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学前教育经费投入与质量政策探析
- 格式:pdf
- 大小:215.13 KB
- 文档页数:2
美国学前教育的政策和经验在传统的观念中,幼儿园担当着保姆的角色,不过是带孩子唱唱跳跳、写写画画、做做游戏,仅此而已。
学前教育没有明确的教学任务,地位和重要程度也远比不上小学教育。
但是,美国密歇根大学教授、负责实施小布什政府资金总额最大的教育法案——《不让一个儿童掉队》的苏珊·纽曼,对学前教育地位和作用的看法却截然不同。
她在刚刚出版的《学前教育改革与国家反贫困战略——美国的经验》一书中指出,学前教育不是保姆,而是消除儿童贫困、切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对国家长远的减贫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而且,在人的一生发展中,儿童时期的回报率最高,政府应把更多的钱投入到学前教育,而不是花在免费高中教育上。
传统意义上对学前教育的认识是否存在误区?学前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否该重新定位?政府应该将有限的资金投向处境不利的儿童还是面向所有儿童?本报记者近日独家专访苏珊·纽曼,就上述问题展开了交流。
从国家战略高度重新审视学前教育有数据显示,在美国,尽管政府对公立学校实施了各种各样的教育改革,但无论学校能对学生生活产生什么样的影响,都会被儿童贫困率过高这一残酷现实所消解。
近30年来,排除通货膨胀因素,美国学校的生均教育经费上升了240%,但学生的成绩依然和以前基本持平。
另一方面,美国政府虽然投入大量的资金到学校教育,一些项目投入的总资金甚至达到70亿美元,但各种项目资金所得到的回报却大相径庭。
例如,与小学低年级高度专门化的阅读补救项目相比,“开端计划”主要是针对3-4岁贫困儿童的早期干预项目,每名儿童的平均花费约6666美元,而阅读补救项目中平均每名儿童花费为15000美元,每年的总体支出要比“开端计划”超出21亿美元。
相比之下,“开端计划”不仅仅在经济上更高效,在促进贫困儿童未来的能力发展上也效果明显。
对此,苏珊明确表示,我们首先要做的是,让政府决策者认识到学前教育的重要性,不要在那些没有效率和高回报的项目上继续投入,而是将公共经费投入到更为迫切的学前教育领域。
美国学前教育和基础教育投入的经费多为了帮助美国更多学生担负得起学费并带着一技之长从大学毕业,美国联邦政府已经采取一系列举措,包括增加佩尔助学金的拨款至原来的两倍、税收减免和学生贷款改革。
此前,联邦政府已经提出雄心勃勃的改革议程,旨在提高高校含金量,为创新和竞争扫除障碍,并确保学生的债务承担能力。
美国总统奥巴马与第一夫人共同呼吁所有高等教育界领袖应通力协作,确保每一个孩子,不论贫富,都有机会接受优质的高等教育。
作为对于呼吁的响应,目前已有超过100位大学校长和40个公益组织、基金会在诸多关键环节做出新的承诺,如扩大大学预科支持,为更多低收入家庭学生提供暑期大学预备课程;通过早期的干预手段增加意愿进入高校的学生数量;为学生提供优秀导师和严格的大学入学辅导;投入专项资金帮助学生设计成功的职业生涯道路;投入资金支持科学、技术、工程与数学领域的优秀教学等。
美国曾经一度在大学毕业生占人口总数排名榜上位列第一,现在仅排在第十二名。
重回排名首位的奋斗目标对于个人机会最大化和美国的经济繁荣都是十分必要的。
为此,美国联邦政府将提高高校的入学率和毕业率视为经济上的必然和道义上的责任,增加大学的可负担能力和提高大学毕业率自然也成为2015年预算的主要焦点,23亿美元的可自由支配资金将用于增加高等教育学位或证书的获得率,推进“2020年美国大学毕业生比例重回世界首位”目标的实现。
加强对教师和学校领导者的支持2015年度教育预算案明确指出,将投入25.55亿美元,完善对教师和学校领导者的支持。
将重点帮助所有的教育工作者都具备所需的资源和支持,来向学生提供所需要的有效的教学和个性化学习。
信息技术可以帮助教师做到这样的要求,教师和学校领导者必须知道如何最佳地应用技术。
“连接教育家计划”将帮助教育者们充分利用技术和数据来提供为升入大学和进入职场做好准备的教学。
此外,美国联邦政府计划在2015年改革师资培养方案。
当前,美国教师培养机构缺乏反馈,需要来确定他们的优点和缺点,并且在项目结束后缺乏对教师到哪里任教、任教时间,以及在课堂上的表现等情况的追踪。
