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离子反应 2-1
- 格式:ppt
- 大小:213.50 KB
- 文档页数:15
新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离子反应》精品教案第一讲: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解教案方案(设计)课题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解课型新课授课教师教材版本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章节第二章第二节第一讲修)Ⅰ学生情况(分析)在初中化学(第十章)中,学生已做过溶液的导电性实验,对溶液导电原因有一定得了解。
在此基础上,介绍氯化钠、硝酸钾、氢氧化钠等固体分别加热至熔化后能导电,结合这些固体在水溶液中能导电这两个特点,就可以很顺利的引出电解质的概念。
在此之前,学生刚刚学过物质的分类这一节课,对分类的方法有了一定得了解,这样子就能够更为清楚得了解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概念及其分类,同时可以认识物质除了电解质与非电解质外,还有其他类型,使电解质之概念了解更为完整,进而对之后电解的知识能够比较容易得接受。
学生能够归纳收集自己通过相关途径积累的知识,结合新课标的学习和教学评价,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积极提出疑问,进行交流、讨论、辩论,初步具备化学知识积累研究的能力。
教学内容(分析处理)本节内容节选自本节内容选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Ⅰ》第二章第二节的内容。
在介绍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以前,需要介绍电解质的概念,以及电解质的电力方程式。
因此,本节内容分为两部分:“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和”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本节课介绍前者。
在初中化学中,学生已做过溶液的导电实验。
再次基础上,介绍氯化钠、硝酸、氢氧化钠固体分别加热至熔化后能导电,这样很顺利地引出电解质概念。
然后,通过介绍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和电离,引出氯化钠电离方程式的书写,以及氯化氢、硫酸、硝酸三种酸的电离方程式,从电离的角度得出酸的定义。
最后安排“思考与交流”活动,引导学生从电离角度概括出碱和盐的本质。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电解质的概念;难点是:电解质的概念,探究碱和盐的定义。
教学目标(设计)知识与技能:1、知道酸、碱、盐在溶液中能发生电离;2、了解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概念;3、培养学生通过实验现象分析、探究化学反应实质的能力;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比实验“几组物质的导电实验”,初步学会形成概念的析方法。
必修1 第二章·第二节《离子反应》(精选8篇)必修1 其次章·其次节《离子反应》篇1【课题】:其次节离子反应(高一化学必修1 其次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教学目标】:1.了解电解质的概念,知道酸、碱、盐在水中能发生电离;2.通过试验事实熟悉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教学重点】: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教学难点】:电离、电解质等概念的建立【教材分析】:本节包括紧密联系的两个部分“酸、碱、盐在水中的电离”和“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如何引导同学正确而深刻的理解电解质的电离,是本节的关键,在此基础上引出电解质溶液中的离子反应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但要找出电解质溶液中真正是哪些离子参与了反应,仍是需要突破的难点。
【设计意图】:高一新生的程度参差不齐,化学基础差别较大,而本节的概念又比较抽象,所以本节--中的起点比较低,适当增加了试验和电脑动画以使微观离子的活动变得直观。
新课程标准的核心是要同学参加到学问学习的整个过程中来,亲历学习探究的过程,这也是本节--的目的。
【教学方法】:边讲边试验【教具】:多媒体电脑投影设备、必需的试验仪器和药品(本节在试验室上)【课时支配】:第一课时酸、碱、盐在水中的电离其次课时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酸、碱、盐在水中的电离老师活动同学活动设计意图1. 请同学们在试验台上找出naoh固体和cucl2晶体,观看它们的颜色。
2. 请同学们用药匙各取少量在滤纸上将它们混合,观看有什么现象。
3. 请同学们将上述混合物倒入小烧杯中,加入适量蒸馏水,用玻璃棒搅拌,静置,观看有什么现象。
4. 猜想发生了什么反应,试一试写出化学方程式1. 同学观看:naoh 白色;cucl2 棕色、褐色等等2. 同学操作后:没有现象3. 同学操作后:有蓝色固体4. 同学试写:2naoh +cucl2=cu(oh)2↓+2nacl使同学初步熟悉到固体间不能反应物质,在溶于水后能反应1. 请同学们再各取少量naoh固体、和cucl2晶体分别溶解于两个小烧杯中,观看现象2. 请同学们将上述两个烧杯中的溶液混合,观看现象。
