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细微处优劣彰显
- 格式:doc
- 大小:27.00 KB
- 文档页数:2
细节的魅力议论文•相关推荐细节的魅力议论文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论文了吧,论文是我们对某个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的文章。
那么你有了解过论文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细节的魅力议论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细节的魅力议论文1老子曾说过:“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它精辟的指出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必须从简单的事情做起,从细微之处入手。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人生中每个杰出的成就,无不是由点滴的细节积累而成,就如同每一粒珍珠,都是从细小的沙粒开始的。
有人认为,“行大事不拘小节”,也就是说作为一名有志者,就应当干大事、成大事,而不是拘泥以细微琐碎的小节,小节无伤大雅,何必要小题大做?其实并不是这样,任何事物都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小节问题同样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平时不拘小节,就可能微恙成大疾,小问题演化成大问题。
“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隙之烟焚”“不虑于微,始成大患;不防于小,终亏大德”也正是这个道理。
周恩来位居总理之职,管不可谓不大,但他强调的却是“关照小事,成就大事”。
他一贯要求身边的工作人员尽可能考虑到事情的每个细节,最反感于“大概,可能”之类的做法和言语。
有一次在北京饭店举办涉外宴会,他问:“今晚的点心是什么馅?”一位工作人员说道:“好像是三鲜馅吧”。
周恩来总理马上追问:“什么叫好像?到底是还是不是?客人万一有对海鲜过敏的,出了问题谁负责?“周恩来总理正是用他这种一丝不苟的精神,不仅赢得了中国人民的爱戴,同时受到了国际友人的尊敬。
尼克松回忆说:“我们在北京的第三天晚上应邀去看乒乓球表演,当时天下着大雪,而我们预定第二天要去参观长城。
周恩来总理离开了一会,通知有关部门清扫通往长城路的积雪。
”周恩来总理凭借他那一丝不苟,注重细节的习惯赢得了尊敬与爱戴,这正是细节的魅力。
曾经读过这样一则真实故事,某学校招聘一名教师,但要通过面试从几名应聘者中选择一位。
语文写作文细节描写的好处可以说任何一篇文学作品中,无论是人物性格的刻画,还是故事情节的展开,典型环境的描绘都离不开真实而又生动的细节描写。
好的细节描写能把人物或事物最本质的性状鲜明而又逼真的呈现在读者面前,从而增强作品的真实感和艺术感染力。
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作用。
一、突出人物的性格。
比如,《卓越的科学家竺可桢》一文中,存有一处细节就是:竺可桢每天早晨一下班就把那两支放到铜套子里的钢笔式温度计,领到院子里滑下来,然后搞早操。
略过早操又把温度计领到屋里,记录当天的气温。
这支温度计,他经常挂在外衣右边的小口袋里,长久的插来插去,小口袋盖布总是先弄断了。
这样,搞衣服时,他爱人就恳请成衣工人多搞一块小口袋盖布,短诗伸缩式。
这不起眼的一小块口袋盖布却反映出这位科学家一丝不苟、严谨勤奋的可贵精神。
又如,周立波的《分马》之中,作者对老孙头的刻画也有这么一个细节描写:他狠很地摔起至木棒,棒子落在半空,却仍在地上。
作者用细致入微的动作细节,刻画出老孙头对马又快乐又怨的心理活动。
并使人物的性格真实而独特。
这样的细节描绘,在文学作品中可以说道就是比比皆是。
谁能够忘掉阿q服毒自杀前画圈的细节;谁不回忆起朱自清的父亲爬到月台时的背影?至于《变色龙》中奥楚辇洛夫孕妈咪“道具”——军大衣的动作,坚信谁都会记忆犹新。
这些细节描绘都给人遗留下了难以忘却的印象。
刻画人物有赖于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这些常规的手法,但如果在此基础上,重蹈覆辙细致入微的细节,就可以并使作品锦上添花,并使人物的性格特征更注重、更典型。
二、展示故事情节。
话剧《陈毅市长》中,一已经开始了解齐仰之的家时,特别提及了墙上那显眼的字条:闲聊严禁少于三分钟,本室主人敬白。
这个细节的发生为下文剧情的发展种下了伏笔。
已经开始陈毅市长好不容易“头球”,又受“三分钟”的管制,而后陈毅市长使用激将法逼使齐仰之“破例”,存有“三分钟”而至后来的“秉烛夜谈,三天三夜”。
一直以来,扭矩都在中国制造业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从最小的手机螺栓紧固到大型的航天航空、高铁等领域的螺栓锁紧与定期复检,这些分布广泛的领域都离不开扭矩产品的应用。
所以,螺栓的高精定扭,俨然成为制造业的根本。
数年前,中国高铁以其领衔世界的骄人时速闯进了人们的视野。
为了保障高铁运行的安全,国内某高铁制造的龙头企业在安装高铁车厢尾钩时发现了问题。
高铁列车通常由8—12节车厢组成,在铁道线上行驶时必须一节拉着一节。
而能让每节车厢一起走的原理就是一节车厢后部连接后一车厢的尾钩。
