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社会责任管理_新的企业管理模式
- 格式:pdf
- 大小:219.47 KB
- 文档页数:10
企业管理mba论文题目(优选100个)企业管理论文题目一:1、基于客户价值与满意度的电信运营商集团客户市场营销策略研究2、航空公司战略联盟与动态竞争对绩效的影响研究3、管理者价值观与企业社会责任表现关系研究4、我国上市公司声誉与企业价值关系研究——基于中国制度背景的理论分析5、市场分割条件下中国企业横向整合战略选择、管理模式与绩效的关系研究6、IPO企业盈余管理及其对新股发行市场异象影响的实证研究7、基于实物期权的新能源汽车研发项目价值评估方法研究8、房地产产业联动机制及市场风险演化模式研究9、中国企业战略并购动机系统研究——基于并购交易案例10、供应链金融风险预警与防控研究11、嵌入全球价值链高端的企业战略延伸研究12、商业银行组织与流程再造研究13、国际货运代理企业竞争优势形成研究14、基于双向嵌入观的协同创新效应研究15、心理所有权的产生路径与作用机制研究16、中国企业多元化经营的绩效及影响因素研究17、双边市场中平台企业的商业模式研究18、电信行业定价策略的研究19、政企关系和银企关系对企业融资约束影响效应研究20、企业创意人才生态系统健康研究21、全面社会责任管理:新的企业管理模式22、企业管理的道德选择23、信息系统与企业管理匹配生态因子体系构建24、未来企业管理研究方向和主要趋势25、浅谈如何加强工商管理培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26、企业管理的未来发展趋势27、论柔性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28、日本企业管理模式及其人本内涵探讨29、企业管理决策科学化与决策合法化的思考30、我国企业管理现代化的进程研究企业管理论文题目二:31、我国企业管理信息化的现状与发展分析32、浅析企业管理信息化对财务内部控制的影响33、民营企业党建与有中国特色的企业管理理论——兼对温州民营企业党建实践的思考34、浅析创新高速公路企业管理35、论企业管理标准化36、企业管理中管理者与员工有效沟通的技巧37、中国传统文化及其对中国现代企业管理的启示38、企业管理信息化问题分析及改进措施探讨39、绿色管理:21世纪企业管理研究的新领域40、对我国企业管理创新问题的探究41、论管理会计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作用42、依托内部控制建设提升企业管理会计水平43、企业管理创新机制与创新空间的建构44、新型企业管理模式——协同管理45、浅谈企业管理中的人本管理46、激励理论在企业管理中的运用研究47、德国企业管理控制师的计划编制和监控职能48、激励理论在企业管理方面的应用分析49、论企业管理对企业发展前景的重要性50、试述成本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51、我国企业管理发展历程及趋势52、互联网时代的企业管理创新53、人力资源管理在当今企业管理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54、企业文化在对企业管理中的战略定位55、基于管理风险偏好量表的管理风险偏好实证研究——以大型国有企业管理人员为例56、工商企业管理与企业信用管理体系构建浅析57、试论邓小平企业管理思想与新时期企业管理创新路径58、企业管理过程中的协调工作59、“会社”概念与现代日本企业管理制度60、企业管理创新的思考与探索企业管理论文题目三:61、西方企业管理思想的演进逻辑与当代中国企业管理转型62、论中国企业管理实践创新——基于焦煤集团“分合管理”的案例分析63、管理信息系统与企业管理发展关系探讨64、论企业管理变革对内部审计的影响65、企业管理人员气候变化意识及影响因素分析66、影响企业管理效率因素的假设与分析67、基于云计算模式的ERP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分析68、中国式企业管理模式创建研究69、企业管理会计现状及对策研究70、试论我国企业管理咨询行业的现状及其发展方向71、在新形势下企业管理创新方案研究72、网络化环境下的企业管理创新73、用企业视觉要素铸就企业管理文化74、企业管理信息化问题与对策研究75、企业管理现代化与ERP的实施76、管理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探讨77、企业文化创新对企业管理创新的影响力78、对市场经济下企业管理创新的思考79、分析现代企业管理创新80、高校后勤管理改革要引入企业管理新理念81、论新兴媒体在企业管理中的运用82、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制度的有效融合83、企业管理会计人才队伍建设的策略探究84、非营利组织战略联盟的组织基础——基于体制—常规—文化理论的探讨85、河南省环境经济协调发展路径及预警研究86、复杂条件下的组织创新与变革——复杂组织与环境的共同演化87、感知再续关系价值对服务品牌关系再续意向的影响研究88、创业网络对商业模式内容创新影响及作用机制的实证研究89、保健类商品信任机制与购买行为研究90、中国制造业突破性技术创新机制案例研究91、基于企业集群技术创新的知识共享机制研究92、新创企业知识、能力、战略与竞争优势的关系研究93、投资基金模式下的协同创新激励机制研究94、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驱动因素的探索性研究95、家族传承与内部资本市场效率——基于中国情境的质性研究96、促销购买限制对消费者反应的影响研究97、中国跨国公司海外社会资本向创新绩效的转化机制研究——基于组织学习能力的视角98、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文化整合模式研究99、员工视角的企业社会责任、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绩效关系实证研究100、基于客户经理激励的商业银行顾客知识获取与整合机制研究。
