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3月统练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132.32 KB
- 文档页数:6
【高一】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一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试卷说明:第一学期中考高一生物描述:本试题分为第一卷(选择题)和第二卷(非选择题)。
考试时间为60分钟,论文总分为100分。
第一卷描述(多项选择题):以下子问题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共30道题,每个子题得2分,总计60分)1。
在父母和后代之间充当人类遗传物质传递“桥梁”的细胞是()A.受精卵B.卵细胞和精子C.精子D.胚胎2。
玉米的结构从小到大:(a)细胞,组织,器官,系统B。
细胞,器官,组织,系统C。
细胞,组织,器官个体D。
细胞,组织,系统,个体3。
当观察同一材料的同一部分时,高倍镜头与低倍镜头()A进行比较。
物像小,视野明亮,看到的细胞数量更多;B.物体图像较小,视野较暗,可见细胞较少;C.物体图像较大,视野较暗,可见细胞数较少;D.物体图像大,视野明亮,看到的细胞数量多。
4.制作临时载玻片时,盖玻片的一侧必须先接触水滴,然后轻轻盖住,其主要目的是(a)避免盖玻片下出现气泡,B.防止水溢出,C.增加透明度,D.防止实验材料移动。
5.美国细胞生物学家E.B.威尔逊曾说:“每个生物科学问题的答案都必须在细胞中找到”。
他的结论最可能的原因是()所有的生命活动都可以在细胞中发生。
有些生物体是由一个细胞组成的。
C.各种生物体的生命活动都是在细胞内或在细胞参与下完成的。
细胞是所有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6.用显微镜目镜结合四个不同时间的物镜观察血细胞涂片。
当成像清晰时,每个物镜和载玻片之间的距离如图所示。
如果载玻片位置保持不变,(7)“普雪”乳酸亚铁口服液能有效治疗人体缺铁性贫血,这是因为当Fe2+进入人体时,它能()调节血液的酸碱平衡B.在红细胞中形成血红蛋白C.调节血液的渗透压D.促进更多红细胞的产生8。
B.与生命的连续性有关C.当细胞分裂时,细胞核首先分裂D.它是DNA储存和复制的地方10。
A.不同时期,不同物质的不同形式B.不同时期,相同物质的不同形式C.相同时期,相同物质的不同形式D.相同时期,不同物质的不同形式11。
内蒙古巴彦淖尔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三上学期月考生物试卷(10月份)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60分)1.下列物质中,不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A.钙离子B.呼吸酶C.葡萄糖D.血浆蛋白考点:内环境的组成.分析:内环境又叫细胞外液,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凡是存在于血浆、组织液或者是淋巴中的物质都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只存在于细胞内的物质不是内环境的成分.解答:解;A、钙离子可以存在于血浆、组织液或淋巴中,是内环境的成分,A错误;B、呼吸酶只存在于细胞内,不是内环境的成分,B正确;C、葡萄糖可以存在于血浆、组织液或者淋巴中,属于内环境的成分,C错误;D、血浆蛋白存在于血浆中,属于内环境的成分,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内环境的组成,内环境成分的判断,对于内环境概念的理解是解题的关键.2.下列关于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内环境的渗透压下降会刺激下丘脑分泌抗利尿激素增加B.内环境是一个主要由H2PO4﹣/HPO42﹣构成的缓冲体系C.内环境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场所D.内环境的变化会引起机体自动地调节器官和系统的活动考点:稳态的生理意义;内环境的理化特性.分析:本题是对内环境概念、内环境的作用、理化性质和内环境稳态的概念的综合考察,梳理环境概念、内环境的作用、理化性质和内环境稳态的概念,结合选项分析解答.解答:解:A、内环境渗透压下降会刺激下丘脑分泌抗利尿激素减少,不是增加,A错误;B、内环境的缓冲体系主要由H2CO3和NaHCO3构成,B错误;C、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细胞代谢的场所在细胞内,内环境是细胞外液,C错误;D、内环境的变化会引起机体自动地调节器官和系统的活动,以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D 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水平衡调节,内环境的缓冲体系的组成,内环境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内环境稳态的概念,对内环境概念和稳态的理解是解题的关键.3.人体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下列现象属于内环境稳态失调的是( )A.寒冷时出现寒颤B.从平原到高原,有的人出现肺水肿症状C.接受抗原刺激后,B淋巴细胞增殖和分化D.饮水不足时,抗利尿激素释放增加考点:稳态的生理意义.分析: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体液和免疫调节的共同作用下,通过机体的各器官,系统的分工合作,协调统一而实现的.常见的稳态失调:①血糖平衡失调﹣﹣低血糖、糖尿病等;②pH失调﹣﹣酸中毒、碱中毒;③渗透压失调(如呕吐等)﹣﹣细胞形态、功能异常;④体温失调﹣﹣发热、中暑等.解答:解:A、寒颤是竖毛肌收缩增加机体的产热量,维持体温得相对稳定,而并非失调,故A错误;B、出现水肿,正常的调节已失去效果,需要外来药物的干扰才能回复稳态,故B正确;C、B淋巴细胞增至分化,产生效应B细胞,进而产生抗体消灭抗原,属于体液免疫,故C 错误;C、抗利尿激素增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使得尿量减少,维持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平衡,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机体内水、血糖、体温及免疫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难度不大.4.如图为人体体液物质交换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①、②、③依次为淋巴、血浆、组织液B.神经递质可以存在于②中C.①与②、④相比含有较多的蛋白质D.正常情况下,蛋白质水解酶不会存在于①中考点:内环境的组成.分析:分析题图:①是血浆,②是组织液,③是细胞内液,④是淋巴.其中血浆和组织液之间的成分可以相互转化,血浆可以转化成淋巴,淋巴可以转化成血浆.淋巴、组织液和血浆中的成分与生活在其中的细胞成分也可以相互转化.解答:解:A、图中①是血浆,②是组织液,③是细胞内液,A错误;B、神经元属于组织细胞,直接生活在组织液中,所以神经细胞将神经递质直接分泌到组织液中,因此神经递质可以存在于②中,B正确;C、①血浆与②组织液、④淋巴相比,含有较多的蛋白质,C正确;D、蛋白质水解酶分布在消化道中,而消化道是与外界直接相同的,不属于内环境,因此正常情况下,蛋白质水解酶不会存在于①中,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结合图解,考查人体体液的组成及相互关系,要求考生识记人体体液的组成,掌握各体液之间的关系,能准确判断图中各体液的名称;识记内环境的组成和成分,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5.如图为膝跳反射的示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若在Ⅱ处给予足够强的有效刺激,则在a处可检测到电信号B.在b处发生的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C.突触前膜释放的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后会迅速被酶分解D.在Ⅱ处施加有效刺激引起的屈肌收缩不属于非条件反射考点:反射弧各部分组成及功能;反射的过程;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分析:反射弧结构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是反射活动完成的结构基础.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a是传入神经,b是突触结构,Ⅰ是传入神经纤维上的实验位点,Ⅱ是传出神经纤维上的实验位点.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的基础知识,并解析题图结合问题的具体提示综合作答.解答:解:A、由于b处的兴奋传递是单向的,所以在Ⅱ处给予足够强的有效刺激,在a 处也不可能检测到电信号,A错误;B、在b处通过神经递质传递兴奋,所以发生的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B正确;C、突触前膜释放的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后会迅速被酶分解,否则会引起突触后膜持续兴奋或抑制,C正确;D、反射活动需要完整的反射弧,在Ⅱ处施加有效刺激引起的屈肌收缩不属于非条件反射,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反射弧及神经传递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6.如图是高等动物甲状腺激素分泌调节示意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在寒冷环境中,激素①的分泌减少,③的分泌增加B.切除垂体后,①的分泌会增加,③的分泌会立即停止C.切除甲状腺后,①和②的分泌会增加,但不促进代谢D.给动物注射③,反馈调节使①和②的分泌增加考点:动物激素的调节.分析:分析题图:甲状腺激素的调节过程:下丘脑→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垂体→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甲状腺激素,同时甲状腺激素还能对下丘脑和垂体进行负反馈调节.所图中①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②是促甲状腺激素、③是甲状腺激素.解答:解:A、在寒冷环境中,激素①、②和③的分泌均增加,加快代谢,增加产热,故A错误;B、切除垂体后,③的分泌会减少,而不是立即停止,故B错误;C、切除甲状腺后,③减少,甲状腺激素对下丘脑和垂体存在负反馈调节,所以①和②的分泌会增加,但没有甲状腺,不能产生甲状腺激素,所以不会促进代谢,故C正确;D、给动物注射③,反馈调节使①和②的分泌减少,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结合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过程图,考查甲状腺激素的条件,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识记能力;能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7.关于人和高等动物激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激素的本质是蛋白质B.激素的合成场所是高尔基体C.激素在成分上都含有元素C、H、OD.激素是由外分泌腺细胞分泌或人工合成的高效能物质考点:动物激素的调节.分析:激素是高度分化的内分泌细胞合成并直接分泌入血的化学信息物质,它通过调节各种组织细胞的代谢活动来影响人体的生理活动.激素本质有类固醇、氨基酸衍生物、肽与蛋白质、脂肪酸衍生物等,基本组成元素都有C、H、O.解答:解:A、激素的本质有类固醇、氨基酸衍生物、蛋白质、脂肪酸衍生物等,A错误;B、激素合成的场所可以是内质网和核糖体,高尔基体只能对分泌蛋白进行加工,B错误;C、人和高等动物激素无论是类固醇、氨基酸衍生物、蛋白质、脂肪酸衍生物等都含C、H、O,C正确;D、激素是有内分泌腺分泌的物质,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激素的化学组成、本质及合成场所.8.当人所处的环境温度从25℃降至5℃时,耗氧量、尿量、抗利尿激素及体内酶活性的变化依次为( )A.减少、减少、增加、不变 B.增加、增加、减少、不变C.增加、减少、增加、不变 D.增加、增加、减少、降低考点: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分析:低温时,通过体温调节使体温维持恒定,产热量等于散热量,但由于低温时散热量大,故产热量也多,低温时出汗少,尿量多.解答:解:人所处的环境温度从25℃降至5℃时,散热量增多,通过调节增加产热,故耗氧量增加;同时汗液蒸发减少,使尿量增加,因此抗利尿激素减少;由于体温保持不变,故酶活性不变.本题选:B点评:本题考查体温调节,解题关键是产热量等于散热量,机体维持稳态.9.有关免疫细胞的说法,正确的是( )A.记忆细胞再次受到相同抗原的刺激后都能迅速产生抗体B.B细胞、T细胞和浆细胞遇到刺激后都能不断进行分裂C.一个浆细胞内的基因数目与其产生的抗体数量是相同的D.浆细胞的寿命比记忆B细胞短而所含的内质网相对发达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分析:记忆细胞再次受到相同抗原的刺激后能迅速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浆细胞产生抗体,记忆细胞不能产生抗体.B细胞、T细胞遇到抗原刺激后都能不断进行分裂,浆细胞不能分裂.一个浆细胞内的基因不只是产生抗体的基因,细胞内的基因数目与其产生的抗体数量无法比较.解答:解:A、记忆细胞再次受到相同抗原的刺激后能迅速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浆细胞产生抗体,记忆细胞不能产生抗体,A错误;B、B细胞、T细胞遇到抗原刺激后都能不断进行分裂,浆细胞不能分裂,B错误;C、个浆细胞内的基因不只是产生抗体的基因,细胞内的基因数目与其产生的抗体数量无法比较,C错误;D、浆细胞的寿命比记忆B细胞短,由于产生抗体,故所含的内质网相对发达,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免疫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难度不大.10.果实生长发育和成熟受多种激素调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分裂素在果实生长中起促进作用B.生长素对果实的发育和成熟没有影响C.乙烯在果实生长和成熟中起抑制作用D.脱落酸在果实成熟中促进细胞分裂和果实脱落考点:植物激素的作用.分析:解答本题的关键:细胞分裂素能促进细胞分裂和组织分化;生长素能促进果实发育;乙烯能促进果实成熟;脱落酸促进抑制细胞分裂.解答:解:A、细胞分裂素主要生理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和组织的分化,延缓衰老;常用于蔬菜和水果的保鲜,故A正确;B、生长素的作用表现出两重性,既能促进生长、促进发芽、促进果实发育,防止落花落果等,也能抑制生长、抑制发芽,也能疏花疏果,故B错误;C、乙烯能增强细胞膜的通透性和酶的活性,加强果实细胞的呼吸作用,促进果实中有机物的转化,从而促进果实成熟.乙烯也能刺激叶子脱落、抑制茎的伸长,故C错误;D、脱落酸能抑制植物的细胞分裂和种子的萌发,促进花、果实和叶的脱落,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植物激素在果实生长和成熟中的生理作用,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属于中档题.11.如图是达尔文利用燕麦胚芽鞘所做的实验,该实验研究的目的是探究( )A.胚芽鞘背光的一侧促进生长的物质含量是否较多B.胚芽鞘尖端对光线是否敏感,照光后是否会引起胚芽鞘向光弯曲C.胚芽鞘是否展现向光性,是否取决于尖端存在D.生长素是否会受到强光的破坏考点: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情况.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本实验的自变量是胚芽鞘的有无和是否照光,通过比较②和③可以得知胚芽鞘向光性是由于具有尖端的缘故;通过比较②和④可以得知感光部位在尖端.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知识,分析题图,根据选项描述结合基础知识做出判断.解答:解:A、由实验不能得出胚芽鞘背光的一侧促进生长的物质含量是否较多,A错误;B、由②④组实验可得出胚芽鞘的感光部位在尖端,单侧光照射尖端,会引起胚芽鞘向光弯曲,B正确;C、由①④组实验可得出胚芽鞘是否表现向光性,取决于尖端是否能感受到单侧光照,C 错误;D、由实验不能得出生长素是否会受到强光的破坏,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植物的向光性生长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12.下列实例中能体现植物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的是( )①胚芽鞘的向光性②根的向地性③顶端优势④用除草剂去除单子叶农田中的双子叶杂草.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考点:生长素的作用以及作用的两重性.分析: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主要表现为: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可以疏花蔬果,也可以防止落花落果;既能促进生根,也能抑制生根.能够体现生长素两重性的实例有:顶端优势、根的向地性、根的背光性等.解答:解:①胚芽鞘的向光性向光侧和背光侧均为促进作用,①错误;②根的向地性中,近地侧为抑制作用,远地侧为促进作用,②正确;③顶端优势中,顶芽为促进作用,侧芽为抑制作用,③正确;④用除草剂去除单子叶农田中的双子叶杂草,利用了低浓度促进单子叶农作物的生长,高浓度抑制双子叶杂草的生长,④正确.所以,②③④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生长素生理作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生长素两重性的识记和理解,难度适中.生长素的两重性与生长素的浓度、植物器官的种类以及细胞的年龄等有关;考生应能够识记体现两重性的相关实例.13.某科技小组在调查一块方圆为2hm2的草场中灰苍鼠的数量时,放置了100个捕鼠笼,一夜间捕获了70只,将捕获的灰苍鼠做好标记后在原地放生.5天后,在同一地点再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鼠笼,捕获了52只,其中有上次标记的个体26只.则该草场中灰苍鼠的种群密度是( )A.50只/hm2B.70只/hm2C.90只/hm2D.140只/hm2考点:估算种群密度的方法.分析:1、标志重捕法是在被调查种群的生存环境中捕获一部分个体将这些个体进行标志后再放回原来的环境,经过一定期限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中标志的个体占总捕数的比例,来估计该种群的数量.2、设该地段种群中个体数为N,其中标志总数为M,重捕总数为n,重捕中被标志的个体数为m,则N:M=n:m.解答:解:1、根据题干信息可知,第一次捕获并标记70只灰苍鼠,第二次捕获52只灰苍鼠,其中有上次标记的个体26只;2、根据标志重捕法计算公式:种群中个体数(N)÷标记总数=重捕总数÷重捕中被标志的个体数,即N:70=52:26,N=140只,因此该灰苍鼠种群数量大约140只.3、块方圆为2hm2的草场中灰苍鼠的数量为140只,则种群密度为70只/hm2.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标记重捕法中种群密度的相关计算,考生要能够识记计算的相关公式,利用题中所给数据代入计算即可;特别注意题中提出“方圆为2hm2的草场”,由于要求计算“种群密度”,因此切记计算结果除以面积.14.如图为某地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曲线.该人群的年龄组成( )A.由稳定型变为增长型 B.由衰退型变为稳定型C.由增长型变为稳定型 D.由稳定型变为衰退型考点:种群的特征.分析:据图分析,起初出生率等于死亡率,增长率为零,此时该人群的年龄组成为稳定性;以后出生率逐渐增加,死亡率逐渐减少,而且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种群的增长率持续增加,种群密度急剧增加,年龄结构为增长型.