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传播视域的媒介素养教育(媒介素养)
- 格式:doc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2
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媒介素养逐渐成为了大学生必备的一项能力。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还有很多大学生对媒介素养缺乏足够的认识和理解,甚至存在着对这一概念的模糊和误解。
因此,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一、媒介素养的定义媒介素养是指一种针对不同媒体形式的理解、分析、评价和创造能力,也被称为信息素养或数字素养。
它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1.媒体批判性指对媒体信息的理性分析和判断能力,对媒体所传播的信息进行判断,识别信息的主观意图、信息是否准确等问题。
2.媒体分析能力指对媒体内容的深入理解和研究能力,包括对媒体内容的语言、风格、结构、制作技巧等方面的分析。
3.媒体创新能力指能够熟练地利用各种媒介形式,创造或设计出符合不同媒体形式特点的媒体产品和信息。
二、为什么大学生需要媒介素养1.适应时代变化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媒体形式不断变化,大学生需要具备掌握和理解各种媒体信息的能力,才能紧跟时代步伐。
2.提高沟通能力媒介素养能够提高大学生的沟通能力,包括通过不同的媒体形式进行沟通交流,提升沟通效果。
3.防范媒体误导随着各种媒体形式的兴起,信息量大增,同时也容易出现虚假或误导性信息,媒介素养能够让大学生更加理性地识别和辨认这些信息,避免受到误导。
4.培养批判性思维通过媒介素养的学习,大学生能够培养批判性思维,提高对信息的分析、评价和判断能力,从而更加理性地看待和认识世界。
三、如何进行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1.提高学生的媒介意识大学生刚步入大学学习的阶段,需要从一些基本的环节开始,比如提高学生的媒介意识。
可以通过媒介文化的讲座、电影和电视剧的展示、互联网创客分享会等形式,帮助学生了解各种媒体形式的特点,习惯和使用规则,从而提高学生对媒体的认识和意识。
2.培养学生的媒介创新能力对于数字媒介的使用,大学生大多只是停留在一些传统的应用和使用阶段,需要通过实操、试错和创新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如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爱的领域,比如设计、动画、音乐或者应用开发等,通过制作一个自己的媒体作品,来提高学生的媒介素养和创新思维。
媒介素养是什么媒介素养是指人们对于不同媒介形式的理解、使用和评估能力,它涵盖了媒介技能、媒介意识、媒介理解和媒介批判等多个方面。
在当今信息时代,媒介素养对于个人和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对媒介素养的培养,人们能够更好地利用各种媒介资源,更加准确地理解媒介的信息,从而参与到社会文化活动中,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发展。
首先,媒介素养包括媒介技能,这是人们对于不同媒介工具和技术的掌握能力。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媒介形式也变得多样化和复杂化。
人们需要掌握使用手机、电脑、平板等多种设备和应用程序的技能,以便更好地获取和处理信息。
此外,人们还需要学会利用各种社交媒体平台进行交流和参与,例如微信、微博、Facebook等,这样才能与时俱进,紧跟社会的发展。
其次,媒介素养也涵盖了媒介意识,这是指人们对于媒介的认知和理解能力。
在信息爆炸的现代社会,人们需要具备辨别信息真实性和可靠性的能力。
媒介意识包括了对于新闻报道的理解、对于广告的辨识以及对于网络信息的筛选等。
通过培养媒介意识,人们能够更加清楚地认识到媒介的影响力和操控性,从而对待和使用媒介信息更加理性和谨慎。
第三,媒介素养还包括媒介理解,这是指人们对于媒介文化和社会背景的理解能力。
不同的媒介形式和内容都有其特定的文化和社会意义,人们需要通过媒介理解来深入探索和分析。
例如,通过对于电影、音乐和艺术作品的理解,人们能够更好地把握其中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同时,媒介理解也包括了对于社会问题和议题的关注和思考,通过媒介的透视,人们能够更好地理解社会现象和问题的本质。
最后,媒介素养中的媒介批判是指人们对于媒介内容和形式的评估能力。
人们需要学会对于媒介信息进行批判性思考,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评价。
媒介批判包括了对于不同观点和立场的分析和评价,以及对于信息的真实性和可信度的判断。
