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重视《考试说明》中的“考核目标与要求”
- 格式:doc
- 大小:14.00 KB
- 文档页数:3
关于《考试说明》的说明《考试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考试是学习的一种重要形式,它不仅可以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还可以检验学生的学习程度。
考试说明是一种关于考试的说明文件,它对于考生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考试说明的内容1. 考试时间、地点、题型等基本信息。
2. 考试的注意事项,如不得带有作弊工具、不得迟到、不得擅自离开考场等。
3. 关于考试结果的处理办法,如查重、裁定成绩等。
二、考试说明的作用1. 规范考生行为,保证考试公平公正,避免发生作弊现象。
2. 为考生提供必要的信息,使考生更加了解考试,做好充分的准备。
3. 帮助考生更好地应对考试,提高考试效率。
三、考试说明的重要性1. 考试说明对于考生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它可以使考生明确考试相关信息,以便于做好准备。
2. 考试说明可以帮助考生更好地掌握考试题型、规则等信息,从而避免因为没有准备好而浪费时间。
3. 考试说明还可以提醒考生注意一些重要事项,如不得带有作弊工具、不得迟到、不得擅自离开考场等,避免出现违反规定的行为。
四、如何正确阅读考试说明1. 在阅读前,要仔细阅读文件的标题,了解文件的具体内容,以便正确理解文件中的内容。
2. 在阅读时,要根据文章的主要思想,仔细理解文章中的重要信息,特别是一些重要的规定。
3. 阅读完后,要对所有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特别是要关注重要的内容,并把重要内容记录下来,以便日后复习使用。
总之,考试说明是一种关于考试的重要文件,它不仅能够帮助考生正确理解考试相关信息,也可以帮助考生正确应对考试。
因此,在准备考试时,我们应当仔细阅读考试说明,并准备好相关信息,以便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关于《考试说明》的说明
“考试说明”是现代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既体现学校对考试规定的严格要求,又对学生提供重要的考试信息指导。
随着学校对考试的严格要求,考试说明的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考试说明的作用主要有三:
一、说明考试的目的、内容及要求,为考试提供标准、保证考试的公平公正;
二、指导学生复习及准备考试,提供关于考试规则、支付注意事项等有价值的信息;
三、为学校管理部门提供重要依据,以确保考试的规范有序进行。
为了有效的落实考试说明的目的,教育部门应该加大对学生的指导和管理力度,确保每个学生都受到统一的指导和规定,以保证考试的质量和公平性。
同时,学校也要求学生必须认真阅读考试说明,掌握考试规则和要求,充分准备考试,确保自己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此外,考试说明还具有重要的宣传功能,学校可以在考试说明中介绍学校的情况、学术科目和重要成就,以及致力于学生成才的育人理念,以增强学校的广泛影响力和文化实力。
总之,考试说明对教育和发展事业具有重要意义,学校要加强对考试说明的管理,严格执行考试规定,从而推动学校的教育改革
和发展,促进学生的受教育进程,为学校的发展作出贡献。
考试说明的重要性无需赘言,是学习成功的重要支撑,每一位学生在考试前必须要仔细阅读考试说明,如果有任何不明白的情况,应该及时向老师求助,以确保不会有任何偏差。
同时,学校也要更加重视考试说明的制定工作,并确保考试信息及时有效地发布,以满足学生复习准备和考试的需求。
综上所述,考试说明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只有通过加强考试说明的管理,规范考试的活动,才能充分体现学校对考试的规定,进而推动教育改革和发展,促进学生的受教育进程,为学校的发展作出贡献。
2022年普通高考山东卷文综·政治《考试说明》2022年我省高考将继续采用“3X1”的模式,语文、数学、英语(听力除外)、文科综合、理科综合和基本能力科目的试题,仍由我省组织专家自行命制。
为了指导和规范我省2022年高考工作,便于广大师生了解考试要求,山东省教育招生委员会命题办公室以教育部颁布的各学科课程标准和《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为依据,在充分调查研究、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紧密结合我省的高中教学实际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实际,制定了《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考试说明》(以下简称《考试说明》)。