全新企业管理模式与旧模式的区别摘要:全面社会责任管理指的是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妥善处理企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问题,坚持以人为本、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实现企业、社会与环境的共同发展。
随着社会发展的速度日益加快,企业所面临的竞争压力也随之上升,在这种情况下,一种新的企业管理模式应运而生——全面社会责任管理。
与以往的企业管理模式相比,全面社会责任管理具有更加鲜明的优势:管理内容的全面性、管理定位的全局性、管理体系的融合性以及管理范围的覆盖性等。
这一模式的应用,将有效推动企业的发展更加和谐。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管理模式;意义1 引言企业既是社会成员重要的一部分,也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发展的脚步加快,一方面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也使得企业面临的社会环境更加复杂,竞争压力日益上升。
以往的企业管理模式是将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做为主要的生产目的,在这种模式的指导下,企业的责任意识越来越淡薄,在发展的过程中忽视对资源环境的保护,这既不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也降低了公众对企业的认可程度。
全面社会责任管理这一新型的企业管理模式,将有效弥补传统模式的不足,提高企业的责任意识,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2 全新企业管理模式与旧模式的区别2.1 企业本质改革2.1.1 在过去的企业发展中,追求股东利益的最大化是企业生产的主要目的,忽视社会责任的承担,因此出现了许多问题:环境问题、社会问题、企业与公众矛盾等等,这既破坏了社会环境,也阻碍了企业的持续发展。
在这背景下,全面社会责任管理这一新型管理模式开始崭露头角,并得到公众、企业和社会的普遍认可。
全面社会责任模式下,强调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重新塑造企业的发展价值观,摆脱单纯追求经济效益这一传统模式的束缚,将目光投向发展的持续性、和谐性,将重心放在服务社会、承担责任方面,在提升企业利益的同时也保证了人民公众的利益。
2.1.2 为了与价值观的重塑相配合,企业发展的战略也需重订。
6种企业管理模式企业管理模式是指企业在组织和管理方面采用的一种方法或理论框架。
在不同的经济和社会环境下,不同的企业可能采用不同的管理模式。
以下是六种常见的企业管理模式:1.传统管理模式:传统管理模式是最早出现和广泛应用的一种管理模式。
它主要依靠管理层的指令和控制来实现组织的目标。
这种模式下,企业的组织结构通常呈现出严格的等级制度,决策权集中在管理层手中。
这种模式的优点是效率高、操作简单,但缺点是创新力较弱,容易限制员工的发展和参与度。
2.现代管理模式:现代管理模式是相对于传统管理模式而言的,它更加注重团队合作、创新和灵活性。
现代管理模式强调激励员工,培养领导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以提升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
这种模式下,企业的组织结构通常呈现出扁平化的特点,员工参与决策和自主权提高。
这种模式的优点是能够激发员工的创新能力和工作积极性,但缺点是决策过程较为复杂,可能导致决策效率降低。
3.学习型组织模式:学习型组织模式强调企业要不断学习和适应变化的外部环境。
这种模式下,企业鼓励员工积极学习和创新,并将学习视为组织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学习型组织模式倡导知识共享和团队学习,通过建立学习机制和学习氛围,提高企业的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
这种模式的优点是能够更好地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但缺点是学习和创新可能带来一定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4.客户导向模式:客户导向模式强调以客户为中心,满足客户需求为核心目标。
这种模式下,企业注重与客户的沟通和互动,不断改进产品和服务质量,提高客户满意度。
