始热衷于情绪相关研究,特别是风靡全球的情商(EQ)应运而生,管理学视角也意识到了“情绪需要管理,人类需要情绪管理”,以以人为本为理念,以和谐管理为最终追求,管理学领域研究者也为“在管理中做到人和人的和谐——人际和谐,人和社会的谐——群己和谐,人和自然的和谐——天人和谐”而不断地努力着.二、心理学领域的研究由于研究者理解力、研究角度和关注点的各不相同,情绪管理的概念在每个专家学者看来也是各执一词、意见不能统一,虽然现行当下的研究中已经有大量的关于情绪管理内涵的研究,但尚未有确定的统一的关于情绪管理的概念(孟佳,2012).笔者从心理学领域情绪管理概念的发展史来综述心理学领域情绪管理理论内涵研究.1.心理学领域情绪管理概念的发展史心理学家们对“智力”研究的着迷,启蒙了“情绪管理相似内涵”相关研究.笔者将心理学领域情绪管理概念发展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混沌期(1920~1960)虽然一开始心理学家们探索和记录智力相关知识时,将注意力固着在诸如记忆、解决问题等认知方面,但是研究者们知道智力中非认知的方面也同样重要,因而他们对同样重要的“non-cognitive aspects in intelligence”也产生了极大的兴趣.1920年,爱德华桑代克,使用“社会智力”一词来描述“认识管理他人的技巧”,换而言之,他认为人类拥有不止一种智力,而众多智力中,“认识管理他人,且在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方面有非凡表现的能力,就是社会智力”;1940年,大卫韦克斯勒作为韦克斯勒量表的创制者,倾向于“智力包含智力和非智力因素”两个方面的观点,并着重描述了智能促使下的非智力因素的影响.他认为,非智力因素又可以分为情感因素、个人因素、社会因素.第二阶段,萌芽期(1960~1989)这個时间段,研究者们将目光到了“情绪智力”一词的创作中.1964年,情绪智力一词,就已经出现在贝尔德克发表的学术论文《Sensivity to Emotional expression in three modes of communication》中;1966年,德国人Barbara Leuner以情绪智力一词命名其论文《Emotional Intelligence and Emancipation 》;1983年,霍华德加德纳在《智能的结构:多元智力理论》一书中写到,智力可分为人际智能和自省智能.他进一步得出结论,传统智力比如IQ,已经无法完整地解释认知方面的能力了.自此以后,研究者们达成了共识,那就是智力的传统内容已经不能完整地解读“绩效”了;1986年,柏尼在博士论文《情绪研究:发展情绪智力,自我整合,和恐惧,伤害和的相关性》中明确探讨了发展情绪智力的问题;1987年,英国人基思·比斯利,作为英国门萨俱乐部的成员,最早将“情商”这个术语公布在英国门萨俱乐部杂志上,但是似乎并没有在国际上带来多大影响;此外以色列著名心理学家巴昂1988年在其博士论文中首创了情商EQ概念.第三阶段,破土期(1989~1995)1989年, 斯坦利·格林斯潘曾提出了一个模型来描述“情绪智力”,这个模型并未引起学界的大的反响;紧接着1989~1900年,美国心理学家Mayer和Salovey(1990)连续发了两篇论文,认为情绪是整合生理反应、认知和意识觉察的内部运行的活动总和,并首次介绍了“情绪智力”的概念和理论.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逐渐意识到他们所描述的就是“监察自身和他人的感情和情绪的能力,区分情绪之间差别的能力,以及运用这种信息以指导个人思维和行动的能力”.在论文中,他们还将其划分为为情绪的评估和表达、情绪的调整和情绪的运用三个主要维度,这可被认为是Mayer和Salovey情绪智力模型的雏形.1997年他们将情绪智力模型修正并发展为五个维度.从各学派的研究成果上看,Mayer和Salovey情绪智力学派已经基本达成共识:情绪智力是加工情绪信息的独立的智力成分,包括情绪感知、情绪运用、情绪理解和情绪管理四个维度,这种对情绪智力的定义一直沿用至今,广为大众所接受.。
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治理模式文献综述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互联网技术迅速开展,计算机在民众中得到普及,我国的网民数量也迅速增加到今天的5.13亿左右。
由于我国政治民主化进程的开展,网络空间的虚拟性,网络影响力的增加,我国公民和网民越来越多的通过网络表达对公共事件的看法、参与国家政治生活、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
虽然我国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治理研究起步较晚,但是关于网络治理的相关问题我国学者做了大量的研究。
从总体上看,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政府网络治理的开展现状分析。
从文献中,我们发现网络治理越来越受到政府重视。