通过媒介批判,人们能够更加清楚地认识到媒介的价值取向和立场偏向,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参与到社会的公共生活中。
总之,媒介素养是当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能力。
谈谈对媒介素养的认识。
媒介素养是指人们对于媒介信息的获取、分析、评价和传播的能力,以及对于媒介的影响力和影响方式的认知和理解。
在当今社会,媒介素养的重要性越来越被重视,因为它直接关系到人们对于媒介信息的使用和处理能力,也影响着人们的社会认知和价值观。
以下是一些我对媒介素养的认识:媒介素养是一种基本能力:媒介素养是人们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它涉及到人们对于媒介信息的获取、分析、评价和传播的能力,以及对于媒介的影响力和影响方式的认知和理解。
随着媒介技术和媒介信息的发展,人们需要具备更高的媒介素养,才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媒介素养可以提高人们的判断力和批判思维能力:媒介素养的培养可以提高人们的判断力和批判思维能力,使人们更加理性地看待媒介信息,避免被虚假信息所误导。
同时,媒介素养也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评价媒介的影响力和影响方式,从而更好地利用媒介信息来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和生活质量。
媒介素养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和隐私:在数字化时代,个人信息和隐私的保护越来越重要。
媒介素养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和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和隐私,避免被不法分子利用。
同时,媒介素养也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媒介风险,例如网络诈骗、虚假信息传播等。
媒介素养可以提高人们对社会事件的认知和理解:媒介素养的提高可以拓宽人们的视野,提高人们对社会事件的认知和理解。
通过获取和分析媒介信息,人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社会问题的本质和根源,从而更好地参与社会公共事务,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总之,媒介素养是一种重要的基本能力,它不仅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使用和处理媒介信息,还可以提高人们的判断力和批判思维能力,保护个人信息和隐私,提高对社会事件的认知和理解能力。
因此,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和提高自己的媒介素养,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高校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探析随着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人们与媒体的联系日益紧密。
在这个大背景下,高校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成为了越来越重要的教育内容。
媒介素养是指一个人对媒介的评价、选择和应用的能力,是一个完整的媒介素养教育体系包括:媒介意识、媒介知识、媒介技能和媒介道德。
高校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旨在培养学生全面掌握和批判运用媒介的能力,使他们在信息社会中能够自主、积极地运用新媒体。
媒介素养教育与传统的素质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它既包含了文化素养的内容,也要求学生具备批判性思维和信息技术能力。
在高校学生中,这种教育更是必不可少的。
因为高校学生是社会的中坚力量,他们将成为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和领导者,他们对于媒介素养的掌握直接关系着整个社会对于媒介的理解和运用方式。
高校学生媒介素养教育需要树立正确的媒介观念。
媒介是双刃剑,它既能够传递信息,也可能误导受众。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媒介的作用更是不可忽视的。
高校学生需要正确认识媒介对他们的影响,不盲目崇拜媒介,也不草率否定媒介,能够正确理解媒介对他们的作用和意义。
这样才能在利用媒介时不受其害,并且能够运用媒介为自己和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
高校学生媒介素养教育需要系统的媒介知识。
媒介知识是指了解和掌握各种媒介的知识和信息。