欧美主要国家学前教育投入政策及对我国的启示摘要:学前教育发展需要以国家财政投入为支撑,欧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以公共经费投入为主导,通过支持特殊项目、设立专门监管部门及专门立法保障学前教育的普及、公平和质量。
我国学前教育投入机制体制亟待完善,借鉴这些国家的有益经验,明确政府责任,加大并立法保障投入,提高师资队伍质量,优化学前教育资源,以支持我国学前教育持续发展。
关键词:欧美国家;学前教育;投入政策近年来,学前教育的发展价值逐渐为政府所认识,通过公共财政支持学前教育的发展势在必行,然而我国学前教育投入处于“垦荒时代”,政府的责任意识、投入水平及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
英美等学前教育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已有了很多成熟、完善的机制可供我们参考,分析、借鉴欧美学前教育投入政策内容和特点,可以减少我国在这方面前进路上的曲折性,加快我国学前教育政策体系的构建和完善。
一、欧美主要国家学前教育投入政策的内容及特点(一)以公共经费投入为主导,兼顾机会普及和质量提升欧美一些国家顺应世界学前教育发展趋势,以公共经费为支撑,逐年增加投入,注重学前教育的普及和质量提升。
学前教育公共经费投入就是由国家财政预算内的教育拨款中,给予对学前教育投入的专项资金。
[1]19世纪中叶以前,幼儿教育一直是私人行为,但在20世纪逐渐发展成为公众的责任,[2]一些关于早期教育成本——效益的相关研究,从经济学角度证实了早期投入对更新劳动力市场、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以及增强国际竞争力的价值,自此,以公共经费为支撑的学前教育投入模式逐渐成为一种趋势。
欧美部分国家逐步实现了以公共经费为主的学前教育投入机制,并在投入过程中兼顾机会普及和质量提升。
以美国为例,早在上世纪80年代美国就发起“普及学前教育”运动,其核心内容是加强州政府对学前教育的投入,为应接受学前教育的3—4岁幼儿提供免费教育;“2001—2005战略规划”中强调:“所有儿童通过接受高质量和适当的学前教育促进其入学准备”;2022年奥巴马政府又通过“0—5岁教育计划”,用联邦拨款100亿美元资助各州普及学前教育、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有针对性的政策更加关注早期教育经验的普及和质量。
中美学前教育政策法规比较分析作者:吴仪来源:《中国新通信》 2018年第4期美国的学前教育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其中曲折自是不必多说。
美国政府出台的政策法规中,关于学前教育法规的建设和财政投入以及对妇女儿童的支援上有非常多的体现。
而我国的第一部学前教育方面的政策法规出台于1904年。
中国的学前教育政策法规日趋完善,管理体制也逐渐明朗,但还是存在许多不足之处。
美国国情虽与我国不尽相同,但在学前教育政策法规的相关问题上仍有值得我国借鉴和学习的地方。
一、中美学前教育政策法规的体系建设1.1 美国学前教育政策法规体系建设1. 现状。
美国在1941 年颁布了最早的关于学前教育的法律文本,接着在1956 年颁布了针对职业妇女的《社会安全法案》、1958 年的《国防教育法》、“提前开端计划”、1979 年的《不让一个孩子掉队》等等。
到了克林顿政府执政时期,出台了《美国2000 年教育目标法》。
奥巴马上台后,倡导并实施了一项新的计划《零岁—五岁教育计划》。
2、评价。
美国联邦政府这一系列的政策法规均有着不同的侧重点。
《先行计划法》的着眼点是全国性的贫困儿童;《不让一个孩子掉队》关注的根本点是教师质量和教师教育问题……美国的学前教育政策法规更全面,结合点更多。
通常是针对学前教育的某一方面作出具体的规范,结合了美国的具体国情制定了一系列从浅到深、从局部到整体、从分散到集中的学前教育政策法规。
1.2 我国学前教育政策法规体系建设1、现状。
在历史、战争原因等因素的影响下,我国的教育政策法规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发展的比较缓慢。
自1904年颁布我国近代第一部正式教育制度《奏定学堂章程》后,直到1989 年的《幼儿园管理条例》、1996 年的《幼儿园工作规程》、2010 年的《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等政策法规出台后,我国的学前教育政策法规体系才慢慢的建立了起来2、评价。
