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科普梅雨和伏旱的形成以及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 格式:ppt
- 大小:322.50 KB
- 文档页数:19
伏旱预防措施什么是伏旱?伏旱是指在农作物生长季节中,因天气长时间干燥热暑,土壤水分供应不足,导致农田干旱,给农作物生长和农民的生产带来严重影响的一种气象灾害。
伏旱对农业的影响伏旱天气会导致农作物生长缓慢、养分吸收不良,影响作物的正常生长和发育,进而减产甚至歉收。
此外,伏旱还可能引发土壤退化、水源枯竭、口粮短缺等问题,给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带来严重困扰。
伏旱预防措施针对伏旱天气给农作物生产带来的威胁,采取一系列的预防措施对于减轻伏旱灾害的影响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伏旱预防措施:1. 选用抗旱品种选用抗旱品种是预防伏旱的重要方法之一。
通过选择适应干旱环境的抗旱品种,可以增强农作物的抗旱能力,提高产量稳定性。
在育种过程中,科学家们通过长期选择和研究,培育出一系列适应干旱环境的高产优质品种。
2. 合理施肥合理施肥是农作物抗旱的重要环节。
适量施肥可以提高土壤的肥力,改善土壤的保水能力,增强土壤的蓄水能力。
在干旱时期,适度施肥可以提供作物生长所需的养分,促进植物对抗旱条件的适应能力。
3. 种植绿肥作物种植绿肥作物是保持农田水分的有效措施之一。
绿肥作物具有较强的抗旱能力,可以通过土壤中的根系吸收降水,减少蒸发,提高土壤水分的含量和保持能力。
同时,绿肥作物的枯落物可以作为有机肥料,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
4. 构建高效灌溉系统构建高效灌溉系统是提高农田灌溉效率,增强农作物抗旱能力的重要手段。
采用滴灌、喷灌等节水灌溉技术,可以减少水分的损失,增加土壤水分的利用率。
合理安排灌溉时间,避免在高温干燥时期进行大面积灌溉,可以减轻伏旱灾害的影响。
5. 加强综合防治综合防治是防范伏旱灾害的综合性措施。
通过加强农田管理,及时掌握天气情况,合理调整种植结构,加强病虫害防治,可以减少农作物的生长风险。
此外,政府和农业部门还可以加强对农田的信息化管理,提供农业天气预警和技术指导,协助农民应对伏旱灾害。
结语伏旱灾害对于农作物生产和农民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1、雨带的形成
夏季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登陆北上时,与陆地上的冷空气相遇,暖湿气流上升到冷空气之上,形成锋面雨带,雨带推移到哪里,哪里就进入多雨时期,其未到达或离开地区则处于少雨的干旱时期。
2、雨带的推移规律
5月份:夏季风北进——影响华南地区(南岭一带)
6月份:副高西伸北进,雨带移动到长江流域,在江淮地区在江淮之间摆动一个月左右(梅雨);
7、8月份:副高继续西伸北进,雨带移动到华北和东北地区,这时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伏
旱天气。
(六、七、八月西南、两广地区还受西南季风影响)
9月份:夏季风南退,9月份,雨带开始南移
10月份:雨季结束
3、夏季风与我国的旱涝灾害之间的关系:
正常年份,雨季到来时间适中,降水量适中,风调雨顺。
异常年份:当夏季风势力偏强的年份,进的早,退的迟,雨带会迅速移动到华北和东北
地区,给我国南方带来干旱灾害,北方地区出现洪涝灾害。
当夏季风势力偏弱的年份,进的迟,退的早,雨带长期滞留在南方地区,北
方地区降水不足,使得南方出现洪涝灾害,北方出现干旱灾害。
4、春旱、梅雨、伏旱的形成
(1)春旱:春末夏初,华北一带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夏季风没有到达(或受单一冷气流影响),降水少,又值农作物播种、生长季节,需水量大,因此形成春旱。
对农业生产影响很大。
(2)梅雨:6月中旬,夏季风北移,雨带移动到长江中下游地区。
这时正值梅子黄熟季节,细雨连绵长达一个月之久,称为梅雨。
(3)伏旱:每年的7、8月份,长江中下游地区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或受单一的夏季风控制),天气晴朗干燥,形成伏旱,给水稻生长带来威胁。
气象灾害对农业的影响气象灾害对农业的影响1、干旱干旱在我国是十分常见的气象灾害,特别是北方地区。
干旱造成土壤的含水率明显满足不了作物的生长需要。
对于干旱的评定按国家标准分为5个等级,即正常或湿涝、轻旱、中旱、重旱、特旱。
