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我国的天气
- 格式:doc
- 大小:176.50 KB
- 文档页数:5
【地理】高考地理:中国气候类型及特征(看图更容易)一、气候(一)冬季气温(1)冬季气温分布特点:①南暖北寒②南北温差大:漠河一月均温约–30℃.西沙群岛一月均温约22.9℃.南北温差50℃上.(2)影响因素①纬度因素:北方纬度高,太阳高度角比南方小,且日照时间比南方短。
②北方离冬季风源地近:加剧寒冷。
(二)夏季气温(1)夏季气温分布特点青藏高原相对低温其它普遍高温,南北温差小。
(2)影响因素此时太阳直射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北方虽然比南方小.但日照时间却比南方长.得到的太阳辐射并不比南方少多少.青藏高原由于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地面热量容易散失。
(三)我国的温度带二、降水(一)降水的空间分布特征:东南多,西北少.原因:受夏季风的影响程度由东南向西北递减.(二)降水的时间分布①季节变化:夏秋季节多雨,冬春季节少雨。
②年际变化:南方较小,北方较大,西北最大。
(三)降水的时空分布取决于季风活动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和时间变化与季风活动有着密切关系。
东南地区距海近,受东南季风带来丰富的降水,西北地区距海远,受东南季风影响小,降水少;夏季风的强弱,夏季风的进退和锋面雨带的推移。
都决定了降雨量的长短,以及降雨量的多少。
此外,我国西高东低的地势特征也对降雨量分布有一定影响。
(四)干湿地区根据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我国可以划分为四个干湿区: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旱地区,干旱地区。
三、我国气候(一)我国气候特征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气候强(二)影响农作物与动植物资源多种多样。
东部较湿润雨热同期,便于农作物,树木,牧草生长。
夏季南北温差小,喜温作物(如水稻)可在我国较高纬度东北地区种植。
(三)气象灾害1、寒潮:每年秋末、冬季、初春,从西伯利亚、蒙古侵入我国的强冷空气。
严寒、大风、霜冻。
我大部分地区受影响,西藏、云贵地区影响小2、台风:西北太平洋上的强热带气旋影响我国广东、台湾、海南、福建利:缓和长江流域的伏旱灾害:狂风、暴雨、风暴潮3、旱涝灾害:我国的旱涝灾害与当年夏季风的强弱密切相关,夏季风强的年份雨带迅速北移,长时间滞留在北方,造成北涝南旱,反之,则南涝北旱。
素养能力2 中国的天气和气候1.我国的气温分布特点及成因项目1月(冬季) 7月(夏季) 等温线分布特点等温线密集等温线稀疏气温分布特点南北温差大全国普遍高温,南北温差小原因北方正午太阳高度小于南方,白昼时间比南方短,获得的热量少;北方临近冬季风源地,受冬季风影响大,加剧了北方的寒冷虽然北方正午太阳高度比南方小,但白昼时间长于南方;南方雨季长,阴雨天多极值气温处及原因气温最低处:漠河。
原因:纬度高,正午太阳高度小,且白昼时间短,获得的太阳辐射少;离冬季风源地近气温最高处:吐鲁番盆地。
原因:盆地地形,地面不易散热,且外部气流越过山地下沉,形成焚风,增温作用强;沙漠广布,吸热快;降水稀少,空气干燥,少云,太阳辐射强。
气温最低处:青藏高原。
原因:地势高基本特点(规律) 原因影响空间分布规律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主要受海陆分布和大气环流的影响。
东南沿海距海近,受夏季风影响大,降水多;西北内陆远离海洋,受夏季风影响小,降东南部湿润,越向西北内陆越干燥致,水热配合好降水充沛能够种植棉花、玉米等喜温作物气候复杂多样我国有多种多样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气候类型有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原山地气候等我国地域广阔,南北纬度差异大,东西距海远近不同,地形复杂多样使我国的农作物及各种动植物资源种类极其丰富高原、干旱气候区不利于农业发展人们通常把温湿指数、风寒指数和着衣指数作为气候舒适度的评价指标,从而绘出我国夏季气候舒适度分布示意图(如下图)。