解答:解:A、由稳定型变为增长型,A正确;B、由衰退型变为稳定型,衰退型增长率小于零,种群数量逐渐减少,与图不符,B错误;C、不是由增长型变为稳定型,C错误;D、不是由稳定型变为衰退型,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出生率和死亡率、年龄结构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和判断能力,难度不大.15.一块农田中有豌豆、杂草、田鼠和土壤微生物等生物,其中属于竞争关系的是( ) A.田鼠和杂草B.豌豆和杂草C.豌豆和其根中的根瘤菌D.细菌和其细胞内的噬菌体考点:种间关系.分析:竞争: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等;捕食: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寄生:种生物寄居于另一种生物的体内或体表,摄取寄主的养分以维持生活;互利共生: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解答:解:A、田鼠和杂草属于捕食关系,故A错误;B、豌豆和杂草属于竞争关系,地上部分争取光照,地下部分争夺水和无机盐,故B正确;D、豌豆和其根中的根瘤菌属于互利共生关系,豌豆为根瘤菌提供营养物质,根瘤菌为豌豆提供氮素,故C错误;D、细菌和其细胞中的噬菌体属于寄生关系,噬菌体利用宿主细胞内原料、能量和酶进行繁殖,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四种种间关系的判断,意在考查学生提取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16.下列有关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初生演替能形成森林,次生演替很难形成森林B.初生演替所需时间较长,次生演替所需时间较短C.初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无竞争现象,次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竞争明显D.沙丘、火山岩进行的演替是初生演替,冰川泥、弃耕农田进行的演替是次生演替考点:群落的演替.分析:生物群落的演替是群落内部因素(包括种内关系、种间关系等)与外界环境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不同群落的演替其过程有一定的区别:初生演替的一般过程是裸岩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次生演替的一般过程是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因此一般森林是群落演替的顶级群落.解答:解:A、只要条件适宜,初生演替能形成森林,次生演替也能形成森林,A错误;B、与次生演替相比,初生演替要从裸岩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因而演替的过程更加漫长而艰难,B正确;C、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部都有竞争,C错误;D、沙丘、冰川泥、火山岩进行的演替是初生演替,弃耕农田进行的演替是次生演替,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群落演替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17.生态系统结构越复杂,其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原因是( )①处于同一营养级的生物种类多②能量可通过不同的食物链传递到顶级③某营养级中部分生物减少或消失,可由该营养级的其他生物代替④能量流经各营养级时,是逐级递减的.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③④考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分析:生态系统结构越复杂即生物种类越多,所构成的食物链和食物网也就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解答:解:①处于同一营养的生物种类多.若某生物灭绝,处在同一营养级的生物可以代替,所以生态系统越复杂,就越不容易灭绝,所以调节能力越大;②能量可通过不同的食物链传递到顶级,通过不同食物链传递到顶级,那么最大的营养级就通过不同的方式获得能量;③某营养级的部分生物减少或消失,可由该营养级的其他生物代替;④能量流经各营养级时是逐级递减的,逐级递减是能量流动的特点.其中是生态系统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的是①②③.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稳定性,意在考察学生把握所学知识要点和对知识的理解运用能力.18.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4种成分之间的关系.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1和2包含着所有种群构成的群落B.3代表的是自养生物C.①代表光合作用,②代表呼吸作用D.4中包含了大气中的CO2库考点:生态系统的结构.分析:题图示中1应为生产者,2为消费者,3为分解者,4 为无机环境;①代表被消费者利用,②代表呼吸作用,③代表光合作用.解答:解:A、据图可知,1、2、3等所包含的所有生物可构成群落,A错误;B、3为分解者为异养生物,B错误;C、①代表被消费者利用,②代表呼吸作用,C错误;D、4 为无机环境,包含了大气中的CO2库,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结构的知识.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的能力.19.与自然界的碳循环关系最密切的两种细胞器是( )A.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B.叶绿体和线粒体C.核糖体和叶绿体D.核糖体和高尔基体考点:线粒体、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生态系统的功能.分析:碳循环指的是碳元素不断从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又从生物群落到无机环境的循环过程.碳元素以二氧化碳的形式不断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往返.解答:解:植物的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吸收二氧化碳,将大气中的碳的碳元素固定在有机物中,使得碳元素进入生物群落;而动植物的线粒体是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又将有机物分解,的碳以二氧化碳的形式释放到大气中.所以与自然界的碳循环关系最密切的两种细胞器是线粒体和叶绿体.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物生态系统的功能、线粒体和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的相关知识点,意在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培养了学生分析题意、获取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20.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态系统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三种成分组成B.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最终都以热能形式散发到大气中C.森林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大于草原生态系统,所以有较强的抵抗力稳定性D.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是通过食物链、食物网渠道进行的考点: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功能;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分析:生态系统由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四种成分组成.解答:解:A、生态系统由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四种成分组成,A错误;B、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最终都以热能形式散发到大气中,B正确;C、森林生态系统相对于草原生态系统来说,其生物种类繁多,营养结构复杂,其自动调节能力大,所以有较强的抵抗力稳定性,C正确;D、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是通过食物链、食物网渠道进行的,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和应用能力.21.果酒是以新鲜水果或果汁为原料,经全部或部分发酵而成,酒精度在7%~18%.在果酒的基础上继续发酵可得到果醋.下列有关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A.果酒和果醋的制作都是由酵母菌完成B.制果醋的温度要比制果酒的温度高些C.传统的葡萄酒制作一定需要人工接种菌种D.葡萄汁装入发酵瓶时,要将瓶装满。
巴市中学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题高一年级12班与20班生物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40个小题,每小题 2分共8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第I卷(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80分)1.以下哪些生物学功能不会由蛋白质承担的A. 作为细胞的组成成分B. 携带细胞内的遗传信息C. 进行信息传递,调节机体的生命活动D. 具有免疫功能,帮助人体抵御病菌和病毒2.科学家在制备较纯净的细胞膜时,一般不.选用植物细胞,其原因是A.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植物细胞,看不到细胞膜 B.植物细胞的细胞膜较薄C.植物细胞有细胞壁,提取细胞膜的过程比较繁琐,且细胞内会有其他膜结构干扰D.植物细胞壁的组成成分为纤维素和果胶3.一棵杨树的结构层次为A.细胞→器官→组织→系统→个体 B.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C.细胞→组织→器官→个体 D.细胞→器官→系统→个体4.生物体结构和各项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是A.化学元素 B.化合物 C.细胞 D.生物体5.一只蜜蜂、一个蜂群、一个养蜂场对应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依次是A.个体、种群、生态系统 B.细胞、组织、器官C.个体、种群、群落 D.系统、种群、生物圈6.关于细胞学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它揭示了动植物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B.建立者主要是施莱登和施旺 C.它揭示了动植物细胞的多样性D.是多位科学家在探索中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而建立的7.缩手反射活动的完成说明多细胞生物完成复杂生命活动依赖于A.单个细胞活动 B.人体各系统配合C.神经细胞独立活动 D.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配合8.使用显微镜观察时,低倍镜下看到清晰的图像,再换用高倍镜观察,正确的操作顺序是①调节粗准焦螺旋②调节细准焦螺旋③转动转换器④将观察目标移到视野中央A.③①② B.④③②C.④③①② D.③④①②9.构成各种生物体的细胞种类繁多,结构与功能各异,除极少数特化的细胞外,它们都具有基本共性。
机密★启用前试卷类型A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内蒙古自治区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生物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考生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进入新时代,我国大力实施生态文明建设的“绿色发展”战略,其着眼点是生命系统结构层次中的A.个体B.种群C.群落D.生态系统2.支原体感染是一种常见病,支原体和乳酸菌都是A.真核生物B.原核生物C.原生动物D.真菌3.下列化合物与其功能不符的是4.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细胞质壁分离过程中,细胞失水能力越来越强B.种子萌发时,鲜重增加主要是由于吸收水分造成的C.观察活细胞的线粒体实验,所用的染剂是健那绿D.显微镜使用中,由低倍镜转换到高倍镜观察切片时,需调节细准焦螺旋5.下列各种生理现象中,没有直接涉及细胞膜的结构特性的是A.精子与卵细胞的结合B.人细胞和鼠细胞的融合C.吞噬细胞吞噬细菌D.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6.关于酶和ATP的叙述,正确的是A.所有需酶参与的代谢反应都需要ATP供能B.酶的合成都需要消耗ATPC.酶促反应具有高效性的特点,故与外界条件无关D.经过高温处理的酶,只要降温活性完全可以恢复7.关于光合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硝化细菌能完成光合作用B.光合作用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C.蓝藻能完成光合作用D.叶绿体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场所8.下列与细胞呼吸相关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细胞呼吸包括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B.无氧呼吸包括酒精型和乳酸型C.酒精型无氧呼吸有二氧化碳的释放D.乳酸型无氧呼吸有二氧化碳的释放9.下图为某二倍体生物体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核DNA分子含量变化图,其中姐妹染色单体分开的时期位于图中的A.cd段B.bc段C.ab段D.de段。
内蒙古巴彦淖尔一中普通高中生物必修一试卷及答案一、单选题1.某研究小组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探究光照强度对生姜(阴生植物)和葡萄(阳生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
下图是根据实验结果绘制的相关变化曲线,图中甲、乙代表不同植物。
请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由图中A、B点对应的光照强度可知曲线甲、乙分别代表生姜和葡萄B.图中a点和b点吸收CO2的速率相等,说明甲、乙的光合作用强度相等C.光照强度为2千勒克斯时,甲合成ATP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D.光照强度为5千勒克斯时,限制生姜光合速率的因素可能是CO2浓度2.下列实例中,能说明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的是()①流感患者打喷嚏时,会有大量流感病毒随飞沫散布于空气中②手触碰到盛有沸水的电水壶会迅速缩回③体操运动员完成单杠动作离不开肌肉细胞的收缩和舒张④人的胚胎发育过程中,细胞不断地进行分裂增殖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3.下列关于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A.血红蛋白中含有微量元素FeB.细胞鲜重中的O含量最高C.细胞中的N只存在于蛋白质和核酸中D.淀粉和脂肪都只含有C、O、H4.在叶绿体中,ATP和ADP的运动方向是( )A.ATP和ADP同时由类囊体向叶绿体基质运动B.ATP和ADP同时由叶绿体基质向类囊体运动C.ATP由类囊体向叶绿体基质运动,ADP的运动方向则相反D.ADP由类囊体向叶绿体基质运动,ATP的运动方向则相反5.古生物学家推测:被原始真核生物吞噬的蓝藻有些未被消化,反而能依靠原始真核生物的“生活废物”制造营养物质,逐渐进化为叶绿体。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图中叶绿体来源于原核生物,故其内有核糖体、DNA、RNAB.图中具有双层膜的细胞结构有细胞膜、线粒体、叶绿体C.图中叶绿体的两层膜成分上有差异D.被吞噬而未被消化的蓝藻为原始真核生物提供了有机物6.哺乳动物红细胞的部分生命历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成熟红细胞在细胞呼吸过程中不产生二氧化碳B.网织红细胞和成熟红细胞的分化程度各不相同C.造血干细胞与幼红细胞中基因的执行情况不同D.成熟红细胞衰老后控制其凋亡的基因开始表达7.下列有关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和载体蛋白叙述错误的是()A.膜上的载体蛋白和糖蛋白都具有特异性B.膜上的糖蛋白具有识别并接受信号分子的作用C.膜上的载体蛋白具有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作用D.糖蛋白和载体蛋白空间结构不同导致功能不同8.下列有关酶与ATP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能够水解唾液淀粉酶的酶是淀粉酶B.将唾液淀粉酶从100℃的环境转移到37℃的环境中,它的活性会升高C.ATP脱掉两个磷酸基团后,可作为合成RNA的原料D.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是吸能反应,都与ATP的水解这个放能反应相联系9.下列对实验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双缩脲试剂可以与所有酶发生紫色反应B.观察植物有丝分裂实验可以用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作实验材料C.若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用斐林试剂检测还原糖的生成D.在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色素的结果中,第一个条带为橙黄色10.下图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过程的图解,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光反应发生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B.暗反应的物质变化为CO2→甲→(CH2O)或乙C.突然停止光照,甲的含量减少,乙的含量增多D.光合作用的能量变化是将光能转变成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11.为验证光是植物生长发育的必要条件,设计如下实验:选择生长状况一致的小麦幼苗200株,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处理并预期结果。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生物月考试题一、单选题1. 活细胞内合成酶的原料是A. 脂肪酸B. 核苷酸C. 氨基酸D. 氨基酸或核苷酸【答案】D【解析】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合成蛋白质的原料是氨基酸,合成RNA的原料是核苷酸,故D项正确,A、B、C项错误。
【考点定位】酶在代谢中的作用2.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病毒虽不具有细胞结构,但其体内也存在遗传物质B. 大肠杆菌和酵母菌的体内都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C. 核酸、蛋白质、细胞核和细胞壁这些物质或结构在植物细胞内存在着D. 蓝藻体内没有叶绿体,但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等光合色素【答案】B【解析】病毒虽不具有细胞结构,但其体内也存在DNA或RNA,因此其遗传物质是DNA 或RNA,A项正确;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酵母菌的体内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B项错误;核酸、蛋白质、细胞核和细胞壁等物质或结构植物细胞内都具有,C项正确;蓝藻是原核生物,没有叶绿体,但是细胞内有藻蓝素和叶绿素等光合色素,能进行光合作用,D项正确。