《考试说明》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考试说明》坚持有利于高等学校选拔优秀学生,有利于中学推进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有利于考试公平、公正、科学、规范、安全有效的原则,力求在2022年高考的基础上,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的理念和要求,体现我省的教育教学实际。
因此,2022年高考考试内容要将继续与高中新课程内容相衔接,进一步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考生实际,考试更加注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考试说明》分语文、数学、英语、文科综合、理科综合和基本能力等部分,每部分由命题指导思想、考试内容及要求、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题型示例等几部分组成。
《考试说明》既是我省高考自行命题的依据,也是我省教师教学、考生复习备考的重要参考用书。
2022年《考试说明》的编写工作得到了教育部、山东省委、省政府以及省教育厅等各级领导的亲切关怀与具体指导,得到了我省广大教师、教学研究人员及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的鼎力支持和热情帮助。
本说明吸纳了许多专家、学者以及社会各界人士的宝贵经验和建议,凝聚了研究人员和编写人员的心血和智慧,在此一并表示衷心感谢。
编者2022年1月文科综合Ⅰ命题指导思想Ⅱ考试内容及要求Ⅲ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Ⅳ题型示例文科综合Ⅰ命题指导思想一、命题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依据《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文科·课程标准实验版)》和《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考试说明》,不拘泥于某一版本教科书。
江苏高考语文《考试说明》简析及复习建议
江苏高考语文《考试说明》简析及复习建议
近年来,在江苏省的2018中考语文考试中,江苏省教育厅出台了《考试说明》。
该考试涵盖了从阅读理解、分析语句、书写规范等多个方面,帮助学生完成复习突破,不仅提高了学生在江苏高考语文考试中的实现,也为学生们搭建了一个无弹窗/多话题/双击实践学习空间。
首先,根据《考试说明》,语文考试采取综合形式,包括改错、背诵课文、文
言文题、书写修饰以及综合题五种形式,这使得学生在复习的过程中更加的丰富了,既可以学习课文的解释,也可以锻炼分析能力,一方面背诵可以熟谙考点,而书写修饰则使得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课文的内涵。
其次,《考试说明》的制定也使得学生可以更加系统的复习了,举例来说,
《考试说明》特别指出,语文考试需要考生进行高效率的改错,考查他们对细节及学术术语的识别能力,其涵盖的内容范围Page非常广泛,从书写符号、引号到拼
音标点,以及各种常用学术术语都在内,因此,学生可以精心复习,在改错中下功夫,以此来提高考试成绩。
此外,在复习过程中,学生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有针对性的复习计划,结合实战演练,加强考前练习,及时复习课本内容,知其然而知其所以然,从而达到事无巨细,不漏线索。
另外,学生也可以及时跟进江苏省教育厅官网上的考试公告,及时获取考试最新信息,以应对考试中的突变题材。
综上所述,高效的江苏高考语文复习,需要学生合理安排复习计划,把握好复
习步骤,遵循《考试说明》,在复习的同时锻炼识别能力,熟练掌握解题方法,积累推理能力。
当考试中遇到突变时,更要灵活应变,多方研究总结,用自己独到的思维方式,来取得牢固的考试优势。
考试说明及考试大纲解读考试说明及考试大纲解读2015年高考《考试说明》与去年相比,考试性质、考试内容(“考核目标与要求”、“考试范围与要求”)、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背诵篇目等均与2014年一致,只是微调了题型示例。
主要体现在实用类文本阅读的选材和部分题型变化(详见下表)。
因此,研读近年来命题特点,探究命题规律,会有助于科学备考。
综观近三年新课标高考语文试卷,试卷结构、命题的内容范围基本稳定,体现出语文学科侧重阅读和表达的特点。
论述文阅读:注重考察文本阅读能力多练主观题选材上侧重于文学艺术、历史和文化教育等社会学科领域。
命题方式上连续三年设置了三道“四选一”的客观题。
考点设置上侧重考查语言信息的理解、筛选、分析综合能力。