高校学生需要了解各种媒介的基本原理和运作方式,知道它们的特点和优缺点,并且要能够掌握这些媒介的使用技巧。
在现代社会中,新媒体层出不穷,高校学生需要及时了解并掌握新的媒介知识,才能在信息时代中不落后。
高校学生媒介素养教育还需要注重媒介技能的培养。
媒介技能是指掌握和运用媒介的能力。
高校学生需要学会利用各种媒介进行信息的搜索、整理和传播,更需要学会在不同的媒介平台上进行交流和表达。
这些技能对于高校学生来说非常重要,不仅是他们学业上的需要,更是他们将来工作和生活的需要。
高校学生媒介素养教育也需要关注媒介道德。
媒介道德是指在使用媒介时应该遵守的规范和准则。
在信息时代,网络暴力、谣言传播等媒介不端行为层出不穷。
实用文档开展的媒介素养教育课程大纲或活动方案媒介素养教育是当前教育领域的重点内容之一,旨在培养学生对各种媒介信息的正确理解和利用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信息时代的挑战。
本方案旨在为中小学开展媒介素养教育提供一个简单实用的课程大纲和活动方案。
一、课程大纲1. 课程名称:媒介素养教育课程2. 课程目标:(1)了解各种媒介形式的特点和应用场景;(2)学会正确评估媒介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3)提高使用各种媒介信息的技能和能力。
3. 课程内容:实用文档(1)媒介基础知识:介绍各种媒介形式的特点、优缺点和应用场景。
(2)信息真实性评估:介绍如何评估各种媒介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例如如何识别虚假信息和鉴别图片和视频的真伪。
(3)媒介技能培养:通过实际操作和实践活动,提高学生使用各种媒介信息的技能和能力,例如如何制作简单的网页、如何使用各种媒介设备等。
4. 课程实施方式:(1)理论讲解:通过讲解、演示等方式传授媒介素养基础知识。
(2)实践操作:通过实际操作、练习等方式提高学生媒介素养技能和能力。
(3)小组讨论:通过小组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信息分析和思考能力。
二、活动方案实用文档1. 活动名称:媒介素养课程开放日2. 活动目标:(1)宣传推广媒介素养教育,提高学生和家长的媒介素养意识;(2)展示媒介素养教育成果,鼓励学生和家长积极参与媒介素养教育。
3. 活动内容:(1)开放课堂:学校开放媒介素养课程教学现场,让家长和学生亲身体验媒介素养课程。
(2)互动体验:提供丰富多彩的媒介素养体验活动,如媒体素材制作、视频编辑、信息真伪鉴别等,为了提高学生的媒介素养,我们可以开展媒介素养教育课程或活动。
以下是一个开展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的大纲:媒介素养教育课程大纲一、背景介绍实用文档随着媒体的普及,人们接触各种媒介的频率越来越高,媒介素养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媒介,提高他们的媒介素养水平。
二、目标1. 了解不同媒介的特点和优缺点,明确媒介的作用和意义;2. 掌握媒介信息的获取、分析和评价方法;3. 培养媒介批判性思维和判断能力,提高媒介文化素养。
媒介素养课程大纲一、课程简介媒介素养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在当代媒介环境中的能力和意识,使其能够理解和应对媒体的影响。
本课程将介绍多种媒介形式和技术,并着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媒体创造能力。
二、课程目标1.了解媒体的历史和发展,掌握媒体的基本概念和术语。
2.培养对媒体信息的分析和评估能力,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3.掌握不同媒体形式的创作技巧,培养学生的媒体创造能力。
4.了解媒体对社会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媒体道德意识。
5.提高学生的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课程大纲1.媒体概论1.1 媒介定义和分类1.2 媒介与社会的关系1.3 媒介技术的发展与挑战2.媒介分析与批判2.1 媒体效应理论2.2 媒体内容分析方法2.3 媒体批判的方法与技巧3.媒介创作3.1 文字媒体的创作与表达 3.2 图像媒体的创作与表达 3.3 音频媒体的创作与表达3.4 视频媒体的创作与表达4.媒体与社会4.1 媒体和政治4.2 媒体和经济4.3 媒体和文化4.4 媒体与公共领域5.媒体与伦理5.1 媒体道德原则5.2 媒体伦理问题案例分析5.3 媒体责任与社会责任6.信息素养与媒体素养6.1 信息素养的概念和要素6.2 媒体素养与信息素养的关系6.3 提高媒体素养的方法和策略四、教学方法1.理论讲授:通过课堂讲解,介绍媒介概念、理论和方法。
2.案例分析:讨论和分析媒体案例,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
3.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媒体创作实践,提高学生的媒体创造能力。