【考点定位】病毒的结构、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主要区别、植物细胞和蓝藻的特点3. 下列哪些物质进出细胞时与细胞中的核糖体和线粒体密切相关①尿素通过细胞膜②人的红细胞从血浆中吸收葡萄糖③肾小管上皮细胞吸收原尿中的Na+④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A. ①②B. ①②④C. ③④D. ①②③④【答案】C【解析】解:①苯通过细胞膜属于自由扩散的方式,自由扩散不需要载体蛋白和消耗能量,因此与线粒体和核糖体无关,①错误;②人成熟时的红细胞从血浆中吸收葡萄糖属于协助扩散,该运输方式不需要消耗能量,因此与线粒体无关,②错误;③肾小管壁上皮细胞吸收Na+属于主动运输,其载体蛋白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消耗的能量主要由线粒体提供的,③正确;④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属于主动运输,其载体蛋白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消耗的能量主要由线粒体提供的,④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跨膜运输方式以及细胞器的功能方面的知识,考生要能够从线粒体和核糖体的功能着手,明确该运输方式需要载体蛋白和消耗能量,然后在选项中选择出主动运输方式的即可.4. 分析下表,可推测注:“+”显色,“++”显色更深;“-”不显色。
【高一】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一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试卷说明: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生物说明:本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考试时间为60分钟,卷面总分为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说明:下列各小题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共30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在亲代与子代之间充当人类遗传物质传递“桥梁”的细胞是() A.受精卵 B.卵细胞和精子 C.精子 D.胚胎2.玉米的结构按由小到大的结构层次是() A.细胞、组织、器官、系统 B.细胞、器官、组织、系统C.细胞、组织、器官、个体 D.细胞、组织、系统、个体3.观察同一材料的同一部位时,高倍镜与低倍镜相比() A.物像小、视野亮,看到的细胞数目多B.物像小、视野暗,看到的细胞数目少C.物像大、视野暗,看到的细胞数目少D.物像大、视野亮,看到的细胞数目多4.制作临时装片时,必须让盖玻片一侧先接触水滴,然后轻轻盖上,其主要目的是() A.避免盖玻片下面出现气泡 B.防止水溢出C.增加透明度 D.防止实验材料移动5.美国细胞生物学家威尔逊(E. B.Wilson)曾经说过:“每一个生物科学问题的答案都必须在细胞中寻找”。
他作出这一结论的理由最可能是()细胞内能发生一切生命活动B.有些生物是由一个细胞构成的C.各种生物的生命活动是在细胞内或细胞参与下完成的D.细胞是一切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6.用显微镜的一个目镜分别与4个不同倍数的物镜组合来观察血细胞涂片。
当成像清晰时,每一物镜与载玻片的距离如图所示。
如果载玻片位置不变,用哪一物镜在一个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最少()7.“朴雪”乳酸亚铁口服液可以有效地治疗人类缺铁性贫血症,这是因为其中的Fe2+进入人体后能()A.调节血液的酸碱平衡 B.构成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 C.调节血液的渗透压 D.促使更多红细胞的产生8..B.与生命的连续性有关C.细胞进行细胞分裂时核先分裂 D.是DNA贮存和复制的场所10.A.不同时期,不同物质的不同形态B.不同时期,同一物质的不同形态C.同一时期,同一物质的不同形态D.同一时期,不同物质的不同形态11.最可能构成细胞膜的一组元素是()A. C 、 H 、 O 、 N B. C 、 H 、 O C. C 、 H 、 O 、 P D. C 、H 、 O 、 N 、 P 12.13.细胞核行使遗传功能的重要结构是()。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巴彦淖尔市第一中学期中考试题高二生物B卷一、单项选择题1. 人体细胞外液渗透压感受器、水盐平衡调节中枢、产生渴感的部位分别位于A. 下丘脑、下丘脑、下丘脑B. 下丘脑、下丘脑、大脑皮层C. 下丘脑、大脑皮层、大脑皮层D. 大脑皮层、下丘脑、下丘脑【答案】B【解析】下丘脑具有细胞外液渗透压感受器,是体温调节、血糖调节和水盐平衡调节的中枢,渴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C正确;A、B、D均错误。
【点睛】总结下丘脑在机体稳态中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①感受:渗透压感受器感受渗透压升降,维持水代谢平衡;②传导:可将渗透压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传导至大脑皮层,使之产生渴觉;③分泌: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使之分泌相应的激素或促激素;还能分泌抗利尿激素,并由垂体后叶释放;④调节:体温调节中枢、血糖调节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2. 下列生物体内的物质,最可能属于内环境成分的是A. 神经递质B. 载体蛋白C. 糖原D. ATP水解酶【答案】A【解析】神经递质分泌后进入组织液,属于内环境的成分,A正确;载体蛋白位于细胞膜上,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B错误;糖原属于动物细胞内的成分,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C错误;ATP水解酶属于细胞内的蛋白质,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D错误;故选A。
【点睛】内环境成分总结:内环境是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凡存在于血浆、组织液或淋巴中的物质均属内环境成分(如血浆蛋白、O2、CO2、葡萄糖、氨基酸、递质、激素等),以下两种情况不属内环境成分:(1)只存在于细胞内(不分泌出细胞)的物质不属内环境成分(如血红蛋白、呼吸酶、膜上的载体等).(2)只存在于与人体外界环境相通的腔中的物质不属内环境成分,如消化液、尿液、泪液、汗液等.3. 人体免疫系统有三道防线,能参与第二道防线的免疫细胞是A. B细胞B. T细胞C. 吞噬细胞D. 记忆细胞【答案】C【解析】人体的第二道防线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故选C。
2017-2018学年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一中高三(上)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题6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叙述合理的是( )A.线粒体中的DNA能控制某些蛋白质的合成B.一个mRNA分子中只有一个反密码子C.T2噬菌体的核酸由核糖核苷酸组成D.控制细菌性状的基因位于拟核和线粒体DNA上2.下列各种说法中,你认为正确的是( )A.遗传病患者都携带遗传病的致病基因B.细胞中含有2个染色体组的生物是二倍体C.真核生物能发生染色体变异,原核生物不能D.基因型为AaBb的植物自交,后代中杂合体占3.关于同一生物个体中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两者前期染色体数目相同,染色体行为不同B.两者中期染色体数目相同,染色单体和DNA分子数目相同C.两者产生的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不同,DNA分子数目相同D.两者后期染色体行为和数目相同,DNA分子数目不同4.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有( )①姐妹染色单体交换片段导致基因重组②染色体的某一片段移接到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上可导致染色体上基因数目种类发生改变③染色体结构的变异是指DNA分子碱基对的增添、缺失④非等位基因都能自由组合⑤在光学显微镜下既能直接观察染色体形态的变化又能直接观察到基因突变发生的位置⑥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⑦杂合子自交后代中不会产生纯合子.A.一项B.两项C.三项D.四项5.甲(ACGATGG)是一段单链DNA片段,乙是该片段的转录产物,丙(A﹣P~P~P)是转录过程中需要的一种物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乙、丙的组成成分中均有含核糖B.甲、乙共由8种核苷酸组成C.细胞内的吸能反应伴随丙的形成D.乙的水解产物中含有丙6.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艾弗里和赫尔希、蔡斯都运用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B.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运用的是原核生物作为实验材料C.以32P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上清液的放射性强,沉淀物中放射性弱D.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噬菌体在增殖时需要利用大肠杆菌提供的核糖核苷酸二、非选择题7.以下为某家族甲病(设基因为A、a )和乙病(设基因为B、b )的遗传家系图,其中Ⅱ1不携带乙病的致病基因.请回答:(1)甲病的遗传方式为__________,判断依据:__________.(2)乙病的遗传方式为__________,判断依据:__________.(3)Ⅰ1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4)检测发现,正常人体中一条多肽链(由164个氨基酸组成)在乙病患者体内为仅含前54个氨基酸的异常多肽链.异常多肽链产生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由此导致正常mRNA第__________位密码子变为终止密码子.(5)在仅考虑乙病的情况下,Ⅲ3与一正常女性结婚,生育了一个患乙病的女孩.若这对夫妇再生育,请推测子女的可能情况,用遗传图解表示.(标明表现型及比例)__________.8.某二倍体植物宽叶(M)对窄叶(m)为显性,高茎(H)对矮茎(h)为显性,红花(R)对白花(r)为显性.基因M、m与基因R、r在2号染色体上,基因H、h在4号染色体上.(1)若基因M、R编码各自蛋白质前3个氨基酸的DNA序列如图,起始密码子均为AUG.若基因M的b链中箭头所指的碱基C突变为A,其对应的密码子将由__________变为__________.正常情况下,基因R在细胞中最多有__________个,其转录时的模板位于__________(填“a”或“b”)链中.(2)用基因型为MMHH和mmhh的植株为亲本杂交得F,F自交得F2,F2自交性状不分离植株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__;用隐性亲本与F2中宽叶高茎植株测交,后代中宽叶高茎与窄叶矮茎植株的比例为__________.(3)基因型为Hh的植株减数分裂时,出现了一部分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Hh型细胞,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9.下列甲图中的1个DNA分子有a和d两条链,将甲图中某一片段放大后如乙图所示,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甲图中,A和B均是DNA分子复制过程中所需要的酶,其中A的作用是__________.(2)图甲过程在真核细胞中进行的场所有__________.(3)若甲图的1个DNA分子中含100对碱基,其中鸟嘌呤60个,则连续复制3次,需要游离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__________个.(4)乙图是甲图的某个片段,该片段所编码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为“…甲硫氨酸﹣精氨酸﹣谷氨酸﹣丙氨酸﹣天冬氨酸﹣缬氨酸…”(甲硫氨酸的密码子是AUG,谷氨酸的密码子是GAA、GAG).则该氨基酸序列合成的场所是__________,其中运输谷氨酸的tRNA上所携带的相应的反密码子是__________.(5)该DNA片段的基本骨架由__________交替连接而成;DNA分子两条链上的碱基对,遵循__________原则.10.如图表示某些植物的体细胞中基因和染色体的组成情况,请根据下列条件判断:(1)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是__________图,如果是由某植物的配子直接发育形成的,那么形成它的那个植物是__________倍体,(2)茎秆较粗壮而且能产生种子的是__________图,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3)如果使d图中的染色体加倍,常用的方法是使用__________处理,其药剂的作用是__________.(4)含有同源染色体的是图__________.请在下图中画出图a的一个染色体组:__________.三、选考题(共45分,请考生从给出的2道物理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第一题计分,化学题和生物题是必做题.)11.利用微生物制造的绿色健康食品,既保存了多种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有机酸等营养成分,又兼具助消化、降低血脂、软化血管等的养生保健功能,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请回答问题:(1)果酒的酿造原理是先使酵母菌进行__________,以增加酵母菌的数量,然后再通过__________获得果酒.(2)果醋发酵过程中,利用的微生物是__________,与酵母菌相比在结构上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3)腐乳制作过程中,加盐的作用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其中起主要作用的酶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4)制作泡菜宜选用新鲜的蔬菜,原因是__________.为了保证既无杂菌,又能使乳酸菌等发酵菌发挥正常作用,应如何处理所用盐水?__________.2015-2016学年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一中高三(上)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题6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叙述合理的是( )A.线粒体中的DNA能控制某些蛋白质的合成B.一个mRNA分子中只有一个反密码子C.T2噬菌体的核酸由核糖核苷酸组成D.控制细菌性状的基因位于拟核和线粒体DNA上考点:线粒体、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RNA分子的组成和种类.分析:有关密码子,考生可从以下几方面把握:1、概念:密码子是mRNA上相邻的3个碱基;2、种类:64种,其中有3种是终止密码子,不编码氨基酸;3、特点:(1)一种密码子只能编码一种氨基酸,但一种氨基酸可能由一种或多种密码子编码;(2)密码子具有通用性,即自然界所有的生物共用一套遗传密码.遗传信息位于DNA上,能控制蛋白质的合成.解答:解:A、线粒体中含有少量的DNA,也能控制某些蛋白质的合成,A正确;B、mRNA上3个相邻的能决定一个氨基酸的碱基是一个密码子,反密码子在tRNA上,B错误;C、T2噬菌体的核酸是DNA,由脱氧核糖核苷酸组成,C错误;D、细菌没有线粒体,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首先要求考生识记RNA的种类及功能,明确密码子、反密码子和遗传信息所在的位置;其次还要求考生识记核糖体和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再对选项作出正确的判断.2.下列各种说法中,你认为正确的是( )A.遗传病患者都携带遗传病的致病基因B.细胞中含有2个染色体组的生物是二倍体C.真核生物能发生染色体变异,原核生物不能D.基因型为AaBb的植物自交,后代中杂合体占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染色体组的概念、单倍体、二倍体、多倍体;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分析:1、人类遗传病分为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2、判断一个个体是单倍体还是几倍体的关键是看该个体是由什么发育来的.若该个体是由未受精的配子直接发育来的,则为单倍体;若该个体是由受精卵发育来的,体细胞含有几个染色体组就是几倍体.3、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解答:解:A、遗传病患者不一定携带遗传病的致病基因,如染色体异常遗传病,A错误;B、细胞中含有2个染色体组的生物如果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则为二倍体,如果是由配子直接发育而来的,则为单倍体,B错误;C、真核生物能发生染色体变异,而原核生物不含染色体,因此不能发生染色体变异,C正确;D、基因型为AaBb的植物自交,后代中杂合体占1﹣=,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人类遗传病、染色体变异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等知识,要求考生识记人类遗传病的类型;识记单倍体和几倍体的概念;掌握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能运用逐对分析法进行相关概率的计算,属于考纲理解层次的考查.3.关于同一生物个体中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两者前期染色体数目相同,染色体行为不同B.两者中期染色体数目相同,染色单体和DNA分子数目相同C.两者产生的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不同,DNA分子数目相同D.两者后期染色体行为和数目相同,DNA分子数目不同考点: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细胞的减数分裂.分析:1、有丝分裂过程:前期:出现染色体,且排列散乱;中期:染色体上的着丝点整齐地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均匀地移向两极;末期:染色体消失.染色体数目变化:后期加倍(4N),平时不变(2N);DNA含量变化:间期加倍(2N→4N),末期还原(2N).2、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前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联会)形成四分体;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末期:细胞分裂.解答:解:A、两者前期染色体组数目相同,但染色体行为不同,A正确;B、两者中期染色体数目相同,染色单体和核DNA分子数目相同,B正确;C、两者产生的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不同,DNA分子数目相同,C正确;D、两者后期核DNA分子数目相同,但染色体行为和染色体数目都不同,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数目变化规律,能对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进行比较,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4.