要求考生能读懂文章,理解和整合与题目有关的语言信息,尤其注重对文本的基本阅读能力的考查。
2015年应该和去年保持一致,有的省市模拟卷第三题考查的形式是主观题,有可能在未来成为考查的常规题型,可适当引导学生做练习。
文言文阅读:掌握两种形式的断句重视“内容解说”题型2015年,在文言文阅读备考中,考生需注意两个地方,第一,2015年应该延续去年继续考查文言文的断句,形式上分两种,一是对原语段中的句子进行断句;二是另选一个语段进行断句。
后者在一些省市的模拟题中已出现过。
第二,2015年新增了“内容解说”的题型,从《考试说明》的“题型示例”来看,本题型侧重考查学生相关的一些古代文化常识,和以前考试中文学文化常识的考查不尽相同。
因此本题型会是未来考试中常考的题型,应在复习时引起重视。
古诗词鉴赏:比较阅读出题可能性高三年来,我省高考的古诗词鉴赏均考查古典诗歌,选材名家和非名家并重。
单篇阅读、比较阅读均有,灵活多样。
考点基本上围绕“写什么”(内容)和“怎样写”(手法)两个方面展开。
2015年,古诗词鉴赏估计会继续考查比较阅读。
在考点上应该是以比较典型的手法运用为主。
注重探究诗歌作品蕴含的情感态度。
安徽省xx年高考语文学科《考试说明》深层解读及备考对策(高三教学论文)安徽省xx年高考语文学科《考试说明》深层解读及备考对策(高三教学论文)程鸣安徽省xx年高考语文学科《考试说明》深层解读及备考对策日前,xx年安徽省普通高考语文科《考试说明》终于撩开了神秘的面纱,将下发到正在紧张备战xx年高考的高三毕业班师生手里。
仔细研读xx年安徽省普通高考语文科《考试说明》,我们发现其较去年稳中微变,比方将原来的“考试能力要求”改称为“考核目标与要求”,将原来的“考试内容”改称为“考试范围与要求”。
这些提法较原来更为严谨标准,更加科学明确。
同时,个别考点要求有“易化”的倾向。
不过,总体变化不大,重点能力点依然是“阅读”和“表达”,卷面构造和分值的分配上没有变化,与xx年安徽高考语文试卷相同,呈现出连续性和稳定性。
这种“连续性和稳定性”有助于参加xx年高考的考生的稳定发挥。
笔者下面结合自己多年指导考生复习备考的体会,依据xx年安徽省高考语文试卷的“考试范围与要求”,从五个方面对xx年安徽省普通高考语文科《考试说明》做一深层解读,并对后期的复习备考提出建议。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一)《考试说明》分析这局部内容与xx年《考试说明》相同,没有变化。
“论述类文本阅读”考查点表述明确。
其考查主要包括“理解和分析综合”两局部内容--1.理解 B (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2.分析综合 C (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2)分析文章构造,把握文章思路;(3)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4)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论述类文本阅读”的考查,较以往没有本质的改变,要求详细、合理,难度有下降的趋势。
它侧重于对文段做浅层次阅读和理解,以读懂内容为出发点,注重根本阅读能力的检验,一般不涉及深层意蕴。
从《考试说明》中的例如看,“论述类文本阅读”应以社会科学类文章为主,后期复习备考应把这类文章的阅读作为训练重点。
以《考试说明》为指导,科学备考《考试说明》的性质、地位决定了其在高考复习中的重要性,高考复习工作一定要以《考试说明》为指导,才能提高复习的效率,正确把握咼考方向。
一、认真研读《考试说明》1・解读考试目标与要求(1)获取和解读信息。
这一方面就是要求学生从试题(文字、数据、图像等)屮获取、解读、整理历史信息,通俗地说就是要审好题。
(2)调动和运用知识。
这方面就是要求学生在获取历史信息的基础上思考历史问题。
调动和运用试题中的信息和已学知识(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历史规律、阶段历史特征、基本历史线索、历史观等)正确答题。
(3)描述和阐释事物。
这要求学生要有高度的概括、总结、描述、评价等方面的能力。
(4)论证和探讨问题。
这就要特别强调学生在论证重大丿力史或现实问题时,一定要“史论结合,论从史出”。
要用史实來说明问题,切忌空洞,要言之有据,耍把重大历史问题与现实问题相结合,即要关注社会热点问题。
2.研读题型示例《考试说明》中共有28道题型示例,其中选择题18道,主观题10 道。
研究题型示例不是就题论题,而是为了研究示例背后的问题,即通过这一题型的研究,发现其究竟是想考察什么内容。
3•研究说明中的“变”与“不变”今年的考试说明就增了选修1第四单元“王安石变法”,选修2第二单元“英国议会与国王的斗争”,删去了选修1第三单元“北魏孝文帝改革”,必修1第五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的第18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以及必修3 “京剧”部分的内容。
对于今年新增的两个部分内容,我们要重点研究。