4.讨论演练: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加强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5.研究报告:要求学生进行媒体相关主题的研究,提高学生的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
五、评估方式1.平时表现:考虑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讨论质量和作业完成情况等。
2.项目作业:包括案例分析、媒体创作和研究报告等。
3.期末考试:考察学生对媒介素养课程的整体掌握程度。
六、参考教材1.《媒介文化与社会》著:William L. Bennett2.《媒介与相关领域》著:John D.H. Downing3.《媒体文化批判》著:Douglas M. Kellner七、课程注意事项1.课程的学时分配及教学内容可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适合小学开展的媒介素养教育课程活动方案媒介素养是一个重要的概念,指的是人们理解和有效利用媒体技术的能力。
在现代社会中,媒介技术已经成为了重要的信息传递和获取方式,而媒介素养的提高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教育任务。
本文将提供一个适合小学开展的媒介素养教育课程活动方案,旨在帮助学生提高媒介素养能力。
一、目标通过开展媒介素养教育课程活动,帮助学生:1.理解媒介素养的概念和重要性;2.提高媒介素养能力,学会有效利用媒介技术获取信息;3.学会理性思考和评价媒体信息,并防范媒体信息对自己的不良影响。
二、教学内容媒介素养教育课程包括以下内容:1.媒介素养的概念和重要性:通过讲解相关知识,让学生理解媒介素养的概念和意义。
2.信息获取和处理的技能:包括如何在互联网上进行信息搜索和筛选、如何使用多种信源获取信息等。
3.媒体信息的评估和使用:学会判断信息的可靠性和真实性,并学会在不同的媒介渠道中使用信息。
4.媒体对人的影响:让学生认识到媒体信息对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影响,并学会如何保护自己免受不良信息的干扰。
三、教学策略1.个案教学: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媒介素养程度和需求。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进行个案教学。
2.反思性教学:让学生学会反思自己在媒介使用和处理中的不足和错误,从而得到改进和提高。
3.配合实践教学:将课堂学习与实践操作相结合,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来巩固和加深媒介素养知识。
4.多媒体教学:辅以多种媒体技术,如图片、音频、视频等,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媒介素养的概念和技能。
四、教学活动设计1.课堂教学: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了解媒介素养的概念、重要性和技能要求等,以及如何处理媒体信息的方法和心理策略。
2.小组活动:将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特定的话题,并在团队合作中收集和评价相关媒体信息,并进行展示和辩论。
3.实践操作:学生通过访问专门的在线媒介学习网站以及制作博客、录制视频等实践活动,提高媒介素养能力并且实践应用知识。
4.辩论课:通过辩论课,让学生学会在媒体信息的评价和使用中进行理性思考和发表自己的观点。
媒介素养教育媒介素养教育是指培养人们对媒体的正确认知、批判性思维、创造性表达和责任感的教育。
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媒体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传播观点以及进行交流的重要渠道。
然而,随着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与普及,许多人对媒体的使用和理解仍然存在着误区和盲点。
因此,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首先,媒介素养教育有助于培养人们对媒体的正确认知。
过去,媒体主要是由专业的记者和传媒机构来生产和分发的。
然而,如今,任何人都可以成为媒体的发声者,通过社交媒体、博客和视频平台等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
因此,人们需要具备辨别信息真伪和评估信息质量的能力,以免陷入虚假信息的误导。
媒介素养教育可以教会人们如何判断信息的来源、真实性和可靠性,从而更加明智地接受和利用媒体信息。
其次,媒介素养教育能够培养人们具备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媒体不仅仅是传递信息的工具,同时也是一种塑造观念和意识形态的力量。