当前,加强执政能力建立、提高执政水平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加强舆情信息工作、建立舆情信息机制。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报告中就如何加强网络舆情引导和掌控能力方面提出了三点明确要求;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建立社会平安事件的预防预警和应急处置体系〞以及“加强重要新闻媒体建立,重视互联网等新兴媒体建立、运用、管理,把握正确舆论导向,提高传播能力。
〞如在谢金林的?网络舆论的政府治理: 理念、策略与行动?、?网络空间政府舆论危机及其治理原那么?、郑曙村和张勇的?中国网络公共领域的兴起与政府治理?、刘良的?中国网络公共领域的兴起与政府治理模式变迁?、姚引良.刘波和汪应洛的?网络治理理论在地方政府公共管理实践中的运用及其对行政体制改革的启示?等文章中都详细阐述了政府对网络舆情的治理方法及策略,表达出政府对网络治理的重视。
但在网络治理如火如荼开展的背后也存在写缺乏与缺陷。
根据近两年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发布的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统计数据看,2021年排名前20位的网络热点事件中,与政府直接相关的有15件,负面事件有14件,占政府事件总数的93%;2021年排名前20位的网络热点事件中,与政府直接相关的负面事件6件,占政府事件总数的75%。
说明当前网络热点事件往往反映的是政府的负面信息,直接影响了政府公信力及领导干部的形象。
国内公民网络参政研究文献综述作者:刘星星段菲菲来源:《现代经济信息》2014年第05期摘要:本文在广泛阅读国内有关公民网络参政文献的基础上,从概念内涵、主体、客体、理论研究领域四个方面对网络参政进行了梳理总结。
从已有研究成果中发现存在实证研究少、理论研究不系统等问题,并对以后研究提出建议。
关键词:网络参政;公共决策;参政意识中图分类号:D62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5-00-01现今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及各种移动终端设备的更新换代,极大促进了中国公民政治参政意识的觉醒。
网络参政成为传统参政手段的有效补充,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参政议政作用。
一、网络参政的内涵虽然目前学术界还未能形成统一定义,但基本上都是殊途同归。
比较研究文献可以将其定义为:公民以网络为平台,表达自己的政治意愿,以达到影响或改变政府公共决策的一种政治行为。
陶东明和陈明明认为任何政治参与都包括参与主体、参与客体、参与途径。
网络参与与传统政治参与主要区别在于参与途径上的不同,即利用通信设备、计算机、网络等多种技术手段,弥补传统政治参与的单一渠道的不足。
二、网络参政的主体1.一般群体。
对于一般群体,学者们普遍关心的是网络参政过程中存在的公民参政意识淡薄、参政能力欠缺、参政过程的非理性、群体极化等。
李斌认为网络参政是网民、虚拟团体通过网络平台表达意愿进而影响和推动政治决策过程的活动。
而黄婷则认为网络参政是公民以网络为基本载体,表达自己的政治意愿,参与政治生活,影响或改变政府公共决策的一种政治行为。
2.特殊群体。
李广宝认为大学生网络参政是大学生通过上网表达自己的政治意愿,以维护自身利益、影响政策的制定或改变决策结果的政治运行过程。
孙崇文认为大学生网络政治参政现状是热情与冷漠并存,理性与非理性交织,应培育参政型政治文化氛围,完善网络监管体系,推进“一站式政民互动”平台建设。
黄广发认为针对大学生网络参政的日益普及,高校应建立网络舆情预警机制,创新传统的德育课程。
新媒体下政府与民众网络沟通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梳理已有的政府与民众互动研究,可以发现政府与民众互动研究的热点问题,促进新媒体下政府与民众网络沟通的发展。
基于所搜集有关新媒体下政民互动研究的文献,分析新时代下政府网络沟通这一形式及未来研究走势。
根据目前新媒体下政府与民众网络沟通的现状,分析该形式下政民互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并提出如何将政民沟通规范化的建议。
标签:新媒体;政府;民众;网络沟通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新媒体广泛应用到人们的社会生活中,这对政府开展群众工作领域而言机遇与挑战并存。
在这样一个人人可以利用新媒体自由发声的背景下,如何利用并规范好新媒体这一平台来进行政府与民众的良性沟通是政府部门在工作实践中必须面对的新课题。
1 新媒体下政府网络沟通信息沟通是政府和公民良性互动的基本要求,随着新媒体的发展,社会信息传播格局呈现出“去中心化” 的特点,公众在公共领域中的话语权逐渐提升,公民参与社会公共领域的广度逐渐增加,程度日益深化。
基于这样的时代背景,政府与民众沟通逐渐以互联网为媒介形式进行沟通发展。
网络沟通是利用互联网的实时互动性进行民意表达的一种新形式,借助于网络沟通,公民的自由权与表达权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1.1 政府网络沟通的出现及发展由于互联网的不断发展,网络沟通作为信息时代政府与民众沟通的新形式应运而生。
