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专享]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第五
- 格式:pdf
- 大小:118.02 KB
- 文档页数:7
(一)辨太阳病脉症并治
1.太阳病成因:
①风寒之邪侵袭体表
②少阴病:寒盛伤阳,正气抗邪,阳气恢复,祛邪达表(表指太阳膀胱,少阴为里),脏邪还腑,阴病出阳。
(临床上比较少见,少阴病(寒化证)有两类,一类是以真阳衰微为主,正气虚衰,不太可能出现脏邪还腑。
一类是寒盛伤阳为主,寒气太盛,伤了少阴的阳气,正气抗邪驱逐部分邪气到达太阳,出现膀胱有热的尿血。
2.太阳病病位:
①足太阳膀胱经,足太阳膀胱府(未涉及手太阳小肠经和小肠府病变,由于外感风寒邪气初起阶段,风寒邪气主要侵袭的是足太阳膀胱经和膀胱府,所以太阳病里无小肠的病变)
②肺主皮毛,太阳主表,在太阳表证阶段,寒邪袭表,常常引发肺气宣发肃降失调,引发肺部病变。
(麻黄汤证有喘,小青龙汤证有喘,麻杏石甘汤证有喘,桂技加厚朴杏子汤证有喘)。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1、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
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
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12)2、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
(13)3、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14)4、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
(18)5、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
(20)6、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
(21)7、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26)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8、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
(31)9、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
(32)10、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
(34)11、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35)12、太阳与阳明合病,喘而胸满者,不可下,宜麻黄汤。
(36)13、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
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
服之则厥逆,筋惕肉瞤,此为逆也。
(38)14、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
(40)15、太阳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主之。
(43)16、病人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卫气不和也。
先其时发汗则愈,宜桂枝汤。
(54)17、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主之。
(62)18、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
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63)19、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
(64)20、发汗后,其人脐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
(65)21、发汗后,腹胀满者,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主之。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1.【原文】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译文】太阳病的证候,是以脉象浮、头痛、项部拘急不舒、畏寒为基本特征。
2.【原文】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译文】太阳病,见到发热,自汗出,厌恶风吹,脉象浮缓的,就叫做中风。
3.【原文】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译文】太阳病,或者已经发热,或者尚未发热,必定厌恶寒冷,同时身体疼痛,气逆而呕,脉象尺寸都呈紧张状态的,就叫做伤寒。