高铁车厢的尾钩是用4个螺栓定扭紧固在每节车厢的后部。
每个螺栓的紧固扭矩范围为1500-1537.5N.m,偏差的上限仅为2.5%,螺栓锁紧扭矩精度要求很高。
在这些案例中,尽管主角是时速全球领先的高铁列车,但是关系其命运的却是一个小小的动作——拧螺栓。
那怎样才能将锁紧尾钩的螺栓拧得恰到好处?卷首语PREFACE细微之处,彰显精专最终,该企业找到了诺霸精密机械(上海)有限公司。
经过研究,诺霸为客户提供了公司研制的2000N.m量程的扭矩倍增器,并在扭矩倍增器的输出端加装了2000N.m量程的环状扭矩传感器,并且采用扭矩检测仪器T-box XL用于显示环状扭矩传感器输出的扭矩。
以上这一组合顺利地解决了这一高铁制造企业车厢尾钩螺栓锁紧的难题。
诸如此类的案例不胜枚举。
诺霸在中国的十余年里,为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许许多多最为优质的解决方案。
从而,也完美实现了诺霸从欧洲到亚洲的华丽转身。
笔者坚信,在以后的道路上,诺霸会以更骄人的姿态、更先进的技术、更雄厚的实力,引领中国的扭矩市场迈向更远的目标。
Jun.2019工具信息与标准/005。
于细微处见精神,于细节处见真理【摘要】如今的教师不仅仅关注学科教学中教学规律、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评价等重要的教学要素,而且还要在教学细节上做到“明察秋毫”,力求我们的课堂教学少一点遗憾。
信息技术作为一门科学性、实践操作性较强的学科,与其他传统学科相比较,其有些特殊的细节,使我们这些信息技术教师更易忽视或更难解决。
本文抽取出一些信息技术学科上的细节,寻找解决之对策,以引起我们信息技术教师的重视。
【关键词】细节信息技术信息素养“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我们要想成就一节高质量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怎能不去关注信息技术学科上一些“细”的问题呢?这就要求我们信息技术教师从细处着手,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及时的给予各种恰当的评价,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环境里学习信息技术。
我们要以犀利的眼光来审视现阶段信息技术学科中的一些细处,应深刻认识到这些细处在信息技术学科中的重要性。
那么在信息技术学科中应该注重那些具有学科特色的细处呢?下面结合本人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一些经验和反思,来谈谈如何洞察和处理信息技术学科中的一些细微之事和细节之处。
一、于细微处见精神,彰显信息技术教师严谨的学科精神根据《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的要求,初中生上机课时不应少于总学时的70%。
信息技术学科作为一门操作实践的课程,与众不同的就在于其教学环境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因此信息技术教学活动顺利的开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良好的教学环境。
1、从细微处创设信息技术教学环境,营造良好的信息技术学习氛围计算机房作为信息技术教学的一个载体,是我们开展正常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都很重视计算机硬件上的条件,却往往对计算机房的空气质量、辐射等这样一些细微的地方有所忽视。
大多数计算机房环境缺少一种人文关怀,除了上机对象不同,其无异于网吧。
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我们的学生怎能提高对信息技术学习的兴趣呢?针对上述情况,我们可以借鉴学校实验室的布置。
勇担时代大任,争做有为青年作文一、勇担时代大任,争做有为青年作文1从古至今,王侯将相也好,贩夫走卒也罢,天下兴亡,人人有责。
历史的天空闪烁无数明星,他们用只手双肩,造就无数思想与实践的传奇。
为国捐躯战死沙场大有人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铁肩担道义之人也不少,为民发声辣手着文章也是许多人的真实写照。
他们如点点星光始终摇曳在历史长河,给了后人前行的勇气。
但是来人世间走一趟,不是所有的人都历经轰轰烈烈,也有人一辈子终是平平淡淡。
不需要有多么惊天动地的日子,只要曾经执着过,努力将生活过成了想要的模样也是一种胜利。
在奋发向前的大时代背景之下,每一个小人物的坚持,每一份奋斗和担当都是撼动时代发展的力量。
我们生逢一个波澜壮阔的时代,奋斗在一个民至上的国家。
蓝图已经绘就,新的时间窗口也已在我们面前打开,期待一个怎样的国家,期盼怎样的未来,行动就是我们的回答。
新时代的每一个人都可以以己之力担起时代重任,不断增加生命厚度,延展美好生命旅程。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将范仲淹的家国情怀,“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文天祥的坚定决心,“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是张载的远大抱负。
这是古人的理想,古人的伟大担当。
他们是这样说的,他们也是这样践行的,知行合一。