改革开放以来,从网络沟通在我国的发展来看,网络沟通主要分为以下四个阶段,以1999 年“政府上网工程”启动为标志的准备阶段,2003 年开始步入起步阶段,2008 年胡锦涛与网民在线交流标志着网络沟通不断发展,2009 年网络发言人制度建立标志着该领域稳步推进。
到如今,网络沟通内容不断丰富发展,政府与公众双向互动机制不断完善,政治参与和网络市民社会也得以加强。
1.2 实现新媒体下政府网络沟通的现实意义1.2.1 推动公众与政府直接对话的重要保障互联网实现了让政府与网民的即时互动,政府通过对网上舆情的分析,可以了解人民群众切实关注的问题,并在制定决策方面更多地考虑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本人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在导师的指导下取得的研究成果。
据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其他个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本人授权沈阳师范大学研究生处,将本人硕士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有权保留学位论文并向国家主管部门或其指定机构送交论文的电子版和纸质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有权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规定。
作者签名:日期:当前我国政府与公民政治沟通问题研究中心摘要政治沟通作为现代政治学的重要研究领域,成为多数国家政府和学者研究的重点问题。
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一直再走人民当家做主,以人为本的道路,政府也一直非常重视与公民之间的关系。
因此,政府与公民的政治沟通在我国是必不可少的,更加需求我国创建科学的政治沟通体系。
进入21世纪以来,政府与公民的政治沟通已经成为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更是逐步向服务型政府过渡的基本途径,而随着经济、教育的发展,公民的政治参与意识的不断提升,也需要通过一定的渠道来维护自己的政治权利。
因此,政府与公民的政治沟通显得极为重要,提升政府和公民之间的政治沟通效率可以有效促进我国民主政治的实现。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利益介入了政府与公民之中,使政府与公民的关系复杂化。
而如今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政府与公民的关系的变化和交流会影响政治体制的改革。
为此,本文根据我国现有的发展情况,笔者提出了政府与公民的政治沟通应该是:“政府与公民通过一定的渠道进行政治信息上的传递、相互交换的过程。
”针对政府与公民政治沟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包括政府与公民之间沟通不畅,导致政府决策有时无法正确实施,公民政治权利得不到维护。
而我国政府与公民政治沟通不畅也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例如,政府和公民的政治信息在传递过程中因为沟通主体素质或沟通渠道等会产生一些“噪声”;我国封建文化思想依然影响着政府与公民的沟通意识;政府与公民的沟通渠道不畅等都会导致政治沟通过程难以完成。
网络时代政府与公民社会的沟通问题
网络时代政府与公民社会的沟通问题
口陈炳1高猛2
内容摘要网络传媒是一种公民参与的新栽体和新途径,孕育着政府与公民社会之间的新型沟通模式。
但是,网络信息的复杂性、网络文化的解构性、网络立法和网上身份认证技术的滞后性,容易导致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无序性;网络时代政府对信息集权控制的隐蔽性,可能导致技术官僚为民做主;数字鸿沟现象、政府部门网络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不强等因素,制约了政府与公民社会的良性沟通。
基于此,应积极构建政务公开的法制环境、公民网络有序参与的保障机制、数字鸿沟的技术防控机制,采取措施努力提高公务员的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
只有这样,政府才能充分地利用网络传媒与公民社会进行有效沟通,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长足发展。
关键词网络时代电子政务公民社会政治沟通
作
者1陈炳,苏州大学政府与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生江苏苏州215000;2高猛,浙江海洋学院管理学院讲师。