正常级别是土壤的水分能够满足作物的生长所需,轻旱指土壤水分略少,对作物生长有轻微影响,而中旱作物在白天会出现叶片萎蔫,而重旱和特旱则是指水分明显不足,植物萎蔫,叶片干枯,果实脱离,地表植物干枯、死亡,已经影响到生态环境以及工业生产及人畜饮水。
干旱的主要防御对策:调整品种,选择耐旱的品种;采取节水灌溉技术,合理利用有限的水资源;对生态环境的改变,植树造林,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开发空中水资源,抓住有利天气时机进行人工增雨作业。
2、暴雨与干旱不同,干旱是水分严重不足,而暴雨则是降水过多,水量过大导致冲刷灾害及浸泡影响,作物难以正常的'生长。
按照降水的不同暴雨分为3个级别,即暴雨、大暴雨、特大暴雨。
一般24h内降水量在50mm以内的为正常降水,而达到50.0~99.9mm则为“暴雨”,达到100.0~249.9mm为“大暴雨”,超过250mm则为“特大暴雨”。
暴雨一旦形成,就会形成河流水满、农田浸没,一些山区还会发生泥石流、山体滑移等地质灾害,对于农业生产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构成威胁。
暴雨的防御措施:密切关注天气预报,特别在雨季,要随时收听收看气象部门发布的灾害信息,并提前做好堤防加固、河道清理工作;检修好农田水利工程设施,对于田间的积水要及时排除,避免长期浸泡导致作物发育受到影响;对房屋农舍进行维护,以防大雨冲灌致使房屋或围墙垮塌;人员要远离易发山洪和泥石流、滑坡的地段,避开危险区域。
3、冰雹冰雹在气象学中属于固体降水,是从积雨云中下降,呈透明或半透明的冰球直接下落到地面,危害性较大,毁坏禾苗,导致作物减产甚至绝收。
冰雹的主要防御措施:要密切关注天气预报,及时抢收成熟作物;对于多雹地区,要进行植树造林,做好绿化工作,改变当地的生态环境,破坏冰雹形成的条件;对于人身的安全方面,下地生产时要带好防雹工具,避免遇冰雹砸伤;对于气象部门在做好测报的同时,要采取人工消雹作业,尽可能降低冰雹的灾害发生。
影响我国农业生产的气象灾害江西省吉安师范学校彭尾才我国地域辽阔,地形复杂,加之季风气候显著,致使我国的气象灾害种类繁多。
下面主要讨论它们对我国农业生产的影响。
干旱:干旱按季节可分为春旱、夏旱和秋旱。
春旱发生在3—5月份,这个时期气温上升快,空气相对湿度低,土壤水分丧失快。
夏旱多发生在7—8月份,此时我国气温处于最高时期,蒸发快,且作物处于生长旺盛时期,所以危害较大。
秋旱在处暑到秋分这一时期,我国北方干燥少雨,它直接影响了对作物的浇灌和播种。
我国不同地区地区有不同的干旱类型:黄淮流域以春旱为主;长江流域以夏旱为主,有时伴有秋旱。
干旱对作物产量的影响极大,严重时可使作物产量减半。
低温冷害:是指温度在00 C以上,由于低于农作物所能忍耐的临界低温而产生的危害。
主要出现于东北、华北地区,危害水稻、高粱、玉米、大豆等作物。
低温冷害的危害情况因地而异,一般是温度低、生长季短,积温年际变化大、低温年出现频率高的地区受害严重。
同时,冷害还与当地喜温作物和喜凉作物的比例有关。
寒潮:入侵我国的寒潮,它的“故乡”主要在严寒的西伯利亚地区。
寒潮发生时会造成大风、剧烈的降温、雨雪、霜冻等恶劣的寒潮天气。
寒潮过后,气温急剧下降,在24小时之内,,气温急降100C以上,甚至可达200C,继而出现霜冻和结冰。
这在秋季和春季对农作物的危害最大,对正在收割的经济作物和正在生长的农作物可以说是灭顶之灾。
如秋季待收割的大白菜和待采摘的各种水果,若遇到强大的寒潮,很可能造成一无所获;春季时,如果到4月份还出现较强的寒潮,就会使正在生长的冬小麦等夏收受到冻害,使产量大幅度减产。
例如:20世纪50年代,我国北方冬小麦区发生了最严重的冻害,仅小麦作物就减产约30亿千克。
寒潮带来的大风还常常在干燥、土质疏松的地带扬起沙尘,出现天昏地暗的沙尘暴天气。
干热风:每年的4—8月间,我国各地气温迅速回升,若同期降水不足,就会出现高温干燥的风,被称之为“干热风”或“焚风”。
农业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不良影响及预防措施作者:来源:《世界热带农业信息》2021年第03期中国为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但在实际农业生产中,农业生产受气象灾害的影响十分明显,其中,气象灾害的不可预估性对农业生产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本文介绍了干旱、洪涝、台风及冰雹等灾害性天气对农业生产产生的不良影响,提出了合理的预防措施,以期保障农业生产健康发展。
1干旱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及预防措施由于降水量减少、气候干燥,且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不断加剧,干旱发生频率逐渐增加,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