4.【原文】伤寒一日,太阳受至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
【译文】伤寒病初起,第一日应是太阳经受病,如果脉静而不数急,就知道病在太阳,不会向其他经传变。
如果很想呕吐,或烦躁不安,而脉象数急的,这表明已有向其他经传变的趋势。
5.【原文】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
【译文】外感病两三天,已到邪传阳明、少阳之期,若不见阳明、少阳病的见证,而只见太阳病证候的,表示病未传变。
6.原文】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
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曰风温。
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
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瘛疭;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译文】太阳病,见到发热口渴,不恶寒的,就叫做温病。
如果在使用发汗方法以后,热势更高如同烧灼一样,名叫风温。
风温的证候特点是尺脉和寸脉都见浮象,自动出汗,身体沉重,经常睡眠,呼吸时鼻有鼾声,而且语言困难。
假使误用下法,便会引起小便不利,两眼直视,甚至大小便失禁。
假使误用火法,轻则导致皮肤发黄,严重的就会引起如同惊痫的证状,时时手足抽搐痉挛。
倘若再用火熏的方法,那就误上加误了。
伤寒论直解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汇总讲者:孙洁编辑:东旭1.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本条为太阳病的题纲。
伤寒论的六经辨证,还是从经络的六经来的。
太阳经,包括足太阳膀胱经和手太阳小肠经。
但是足经长而手经短,所以六经辨证都是以足经为主,兼及手经。
太阳病重在膀胱经,阳明病重在胃经,少阳病重在胆经,太阴病重在脾经,少阴病重在肾经,厥阴病重在肝经。
同时,六经内连脏腑,所以六经辨证,除了有经病,还有腑病和脏病。
三阳经病有腑病,三阴经病有脏病。
比较典型的,例如太阳腑病的蓄水证和蓄血证,还有阳明腑实证。
太阳为病,主要表现在膀胱经的病变上。
《黄帝内经》云:“三焦膀胱者,腠理毫毛其应也。
”风寒外受,初伤太阳,病在表,故脉浮。
膀胱经起于目内眦,上行过巅顶,下循经项背而下臀腨。
膀胱经气为寒邪收束而不利,故见头项强痛;太阳膀胱经气起而抗寒,则温煦卫表之力不足,故而恶寒。
头项强痛是膀胱经气不利的典型症状;恶寒是卫气抗邪的必然反应。
所谓题纲,是指本条所述,为太阳病所共见之症。
下文所言太阳病者,除非特别说明,否则都应该有此脉浮、头项强痛、恶寒三症。
其余六经病的题纲亦是如此。
但诸经题纲症罗列最全者,唯此太阳病题纲一条。
2.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太阳病的病因,主要是伤于风寒。
以阴阳而言,风为阳,寒为阴;以致病能力来说,风邪力弱而寒邪力强。
本条即是描述风伤太阳的表现。
太阳经气较盛,有比较强的卫外能力,通常情况下,不会轻易为风邪所伤。
但如果太阳经气不足,或是各种原因损伤正气,卫外不足,风邪就可能伤人为病,直入肌腠。
虽然都是表分,但卫气布于皮表,位置较浅;营气荣于肌腠,位置较深。
正气不足,所以邪气伤人较深,能直入肌腠,所以称为“中风”。
大凡病名有“中”字,多半病位相对较深。
风为阳邪,风邪入于太阳肌表,是两阳相合,故见发热。
第7条“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就是指太阳中风而言。
风性开泄,故见汗出;风邪所伤,所以恶风。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上)第五一、太陽之為病,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
二、太陽病,發熱汗出,惡風,脈緩者,名為中風。
三、太陽病,或已發熱,或未發熱,必惡寒,體痛嘔逆,脈陰陽俱緊者,名為傷寒。
四、傷寒一日,太陽受之,脈若靜者,為不傳,頗欲吐,若躁煩,脈數急者,為傳也。
五、傷寒二、三日,陽明少陽證不見者,為不傳也。
六、太陽病,發熱而渴,不惡寒者為溫病。
若發汗已,身灼熱者,名風溫。
風溫為病,脈陰陽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語言難出。
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視失溲;若被火者,微發黃色,劇則如驚癇,時瘈瘲;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七、病有發熱惡寒者,發於陽也。
無熱惡寒者,發於陰也。
發於陽,七日愈。
發於陰,六日愈。
以陽數七、陰數六故也。
八、太陽病,頭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經盡故也。
若欲作再經者,針足陽明,使經不傳則愈。
九、太陽病,欲解時,從巳至未上。
一0、風家,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