客户导向模式倡导市场驱动,企业通过市场调研和竞争分析,及时调整和改进产品和服务,并建立稳定的客户关系。
这种模式的优点是能够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提高市场竞争力,但缺点是可能导致过度依赖客户需求的情况发生。
5.企业社会责任模式:企业社会责任模式强调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义务。
这种模式下,企业不仅追求经济效益,还注重环境保护、员工福利和社会公益等方面的责任。
国家电网的社会责任管理实践国家电网的社会责任管理实践2012年11月19日一百多年来一百多年来,,社会责任运动风起云涌并不断向纵深发展社会责任运动风起云涌并不断向纵深发展,,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了广泛深刻的影响刻的影响。
履行社会责任不仅有利于增加企业的透明度履行社会责任不仅有利于增加企业的透明度,,改善企业与社会各界的沟通改善企业与社会各界的沟通、、协作,而且增加了社会各界对企业的认可和认同而且增加了社会各界对企业的认可和认同。
对于企业本身而言对于企业本身而言,,履行社会责任的过程是一个管理过程是一个管理过程,,更是一个提升管理水平更是一个提升管理水平、、提升企业竞争力和核心能力的过程提升企业竞争力和核心能力的过程。
在中国,中央企业迅速成为社会责任运动的排头兵,纷纷发布社会责任报告、推动社会责任实践,推进社会责任体系建设。
当然,推行社会责任管理也是央企自身发展的需要,这是由央企全民所有的特性决定的。
然而,从总体上判断,“传播社会责任实践、让公众理解央企贡献”成为不少央企履行社会责任的主流。
虽然,传播社会责任知识、宣传社会责任理念、推动社会责任实践异常重要,然而对央企履行社会责任来说,更重要的意义在于社会责任管理及通过社会责任管理为央企创造价值。
这才是中国日渐壮大的央企与老牌世界500强企业在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方面的根本区别。
对此,国家电网社会责任处处长李伟阳有深刻认识。
他认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真正意义在于企业品质提升,在于通过管理创新形成促进企业负责任地创造价值的长效机制。
”在这种理念的推动下,通过摸索全面社会责任管理对一个企业发展的意义,国家电网形成了一整套思路、模式,并成为国务院国资委2012年管理提升活动中社会责任管理领域3家对标典型企业之一。
全面责任管理探索全面责任管理探索 全面所有属性的央企具有为多数人服务的天然基因,理当受到公众的爱戴。
然而,央企发展最好的这几年,是舆论环境最差的几年。
全面社会责任管理:新的企业管理模式李伟阳1,肖红军2(1.国家电网公司,北京100031;2.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北京100836)[摘要]全面社会责任管理作为一种社会价值目标管理模式,它与目前的股东利润目标管理模式在管理框架、管理目标、管理对象、管理价值和管理机制上都存在着本质区别。
同时,相比于传统的企业社会责任管理,全面社会责任管理具有管理性质定位的全局性、管理责任内容的全面性、管理实施范围的全覆盖、管理体系建设的全融合以及管理预期目标的综合性等特征。
全面社会责任管理在企业管理的基本假设、解决的核心问题以及解决核心问题的基本范式等本质层面上与现有的管理理论作出了完全不同的理解与探索,并在实践中不断得到检验,这必将推动世界管理理论与实践的根本性变革。
本文还提出了全面社会责任管理的“3C+3T ”模型,建立了全面社会责任管理的思想体系和实施体系。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企业管理模式;全面社会责任管理;综合价值[中图分类号]F27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80X (2010)01-0114-10【工商管理】“企业目的必然存在于企业自身之外”,存在于社会之中(Drucker ,1973)。
从社会价值透视企业的本质、运行和功能是企业理论研究的核心。
对企业的社会价值的不同认知与理论假定,深刻影响着企业管理的理论与实践,决定了现实企业管理模式的选择与演进。
在新古典经济学的视野下,企业被理解为最大限度地实现股东利润目标的生产组织。
在这种理论假定下,教科书一直奉行“追求股东价值至上,实现利润最大化目标”的企业管理模式。
企业社会责任,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学和管理学理论,对企业本质做出了完全不同的解读,认为企业是不同社会主体实现其多元价值追求的社会平台。
在新的理论假定下,教科书所奉行的企业管理模式必须从根本上加以重构。
本文研究的全面社会责任管理(Total Responsibility Management ,TRM ),就是在这种理论指导下对目前教科书所奉行的企业管理模式所进行的根本变革。
社会责任管理社会责任管理是一种企业管理的新兴理念,它强调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积极承担社会责任,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注重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