春天和夏天容易出现干旱灾害,会严重阻碍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发育。
春季为种子播种时期,但受干旱影响,处于萌芽阶段的幼苗破土艰难,导致种子无法发芽,出现缺苗甚至没苗的现象。
夏天气候炎热,光照强烈,农作物的光合作用较强,叶子的蒸腾系统需要大量的水,但受干旱影响,缺水导致农作物无法正常进行光合作用,影响了农作物内部的能量生产和运输,抑制了农作物的正常发育,降低了农作物产量和质量,并且导致蝗虫灾害频发,严重影响农业的健康发展。
干旱分为轻旱、中旱、重旱、特旱4个等级。
其中,轻旱指地表空气略微干燥,土壤水分轻度流失,对农作物的影响较轻微,农作物可以根据自身的生长系统茁壮成长;中旱或重旱,会对农作物的生产和质量造成不良影响,需采取合理措施,合理运用引进的水资源,开展人工降雨作业,尽可能地缓解干旱造成的不良影响;特旱会严重影响农作物正常生长,可建设节水设施,提高灌溉效率,建立健全农业灾害保障体系,开展干旱灾害保险措施,增强抗旱能力,减少农户经济损失。
2洪涝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及预防措施洪涝灾害指受暴雨或持续性降雨影响,地区无法快速排水,导致农作物被淹没的现象,或由于地表径流冲乱河道及山洪暴发使农田淹没的现象。
其中,雨涝具有可控制性,对农作物的危害较小,可造成农作物减产。
若遇强降雨,可导致农作物直接死亡,造成农业绝收,土壤肥力严重流失,杂草滋生,导致洪涝灾害的发生,严重影响农民收益。
梅雨的研究:起源、影响和应对措施
一、梅雨的起源
梅雨是一种季节性的自然现象,起源于中国南方地区。
据研究表明,梅雨起源于侏罗纪时期,距今已有数百万年的演变历史。
梅雨的形成是由于亚热带气候的影响,夏季气温高、湿度大,空气中的水汽含量极高,容易形成降雨。
同时,梅雨季节还受到季风、地形等因素的影响。
二、梅雨的影响
梅雨季节的到来,会对人们的生活、生产和经济产生一定的影响。
首先,梅雨季节的降雨过程比较集中,水量较大,容易导致河流水位上涨、洪水泛滥等自然灾害的发生。
其次,梅雨季节的到来,会使气温下降,湿度增加,衣物、家具等容易受潮、霉变。
此外,梅雨季节还会影响人们的出行和活动安排,因为降雨天气会影响人们的户外运动和旅游。
三、梅雨的应对措施
为了应对梅雨季节的影响,人们采取了一系列的应对措施。
首先是加强天气预报和监测,及时发布梅雨警报,提醒人们做好防范措施。
其次是加强水利工程建设,如修建水库、河道拓宽、排水系统等,以便在梅雨季节时能够及时排泄雨水,防止洪水的发生。
此外,人们还采取了一些科技手段来应对梅雨季节的影响,如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来发电,以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四、结语
梅雨季节是一种季节性的自然现象,对其研究和应对是当前全球关注的热门话题。
本文对梅雨的起源、影响和应对措施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旨在帮助人们更好地应对梅雨季节的影响,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产水平。
二十四节气中的梅雨季节气候分析梅雨是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重要节气,它标志着春天的结束和夏天的到来。
在这个季节,潮湿的气候常常给人们带来不便和困扰。
本文将对梅雨季节的气候特点进行分析和解读。
一、梅雨季节的定义和起始时间梅雨是指从农历五月中旬到六月中旬之间,大约持续40天左右的一个季节,标志着梅花的盛开和暑气的逼近。
梅雨季节主要分布在东亚地区,包括中国南方的广东、福建、台湾等地。
二、梅雨季节的气候特点1. 高温多湿:梅雨季节是我国南方地区夏季的开始,气温逐渐升高,多以30摄氏度以上为主。
同时,由于水汽蒸发和大气湿度的增加,梅雨季节的湿度较大,人们会感到闷热和不适。
2. 多雨天气:梅雨季节是雨水集中的时期,每年都是降雨量最多的季节之一。
在梅雨季节,常常伴随着阵雨、雷雨等强降水天气,给人们的生活和出行带来不便。
3. 多雷电活动:由于湿气和暖湿气流的相互作用,梅雨季节的雷电活动频繁,雷电灾害也容易发生。
人们在梅雨季节要注意防范雷电天气带来的安全隐患。
4. 多雾天气:梅雨季节的湿度高,会出现较多的雾天气。
雾天气会对交通安全和能见度造成影响,人们需注意遵守交通规则,确保行车安全。
5. 梅雨持续时间较长:梅雨季节的持续时间相对较长,一般会持续40天左右。
在这段时间内,人们需要做好防潮、防雨和防暑工作,保障身体健康。
三、梅雨季节对人们生活的影响1. 服装选择:梅雨季节的气候多湿,人们应选择透气性好、吸湿性强的衣物,以便在湿热的天气中保持舒适。