浙江舟山316000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通信技术和因特网的飞速发展,人类迈入了网络时代。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调查,截至2019年6月底,中国网民规模已达42亿人,互联网普及率增至318,网民总数位居世界第一。
面对网络时代的机遇和挑战,中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逐步建立,电子政务蓬勃发展,以政府新闻发布制度为代表的政府与公民社会的沟通体系初见成效。
中国共产党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了推行电子政务的目标,并指出要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完善决策信息和智力支持系统,增强决策的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
由此可见,以政府与公民社会的网络沟通为主要特征的新型政治沟通问题已经引起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
电子政务背景下政府与公民互动机制的构建探析摘要:政府与公民的互动已引起当今学者的普遍关注,有的从公民参与视角加以研究,有的从发展电子政务层面进行讨论,然而在电子政务开展的如火如荼的今天,它已经成为社会政治发展的一个大环境,政府与公民的参与在技术层面已取得突破性进展,然而在制度层面却显得滞后,公民参与没有稳定的机制环境,又如何来推动政府与公民的互动,实现公民的深度参与。
本文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重点从互动过程出发,发现问题,提出对策,确保过程从而实现对结果的追求。
关键词:公共关系学;电子政务;公民参与;机制0 引言从笔者搜集的资料来看,关于公民参与的文章很对,涉及的研究面向主要包括公民参与的背景、环境,公民参与的意义及负面影响公民参与的动力,公民参与的途径与方式,公民参与的困境及对策,公民参与的评价体系以及公民参与的经验研究。
然而在公民参与机制方面的研究并不多,主要学者包括:晏明娟[1](2009),张艾荣、黄宝荣[2](2008),陶学荣、林琼(2006),褚松燕[3](2009)以及王锡锌[4]等。
上述学者中,从制度层面进行系统探讨,较具有代表性的是王锡锌,他提出公民参与的制度化需要一个合理的制度体系。
在信息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电子政务也在如火如荼的开展,在公民参与方面势必要发挥一定的作用,符晓薇[5](2006),白淑英、何明升[6](2007)以及杨飞[7](2009)等从这方面加以研究。
综上所述,公民参与缺乏制度保障,电子政务背景下政府与公民互动这一过程更是缺乏相应的机制保障。
如今的政府流程管理理念注重对过程的控制,通过的对过程的控制实现对结果的追求,以过程能力来切实保障过程能都创造出优化的结果。
在这样的管理模式下,迫切需要从政府与公民互动这一过程出发,发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解决问题,从而实现对深度公民参与的追求。
1 公民参与概念界定最早提出“公民参与”的是二战前后研究比较政治的西文学者。
我国政府与公民关系问题研究——以政治沟通为视角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政府与公民之间的关系一直是政治学和社会学等学科研究的热点问题。
特别是在我国这样的社会主义国家,政府与公民关系问题更具有重要性和特殊性。
在历史上,中国政府与民间的沟通关系一直存在问题,有时甚至是相互排斥的状况,从而导致了政府政策的无法贯彻执行和社会的混乱。
而在当代,中国政府正在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建设,致力于加强政府与公民之间的互动和对话,促进国家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在这一背景下,对于政府与公民关系的深入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从政治沟通的角度出发,探讨当前我国政府与公民关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通过本研究,旨在达到以下目的:1.分析我国政府与公民之间的沟通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2.探究政治沟通理论在我国政府与公民之间沟通中的应用。
3.提出提高政府与公民之间沟通效果的策略和途径。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文献调研、问卷调查和访谈等方法。
其中,文献调研旨在对政治沟通理论在国内外的研究进行梳理,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基础;问卷调查将针对我国政府与公民之间的沟通情况、政府政策执行效果等问题进行调查,以获取大量的数据支持;访谈将重点关注政府相关官员、民间公共组织代表及普通公民的看法和意见,以深入挖掘政府与公民之间的沟通现状,从而形成全面、深入的研究结果。