我们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践行者,每一件小事都值得我们践行,都是我们勇担时代责任的展现。
作为新时代青年,首先我们要对这个世界带有善意,看到周围的暖色调,也要给予身边的人温暖。
“玻璃渣请小心”这是一女大学生给清洁工贴的纸条,于细微处彰显善意,散发善的光芒。
重庆小伙徐前凯为挽回老人生命,在短短五秒失去了右腿。
在生命面前没有犹豫不决,而是不计较个人得失,见义勇为。
只有当我们发现生活中的善意了,我们才不会对生活失去信心,才会带着满满的正能量前行。
发现善的我们,更应该常怀一颗感恩之心。
人们常说我们不是生活在一个和平的时代,而是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国家。
抓在细微处,落在实效中1. 引言1.1 抓在细微处,落在实效中抓在细微处,落在实效中,这句话用来形容重视细节对于取得实际效果的重要性。
在任何事物的发展过程中,细节往往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只有将注意力放在细微处,才能够最终实现预期的结果。
细节决定成败,正是因为细节的重要性,许多成功的人士都非常注重每一个小细节。
无论是在工作中、生活中还是学习中,都需要将细节把握到位,才能够取得成就。
因为细节往往是决定结果的关键因素。
关注细节不仅可以提高效率,还可以体现一个人的专业水平。
留心每一个细微之处,可以避免出现不必要的错误,提高工作质量。
关注细节也是专业素养的一种表现。
实效是细节的累积,更是细节的体现。
只有从每一个细节做起,才能够积累起成功的效果。
实效的取得不能不经过细节的努力,一点一滴的积累最终形成大的收获。
重视细节是成功的关键。
实效来源于细微处的改进,细节决定成败,实效体现结果。
只有真正做到抓在细微处,才能够让成果最终显现出效果。
细节的重要性不可小觑,只有真正用心对待每一个细节,才能够取得令人满意的实效。
2. 正文2.1 细节决定成败在工作、学习、生活中,细节往往是决定成败的关键因素。
细节决定着一个人的专业水平和工作效果。
一个人如果能够将注意力放在细微处,把每一个细节都做到位,那么他就有可能取得成功。
细节决定成败,因为在现代社会竞争激烈的环境下,人们往往需要更高的要求和更好的表现来脱颖而出。
只有通过不断抓住细节,将事情做得更加完美,才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在工作中,细节决定着一个人是否能够胜任岗位。
只有做到位的细节工作,才能够让工作更加顺利进行,提高工作效率。
在学习中,细节决定着一个人是否能够取得好成绩。
只有将每一个知识点都研究透彻,才能够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要想取得成功,就必须注重细节。
只有通过抓在细微处,才能够落在实效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细节决定成败,是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2.2 关注细节提高效率关注细节可以显著提高效率。
【摘 要】针对小学生在写作文时,人描写空泛单调,如同“流水账”,不能给读者留下深刻鲜明的人物印象。
本文取法于小学语文教材,精选名篇中的经典语段,从巧用动词、恰用形容词,活用修辞三方面,指导训练学生巧妙地进行人物细节描写,提高其写作水平。
【关键词】细节描写 人物形象 指导策略不少小学生在写作时,眉毛胡子一把抓,文章貌似有条有理,但却是空泛单调,缺乏触动人心的张力。
写作上的细节描写能力的欠缺,使文章没有感染力,人物形象就失去了光彩,不能给读者留下深刻鲜明的印象。
人物的细节描写,就是抓住人物的细微之处,如一个动作,一种神态,一点变化,一处细小枝节,认真细致地刻画,描绘。
通过准确、生动、细致形象的描写,小中见大,很好地表现人物思想性格和事物特征、特点。
法国作家莫泊桑说:“一个作品布局的巧妙不在于有激动力或者令人可爱,不在于引人入胜的开端或者惊心动魄的收煞,而在于那些表现作品的明确意义的可信的小事细节的巧妙组合。
” 文章中,若在人物的细节描写时巧用丰富的语言及修辞,文章细节处就能见真情、显神韵。
细节描写可以让肤浅走向深刻,让枯燥走向生动,好的细节描写如同荷叶上的露珠,能使整个荷塘闪耀出珍珠般的光彩。
入选新课程教材的文本,都是专家们从古今中外的名家名篇中精心筛选出来的,文质兼美的文章。
指导学生写作时,以教材为本,名篇为例,学生通过比较模仿,使得人物跃然纸上,栩栩如生,人物形象更加丰满,文章更加生动真实。
一、指导策略之一 ——巧用动词 精妙传神动作细节描写,即对人物的典型行动进行深入细致的描写,于细微处见神韵。
人物的行动描写是刻画人物的基本手段。
在作文里,随时注意用动作表现人物,就容易使人物灵动、丰满起来。
人物的性格不仅表现在他做什么,而且表现他怎样做。
因此,借助文本的名篇为例子,让学生基本掌握一些动作描写技巧,再辅以反复练习。
1.细微连贯的动作用细微连贯的准确动作使人物精妙传神。
以下是学生学习课文后,仿写名篇习作案例:名篇范例:在徐光耀的《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中塌着腰、合了裆,鼓着眼珠子、转、三抓两挠,揪在了一起、推拉拽顶、扳不动,这一连贯动作变化,将摔跤动作过程细化,如一个个慢镜头将摔跤的过程细致描绘,动词的准确运用,成功塑造了小嘎子顽皮机灵、争强好胜的鲜明形象。