2. 防雨措施:由于梅雨季节的降雨较多,人们在外出时需随时携带雨具,做好保护措施,以防雨水淋湿衣物和其他物品。
3. 防暑降温:梅雨季节伴随着高温天气,人们应注意防暑降温,多饮水、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避免中暑等热射病的发生。
4. 防雷电:梅雨季节的雷电活动频繁,人们在户外活动时应尽量避免空旷地段和高大建筑物,确保自身的安全。
5. 防雾保障出行安全:梅雨季节的雾天气多,给交通出行带来困扰。
概念解析:寒潮、沙尘暴、梅雨、伏旱、台风【寒潮】就是一股强冷空气。
入侵我国的寒潮,大部分来自西伯利亚北部和蒙古高原一带。
这些地区,一年里获得太阳光热很少。
尤其是在冬季:白昼短促,黑夜却很长,这样,空气就不断变冷,空气密度越来越大,气压越来越高。
当冷空气积聚到一定程度后,在高空西北气流引导下,便会大规模地爆发南下,形成寒潮。
寒潮过境时,常伴随6-8级的偏北大风,使沿途气温骤降,发生霜冻。
在北方,还会引起沙尘暴,对农业生产有较大影响。
寒潮受冷高压控制。
【沙尘暴】一般而言,沙尘暴的起因是地面剧烈升温。
经太阳长期暴晒,沙地以上的空气变热后上升,致使气压和温度参差。
较冷的空气为填补空间而拥至,形成强风,其风力足以移动沙丘。
我国北方地区在春季,冬季风南下多发生沙尘暴天气。
【梅雨】梅雨是指每年6月中旬到7月上、中旬初夏,我国长江中下游指宜昌以东的28-34°N 范围内或称江淮流域,至日本南部这狭长区域内出现的一段连阴雨天气。
是锋面雨带移动过程中的时间段,雨区影响江淮地区。
【伏旱】顾名思义,就是伏天发生的干旱。
伏,分为初伏、中伏、末伏,俗称"三伏"。
三伏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
从入伏到出伏,约相当于七月中旬到八月下旬。
伏旱是盛夏伏天期间出现于长江中下游及四川盆地东部地区的干旱。
是由于副热带高气压的控制形成的。
伏旱主要发生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特别是湖北、湖南、江西、江苏、安徽等省,它们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这一单一气团控制,气流下沉,温度升高,出现较长时间的晴热少雨天气,这时夏季农作物(如水稻等)生长很不利,比春旱更严重,故称"春旱不算旱,夏旱减一半"的农谚;当大气环流发生异常,副热带高压位置没有按常规由南向北推进时,有些地区会出现严重的伏旱。
伏旱不仅对农业生产有很大影响,同时还影响工矿业用水、生活用水和航运事业;也因干热缺水,引发疾病,危害人、畜健康。
【台风】又称为热带风暴,是产生于热带海洋上的强烈气旋。
天气预报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及应对措施天气预报,作为一种及时掌握天气变化情况的工具,对农业生产具有重要的影响。
天气的变化直接影响着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因此农民需要根据天气预报及时调整种植和管理策略,以保证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
本文将探讨天气预报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一、天气预报对农业生产的影响1.1 雨水充沛:适时的降雨对农业生产是十分有利的,能够有效满足作物的生长需求,提高产量和质量。
农民可以根据天气预报及时进行田间管理,合理利用雨水资源,确保作物生长的需水需肥。
1.2 干旱缺水:相反,干旱缺水会给农业生产带来一定的困难。
如果提前得知干旱的消息,农民可以采取必要的灌溉措施,保证作物不缺水生长,减少干旱对产量的影响。
1.3 极端天气:暴雨、冻霜、台风等极端天气有可能对农作物造成重大损失。
通过天气预报,农民可以及时采取措施,如加固大棚、移动重要作物等,减少灾害损失,保障农业生产安全。
二、应对措施2.1 多渠道获取天气信息:农民可以通过电视、广播、互联网等渠道获取天气信息,并关注气象部门发布的天气预警。
及时了解天气情况,制定相应的应对方案。
2.2 合理安排农事活动:根据天气预报,合理安排农事活动,如播种、施肥、灌溉等,选择适宜的时机进行,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天气资源,提高产量。
2.3 建立气象监测系统:在农田周围建立气象监测站,实时监测天气变化,及时获取有关气象信息,为农民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2.4 加强防灾减灾措施:针对可能发生的极端天气事件,农民应提前做好防灾减灾准备工作,如搭建防风防雨设施、储备应急药品等,减少灾害对作物的影响。
综上所述,天气预报对农业生产有着重要的影响,农民应密切关注天气变化,灵活应对,确保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