四、论文结构本文将分为五个部分进行阐述: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介绍研究选题背景、目的和意义;第二部分将对政治沟通理论及其在政府与公民关系中的应用进行系统阐述;第三部分将对我国政府与公民之间的沟通情况进行分析,并概括归纳出当前存在的问题;第四部分将结合聚焦调查、访谈结果,提出提高政府与公民沟通效果的策略和途径;第五部分为结论,对全文进行总结和展望。
文献综述
行政管理
网络时代政府与公民社会的沟通机制研究
一、引言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互联网络的发展和普及应用,网络逐渐衍生成一种力量源,是当今社会信息获取和信息传递的工具。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截至2010年12月31日发布,中国网民规模达到4.57亿,较2009年底增加7330万人;互联网普及率攀升至34.3%,较2009年底提高5.4个百分点,网民规模跃居全球第一。
网络比任何其它媒介传播的速度更快,更富有情感,更节省能源的方式沟通信息。
网络对于公民参与具有重要的影响,能促进公民之间的交流、政府与公民之间的沟通,能在多个渠道获取信息,降低参与的成本,增强公民参与的热情。
网络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是并存的,一方面,以政府与公民社会的网络沟通为特征的政治沟通问题已引起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这有利于新型网络政治沟通机制的构建;另一方面,在引导和发展网络政治参与的过程中,既要充分利用网络推动社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又要防止网络引发的诸多危机问题。
因此,能否有效的利用和正确应对以网络为媒介的“沟通”具有重大的意义,关系到党和政府的执政能力建设,关系到社会稳定与和谐发展,关系到国家安全。
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在网络时代中电子政府与公民社会的沟通面临着一系列巨大的挑战乃至威胁,如何应对这些挑战和威胁,是当今电子政务发展中需努力解决的重大课题。
二、主题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
国外一些国家就认识到了网络政治时代的到来,开始了积极的研究,而我国由于网络建设和发展的依赖性和滞后性以及传统观念的影响,限制了网络政治的研究和发展。
及时地认识、研究这个问题,让人们认识到网络政治对政治的影响、以及网络政治的运行规律,防止网络政治对我国政治形态造成负面影响,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本文通过研读内外专著、期刊和进行国内社会各阶层访谈、调查这两个途径并结合网络方面知识进行对政府与公民社会沟通的机制研究。
针对网络政治中政府与公民社会网络沟通这一政治沟通是比较新的课题,我国相关理论研究比较少和实践处于摸索阶段这个现状。
当今,网络技术、网络社会和网络文化对政治活动的影响无处不在,所产生的结果是非常深
刻的,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类的政治生活正在徐徐步入美国学者马克·斯劳卡所说的“那些有可能永远地模糊真实和虚拟之间的界线的技术,将对政治带来影响”的网络政治时代。
网络环境下政府与公民社会的沟通是网络政治现象的一种,因此要全面了解这种政治现象,对网络政治的产生脉络和特点需要有清楚的认识。
网络政治学首创于美国,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如尼葛洛庞帝的《数字化生存》、普拉特的《混乱的联线——因特网上的冲突与秩序》、大卫的《为21世纪构建数字化政府》。
这些论著的名字虽没有网络政治、网络政治学的字样,但它们通篇讲的都是网络政治的内容。
西方学者称网络政治又为虚拟政治(virtual politics),是网络与政治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新的政治现象,美国学者马克·斯劳卡在其著作《大冲突:赛博空间和高科技对现实的威胁》一书中较早地提出了“虚拟现实政治一是指那些有可能永远地模糊真空和虚拟现实之间的界限的技术,将给政治带来的影响”,并说“数字革命在它的深层核心,是与权力相关的”又或者将网络政治与“信息”联系在一起,称为信息政治学。
美国著名的未来学家托夫勒在《预测与前提》中指出,在信息社会里“所有信息是和权力并进而和政治信息相关。
随着我们逐步进入信息政治时代,这种关系会越来越深”这些论著虽然没有完整地确立网络政治的理论体系,但他们的一些观点和结论对我们研究有很大的启发。
国内学者们在借鉴国外学者们的研究经验的基础上,也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初探研究。