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有( )①姐妹染色单体交换片段导致基因重组②染色体的某一片段移接到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上可导致染色体上基因数目种类发生改变③染色体结构的变异是指DNA分子碱基对的增添、缺失④非等位基因都能自由组合⑤在光学显微镜下既能直接观察染色体形态的变化又能直接观察到基因突变发生的位置⑥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⑦杂合子自交后代中不会产生纯合子.A.一项B.两项C.三项D.四项考点:基因重组及其意义;基因突变的特征.分析:解答:解:①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换片段导致基因重组,①错误;②染色体的某一片段移接到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上可导致染色体上基因数目种类发生改变,②正确;③基因突变是指DNA分子碱基对的增添、缺失,③错误;④只有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才能自由组合,④错误;⑤在光学显微镜下能直接观察染色体形态的变化,但不能直接观察到基因突变发生的位置,⑤错误;⑥基因突变能产生新的基因,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⑥正确;⑦杂合子自交后代中可产生纯合子,如Aa自交后代有AA、Aa、aa,⑦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生物变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甲(ACGATGG)是一段单链DNA片段,乙是该片段的转录产物,丙(A﹣P~P~P)是转录过程中需要的一种物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乙、丙的组成成分中均有含核糖B.甲、乙共由8种核苷酸组成C.细胞内的吸能反应伴随丙的形成D.乙的水解产物中含有丙考点: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ATP的化学组成和特点.分析:解答本题时需关注以下两点:1、D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四种脱氧核苷酸,R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四种核糖核苷酸. 2、ATP由1分子腺苷和3个磷酸基团构成.解答:解:A、甲是DNA片段,其组分中含有脱氧核糖,乙和丙的组分中都含有核糖,A错误;B、甲、乙共由8种核苷酸(四种脱氧核苷酸+四种核糖核苷酸)组成,B正确;C、细胞内的吸能反应伴随ATP的水解,C错误;D、乙的水解产物是核糖核苷酸,不含丙(ATP),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ATP的分子结构特点,要求考生识记ATP的分子结构特点,明确ATP是细胞中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识记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过程,识记DNA和RNA分子组成,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6.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艾弗里和赫尔希、蔡斯都运用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B.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运用的是原核生物作为实验材料C.以32P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上清液的放射性强,沉淀物中放射性弱D.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噬菌体在增殖时需要利用大肠杆菌提供的核糖核苷酸考点: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分析:1、艾弗里等人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将S型细菌的各种成分分离,分别与R型细菌混合培养.2、噬菌体的结构:蛋白质外壳(C、H、O、N、S)+DNA(C、H、O、N、P);3、噬菌体的繁殖过程:吸附→注入(注入噬菌体的DNA)→合成(控制者:噬菌体的DNA;原料:细菌的化学成分)→组装→释放;4、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实验结论:DNA是遗传物质.解答:解:A、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没有应用同位素示踪技术,A错误;B、噬菌体属于病毒,细菌属于原核生物,B错误;C、以32P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DNA进入细胞体内,所以离心后上清液的放射性弱,沉淀物中放射性强,C错误;D、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进入细菌的只有DNA分子,所以噬菌体在增殖时需要利用大肠杆菌提供的核糖核苷酸等原料,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非选择题7.以下为某家族甲病(设基因为A、a )和乙病(设基因为B、b )的遗传家系图,其中Ⅱ1不携带乙病的致病基因.请回答:(1)甲病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隐性,判断依据:Ⅱ3和Ⅱ4不患甲病,其女儿Ⅲ5为患者.(2)乙病的遗传方式为伴X染色体隐性,判断依据:Ⅱ1不携带乙病的致病基因,而Ⅲ1和Ⅲ3都患乙病,其父母都不患乙病.(3)Ⅰ1的基因型是BbX D X d或BbX D X D.(4)检测发现,正常人体中一条多肽链(由164个氨基酸组成)在乙病患者体内为仅含前54个氨基酸的异常多肽链.异常多肽链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由此导致正常mRNA第55位密码子变为终止密码子.(5)在仅考虑乙病的情况下,Ⅲ3与一正常女性结婚,生育了一个患乙病的女孩.若这对夫妇再生育,请推测子女的可能情况,用遗传图解表示.(标明表现型及比例).考点:常见的人类遗传病.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Ⅱ3和Ⅱ4不患甲病、Ⅲ5患甲病,无中生有为隐性;Ⅲ5为女性患者,而其父亲正常,所以不可能是伴X隐性遗传病,因此,甲病的遗传方式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由于Ⅱ1不携带乙病的致病基因,而Ⅲ1和Ⅲ3都患乙病,其父母都不患乙病,所以乙病属于伴X隐性遗传病.据此答题.解答:解:(1)(2)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Ⅱ3和Ⅱ4不患甲病、Ⅲ5患甲病,无中生有为隐性;Ⅲ5为女性患者,而其父亲正常,所以不可能是伴X隐性遗传病,因此,甲病的遗传方式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由于Ⅱ1不携带乙病的致病基因,而Ⅲ1和Ⅲ3都患乙病,其父母都不患乙病,所以乙病属于伴X隐性遗传病.(3)由Ⅰ2基因型为bbX d Y,Ⅰ1Ⅱ3正常Ⅱ2只患甲病可知,Ⅱ2基因型为bbX D X d,所以Ⅰ1为BbX D X ﹣即:BbX D X d或BbX D X D.(4)正常人体中的一种多肽链由164个氨基酸组成,而患者体内为仅含54个氨基酸的异常多肽链,其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仅含有前54个氨基酸说明之后的氨基酸并未合成,即第55位密码子变成了终止密码子.(5)若仅考虑乙病,Ⅲ3的基因型为X d Y,与一正常女性结婚,生育了一个患乙病的女孩,说明该正常女性是携带者X D X d.这对夫妇婚配的遗传图解如图;故答案为:(1)常染色体隐性Ⅱ3和Ⅱ4不患甲病,其女儿Ⅲ5为患者(2)伴X染色体隐性Ⅱ1不携带乙病的致病基因,而Ⅲ1和Ⅲ3都患乙病,其父母都不患乙病(3)BbX D X d或BbX D X D(4)基因突变 55(5)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基因的显隐性及其与性状表现之间的关系以及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的过程.此题主要考查的是性状及其表现、基因与性状的关系、人类常见的遗传病及其遗传、做题时要抓住题目的主要信息,识图、分析、解答.8.某二倍体植物宽叶(M)对窄叶(m)为显性,高茎(H)对矮茎(h)为显性,红花(R)对白花(r)为显性.基因M、m与基因R、r在2号染色体上,基因H、h在4号染色体上.(1)若基因M、R编码各自蛋白质前3个氨基酸的DNA序列如图,起始密码子均为AUG.若基因M的b链中箭头所指的碱基C突变为A,其对应的密码子将由GUC变为UUC.正常情况下,基因R在细胞中最多有4个,其转录时的模板位于a(填“a”或“b”)链中.(2)用基因型为MMHH和mmhh的植株为亲本杂交得F,F自交得F2,F2自交性状不分离植株所占的比例为;用隐性亲本与F2中宽叶高茎植株测交,后代中宽叶高茎与窄叶矮茎植株的比例为4:1.(3)基因型为Hh的植株减数分裂时,出现了一部分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Hh型细胞,最可能的原因是(减数第一次分裂时的)交叉互换.考点: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细胞的减数分裂;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分析:分析题文:基因M、m与基因R、r在2号染色体上,则这两对基因表现为连锁遗传;基因H、h在4号染色体上,因此基因M、m与基因H、h或基因R、r与基因H、h可自由组合.分析题图:图示为基因M、R编码各自蛋白质前3个氨基酸的DNA序列,根据起始密码子(AUG)可以判断出基因M转录的模板链为b链,而基因R中转录的模板链为a链.解答:解:(1)由以上分析可知,基因M中b链为转录的模板链,若b链中箭头所指的碱基C突变为A,则基因由CAG→AAG,因此其转录形成的密码子由GUC→UUC.正常情况下,基因R有2个,经过复制后数量最多,即有4个;由以上分析可知,基因R转录时的模板位于a 链中.(2)基因M、m在2号染色体上,基因H、h在4号染色体上,因此基因M、m与基因H、h可自由组合.用基因型为MMHH和mmhh的植株为亲本杂交得F1(MmHh),F1自交得F2,F2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即F2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植株所占的比例为;F2中宽叶高茎植株的基因型及比例为MMHH、MmHH、MMHh、MmHh,用隐性亲本(mmhh)与F2中宽叶高茎植株测交,后代中宽叶高茎(M_H_)所占的比例为,窄叶矮茎植株(mmhh)的比例为,因此测交后代中宽叶高茎:窄叶矮茎=4:1.(3)基因型为Hh的植株减数分裂时,出现了一部分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Hh型细胞,最可能的原因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四分体时期发生了交叉互换.故答案为:(1)GUC UUC 4 a(2) 4:1(3)(减数第一次分裂时的)交叉互换点评:本题结合图解,考查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应用、减数分裂,要求考生识记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过程,能根据起始密码子判断出模板链;掌握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能运用逐对分析法计算相关概率;识记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有一定难度.9.下列甲图中的1个DNA分子有a和d两条链,将甲图中某一片段放大后如乙图所示,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甲图中,A和B均是DNA分子复制过程中所需要的酶,其中A的作用是解旋、断裂氢键.(2)图甲过程在真核细胞中进行的场所有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3)若甲图的1个DNA分子中含100对碱基,其中鸟嘌呤60个,则连续复制3次,需要游离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280个.(4)乙图是甲图的某个片段,该片段所编码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为“…甲硫氨酸﹣精氨酸﹣谷氨酸﹣丙氨酸﹣天冬氨酸﹣缬氨酸…”(甲硫氨酸的密码子是AUG,谷氨酸的密码子是GAA、GAG).则该氨基酸序列合成的场所是核糖体,其中运输谷氨酸的tRNA上所携带的相应的反密码子是CUC.(5)该DNA片段的基本骨架由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而成;DNA分子两条链上的碱基对,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考点:DNA分子的复制;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分析:分析题图甲可知,该图表示DNA分子的复制过程,A是DNA解旋酶,B是DNA聚合酶,a、d是DNA复制的模板链,b、c是新合成的子链,由图甲可知DNA分子复制是边解旋边复制、且是半保留复制的过程.分析乙图可知:图示是某DNA双链的片段和由它控制合成的一段多肽链(甲硫氨酸的密码子是AUG).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其中转录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根据甲硫氨酸的密码子是AUG可知图中乙链为模板链.解答:解:(1)分析题图甲可知,A是DNA解旋酶,作用是断裂氢键,使DNA解旋,形成单链DNA.(2)甲图表示DNA分子的复制过程,在真核细胞中发生在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等结构.(3)该DNA片段是100对碱基,即200个碱基组成,C=G=60个,则A=T=40个;该DNA片段复制3次形成的DNA分子数是23=8个,增加了7个DNA分子,因此该过程中需要游离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分子是:40×7=280个.(4)氨基酸合成多肽链的场所是核糖体.根据以上分析已知乙链为模板链,则谷氨酸的密码子是GAG,所以谷氨酸的tRNA上所携带的相应的反密码子是CUC.(5)DNA分子的基本骨架是由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而成;DNA分子两条链上的碱基对,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故答案为:(1)解旋、断裂氢键(2)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3)280(4)CUC(5)磷酸和脱氧核糖碱基互补配对点评:对于DNA分子的基本组成单位、DNA分子的结构、DNA分子复制的综合理解应用,把握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是本题考查的重点.10.如图表示某些植物的体细胞中基因和染色体的组成情况,请根据下列条件判断:。
2017-2018学年内蒙古巴彦淖尔一中高一(下)月考生物试卷(普通班)(4月份)一、单项选择题(每空2分共60分)1.在提取叶绿素时,加入少量碳酸钙的目的是()A.增加叶绿素的溶解度B.破坏膜系统,使叶绿素被充分提取C.防止叶绿素在提取时遭到破坏D.防止叶绿素与其他物质结合2.下列关于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叶绿体色素提取液置于光源和三棱镜之间,连续光谱中只有红光区域变暗B.用无水乙醇将叶绿体中的色素进行分离C.在划出一条滤液细线后紧接着重复划线2~3 次D.滤液细线不能触及层析液3.提取高等植物的叶绿体中色素依据的原理是()①纸层析法②各种色素在滤纸上扩散速度不同③叶绿体中各种色素均可溶于有机溶剂④各种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A.①②③④B.①②③ C.②③D.③4.下列关于细胞中元素与光合作用关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在光合作用中C元素从CO2先后经C3、C5形成(CH2O)B.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中的氧来自于水C.N是叶绿素的组成元素之一,缺乏N植物光合作用受到影响D.P是构成ATP的必需元素,光合作用中光反应和暗反应过程均有ATP的合成5.用高倍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处于分裂间期和中期的细胞数目大致相等B.视野中不同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可能不相等C.观察处于分裂中期的细胞,可清晰看到赤道板和染色体D.细胞是独立分裂的,因此可选一个细胞持续观察它的整个分裂过程6.在光照最强的夏季的中午,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反而会降低.此时,细胞内C3、C5以及ATP含量的变化依次是()A.增加、减少、减少 B.减少、增加、增加C.减少、增加、减少 D.增加、减少、增加7.硝化细菌固定二氧化碳的过程与绿色植物的最主要区别在于()A.碳的来源不同 B.能量来源不同 C.水的不同 D.产物不同8.如图表示德国科学家萨克斯的实验,在叶片光照24小时后,经脱色并用碘液处理,结果有锡箔覆盖的部分呈棕色,而不被覆盖的部分呈蓝色.本实验证明()①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②光合作用需要光③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④光合作用放出氧气⑤光合作用制造淀粉.A.①②B.③⑤C.②⑤D.①③9.下列条件下,改变哪一项与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关系不大?()A.增加空气中氧气含量B.提高温度C.增加空气中CO2的含量D.增加光照强度10.用含14C的二氧化碳来追踪光合作用中碳原子的转移途径,下列各项中能正确表述碳原子转移途径的是()A.CO2﹣→叶绿素﹣→ADP B.CO2﹣→叶绿素﹣→ATPC.CO2﹣→酒精﹣→葡萄糖D.CO2﹣→三碳化合物﹣→葡萄糖11.下列光合作用的物质变化中,必须在光照下才能完成的是()①H2O→[H]+O2②ATP→ADP+Pi ③C3→C6H12O6十C5 ④CO2+C5→C3⑤ADP+Pi→ATP.A.①②B.③④⑤ C.①⑤D.②③④12.下列关于“观察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A.解离有利于根尖分生区细胞分离B.先用低倍镜找到分生区细胞,再换用高倍镜观察C.应连续观察一个细胞从前期到末期的变化D.用龙胆紫染色是为了使染色体或染色质着色13.下列表示四种植物细胞的细胞周期,如果从四种细胞中选择一种用来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最好选用()A.B.C.D.14.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复制、着丝点的分裂、姐妹染色单体的消失依次发生在()A.间期、后期、间期 B.间期、后期、中期C.间期、后期、后期 D.前期、中期、后期15.如图为细胞分裂的某一时期,下列有关此图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细胞中的中心体⑨,与纺锤体的形成有关B.④是一条染色体,包含两条染色单体①和③,②的数量为2C.细胞中有4条染色体,8条染色单体D.在后期时,细胞中有8条染色体,0条染色单体16.下列有关细胞的生长与增殖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体细胞增殖的唯一方式是有丝分裂B.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各时期染色体的行为均相同C.细胞核中DNA的含量相对稳定是限制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因素之一D.显微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的一个视野,往往看不全细胞周期各时期的图象17.如图为有关细胞增殖的概念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过程中无纺锤丝和染色体的出现,人的红细胞以此种方式增殖B.②过程是细胞分裂的主要方式C.