我国的学前教育政策法规体系中有很多不足之处。
美国学前教育管理体制和投入机制作者:中国驻美国大使馆教育处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15年第09期美国涉及学前教育有几个概念,一个是学前教育(Pre-school Education),一个是学前班教育(Kindergarten),还有早期教育(Early Learning)。
学前教育(Pre-school Education)概指3~7岁儿童的教育,常见的Pre-K3和Pre-K4教育就是分别针对3岁、4岁儿童。
字母K即代表学前班教育(Kindergarten),其对象是5岁儿童,但事实上被划分为美国义务教育(即K-12教育)的起点,纳入公立教育的范畴。
早期教育(Early Learning)一词见于联邦政府部门如白宫、教育部等文件中,在其政策制定和教育项目投入中使用,涵盖了从出生到小学3年级的所有孩子的教育,一些项目资助也是针对0~3岁,3~4岁儿童等。
如果参照中国的情况讨论美国的学前教育,需要包括学前教育(Pre-school education)、学前班教育(Kindergarten),此外在其政策调研上还要考虑早期教育(Early Learning)的部分内容。
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联邦和州政府越来越重视学前教育,许多州都通过立法将Pre-K3,Pre-K4纳入公立教育系统,并加大投入。
因此,如果比较系统地讨论美国学前教育体系,还是应以Pre-K3和Pre-K4为主,兼顾其他几种层级。
一、全美学前教育现状1.学前教育入学情况美国5岁儿童需依法进入Kindergarten接受教育,是K-12国民教育的起点,因而入学率得到了有效保障。
相对而言,4岁和3岁儿童的教育则不是强制的,入学率也较低。
近年来,普及4岁学前教育的运动正在开展,不少州的公立小学都设立了Pre-K3和Pre-K4班级,为本地区的适龄儿童提供免费的学前教育。
但公立学前教育经费毕竟有限,有些州主要是服务于少数经济能力有限或家庭有特殊需求的儿童,有些州设有入读限制,还有的地方如华盛顿特区则采用抽签的办法来调节入学需求与教育资源供给之间的矛盾。
美国联邦政府对学前教育的投入育阶段”作为早期教育部分的标题。
这充分反映了OECD 成员国已经意识到了在人生早期向幼儿提供教育资助的长远意义。
[1] 随着对学前教育价值理解的深入,美国联邦政府对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也越来越重视。
白宫于1970 年和1981 年两次做出决定,把发展托幼事业作为国家最迫切的需要之一,[2] 并先后通过了《儿童保育法》(Child Care Act )、《儿童早期教育与发展法》(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and Development Act) 、《提前开始法》(Head Start Act )、《儿童保育与发展固定拨款法》(Child Care and Development Block Grant Act )及《不让一个儿童落后法》(No Child Left Behind Act )等,通过立法明确规定并有效地保障了对学前教育事业的各项拨款,从而有力地推动了美国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
一、美国联邦政府对学前教育事业的投入状况与特点分析(一)美国联邦政府的投入状况在美国,联邦政府主要是通过立法拨款的刚性形式承担起对学前教育的投资责任。
1. 《儿童保育与发展固定拨款法》。
1990 年,为促动各州和地方儿童保育服务的展开,特别是提升对低收入家庭儿童的早期看护与教育,美国国会通过了《儿童保育与发展固定拨款法》(简称CCDBG )。
[3] 依照该法规定,1996 ~2002 每个财政年度联邦政府应提供10 亿美元的拨款,而获得拨款的机构要将其中很多于4% 的部分用于改进和提升儿童保育服务的质量,包括促动家长选择权的活动、为儿童及家长提供相关保育信息的服务等。
随着美国学前教育的发展,国会在2005 年提出了《儿童保育法案》(Caring for Children Act ),[4] 拨款数额明显增加:联邦政府的拨款在2006 财政年度为23 亿美元,是CCDBG 中规定的2002 年拨款数额的130% ,此后每年增加2 亿美元,2019 年达到31 亿美元。
美国学前教育质量影响因素研究进展及其启示近年来美国日益重视学前教育的质量问题。