一一、病人身大熱,反欲得衣者,熱在皮膚,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膚,熱在骨髓也。
一二、太陽中風,陽浮而陰弱。
陽浮者,熱自發;陰弱者,汗自出。
嗇嗇惡寒,淅淅惡風,翕翕發熱,鼻鳴乾嘔者,桂枝湯主之。
桂枝湯方桂枝三兩(去皮)芍藥三兩甘草二兩(炙)生薑三兩(切)大棗十二枚(擘)右五味,(口父)咀三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適寒溫,服一升。
服已須臾,歠熱稀粥一升餘,以助藥力。
溫覆令一時許,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
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後服,不必盡劑。
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後服小促其間,半日許,令三取盡。
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時觀之,服一劑盡,病證猶在者,更作服。
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劑。
禁生冷、粘滑、肉麵、五辛、酒酪、臭惡等物。
一三、太陽病,頭痛發熱,汗出惡風,桂枝湯主之。
一四、太陽病,項背強几几,反汗出惡風者,桂枝加葛根湯主之。
桂枝加葛根湯方葛根四兩麻黃三兩(去節)芍藥二兩生薑三兩(切)甘草二兩(炙)大棗十二枚(擘)桂枝二兩(去皮)右七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黃、葛根,減二升,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不須歠粥。
下血:太阳病六七日,表证仍在,脉微而沉,反不结胸,其人发狂者,以热在下焦,少腹当硬满,小便自利者,下血乃愈,所以然者,以太阳随经,瘀热在里故也。
抵当汤主之。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第六)太阳病下之,其脉促,不结胸者,此为欲解也。
脉浮者,必结胸也;脉紧者,必咽痛;脉弦者,必两胁拘急;脉细数者,头痛未止;脉沉紧者,必欲呕;脉沉滑者,协热利;脉浮滑者,必下血。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第七)阳明病,下血谵语者,此为热入血室;但头汗出者,刺期门,随其实而泻之,濈然汗出则愈。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法第八)下重:寸口脉阴阳俱紧者,法当清邪中于上焦,浊邪中于下焦……若阴气前通者,阳气厥微,阴无所使,客气内入,嚏而出之,声嗢咽塞,寒厥相逐,为热所拥,血凝自下,状如豚肝,阴阳俱厥,脾气弧弱,五液注下,下焦不阖,清便下重,令便数难,脐筑湫痛,命将难全。
(辨脉法第一)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第十一)下利,脉沉弦者,下重也;脉大者,为未止;脉微弱数者,为欲自止,虽发热不死。
(辨厥阴病脉证并治第十二)咽中闭寒,不可下。
下之则上轻下重,水浆不下,卧则欲蜷,身急痛,下利日数十行。
(辨不可下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伤寒发热,口中勃勃气出,头痛,目黄,衄不可制,贪水者必呕,恶水者厥。
若下之,咽中生疮,假令手足温者,必下重便脓血。
(辨不可下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下焦:(无?)下厥上竭:少阴病,但厥无汗,而强发之,必动其血,未知从何道出,或从口鼻,或从目出,是名下厥上竭,为难治。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第十一)干呕:太阳中风,阳浮阴弱,热发汗出,恶寒,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辨痉湿暍脉证第四)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第六)太阳中风,下利,呕逆,表解者,乃可攻之。
其人汗出,发作有时,头痛,心下痞,硬满,引胁下痛,干呕,短气,汗出,不恶寒者,此表解里未和也,十枣汤主之。
绪论一、单选题1、《伤寒杂病论》约成书于()时期。
①先秦②西汉末年③东汉末年④南北朝2、最早整理编次《伤寒杂病论》的是()①王叔和②林亿③庞安时④方有执二、填空题1、第一个校定《伤寒论》的人是。
第一本逐条注解《伤寒论》的书是的。
2、伤寒六经辨证体系以为纲,以为目。
3、三阳病的治疗以为主,三阴病的治疗以为主。
三、名词解释1、越经传2、直中3、两感4、并病四、问答题1、试述中医“伤寒”的广义和狭义概念。
第一章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一、单选题1、太阳伤寒证与太阳中风证的鉴别要点是()。
①发热与否②汗出与否③头痛与否④恶寒与否2、服桂枝汤,仍出现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当用()治疗。