进行②过程时,染色体和核DNA在各个时期的数量变化规律完全相同D.③过程约占细胞周期的5%,主要完成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18.菠菜根的分生区细胞不断分裂使根向远处生长,在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的是()A.细胞分裂间期,中心体的两个中心粒各自产生一个新的中心粒B.细胞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较固定、数目较清晰C.细胞分裂前期,核膜和核仁逐渐消失D.细胞分裂末期,高尔基体参与细胞壁的形成19.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不同主要发生在()A.前期和中期B.末期和间期C.前期和末期D.末期和中期20.与有丝分裂前期的细胞相比较,分裂后期的细胞内()A.DNA 数目增加一倍,染色体数目不变B.DNA 数目和染色体数目增加一倍C.DNA 数目不变,染色体数目增加一倍D.DNA 数目和染色体数目都不变21.某同学观察根尖有丝分裂实验后,绘制的各时期细胞图,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有丝分裂的分裂期,细胞出现的先后顺序是①⑤②③B.图中M为赤道板、N为核仁、P为星射线C.有丝分裂过程中,核DNA的复制与染色体复制是同步进行的D.细胞④内有蛋白质的合成22.下列哪一个现象是在进行分裂的动物细胞中不能出现的()A.染色单体分开B.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C.核膜消失D.赤道板的位置上出现细胞板23.下列关于细胞分裂、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分化使细胞的遗传物质有所差异,导致细胞形态和功能各不相同B.个体发育过程中细胞的分裂、分化和凋亡对于生物体都具有积极意义C.细胞分裂存在于个体发育的整个生命中,细胞分化仅发生于胚胎阶段D.癌细胞与正常细胞相比,遗传物质不一定发生改变24.下列实例可以说明细胞具有全能性的是()A.草履虫通过有丝分裂产生新个体B.小鼠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形成各种血细胞C.小麦种子萌发形成幼苗D.蝴蝶兰的叶肉细胞经离体培养发育成幼苗25.如图表示某个体中细胞经历的各个阶段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a过程表示细胞增殖,不同细胞的细胞周期可能不同B.b过程表示细胞分化,根本原因是不同细胞表达的基因不同C.c过程可能与该个体的饮食、生活习惯、情绪状态有关D.d过程中不同细胞的衰老、凋亡速度相同26.细胞的全能性是指()A.细胞具有全面的生理功能B.细胞既能分化,也能恢复到分化前的状态C.已经分化的细胞全部能进一步分化D.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27.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是普遍存在的生命现象,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原癌基因或抑癌基因发生多次变异累积可导致癌症因此癌症都能遗传B.皮肤上的“老年斑”是细胞凋亡的产物C.多细胞生物细胞的衰老不等同于机体的衰老D.克隆羊的诞生说明高度分化的动物细胞具有全能性28.人体内衰老的红细胞具有下列哪些特征?()①水分减少,细胞萎缩②新陈代谢的速率减慢③某些酶的活性降低④呼吸速率上升⑤色素积累增多⑥细胞的呼吸速率减慢⑦细胞核体积增大⑧细胞膜的通透性改变.A.①②③④⑥B.①②③⑤⑥⑦⑧C.①②③⑤⑥⑧D.①②③④⑤⑧29.下列有关细胞分化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细胞分化使多细胞生物体中的细胞趋向专门化,有利于提高各种生理功能的效率B.细胞分化是生物界中普遍存在的生命现象C.造血干细胞分化形成白细胞的过程是可逆的D.细胞分化是一种持久性的变化30.下列细胞可能癌变的是()A.形态改变B.核增大,染色质固缩C.膜通透性增大,运输能力降低D.酶的活性降低二.非选择题31.1880年,德国科学家恩格尔曼以水绵为实验材料,把载有水绵和能运动的好氧细菌的临时装片放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如下实验:A.将水绵细胞置于暗处,然后用白光作点状照明,悬浮液中的好氧细菌向近叶绿体的光点集中;B.用光照射整个细胞,可以观察到好氧细菌聚集在叶绿体周围.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该实验说明光合作用的场所是______.(2)细菌聚集在叶绿体周围是因为光合作用能释放______.(3)后来恩格尔曼对实验加以改进,将可见光经三棱镜后照到临时装片上,结果发现在______光区域和______光区域好氧细菌特别多.(4)参与光合作用的色素分为______和______两大类.(5)写出光合作用的反应方程式:______.32.图是光合作用过程的图解,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光合作用的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A阶段进行的场所是______.B阶段进行的场所是______.(2)写出图中所示物质的名称:④______;⑤______.(3)C、D化学过程的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33.图是有关细胞有丝分裂的图解,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A为分裂期的______期,图B为分裂期的______期,图C为分裂期的______期.(2)图B中含______条染色体,______条染色单体,______个DNA分子.(3)着丝点分裂发生在______图,核膜核仁消失发生在______图.34.根据如图回答问题:(1)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从______开始到______结束.(2)图A表示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cd段表示细胞分裂的______期,染色体变化的主要特______,de段表示细胞分裂的______期.(3)细胞核内DNA含量加倍发生在______段.纺锤体出现是在______段,最易辨认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时期是______段.(4)图B表示的细胞分裂期相当于图A中______段,分裂后形成的子细胞中含有染色体______条.35.如图是某细胞增殖和分化的概念图,据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图A表示的是______过程,图B表示的是______过程.(2)图中b、c、d、e它们具有相同的______.(3)若a为植物细胞,而d能在体外条件下培养成一个植物体,则说明d具有______性.(4)a、b、c、d、e这五个细胞相比,哪一个细胞的全能性是最大的?______.2017-2018学年内蒙古巴彦淖尔一中高一(下)月考生物试卷(普通班)(4月份)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空2分共60分)1.在提取叶绿素时,加入少量碳酸钙的目的是()A.增加叶绿素的溶解度B.破坏膜系统,使叶绿素被充分提取C.防止叶绿素在提取时遭到破坏D.防止叶绿素与其他物质结合【考点】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分析】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①提取色素原理:色素能溶解在酒精或丙酮等有机溶剂中,所以可用无水酒精等提取色素.②分离色素原理:各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速度不同,从而分离色素.溶解度大,扩散速度快;溶解度小,扩散速度慢.③各物质作用:无水乙醇或丙酮:提取色素;层析液:分离色素;二氧化硅:使研磨得充分;碳酸钙:防止研磨中色素被破坏.④结果:滤纸条从上到下依次是:胡萝卜素(最窄)、叶黄素、叶绿素a(最宽)、叶绿素b (第2宽),色素带的宽窄与色素含量相关.【解答】解: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时加入加入碳酸钙的目的是防止色素被破坏.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色素提取和分离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难度不大.2.下列关于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叶绿体色素提取液置于光源和三棱镜之间,连续光谱中只有红光区域变暗B.用无水乙醇将叶绿体中的色素进行分离C.在划出一条滤液细线后紧接着重复划线2~3 次D.滤液细线不能触及层析液【考点】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分析】1、叶绿体色素提取的原理:叶绿体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所以,可以在叶片被磨碎以后用乙醇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2、色素分离原理:叶绿体中的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溶解度低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慢.根据这个原理就可以将叶绿体中不同的色素分离开来.3、滤液划线:(1)用毛细管吸少量的滤液沿铅笔线处小心均匀地划一条滤液细线(细而齐);(2)干燥后重复划3﹣4次.4、滤纸上的滤液细线如果触到层析液,细线上的色素就会溶解到层析液中,就不会在滤纸上扩散开来,实验就会失败.【解答】解:A、叶绿体色素提取液置于光源与三棱镜之间,由于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因此这两个区域变暗,A错误;B、用层析液将叶绿体中的色素进行分离,B错误;C、在划出一条滤液细线后,待干燥后重复划线2~3次,C错误;D、滤液细线不能触及层析液,防止色素溶解到层析液中,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意在考查考生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3.提取高等植物的叶绿体中色素依据的原理是()①纸层析法②各种色素在滤纸上扩散速度不同③叶绿体中各种色素均可溶于有机溶剂④各种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A.①②③④B.①②③ C.②③D.③【考点】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分析】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提取色素的原理是:色素能溶于有机溶剂;分离色素的原理是: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在滤纸上扩散速度不同,即溶解度越大,随着层析液扩散的速度越快.【解答】解:①纸层析法是分离各种色素的方法,不是提取色素的原理,故①错误;②各种色素在滤纸上扩散速度不同是分离色素的原理,而不是提取色素的原理,故②错误;③叶绿体中各种色素均可溶于有机溶剂,所以可以用有机溶剂提取色素,这是该实验提取色素的原理,故③正确;④各种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是分离色素的原理,而不是提取色素的原理,故④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意在考查考生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4.下列关于细胞中元素与光合作用关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在光合作用中C元素从CO2先后经C3、C5形成(CH2O)B.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中的氧来自于水C.N是叶绿素的组成元素之一,缺乏N植物光合作用受到影响D.P是构成ATP的必需元素,光合作用中光反应和暗反应过程均有ATP的合成【考点】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无机盐的主要存在形式和作用.【分析】根据光合作用过程可知,光反应阶段水的光解产生的氧气中的氧全部来自于水,暗反应中的C先进入C3,再还原成有机物.【解答】解:A、在光合作用的暗反应过程中C元素从CO2先后经C3最终形成(CH2O),A 错误;B、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中的氧来自于CO2,而水中的氧全部生成了氧气,B错误;C、叶绿素的组成元素有C、H、O、N、mg等,而叶绿素的主要作用是吸收、传递、转化光能,所以缺乏N植物光合作用受到影响,C正确;D、A TP的组成元素有C、H、O、N、P,光合作用中光反应阶段ADP和磷酸生成ATP,暗反应过程中三碳化合物的还原需要还原氢和A TP,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光合作用过程中各种元素的去向,要注意在光合作用反应前后各种元素是守恒的,而且在暗反应阶段C5中的C原子是不进入有机物的.5.用高倍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处于分裂间期和中期的细胞数目大致相等B.视野中不同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可能不相等C.观察处于分裂中期的细胞,可清晰看到赤道板和染色体D.细胞是独立分裂的,因此可选一个细胞持续观察它的整个分裂过程【考点】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分析】一个细胞周期=分裂间期(在前,时间长大约占90%~95%,细胞数目多)+分裂期(在后,时间短占5%~10%,细胞数目少),所以观察到的间期的细胞数目远远多于其他时期的细胞数目.赤道板表示细胞中央的位置,不是真实存在的结构.该实验需要制作临时装片,其步骤为:解离、漂洗、染色和制片,其中解离步骤后细胞已经死亡.【解答】解:A、分裂间期占细胞周期的时间长,所以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数目远多于处于中期的细胞数目,A错误;B、有丝分裂分裂后期,由于着丝点的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其他时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都与体细胞相同,因此视野中不同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可能不相等,B正确;C、赤道板不是真实存在的结构,因此无法观察到,C错误;D、经过解离步骤后,细胞已经死亡,因此无法观察到细胞分裂的动态过程,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对于此类试题要求考生掌握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选用的试剂、实验结果等,特别是C选项和D选项,要求考生明确赤道板不是真实存在的结构;细胞经过解离后已经失去活性.6.在光照最强的夏季的中午,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反而会降低.此时,细胞内C3、C5以及ATP含量的变化依次是()A.增加、减少、减少 B.减少、增加、增加C.减少、增加、减少 D.增加、减少、增加【考点】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分析】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包括:光照强度、温度、二氧化碳浓度等,其中光照强度主要影响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温度主要影响光合作用过程中酶的活性;而二氧化碳浓度影响光合作用暗反应中的二氧化碳的固定.【解答】解:夏季中午,由于光照过强、温度过高,导致部分气孔关闭,吸收二氧化碳减少.根据卡尔文循环的图解可推断:二氧化碳减少时,C5化合物无法与二氧化碳结合而积累,导致C5增加,而C3化合物生成量减少;由于C3化合物生成量减少,导致光反应产生的ATP也不会消耗,短时间内会出现ATP增加.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要求考生能够识记光合作用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能够根据暗反应中的卡尔文循环判断二氧化碳的变化对C3、C5以及ATP生成量的影响,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推理能力.另外考生要注意:A TP在细胞内含量很少,是依靠不断循环得到再生的,因此ATP不消耗就没有ADP返回光反应,因此ATP不会无限增加.7.硝化细菌固定二氧化碳的过程与绿色植物的最主要区别在于()A.碳的来源不同 B.能量来源不同 C.水的不同 D.产物不同【考点】化能合成作用.【分析】化能合成作用:自然界中少数种类的细菌,虽然细胞内没有叶绿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但是能够利用体外环境中的某些无机物氧化时所释放的能量来制造有机物,这种合成作用,叫做化能合成作用,这些细菌也属于自养生物.硝化细菌,不能利用光能,但能将土壤中的NH3氧化成HNO2,进而将HNO2氧化成HNO3.硝化细菌能利用这两个化学反应中释放出来的化学能,将CO2和水合成为糖类,这些糖类可供硝化细菌维持自身的生命活动.【解答】解:A、硝化细菌的化能合成作用和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的碳源相同,都来自二氧化碳,A错误;B、光合作用利用的是光能,化能合成作用利用的是氧化外界无机物获得生长所需要的能量,B正确;C、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的反应物都有水,没有什么不同,C错误;D、硝化细菌的化能合成作用和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形成的产物都是氧气和葡萄糖,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硝化细菌的代谢特点,意在考查考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8.如图表示德国科学家萨克斯的实验,在叶片光照24小时后,经脱色并用碘液处理,结果有锡箔覆盖的部分呈棕色,而不被覆盖的部分呈蓝色.本实验证明()①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②光合作用需要光③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④光合作用放出氧气⑤光合作用制造淀粉.A.①②B.③⑤C.②⑤D.①③【考点】光合作用的发现史.【分析】本题考查对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淀粉)实验的理解.要点:光是制造有机物的必要条件;光合作用制造淀粉.实验步骤:(1)暗处理: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把叶片中的淀粉全部转运和消耗.(2)部分遮光: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遮盖起来,然后移到阳光下照射.(3)几小时后,摘下叶片,去掉遮光的纸片.(4)脱色: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使叶片中的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叶片变成黄白色.(5)漂洗、染色:用清水漂洗叶片,再把叶片放到培养皿里,向叶片滴加碘液.(6)观察:稍停片刻,用清水冲掉碘液,观察叶片颜色发生了什么变化.【解答】解:实验现象:被黑纸片遮盖的部分没有变蓝色,见光部分变成蓝色.现象分析:(1)见光部分可以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淀粉遇碘变蓝色.(2)一个叶片不同处理是为了设置对照.此实验中的变量是光照.实验结论: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光合作用需要光.故选:C【点评】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是中考的一个高频考点,很多中考试题的实验都是从这里改编而来的,常见的是解释某一实验现象,因此,我们要弄清实验的主要步骤:暗处理→部分光照→光照→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并说出暗处理、部分光照、酒精脱色、隔水加热、漂洗加碘等的目的.9.