社会责任管理不仅仅是企业的道德责任,更是一种有效的管理策略,能够提升企业形象、获得社会认可,并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一、社会责任管理的概念与背景社会责任管理是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回应社会需求的管理模式。
它以经济责任、环境责任、员工责任和社会责任为基础,通过制定相应政策和实施具体措施,使企业的经营活动符合社会利益、环境友好和员工福利的要求。
社会责任管理的背景是多方面的。
首先,随着社会对企业的期望越来越高,企业不再只是追求经济效益,而是应该积极参与社会事务,推动社会的发展。
其次,世界各国纷纷制定了相关的社会责任法律和标准,企业面临着更高的要求和约束。
最后,由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企业的行为无所遁形,社会和消费者对企业的道德标准和社会责任意识要求越来越严格。
二、社会责任管理的重要性社会责任管理对企业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塑造企业形象:社会责任管理可以帮助企业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赢得社会的认可和尊重。
通过履行社会责任,企业可以树立企业的社会形象和品牌价值,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2. 增强企业信誉:社会责任管理可增加企业的诚信度和声誉,使消费者更加愿意选择与之合作。
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能够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增加产品和服务的可靠性。
3. 开拓新市场:社会责任管理可以激发消费者对企业和产品的兴趣,进而开辟新市场。
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关注企业的社会责任表现,他们希望购买具有社会责任的产品和服务。
4. 促进员工满意度:社会责任管理有助于提高员工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企业将社会责任融入经营管理中,关心员工的发展和福利,能够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提高员工的归属感。
5. 实现可持续发展:社会责任管理可以推动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通过关注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企业可以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实现资源的节约利用,为后续的经营活动提供良好的环境基础。
社会责任管理体系的具体内容及要求-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在当今社会,企业的社会责任管理体系越来越受到关注。
社会责任管理体系是指企业在经营活动中承担的社会责任,并通过一系列制度、政策和措施来管理和实施这些责任。
建立健全的社会责任管理体系对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重点探讨社会责任管理体系的具体内容和要求,通过分析企业在社会责任管理中的作用和责任,探讨如何建立有效的管理体系来履行社会责任。
社会责任管理体系涉及到企业的战略规划、内部控制、风险管理等方面,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对社会责任管理体系的研究和思考,有助于企业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提升企业形象和品牌价值,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希望通过本文的探讨,可以为企业建立和完善社会责任管理体系提供一定的借鉴和指导。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如下:1. 引言:介绍社会责任管理体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引出文章的主题和目的。
2. 社会责任管理体系概述:详细解释什么是社会责任管理体系,其作用和意义。
3. 具体内容:介绍社会责任管理体系的具体构成要素,包括识别社会责任、设定目标、策略制定、内外部沟通、监测评估等内容。
4. 要求:提出建立和实施社会责任管理体系的具体要求和标准,包括符合法律法规、诚信经营、环保节能、员工权益保障等方面。
5. 结论:总结文章的内容,强调社会责任管理体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和趋势。
通过以上结构,可以使读者清晰地了解社会责任管理体系的具体内容和要求,同时对于实施和推广这一体系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3 目的社会责任管理体系是企业实施社会责任的重要工具,其设立的目的在于规范企业的行为,促使企业更具社会责任感,提升企业的社会形象和声誉。