①桂枝汤②桂枝加附子汤③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④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二、多选题(选择两项或两项以上正确答案)1、伤寒发生传变,出现的症状有()()()()()。
①脉数急②脉静③发热不恶寒④颇欲吐⑤躁烦2、病人身大寒,反不欲得衣,属于()()()()()。
①真热假寒②真寒假热③外寒内热④“热在皮肤,寒在骨髓”⑤“寒在皮肤,热在骨髓”3、太阳病治疗后,出现哪些症状仍可用桂枝汤治疗?()()()()()①漏汗不止②大汗出,脉洪大③气上冲④反烦不解⑤脉促胸满三、填空题1、太阳之为病,,头项强痛而。
2、太阳病,头痛,,,恶风,桂枝汤主之。
3、喘家作,桂枝汤加、佳。
4、坏病的治疗原则是。
5、服桂枝汤,大汗出后,,脉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四、名词解释1、坏病2、痸(瘛)瘲3、阳浮而阴弱五、问答题1、桂枝汤的煎服法和药后护理有哪些特点?2、三种太阳病轻证的症状和病机有何不同?如何治疗?第二章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一、单选题1、太阳病,十日以去,脉但浮,与()。
①桂枝汤②麻黄汤③小青龙汤④小柴胡汤2、伤寒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小便清者,与()。
①承气汤②麻黄汤③桂枝汤④柴胡汤3、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中,厚朴与人参的用药比例为()。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太阳病提要●太阳病脉证提纲●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1)●太阳病分类●太阳病,发热汗出,脉缓者,名为中风。
(2)●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呃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伤寒。
(3)●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
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睡眠,鼻息必鼾,语言难出。
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瘛瘲,若火熏之。
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6)●辨病发于阳或阴●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
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7)●辨别传变与欲解时●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燥烦,脉数急者,为传也。
(4)●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
(5)●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
(8)●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9)●风家,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
(10)●太阳本证●中风表虚证●桂枝汤证●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身自热,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12)●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
(13)●太阳病,发热,汗出,此为卫强营弱,故使汗出。
欲救风邪者,宜桂枝汤。
(95)●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风池、风府,却与桂枝汤则愈。
(24)●伤寒发汗已解,半日许复烦,脉浮数者,可以更发汗,宜桂枝汤(57)●桂枝汤禁例、●桂枝汤兼证●伤寒表实证●麻黄汤证●麻黄汤禁例●兼证●表轻郁证●●太阳病兼变证。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上篇(倪海厦)(2011-10-24 15:05:33)转载▼标签:分类:伤寒金匮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上篇倪海厦杂谈前言在难经中有“五十八难曰:伤寒有几?其脉有变否?然: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其所苦各不同。
”伤寒这两字,就广义的定义来说,应该说是“伤于寒”。
以上五种病,广义地来说,都是伤于寒之后所引起的。
另一种外感病我们称为时疫,也就是不管体质如何,男女老少感染时疫之后,都是同一种症状,所以我们可以分为伤寒、时疫这两类,在治病的时候,处方用药的思路略有不同。
