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高考一轮复习 第4编 第2章 中国地理 章末大结局
- 格式:ppt
- 大小:1.37 MB
- 文档页数:12
第2讲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一、选择题下图为我国某省区三大产业产值比重与城市人口比重的变化图,其中①代表第二产业产值比重的变化,②代表城市人口比重的变化,③代表第三产业产值比重的变化,④代表第一产业产值比重的变化。
读图回答1~3题。
1.分析图中各曲线的变化特点,判断该省区最可能是 ( )。
A.江苏省 B.河南省 C.四川省 D.海南省2.图中曲线变化反映出该省区的城市化发展特点是 ( )。
A.与我国其他省区相比,城市化水平较低B.城市化发展与当地的经济发展协调一致C.城市人口增长与第二产业发展同步D.20世纪90年代末城市化速度最快3.该省区的第一产业比重逐步下降,其主要的原因是 ( )。
A.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使耕地大大减少B.农业生产水平落后,产出少C.农民的文化素质较低,农业经济不发达D.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日渐恶化解析从图中各曲线的变化特点看,该省区的第二产业所占比重最大,其次是第三产业,说明该省的工业经济占主导地位,结合其城市人口所占比重较大,可判断为我国的经济发达省份,从而确定为江苏省;从其城市化曲线变化上看,20世纪90年代末城市化速度最快;该省的工农业发达,工业化促进了城市化,占用了大量的耕地,使农业产值比重下降。
答案 1.A 2.D 3.A阅读山东省外商直接投资(简称FDI)分异图(图例中数字为外资投资比例,截止2010年),完成以下两题。
4.从图中可以看出,FDI在山东省的分布特点是( ) A.全省差异不大B.由北向南递减C.由沿海向内陆递减D.省会城市最具吸引力5.下列企业中对外商投资最具吸引力的是( ) A.钢铁工业B.粮食加工C.电子仪器D.海产品加工解析第4题,山东省外商直接投资以东部沿海地区为最多,其次是省会周边地区,西部最少。
第5题,我国吸引外商投资的最大优势是劳动力丰富且廉价,因此以电子仪器装配为代表的劳动密集型企业最有吸引力。
答案 4.C 5.C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城市2011年和2012年两大产业结构图。
最新考纲1.我国的疆域与行政区划。
2.我国地形的主要特征;主要地形区的分布与特点。
3.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4.我国的主要河流及其水文特征。
知识体系考纲解读1.了解我国各类地形的分布,理解我国的地形特点及影响。
2.了解我国气温、降水的分布规律,理解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其成因。
3.了解我国河湖的分布、特征及其开发利用。
4.了解我国的自然资源类型、分布和开发利用状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基础梳理+深化探究+试题调研)区域地理第二章第1讲中国自然地理新人教版考点一我国主要地形区及其特征一、中国的疆域1.海陆位置:海陆兼备,东临太平洋、背靠亚欧大陆,边缘海为黄海、东海、南海,内海有渤海和琼州海峡。
2.领土四至点3.相对位置:陆上邻国14个、隔海相望的国家6个二、地形和地势1.地势特征2.地形复杂多样(1)主要山脉东西走向⑦天山、○24阴山、⑭昆仑山、⑥秦岭、⑤南岭东北—西南走向①大兴安岭、②太行山脉、③巫山、○21雪峰山、⑱长白山、⑲武夷山、④台湾山脉西北—东南走向○25阿尔泰山脉、⑯祁连山脉南北走向⑳贺兰山、○26六盘山、⑰横断山脉弧形山脉⑧喜马拉雅山由大到小依次是图中的⑨青藏高原、○黄土高原、高原。
(3)四大盆地:自北向南依次是图中的⑬准噶尔盆地、⑫塔里木盆地、⑮柴达木盆地、⑪四川盆地。
(4)三大平原:平均海拔由高到低依次是图中的○27东北平原、○28华北平原、○29长江中下游平原。
(5)主要丘陵:由北到南依次有图中的○30辽东丘陵、○31山东丘陵、○32东南丘陵。
1.我国的地形、地势特征及其影响地形地势特征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影响有利①便于发展多种经营;②森林、矿产、动植物、旅游资源丰富;③山区急流可以发电①西高东低,有利于东部太平洋湿润气流深入内地,形成降水;②大河西源东流,沟通东西交通,方便沿海与内地的联系;③阶梯交界处落差大,产生巨大水能不利①地形崎岖,交通不便;②易发生崩塌、滑坡、泥石流、水土流失等地质灾害;③坡度大,不宜耕种阶梯交界处不利于交通运输线、工业、农业、城市的建设2. 主要地形区四大高原、四大盆地和三大平原是相对独立的地形单元,在不同的自然地理特征影响下,往往形成不同的人文地理特征。
第4部分区域地理第2章中国地理 4.2.2 中国地理分区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11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每小题后面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读我国常年10月30日初霜冻南界界线分布图,回答1~2题。