原因之一是学前教育对学校教育的基础作用已被人们广泛认同。
“不让一个孩子落后”(No Child Left Behind,2001)联邦法案的出台要求学生在接受学校教育之前能通过适当的学前教育达到某种“学校教育准备状态”。
而那些接受过高质量学前教育的儿童通常会被人们认为有更好的“学校教育准备状态”。
因为他们在听从指令、与同伴交往及参与学习过程方面有较好表现。
也有研究发现,在较高质量的学前教育环境中接受教育的儿童进入学校时有更好的语言发展、数学技能和阅读技能,更易在学校生活中取得成功。
原因之二是美国的学前教育质量堪忧。
在过去的30多年时间里,有相当数量的研究发现,美国学前教育质量不容乐观,多数处于中等水平。
学前教育在使学生充分发展上并未发挥有效作用。
为此,政策决定者、早期教育专家试图提出多种策略并提供资金支持以提高学前教育质量。
此种背景下探讨学前教育质量的影响因素对于预测及改进学前教育对幼儿的发展影响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一、学前教育质量概述尽管“质量”一词在儿童照管和早期教育的文献中早已出现,却被人们从许多方面进行概念界定和评估。
在最概括的水平上说,质量是一个用多种衡量标准和不同的分析单元进行评定的多维度结构,但是它的核心在于反映教育环境中与学生的学业和社交领域的积极发展有关的成分。
这种成分也被称为“发展性适宜活动”(Developmentally Appropriate Practices,DAP)。
实施DAP的必须要素通常包括使用儿童发展和学习原理制定课程和照管的有关决定,依靠儿童自发和主导的活动,主要通过组织游戏鼓励发展和学习。
通常认为,幼儿在学前教育影响下所产生的学业和社交两方面的发展变化是学前教育质量的指标,然而对于这一观点尚存在一定争议。
传统上幼儿园较为关注幼儿的社交和学校教育准备技能的发展,并不主张就学校教育中的学科知识进行教学。
浅谈美国学前教育(一)引言概述:美国学前教育是指适用于3至5岁儿童的教育方案。
在美国,学前教育被广泛认可为重要的学习阶段,为儿童提供了发展各个方面能力的机会。
本文将介绍美国学前教育的背景和目标,探讨其教育模式和课程设置,以及评估学前教育的有效性。
此外,还将分析美国学前教育与其他国家的比较优势,最后总结美国学前教育在儿童发展中的重要性。
正文:一、背景和目标1. 学前教育在美国的历史和发展2. 美国学前教育的主要目标3. 学前教育对儿童的影响和重要性4. 学前教育的公立和私立机构二、教育模式和课程设置1. 传统学前教育的教学模式2. 探索性学习在学前教育中的作用3. 学前教育的综合课程设置4. 学前教育中的外语教学和艺术教育5. 学前教育的适应性和个性化教育三、评估学前教育的有效性1. 学前教育评估的方法和指标2. 学前教育评估的挑战和局限性3. 学前教育评估的成果和改进措施4. 学前教育评估对政策和实践的影响5. 国内外学前教育评估的参考经验四、美国学前教育的比较优势1. 对儿童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2. 深入研究和反思的教育理念3. 注重家庭和社区的合作与参与4. 多元文化和多样性的教育环境5. 对教师培训和支持的重视和投入五、总结综上所述,美国学前教育在提供全面教育培养儿童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学前教育的背景和目标、教育模式和课程设置、评估有效性、比较优势等方面的探讨,揭示了美国学前教育的独特之处和对儿童发展的积极影响。
然而,尽管有诸多优势,仍然存在着评估的挑战和改进的空间。
因此,为了不断优化学前教育,需要政府、学校和家庭共同努力,为儿童的未来带来更好的发展机会。
浅谈近年美国学前教育改革项目成效、特点及启示学前教育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覆盖范围广,涉及部门多,工作难度大。
近年来,美国联邦政府将以往关注甚少的学前教育改革作为突破口,公布“0-5岁计划(Zero to Five plan)”,加大对“早期学习挑战项目(Early Learning Challenge)”的投资,又在2015年12 月16 日签署通过的《每一个学生成功法》(Every Student Succeeds Act)新法案中,继续推进学前教育改革。
美国从联邦到各州,都在强化顶层设计,构建支撑体系,精心设计在前,精细执行于后,不让一个儿童输在起跑线上。