《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写作素材一、课内素材提炼【素材清单】文章鲜明的指出了工匠精神于企业、国家的时代意义,号召我们切实践行工匠精神,从事各行各业,爱岗敬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运用角度】奉献敬业乐业精益专注创新【运用示例】所谓工匠精神,就是工匠对自己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更加完美的精神理念。
只有在这样的劲头下,工匠才能不断改进创新提高,最终创造出独具特色的佳品、精品。
中华民族的工匠精神源远流长,古代有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近代有苏绣、景德镇陶瓷;现代有海尔集团、联想集团名扬海内外,都少不了“工匠精神”。
正是成千上万个工匠的呕心沥血,才使这些品牌享誉全球,才成就了今天令人瞩目的伟大事业。
然而,我们的“工匠精神”还不够多、不够强,只有努力缩小这个差距,才能迎接美好的未来。
在这个日益浮躁的社会,讲利益的人越来越多,讲责任的人越来越少;讲权利的人越来越多,讲成长的人越来越少;讲关系的人越来越多,讲原则的人越来越少!当人们去寻找一份工作时,考虑更多的是这份工作能带给我多少薪水,能带给我多少物质报酬!而不是我能从这份工作中学到什么?我能得到什么样的成长经验?我能学会什么样的做人道理?每个人都有一份属于自己的工作,其不同之处仅在于,各自工作中所要完成的任务及方式相异。
我们每个人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有的人终其一生不过原地踏步,而有的人却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得如鱼得水、得心应手。
最根本的原因只是对自身工作的认知和对待工作的态度及处理方法不同。
了解工匠精神、有助于我们解除困惑,调整心态,重燃工作激情,使人生从平庸走向优秀。
如果每个人都能从内心深处承认并接受“我在为他人工作的同时,也在为自己工作”这样一个朴素的理念,责任、忠诚、敬业将不再是空洞的口号。
在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的今天,每个人的工作机会都来之不易。
不珍惜工作机会、不努力工作而只知道抱怨的人,总是会被放在被遗忘的角落,不管他们的学历是否很高,能力是否很强,也只能是一个配角而已。
122022年 3月下 总期数873高铭暄是当代著名法学家和法学教育家,新中国刑法学的主要奠基者和开拓者,他始终活跃在中国法学教育前线。
作为唯一全程参与新中国第一部刑法制定的学者、新中国第一位刑法学博导、改革开放后第一部法学学术专著的撰写者和第一部统编刑法学教科书的主编者,高教授为我国刑法学的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作出了重大贡献,曾获“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师德先进个人”“最美奋斗者”诸多荣誉。
不仅如此,他在做人处世上也堪称标杆。
尊重,要从细节做起2021年9月9日,在中国人民大学的教师节表彰大会暨吴玉章师德师风大讲堂启动仪式上,93岁高龄的高铭暄为青年教师作首场讲座。
一位负责会务工作的老师发现仅仅16页的演讲手稿上满是修改的痕迹,不解地问高铭暄:“您是法学界的泰斗,事迹明摆在那儿,年龄又这么大了,何必为了这么一次常规性的活动劳心费力?”高铭暄说:“这个演讲稿,我一直修改到凌晨两点。
虽然我的事迹是相对客观存在的,在全国巡回演讲的材料也有,但是我不能照本宣科,每次听的人都不同,他们认知的角度就不同,当然要重新整理,表述也要一定适合受众的特点。
况且,这一次是在老校长吴玉章师德师风大讲堂启动仪式的发言,如果出现半点瑕疵,就是对听众的不尊重,更是对工作的不尊重。
只有从细节做起,把每一件事情都处理好,才会真正做到尊重他人,尊重自己!”约翰·洛克说:“礼貌是儿童与青年所应该特别小心养成习惯的第一件大事。
”尊重隐含着教育引领,隐含着规则的建立,更隐含着责任感的培养。
小细节,大学者。
高铭暄修改演讲稿的故事折射出他一丝不苟,治学严谨的学者风范,他在细节上体现出来的对他人的尊重,像一朵朵盛开的雏菊,并非美得惊天动地,却静静地散发着缕缕芬芳,让人倍感温暖与激励。
谦逊的底色是关爱与平等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高铭暄主要从事研究生教学,特别是博士生教学。
他奉行孔子指导学生的原则,坚持有教无类,又注重因材施教,对所有弟子一视同仁,尊重每一个弟子的特点、个性和兴趣。
细微之处见真章的例子细微之处是指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但却能够反映出一个人的品质和态度。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可以从一些细节中看出一个人的真正面貌。
下面是一些以细微之处见真章的例子。
1. 一个人的穿着打扮。
一个人的穿着打扮可以反映出他的品味和态度。
如果一个人穿着整洁、得体,那么他很可能是一个注重细节、有素质的人。
2. 一个人的语言表达。
一个人的语言表达可以反映出他的思维方式和素质。
如果一个人说话清晰、准确,那么他很可能是一个思维敏捷、有素质的人。
3. 一个人的态度。
一个人的态度可以反映出他的性格和品质。
如果一个人待人友善、有礼貌,那么他很可能是一个有修养、有素质的人。
4. 一个人的卫生习惯。
一个人的卫生习惯可以反映出他的生活习惯和素质。
如果一个人注重卫生、整洁,那么他很可能是一个有素质、有责任心的人。
5. 一个人的工作态度。