1.影响常年10月30日初霜冻南界界线在甲、乙两地段呈东北—西南走向的因素分别是( )A.大气环流地形 B.地形洋流C.海陆位置纬度 D.海陆位置地形答案 D解析初霜冻南界界线可以理解为0 ℃等温线,该线以南气温高,没有霜冻现象,该线以北气温低,有霜冻现象。
甲地距海近,受海洋影响明显,初霜冻南界界线大体与海岸线平行,呈东北—西南走向。
乙地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受山地的影响,初霜冻南界界线呈东北—西南走向。
2.关于丙地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B.初霜来临时收割小麦C.属于我国中部崛起地区,经济发达D.所在地形区成因和吐鲁番盆地相似答案 D解析图中丙地位于渭河平原,地处暖温带,为温带季风气候,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位于陕西省,属于我国西部地区;初霜来临时,当地正值冬小麦播种时节;渭河平原地质构造为地堑,为地壳断裂下陷形成,与吐鲁番盆地成因相似。
下面为我国某地植被、土壤、基岩剖面图,读图回答3~4题。
3.由图中显示的信息可知,该地区( )A.冬季降水偏多B.图示剖面为夏季风的迎风坡C.最冷月气温低于0 ℃D.地表水短缺答案 B解析根据图中信息:山体基带的植被为常绿阔叶林,土壤为红壤,可以判断图示地区位于我国的东南丘陵,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最冷月气温大于0 ℃,年降水量大于800 mm,降水集中于夏季。
根据平原地区为水田,可知地表水丰富。
该地夏季风为东南风,图示剖面为东南坡,是夏季风的迎风坡。
4.为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图中M地适合种植( )A.椰子 B.茶树 C.可可 D.咖啡答案 B解析地表土为红壤的丘陵地区适合种植耐酸性的茶树。
读我国三江并流图,回答5~6题。
第4讲 中国的河流和湖泊基础整理一河流和湖泊概况内外流区的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2.内外流区概况(1)外流区:约占全国面积的2/3,水量较大,分别注入太平洋、印度洋和北冰洋。
(2)内流区:约占全国面积的1/3,水量较小。
3.主要河流分布 (1)外流河(2)内流河:⑦塔里木河等。
4.主要湖泊分布⎩⎪⎨⎪⎧青藏高原湖区:⑧青海湖等东部平原湖区:⑨洞庭湖、太湖、 ⑩鄱阳湖等5.京杭运河自北向南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在南水北调工程中已作为东线输水通道。
基础整理二 长江2.水能资源(1)地位:长江水能蕴藏量占全国的1/3,可开发利用的水能资源占全国的一半。
(2)分布:主要集中在地势落差大的上游。
3.航运价值(1)特点:干流横贯东西,江阔水深,终年不冻,宜宾以下四季通航。
(2)地位:干支流通航里程达7万多千米,占全国内河通航总里程的2/3,形成一个纵横广阔的水运网。
有“黄金水道”之称。
4.治理(1)首要的任务是防洪。
(2)措施⎩⎪⎨⎪⎧上游:造林和水土保持中游:重点治理荆江河段、退田还湖下游:加固江防大堤、兴修水库及分洪蓄洪工程基础整理三 黄河2.流域特点:⎩⎪⎨⎪⎧上游:多峡谷,水能丰富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支流较多下游:流经华北平原,形成“地上河”3.开发与治理(1)上游:有计划地对水能资源进行梯级开发,同时注重生态保护。
(2)中游:流经黄土高原区注意水土保持工作。
(3)下游:疏浚河道,加固大堤,防治洪涝。
考点一| 我国主要河流的水文特征1.河流水文特征的描述及其影响因素河流的水文特征一般从水位、流量、含沙量、结冰期、凌汛等方面描述,具体特征及影响因素如下表所示:内流河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其主要水文特征如下:(1)流量较小:主要以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补给为主,补给量较少。
(2)汛期短,冬季断流,流程短。
①夏季气温高,冰雪融水多,山地降水也较多,水量丰富;②冬季气温低,冰雪基本不融化,河流断流,多属季节性河流。
第2讲中国人文地理一、选择题读我国部分省(区)轮廓图,回答1~2题。
1.下列选项中相邻的省(区)是( )。
A.K、M B.K、N C.L、M D.L、N2.N省(区)中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是( )。
A.维吾尔族B.哈萨克族C.蒙古族 D.藏族解析第1题,通过轮廓可以判定,K为山西省,L为陕西省,N为西藏自治区,M为湖北省。
陕西省和湖北省相邻,故选C。
第2题,N为西藏自治区,主要的民族为藏族,故选D。
答案 1.C 2.D读我国东部冬小麦种植区内收获期等值线图,回答3~5题。