通过科学合理地利用天气预报信息,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保障农业稳定发展。
愿天气预报能够为农业生产提供更好的保障,助力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顺利推进。
梅雨季节产生的原因
梅雨季节是一种特殊的气象现象,主要是由于南海副高和西太平
洋高压系统的共同作用所形成的。
1.南海副高:夏季时,南海地区的海洋温暖,空气湿度较高。
当
太阳直射位置趋近北半球时,空气上升,形成低压,而南海地区的空
气比较稳定,就形成了南海副高。
南海副高产生时,会带来大量的水
汽从海洋中蒸发升空。
2.西太平洋高压:在夏季时,西太平洋地区的气温升高,造成大
气层中的空气不稳定,容易上升形成低压。
这时,西太平洋高压系统
会扩大,压力中心较低,进一步加强了南海副高的形成。
当南海副高和西太平洋高压系统形成并加强时,它们会导致空气
湿度增加、气压下降和大量的水汽输送,进而形成梅雨季节。
在这个
季节中,大气中的水汽会随着气流朝着陆地方向移动,与冷空气相遇,形成连绵不断的阵雨和雷雨天气。
这种天气持续时间较长且降水量较大,因此被称为梅雨季节。
气候对生产生活的影响气候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自然因素之一,它直接影响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
气候的变化不仅会对农业、工业和交通等生产活动产生影响,还会对人们的日常生活造成重大影响。
首先,气候对农业生产有着直接的影响。
气候的变化会导致降雨量和温度的变化,进而影响作物的生长和收成。
干旱、洪涝和热浪等极端天气现象会给农作物的生长带来很大的困难,导致农产品的减产甚至绝收。
而且,气候变化还会导致一些疾病和害虫的增多,进一步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品质。
因此,农业生产者需要根据气候的变化及时调整种植和管理措施,以应对不同的气候条件,保障粮食生产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其次,气候对工业生产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气候的变化会影响能源供应、原材料采购和生产设备的运行。
例如,气候变暖会导致能源需求增加,而在干旱地区,水资源的紧缺也会对工业生产造成影响。
此外,气候变化还会导致自然灾害的增多,如飓风、洪水和地震等,这些灾害会给工业生产带来严重的破坏和损失。
因此,工业生产者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生产设备的抗灾能力,加强环境保护,以减少气候变化对工业生产的不利影响。
最后,气候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气候的变化会影响人们的衣食住行,甚至影响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例如,气候变暖会导致热浪和高温天气的增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不便和困扰。
而在极端天气条件下,如暴雨、暴雪和台风等,人们的出行和生活都会受到影响。
因此,人们需要根据气候的变化及时调整生活方式,加强自我保护,以应对不同的气候条件,保障自己的生活安全和健康。
综上所述,气候对生产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农业、工业和日常生活都需要根据气候的变化及时调整生产和生活方式,以减少气候变化对生产生活的不利影响。
同时,政府和社会各界也需要加强气候变化的监测和预警,采取有效的措施,以减少气候变化对生产生活的影响,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梅雨气象科普征文【气象科普】话说梅雨据国家气候中心最新监测,2019年江南地区雨日、雨量达到入梅标准,可以确认于6月5日进入梅雨期。
对于江南地区来说,梅雨季可以说是一年中的“大事情”。
尽管人们熟悉它,但仍不免有很多疑问:梅雨是怎样形成的,入梅对多雨的江南意味着什么,骇人听闻的暴力梅与枯梅到底是什么,科学家是如何对梅雨进行监测预报的,人们应如何防范梅雨可能会带来的不利影响的?本文从这些公众关心的问题入手,为大家详解梅雨。
江南的梅雨季节总是令人神往,撑一把油纸伞走在古街弄堂,连溅起的水花都富有艺术感,就像跳动的乐符。
战国时期一年“芒种”节气,屈原临江而立,仰天祈雨叹曰:魂兮归来,哀江南!梅雨催生着“江南”情意绵长,催生着“江南”GDP增长与经济繁荣。