结合全美学前教育报告《The state of preschool yearbook》,梳理近五年来美国学前教育改革项目成效、特点,对于我国深入推进学前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启发价值。
一、美国学前教育改革的成效美国政府通过精细安排,科学规划,构建“上下联动,左右互通”的学前教育改革蓝图,从顶层设计到底层实施,从全面覆盖到具体落实,从外延扩张到内涵建设,都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学前教育规模持续扩大近年来美国致力于把“让所有幼儿在自愿的基础上都有机会接受公共财政支持的优质学前教育”作为学前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通过实施、推进“力争上游——早期学习挑战(Race to the Top- EarlyLearning Challenge,简称RTT-ELC)”“学前教育发展资助(Preschool Development Grants)”“全民学前教育(Preschool for All)”“开端项目(Head Start)”等项目,不让一个儿童输在起跑线上,推动各州普及3-4 岁儿童学前教育。
近五年,美国公共财政支持的学前教育规模持续扩大,一方面公共财政支持的学前教育改革项目覆盖范围不断扩大,项目数量不断增加。
全美学前教育研究调查(NIEER)数据显示,2011 年公共财政支持学前教育覆盖40个州,51个项目;2012 年覆盖41个州,52 各项目;2013 年覆盖41个州,53个项目,2014 年41个州,53 各项目,2015 年新增夏威夷州、密西西比州,达到43个州,57个项目;另一方面,公共财政支持的学前教育改革项目惠及学前儿童数量不断增加,3-4 岁儿童入园率稳步提高。
美国学前教育立法探析学前教育对于儿童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它为儿童的未来学习和生活奠定了基础。
在全球范围内,许多国家都通过立法来保障和促进学前教育的发展,美国便是其中之一。
美国学前教育立法的历史可以追溯到 19 世纪末期。
早期的立法主要关注的是为贫困家庭的儿童提供基本的保育和教育服务。
随着时间的推移,立法的重点逐渐转向提高学前教育的质量、普及程度以及保障教育的公平性。
在 20 世纪 60 年代,美国政府推出了“开端计划”(Head Start),这是一项旨在为贫困家庭儿童提供综合性学前教育服务的重要立法举措。
“开端计划”不仅提供早期教育,还包括健康、营养和家长参与等方面的支持。
这一计划对于缩小贫困儿童与其他儿童在入学准备方面的差距发挥了重要作用。
进入 21 世纪,美国又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与学前教育相关的法律,如(No Child Left Behind Act)和(Every Student Succeeds Act)。
这些法律在强调学前教育重要性的同时,也对学前教育的质量标准、师资培养、课程设置等方面提出了更为明确和具体的要求。
美国学前教育立法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
首先,强调教育公平。
通过立法确保来自不同社会经济背景的儿童都能够获得优质的学前教育资源,减少因家庭贫困、种族等因素导致的教育机会不均等。
其次,注重质量保障。
法律对学前教育机构的设施、师资、课程等方面设定了严格的标准和规范,以保障学前教育的质量。
再者,鼓励家长参与。
立法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到儿童的学前教育过程中,认为家长在儿童的成长和教育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美国学前教育立法在实施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例如,资金投入不足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
尽管法律规定了对学前教育的投入,但实际到位的资金往往难以满足需求,导致一些学前教育项目无法充分开展,教育质量受到影响。
师资队伍的建设也是一个难题。
由于学前教育教师的待遇相对较低,工作压力较大,导致师资队伍不稳定,专业素质参差不齐。
美国奥巴马政府的学前教育政策以及相关项目作者:中国驻美国大使馆教育处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15年第07期奥巴马政府高度重视学前教育,将之放在增强综合国力、提升国际竞争力以及维护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