医圣张仲景为集经方之大成者,以内经热论中六经辨症的思路,很适当地将古人传下的经典汤方,用六经辨症的法则,来让后学者都能很精准地使用经方。
在讲六经之前,我们用一个图来给诸位一个概念,所谓的五运六气中的六气,在一天的十二个时辰,我们分为六气,如图下所示:如果是一般常人正气的运行,是顺时针运行,这是无病的状态,医生必须知道什么健康状态,中医是健康专家,不像西医是疾病专家,病人如果得到肝病,去找西医的肝病专家,结果病人与医生都死在肝病。
如果是病情在恶化,往内传,则是由太阳进入阳明或少阳;若进入阳明则不再传,停在阳明;若是进入少阳,则可能进入太阴、少阴、厥阴。
学伤寒论必须学好条辨;伤寒论的条辨是“言简刚中”,中国的相书上讲到“言简刚中”的人是君子、是人才,讲话扼要有条理。
张仲景就是一位“言简刚中”的人,也因为他的“言简刚中”,让很多人看不懂伤寒论。
因此学完伤寒论的条辨以后,必须做整理,而我的工作,就是已经帮诸位做好整理的工作,不然学完伤寒论,就算整个背下来,没有整理的功夫,还是不会用。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上篇一、“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对于太阳,可以代表经络中的太阳经,也可以代表全体阴阳状态的太阳。
八纲辨症中表里的“表”,在这里指的就是太阳。
太阳为寒水,所以常人皮肤表面是冰凉的,手脚是温热的,体表有这太阳的寒水,可以保卫我们不受外界寒热的影响,调节体温。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第一节概说●太阳病为外感热病的初始阶段,外邪侵袭人体,正邪交争于肌表,故以营卫功能失调为主要特点。
病性属阳属实,病位在表。
●太阳的生理功能特点:●1️⃣阳气较多,正气旺盛●2️⃣职司卫外,统摄营卫足太阳的经络由头经背至足,且与督脉同行背后,故为阳经之长,为诸阳主气,太阳统摄体表营卫二气,具有阻止外邪入侵的重要作用。
●3️⃣六经藩篱,受邪首当太阳居六经之首,主一身之表。
●4️⃣藏蓄津液,主司气化手足太阳经外布于体表,内属小肠膀胱之腑。
小肠分清别浊,膀胱主持人体水液代谢重要器官。
肾阳气助膀胱蒸化津液,达于体表,行于其经,称为太阳之气。
●5️⃣内应少阴,表里互通太阳与少阴互为表里,太阳主表有赖于少阴实,少阴主里有赖于太阳固。
太阳失固,邪传少阴;少阴里虚,太阳虚馁,易受外邪。
●太阳病的转归●痊愈:一般情况,太阳表证,汗之得法,多表解而愈。
●传经:太阳表邪不解,可入阳明、少阳和三阴(少阴多见)●变证:失治误治、体质盛衰,又称坏病。
●第二节太阳病辨证纲要●一、太阳病提纲(太阳风寒表实症)●(1)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脉浮而有力,外邪入侵,卫气浮盛于表,向外抗邪在脉象上的反应。
●太阳经脉上额交颠,还出别下项,太阳受邪,经气运行受阻,故见头项强痛。
●外邪束表,卫气被遏,不能“温分肉”,所以恶寒。
●不一定发热●外感温病初起,卫阳被遏,尚未伸展,可见不发热而恶寒(太阳伤寒证多见)。
当卫气奋起抗邪,正邪相争则可见发热。
●二、太阳病分类●(一)太阳中风证●(2)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风寒之邪袭表而风邪偏盛,卫阳浮盛与邪相争故发热。
●风性疏泄,且伤卫阳,卫阳不固,营不内守,营阴外泄,故见汗出。
●卫外不固,且汗出肌腠疏松,不胜风袭,故见恶风。
●汗出,营阴外泄,脉搏松弛宽缓而呈缓象。
●(二)太阳伤寒证●(3)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原文】太随之为病,脉浮①,头项强痛②而恶寒③。
【注释】①脉浮:脉象浅表,轻手按之即得,犹如木浮水面。
②头项强痛:头痛项强。
项是颈的后部;强,去声,强直不柔和貌。
③恶寒:恶,去声,厌恶、嫌憎的意思,恶寒即厌恶寒冷。
【译文】太隔病的症候,是以脉象涪头痛、项部拘急不舒、畏寒为基本特征。
【评析】本条是太随病的辨证提纲。
太随病就是太随经脉受病脉浮,为外邪袭表,卫气向外抗邪在脉象方面的反应,提示病位在表。
头项强痛,指头痛连及项部牵强疼痛,由于太随经脉上额交巅还出别下项,太隔受邪,经脉阻遏不利,所以头项强痛。
头为诸随之会,少隔并随明病也会出现头痛,但是没有项强,这可从疼痛的部位上来作出鉴别。
恶寒即厌恶寒冷,因卫隔被外邪所遏,所以感觉厌恶寒冷。
恶寒俗称怕冷,大多释恶为怕,实际厌恶与惧怕的含义有别,是不能等同的。
恶寒应包括恶风在内,恶寒者必然恶风,恶风是当风始恶,不当风则无感觉,所以恶寒与恶风,只是程度的轻重罢了。
恶寒是太随表症必见的症状,而且贯穿在太随病的始终,因此,前人有“有一分恶寒未罢,即有一分表邪未颈的说法。
但也不是绝对的,还应辨证地看待。
太H 病恶寒,往往与发热并见,本条未提发热,因为卫随被郁,尚未伸展,可以暂时不见发热,卫随伸展之后,必然伴有发热。
恶寒与发热相较,恶寒尤为紧要,所以强调恶寒而未提发热。
【原文】太随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①者,名为中风②。
【注释】①脉缓:王太仆说:“缓者,缓纵之状,非动而迟缓也。
”就是和缓的意思。
②中风:伤风。
与猝然晕倒、口眼斜、肢体不遂的中风不同。
【译文】太随病,见到发热,自汗出,厌恶风吹,脉象浮缓的,就叫做中风。
【评析】本条讲太随中风症的主症、主脉。
【原文】太随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除随俱紧①者,名为伤寒②。