其中能见到的论著有刘文富先生在《网络政治——网络社会与国家治理》一书中对网络政治进行了系统和全面的研究,提出了网络政治的理论模型:随着信息技术和因特网的发展,形成了网络空间及网络社会,出现了虚拟空间的政治现象——虚拟政治;网络社会和虚拟政治必然对现实政治生活中的国家主权、政治体制、政府管理、政治文化等方面产生重大的影响;这种影响又是相互的,现实政治中的政府权力等必然反作用于网络社会,从而产生新的国家治理范式。
尽管我国学者对网络政治的研究时间尚短且数量不多,但网络政治是客观存在的现实,需要我们不断结合中国的特色进行研究和探讨。
发挥网络在公民参与、政府管理中的沟通作用需要借助网络政治的研究成果和智慧,网络政治对公民政治参与的广度和深度都将产生深刻的影响。
李斌在《网络政治学导论》一书中,对网络政治现象进行了系统地论述,指出网络政治的特点为“独立性与整体性、虚拟性与真实性、隐秘性与开放性和平等性与垄断性。
”由此,网络政治沟通随着网络政治的出现进入我们的研究范围。
国内外学者们对网络传媒参与下的网络民主的研究,开拓了政治学研究的新视野,为网络政治学的发展做了理论上的探索。
但毕竟相关的研究在一个学科的完善过程中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因此有的理论还有待于进一步证明。
尤其是对网络民主这一复杂的课题的研究更是如此。
民主永远处于尚待改进的状态,而改进的过程是永远不会完成的。
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生产关系的
调整,民主的内容会不断地增加,表达的方式也会有所变化。
网络沟通和网络民主问题势必成为信息社会政治学研究的热点和难点,这显示了本研究的前景和价值。
三、总结
由于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以及我国互联网的滞后性和技术发展依赖性的现状,致使网络传媒进行政治沟通过程中也存有很多缺陷,包括网络政治参与的复杂性和无序性、网络时代政府对信息集权控制的隐蔽性、政府部门及公务员的网络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不强、政府网站的重复建设、强制实施“政府上网工程”、公共信息基础设施尚不完善、网络环境下“数
字鸿沟”现象严重等等。
这些缺陷是由天然和人为的种种因素共同造成,面对这些问题,政府要积极构建政务公开的法律保障机制、公民通过网络有序参与的法律保障机制、防止“数字鸿沟”的技术保障机制,采取各种策略努力提高公务员及公民的网络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只有这样,政府才能充分地利用网络传媒与公民社会进行有效沟通,以引导公民社会健康、有序地成长,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长足进步,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俞可平. 增量民主与善治[M].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120.
[2] Roza Tsagarousianou, Damian Tambini, Cathy Bryan. Cyber-democracy: Technology, Cities and Civic Networks [M]. New York: Routledge, 1998:208-214.
[3] 马刚. 网络管理: 管理科学的伟大革命[J].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01,(1).
[4] 郭小安. 网络政治参与和政治稳定[J]. 理论探索, 2008,(3)
[5] John cerstner, The Civilization of Cyberspace, Communication World [J]. San Francisco, Jun/Jul, 1998.
[6] 哈耶克. 自由秩序原理[M]. 北京: 三联书店, 1997:123.
[7] 李传军. 电子政府—政府管理创新的法宝[J].数码世界, 2008,(9).
[8] 比尔·盖茨. 未来之路[M].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52.
[9] 宋军. 电子政务理论与实务[M]. 西安: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145.
[10] 曼纽尔. 卡斯特. 网络社会的崛起[M].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社, 2003: 432.
[11] 阿尔温·托夫勒.力量转移———临近21世纪的知识、财富和权力[M].北京:新华出版社, 1991:348.
[12] 孟德斯鸠. 论法的精神[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61:24.
[13] 马克思, 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C].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72: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