此前,学前教育在美联邦政府中从未成为受高度关注的议题。
本文通过分析奥政府在学前教育方面所采取的政策和措施,为我国发展学前教育提出建议。
一、奥巴马政府改革与发展学前教育的背景奥政府重视学前教育,不仅是适直其国内政治、经济、社会与教育发展的需要,更是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的积极回应。
具体表现如下。
1.美国学前教育公平与质量问题凸显,亟须大力改革与发展学前教育美国学前教育日益凸显的公平与质量问题是奥政府重视并大力改革学前教育的直接动因。
一是学前教育入学率偏低,无法满足民众对于高质量学前教育的需求。
美国4岁儿童早期教育入学率约为66%,在OECD国家中排第25位,其中仅有不到30%的4岁儿童能接受高质量的早期教育。
二是学前教育不均衡现象突出。
现有学前教育项目质量参差不齐,低收入社区儿童接受高质量早期教育的机会有限。
三是学前教育体系复杂,缺乏统一领导与规划,整合度低,导致整体质量难以提升。
美学前教育院系包括儿童保育(0-3岁儿童,公私立)、开端计划、前幼儿园教育(Pre-K)等多部分,其发展目标、经费来源不同,甚至同一体系在不同州发展状况也大为不同,无法形成合力,制约了总体质量的提升。
2.大力发展学前教育是美国重振国内经济、增强国际竞争力的现实诉求奥政府深切认识到,发展学前教育有利于重振美国经济、提高国民素质、维护社会稳定和提高美国的国际竞争力。
有关科学研究和国际经验表明:公平的学前教育机会不仅在促进幼儿语言、智力、情感及社会性发展等方面具有不可补偿的作用,也是有效打破贫困代际循环,缩小社会差距,提高人力资源投资效益的重要手段。
芝加哥大学诺贝尔奖获得者詹姆士·海克曼教授对学前教育的人力资本价值进行过充分的论证,发现为优质学前教育项目投资1美元可获得7美元的高回报:对贫困儿童个体而言,有助于他们的全面发展,对其成年后的学业成就、经济状况、犯罪率减少、家庭关系和健康状况等都有积极影响;对社会而言,投资学前教育的效益主要表现在犯罪率的减少,缓解社会存在的矛盾和冲突,维护社会的安定与和平。
欧美国家与中国学前教育的投资情况比较研究对学前教育的投资是面向终身学习的第一笔投资,也是收益率最大的一笔投资。
本文从学前教育经费来源,政府对学前教育投资情况及学前教育经费的分摊情况几方面,对中国和西方学前教育投资情况进行比较。
分析了中国和西方学前教育投资的差异,为中国目前学前教育投资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对策:建立合理的经费分担机制;有效利用社会资金,办普惠性幼儿园;以法律形式保障政府对幼儿园的投资。
标签:学前教育投资;学前教育经费;教育经费分配一、欧美国家学前教育投资概况(一)学前教育经费来源教育经费的来源渠道和来源主体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划分:现实和统计角度、实际主要投资主体、预算来源。
从现实和统计角度划分可分为政府财政拨款、企业教育投资、学生缴纳的学杂费、社会团体捐赠、校办企业和勤工助学收入及其他来源。
从实际主要投资主体划分可分为个人(家庭)投資、社会教育投资及政府教育投资。
从预算来源划分可分为预算外教育经费和预算内教育经费。
由于学前教育在大多数国家属于非义务教育所以幼儿教育机构的经费主要由国家、个人和社会共同承担。
欧洲大多数国家社会福利保障已经非常完善,政府承担了大部分的幼儿教育支出,家长只需为上幼儿园的孩子承担10%左右的费用。
有的国家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以社会保教服务的提供者如托幼机构、社区为支持对象,如法国;有的国家以家庭为支持对象,如芬兰。
在北美地区,政府对幼儿教育的财政投入一般占该国幼儿教育总经费的40%左右。
美国是一个分权制国家,教育基本上是州和地方负责,学前教育经费来源主要有两个:州内经费和联邦政府的福利基金。
美国幼儿教育总经费的41%有联邦和州政府按比例承担,州内经费主要包括一般州税和特殊资金两种。
西方国家大部分幼儿园是公立幼儿园,私立幼儿园在欧洲所占比例较小。
公立幼儿园经费大部分来自财政,私立幼儿园经费由个人(家庭)社会捐助及政府补贴构成。
西方大多数国家学前教育80%教育经费都由政府承担,私人只承担很少部分学前教育费用(如表1所示)。
美国学前教育美国的学前教育质量保障采取政府、民间相结合的办法,但是全国各州之间发展水平很不均衡。