【注释】①脉除隔俱紧:隙隔有两种解释,一是认为指脉的尺寸,脉尺寸俱紧;二是认为指脉的沉浮,脉浮沉俱紧。
两说都有理,但从表症脉必浮来看,应是浮紧,那么,则以尺寸俱紧更符合实际。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上)第五
一、太陽之為病,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
二、太陽病,發熱汗出,惡風,脈緩者,名為中風。
三、太陽病,或已發熱,或未發熱,必惡寒,體痛嘔逆,脈陰陽俱緊者,名為傷寒。
四、傷寒一日,太陽受之,脈若靜者,為不傳,頗欲吐,若躁煩,脈數急者,為傳也。
五、傷寒二、三日,陽明少陽證不見者,為不傳也。
六、太陽病,發熱而渴,不惡寒者為溫病。
若發汗已,身灼熱者,名風溫。
風溫為病,脈陰陽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語言難出。
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視失溲;若被火者,微發黃色,劇則如驚癇,時瘈瘲;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七、病有發熱惡寒者,發於陽也。
無熱惡寒者,發於陰也。
發於陽,七日愈。
發於陰,六日愈。
以陽數七、陰數六故也。
八、太陽病,頭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經盡故也。
若欲作再經者,針足陽明,使經不傳則愈。
九、太陽病,欲解時,從巳至未上。
一0、風家,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
一一、病人身大熱,反欲得衣者,熱在皮膚,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膚,熱在骨髓也。
一二、太陽中風,陽浮而陰弱。
陽浮者,熱自發;陰弱者,汗自出。
嗇嗇惡寒,淅淅惡風,翕翕發熱,鼻鳴乾嘔者,桂枝湯主之。
桂枝湯方
桂枝三兩(去皮) 芍藥三兩 甘草二兩(炙) 生薑三兩(切) 大棗十二枚(擘)
右五味,(口父)咀三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適寒溫,服一升。
服已須臾,歠熱稀粥一升餘,以助藥力。
溫覆令一時許,
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
若一服汗
出病差,停後服,不必盡劑。
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後服
小促其間,半日許,令三取盡。
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時觀之,服一劑盡,病證猶在者,更作服。
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劑。
禁
生冷、粘滑、肉麵、五辛、酒酪、臭惡等物。
一三、太陽病,頭痛發熱,汗出惡風,桂枝湯主之。
一四、太陽病,項背強几几,反汗出惡風者,桂枝加葛根湯主之。
桂枝加葛根湯方
葛根四兩麻黃三兩(去節)芍藥二兩生薑三兩(切)甘草二兩(炙) 大棗十二枚(擘)桂枝二兩(去皮)
右七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黃、葛根,減二升,去上沫,內諸藥,
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不須歠粥。
餘如桂枝法
將息及禁忌。
一五、太陽病,下之後,其氣上沖者,可與桂枝湯,方用前法,若
不上沖者,不得與之。
一六、太陽病三日,巳發汗,若吐若下若溫針,仍不解者,此為壞
病,桂枝不中與之也。
觀其脈證,知犯何逆,隨證治之。
桂枝本為解肌,若其人脈浮緊,發熱汗不出者,不可與之也。
常須識此,勿令誤也。
一七、若酒客病,不可與桂枝湯,得之則嘔,以酒客不喜甘故也。
一八、喘家作,桂枝湯加厚樸、杏子佳。
桂枝加厚樸杏子湯方
桂枝三兩(去皮)甘草二兩(炙)生薑三兩(切)芍藥三兩大棗十二枚(擘)厚樸二兩(炙,去皮)杏仁五十枚(去皮尖)
右七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覆取微似汗。
一九、凡服桂枝湯吐者,其後必吐膿血也。
二0、太陽病,發汗,遂漏不止,其人惡風,小便難,四肢微急,
難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湯主之。
桂枝加附子湯方
桂枝三兩(去皮) 芍藥三兩 甘草二兩(炙) 生薑三兩(切) 大棗十二枚(擘)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右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
本雲桂枝湯,今加附子,將息如前法。
二一、太陽病,下之後,脈促胸滿者,桂枝去芍藥湯主之。
桂枝去芍藥湯方
桂枝三兩(去皮) 甘草二兩(炙) 生薑三兩(切) 大棗十二
枚(擘)
右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
本雲桂枝湯,今去芍藥,將息如前法。
二二、若微寒者,桂枝去芍藥加附子湯主之。
桂枝去芍藥加附子湯方