通过建立有效的社会责任管理体系,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保障员工权益,关注环境保护,促进社会公平和谐发展。
此外,社会责任管理体系还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吸引优质员工和客户,获得政府和社会各界的认可和支持。
责任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运用摘要:社会责任管理可以根据国家整体的价值目标体系进行判定,它与当前社会普遍实施的股东利润管理方式有着本质的区别,具备完全不同于股东利润管理模式的管理体系、管理目的、管理对象和管理方法。
现如今逐渐发展起来的责任管理具有很强的全局性,涉及到社会管理的方方面面,全面覆盖企业的管理模式。
责任管理制度对于促进社会整体层面的发展越来越重要,从企业管理的基本假设、解决问题的核心思想和基本方法上都有着完全不同于以往的思路与见解,也在实践中不断地受到检验与证明。
随着社会责任制度的发展,相信我国的企业管理制度也会发生重大的与变化。
关键词:责任管理;企业管理;发展趋势;社会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企业的数量越来越多,企业管理也随着社会的进步逐渐地受到人们的重视。
长久以来,人们对于企业的管理制度都有着很深的研究,企业发展的核心在于企业自身,却又存在于社会之中,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社会价值里渗透着企业管理的本质、运转规律和企业的价值,这些都是研究企业发展的核心。
如果对企业产生的社会价值存在不同的认知与假设,那么企业管理理论也会存在不同的选择和进步方式。
在新时代的社会节奏下,企业被认为是为了实现股东收益最大化的生产队伍,在这种观念的引领下,我们所学的教科书上一般也都写着企业管理的核心是实现股东的收益,最大限度地追求股东的价值。
在这种企业管理理论的熏染下,社会责任制度逐渐崛起,改变了人们对于以前企业管理的认识,新兴的责任制度的建立对于企业实质提出了不同的见解,觉得企业不仅仅追求的是股东的利益,更是不同社会层次参与者追求共同利益的共同平台,在这种理论的设定下,我国对于企业管理模式的建设必须要重新更改,实现企业管理模式的变革。
一、企业管理和责任管理的概念(一)企业管理的概念企业管理模式的具体概念是以独特的管理理念模式为出发点的,紧紧围绕事前预定的目标,将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信息、知识与各类资源进行整合和运转的相关体系与方法。
国有企业如何建立全面社会责任管理体系1黄群慧钟宏武2摘要: 2008年国资委1号文《关于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指导意见》出台,标准着国有企业社会责任运动从“解释问题”向“解决问题”阶段转变,国有企业大多认识到履行社会责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但如何引进和推广社会责任理念,并与企业经营的全面融合,是国有企业社会责任实践所面临的新挑战。
本文依据Waddock的全面责任管理理论,提出了国有企业建立全面社会责任管理体系的阶段性步骤和相应建议。
关键词:国有企业、企业社会责任、全面责任管理2006年以后,中国企业社会责任运动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国有企业以其强大的控制力、影响力和带动力后来居上,成为这场运动的“主角”。
2008年,国资委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又发布1号文《关于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指导意见》,要求中央国有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这标志着中国企业社会责任运动正式从“解释问题”向“解决问题”转变。
这个阶段,多数企业已经了解到社会责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但对于如何引进和推广社会责任理念,并与企业经营的全面融合,是国有企业社会责任实践所面临的新挑战。
受全面质量管理的启发,Waddock等学者(2002)根据当前跨国公司在社会责任管理方面的举措,总结提出了全面社会责任管理(TRM)的模式。
他们认为,企业的社会责任管理不仅仅是企业高层管理者的事务,而是一个全员参与、全方位、全过程的管理体系。
也就是,企业的社会责任也像其商业目标一样可以通过管理来实现,用一个最简单的线性路径来描述这一管理模式就是:理念、愿景、理想→社会责任战略→社会责任治理→政策、标准、方法→培训交流贯彻→内部汇报→审计/监督→外部汇报→外部反馈→评估→政策改进。
本文将结合国有企业社会责任实践提出建立国有企业建立全面社会责任管理体系的相应步骤和建议。
一、进一步树立和提升社会责任意识国有企业管理层应该认识到国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履行社会责任是体现国有企业控制力、影响力和带动力的重要方式。
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企业社会责任(CSR)是指企业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主动承担起对社会、环境和利益相关方的责任,积极参与社会进步和可持续发展的行为。