梅雨恩泽江南富庶,白墙青瓦小桥流水式的经典建筑风格也有恬静内秀的韵味。
真可谓苏酒一杯春竹叶,杭娃双舞醉芙蓉。
梅雨气候格局的形成得益于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得益于亚洲夏季风的盛行。
风调雨顺农业兴邦,物产丰富的鱼米之乡,农作物的收成好坏与降雨量密切相关。
秦汉时就有了测雨方法,记载了“夫池测雨”的典故。
从明永乐盛世“测雨器制度”,到清康熙乾隆大规模颁发雨量器,测雨台是江南“古梅雨”的历史记忆。
韩国1987年发行的“科学系列”邮票,确认了中国测雨台乾隆庚年五月造。
梅雨气候滋润着长江中下游流域、淮河以南流域、太湖-洪泽湖-鄱阳湖-洞庭湖流域人们的幸福生活。
恍然间你所熟悉的江南,不再是地理学家心中的江南;你所熟悉的梅雨,也不再是传统意义上气象学家定义的梅雨。
气候变化给梅雨赋予新的使命、增添新的内涵、激发新的活力, 使得梅雨的变化更加复杂。
吴冠中作品(局部)名字:梅雨与霉雨梅雨是东亚夏季风向北阶段性推进的独特产物,是东亚地区独特的天气气候现象,是中国季风性降水中最为显著的雨季。
每年6月上旬到7月中旬,梅雨主要出现在我国江淮流域到韩国、日本列岛一带。
此时,正值江南梅子的成熟期,故称其为梅雨;由于长时间时雨时晴高温高湿风弱天气,使得家中器物容易发霉,民间亦称为“霉雨”。
梅雨天的原理是什么梅雨是指在亚热带高压影响下,副热带高压向北偏东推进,形成辐合气流,与季风气流相互交互作用下,产生了连续阴雨、多云、湿气重、天气阴暗的一种气候特征。
梅雨季节主要是由于副热带高压向北偏东移动,与西南季风气流产生辐合,形成了辐合气流带。
辐合气流是指气流在空间上的聚集,这种聚集会引起大范围的对流云和大规模的降水。
同时,梅促使了水汽向地面运输,形成了湿气重、天气阴暗的特征。
梅雨天的原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解释:1.季风气候影响:梅雨主要在亚洲季风区域出现,受到季风气候的影响。
季风是由于大陆与海洋之间温度和压强的季节性差异引起的气流变化。
夏季,亚洲大陆上的气温升高,产生了低压,而在海洋上则形成了高压。
这种温压差引导了东南亚、印度、日本和中国的季风,使得湿润的海洋气流带来了大量的水汽和降水。
2.副热带高压的影响:副热带高压(也叫做太平洋副高或西太副高)是指西太平洋区域的大范围高气压系统。
它的中心位置大致是西太平洋上,北纬20-30度之间。
梅雨季节,副高需要向北偏东移动,这个过程会影响到梅雨的开始和结束时间,以及降雨量的强弱。
3.辐合气流的形成:当副高向北偏东移动时,与它相接近的是从东南方向吹来的季风气流。
这两者的交汇会形成一个辐合气流带,在这个带上大气上升,形成了强烈的对流云和降水。
这种辐合气流带通常位于副高前缘和季风区之间。
4.水汽的运输:梅雨季节气温较高,空气湿度大。
当辐合气流作用下,水汽被带入气流中,流向陆地。
这种水汽的运输会增加了空气的湿度,形成了连续阴雨、多云、湿气重、天气阴暗的特征。
总结起来,梅雨的原理主要是由季风气候的影响和副热带高压的移动导致的。
季风气候带来了大量的水汽和降水,而副高的移动则影响了梅雨的开始和结束时间,以及降雨量的强弱。
同时,辐合气流的形成和水汽的运输也对梅雨天气产生了重要影响。
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导致了梅雨季节的特点。
伏旱天气形成的原因_伏旱的防御措施伏旱是指在三伏天时期出现的干旱,做好防御措施很重要。
很多人对于形成伏旱天气的原因都不太了解。
下面由店铺为你详细介绍伏旱的相关知识。
形成伏旱天气的原因大体上从7月中旬到8月中旬。
此时梅雨静止锋已于7月上旬推移到黄河中下游和东北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被“副高”控制,形成反气旋天气,以下沉气流为主,日照长,太阳辐射很强,气温高,蒸发旺盛。
农作物生长也快,农田需水量很大。
但由于气团单一,除局部地区的雷阵雨外,无大片雨区,普遍出现干旱酷暑天气,故叫“伏旱”。
这一季节长江中下游地区午后气温一般达33~35℃,个别地方有高达43~45℃的高温记录。
主要发生在中国长江流域及江南地区特别是湖北、湖南、江西、江苏、安徽等省。
在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控制,且少台风活动时,容易出现严重干旱,降水量显著少于多年平均值的现象。
大体上从7月中旬到8月中旬。
(伏天从夏至后第3个庚日起,大约在每年7月12日之后的10天里。
)伏旱的特点伏旱的特点是太阳辐射强烈,温度高、湿度小、蒸发和蒸腾量大,成为一年中最热的一段时间。
中国长江流域在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控制下,晴热少雨,伏旱的发生比较频繁,高达50%。
其他地区有些年份也出现伏(夏)旱。
夏季是农作物生育旺盛的时期,伏(夏)旱虽不及春旱出现的频率高;但对作物的危害一般较春旱重,所以有春旱不算旱,夏旱减一半的农谚。