桂枝三兩(去皮) 甘草二兩(炙) 生薑三兩(切) 大棗十二枚(擘)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右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
本雲桂枝湯,今去芍藥加附子,將息如前法。
二三、太陽病,得之八九日,如瘧狀,發熱惡寒,熱多寒少,其人不嘔,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發。
脈微緩者,為欲愈也,脈微而惡寒者,此陰陽俱虛,不可更發汗、更下、更吐也。
面色反有熱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癢,宜桂枝麻黃各半湯。
桂枝麻黃各半湯方
桂枝一兩十六銖(去皮) 芍藥 生薑(切) 甘草(炙) 麻黃(去節)各一兩 大棗四枚(擘)杏仁二十四枚(湯浸,去皮尖及兩仁者)
右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黃一二沸,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一升八合,去滓,溫服六合。
本雲桂枝湯三合,麻黃湯三合,並為六合。
頓服。
將息如上法。
二四、太陽病,初服桂枝湯,反煩不解者,先刺風池、風府,卻與桂枝湯則愈。
二五、服桂枝湯,大汗出,脈洪大者,與桂技湯,如前法,若形似瘧,一日再發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黃一湯。
桂枝二麻黃一湯方
桂枝一兩十七銖(去皮) 芍藥一兩六銖 麻黃十六銖(去節) 生薑一兩六銖(切) 杏仁十六個(去皮尖) 甘草一兩二銖(炙) 大棗五枚(擘)
右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黃一二沸,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二升,去滓,溫服一升,日再服。
本雲桂枝湯二分,麻黃湯一分,合為二升,分再服。
今合為一方。
將息如前法。
二六、服桂枝湯,大汗出後,大煩渴不解,脈洪大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
白虎加人參湯方
知母六兩 石膏一斤(碎,綿裹) 甘草二兩(炙) 粳米六合 人參三兩
右五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湯成,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二七、太陽病,發熱惡寒,熱多寒少,脈微弱者,此無陽也,不可發汗,宜桂枝二越婢湯。
桂枝二越婢一湯方
桂枝(去皮) 芍藥 麻黃 甘草(炙)各十八銖 大棗四枚(擘) 生薑一兩二銖(切) 石膏二十四銖(碎,綿裹)
右七味,以水五升,煮麻黃一二沸,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二升,去滓,溫服一升。
本雲當裁為越婢湯桂枝湯合之飲一升。
今合為一
方,桂枝湯二分,越婢湯一分。
二八、服桂枝湯,或下之,仍頭項強痛,翕翕發熱,無汗,心下滿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湯主之。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術湯方
芍藥三兩 甘草二兩(炙) 生薑(切) 白术 茯苓各三兩 大棗十二枚(擘)
右六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
小便利則愈。
本云桂枝湯,今去桂加茯苓白术。
二九、傷寒,脈浮,自汗出,小便數,心煩,微惡寒,腳攣急,反與桂枝欲攻其表,此誤也。
得之便厥,咽中乾,煩躁吐逆者,作甘草乾薑湯與之,以復其陽。
若厥愈足溫者,更作芍藥甘草湯與之,其腳即伸;若胃氣不和,譫語者,少與調胃承氣湯,若重發汗,復加燒針者,四逆湯主之。
甘草乾薑湯方
甘草四兩(炙) 乾薑二兩
右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溫再服。
芍藥甘草湯方
白芍藥 甘草(炙)各四兩
右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溫再服。
調胃承氣湯方
甘草二兩(炙) 芒硝半升大黃四兩(去皮,清酒洗)
右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內芒硝,更上火微煮令沸,
少少溫服之。
四逆湯方
甘草二兩(炙) 乾薑一兩半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右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溫再服。
強人可大附子一枚,乾薑三兩。
三0 、問曰:證象陽旦,按法治之而增劇,厥逆,咽中乾,兩脛拘急而譫語。
師曰:言夜半手足當溫,兩腳當伸。
後如師言。
何以知此?答曰:寸口脈浮而大,浮為風,大為虛,風則生微熱,虛則兩脛攣,病形象桂枝,因加附子參其間,增桂令汗出,附子溫經,亡陽故也。
厥逆,咽中乾,煩躁,陽明內結,譫語煩亂,更飲甘草乾薑湯。
夜半陽氣還,兩足當熱,脛尚微拘急,重與芍藥甘草湯,爾乃脛伸。
以承氣湯微溏,則止其譫語,故知病可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