下列条件下,改变哪一项与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关系不大?()A.增加空气中氧气含量B.提高温度C.增加空气中CO2的含量D.增加光照强度【考点】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1、温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在最适温度下酶的活性最强,光合作用强度最大,当温度低于最适温度,光合作用强度随温度的增加而加强,当温度高于最适温度,光合作用强度随温度的增加而减弱.2、二氧化碳浓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光合作用强度随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而增强.当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到一定的值,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强.3、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强.当光照强度增加到一定的值,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强.【解答】解:A、增加空气中氧气含量对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关系不大,A正确;B、适当提高温度,可增强光合作用酶的活性,有利于提高农作物的产量,B错误;C、适当增加空气中CO2的含量,光合作用强度会随之增强,有利于提高农作物的产量,C错误;D、适当增加光照强度,光合作用强度会随之增强,有利于提高农作物的产量,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意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光合作用过程是考查的重点和难点,可以通过流程图分析,表格比较,典型练习分析强化学生的理解.要注意,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而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光合作用为呼吸作用提供有机物和氧气,呼吸作用为光合作用提供二氧化碳和水.10.用含14C的二氧化碳来追踪光合作用中碳原子的转移途径,下列各项中能正确表述碳原子转移途径的是()A.CO2﹣→叶绿素﹣→ADP B.CO2﹣→叶绿素﹣→ATPC.CO2﹣→酒精﹣→葡萄糖D.CO2﹣→三碳化合物﹣→葡萄糖【考点】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分析】光合作用的暗反应吸收CO2,二氧化碳的固定:CO2+C5→2C3(在酶的催化下),三碳化合物的还原:C3+[H]→(CH2O)+C5(在ATP供能和酶的催化下).【解答】解:在暗反应过程中,碳元素经二氧化碳的固定形成三碳化合物,三碳化合物又经过还原氢和ATP的还原生成碳水化合物和五碳化合物,所以14C的二氧化碳来追踪光合作用中的碳原子,碳原子的转移途径是:CO2→C3化合物→糖类.故选:D.【点评】不同重点考查光合作用的物质变化,是高考考查的重点,注意识记.是一道基础性题目.11.下列光合作用的物质变化中,必须在光照下才能完成的是()。
2017-2018学年内蒙古巴彦淖尔一中高三(上)期末生物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关于细胞生命历程中有关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A.衰老的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B.细胞分化是细胞在遗传物质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C.成熟生物体中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不受基因的调控 D.原癌基因主要负责调节细胞周期,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2.对图中四幅图的描述,正确的是()A.图I显现出该植物细胞正处于光合速率小于细胞呼吸速率的状态 B.图Ⅱ虚线表示酶促反应中提高温度后的变化曲线 C.图Ⅲ表明种群在自然状态下增长率无法超出X曲线的增长率 D.图Ⅳ曲线表明肝脏中肝糖原在c点时积累最多3.以下选项正确的是()A.在t时加酶后反应的曲线由Ⅰ变为Ⅲ B.说明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C.菠菜叶肉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 D.某二倍体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后期模式图4.关于动物体液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机体内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受反馈调节 B.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迅速而准确 C.血液中某激素的浓度可反映该激素的分泌量 D.激素的分泌量可随内、外环境的改变变化5.如图为在最适温度和光照强度下,测得甲、乙两种植物的光合速率随环境中CO2浓度的变化情况,相关说法错误的是()A.植物乙比植物甲对CO2浓度更敏感 B.当CO2吸收量为c时,植物甲与植物乙合成有机物的量相等 C.d点时植物甲细胞内产生ATP的结构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叶绿体 D.适当降低光照强度,b点将向右移动6.如图1为果蝇的精原细胞增殖以及形成精子过程中一个细胞内同源染色体数量(单位:对)的变化曲线,图2表示该果蝇的一个细胞分裂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CD段细胞内含有4条X染色体,4个染色体组 B.AB段、FG段均可发生基因突变和基因的自由组合 C.若染色体①上有基因B,染色体②的相同位点上有基因b,则其原因是在AB段发生了基因突变 D.图2细胞是次级精母细胞,精原细胞形成精子的过程中存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二、非选择题7.图①②③分别表示细胞中发生的3种生物大分子的合成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人体内,图①过程发生的主要场所是_________,图②过程是在_________酶的作用下,将核糖核苷酸连接在一起形成α链.(2)细胞内酶的合成_________(填“一定”或“不一定”)需要经过图③过程.(3)假若转录形成α链的基因中有一个碱基对发生了替换,导致该基因编码的肽链中氨基酸数目减少,其原因可能是基因中碱基对的替换导致_________.(4)细胞中控制某种酶合成的基因发生了突变,导致该酶所催化的化学反应速率变慢,可能是突变导致该酶的活性降低,还可能是突变导致该酶_________.基因除了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还能通过_________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8.蝴蝶为ZW性别决定的二倍体(染色体为2N),自然界中蝴蝶翅的颜色有白色和灰色两种,由等位基因A/a控制.研究者进行如下杂交实验:杂交组合一:♀灰翅×♂白翅→F1均为灰翅杂交组合二:♀白翅×♂灰翅→F1均为灰翅回答下列问题:(1)若要研究该蝴蝶的基因组,需要测定_________条染色体上DNA的序列.(2)通过杂交实验可以确定,A/a位于_________染色体上.(3)杂交组合一的F1随机交配得到F2,选出F2中的灰翅个体再随机交配得到的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4)研究人员发现基因B的产物能够抑制A基因表达,所以将一个B基因导入基因型为aa的受精卵的染色体上,受精卵发育成蝴蝶甲.①若甲为雌性,将其与纯合灰翅杂交,子代表现型及比例可能有_________种情况,若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则B基因导入了W染色体上.②若甲为雄性,能否通过一次杂交确定B基因是导入性染色体还是常染色体上?_________若能,请写出所选雌性个体基因型及判断依据;若不能,请说明原因_________.9.如图脊髓反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1)假设M是一块肌肉,现切断a处,分别用一定强度的电流刺激Ⅱ处,肌肉_________;刺激Ⅲ处,肌肉_________.(2)研究表明,不少重症肌无力患者是由于受病毒感染后,机体产生抗体,能与③处的受体结合,阻碍兴奋的传导,导致肌无力.在免疫学上此种重症肌无力属于一种_________病.(3)决定反射的时间长短的主要因素是上图中的_________结构(填标号).已知突触前神经元释放的某种递质可使突触后神经元兴奋,当完成一次兴奋传递后,该种递质立即被分解.某种药物可以阻止该种递质的分解,这种药物的即时效应是_________.(4)图中代表感受器的应为标号_________,感受器接受刺激后,接受刺激部位的膜内电位变化为_________.10.生态学家对某池塘进行能量流动调查,表是此生态系统第一、第二、第三营-2-1(1)池塘中的各种生物共同构成一个_________.某个季节由于光照减弱,导致某种鱼类向上转移,此现象表明环境因素的改变可使生物群落的_________发生改变.(2)从表中数据可知,第二营养级和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_,若粪便迅速被分解,植食动物粪便中的能量属于表中的_________(填表中数值)J•hm -2•a -1的一部分.(3)由于生活污水的排放,池塘中的N 、P 含量升高,会引起水体的富营养化,导致藻类等浮游生物大量繁殖,它们死亡后被微生物分解,引起水体的溶氧量_________,造成鱼类数量减少,进一步破坏了生态系统稳态,这种调节方式称为_________.【生物--生物技术实践】(15分)11.近年来,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引发全民关注美食的热潮,其中多次讲述了利用不同微生物的发酵作用制作的美味食品.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在果醋制作时,运用醋酸菌在供应_________和糖源充足时,将糖分解成醋酸;在糖源不充足时,也可以利用酒精生成醋酸,请写出该过程的化学反应式:_________CH 3COOH+H 2O.(2)腐乳制作的流程是:让豆腐上长出毛霉→加盐腌制→加卤汤装瓶→密封腌制.用盐腌制时,应注意控制_________;配制卤汤时,要使卤汤中酒的含量控制在_________%左右.(3)制作泡菜的原理是_________.蔬菜在腌制过程中,会产生亚硝酸盐,在_________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_________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_________色染料.2017-2018学年内蒙古巴彦淖尔一中高三(上)期末生物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01.下列关于细胞生命历程中有关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A.衰老的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B.细胞分化是细胞在遗传物质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C.成熟生物体中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不受基因的调控 D.原癌基因主要负责调节细胞周期,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考点】衰老细胞的主要特征;细胞的分化;细胞凋亡的含义;恶性肿瘤的防治.【分析】1、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的实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2、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编程序死亡的过程.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的生命历程,对生物体是有利的,而且细胞凋亡贯穿于整个生命历程.3、衰老细胞的特征:(1)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但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2)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3)细胞色素随着细胞衰老逐渐累积;(4)有些酶的活性降低;(5)呼吸速度减慢,新陈代谢减慢.4、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解答】解:A、衰老的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但细胞核体积增大,故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会发生相应的变化,A正确;B、细胞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遗传物质未变化,B错误;C、成熟生物体中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属于细胞凋亡,受基因的调控,C 错误;D、原癌基因主要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抑癌基因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细胞分化、细胞凋亡、细胞癌变和细胞衰老的相关内容,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分化的概念,掌握细胞分化的实质;识记细胞衰老、凋亡和癌变的基础知识,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2.对图中四幅图的描述,正确的是()A.图I显现出该植物细胞正处于光合速率小于细胞呼吸速率的状态 B.图Ⅱ虚线表示酶促反应中提高温度后的变化曲线 C.图Ⅲ表明种群在自然状态下增长率无法超出X曲线的增长率 D.图Ⅳ曲线表明肝脏中肝糖原在c点时积累最多【考点】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酶的特性;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专题】坐标曲线图;种群和群落.【分析】据图分析:Ⅰ表示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叶绿体除了吸收线粒体释放的二氧化碳外还要吸收环境中的二氧化碳.Ⅱ图中达到反应平衡的时间缩短,活性平衡点没有改变;Ⅲ曲线X与Y之间表示环境阻力;Ⅳ曲线中糖原积累最多的点在曲线与横轴的第二个交点.【解答】解:A、图I显现出该植物细胞正处于光合速率大于细胞呼吸速率的状态,A错误;B、图Ⅱ虚线表示酶促反应中提高酶的数量后的变化曲线,B错误;C、由于环境阻力的存在,图Ⅲ表明种群在自然状态下增长率无法超出X曲线的增长率,C正确;D、Ⅳ曲线中糖原积累最多的点在曲线与横轴的第二个交点,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结合图示主要考查识图判断和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与运用,意在强化学生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酶促反应、种群的增长曲线和糖类代谢的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运用.3.以下选项正确的是()A.在t时加酶后反应的曲线由Ⅰ变为Ⅲ B.说明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C.菠菜叶肉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 D.某二倍体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后期模式图【考点】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细胞的减数分裂;生长素的作用以及作用的两重性.【分析】1、酶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提高反应速率,缩短反应时间,但不改变反应结果;2、生长素的作用具有双重性,实例有顶端优势、根的向地性;3、高等植物细胞没有中心体.4、图中没有同源染色体,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解答】解:A、酶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提高反应速率,缩短反应时间,但不改变反应结果,所以在t时加酶后反应的曲线由Ⅰ变为Ⅲ,A正确;B、胚芽鞘的向光性不能体现生长素作用的双重性,B错误;C、菠菜是高等植物细胞,细胞中没有中心体,C错误;D、图中没有同源染色体,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的重点就是曲线图、细胞图、细胞分裂图等图形的分析,在高中生物试题中很常见,学会分析图是能解决此类试题的关键.4.关于动物体液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机体内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受反馈调节 B.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迅速而准确 C.血液中某激素的浓度可反映该激素的分泌量 D.激素的分泌量可随内、外环境的改变变化【考点】动物激素的调节.【专题】正推法;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分析】1、激素是由内分泌腺的腺细胞所分泌的、对人体有特殊作用的化学物质,它在血液中含量极少,但是对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和生殖等生理活动却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激素分泌过多或过少,人体会患相应的疾病.2、人体激素的特点有:(1)微量和高效;(2)通过体液运输;(3)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并且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3、下丘脑通过释放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来促进垂体合成和分泌促甲状腺激素(TSH),TSH则可以促进甲状腺的活动,合成和释放甲状腺激素,当甲状腺激素达到一定浓度后,这个信息又会反馈给下丘脑和垂体,从而抑制两者的活动,甲状腺激素就可以维持在相对稳定水平.这就是所谓反馈调节.用,A正确;B、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缓慢,作用范围广泛,作用时间持久,B错误;C、激素分泌后,主要通过血液循环运输到全身各处,血液中某激素浓度可反映该激素的分泌量,C正确;D、激素的分泌量可随内、外环境的改变而变化,如当人体失水过多、饮水不足或吃的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多→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同时大脑皮层产生渴觉(主动饮水),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激素分泌的调节、激素的特点、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难度适中.5.如图为在最适温度和光照强度下,测得甲、乙两种植物的光合速率随环境中CO2浓度的变化情况,相关说法错误的是()A.植物乙比植物甲对CO2浓度更敏感 B.当CO2吸收量为c时,植物甲与植物乙合成有机物的量相等 C.d点时植物甲细胞内产生ATP的结构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叶绿体 D.适当降低光照强度,b点将向右移动【考点】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中曲线表示在最适温度和光照强度下,测得甲、乙两种植物的光合速率随环境中C02浓度的变化情况,无二氧化碳时,两植物只进行细胞呼吸,随着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光合速率逐渐增强,直到达到二氧化碳的饱和点.