据此完成1~2题。
1.我国夏季的气候舒适地区多分布在( )A.纬度较高地区B.海拔较低地区C.气候干旱地区D.开阔平原区2.内蒙古的锡林浩特成为我国夏季气候非常舒适地区的形成原因是( )①纬度位置位于43°N附近②距离海洋1 000千米左右③地处海拔1 000多米的高原上④四周群山环抱A.①② B.③④C.①③ D.②④1.A 2.C第1题,读图可知,我国夏季的气候舒适地区多分布在北方纬度较高地区,A正确。
中国的气候1、冬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及原因季节分布特点形成原因冬季1月南暖北寒、南北温差大。
漠河是我国冬季最冷的地方。
0℃等温线大致经过青藏高原东部边缘,东至秦岭-淮河一线①我国跨纬度大,冬季太阳直射南半球,我国纬度越高,白昼越短,正午太阳高度越低,因而北方获得热量大大小于南方,气温低得多;②北方靠近冬季风源地,深受冬季风影响,更加剧北方的寒冷,越往南去,冬季风受山岭的重重阻挡,势力和频度都大为减弱,使南北温差增大(可与北美洲地形对气候的影响进行对比)夏季7月除青藏高原和天山、大小兴安岭以外,全国普遍高温、南北温差小。
吐鲁番盆地是我国夏季最热的地方①太阳直射北半球,虽然我国南方正午太阳高度仍大于北方,但北方的白昼却比南方长。
太阳照射时间和获得太阳光热量南北相差不大。
②受夏季风影响程度不同,北方晴天多,气温回升快,南方雨季长阴雨天多,日照时间短。
青藏高原等山地气温低,原因:地势高吐鲁番盆地夏季最热,原因:①盆地地形,不易散热,且外边气流越过山地下沉时,增温作用强,形成焚风;②沙漠广布,吸热快;③空气干燥天空少云,太阳辐射强2、温度带划分及其分布我国根据≥10℃积温自北向南划分五个温度带,即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同时另有一个独特的青藏高原气候区。
温度带范围≧1000℃积温作物熟制热带琼全部和台南部、粤南部(雷州半岛)、滇南部(西双版纳)>8000℃一年三熟,我国热带作物和热带经济林的重要产区亚热带秦淮一线以南的大部分地区,青藏高原以东4500-8000℃一年两熟到三熟。
稻麦两熟或双季稻。
双季稻加冬作油菜或冬小麦。
我国水稻、油菜及亚热带水果、经济林的重要产区。
暖温带黄河中下游大部分地区即鲁全部和陕、晋、冀大部分和南疆3400-4500℃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
我国冬小表、玉米、谷子及温带水果(苹果、梨、葡萄等)的主产区。
中温带吉全部和黑、辽、内蒙古大部,北疆1600-3400℃一年一熟。
春小麦、大豆、甜菜、玉米、谷子、高粱寒温带黑、内蒙古的最北部<1600℃一年一熟。
地理笔记:中国的气候一、气温分布和温度带的划分 1.我国气温分布: 冬季气温分布特点:气温自南向北逐渐降低,南北温差大。
原因:1.北方距离冬季风的源地较近,南方距离冬季风的源地较远2.东西走向的山脉阻挡了冬季风南下 3.北方太阳高度低,南方太阳高度高;北方白昼时间短,南方白昼时间长 我国 1 月 0℃等温线的特点:东段大致与纬线平行(或大致呈东西走向),西段在青藏高原 东南边缘弯曲。
成因:东段受太阳辐射的影响;西段受地形地势的影响,青藏高原东南地区 海拔高,气温较同纬度的东部气温低。
夏季气温的分布特点:夏季等温线稀疏,南北温差小,普遍高温。
除青藏高原外。
原因:(1)纬度位置:直射北半球,太阳高度角大(2)夏季北方昼长较南方长 (3)夏季风影响,南方雨季时间长,光照时间短。
北方雨季短,晴天多,增加了 太阳辐射量。
答题模板:影响气温的因素(1)纬度(决定因素):低纬度地区气温大于高纬度地区 (2)地形(高度、地势):①海拔高,气温低;②高大地形对冬季风阻挡,气温高;③谷地 形状与风向一致,利于暖湿(干冷)气流长驱直入;(狭管效应)④阳坡气温高,阴坡气温 低。
⑤下沉气流:山地背风坡下沉气流增温(焚风效应)。
(3)海陆位置:沿海温差小,内陆温差大。
冬季海风增强海洋性,增温(如盛行西风) (4)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5)下垫面:城市>郊区,(城市热岛效应),白天:荒地>草地>森林>湖泊河流1(6)天气情况:白天晴天>阴天(原因是晴天大气削弱作用弱)夜晚阴天>晴天(原因是 阴天大气保温作用强) 2.我国温度带: ①温度带划分(生长期和积温):温度是影响农作物生长与发育的主导因素。