“王安石变法”这部分内容与时政热点即伟大的“中国梦” “深化改革” “富国强兵”等有关。
王安石变法是要实现富国强兵,而面对屮国今天的现实,我们的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只有义无反顾地深化改革才能实现富国的目标。
然而再环顾今天中国的周边环境、南海问题、东海钓鱼岛问题、美国重返亚太问题,使中国的周边环境出现了许多不安全、不确定的因素。
《考试大纲》中规定的考核目标与要求政治学科考试应在使考生体现出应有的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同时,注重考查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获取和解读信息1. 能够从题目的文字表述中获取回答问题的有关信息。
2. 能够快速、全面、准确地从图、表等形式中获取回答问题的有关信息。
3. 能够准确和完整地理解并整合所获取的有关信息。
二、调动和运用知识1. 能够根据从题目中获取和解读的试题信息,有针对性地调动有关的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等方面的知识,并运用这些知识做出必要的判断。
2. 能够调动和运用自主学习过程中获得的重大时事和相关信息。
3. 能够展现出检索和选用自己“知识库”中有关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
三、描述和阐释事物1. 能够用简洁的语言,描述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等学科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观点。
2. 能够运用历史的、辩证的观点和方法,分析、比较和解释有关政治、经济、文化等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
3. 综合阐释或评价有关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
四、论证和探究问题1. 根据有关信息,调动和运用相关知识和技能,发现或者提出体现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的问题。
2. 综合使用题目提供的信息、课堂学习或自主学习获得的知识、方法,提出比较必要的论据,论证和探究问题,得出合理的结论。
3. 能用顺畅的语言、清晰的层次、正确的逻辑关系,表达出论证、探究的过程和结果。
趣味体验天儿冷时尤其是在冬天。
上课前,用手背触摸自己的脸颊。
上课时,专心学习、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大胆发言……。
下课时,再用手背触摸自己的脸颊。
课前、课后触摸的感觉有什么不同?原因是什么?对你有什么启示?你肯定有过这方面的体验。
请想一想!参考答案详见P53。
决胜高考,我行!怎样记得又好又快又牢?决胜高考,单靠读读记记是肯定不行的,而不读读记记则没有行的可能。
因此,人人都想过目不忘,记得又好又快又牢。
那么,怎样才能记得又好又快又牢呢?一、调整心态1. 对记忆的内容,要有浓厚的兴趣。
高三复习如何用好考试说明
高三复习如何用好考试说明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考试说明》即将发到考生手中,这是一份重要的复习备考资料,笔者建议考生复习时一定要用好《考试说明》。
《考试说明》由北京教育考试院根据教育部考试中心《考试大纲》编写,明确了考试的性质、内容、要求和形式等,是年高考北京卷命题的依据。
因此,除了课本和《考试大纲》之外,《考试说明》也是北京市考生复习备考的'重要参考资料。
高考试题分为容易题、中等难度题和难题三个档次。
《考试说明》对于这三个档次试题难易程度的比例是这样说的:“以中等难度题为主”。
大多数考生在复习时,其重点就要放在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上,主抓容易题和中等难度题,不要过多做难题、偏题和怪题。
《考试说明》还对各科的题型、题量等作了规定。
考生拿到《考试说明》后,要重点研究“考试内容及要求”部分,它告诉了考生高考要考的知识点,及其对考生能力的要求程度。
例如,数学科目对知识的要求就分为“了解”、“理解”、“掌握”、“灵活和综合运用”四个层次。
不同知识点的要求不一样,考生也不要平均分配精力。
考生还要特别重视《考试说明》的“参考样题”部分。
参考样题是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选择的,可以让考生对高考试题获得一定认识。
对于样题,考生不仅要认真做一遍,还要从题干、设问、答案着手,对其进行充分研究,领会命题意图。
最后,考生要留意今年《考试说明》中变化的部分。
如英语学科增加了101个词汇,政治学科依据教材变化对考试范围进行了相应调整等。
必须重视《考试说明》中的“考核目标与要求”
作者:冯启芹
来源:《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2012年第11期