【解答】解:A、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环境中C02浓度升高到一定程度后,植物乙C02的吸收量降低幅度大,植物甲C02的吸收量保持不变,可见植物乙比植物甲对C02浓度更敏感,A正确;B、当C02吸收量为c时,植物甲与植物乙的净光合速率相等,由于植物甲比植物乙的呼吸速率大,根据实际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因此植物甲合成有机物的量比植物乙多,B错误;C、d点时植物甲细胞内既进行光合作用,也进行呼吸作用,所以产生ATP的结构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叶绿体,C正确;D、根据题意,图中曲线是在最适的光照强度条件下测得的C02吸收量,因此光照强度减弱C02的吸收量降低,b点时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降低光照强度后,需要环境中提供较高浓度的C02才能使C02吸收量与C02释放量相等,因此b点将右移,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影响光合作用因素,意在考查考生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的能力.6.如图1为果蝇的精原细胞增殖以及形成精子过程中一个细胞内同源染色体数量(单位:对)的变化曲线,图2表示该果蝇的一个细胞分裂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CD段细胞内含有4条X染色体,4个染色体组 B.AB段、FG段均可发生基因突变和基因的自由组合 C.若染色体①上有基因B,染色体②的相同位点上有基因b,则其原因是在AB段发生了基因突变 D.图2细胞是次级精母细胞,精原细胞形成精子的过程中存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考点】有丝分裂过程及其变化规律;细胞的减数分裂.【专题】坐标曲线图;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分析】精原细胞既能进行有丝分裂进行增殖,又能进行减数分裂产生精子.而经过有丝分裂,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不变,因此仍然存在同源染色体;而减数分裂使染色体数目减半,并且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后分离.分析图解:图1中,AF区段表示有丝分裂,FG区段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HI区段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阶段.图2中,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并且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因此该细胞是处于减二后期的次级精母细胞.【解答】解:A、曲线图表示的是二倍体动物精原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内同源染色体对数的变化,CD段表示的是有丝分裂后期,此时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染色体数量加倍,X染色体2个,染色体组有4个,A错误;B、AB段表示有丝分裂间、前、中期,只可以发生基因突变,不能发生基因重组;FG段表示第一次减数分裂,此过程中可以发生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B错误;C、若染色体①上有基因B,染色体②的相同位点上有基因b,则其原因是在FG段发生了基因突变,C错误;D、图2中,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并且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因此该细胞是处于减二后期的次级精母细胞,精原细胞形成精子的过程中存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D 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着重考查了细胞分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细胞有丝分裂以及减数分裂的过程以及特点的掌握,难度适中.考生要能够通过细胞分裂图判断细胞所属时期,并且明确②⑤染色体上存在等位基因可能是基因突变,也可能是交叉互换;乙图中表示的是同源染色体的对数,因此可以根据细胞中有无同源染色体判断细胞的分裂方式和时期.二、非选择题7.图①②③分别表示细胞中发生的3种生物大分子的合成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人体内,图①过程发生的主要场所是细胞核,图②过程是在RNA聚合酶的作用下,将核糖核苷酸连接在一起形成α链.(2)细胞内酶的合成不一定(填“一定”或“不一定”)需要经过图③过程.(3)假若转录形成α链的基因中有一个碱基对发生了替换,导致该基因编码的肽链中氨基酸数目减少,其原因可能是基因中碱基对的替换导致终止密码子提前出现,翻译提前终止.(4)细胞中控制某种酶合成的基因发生了突变,导致该酶所催化的化学反应速率变慢,可能是突变导致该酶的活性降低,还可能是突变导致该酶数量减少.基因除了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还能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考点】DNA分子的复制;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专题】图文信息类简答题;DNA分子结构和复制;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分析】DNA复制是以亲代DNA分子为模板合成子代DNA分子的过程. DNA复制条件:模板(DNA的双链)、能量(ATP水解提供)、酶(解旋酶和聚合酶等)、原料(游离的脱氧核苷酸).转录是指在细胞核内,以DNA一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RNA 的过程.翻译是指在细胞质中,以信使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的过程.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①是以DNA的两条链为模板,进行的是DNA复制过程,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②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进行的是转录过程,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③是以mRNA为模板,进行的是翻译过程,发生在核糖体上.【解答】解:(1)①是DNA分子复制过程,在人体内,该过程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②是转录过程,该过程需要RNA聚合酶的催化.(2)酶是蛋白质或RNA,其中蛋白质类酶的合成需要经过翻译过程,而RNA类酶的合成不需要经过翻译过程,因此细胞内酶的合成不一定需要经过图③翻译过程.(3)假若转录形成α链的基因中有一个碱基对发生了替换,导致该基因编码的肽链中氨基酸数目减少,其原因可能是基因中碱基对的替换导致终止密码子提前出现,翻译提前终止.(4)细胞中控制某种酶合成的基因发生了突变,导致该酶所催化的化学反应速率变慢,可能是突变导致该酶的活性降低,还可能是突变导致该酶数量减少.基因除了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还能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1)细胞核RNA聚合(2)不一定(3)终止密码子提前出现,翻译提前终止(4)数量减少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点评】本题考查DNA的复制、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要求考生识记DNA分子复制、转录和翻译的过程、场所、条件及产物,能正确分析题图,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8.蝴蝶为ZW性别决定的二倍体(染色体为2N),自然界中蝴蝶翅的颜色有白色和灰色两种,由等位基因A/a控制.研究者进行如下杂交实验:杂交组合一:♀灰翅×♂白翅→F1均为灰翅杂交组合二:♀白翅×♂灰翅→F1均为灰翅回答下列问题:(1)若要研究该蝴蝶的基因组,需要测定N+1条染色体上DNA的序列.(2)通过杂交实验可以确定,A/a位于常染色体上.(3)杂交组合一的F1随机交配得到F2,选出F2中的灰翅个体再随机交配得到的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灰翅:白翅=8:1.(4)研究人员发现基因B的产物能够抑制A基因表达,所以将一个B基因导入基因型为aa的受精卵的染色体上,受精卵发育成蝴蝶甲.①若甲为雌性,将其与纯合灰翅杂交,子代表现型及比例可能有3种情况,若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_灰色雌性:白色雄性=1:1,则B基因导入了W染色体上.②若甲为雄性,能否通过一次杂交确定B基因是导入性染色体还是常染色体上?不能若能,请写出所选雌性个体基因型及判断依据;若不能,请说明原因无论B 导入那一条染色体上,子代表现型及比例均相同.【考点】伴性遗传.【专题】遗传基本规律计算;伴性遗传.【分析】根据题意分析:杂交组合一:♀灰翅×♂白翅→F1均为灰翅;杂交组合二::♀白翅×♂灰翅→F1均为灰翅;正反交结果相同,说明是常染色体遗传,且灰翅是显性性状,据此答题.【解答】解:(1)已知蝴蝶为ZW性别决定的二倍体(染色体为2N),所以其基因组需要测定N+1条染色体上DNA的序列.(2)根据题意分析已知蝴蝶翅的颜色为常染色体遗传,且灰翅是显性性状,所以A/a位于常染色体上.(3)杂交组合一的F1Aa随机交配得到F2,基因型为1/4AA、1/2Aa、1/4aa,选出F2中的灰翅个体(1/3AA、2/3Aa)再随机交配得到的子代aa=2/3×2/3×1/4=1/9,所以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灰翅:白翅=8:1.(4)①若甲为雌性,将其与纯合灰翅杂交,子表现型及比例可能有3种情况,分别是导入常染色体、导入Z染色体、导入W染色体;若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灰色雌性:白色雄性=1:1,则B基因导入了W染色体上.②若甲为雄性,无论B导入那一条染色体上,子代表现型及比例均相同,所以不能通过一次杂交确定B基因是导入性染色体还是常染色体上.。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中学2018-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说明:本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考试时间为60分钟,卷面总分为100分,第Ⅰ卷应涂在答题卡上,考试完毕后,只交第Ⅱ卷和答题卡。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30X2分共60分)1.下列关于实验操作步骤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用于鉴定可溶性还原糖的某试剂的甲液和乙液,可直接用于蛋白质的鉴定B.脂肪的鉴定实验中需要用显微镜才能看到切片中被染色的脂肪滴C.鉴定可溶性还原糖时,要加入甲液摇匀后,再加入乙液D.用于鉴定蛋白质的某试剂的A液与B液要混合均匀后,再加入含样品的试管中,且必需现混现用2.人的胰岛素和胰蛋白酶的主要成分都是蛋白质,但合成这两种蛋白质的细胞的功能完全不同,下列选项中哪个不是..造成蛋白质功能不同的原因A.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数量不同 B.组成蛋白质的化学元素不同C.组成蛋白质的肽链的空间结构不同 D.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排列顺序不同3.人体细胞中多种多样的蛋白质执行着各种特定的功能,下列生理功能不能..由蛋白质完成的是A.物质运输 B.免疫作用 C.催化生化反应 D.携带遗传信息4.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肯定都有的结构是A.细胞壁 B.细胞质 C.细胞核 D.叶绿体5.2018年初夏,我国太湖水域大面积爆发蓝藻,严重影响了当地居民的生活用水。
蓝藻是原核生物,与蘑菇细胞相比,蓝藻细胞没有A.细胞膜 B.细胞器 C.细胞质 D.核膜6.某多肽是由10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的两条肽链,该多肽中含有肽键A. 10个B. 9个C. 8个D. 1个7.已知20种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是128,现有一个蛋白质分子质量为11186,由2条多肽链组成,问此蛋白质的氨基酸数量最接近于A.98 B.101 C.100 D.998.小麦叶肉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及其分布是A.RNA,细胞质中B.DNA,细胞核、叶绿体和线粒体中C.RNA,细胞核中D.DNA和RNA,细胞核、细胞质、叶绿体、线粒体中9.大豆根尖细胞所含的核酸中,含有碱基A、G、T的核苷酸的种类数共有A.8 B.7 C.5 D.410.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遗传信息的携带者、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依次是A.核酸、蛋白质、细胞、糖类B.糖类、蛋白质、细胞、核酸C.蛋白质、核酸、细胞、糖类D.核酸、蛋白质、糖类、细胞13.原核细胞中,拟核内的遗传物质是指A.DNA B.RNA C.核酸 D.蛋白质和核酸14.组成DNA结构的基本成分是①核糖②脱氧核糖③磷酸④腺嘌呤、鸟嘌呤、胞嘧啶⑤胸腺嘧啶⑥尿嘧啶A.①③④⑤ B.①②④⑥ C.②③④⑤ D.②③④⑥15.有人对某种有机小分子物质的样品进行分析,发现含有C、H、O、N、P等元素,这种有机小分子物质可能是A.蛋白质B.RNA C.麦芽糖D.脱氧核苷酸16.下列物质合成时,不需要氮源的是A.DNA B.尿嘧啶C.唾液淀粉酶D.纤维素17.下列生物属于原核生物的是A.乙肝病毒B.酵母菌C.大肠杆菌D.草履虫18.医生给低血糖休克病人静脉注射5%的葡萄糖溶液,其目的主要是A.供给全面营养B.供给能量C.维持细胞的渗透压D.供给水分19.下列哪种材料可以用于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A.西瓜瓤B.天竺葵叶片C.花生子叶D.苹果20.鸡蛋煮熟后,蛋白质变性失去活性,这是由于高温破坏了蛋白质的A.肽键B.肽链C.氨基酸D.空间结构21.有关遗传信息的叙述,正确的是A.遗传信息只贮存在DNA分子中B.SARS病毒的遗传信息贮存在RNA分子中C.所有生物的DNA都具有相同的脱氧核苷酸排列顺序D.组成DNA的脱氧核苷酸只有4种,所以连成长链时,其排列顺序很少22.棉麻、羊毛和真丝是很多纺织品的原料,它们都来自于生物体,其主要组成成分依次是A.纤维素、蛋白质、蛋白质B.纤维素、蛋白质、纤维素C.纤维素、蛋白质、淀粉D.蛋白质、纤维素、纤维素23.不同生物含有的核酸种类不同。
一、单项选择题:(共35题,每小题2分,共70分)1.下列关于细胞与生命活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B.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所以它的生命活动与细胞无关C.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D.多细胞生物依赖高度分化的细胞密切协作,才能完成生命活动2.下列组合,在生命系统的层次中依次属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一组是( )①一个池塘中的全部生物②一片草地上的全部昆虫③某水库中的全部鲫鱼④一根枯木及枯木上的所有生物A.①②④B.③①④C.①②③D.②③④3.所有原核细胞都具有( )A.核糖体和线粒体B.细胞膜和叶绿体C.内质网和中心体D.细胞膜和核糖体4.将低倍镜换用高倍镜后,一个视野内的( )A.细胞数目增多,体积变大,视野变暗B.细胞数目减少,体积变小,视野变亮C.细胞数目增多,体积变小,视野变亮D.细胞数目减少,体积变大,视野变暗5.细胞学说揭示了( )A.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区别B.细胞为什么要产生新的细胞C.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D.细胞是一个完全独立的单位6.下列哪组糖类物质能与①~②中的叙述依次对应( ) ①存在于RNA中而不存在于DNA中的糖类②存在于动物细胞中而不存在于植物细胞中的糖类A.核糖、乳糖B.脱氧核糖、糖原C.脱氧核糖、淀粉D.核糖、纤维素7.人的胰岛素和胰蛋白酶的化学本质都是蛋白质,但这两种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完全不同,其原因是( )A.不同细胞中遗传信息的表达情况不同B.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数量和排列顺序不同及肽链的盘曲、折叠方式千差万别C.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不同D.蛋白质中组成肽键的化学元素不同8.已知有70多种酶的活性与锌有关,这说明无机盐离子( )A.对维持酸碱平衡有重要作用B.对维持细胞形态有重要作用C.对调节细胞内的渗透压有重要作用D.对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9.在组成生物体蛋白质的氨基酸中,酪氨酸几乎不溶于水,而精氨酸易溶于水,这种差异的产生取决于( )A.两者的R基组成不同B.酪氨酸的氨基多C.两者的结构完全不同D.精氨酸的羧基多11.下列关于细胞主要化学成分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蛋白质的多样性与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序等有关B.SARS病毒因为没有细胞核,所以不存在核酸C.胆固醇、性激素、维生素D都属于脂质D.动物中的糖原和植物细胞中的纤维素都属于多糖12.比较小麦和家兔体内的各种化学元素()A.种类和含量都相差很大B.种类和含量都相差不大C.种类相差很大,其中相同元素的含量都大体相同D.种类大体相同,其中相同元素的含量大都相差很大13.生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两种物质所共有的元素是()A. C、H、O、NB. C、H、OC. H、OD. N、P14.人体内良好的储能物质和主要能源物质分别是()A.脂质和葡萄糖B.脂肪和糖类C.蛋白质和脂肪D.蛋白质和糖类15.下列过程中所散失的水分中主要属于结合水的是()A.种子收获后晒干过程中散失的水B.干种子烘烤过程中散失的水分C.植物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D.洋葱表皮细胞发生质壁分离所散失的水分16.下列物质中都含有氮元素的是()①核糖核酸②糖原③胰岛素④淀粉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17.由4个氨基酸缩合成的一条肽链,失去水分子数和形成的肽键数分别是()A.4和4B.3和3C. 4和3D.3和418.植物细胞壁的重要成分之一是()A.脂类B.糖原C.淀粉D.纤维素19.下列物质不属于脂类的是()A.脂肪酶B.性激素C.胆固醇D.维生素D20.下列有关核酸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核酸由C、H、O、N、P等元素组成B.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C.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DNA和RNAD.核酸能控制蛋白质合成21.下列对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的研究的正确顺序是()A.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生物体-种群-群落-生物圈-生态系统B.细胞-组织-器官-生物体-系统-种群-群落-生物圈-生态系统C.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生物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D.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种群-生物体-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22.