一个人的工作态度可以反映出他的职业素养和责任心。
如果一个人工作认真、负责,那么他很可能是一个有素质、有担当的人。
6. 一个人的待人接物。
一个人的待人接物可以反映出他的人际关系和社交能力。
如果一个人待人友好、善于沟通,那么他很可能是一个有素质、有人情味的人。
7. 一个人的时间观念。
一个人的时间观念可以反映出他的效率和责任心。
如果一个人守时、讲究时间,那么他很可能是一个有素质、有担当的人。
8. 一个人的食品安全意识。
一个人的食品安全意识可以反映出他的健康意识和责任心。
如果一个人注重食品安全、不随意浪费,那么他很可能是一个有素质、有责任心的人。
9. 一个人的环保意识。
一个人的环保意识可以反映出他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如果一个人注重环保、爱护环境,那么他很可能是一个有素质、有担当的人。
10. 一个人的公共秩序意识。
一个人的公共秩序意识可以反映出他的法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如果一个人遵守公共秩序、不乱扔垃圾,那么他很可能是一个有素质、有担当的人。
细微之处见真章,一个人的品质和素质可以从生活中的各个细节中体现出来。
在平凡中显示品格从细微处彰显精神如果,要从广袤的空间里选取一点,那么,我选择,在世界的东方,在雄伟的高原与浩翰的海洋之间,一个叫中国的地方;如果,要从无尽的时空里截取一段,那么,我选择,在绵延无际的文明里,一段红星闪烁、活力无比的历史。
因为,在这样的时空里,我用我的眼睛,用我的感知,真实地触摸一个跨越世纪的神奇。
而我和我周围的人们,作为一个个生命,也在这样的时空里,以我们平凡的履历,见证辉煌,并且,以我们微薄的身躯,为古老华夏文明的复兴,燃烧着自己。
他是一个普通的人,他只会在不断的阅读与感悟中体味浩瀚的学术世界,他只会在尽心尽力的教学里体现赤诚,他带着嘶哑的嗓子,讲述一段段精典的辞句,一段段文明发展的历史,一段段从文字里发出的越来越响亮的文明的声音;但是,他却倒下了,在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光前倒下了,就像一句诗:即使是一只鸟,我也要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他拥有一个普通的名字——孟二冬,但他却用自己生命的执着体现着一种精神,一种让文明得以传承的精神。
他应该也是一个普通人,清瘦的脸庞,和蔼的笑容,但他却又有“是七尺男儿生能舍己,作千秋鬼雄死不还乡”的奋斗精神。
在高原上的日日夜夜里,他把满腔热血奉献给了那片贫瘠的土地,奉献给了那片土地上质朴善良的人民。
他始终在努力实践着自己最喜爱的那句名言:“一个人爱的最高境界是爱别人,一个共产党员爱的最高境界是爱人民。
”清澈的拉萨河,奔腾的雅鲁藏布江,高耸的雪山,明镜般的湖水,都会记得一个铭刻在人心中的名字——孔繁森。
还有一个人,他生活在平凡的农村,他的鞋子上沾满了泥土,他的脸上写满了关切,他敞开着大门,接待每一个上门办事的百姓,他多方筹谋,引进资金,上马项目,建设道路,开办企业,他的心里没有自己,只有乡亲,他的忘记了劳累,却牢记着职责,办工业、兴商贸、科学种田,以市场经济的头脑发展种植、养殖和高效农业……一串串足迹,一串串丰碑。
关于这一切,有一个精典的画面,他披着上衣,开心地笑着,而身后,是他为之奋斗了六年的小岗村。
于寻常处见功力于细微处见真章作者:陈世海来源:《曲艺》2017年第07期西方美学家认为审美是无功利性的“无用之用”,而中国传统文艺观却秉持着古代政治或道德功利主义的“审美功利主义”文艺观。
这一观点经过启蒙思想家的现代性转化,就发展成利用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来实现大众教育,即希望通过文艺的“美育”来对民族思想文化进行重建,这与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不谋而合。
借助“美”的力量来实现当代意义上的“诗教”,是文艺家孜孜以求的境界,也是曲艺家心向往之的目的。
然而可惜的是,新中国文艺史上不乏急功近利的错误表率,空洞的政治说教与喊口号一般的“文艺创作”导致人们越来越不屑于本为中性的“宏大叙事”,也对文艺引导国民精神与社会文化的理想嗤之以鼻,进而疏远了价值观的重构这个重大历史命题。
在这样的背景下,重提文艺的现实主义精神,着重细节描写与典型塑造,创作出令群众喜闻乐见的作品,实现包括曲艺人在内的文艺工作者“文章经国”的愿景,就变得尤为重要。
文艺是民族精神的火炬,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民族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
利用艺术作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社会正能量,就必须要实现艺术作品思想性与艺术性的水乳相融,至少也要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一件成功的文艺作品,作一个粗浅的比喻,把它比作一具人体,一个健康的人体,那么,故事就构成了这个人体的骨骼,而细节,就是这个人体的血肉了[1]。
以此而言,文艺作品要有看点、有特色,能够吸引听众为之驻足,没有细节是绝不可能的。
一、细节之所以重要,在于它是构筑艺术作品真实性的基石本质真实是艺术真实的核心与灵魂。
所谓本质,不是玄妙的“自我意识”或笼统的“时代精神”,而是具体的社会生活的内部联系,是外在生活现象的内在逻辑。
[2]细节就是缝合本质真实与艺术真实之间缝隙的针线,是突入本质的向导。