3.有关我国冬小麦最主要产区及其作物熟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陕甘宁地区一年一熟B.冀鲁豫地区两年三熟C.云贵川地区一年两熟D.鄂湘赣地区一年三熟4.影响图中M、R两地收获日期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热量B.地形C.水分D.土壤5.图中N地与R地相比较,收获时间差异及主导影响因素组合正确的是( )。
A.比R地收获早—地形因素B.比R地收获晚—距海远近C.比R地收获早—季风环流D.比R地收获晚—地势高低解析第3题,冬小麦主要分布于长城以南、秦岭—淮河以北的广大地区,因此冀鲁豫地区是冬小麦的主产区,该区域作物熟制是两年三熟。
第4题,图中M地位于北方地区,R地位于南方地区,两地之间的热量差异使M地冬小麦的收获期晚于R地。
第5题,由图中等值线的分布特征可知,N地冬小麦的收获日期早于5月1日。
N地位于四川盆地,由于受地形因素的影响,其冬季的热量条件比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R地优越,因此冬小麦收获较早。
答案 3.B 4.A 5.A下图为我国部分省区图,下表为我国四省(区)人口及部分自然资源统计数据(2006年)表。
依据图表回答6~8题。
6.图中地形类型相对单一的省(区)是( )。
A.甲B.乙C.丙D.丁7.有关四省(区)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省(区)西部是该省(区)种植业集中地区B.乙省(区)是我国著名的粮食产区C.丙省(区)南部农业耕作制度为一年三熟D.丁省(区)以灌溉农业和牧业为主8.表中序号与图中甲、乙、丙、丁依次对应的是( )。
[最新考纲] 1.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
2.人类所面对的主要环境问题。
3.可连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门路。
4.走可连续发展之路。
[剖析解读] 1.说出人地关系思想演变的历史阶段和各阶段的主要特色。
2.说出环境问题的看法与种类,剖析人类面对的主要环境问题成因及追求解决门路。
3.解说可持续发展的看法,利用图示说明可连续发展复合系统的含义,举例说明可连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4.认识循环经济、洁净生产的含义,掌握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门路,联合详细案例认识实行可连续发展的意义。
第 1 讲人类面对的主要环境问题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一、环境问题的看法与种类1.看法:因为人类活动或自然原因使环境条件发生了变化,并对人类及其余生物的生存和发展造成影响和损坏的问题。
2.发活力制(1) 人类生产和生活过程中排放的荒弃物和有害物质超出了环境的自净能力,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损坏。
(2)人类对资源的需求日新月异,人类正遇到某些资源贫乏的严重挑战。
3.环境问题的种类(1)按性质区分:①环境污染问题: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生物污染等;②由环境污染演化而来的问题:酸雨、全世界变暖、臭氧层损坏等;③生态损坏问题:水土流失、丛林砍伐、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④自然资源衰竭问题:森林、草原、矿产等资源的减少和损坏。
(2)按地理空间区分:全世界环境问题;地区环境问题;局部环境问题。
(3)按生产种类区分:工业环境问题,农业环境问题,生活环境问题。
二、人类面对的主要环境问题1.部分资源趋于枯竭,人均资源拥有量减少。
2.生态损坏,生物多样性受损。
3.环境污染,人类生计环境质量降落。
主要种类主要污染物危害水污染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农药、化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损坏肥及畜禽粪便等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气溶胶状态污染物随和体状态影响人类和动物的健康,危害植被,腐化大气污染污染物,常有的有二氧化硫、硫资料,影响天气,降低能见度,引起温室化氢、一氧化氮、一氧化碳等效应、臭氧层空洞和酸雨等土壤污染有机污染物、重金属、放射性元使土壤的性质、构成及形状等发生变化,素、病原体等并致使土壤自然功能失调、土壤质量恶化三、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1.古代人地关系思想的产生阶段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对人地关系的认识人类社会对环境影响极为有限,处于很浅薄初期被动地适应环境的境地跟着人口增添,对资源和环农业革命境开发利用的强度与广度以为人类社会发展是由地理环境决定的此后增大,出现各样环境问题2.现代人地关系思想的发展时间人地关系理论主要核心思想19 世纪各地区人类活动的特色取决于所在的地理环地理环境决定论境的性质20 世纪初可能论人对环境拥有适应与利用的选择能力“二战”和睦论 (人地协调论 )人类应主动谋求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和睦,令人此后地之间获取协调发展20 世纪 80可连续发展论社会经济的发展要与人口、资源、环境等诸多年月因素相协调考点一环境问题的成因与表现1. (2012 ·纲领全国文综 )阅读图文资料并联合所学知识,达成下题。