在联邦政府层面,在进行项目投入时,尤其是在竞争性资助项目投入时,会相应地进行项目质量监管。
在州政府层面,对学前教育投入的多寡与其对质量保障的介入程度有着密切关系,即投入越多,质量监管就越到位,尤其是在实施普及学前教育的州;投入越少,或者没有投入,质量监管就会相应缺失。
但无论政府是否介入质量保障,美国都素来有民间专业组织主导教育质量保障的传统,学前教育也不例外,都要接受民间机构的认证。
学前教育机构自愿向全国性组织,如全国儿童教育协会,申请质量认证,通过机构认证成为该协会的会员。
质量认证有一定的期限,到期需要进行再次认证。
一、政府教育质量保障办法1.联邦政府的学前教育质量保障办法目前,联邦政府的早期教育项目都是以立法的形式予以保障,主要由卫生与公共服务部和教育部实施。
由于涉及到拨款,联邦政府希望钱花出去能保证收到应有的效果,因此会对项目的准入、续签及质量作出要求,这些在相关的法律中会有专门的条款予以规定。
以“启蒙计划”为例,《启蒙法案》的第641款第42条规定了确认项目机构的有关标准以及项目续签的要求,第641款第42条规定了对启蒙计划项目以及执行机构的监管标准,使项目的质量保障切实做到有法可依。
(1)项目机构准入。
根据《启蒙法案》的规定,批准“启蒙计划”项目机构的权利在卫生与公共服务部部长。
申请参加项目的机构都必须要经过公开竞争,最终胜出并获得授权的机构将以为一个阶段接受联邦政府的资助,依据相关规定开展早期儿童教育。
对申请机构的考察标准包括相关执业经验和项目计划,项目计划应包括教职员工聘用准备情况、师生比、预算与财务计划、教学课程、教学办法、家长与家庭参与办法、特殊教育儿童方案、项目自我质量控制机制等17个方面、53个具体的考察点。
但总体来说,准入标准的重点是放在该机构是否能够为家长和孩子提供有效、全面、协调一致的早期儿童发展教育服务。
国外学前教育改革及启示学前教育是儿童成长和发展的重要阶段,对于个体的终身发展具有基础性和先导性的作用。
近年来,世界各国纷纷对学前教育进行改革,以提高学前教育的质量,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
本文将探讨一些国外学前教育改革的主要举措,并从中得出对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的启示。
一、国外学前教育改革的主要举措(一)美国美国的学前教育改革注重提高教育的普及程度和质量。
政府通过制定和实施一系列政策法规,如《提前开端计划》和《儿童保育与发展固定拨款法》,加大对学前教育的投入,为来自低收入家庭的儿童提供免费或低价的学前教育服务。
同时,美国强调提高学前教育教师的素质,要求教师具备相应的学历和专业资质,并为教师提供持续的专业发展培训。
在课程方面,美国的学前教育注重培养儿童的综合能力,包括语言、认知、社会情感等方面,强调以游戏为主要的教学方式,让儿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成长。
(二)英国英国的学前教育改革重视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并将其纳入国家教育体系。
政府出台了《早期基础阶段法定框架》,明确了 0-5 岁儿童的学习与发展目标和要求。
为了保障学前教育的质量,英国建立了严格的学前教育质量评估体系,对学前教育机构进行定期评估和监督。
此外,英国注重家园合作,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儿童的学前教育,通过家长培训、亲子活动等方式,促进家长与教师之间的沟通与合作。
(三)日本日本的学前教育改革注重培养儿童的“生存能力”。
在教育目标上,强调培养儿童的自主性、创造性和社会性。
日本政府不断加大对学前教育的财政投入,改善学前教育设施和条件。
在课程设置上,日本的学前教育注重结合本国文化和传统,开展丰富多样的活动,如节日庆祝、传统手工制作等,培养儿童对本国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同时,日本也非常重视学前教育教师的培养,要求教师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
(四)德国德国的学前教育改革强调儿童的自由发展和个性化教育。
德国的学前教育机构类型多样,包括幼儿园、托儿所、儿童之家等,以满足不同家庭和儿童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