在当今社会,企业社会责任越来越受到关注,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更好地管理企业社会责任,下面将介绍一种常用的管理模式。
一、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性企业作为社会的一员,应该承担起对社会和环境的责任,而不仅仅是追求利润最大化。
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塑造企业形象:通过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企业能够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声誉,从而赢得消费者的青睐。
2. 增强竞争力:在市场竞争激烈的今天,企业需要借助社会责任来与竞争对手区分开来,吸引更多消费者的关注和认可。
3. 满足利益相关方期待: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利益相关方的支持,通过履行社会责任,企业能够满足利益相关方的期待,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4. 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通过支持公益事业、环境保护等社会责任活动,企业能够积极参与社会进步和可持续发展。
二、企业社会责任管理模式为了更好地管理企业社会责任,可以采用以下模式:1. 明确社会责任目标:企业需要明确自己的社会责任目标,根据企业的业务领域和特点确定相应的责任方向。
例如,环境敏感型企业可以将环境保护作为主要的社会责任目标。
2. 制定责任计划:根据社会责任目标,企业需要制定相应的责任计划,明确具体的责任任务和时间节点。
责任计划应该与企业的发展战略紧密结合,确保责任履行的有效性。
3. 资源投入:企业需要合理配置资源,包括人力、财力和物力等,用于履行社会责任。
这些资源的投入应当与企业的发展战略相适应,保证责任履行的可持续性。
4. 建立监测与评估机制:企业应该建立健全的监测与评估机制,定期对社会责任履行情况进行跟踪和评估。
通过监测与评估,企业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提高社会责任履行的效果。
5. 进行信息披露:企业应该及时向外界披露自己的社会责任履行情况,接受社会的监督和评价。
责任管理的无锡品质STATE GRID WUXI POWER SUPPLY COMPANY STRIVES FOR A MODEL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MANAGEMENT无论是导入责任理念、构建管理体系、实施管理项目、组织履责行动,还是提出责任宣言、推动责任实践、传播责任故事、记录责任笔记,社会责任工作都将无锡供电公司带入了企业管理的新境界。
访谈嘉宾:国网无锡供电公司总经理唐建清|本刊记者 杜娟 |国网无锡供电公司“对无锡供电公司而言,社会责任管理应该是‘从有到无’的过程,‘无’是‘无处不在’的‘无’。
”翻开国网无锡供电公司(以下简称无锡供电)的责任足迹,国网无锡供电公司总经理唐建清更多看向的是未来以及正在发生的改变。
无锡供电社会责任管理的“有”始于十年前。
2009年7月16日,国家电网公司在江苏无锡正式启一个系统性工程:无锡供电全面社会责任管理的探索实践已经十年,对于社会责任及社会责任管理,您应该有更真切的理解。
:常言十年磨一剑,无锡供电推进全面社会责任管理的确是磨练出来。
这十年,是无锡公司和无锡电网快速发展的十年,也是企业社会责任工作快速发展 |可持续发展经济导刊| 唐建清SOE & CSR| 中央企业与社会责任动首个地市级供电企业全面社会责任管理试点工作。
提炼出“点亮品质生活”的责任宣言,提出“Σ(业务+改进)Re = 工作∪价值”的社会责任工作观,探索“领导表率、专业融合、班所建设、岗位发动、外部支持”的推进模式,构建地市级供电企业全面社会责任管理体系……十年间,无锡供电对于全面社会责任管理的“主动参与和真心实践”所形成的经验,“一场静悄悄的管理革命”给企业带来的价值,作为实践者、见证者,唐建清的思考和分享,值得体会。
中央企业与社会责任 | SOE & CSR无锡供电公司目前已在30个居民区配电站完成了泛在电力物联网系统的建设或改造。
通过安装智能传感器、配备智能巡检机器人,让“智慧城市”生活场景在当地小区成为现实新的手段。
全面社会责任管理:新的企业管理模式李伟阳1,肖红军2(1.国家电网公司,北京100031;2.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北京100836)[摘要]全面社会责任管理作为一种社会价值目标管理模式,它与目前的股东利润目标管理模式在管理框架、管理目标、管理对象、管理价值和管理机制上都存在着本质区别。
同时,相比于传统的企业社会责任管理,全面社会责任管理具有管理性质定位的全局性、管理责任内容的全面性、管理实施范围的全覆盖、管理体系建设的全融合以及管理预期目标的综合性等特征。
全面社会责任管理在企业管理的基本假设、解决的核心问题以及解决核心问题的基本范式等本质层面上与现有的管理理论作出了完全不同的理解与探索,并在实践中不断得到检验,这必将推动世界管理理论与实践的根本性变革。