当日平均气温 稳定到 10℃以上时,大多数农作物才能活跃生长,因此我们把日均温达到 10℃以上的持续 日期视为作物的生长期。
把作物生长期内,每天的日平均气温累加起来,得到的温度总和叫 做积温。
②温度带划分依据——积温多少: 根据≥10℃积温的多少二、降水特征和干湿地的划分21.我国降水空间特征: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递减 原因:我国降水主要是由夏季风带来。
高二中国的气候知识点中国是一个地域广阔、气候多样的国家。
了解中国的气候知识对我们理解天气变化、农业生产以及环境保护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为您介绍高二阶段中国的气候知识点,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
一、中国的气候类型中国的气候类型可以分为湿润气候、干旱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三类。
1. 湿润气候:湿润气候主要分布在中国的东南部和东部沿海地区,包括华东地区、西南地区以及台湾岛。
这些地区一年四季降水充足,夏季炎热潮湿,冬季温和多雨。
2. 干旱气候:干旱气候主要分布在中国的西北地区,包括新疆、内蒙古西部和甘肃等地。
这些地区降水稀少,季节性强,气温波动较大,大部分为寒冷干燥的气候。
3. 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中国的东北部和中部地区,包括华北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以及东北地区。
这些地区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春秋季温和多风。
二、中国的季风气候中国是一个季风气候的国家,季风是指在一年中某个特定季节,风向呈现明显的周期性变化。
中国的季风主要有夏季风和冬季风两种。
1. 夏季风:夏季风主要是指东南亚季风,它吹来的风带来了雨水和温暖。
夏季风在4月至9月期间吹向中国,带来了大量的降水。
这是中国东南部和南部地区夏季多雨的主要原因。
2. 冬季风:冬季风主要是指西伯利亚季风,吹来的风干燥且寒冷。
冬季风在10月至次年3月期间吹向中国,带来了阴冷干燥的天气。
这是中国北方地区冬季气温低的主要原因。
三、中国的气候变化中国的气候变化多样,有四季明显的地区,也有湿润季节和干燥季节的地区。
以下是中国主要的气候变化特点:1. 春季:春季是中国大部分地区气温回升的季节,从冬季的严寒到逐渐回暖。
春季也是降水最多的季节之一,许多地区都有明显的雨季。
2. 夏季:夏季是中国大部分地区最炎热的季节,气温高、湿度大。
夏季也是降水最多的季节,季风的影响使得许多地区经历了激烈的暴雨和雷暴天气。
3. 秋季:秋季是气温开始下降的季节,是中国大部分地区最宜人的季节之一。
高二地理中国的气候知识点中国的气候知识点中国拥有广袤的土地和多样的地形地貌,所以其气候也十分多样。
了解中国的气候知识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个国家的自然环境。
在本文中,将重点讨论中国的气候类型和气候特点。
中国的气候类型:中国的气候类型非常丰富多样,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将中国的气候分为几个主要类型。
根据气候分类的常用方法,可以将中国的气候分为寒地气候、温带气候、亚热带气候和热带气候四大类型。
1. 寒地气候寒地气候主要分布在中国的东北地区,较长的冬季和相对较短的夏季是这一气候类型的主要特点。
冬季非常寒冷,平均气温很低,并且降雪量较大。
夏季相对较短,气温适度。
2. 温带气候温带气候是中国最常见的气候类型之一,包括北温带气候和南温带气候两个亚型。
北温带气候主要分布在中国的东北、华北和西南部分地区,冬季寒冷,夏季炎热。
南温带气候则主要分布在中国的江淮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冬季较冷,夏季较热,降水充沛。