在媒体信息充斥的环境中,人们需要具备批判性思维的能力来辨别媒体的立场和倾向,进而判断信息的真实性和客观性。
通过媒介素养教育,人们可以学习到辨别缺乏证据支持的论断、识别信息操作和洗脑手段的能力,从而更加全面和客观地理解和评价媒体信息。
此外,媒介素养教育还能够激发人们的创造性表达能力。
在数字化时代,任何人都有机会成为媒体创作者和信息传播者。
媒介素养教育不仅仅是告诉人们如何正确使用媒体工具,更重要的是培养人们的创意和表达能力,让他们能够准确、生动地传递自己的观点和思想。
通过媒介素养教育,人们可以学习到如何利用各种媒体形式和技术进行创作和表达,培养自己的媒体素养和艺术表达能力。
最后,媒介素养教育还强调媒体使用的责任感。
媒体的影响力是巨大的,错误的或恶意的媒体信息可能会对社会产生负面影响。
媒介素养教育教会人们如何使用媒体以促进和谐、公正和包容的社会关系。
通过了解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人们可以在媒体使用中遵守道德规范,以正确、平衡和负责任的态度来塑造公众意见和引导社会发展。
热点专题媒介素养新课标要求:新课标:合理利用互联网等传播媒介,初步养成积极的媒介批评能力,学会理性利用现代媒介参与社会公共生活。
课标解读知识目标:了解生活中的媒介,知道网络的特点,网络交往的优势,了解网络交往对象的特点,明确网络是一把双刃剑。
能力目标:初步具有建设性地使用信息资源的能力,学会收集、处理、运用信息,学会判读媒介信息的意义和价值,能够利用现代媒体参与社会公共生活。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信息化社会,树立规则意识、法制观念,有公共精神,崇尚科学,诚实守信,有责任心,追求公平正义。
考点分析课标衔接教材考点1、网络交往的特点答:网络交往超越了空间,突破现实交往中的角色限制,扩大了交往的领域、对象,改变了以往的交往方式,丰富了我们的人生经验。
2、网络应用的特点答:网络的应用时一把双刃剑,有利又有弊。
3、网络交往对象的特点答:具有虚拟性、隐蔽性和间接性的特点。
4、如何正确利用网络答:(1)做一个有理想、有目标、有追求的人,利用网络充实自己,服务他人,实现生命的价值(2)懂得信息节食,不浪费时间和精力。
(3)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拒绝不良诱惑(4)遵守道德和法律。
(4)提高辨别能力、抗诱惑能力和质疑能力。
5、网络的消极影响?答:(1)由于网络虚拟性、隐蔽性和间接性的特点,滋生虚假信息,甚至造谣、诽谤(2)沉迷网络,上网成瘾。
(3)影响健康,甚至诱发违法犯罪。
重点讲解1、什么是媒介、媒介素养?答:媒介是传播信息的载体,如报纸、电视、互联网等。
媒介可分为:平面媒体—报纸、杂志等;立体媒体—广播、电影、电视等;互动媒体—互联网等;自媒体—微博等。
媒介素养,就是一个人正确地建设性地使用信息资源的能力,包括动机、方法、态度以及批判能力等。
2、为什么要重视培养媒介素养?答:(1)我们正生活在一个日益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的环境中,信息化生存、数字化生存、网络化生存已成为重要的生活方式。
(2)网络具有虚拟性、间接性等特点,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缺乏媒介素养,很有可能网络生活的受害者。
开展的媒介素养教育课程大纲或活动方案标题:开展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的深度探讨与活动方案引言:在当今数字时代,媒介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媒介素养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对媒介信息的理解和批判能力,使他们能够有效地利用媒介资源并避免信息媒介的潜在风险。
本文将深入探讨开展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的重要性,并提供一份全面的活动方案,帮助学生在媒介时代中获得关键的媒介素养技能。
第一部分: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性1.1 什么是媒介素养媒介素养是指对媒介信息进行全面理解和批判的能力。
这种能力包括媒介的选择、使用、评估和创造。
它使个人能够在当今媒介多样化的社会中获得信息、娱乐和参与机会,同时还能提高个人的沟通和表达能力。
1.2 为什么需要媒介素养教育由于媒介对我们的生活有着巨大的影响,培养媒介素养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媒介素养教育可以帮助学生:- 提高信息获取能力:学会有效地查找、筛选和评估信息,同时了解信息的来源和真实性。
- 培养批判性思维:学会分析、评估和解读媒介信息并理解其潜在影响。
- 掌握媒介工具:学会使用各种媒介工具和技术来创造和传播信息。
- 培养媒介道德:了解媒介的伦理和法律问题,并在使用媒介时表现出负责任的行为。