本文还提出了全面社会责任管理的“3C+3T ”模型,建立了全面社会责任管理的思想体系和实施体系。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企业管理模式;全面社会责任管理;综合价值[中图分类号]F27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80X (2010)01-0114-10【工商管理】“企业目的必然存在于企业自身之外”,存在于社会之中(Drucker ,1973)。
从社会价值透视企业的本质、运行和功能是企业理论研究的核心。
对企业的社会价值的不同认知与理论假定,深刻影响着企业管理的理论与实践,决定了现实企业管理模式的选择与演进。
在新古典经济学的视野下,企业被理解为最大限度地实现股东利润目标的生产组织。
在这种理论假定下,教科书一直奉行“追求股东价值至上,实现利润最大化目标”的企业管理模式。
企业社会责任,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学和管理学理论,对企业本质做出了完全不同的解读,认为企业是不同社会主体实现其多元价值追求的社会平台。
在新的理论假定下,教科书所奉行的企业管理模式必须从根本上加以重构。
本文研究的全面社会责任管理(Total Responsibility Management ,TRM ),就是在这种理论指导下对目前教科书所奉行的企业管理模式所进行的根本变革。
一、全面社会责任管理:与股东利润目标管理模式本质相异的社会价值目标管理模式企业管理模式是从特定的管理理念出发,围绕实现特定目标,组织资源、信息、知识,开展运营活动的基本框架、规则和方式。
从具体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维度概括,不同学者所总结的企业管理模式可谓林林总总,类型各异,且始终处于动态变化之中,但如果从管理目标和基本的管理理念[收稿日期]2009-12-07[基金项目]2008年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企业全面社会责任管理模式研究”(批准号2008GXS5B089)。
[作者简介]李伟阳(1973—),男,浙江东阳人,国家电网公司社会责任处处长,高级会计师;肖红军(1977—),男,湖南郴州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博士后。
2010年1月第1期(总262期)Jan.,2010No.1China Industrial Econom ics 114维度概括,千差万别的企业管理模式在其本质上实际是一致的。
它们可以统一称为股东利润目标管理模式,即管理框架以股东价值为主导,管理目标追求财务价值最大化,管理方式谋求市场竞争优势;把企业视为股东实现营利目标的生产组织,是支撑该管理模式的基本管理理念。
全面社会责任管理,是企业在科学的社会责任观指导下正在形成的新的管理模式。
它是企业以自身行为应对社会负责任的价值追求为动力,以充分实现企业的社会功能为内容,通过激发利益相关方的社会价值创造潜能,有效管理企业运营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最大限度地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综合价值的管理模式。
从管理目标和基本的管理理念维度概括,全面社会责任管理可以称之为社会价值目标管理模式,即管理框架以社会价值为主导,管理目标追求经济、社会和环境的综合价值最大化,管理方式注重利益相关方合作创造综合价值;把企业视为不同的社会主体实现多元价值追求的社会平台,是支撑该管理模式的基本管理理念。
与教科书所倡导的股东利润目标管理模式相比,全面社会责任管理作为社会价值目标管理模式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本质差别:1.管理框架从股东价值主导转向社会价值主导,其核心表现是企业的治理结构由单边(股东)治理模式转向利益相关方共同治理模式,决策权力配置由一元主导模式转向多元共享模式股东利润目标管理模式隐含地假设,经济活动的一切运转以资本为核心,企业是实现资本增值的手段,实现资本增值是股东价值的唯一体现。
因此,在公司治理结构中,作为资本所有者的股东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是公司治理的唯一主体;公司治理就是公司的所有者(股东)对经营者(代理人)的激励约束,其目标是股东利润最大化。
在这种管理模式下,股东虽然不行使日常性的职权,但他们通过代理权争夺、机构投资者行动、股东诉讼和公司控制市场对公司事务行使最终决策权,确保企业追求单一的利润目标,这本质上是一种单边主导的(股东)一元价值(财务)治理的公司治理模式。
与股东利润目标管理模式不同,全面社会责任管理强调企业本质上是利益相关方合作创造社会价值的平台,包括股东在内的利益相关各方都追求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多元价值,希望通过企业这一平台实现各自的多元价值追求,并且不同的利益相关方对不同的社会价值(经济、社会、环境价值)有着不同的相对优势(资源、信息、能力、意愿),企业需要并也完全可能发现利益相关方创造经济、社会和环境的优势和潜能。
因此,公司治理不再仅仅是为了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而是要着眼于基于不同主体的多元价值创造优势,创建有效的利益相关方合作机制,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综合价值最大化。