3. 亚热带气候亚热带气候主要分布在我国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和南部沿海地区。
冬季较短而温暖,夏季长而炎热,同时降水充沛。
4. 热带气候热带气候分布在中国的海南岛和台湾地区,气候温暖湿润,夏季特别潮湿,降水量较大。
中国的气候特点:中国的气候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的特点:1. 季风影响中国受到季风的影响非常明显,季风风系发达,带来了明显的季节交替。
夏季,季风从海洋上吹向内地,为中国的大部分地区带来了高温和降水;而冬季,季风则从内陆吹向海洋,导致了寒冷干燥的天气。
2. 多山地形中国拥有众多的山脉和高原地区,这些地形对气候的形成和分布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比如,青藏高原在中国西部起到了屏障的作用,使得中国北方相对干燥,南方相对湿润。
3. 多样的纬度中国横跨东经73度至135度,纬度跨度非常大。
纬度差异导致中国南北方气候差异显著,南方气候温暖潮湿,而北方气候寒冷干燥。
4. 气候变化中国的气候变化非常明显,不仅有明显的季节变化,还经常发生极端天气现象,如台风、干旱、洪水等。
第二节我国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学案主备人:dvpp工作室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能概括说出影响我国最深刻的四种气象灾害类型的主要特征。
2.会独立分析并明确阐述我国干旱灾害的形成原因、洪涝灾害的时空分布及主要影响因素、寒潮和台风的形成机制。
3.知道并能说出寒潮及台风带来的灾害性天气及其主要危害,能在图中指出寒潮入侵和台风登陆我国的主要路径。
4.提高对各种气象灾害成因的综合分析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案例分析,认识各种气象灾害的危害,提高对地理资料的分析、概括、总结能力。
2.通过读图分析,总结我国四种气象灾害的空间分布特点,培养地理空间思维。
3.通过综合分析我国干旱的形成原因、洪涝灾害的影响因素、寒潮和台风的形成机制及其与影响我国的天气系统间的关系,运用联系的、综合的分析方法,有效进行知识迁移,建立起联系的、整体的地理知识结构。
4.通过比较分析四种气象灾害在发生时间、影响地区、形成原因、基本危害等方面的异同,认清本质,寻找规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气象灾害对我国的深刻影响,充分认识到我国是一个多气象灾害的国家,增强忧患意识,激发对基本国情深入了解的愿望,增强使命感。
2.全面分析各种灾害的产生原因,探索灾害规律,培养求真务实的研究精神,正视灾害的发生,端正按规律办事的科学态度,强化防灾减灾意识。
3.掌握我国气象灾害的地域差异,进一步明确因地制宜防灾减灾的思路。
4.充分认识由于人类不合理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也会导致或加剧气象灾害的产生,从而强化人地协调发展的意识。
教学过程:细读课标,找查考点——明确学习方向1.概括影响我国最深刻的四种气象灾害类型的主要特征及危害2.独立分析并明确阐述我国干旱灾害的形成原因、洪涝灾害的时空分布及主要影响因素、寒潮和台风的形成机制。
能在图中指出寒潮入侵和台风登陆我国的主要路径。
品读课文,思维导图——突破重点难点紧扣教材,当堂演练——检验自学成效A组1.旱灾:我国的旱灾发生特点:范围最广、频次高、持续时间最长。
2.四个旱灾多发中心:华北、华南、西南和江淮地区3.不同区域的旱灾特点:(1)东北地区盛夏干旱,“三天一小干,五天一大旱”。
由于降水相对稳定,旱灾频次相对较少。
(2)华北地区春旱严重,有“春雨贵如油”的说法。
旱灾频次居首位。
(3)长江地区伏旱,有农谚“春旱不算旱,夏旱减一半”。
7月份雨带北移,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易发生旱灾,但是,台风雨经常可以缓解灾情。
(4)华南地区夏秋旱。
(5)西南地区四季均可发生旱灾。
总的说来,我国旱灾以春旱发生地域最广,频率最高,夏旱和秋旱次之。