伏旱不仅关系到当年作物的生长,而且也决定当年水库的蓄水量和土壤底墒的形成,对来年的冬小麦和春播作物的生长及产量都有重要影响。
盛夏伏天期间出现于长江中下游及四川盆地东部地区的干旱。
伏旱发生于梅雨期之后,通常为7月中旬—8月中旬的三伏时段内。
伏旱期间高温闷热、晴朗少雨、蒸发旺盛、旱情灾害严重。
7月平均气温可达28—31℃,如重庆为28.6℃,汉口29.0℃,南京28.2℃,号称长江流域的“三大火炉”。
由于阳光充足,骄阳似火,地温高达70℃以上,酌热的大地不断地把热量散发给大气,午后最高气温平均高达34—35℃,甚至出现不少40℃以上的记录,如皖南霍山1966年8月9日达43.3℃,江西修水1953年8月15日高达44.9℃等。
梅雨季节的气象特征梅雨,又称为“入汛”,是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特有的一个气象现象。
每年6月至7月,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进入梅雨季节,天气阴雨连绵,气温升高,湿度增大,持续时间长达一个月左右。
梅雨季节对农业生产、水资源、生态环境以及人们的生活产生重大影响。
本文将详细介绍梅雨季节的气象特征。
1. 梅雨季节的成因梅雨季节的成因与东亚季风密切相关。
夏季,副热带高压西伸北进,来自印度洋和太平洋的暖湿气流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交汇,形成准静止锋,导致该地区降水增多。
同时,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对我国梅雨季节的影响也越来越明显。
当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偏多;而拉尼娜现象发生时,降水偏少。
2.1 降水特征梅雨季节,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量大,占全年总降水量的30%~50%。
降水形式以阵性降水为主, daily rainfall intensity较大,暴雨和雷雨天气较多。
据统计,长江中下游地区平均梅雨降水量约为400~700毫米。
2.2 气温特征随着梅雨季节的到来,长江中下游地区气温逐渐升高。
梅雨季节平均气温约为26℃~30℃,高温高湿天气较多。
此外,梅雨季节夜间气温较低,日较差较大。
2.3 湿度特征梅雨季节,长江中下游地区空气湿度较大,相对湿度一般在80%以上。
高湿度导致人体感觉闷热,容易引发中暑、感冒等疾病。
2.4 风速特征梅雨季节,长江中下游地区风速较小,以静风或微风为主。
风速小于2级的静风天气占比较高,不利于空气流通,进一步加剧了高温高湿天气的程度。
3. 梅雨季节的影响3.1 农业生产梅雨季节对农业生产具有双重影响。
一方面,适量的降水有利于作物生长;另一方面,过多的降水容易导致农田积水,引发作物病害和生长不良。
此外,梅雨季节的高温高湿天气还容易导致水稻稻瘟病、纹枯病等病害的发生。
3.2 水资源梅雨季节降水量大,有利于补充地下水和水库蓄水。
然而,部分地区降水过多,容易导致洪水、城乡内涝等灾害。
梅⾬是什么意思有哪些形成条件梅⾬季节,是在每年6、7⽉份的东南季风带来的太平洋暖湿⽓流,经过长江中下游地区等地出现的持续天阴有⾬的⽓候现象,由于正是江南梅⼦的成熟期,故称其为"梅⾬",此时段便被称作梅⾬季节。
梅⾬季⾥空⽓湿度⼤、⽓温⾼、⾐物等容易发霉,所以也有⼈把梅⾬称为同⾳的"霉⾬"。
连绵多⾬的梅⾬季过后,天⽓开始由太平洋亚热带⾼压主导,正式进⼊炎热的夏季。
梅⾬是什么梅⾬是初夏季节经常出现的⼀段持续时间较长的阴沉多⾬天⽓。
主要分布于中国江淮流域经朝鲜半岛南端到⽇本南部等地。
每年6⽉中下旬⾄7⽉上半⽉之间持续。
由于梅⾬发⽣的时段,正是中国江南梅⼦的成熟期,故中国⼈称这种⽓象为“梅⾬”,这段时间也被称为“梅⾬季节”。
梅⾬季节⾥,空⽓湿度⼤、⽓温⾼,⾐物等容易发霉,所以也有⼈把梅⾬称为同⾳的“霉⾬”。
梅⾬季节过后,华中、华南、台湾等地的天⽓开始由太平洋副热带⾼压主导,正式进⼊炎热的夏季。
梅⾬的形成条件形成梅⾬锋暴⾬的⼤⽓环流条件⼀般包括:1、在亚洲的⾼纬度地区对流层中部有阻塞⾼压或稳定的⾼压脊,⼤⽓环流相对稳定少变;2、中纬度地区西风环流平直,频繁的短波活动为江淮地区提供冷空⽓条件;3、西太平洋副热带⾼压有⼀次明显西伸北跳过程,500hPa副⾼脊线稳定在北纬20度⾄25度之间,暖湿⽓流从副⾼边缘输送到江淮流域。
在这种环流条件下,梅⾬锋徘徊于江淮流域,并常常伴有西南涡和切变线,在梅⾬锋上中尺度系统活跃。
不仅维持了梅⾬期连续性降⽔,⽽且为暴⾬提供了充沛的⽔⽓。
梅⾬锋暴⾬是不同尺度环流系统相互作⽤下形成的⼀种特定地区的特殊天⽓,⼤⽓环流的变异性,导致各年梅⾬期开始有迟有早,梅⾬持续时间有长有短,有的年份,梅⾬锋特别活跃,暴⾬频繁,造成洪涝灾害。