2013年高考即将来临,如何在紧张的备考中避免机械、无意义的训练,提高复习的效率,笔者认为有效的途径就是研究并且深挖《考试说明》,因为《考试说明》是高考命题的依据,也是高考复习的重要依据。
历史知识千头万绪,试题材料新颖,但不论试题形式如何变化,高考考核的目标和要求是基本不变的。
下面就以2012年山东《考试说明》为例进行说明。
考核目标一:获取和解读信息。
获取信息即发现、收集信息,解读信息即对信息的理解。
要求:1.理解试题提供的图文材料和考试要求。
(审题)
2.整理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
(获取)
3.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
(理解)
【例】右图为1600-1913年西班牙、荷兰、英国和美国(自殖民地时代起)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变化曲线图,其中,代表英国的曲线是()
A.①
B.②
C.③
D.④
【说明】本题通过四个国家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曲线图反映四个国家经济发展的状况,考生需要从题干和图表中获取信息,抓住关键时间信息“1600-1913年”,正确认知历史阶段发展特征。
根据所学知识,美国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跃居世界第一,所以①是美国。
荷兰在17世纪最为强盛,这时期人均工业生产总值最高,所以③是荷兰。
英国在19世纪中期,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成为世界工厂,在这个时期,英国的人均工业生产总值最高,所以②是英国。
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美国经济超过英国。
本题选B。
考核目标二:调动和运用知识。
调动和运用知识,即通过对信息的接受和反应启动原有的知识储备,再经过分析、判断、推理、归纳等思维过程解决问题。
要求:1.辨别历史事物和历史解释。
(合理提取知识)
2.理解历史史实,分析历史结论。
(加工知识)
3.说明和证明历史现象和历史观点。
(运用知识)
【例】1985年,邓小平指出,“过去我们的观点一直是战争不可避免,而且迫在眉睫”,“这几年我们仔细地观察了形势”,“由此得出结论,在较长时间内不发生大规模的世界战争是有可能的”。
这一判断()
A.缘于美苏关系的全面缓和
B.基于世界格局的重大变化
C.有利于推进国内经济建设
D.有助于确立改革开放方针
【说明】本题主要考查有效解读信息,迁移历史知识,从而解决问题。
题干中邓小平作出的判断是“较长时间内不发生大规模的世界战争是有可能的”,注意时间信息1985年,当时世界还属于冷战时期,运用所学的知识经过排除得出答案C。
考核目标三:描述和阐释事物。
描述事物即表现事物的形态或状态,阐释事物即对事物的说明和解释,主要通过叙述、概括、解释、认识、评价等方法。
要求:1.客观叙述历史事物。
2.确准描述和解释历史事物的特征。
3.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作出正确的阐释。
【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清之际江南手工业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世纪中期以前英国工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说明】本题第(1)问旨在考查学生对明清时期手工业发展状况的掌握程度,需要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同时快速获取材料信息,准确概括明清手工业的发展特点。
第(2)问要求“说明19世纪中期以前英国工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主要考查考生准确提取材料中的有效信息以及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归纳、分析的能力。
16-18世纪是工场手工业阶段,18世纪60年代到1840年前后是英国的工业革命时期,再根据材料二,英国工业发展的阶段至少应回答手工工场、工业革命两个阶段。
考核目标四:论证和探讨问题。
论证就是引用证据来证明论题真实性的论述过程,探讨即对某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
要求:1.运用判断、比较、归纳的方法论证历史问题。
2.使用批判、借鉴、引用的方式评论历史观点。
3.独立地对历史问题和历史观点提出不同看法。
(举例略)
总之,《考试说明》中的考核目标和要求是高考对考生能力的全面考查,希望大家以它为方向,把握2013年高考的尺度,提高复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