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 格式:doc
- 大小:35.00 KB
- 文档页数:3
参考文献
[1]陈学雷.海洋资源开发与管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2]许肖梅,海洋技术概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3]栾维新.中国海洋产业高技术化研究[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3.
[4]李杰,别义勋,张智善,海洋开发技术——人类生存的新领域[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
[5]郑贵斌等,海洋新兴产业发展研究[Ml.北京:海洋出版社,2002.
[6]金庆焕,海底矿产[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7][美]D.G.格罗夫斯,L.M亨特.海洋世界百科全书[M].北京:海洋出版社,1996.
[8]王颖.中国海洋地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
[9]国家海洋局,中国海洋21世纪议程[M].北京:海洋出版社,1996.
[10]冯士笮、李风岐、李少菁.海洋科学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11]唐逸民.海洋学(第二版)[Ml.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
[12]范时清.海洋地质科学[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4:.
[13]侍茂荣、高郭平、鲍献文.海洋调查方法[M].青岛: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2000.
[14]赵济,中国自然地理(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
[15]樊栓狮.天煞气水合物储存与运输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16]槠同金,海洋能资源开发利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17]刘昭蜀,赵焕庭,范时清,等.南海地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18]孙湘平,中国近海区域海洋[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6.
[19]Lloyd's Register of Shipping. Rules and Regulations for the Classification of a Floating Offshore Installa-tion at a Fixed Location[M]. London,1999.
[20]杨殿荣.海洋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6.
[21]宁津生,陈军,晁定波.数字地球与测绘[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22]赵济,陈传康.中国地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3]吕炳全,孙志国,海洋环境与地质[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7.
[24]杨树锋.地球科学概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1.
[25]赵其庚.海洋环流及海气耦合系统的数值模拟[M].北京:气象出版社,1999.
[26]严恺,海港工程[M].北京:海洋出版社,1996.
[27]邓舜扬,海洋防污与防腐蚀[M].扎京:海洋出版社,1987.
[28]C E.贾斯克,等.海洋工程中的金属腐蚀疲劳[M].吴荫顺、杨德钧译.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89.
[29]夏兰廷,黄桂桥,张三平,等.金属材料的海洋腐蚀与防护[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3.
[30]A.W.皮博迪,R.L.比安切蒂.管线腐蚀控制(原著第二版)[M].吴建华、许立坤等译,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31]张正斌,陈镇东,刘莲生,等.海洋化学原理和应用——中国近海的海洋化学[M].北京:海洋出版社,1999.
[32]胡中为,萧耐园.天文学教程(上册,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3]松岛岩,低合金耐蚀钢——开发、发展及研究[M].靳裕康译.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4
[34]徐启阳,杨坤涛,王新兵,等,蓝绿激光雷达海洋探测[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2.
[35]N.G.杰尔洛夫.海洋光学[M].赵俊生、吴曙初译.北京:科学出版社,1991.
[36]藤野正隆,多部田茂,北浑大辅,曾非.超大型浮体海洋物理瑕境飞影警;明寸梭封[J].日
本造船学会论文集,1998,No. 183.
[37]孙意卿,海洋工程环境条件及其载荷[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89. :
[38]吴时国,喻普之.海底构造学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39]汪国平.船舶涂料与涂装技术(第二版)[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40]张相庭.工程抗风设计计算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
[41]聂武,海洋工程结构动力分析[M].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02.
[42]张相庭.工程结构风载荷理论和抗风计算手册[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0.
[43]黄本才.结构抗风分析原理及应用[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1.
[44]丰鉴章,李元智,孙书敏,等.海岸工程中的海浪推算方法[M].北京:海洋出版社,1987.
[45]罗伯特.E.兰德尔.海洋工程基础[M].杨裰、包丛喜译.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2.
[46]何生厚、洪学福.浅海固定式平台设计与研究[M].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2003.
[47][美]R.D.白莱文斯,流体诱发振动[M].吴恕三,王觉等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3.
[48]许富祥.海浪预报知识讲座[J].海洋预报;2003,20(1).
[49]金伟良.工程载荷组合理论与应用[Ml.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50]天津大学永文力学教研室.海洋石油工程环境水文分析计算[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83.
[51]张相庭,横风向漩涡脱落共振响应分析及在规范上的应用[J].建筑科学,2000,16(6).
[52]刘岳元,冯铁城,刘应中,水动力学基础[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0.
[53]李玉成,藤斌.波浪对海上建筑物的作用[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2.
[54]陈家辉.航海气象学与海洋学[M].大连: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1999.
[55]高冬光.桥涵水文(第三版)[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
[56]俞聿修,随机波浪及其工程应用[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
[57]苎艳蓉,海洋工程波浪力学[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1.
[58]高庆华,苏桂武,张业成,等,中国自然灾害与全球变化[Ml.北京:气象出版社,2003.
[59]国家海洋局908专项办公室.海洋水文气象调查技术规程[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5.
[60]陈宗镛,甘子钧,金庆祥.海洋潮汐[M].北京:海洋出版社,1979.
[61]林珲,闾国年,宋志尧.东中国海潮波系统与海岸演变模拟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62]国家海洋局.2006年中国海洋灾害公报.
[63]郭禹.航海学[M].大连:大莲海事大学出版社,2005.
[64]陈宗镛,等.海洋科学概论[Ml.青岛: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2.
[65]翟盘茂,李晓燕,任福民.厄尔尼诺[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3.
[66]张方俭.我国的海冰[M].北京:海洋出版社,1986.
[67]张方俭,周玲,我国海冰的可能最大厚度[J].自然灾害学报,1995,4(3).
[68]方华灿,许发彦,陈国明.渤海平台构件疲劳分析的新方法[J].石油学报,1997,18(4).
[69]李玉珊.渤海固定结构冰力计算中的问题[Jl.中国海上油气(工程),1999,11(1).
[70]欧进萍,段忠东,王刚,海冰作用下平台结构自激振动的参数分析与响应的数值计算[Jl.工程力学,2001,18(5).
[71]段梦兰,吴永宁,高照杰,海冰环境中海洋石油钢结构的破坏分析[J].石油学报,1999,20(3).
[72]张明元,严德成,孟广琳.海冰弯曲强度的研究[J].海洋科学,1993(5).
[73]曲月霞.海冰与近海结构物作用的物理模拟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博士论文,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