第二部分: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活动方案2.1 设定目标和学习成果在制定媒介素养教育课程或活动方案之前,我们首先需要明确目标和预期学习成果。
可以设定以下目标之一:- 提高学生的媒介信息获取能力。
-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媒介分析能力。
- 提高学生的媒介工具和技术使用能力。
- 培养学生的媒介道德意识。
2.2 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在教学内容方面,可以根据不同的学年级和学生需求来设计课程。
以下是一些建议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 媒介历史和演变:通过研究不同类型的媒介和媒介技术的历史,帮助学生了解媒介的发展和演变过程。
- 媒介分析和评估:教授学生如何分析和评估媒介信息的可靠性、真实性和潜在影响。
- 媒介制作:鼓励学生使用各种媒介工具和技术创造和传播信息,例如视频制作、博客写作等。
简述媒介素养
"媒介素养"是指一个人在使用和理解媒体(如新闻、社交媒体、数字媒体等)时所具备的技能、知识和态度。
具有良好媒介素养的个体能够有效地处理媒体信息,批判性地思考媒体内容,同时能够在数字时代更加自信、负责任地参与信息社会。
媒介素养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媒体批判思维:具备对媒体信息进行批判性分析和评估的能力,
能够识别信息的来源、可信度、偏见等,并理解信息可能的目
的和意图。
2.信息搜集与评估:能够有效地搜索、筛选和评估各种媒体信息,
了解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时效性。
3.媒体制作:具备基本的媒体制作技能,能够使用数字工具创建
和分享内容,理解数字媒体的制作过程。
4.数字素养:具备使用数字技术和工具的能力,包括计算机操作、
网络安全、数据管理等方面的技能。
5.沟通技能:能够以适当的方式有效地传达信息,理解不同媒体
之间的差异,以及在不同媒体平台上的沟通规范。
6.文化理解:能够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价值观和观点,具备文
化敏感性,避免对媒体信息的误解和刻板印象。
7.隐私和安全:具备保护个人隐私和信息安全的意识,知道如何
在数字环境中保护自己的身份和数据。
媒介素养的培养有助于个体更好地应对日益复杂的媒体环境,更
有能力主动、理智地参与媒体活动,同时降低沉迷于虚假信息或信息过载的风险。
这是在数字时代中,个体应具备的一种综合素养。
媒介素养课程大纲一、课程简介媒介素养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于各类媒介形式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应用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深入了解媒介的概念、历史与演变,并学习如何分析和评价各类媒介内容。
同时,课程将引导学生运用新媒体工具,培养他们在信息传播中的创造性表达能力。
二、课程目标1.理解媒介的概念与分类,认识媒介对于社会和个体的重要性。
2.研究媒介的历史与演变,分析不同时代媒介对于文化和社会的影响。
3.了解传播学和媒介研究的基本理论框架,培养批判性思维。
4.学习如何评价媒介内容的质量,提高信息辨别和筛选的能力。
5.掌握运用新媒体工具进行创造性表达的基本技巧。
三、课程内容1.媒介概念与分类- 媒介的定义与特征- 媒介的分类与演变2.媒介与社会- 媒介对于社会变迁的影响- 媒介与文化认同的关系3.传播学与媒介研究- 传播学的基本概念与理论- 媒介研究的方法与应用4.媒介内容评价- 媒介内容质量的评估标准- 媒介内容的真实性与客观性5.新媒体与创造性表达- 新媒体工具的介绍与应用- 利用新媒体进行个人或团队创造性表达四、课程教学方法1.讲授:通过讲授媒介理论、案例分析等形式,向学生传递知识和概念。
2.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分析和评价媒介现象。
3.实践:提供实践学习机会,让学生能够亲身体验并应用学到的知识与技能。
4.课外研究:要求学生进行相关领域的独立研究,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深度。
五、考核方式1.平时表现:包括参与度、小组讨论、课堂表现等,占总成绩的20%。
2.课堂作业:要求学生完成与课程内容相关的书面或实践作业,占总成绩的30%。
3.课程论文: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媒介内容评价的研究性论文,占总成绩的40%。
4.课程项目:要求学生完成一个关于新媒体创造性表达的项目作品,占总成绩的10%。
六、参考教材1.《媒介与社会》(第6版),作者:戴维·科普克2.《传播学导论》(第3版),作者:理查德·贝尔茨3.《媒介评估与社会理解》(第2版),作者:吉尔·布朗4.《深入媒介文化:理论与实践》(第4版),作者:斯图亚特·艾伦·埃米尔七、课程要求1.学生需按时参加课堂学习,积极参与讨论和实践活动。