只有通过经过加工改造的细节,才能让作品与本质真实有机地联系起来。
相声演员对于语言的掌握往往令人惊艳,基本上各地方言都能随手拈来,模仿个八九不离十。
《于细微处彰显卓越》卓越,是一种追求,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精神。
它不仅仅体现在大的方面,更体现在细微之处。
于细微处彰显卓越,是对我们每个人的挑战和要求。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看到一些人,他们在大事上做得很好,但在细节上却常常疏忽。
这种疏忽可能会带来严重的后果,甚至影响到整个项目的成败。
因此,于细微处彰显卓越,不仅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责任。
那么,如何才能在细微处彰显卓越呢?首先,我们要有敏锐的洞察力。
对于每一个细节,我们都要认真观察、仔细思考,发现其中的问题和不足。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改进,避免出现更大的问题。
其次,我们要有严谨的态度。
在处理每一个细节时,我们都要保持严谨的态度,认真对待每一个环节。
无论是设计、生产还是服务,我们都要精益求精,追求卓越。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为客户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
再次,我们要有持续改进的精神。
在追求卓越的过程中,我们不可能一蹴而就。
我们需要不断地反思、总结、改进,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水平。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断地超越自己,实现更高的目标。
最后,我们要有合作的精神。
在追求卓越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与团队成员紧密合作、相互支持。
只有通过合作,我们才能更好地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同实现目标。
总之,《于细微处彰显卓越》是一篇关于如何追求卓越的文章。
通过敏锐的洞察力、严谨的态度、持续改进的精神和合作的精神,我们可以更好地在细微处彰显卓越。
让我们一起践行“于细微处彰显卓越”的理念,用实际行动书写人生的华章!。
形容爱的很卑微文案短句【引言】爱,是最纯粹也最卑微的感情之一。
它让人们有力量去奉献、去承受,也让人们体会到生活中最温暖和动人的部分。
在这个充满物质诱惑和嘈杂喧嚣的世界里,爱的卑微之处更能凸显出它的独特魅力。
以下是一些形容爱的卑微文案短句,让我们来欣赏和感受一下吧。
【概述】爱,如烛光在黑暗中微弱却坚定地闪烁。
它既婉约又力量无穷,常常出现在平凡而不起眼的日常生活中。
正是这种以微小为特点的爱,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而温暖。
接下来,我们来挖掘一些关于爱的卑微之处,期望能打开你对爱的新认知。
1、爱在放逐中悄然绽放有时,爱如一朵含羞的花朵,在放逐的境地中悄然绽放。
它像是个平凡的陌生人,默默关心着你的每一个细节,给予你无私的关爱。
无论是随风飘扬的头发还是脆弱的肩膀,都能得到它的温暖和呵护。
这种卑微的爱,如同一股柔软的力量,让你感到从未有过的温暖和被理解。
2、爱在细微处展现温暖在日常琐事中,爱也能以卑微的方式展现出来。
他可能是一个缝补破碎衣物的细心,一个为你准备早餐的用心,或是一个为你收拾物品的细致。
爱不需要浮华或壮丽的氛围,只需在生活的细微处展现出来,那种真挚和恒久的温暖就足以让你感动、让你感到幸福。
3、爱在不言中传递力量爱并不总是需要用语言来诠释,有时候它在沉默中传递出强大的力量。
在困难、挑战和逆境面前,爱能给你勇气和坚持。
这种无声的爱,鼓舞着你去追求梦想、克服困难,让你感到自己永远不是一个人在奋斗。
即便是卑微,爱也能带给你无尽动力。
4、爱在牺牲中彰显伟大有时候,爱需要以牺牲的方式来彰显它的伟大。
他可能是默默为你付出而舍弃个人的追求,或是默默承受来自生活的压力,只为给你一个更好的未来。
这种无私的爱,在卑微之中显现出崇高的品质,让人们深深感激和珍惜。
它是一种令人动容的力量,能够激励我们去做更多、更好。
5、爱在普通人中闪耀光芒爱并不只存在于王子与公主的童话故事里,它在普通人中也能闪耀出绚丽的光芒。
那些默默奉献、无私付出的人们,正是爱的最真实体现。
班级管理在细微处彰显高尚师德作者:张春雷来源:《新教育时代·教师版》2018年第37期摘要:座位、班规、残疾学生,是班主任工作面对的问题,貌似小事,却彰显着每位教师的管理智慧和高尚师德。
班级管理,从小处着眼,从细微小事做起,学生容易做到,跳一跳够得着。
适合行为习惯较差的中职学校的学生,在循序渐进中,慢慢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便于学生成人成才。
关键词:座位班规残疾学生一、小座位,大学问排座看似小事,却有大学问。
不同方式的座位,对学生的学习生活产生不同的影响。
认命式排座。
按大小个站成一列纵队,鱼贯而入,落座。
初做班主任时常采用这种方式排座位。
这种方式貌似淡化了班主任的意志,疑似公平,实则是班主任不作为的表现。
学生只能认命了,谁让爹娘给自己这个头呢。
小个子云集一起,大个子堆积一块,如果小个子男生落入女生堆,大个子女生落入男生堆,日子肯定不好过。