有的年份,梅⾬锋不明显,出现“空梅”,形成⼲旱天⽓。
有的年份,会出现梅⾬带北移后⼜返回江淮流域再度维持相对稳定的现象,习惯上称“倒黄梅”。
伏旱知识点总结一、伏旱的定义和特征1. 伏旱的定义:伏旱是指在夏季高温和强热的条件下,气温持续偏高、降水缺乏或不足的情况。
伏旱通常发生在5月至8月的夏季,属于气候干旱的一种形式。
2. 特征:伏旱是一种持续时间较长、范围广泛的高温干旱。
其特点包括气温高、雨量少、蒸发大、土壤湿度降低、作物生长受阻。
二、伏旱的影响1. 农业生产影响:伏旱对农作物生长发育产生严重影响,包括作物减产、甚至绝收,引起农作物大面积死亡。
2. 生态环境影响:伏旱会导致水源枯竭、地下水位下降、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加剧,严重危害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
3. 社会影响:伏旱可能引发粮食短缺、物价上涨、人口流动、社会不稳定等问题,影响社会稳定和发展。
三、伏旱的成因1. 大气环流:中纬度带持续高层槽、副热带高压加强等大气环流形势,导致伏旱时段中浓梅雨期东移迟滞、降水集中度小。
2. 地表特征:地表环境要素差异和变化,如土壤水分不足、地表温度升高、植被减少等因素,容易导致伏旱的发生。
3. 人类活动:人类过度开发、滥伐林木、滥挖泥土、过度放牧、耕地滥用等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可能加剧伏旱的发生程度。
四、伏旱的监测与预警1. 气象监测:通过遥感卫星、气象雷达、气象站点等手段,监测大气环流、空气湿度、降水量等气象要素,及时发现伏旱的发生和演变趋势。
2. 植被监测:通过植被指数、植被覆盖度等指标,监测植被的生长状态和健康状况,以预测伏旱对植被的影响。
3. 土壤湿度监测:利用遥感技术和实地观测手段,监测土壤湿度的变化情况,以评估土壤干旱程度。
4. 水文监测:通过监测地表水位、地下水位、河流径流量等水文要素,了解水资源的供需状况,对伏旱灾害进行预警和预测。
五、伏旱的缓解与应对1. 加强水资源管理:优化水资源配置,提高灌溉效率,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合理利用雨水资源。
2. 调整种植结构:选择抗旱品种、抗旱作物,调整种植结构,降低对降水的依赖。
3. 增加防灾减灾投入:完善伏旱监测预警体系,提高预警能力,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减少伏旱灾害对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地理知识点】梅雨是如何形成的梅雨的形成与初夏的大气环流季节突变有着密切的关系。
梅雨期,雨量特别丰富,相对湿度大,日照时间短,地面风力较小,降水连续且常有大雨或暴雨。
每年1月到2月中旬,江淮流域阴雨连绵,因此时正是江南梅子黄熟季节,故称“黄梅雨”,简称“梅雨”。
由于阴雨天多,长江中下游小麦最易霉烂,因此,也有人称之为“霉雨”。
“梅雨”在世界上仅见于中国江淮流域到日本东南部,是这些地区的一种特殊现象。
根据科学家们的长期研究发现,“梅雨”的形成与初夏的大气环流季节突变有着密切的关系。
3月到1月初,西风带北移,青藏高原南部的南支西风急流突然消失,在我国东部和日本列岛上空,形成一支稳定的西风急流。
南亚由冬季高压控制转为低压控制,西南季风开始突出,加上青藏高原上空热高压,地面相对为热低压,从而使西南季风进一步得到加强。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北移到北纬4561436,东南季风较快地向北推进。
同时,蒙古高压减弱,中心位置退到贝加尔湖,从而,在鄂霍次克海和乌拉尔地区各有一个阻寒高压存在。
贝加尔湖以西为大槽控制,槽内常有闭合的低压环流;槽底不断分裂出小波动东移,由小槽东移带来的小股冷空气与源源北上的暖湿气流交汇于江淮地区。
地面表现为东西向准静锋(即极锋),形成江淮流域连续阴雨的“梅雨”天气。
梅雨的开始和结束分别称为“入梅”和“出梅”,每年“入梅”和“出梅”的日期是不尽相同的。
“入梅”一般在1月1173日;“出梅”在2月1175日。
但有时差别也很大。
“梅雨”期,雨量特别丰富,相对湿度大,日照时间短,地面风力较小,降水连续且常有大雨或暴雨。
“梅雨”期也正是南方水稻生长迫切需水的季节,因而能供给它充足的水分,同时河流径流量增大,利于航运。
水库普遍蓄水,有利季节调节。
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中,积累了许多预报梅雨的丰富的经验。
例如“春暖早黄梅,春寒迟黄梅”,“发尽桃花水,必有早黄梅”,“三九欠东风,黄梅无大雨”等,对农业生产都有一定的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