【全程复习方略】2014版高三地理区域地理第2章第2讲中国地理分区课时作业新人教版2014版高三地理人教版全程复习课时作业区域地理第2章第2讲中国地理分区(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读我国某地区气温、降水量和蒸发量年内分布示意图,回答1、2题。
1.该地区位于我国的()A.华北地区B.华南地区C.青藏地区D.西南地区2.下列有关该地区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带性植被为常绿阔叶林B.河流以冰雪融水为主C.农业耕作制度一年一熟D.一年中春季最干旱不同区域要素的组合不同,区域特征相差也很大,结合中国政区图,完成3~5题。
3.甲区域和乙区域相比,气候的差异是()A.甲区域作物生长期较长B.甲区域降水较少C.乙区域大陆性较强D.甲区域高温多雨4.符合乙区域土地特点的是()A.广泛分布在此地区的水稻土是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土壤B.人口稠密,耕地较为集中C.人均耕地高于全国平均水平D.耕地中旱地所占比重大5.丁省与丙省相比()A.劳动力资源丰富B.陆地交通便捷C.第一产业比重小D.第三产业比重小(能力挑战题)阅读下面三幅图,回答6~8题。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地年太阳总辐射量大于乙地B.昼长年变化甲地最大,丙地最小C.乙、丙两地降水集中于春夏两季D.甲、乙两地降水多、地势陡,多滑坡等灾害7.图中的河流()A.①河流有凌汛现象,河水主要来源于冰雪融水B.②河流经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且参与海陆间水循环C.③河径流季节变化大,流域植被以落叶阔叶林为主D.①、③所示河段以侧蚀为主,水能可实行阶梯式开发8.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甲、乙、丙三地区已形成完善的交通运输网络B.甲、乙、丙三地区是所在国重要的中药材加工基地C.甲地区已实现多种农业经营方式的良性共处D.乙地区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为大牧场放牧业(2013·通州模拟)下图为中国部分省级行政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与能源消费度散点图。
2018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4部分区域地理第2章中国地理4.2.1 中国地理概况限时规范特训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4部分区域地理第2章中国地理4.2.1 中国地理概况限时规范特训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4部分区域地理第2章中国地理4.2.1 中国地理概况限时规范特训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第4部分区域地理第2章中国地理 4.2.1 中国地理概况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11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每小题后面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下图是经纬网和中国著名山脉的叠加图,图中经纬线间隔度数相等,四个小黑点为中国领土四至点。
读图,回答1~3题。
1.经纬网的纬线间距为()A.3° B.5° C.8° D.10°答案B解析我国四至点分别大约是:最北端(53°N)、最南端(4°N)、最西端(73°E)、最东端(135°E),再按照最北端和最南端之间的网格多少即可计算出经纬网的纬线间距。
2.图中山脉()A.①是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B.②是黄河的发源地C.③是农耕区与牧区的分界线D.④是长江流域与珠江流域的分水岭答案D解析①是大兴安岭,是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②是祁连山脉,而黄河发源于巴颜喀拉山脉;③是太行山脉,而我国农耕区与牧区大致以古长城为分界线;④是南岭,是长江流域与珠江流域的分水岭。
3.图中山脉③的东西两侧分别是( )A.华北平原、内蒙古高原B.河北省、山西省C.落叶林带、草原带D.外流区、内流区答案B解析太行山脉东西两侧分别是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河北省和山西省;两侧都是落叶阔叶林带和外流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