后来,我就琢磨着:要不男女生搭配坐吧,照顾一下青春期孩子们对异性的朦胧情感。
男女生混搭。
男女生同桌,可以重塑男生的绅士风度,可以一展女生的淑女风采,也可以积攒学生对心仪男孩(女孩)的素材,我为自己的做法着实陶醉一番。
刚开始确实不错,男生大度,女生文静,可一段时间过后,他们开始在课堂上肆无忌惮地说话,课下疯打疯闹,有的竟开始了喜欢式的恋爱。
看来情感的生理需求也不是排座的好办法。
要不从性格、志趣方面再考虑考虑。
帮扶式座位。
根据学生的性格、爱好,征得本人同意,采用帮扶对子式排座。
于是就有了学习帮扶同座、生活帮扶同座、情绪帮扶同座……效果确实不错,多数同学各得其所,其乐融融。
我又陶醉了一番。
但不久我发现:学生的小团体意识在滋长,只有自己小圈子的人说话才管用。
不行,这种排座的方式也有些狭隘。
流动式座位。
让不同朋友圈、不同寝室的同学为邻,加强沟通,甚至让冤家同座,磨合磨合。
让学生适应不同性格的同学,学会接纳别人。
画好班级的座次图,先确定一名同学的位置,然后在他四周排布其他同学,再在其他同学周围排布其他同学,微调后定局,两周或一个月流动一次。
于细微处彰显人性底色与家国情怀——评张翎长篇小说《金山》作者:周钢山来源:《赢未来》 2019年第32期周钢山湖北教育出版社,湖北武汉 430070喜欢张翎始于2009年,当时正准备写作有关新移民小说的论文,而张翎的作品是不得不读的。
首先接触的是她的短篇小说集《羊》《尘世》,即刻被其中那铿锵凄美、错落有致、略带女性温婉的文字所吸引,继而买到了她为数不多的几部长篇,一口气读完,顿觉身心舒畅。
在感受作品的背后,也对作者本人有种由衷敬佩之情。
人们常说文如其人,在我看来,张翎便是一位善于从小处着眼,却能洞察全局的睿智作家,她的作品《金山》更体现了这一特色。
《金山》是张翎经过二十几年的酝酿,于2009年与读者见面。
此书共分为“金山梦”、“金山险”、“金山约”、“金山乱”、“金山迹”、“金山缘”、“金山阻”、“金山怨”八章,另加引子和尾声。
这本洋洋洒洒40多万字的长篇巨作向我们讲述了一个方姓家族五代人与金山有着盘根错节关系的故事,其间历史夹杂着在他们身边上演。
细细品读《金山》,最让人过目不忘的是书中所刻画的鲜明活泼的人物形象。
故事的主人公之一方得法来自广东开平自勉村的一个农民家庭,因怀揣着金山梦而跟随同村的“金山客”红毛一起去到了加拿大,先是靠烧炭卖炭维持艰难的生机,接着在极端恶劣的自然环境下修筑太平洋铁路,捡回性命之后方得法在维多利亚市开办了一家新的洗衣馆,可好景不长,为了支持北美的保皇党,他将自己的竹喧洗衣行低价卖掉,把所得的大部分钱捐献了出去,随后他便与同村的阿林去到了鱼罐头厂做苦工,而工厂以机器代人,他们又遭到辞退,生活艰难,方得法在万般无奈之下,借钱重开衣馆,不久却又遭到排华势力的破坏,接手的三百多套工作服被毁于一旦,虽得到了赔偿,但终不肯走旧路,而改行垦田种生果菜蔬,其间生意虽然兴隆,但却惹人眼红,最终他以出卖瘟鸡肉而被告上法庭,他的农场停业进行调查。
经过这一次的惨痛变故,方得法从此一蹶不振,由最初的斗志昂扬走向颓废沉寂。
深耕细微处,微末见真章的寓意
细微处见真章的意思是:在细微处最能体现事物的本质。
引申一下,就是细节的地方最容易看出真实的本质性的情况。
因为表面现象较为容易做好,不足之处很容易被掩盖,却很难做到面面俱到。
只要注意细节部分,总会有蛛丝马迹能反映本质。
细微处见真章意思是说在我们生活中很多事情,不能看大方面,在细微处观察最能体现事物的本质。
关于人的品质优劣也是一样,我们生活习惯的往往被自己所忽略,其实静下心来反思,很多微小品质所起的作用,往往很大,它们会带给我们一个更加好的局面,所以执拗培养自己的开始,就应该从这些习惯中起步。
扩展资料:
古人说:“细微处见真章“,就是说,从细节的地方最容易看出真实的本质,因为表面现象较为容易做好,细微之处却很难面面俱到,不足之处很容易被掩盖。
往细节处用心用力,才称得上匠心,生命才会有质感、有诗意。
古人还从另一方面讲细节的重要:“慎在于畏小,智在于治大”,是否谨慎看能不能连小事也重视,是否智慧看能不能处理大的地方。
谨慎于小事之始,及时治理,防微杜渐,方能成就大事。
于细微处见真知“于细微处见真知”这句话我们经常会听到,但是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它究竟想表达什么深刻的道理呢?在我看来,这句话的意义是教导我们要从细节的角度出发来看待事物,因为存在于细节中的细微差别,常常是决定事情成败的重要因素。
接下来,我将从三个方面详细阐述“于细微处见真知”的含义。
首先,细节往往能够反映出一个人的眼光和品味。
比如说一个人的穿着打扮,虽然看起来只是一些细小的细节,但这些细节却能够彰显出一个人的品味水平。
同样地,一个人在工作中的一些小问题所体现出来的态度和工作方式,也能够反映出一个人的能力和职业素养。
另外,当我们去旅行时,也可以从细节处看出一个城市或一个餐馆的特色和文化底蕴。
因此,我们应该提高自己的观察力和观察能力,从细微中捕捉到更多的信息和感受,从而拓宽我们的眼界和知识面。
其次,细节常常能够体现出事物的本质和性质。
在一些科学研究中,通过细微的实验数据和分析,科学家们才能够揭示事物的真实面貌和规律。
在商业中,一些小的细节调整和改进,也能够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因此,企业要做好市场调研和细节分析,从中寻找商机和成长点,才能不断壮大自己的事业。
同样地,在我们的个人生活中,我们也可以通过观察和体味生活中的小事,从中得到对真实生活的更深刻理解和领悟。
最后,细节还能够反映出一个人的态度和精神面貌。
一个人做事是否认真负责能够从细节中看出端倪。
在生活上有一些小礼仪的坚持,也能够彰显出一个人的素养和修养。
而且,一个人的语言和言行也时刻在体现着他们的个性和心态。