在低倍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不在视野中央,而在左上角,该怎样移动装片()A.向左上角移B.向右上角移C.向左下角移D.向右下角移23.由低倍镜转为高倍镜后,可调节的是()A.细准焦螺旋B.粗准焦螺旋C.临时装片D.上升镜筒24.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根本区别是()A.有无核膜B.有无细胞壁C.大小D.新陈代谢类型25.下列每组生物都属于真核生物的一组是()A.衣原体、大肠杆菌B.蓝藻和酵母菌C.草履虫和变形虫D.支原体、放线菌27.RNA在完全水解后得到的化学物质是()A.氨基酸、核苷酸、葡萄糖B.氨基酸、葡萄糖、碱基C.核糖、碱基、磷酸D.脱氧核糖、碱基、磷酸28.科学家常用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作材料来研究细胞膜的组成,是因为()A.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的细胞膜在光学显微镜下容易观察到B.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容易得到C.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在水中容易涨破D.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内没有细胞核和众多的细胞器29.下列哪一项不是作为系统的边界--细胞膜在细胞生命活动中的作用()A.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B.控制细胞的代谢和遗传C.控制物质进出细胞D.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30.下列有关生物膜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膜主要有脂质和蛋白质组成B.细胞膜中还有少量的糖类C.不同功能的细胞的细胞膜中蛋白质分子是相同的D.在组成细胞膜的脂质中,磷脂最丰富31.组成核酸的五碳糖、碱基、核苷酸和磷酸的种类分别是()A.2、5、8、1B.1、2、5、8C.8、2、5、1D.2、5、5、132.在RNA中无法找到的是()A.磷酸B.核糖核苷酸C.腺嘌呤D.胸腺嘧啶33.细胞内无机盐的作用不包括()A.调节生命活动B.维持酸碱平衡C.组成某些化合物D.提供营养34.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构成细胞膜的物质是()A.蛋白质B.纤维素C.磷脂D.糖类35.糖原、核酸、淀粉的基本组成单位分别是()A.碱基、单糖、氨基酸B.葡萄糖、核苷酸、葡萄糖C.葡萄糖、核苷酸、麦芽糖D.单糖、核苷酸、葡萄糖巴市中学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国际班生物试题第II卷(非选择题,共30分)二、非选择题(共3题,共30分)36.(11分)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甲、乙两图中属于原核细胞的是,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___ 。
内蒙古巴彦淖尔一中普通高中生物必修一试卷及答案一、多选题1.{肉毒杆菌是一种对人体有致命影响的病原体,在繁殖过程中分泌肉毒毒素(化学成分是蛋白质)。
人们食入并吸收这种毒素后,神经系统的功能将遭到破坏。
该毒素由两条肽链组成。
下图为肉毒毒素的局部结构简式,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由图示结构可知,肉毒毒素的单体是氨基酸B.该局部结构由5种单体组成,含4个肽键C.一分子肉毒毒素至少含有1个氨基和1个羧基D.组成肉毒毒素的元素一定只有C、H、O、N2.{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A.将斐林试剂加入到蔗糖溶液中,加热后出现砖红色沉淀B.将双缩脲试剂加入到蛋清稀释液中,溶液变成紫色C.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临时装片制作流程为:解离→染色→漂洗→制片D.将煮沸冷却的肝脏研磨液加入到过氧化氢溶液中,立即出现大量气泡3.{下列动植物糖类、脂肪的分类比较,错误的是()A..B.C.D.4.{细胞的生命活动需要能量来维持,很多种物质都可以为细胞的生活提供能量,其中葡萄糖的作用极其重要,常被形容为“生命的燃料”。
下列有关葡萄糖叙述错误的是()A.高等植物能够利用葡萄糖合成糖原和淀粉作为储能物质B.谷物中有丰富的多糖淀粉和纤维素,组成它们的单体都是葡萄糖C.动物细胞呼吸分解糖类并释放能量,直接利用的糖类是糖原D.葡萄糖既可以口服又可以通过静脉注射的方式被人体细胞利用5.{下列有关脂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所有细胞都含有磷脂B.脂肪中只含有C、H、O三种元素C.固醇类物质在细胞的营养、调节和代谢中具有重要功能D.性激素、维生素D都属于胆固醇6.{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一切生物的生命活动都是在细胞内或在细胞参与下完成的B.人体的每个细胞都能单独完成各种生命活动C.多细胞生物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D.烟草花叶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所以它的生命活动与细胞无关7.{下图甲中①②表示目镜,③④表示物镜,⑤⑥表示物镜与玻片之间的距离;乙和丙分别表示不同物镜下观察到的图像。
巴市一中 2016—2017 学年第二学期3 月月考高一年级生物试题试卷种类 A出题人:杨晨说明:本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考试时间为 60 分钟,卷面总分为100 分。
一、选择题:(共 30 题,每题 2 分,共 60 分)1.以下对于酶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淀粉酶能够促进唾液淀粉酶水解B.每一种酶只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响C.用果胶酶澄清果汁时,温度越低澄清速度越快D.洗衣时,加少量白醋能加强加酶洗衣粉中酶的活性2.活细胞内合成酶的原料是A .核糖核苷酸B .脱氧核苷酸C.氨基酸 D .氨基酸或核糖核苷酸3.如图表示酶活性与温度的关系。
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 当反响温度由t2 调到最适温度时,酶活性降落B.酶活性在 t2 时比 t1 高,故 t2 时更合适酶的保留C.当反响温度由 t1 调到最适温度时,酶活性上涨D.酶活性在 t1 时比 t2 低,表示 t1 时酶的空间构造损坏更严重4.在如图的条件下, A 点从前和此后反响速率的限制要素是A. 酶量和反响物浓度B. 反响物浓度和酶量C. 反响物浓度和反响物浓度D. 酶量和酶量5.与无氧呼吸对比,以下对于有氧呼吸特色的表述错误的选项是A. 需要多种酶的参加B. 开释二氧化碳C. 分解有机物不完全D. 生成大批的ATP6.以下有关ATP 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 ATP 由腺嘌呤、脱氧核糖和磷酸构成B. ATP 水解开释的能量可用于细胞内的吸能反响C.在 ADP 和 ATP 互相转变的过程中,能量的根源都是光合作用D.ATP 分子是由 1 个腺嘌呤和 3 个磷酸基团构成7.以下需要ATP 过程供应能量的是①主动运输②生物发光、发电③肌肉缩短④淀粉合成⑤大脑思虑⑥植物根细胞汲取水分A. ①②③④B. ①②③④⑤C. ①②③④⑤⑥D. ①②③⑤ 8. ATP 是细胞的能量“通货”。
以下对于 ATP 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 .ATP 分子中含有C、 H 、O、 N、 P 五种元素B .ATP 是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C.细胞中能合成ATP 的场所只有线粒体D .ATP 转变为 ADP 时最初断裂的是远离腺苷的高能磷酸键9.对于细胞呼吸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种子风干脱水后呼吸强度加强B.土壤淹水可致使根系进行无氧呼吸C.破伤风杆菌在有氧条件下能大批生殖D.小麦种子萌生过程中有氧呼吸渐渐减弱10.将酵母菌培育液进行离心办理。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三中高中生物必修一试卷和答案一、多选题1.{下列有关核酸的叙述正确的是()A.DNA和RNA都能携带遗传信息B.核酸彻底水解的产物是脱氧核糖、磷酸和A、G、C、T4种碱基C.玉米是真核生物,细胞内同时含有DNA和RNA,但其遗传物质是DNAD.DNA特有的碱基是T,RNA特有的碱基是U2.{下列有关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的叙述,错误的是()A.一口池塘里的所有鱼类构成了一个种群B.一片树林中的所有鸟类构成了一个群落C.一个培养皿中的所有菌落构成了一个群落D.一片草原上的所有生物构成了一个草原生态系统3.{某些生物学家认为病毒不是生物,他们的理由包括()A.缺酶系B.离开寄主无生命现象C.没有细胞构造D.缺蛋白质 E.缺核酸4.{下列与蛋白质多样性有关是()A.构成蛋白质分子的氨基酸种类B.构成蛋白质分子的氨基酸序列C.蛋白质分子的空间结构D.氨基酸之间连接的化学键5.{下列关于糖的叙述,错误的是()A.糖类都具有甜味B.核糖和脱氧核糖是核酸组成成分C.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要尽量多摄入一些D.用甜菜提取液做还原糖的鉴定实验可以观察到砖红色沉淀6.{在1、3、5号试管中分别加入2 mL蒸馏水,2、4、6号试管中分别加入2 mL发芽的小麦种子匀浆样液,然后在1~4号试管中滴加适量斐林试剂,5、6号试管中合理滴加双缩脲试剂,摇匀。
如图所示,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所有试管中只有1、5号呈蓝色B.3组实验中甲组和乙组的实验结果相同C.4号试管内呈砖红色,1、2、3、5号试管呈蓝色D.4号试管内呈砖红色,6号试管内呈紫色7.{脂质普遍存在于生物体内,在细胞中具有独特的生物学功能,下列叙述与脂质不相符的是()A.构成脂质的主要化学元素为C、H、O、N四种B.磷脂是构成生物膜的重要物质,但并不是所有的细胞膜中都含磷脂C.脂肪是细胞内的主要能源物质D.固醇类物质在动物体内可以起到促进肠道内某些营养物质的吸收、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等作用8.{下面是四位同学的进行物质鉴定的实验操作方法或结果,其中正确的是()A.苹果汁中含有丰富的葡萄糖和果糖,可用作还原糖鉴定的材料B.高温煮沸后的豆浆溶液冷却后也能与双缩脲试剂作用产生紫色反应C.花生子叶用苏丹III溶液染色后呈橘黄色D.在麦芽糖溶液中加入刚配制的斐林试剂,摇匀后会出现砖红色沉淀9.{新采摘的玉米味道比较甜的原因是籽粒中蔗糖的含量高。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3月统练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1.下列各对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狗的长毛和卷毛B.棉花的掌状叶和鸡脚叶C.玉米叶梢的紫色和叶片的绿色D.豌豆的高茎和蚕豆的矮茎2.下列关于性状分离的叙述正确的是()A.子一代同时表现双亲的性状B.F2中有的表现父本的性状,有的表现母本的性状C.子一代只表现某一亲本的性状D.F2有时出现父本的性状,有时出现母本的性状3.有关细胞分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细胞分化不使细胞数目增加B.细胞分化的前途在胚胎发育的早期就已决定,不能逆转C.分化的细胞所呈现出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的变化,源于细胞内化学物质的改变D.动物细胞不具有发育成完整新个体的潜能4.人体肌肉、皮肤、神经等细胞形态、功能均不相同,其所含染色体数目()A.不一定相同B.相同C.不相同D.有些相同,有些不相同5.大豆的白花和紫花为一对相对性状。
下列四组杂交实验中,能判定性状显隐性关系的是()①紫花×紫花→紫花②紫花×紫花→301紫花+110白花③紫花×白花→紫花④紫花×白花→98紫花+107白花A.①和②B.②和③C.③和④D.①和④6.下列关于细胞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分化使各种细胞的遗传物质有所差异,导致细胞的形态和功能各不相同B.个体发育过程中细胞的分裂、分化、凋亡对于生物体都是有积极意义的C.细胞分裂存在于个体发育整个生命过程中,细胞分化仅发生于胚胎发育阶段D.多细胞生物细胞的衰老与机体的衰老总是同步进行的7.豚鼠的黑毛对白毛是显性,一位饲养员让两只杂合豚鼠杂交,其一胎所产生的小豚鼠可能是()A.只有黑色或只有白色B.75%黑色,25%白色C.有黑色也有白色D.以上可能都有8.细胞衰老是一种正常的生命现象。
人的细胞在衰老过程中不会出现的变化是()A.细胞内有些酶活性降低B.细胞内色素减少C.细胞内水分减少D.细胞内呼吸速度减慢9.用黄色公鼠a分别与黑色母鼠b和c交配,在几次产仔中,母鼠b产仔为9黑6黄,母鼠c产的仔全为黑色。
那么亲本a、b、c中可能为纯合子的是()A.b和cB.a和cC.a和bD.只有a10.下列人体细胞中分化程度最低的是()A.胚胎干细胞B.造血干细胞C.胰腺细胞D.肌肉细胞11.在生物体内,细胞没有表现出全能性而是分化为不同的组织、器官,其原因是()A.细胞丧失了全能性B.不同细胞中遗传信息的执行情况不同C.不同的细胞中遗传信息不完全相同D.在个体发育的不同时期,细胞内的遗传物质发生了变化12.下列有关干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A.干细胞已经失去了分裂能力,但是有分化能力B.造血干细胞可以增殖分化成红细胞和白细胞C.干细胞分裂分化成的细胞不能直接组成组织和器官D.干细胞在分化的过程中丢失了很多遗传物质13.让独立遗传的黄色非甜玉米YYSS与白色甜玉米yyss杂交,在F2中得到白色甜玉米80株,那么F2中表现不同于双亲的杂合植株约为()A.160株B.240株C.320株D.480株14.下列关于细胞衰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生物体内绝大多数细胞都要经过未分化、分化、衰老和凋亡这几个阶段B.细胞的衰老是一种正常的生命现象C.衰老细胞的细胞核体积缩小D.细胞膜通透性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15.小麦抗锈病对易染锈病为显性。
现有甲、乙两种抗锈病的小麦,其中一种为纯种,若要鉴别和保留纯合的抗锈病小麦,下列最简便易行的方法是()A.甲与乙杂交B.甲与乙杂交得F1,再自交C.甲、乙分别和隐性类型测交D.甲、乙分别自交16.下列有关细胞凋亡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凋亡是因为环境因素的突然变化所导致的细胞死亡B.细胞凋亡对机体可能造成伤害C.艾滋病病人的T淋巴细胞被自动清除属于细胞的凋亡D.细胞死亡也可以称为细胞凋亡17.在一个细胞周期中,最可能发生在同一时期的是()A.着丝点的分裂和细胞质的分裂B.染色体复制和中心粒复制C.细胞板的出现和纺锤体的出现D.染色体数加倍和染色单体形成18.现有子代基因型及比值如下:1YYRR,1YYrr,1YyRR,1Yyrr,2YYRr,2YyRr,已知上述结果是按自由组合定律产生的,则双亲的基因型是()A.YYRR×YYRrB.YYRr×YyRrC.YyRy×YyRrD.YyRR×YyRr19.关于原癌基因与抑癌基因的叙述,正确的是()A.只存在于癌症患者的染色体上B.只存在于被紫外线辐射后的人体染色体上C.只存在于被病毒侵染后的细胞的染色体上D.普遍存在于人和动物细胞的染色体上20.豌豆黄色(Y)对绿色(y)为显性,圆粒(R)对皱粒(r)为显性,这两对遗传因子是自由组合的。
甲豌豆(YyRr)与乙豌豆(yyRr)杂交,其后代中四种表现型比例是()A.9∶3∶3∶1B.3∶1C.1∶1∶1∶1D.3∶1∶3∶121.下列关于细胞癌变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是癌细胞的基本特征之一B.化疗主要是利用药物作用于癌细胞周期的间期C.癌细胞容易扩散的原因是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减少D.癌变是因为原癌基因或抑癌基因在致癌因子的作用下发生了基因突变22.关于人体癌细胞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细胞癌变主要是因为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B.癌细胞比所有正常细胞分裂周期长、生长快C.有些病毒能将其基因整合到人的基因组中,从而诱发人的细胞癌变D.癌细胞的形态结构和表面的物质都发生明显的变化23.某生物的基因型为AaBBRr,非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在不发生基因突变的情况下,该生物产生的配子类型有()A.ABR和aBRB.Abr和abRC.aBr和AbRD.ABR和abR24.能够无限增殖而不能分化的细胞是()A.红细胞B.心肌细胞C.脑细胞D.癌细胞25.下列关于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在分裂间期,每个染色体复制,DNA含量加倍B.在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DNA含量也加倍C.在分裂中期,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最清晰D.在分裂末期,细胞内复制后的染色体平均分配进入两个子细胞26.1951年,由黑人妇女海拉的宫颈癌细胞分离建立“海拉细胞系”,已有半个多世纪,至今仍然在世界上许多实验室广泛地传代使用。
这说明癌细胞()A.进行的是特殊的细胞分裂B.有无限增殖的能力C.容易在机体内分散和转移D.遗传物质发生改变27.假如抗稻瘟病(R)对易感稻瘟病(r)为显性,水稻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
用一个纯合易感病矮秆品种(抗倒伏)与一个纯合抗病高秆品种(易倒伏)杂交,F2中出现既抗病又抗倒伏类型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A.RRdd,1/8B.Rrdd,1/16C.RRdd,1/16和Rrdd,1/8D.rrDD,1/16和RRDd,1/828.在不断增长的癌组织中,癌细胞()A.通过减数分裂不断增殖B.都有染色单体C.都在合成蛋白质D.DNA量都相等29.基因型为AAbbCC与aaBBcc的小麦进行杂交,这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F1杂种形成的配子种类数和F2的基因型种类数分别是()A.4和9B.4和27C.8和27D.32和8130.下列关于细胞凋亡和细胞坏死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凋亡是主动的,细胞坏死是被动的B.细胞凋亡是生理性的,细胞坏死是病理性的C.细胞凋亡是由基因调控的,细胞坏死是由外界因素引起的D.细胞凋亡是急性的,细胞坏死是慢性的二、非选择题(共40分)31.(每空2分,共12分)观察下图中细胞的形态、结构的变化和数量变化,回答问题。
(1)①→②和①→④的过程叫作。
(2)①→③的过程叫作。
(3)③→⑤的过程叫作。
(4)②③④的细胞、、不同,它们属于不同组织的细胞。
32.(每空2分,共18分)豌豆种子的形状是由一对等位基因R和r控制的,下表是有关豌豆种子形状的三组杂交实验结果。
(1)根据组合可以判断出显性性状为,理由是。
(2)写出各个组合中两个亲本的遗传因子组成。
组合一: 。
组合二: 。
组合三: 。
(3)组合为测交实验,写出遗传图解。
33.(除标注外,每空2分,共10分)家禽鸡冠的形状由两对基因(A和a,B和b)控制,这两对基因按自由组合定律遗传,与性别无关。
据下表回答问题。
(1)甲组杂交方式在遗传学上称为(1分),甲组杂交F1四种表现型比例是(1分)。
(2)让乙组后代F1中玫瑰状冠的家禽与另一纯合豌豆状冠的家禽杂交,杂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在理论上是。
(3)让丙组F1中的雌雄个体交配,后代表现为玫瑰状冠的有120只,那么表现为豌豆状冠的杂合子在理论上有只。
(4)基因型为AaBb与Aabb的个体杂交,它们的后代基因型的种类有种,后代中纯合子比例占。
【参考答案】选择题1.B2.B3.C4.C5.B6.B7.D8.B9.B10.B11.B12.B 13.C 14.C 15.D 16.C 17.B 18.B 19.D 20.D 21.A 22.B 23.A 24.D 25.B 26.B 27.C 28.C 29.C 30.D非选择题31.(1)细胞分化(2)细胞分裂(3)细胞生长(4)形态结构生理功能32.(1)二圆粒亲本均是圆粒,子代出现性状分离且分离比约为3∶1(2)rr×rr Rr×Rr Rr×rr(3)三33.(1)测交1∶1∶1∶1(2)核桃状∶豌豆状=2∶1(3)80(4)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