媒介素养教育什么是媒介素养媒介素养是指个人在数字和传统媒体环境中所具备的技术、知识、能力及信念等方面的综合能力,也就是人们获取、评估、使用和创造媒介信息的过程中,所需具备的各方面素养。
在当前信息时代,媒介素养已经成为重要的个人素质,在学校教育、职业能力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为什么需要媒介素养教育随着互联网与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在获取、评估和使用媒介信息的能力的重要性变得越来越不可忽视。
而实际上,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所接触到的各种媒介信息都会对其认知结构、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等产生深远的影响。
因此,适时地进行媒介素养教育,已是当务之急。
通过科学的媒介素养教育,可以使个人能够更有效地获取和处理信息,判断信息的真伪和价值,并作出正确的决策和行为。
此外,媒介素养教育还有利于培养创造性思维、数字技术应用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对学生的个人发展和提高职业竞争力等方面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如何进行媒介素养教育具体教育方法在进行媒介素养教育时,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教育方案。
首先,应该对学生进行基础的媒介知识科普,让学生了解各种媒介形式的基本特点和分类,以及各种媒介所包含的信息种类和格式等。
其次,需要加强对学生在线信息交流的教育,教会学生如何正确使用搜索引擎、社交媒体和聊天工具等,以及如何保护个人隐私和安全等。
最后,需要让学生参与多种形式的媒介创作和交流活动,如撰写博客、制作视频等,以此提高其媒介创作能力和自我表达能力。
教育策略除了上述具体教育方法,媒介素养教育还需要相应的教育策略。
首先,需要在学校教育中纳入媒介素养的教育内容。
媒介素养的培养不能仅仅依靠家庭和社会的力量,学校作为教育的主阵地,应该适时进行媒介素养教育,并让其成为学生综合素质教育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
其次,需要提高家长对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视程度。
家庭教育在媒介素养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家长应该积极拓展自己的媒介素养知识,引导孩子正确使用各种媒介形式。
社会化媒体传播中媒介素养论文-媒介素养论文-教育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一、社会化媒体传播中的信息风险在全球范围内的资源整合和劳动分工的时代背景下,人际交往的方式逐渐虚拟化,面对面的亲密交往行为被社会化媒体中的即时互动,人们对社会化媒体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
在传统媒体时代,广播、电视和报纸作为受众了解风险信息的主要媒介,具有“喉舌”和“过滤”功能,它们通过过滤风险信息的方式来维持社会秩序的稳定。
而在社会化媒体时代,媒体的把关功能逐渐弱化,社会化媒体相对于传统媒体释放了更多的话语空间,受众开始成为自己的信息把关人。
Lindsay 认为,各类风险验证了社会化媒体在风险传播中的作用,如发出预警、接收与求助救援、恢复工作以及监测事态发展和实时信息。
社会化媒体为人们提供便利的同时也蕴含着各种信息风险,笔者认为“信息风险”是指在信息流动过程中,由于信息内容的失真、损耗或迟滞等原因从而导致谣言的生成和扩散,最终影响受众的信息决策,引起社会恐慌情绪的蔓延。
社会化媒体中的信息风险大体可分为三个类别。
第一类是西方媒体传播的信息风险。
德国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在《世界风险社会》中曾指出:风险社会制度是一种新秩序的功能,它不是一国的,而是全球性的。
社会化媒体信息流动的特点模糊了国际风险和国内风险之间的界限。
一些国际风险信息在社会化媒体的助力下得以在中国境内传播,如“美国校园枪击案”“波士顿”“马航MH370失联”等都曾在我国的社会化媒体中引起热议。
此外,信息传播空间的改变使信息传播的过程和结果更难控制。
西方媒体能跨过政府的信息宏观调控,通过社会化媒体平台直接向中国受众传播信息,既可以传播西方社会的思想文化又可以表达其对中国社会的态度和看法。
我国传统媒体的“喉舌”功能使受众对境外媒体的报道更加好奇,因此受众并不排斥外媒的社会化媒体信息。
如新浪微博中的“@美联社”有13万粉丝,尽管粉丝数量远远低于我国传统媒体的社会化媒体平台,但从评论和分享的情况来看,其信息具有广泛市场。
媒介素养教学大纲一、背景介绍媒介素养是指个体在信息时代利用多种媒介进行沟通、获取信息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媒介素养成为现代社会生活中必备的技能之一。