因此,我们应该把关注点放在一些平常被忽略的小事上,通过这些事情来大略判断一个人的为人处世之道,以后再进行进一步的交流和合作。
总之,我们要在生活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细节观察和分析能力,以便从中找到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从中获得成长和收获。
因为在细微处所体现的,常常是一个事物的真实面貌,也是事情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
于细微处优劣彰显
———《渴望春天》合唱教学研讨活动随想
在我市一次中学音乐教师的合唱教学研讨活动中,我仔细聆听了几位老师合唱教学的精彩授课,老师们从教态、范唱直至对乐曲分析的细致透彻,都让我感到受益匪浅。
课堂上,精炼的语言、生动的表情、精湛的授课技艺,让我深深地感觉到她们的精心组织和充分准备。
所谓“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正是各位老师课下对教材的领悟与参透、对教案独具匠心的设计、课上深入浅出的表达、恰到好处的互动,才有了今天近乎完美的展示。
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理性地看到,课堂上教师的一颦一笑、一言一行,有时会成为影响整个教学效果的关键,细微之处是我们主讲者不能忽略的因素,正所谓“细节决定成败”。
1、对于课堂上学生错误的表现,老师应直接指出并作出正确示范。
比如在视唱“来吧亲爱的五月,给树林穿上绿衣,让我们在小河旁看紫罗兰开放”时,有少数同学故意或确实还没找到声音的感觉,唱得很大声且声音很刺耳,这时老师还来模仿这种声音,让错误重现,加深了全体学生对这种错误声音的记忆,影响了学生对声音美感的正确鉴别,最终使学生无所适从。
2、教师作为主导者,对于知识性的问题,应该直接给予学生正确的答案,而不是模棱两可、含混不清的解释,如“好像是......”,或者问学生“是不是这样的啊?”。
3、对学生一些负面评价性的语言不能说。
比如“真笨啊,唱得真差劲”,“象只蠢驴”等等,而我们上研讨课的教师都很注意评价语言的运用和时机的把握,用一些鼓励性的语言来充分调动同学们的学习热情,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很好的发挥,课堂气氛活跃了,预期的教学效果达到了。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每个人潜意识里都有渴求受到别人赞扬的愿望,学生更希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褒奖。
这种心理活动无疑是教师激发、培养学生音乐兴趣的有利因素。
这方面,本市的一位音乐老师在上《雪绒花》时就贯彻得不露痕迹,她有意把全班学生分为红、黄、蓝、绿四个队,采用奖励的办法,对回答出色的学生队奖励五角星,对表演出色的学生授予“奥斯卡最佳表演奖”。
这样一来,学生个个情绪高涨,兴趣盎然地参与演唱和其它教学活动。
4、教师课堂上不要出现不耐烦,或者厌恶,或对学生没信心的表情。
当学生唱得不好或没有达到教师预期的效果时,我们有时可能不经意间会皱眉头,或发出叹息,这些都有可能给学生造成负面的暗示,影响他们的情绪,使课堂混乱或无生机。
诚然,当学生做得好时,我们很容易流露出赞赏的语言,而当他们做得不尽如人意的时候呢?我们更应该责无旁贷地准备足够的耐心,有一个小事例,说在日本的一个幼儿园里,一位老师在介绍本班孩子的美术作品,他举起一幅,那上面除了些规则的横竖条条外,什么都没有。
这位老师微笑着向大家介绍:“老师数过了,这位小朋友的画中一共用了24种颜色,是我们班使用颜色最多的小朋友。
我们为他这方面先行一步而感到高兴。
”的确,这幅画看似一无是处,然而这位老师却从中发现了孩子的长处,这才是最难能可贵的赏识啊。
那么在音乐课中假如有学生因嗓音不好不肯唱,我们也应该告诉他:老师知道你很想唱,虽然你没发出声音,但我听到了你心里在唱,而且唱得很动听。
5、与教学内容无关的语言不要说。
因为是第四节课的缘故吧,有些孩子有点耐不住了,无意中老师就说:“你们不要不耐烦,不认真也不会提早下课的。
”顿时引起了学生们的窃窃私语。
我不禁想起一次自己在课堂上,上到一半时有个别学生也心不在焉了,正巧外面上体育课的孩子在打闹,有俩孩子就一直盯着窗外,我一生气就说:“看什么看,要不你也出去?”他们一听也犟起来,:“出去就出去。
”好好的一节课,因为我的不慎气氛顿时僵硬,好在我及时的冷静下来,立刻说,看来这两位同学歌曲唱的很不错了,下面就请他们唱一下好吗?同学们都掌声欢迎,待他们腼腆的唱完之后,我又及时的给予一定的表扬,但同时也让同学们指出他们的不足之处。
“那既然还存在不足之处,就再认真的学习一下以唱的更好,好吗?”尴尬化解了,全班同学又专注的听起课来。
有这样一句话,“准备赢得一切”。
一堂音乐课,在教师认真细致的准备之下,从导入、聆听到演唱和思考,都应该给人以浑然一体的感觉,给教者和学者以身心愉悦的享受,这也是音乐教学的魅力所在。
切不可因为一些我们习惯性、不为关注或容易疏漏的细节问题而影响甚至完全背离了教者最初的出发点。
而且,正值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如火如荼之际,其核心是“以人为本”,而我们的课堂教学也应该时时贯彻“以生为本”,多留意那些容易被我们遗忘的“角落”,让这些细节处理得更完美,让音乐教学这朵奇葩绽放得更加绚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