4.旱涝关系(1)旱灾和涝灾在时间上交替:我国主要旱涝交替区有黄河流域、海河流域、长江中下游及珠江流域等地区(2)旱灾和涝灾在空间上交错出现:即某一地带雨涝而另外大片地区干旱,即“这里不涝那里涝,这里不旱那里旱”的现象。
4.我国农业旱灾灾情严重5.我国位于太平洋西岸,由于西太平洋台风具有向西北方向移动的特征,因此,我国极易遭受台风的袭击。
6.台风发生的时间:主要为盛夏至秋初7.台风灾害的空间分布特点:沿海重、南方重。
8.台风造成的损失:台风造成的损失约占全国自然灾害损失的15%--20%,其中沿海省区的台风灾情最重。
9寒潮灾害:发生时间:9月至次年5月每年春秋两季有两个寒潮高峰期,即3—4月和10~11月,前者更强。
春秋季节爆发的寒潮对农作物的危害最大。
10. 寒潮灾害源地:北方大陆与冰雪洋面11. 寒潮灾害路径:偏西路径——经新疆和蒙古高原向日本海及东海北部移动;偏北路径——经蒙古高原向我国南方移动;东北路径——经日本海或我国东北向我国东部沿海侵入。
12.我国山脉走向对寒潮的影响东西向山地,如天山、阴山、秦岭和南岭等,山体北侧冷空气堆积,灾害加剧;山体南侧相对温暖,灾害减弱。
南北走向的山脉,形成冷空气的通道,使冷空气可以分流南下,影响到长江中下游地区和两广地区甚至海南岛。
我国青藏高原的海拔高于寒潮天气系统的上界,因此很少受到寒潮影响。
13.影响地区:除青藏高原、滇南谷地外,全国大部分地区受到寒潮影响。
发生频次高,东北地区最多,华北次之,再次为西北和长江流域,华南最少。
14.各地灾害表现:北方主要表现为大风、降温、霜冻、暴风雪等;南方主要表现为降温、冻害、雨雪等。
15.沙尘暴——华北地区春季影响很大的气象灾害(1)概念:沙尘暴是沙暴和尘暴两者兼有的总称;是指强风把地面大量沙尘卷入空中、,使空气特别混浊,水平能见度低于1千米的天气现象。
(2)发生与防治①沙尘暴发生时间:冬春季节②沙尘暴产生需要三个基本条件,一是大风——形成沙尘暴的动力条件;二是地面的沙尘物质——形成沙尘暴的物质条件;三是不稳定的空气状态和局部地区的热力条件。
③防治沙尘暴最有效的人类行为是植树造林、种草,增加地表植被覆盖,这样可以减小风速,降低沙尘暴的动力条件,增加湿度,调节并改变局部地区的热力条件;可以减轻沙化,降低沙尘暴的物质来源条件。
B组1.下列自然灾害中,属于气象灾害的是①洪水②干旱③台风④泥石流⑤寒潮A.①②③⑤B.①②③④C.①③⑤D.①③2.对人类影响较大的自然灾害有……………………………………………………()A.台风B.滑坡、泥石流C.尼罗河两岸的盐碱化D.寒潮3.关于洪水造成的危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冲毁房屋、淹没农田B.引起瘟疫和传染病的爆发C.水电供应中断,生活秩序紊乱D.对农业危害较大,对工业没有多大影响4.关于长江洪灾的叙述正确的是……………………………………………………()A.长江洪灾,完全是由于长江流域降水多,又多暴雨造成的B.长江洪灾是人为因素造成的C.1998年的特大洪水,有自然因素,人为原因的加剧作用是不可忽视的D.“小雨量、高水位、大洪灾”,说明人为因素的影响不大,而三峡对干流的扼制起了重要作用5.在我国,对农作物危害最大的寒潮多发生在()。
A.秋季和春季B.冬季和春季C.秋季和冬季D.初冬和秋末6.从气候和农业两方面考虑,我国春旱最严重的地区是()。
A.东北平原B.华北平原C.西北地区D.江淮地区7.台风的最大风速和最强暴雨出现在()。
A.台风中心区B.外围过渡区C.任何地区D.中心附近环状区8.我国易发生水旱灾害的主要原因有()。
A.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年际变化大B.气候复杂多样C.地形复杂多样D.海岸线长9.夏秋季节我国东南沿海一带的台风是()。
A.形成于温带海区的气旋B.形成于亚热带海区的反气旋C.形成于热带亚热带海区的气旋D.形成于热带海区的反气旋10.下列天气过程中属于暖性反气旋控制下的有()。
A.寒潮B.台风C.梅雨D.伏旱C组下图表示我国部分地区某年6月初-7月初降水量分布(实线,单位:mm)和气压分布(虚线,单位:百帕),读图回答:(1)此时长江中下游地区特殊的天气是___梅雨_______,长江中下游地区最容易出现的气象气候灾害是__暴雨________,经常引起的自然灾害是__洪涝________。
(2)图中的气压中心是____副热带高压__气压的组成部分,7月,该气压系统控制长江中下游地区,使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__伏旱_____天气。