因此,开展媒介素养教学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二、目标1. 培养学生的信息获取能力。
通过培养学生获取多种媒介信息的能力,使他们能够准确、快速地获取所需信息。
2. 培养学生的媒介批判能力。
通过培养学生对媒体信息的评估和分析能力,使他们能够客观地看待媒体,了解媒体的选择和表达方式,理解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3. 培养学生的媒介协作能力。
通过培养学生合作、沟通和分享的能力,使他们能够有效地利用媒介进行协作和创造。
4. 培养学生的媒介创造能力。
通过培养学生运用多种媒体进行表达和创作的能力,使他们能够自主地运用媒介进行创作和表达。
三、内容安排1. 媒介素养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介绍媒介素养的定义和内涵,明确其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
2. 媒介素养的核心能力- 信息获取能力:介绍如何通过多种媒介获取信息的技巧和方法,培养学生的信息搜索、筛选和表达能力。
- 媒介批判能力:引导学生评估媒体信息的可靠性、真实性和立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媒体素养。
- 媒介协作能力:指导学生学会合作和沟通,通过多种媒介进行协作和分享,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创新能力。
- 媒介创造能力:教授学生如何运用多种媒体进行表达和创作,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3. 媒介素养教学策略- 多元化媒体教学:通过多样化的媒体形式开展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 项目化学习:以项目为核心,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他们运用媒介进行研究和创作。
- 创新评价方式:通过个人作业、小组合作和展示等方式评价学生的媒介素养水平,鼓励多样化的表达和呈现形式。
4. 媒介素养教学实施案例- 媒体新闻分析:通过分析新闻报道,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媒介批判能力。
- 媒介创作项目:组织学生进行多媒体创作,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国际新闻界》2008年8月郭小平(媒介素养角度)
风险传播视域的媒介素养教育
[摘要]传者与受众的媒介素养直接影响风险传播的过程与效果。
风险传播从强调风险信息告知到倡导公众参与风险沟通,与媒介素养教育“超越保护主义”主张相得益彰。
由此,“风险社会”的公众谋介素养也从媒介批判走向参与传播。
媒体发挥了风险预警、批评与沟通功能,但当传者与受众的媒介素养不高,常常出现风险传播的价值悖谬效应,导致社会的“道德恐慌”或现实危机。
受众如何解读媒体的风险报道并参与风险沟通、决策,不仅与煤体报道有关,也与其自身的媒介素养息息、相关。
一、媒介素养缺失与风险的社会放大或弱化
(一)商业主义诱导、新闻惯例误导下传者的媒介素养缺失
商业化竞争使得媒体的凤险报道过于追求新闻时效性、戏剧性(或冲突性),误导公众的行为时有发生。
这既是新闻从业人员片面理
解新闻价值或新闻惯例使然,也是编辑与记者媒介素养缺失的体现。
新闻从业人员媒介素养的缺失,又可能导致不恰当的甚至错误的风险沟通,扩散、放大风险并成为新的风险来源。
(二)媒介素养缺失与受众“风险想象”
同样,在缺乏煤介素养的公众那里,传闻也可能被“再生”,风险被放大。
二、“风险社会”的公众媒介素养:从批判到参与
始于1980年代末期“风险传播”研究大致有两个取向:
将风险传播视为一种机构、个人团体的公关策略,其研究焦点在于如何运用媒体来达成自我宣传;
将风险传播视为“传家对非专家的传播”,将公众视为无知的行副客体。
20世纪30年代诞生于西方的“媒介素养”(Me dia literacy)概念,是作为一种防疫性的意识存在,主要是指“媒介批判意识”
具体包括:认识大众传媒及其所传递的信息;
参与、使用媒介及其信息;
受众克服群体压力和从众心理等的社会性交往能力。
三、公众如何提高媒介素养并积极参与风险传播?
(一)公众对媒介风险报道的批判性解读
道格拉斯·凯尔纳所告诫:获得一种对媒体的批判性的读解能力,是个人和公民应对诱惑性环境的一种重要资源,有助于个人获得一种与占主导地位的媒体和文化打交道的力量,从而提升个人面对媒体文化的自主权与文化教养。
(二)公众利用传播媒介参与风险沟通与风险决策
受众参与风险传播(包括提供风险信息、参与新闻传播与参与风险沟通等),不是新闻生产者倡导的“信息经济”理念所能诊释的。
当风险或环境议题一旦被视为政治议题,则该议题虽然能见度得以提高,却似乎反而失去了讨论空间,甚至成为各利益集团的争论的工具。
参与式和民主式的方法,无疑是一种自觉、自为的媒介素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