公司治理的主体也不再局限于资本所有者,其他多重利益相关方都将在公司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这本质上是一种多边共享(利益相关方)的多元价值(经济、社会、环境)的公司治理模式。
与多边共享多元价值的公司治理模式相对应,全面社会责任管理认为决策权力配置应遵循社会价值创造逻辑,按照利益相关方的相对优势和社会价值贡献程度的不同分享公司决策权,以充分发挥不同主体的社会价值创造潜能,最大限度地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综合价值。
2.管理目标从追求利润最大化转向追求经济、社会和环境的综合价值最大化在一系列传统假设的支持下,现有企业管理模式着眼于追求所有者的盈利目标,都或明或暗地将实现利润最大化作为企业管理的核心目标,企业治理机制、发展战略、管理制度、管理流程、管理方法和企业文化都直接或间接地服务于此,企业对其他利益相关方价值的关注也仅仅是实现这一管理目标的手段而已。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即使是Porter最新提出的战略性企业社会责任,或者是Drucker (1984)所提出的“行善赚钱”,其本质上仍然是股东利润目标管理模式。
与股东利润目标管理模式不同,全面社会责任管理是从现实中的“人”出发,立足于对人的多元价值需求的深刻认识,深入考察内嵌于企业运营过程中的人与人的社会交往关系,从社会价值本位考虑企业的社会功能,坚持以人为本,把实现企业发展的经济、社会和环境的综合价值最大化作为企业管理的核心目标,并以此为导向对企业使命、治理机制、发展战略、管理制度、管理流程、管理方法和企业文化等进行重构。
3.管理对象从企业内部的人、财、物拓展到内外部利益相关方的资源、信息、能力和潜力股东利润目标管理模式,从着眼于实现利润最大化目标来整合企业内部资源,关注重点仅限于115提升企业内部的运营效率,只能看到和优化与创造财务价值相关的企业内部的人、财、物,而忽视了企业内外部利益相关方追求和创造经济、社会和环境的综合价值的愿望与潜能,对资源、信息、能力的理解和配置仅限于单纯的财务价值,而看不到它们用于创造经济、社会、环境的综合价值的巨大潜能与优势。
全面社会责任管理作为社会价值目标管理模式,大大拓展了企业的管理对象和范围,全面深刻地洞察企业内外部利益相关方的多重价值追求和创造综合价值的资源、信息、能力,从而有可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利益相关各方合作创造经济、社会和环境的综合价值的潜能。
4.管理价值从财务价值延伸到经济价值、环境价值和社会价值,从股东价值延伸到利益相关方价值,从关注自身价值延伸到创造社会福利股东利润目标管理模式以“公司是股东的公司,”以及“管理者是股东的受托人”假设为前提,把企业价值创造局限地定位于财务价值、股东价值、短期价值、自身价值,进而导致难以充分发挥企业发展的社会价值创造功能。
全面社会责任管理,作为社会价值目标管理模式,充分关注人的多元价值追求和社会福利的多重价值属性,着眼于充分实现企业的社会功能,谋求创造企业发展的经济、社会和环境的综合价值,统筹平衡利益相关方的多重价值、长期价值,致力于提升社会价值(社会福利),从而协调推进企业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5.管理机制从注重实现企业内部资源的优化配置发展到注重促进社会资源的更优配置作为社会价值目标管理模式,全面社会责任管理在管理目标、管理对象和管理价值上的根本转变必然引起企业管理机制的根本变革,即企业的发展以利益相关方的发展为基础和前提,深刻认知社会资源的多种存在形态,努力激发和实现利益相关方配置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多种社会资源的潜力、优势和意愿,着眼社会发展阶段(市场和政府成熟程度)、国情和企业特性,充分发挥利益相关方的主观能动性,加强彼此合作,有效弥补“市场失灵”、“政府失灵”和“社会失灵”,最大限度地创造企业发展的经济、社会和环境的综合价值,促进社会资源的更优配置。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全面社会责任管理意味着企业不再是只能受市场机制引导、政府调控机制约束和社会力量监督的被动主体,而是能够促进市场机制、政府调控机制和社会激励机制更好地发挥作用,或者有效弥补“市场失灵”、“政府失灵”和“社会失灵”的主动力量。
这也是为什么要把企业社会责任看做是与市场机制、政府调控机制、社会激励机制相并行的社会资源配置机制的根本原因。
二、全面社会责任管理作为新的企业管理模式的内涵和“3C+3T”模型1.全面社会责任管理的具体内涵Waddock et al.(2002)在借鉴全面质量管理(TQM)概念的基础上,提出过全面社会责任管理的概念与简要定义,即“对三重底线责任进行平衡管理的系统方法”。
但是,这一定义与本文倡导的全面社会责任管理,无论是内涵、特征还是概念背后的理论逻辑,都存在着本质的不同。
Waddock等人提出的全面社会责任管理概念,本质上是对全面质量管理概念的类比衍生,强调企业对待社会责任问题要像对待质量问题一样高度重视;要借鉴全面质量管理的系统方法来发展和完善社会责任问题的管理方法,如坚持全员参与、全面认识社会责任问题,所有流程落实“三重底线”要求(企业发展考虑经济、社会和环境三重底线,既要具有确保企业生存的财务实力,同时必须关注环境保护和社会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