如该气压系统季节性北跃提前,我国北方地区容易出现___洪涝___灾害。
提示: 6月初-7月初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量大,此时正值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天气。
右侧的气压中心是副热带高压的一部分,7月份控制长江中下游地区,往往使这一地区形成伏旱天气。
步步高升,乘风破浪——本节练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2008年1月10日开始,我国南方地区出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罕见的长时间、大范围、高强度的低温、雨雪和冰冻天气。
极端低温雨雪天气对湖北、湖南、江西、贵州、安徽等省的交通、电力、农业、供水、通信等造成巨大影响,灾情十分严重。
材料二(1)受冰冻雨雪影响最突出的交通运输方式是。
这次冰冻雪灾引起输电线路损坏,造成京广线部分路段因停电而中断,导致广州火车站数十万北上返乡旅客滞留。
广州火车站积极采取措施,引导旅客东走广深线转线,西走广廉(江)线、黎湛线、湘桂线和线,再选择合适的方式和路线返乡。
(2)粤北和湖南郴州地区是冰冻雪灾的重灾区,其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有()A.受亚洲高压持续控制B.受西南暖湿气流影响,水汽充足C.位于南岭地区,地势较高D.大气环流异常稳定,造成持续的低温环境E.位于平原地区,积雪深厚F.恰逢春节广州返乡旅客高峰期(3)极端低温雨雪天气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不利的影响,但它也有有利的一面。
“瑞雪兆丰年”,就是说冬季雨雪多预示着来年农业生产可能会获得大丰收。
根据所学地理知识,谈谈其中的科学道理。
答案(1)公路运输京九焦柳(2)BCD(3)①我国冬季一般降水少,降雪增加了土壤的水分,有利于来年春播和作物生长;②积雪对土壤有保温作用,有利于农作物安全越冬;③低温不利于害虫的越冬,能减轻来年的病虫害。
小试牛刀,触摸高考——成就未来长江流域的水文灾害阅读资料和图表(如下图所示),回答问题。
材料长江中游的支流南北对称,一般年份影响我国的夏季风与北方南下的冷空气之间形成的锋面雨带,5月份位于南岭一带,使长江南岸各支流进入汛期;6月份,锋面雨带向北移到长江中下游一带,北岸支流和干流才开始进入汛期。
这种支流的南北分布和雨带自南向北推移的规律,使南岸支流与北岸支流涨水时间错开,加之沿长江地带有洞庭湖、鄱阳湖等众多的湖泊对洪水起着调节作用,干流不致在短时间内出现过大洪峰。
但在1998年夏季,锋面雨带在长江流域活动时间过长,并且,长江流域普遍出现暴雨,南北支流普遍涨水,与上游的洪水同时汇入长江,使干流水量大增,引发了特大洪水。
(1)一般年份,对长江干流水量起天然调节作用的两个因素是:①;②。
(2)图中资料2反映的问题是,该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是,解决该问题应采取的措施是。
(3)1998年夏季,给长江流域带来暴雨洪涝的天气系统是,导致这次洪水发生的自然原因是。
(4)资料4反映长江含沙量大的问题,其主要原因是、,该问题可能引起的后果是。
为解决长江含沙量大的问题,保护源地的生态环境,建立了我国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保护广大的天然林,并在广大地区营造。
(5)正在建设的长江三峡工程位于峡中,竣工后将在、发电、航运、、旅游、养殖等方面发挥巨大的效益。
三峡发电与火力发电相比可减轻及危害等。
答案(1)①中游支流南北对称分布和雨带自南向北推移,长江南岸支流汛期与北岸支流和干流汛期错开②中游众多湖泊的调节作用(2)湖泊面积不断缩小,对干流水量调节作用减弱围湖造田退田还湖(3)锋面锋面雨活动时间过长和长江流域普遍出现暴雨(4)草场退化森林覆盖率减小泥沙淤积,抬高河床,加剧洪涝灾害三江源长江中上游防护林(5)西陵防洪南水北调环境污染酸雨学有所思,教有所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