一、教学设计思路分析【教学思路】本节内容处于必修一的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这时学生对化学课程已经学习了一段时间,已掌握一些常用的化学用语,而本节课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学习新的化学用语,所以必须牢牢把握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让学生自主去建构新概念。
为了让学生感受到离子方程式作为化学用具的重要性,同时进一步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本节课要求既要把知识处理得很细致,又要把比较复杂难理解的知识点讲解得通俗易懂、有趣味性。
离子方程式是在化学方程式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学生在初中就具备了相关的知识背景,需充分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创设有效的学习情境,挖掘学科知识内涵和学生的智慧潜能,因此设计如下:1. 通过课前练习、知识回顾的方法导入,让学生的思维由浅入深的过渡,能积极自主地利用已学知识大胆去分析,在老师的引导下能自主构建离子反应的概念。
2. 根据“观察现象——提出问题——分析讨论——解决问题”的探究步骤,让学生亲身体验以科学的眼光去观察实验现象,带着问题去分析讨论离子反应的实质。
3. 通过抢答竞赛形式,让学生最快最准确地找出离子方程式的错误书写,最终评出“找茬小能手”,让学生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体验化学学习的乐趣与成功的喜悦。
基于上述教学思路所构建的教学流程图如下:二、教学过程设计活动一离子反应的定义及实质【展示交流】分组展示实验现象与结论:①实验1:现象:无明显现象。
②实验2:现象:有白色沉淀生成学习的离子反应是不是也能用一个式子来表示呢?够灵活地运用。
俗话说“打铁要趁热”,现在我们来进行一个“我们来找茬”的小比赛,对刚学习的离子方程式的书写进行考察。
活动三一起来找茬[过渡]同学们在比赛中都积极参与,表现非常不错,可以看出同学们都很认真地学习,并且能够基本掌握离子方程式的书写,还能举一反三,希望大家在课后也要继续加油。
我们学习了离子方程式,但是你们能说出它说表示的意义吗?同学们可以先思考一下,现在来观察实验2-2的现象。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二节离子反应第1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电解质的概念,知道酸、碱、盐在溶液中能发生电离。
2.能正确书写电离方程式。
学习过程:自主学习:1、在或状态下能导电的叫做电解质。
在水溶液中和熔化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叫做非电解质。
、和都是电解质。
注意:和既不是电解质又不是非电解质。
2、酸、碱、盐在水溶液中能够导电,是因为它们在溶液中发生了,产生了能够。
3、金属导电的原因是;电解质溶液导电的原因。
4、电离时生成的全部是的化合物叫做酸。
常见的的强酸有、、、和。
5、氢离子在水中通常以水合氢离子的形式存在,水合氢离子的化学式是,1mol水合氢离子中含质子数为,含电子数为。
补充阅读:1.关于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电解质包括酸、碱、盐、水和大部分金属氧化物,因为酸、碱、盐和水在水溶液中能电离出离子而导电,金属氧化物大多在加热熔化时能电离出离子而导电。
根据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电离程度的不同可将电解质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全部电离的电解质属强电解质(像强酸、强碱和极大部分盐),在水溶液中部分电离(实际上是微弱电离、难以电离)的电解质属弱电解质(像弱酸、弱碱、水)。
在书写电离方程式时,强电解质用“====”,而弱电解质用“”。
2.关于电解质溶液导电:电解质溶液导电是由于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自由移动的离子浓度(指物质的量浓度)越大则其导电性越强。
如氯化钾属电解质,但氯化钾固体不能导电,因氯化钾固体中虽有离子却不能自由移动。
如都为1mol/L的盐酸、硫酸、硫酸铝、醋酸、氢氧化钠溶液和酒精溶液,它们导电性强弱比较应为:硫酸铝溶液(离子浓度为5mol/L)>硫酸(离子浓度为3mol/L)>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离子浓度为2mol/L)>醋酸(离子浓度<2mol/L)>酒精溶液(离子浓度约为0 mol/L)。
课堂探究:1.在列物质中①铜,②氯化钠固体,③氢氧化钠,④浓硫酸,⑤HCl ⑥硫酸钡,⑦蔗糖,⑧二氧化碳⑨酒精⑩氨气属于电解质的有属于非电解质的有2.下列物质中,属于能够导电的电解质是()A.Fe丝B.熔融的NaCl C.盐酸D.酒精 E 硫酸钠晶体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
2―《离子反应》--知识点归纳一、电离1、电离:电解质溶于水或受热熔化时解离成自由离子的过程。
2、酸、碱、盐的水溶液可以导电,说明他们可以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
不仅如此,酸、碱、盐等在熔融状态下也能电离而导电,于是我们依据这个性质把能够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统称为电解质。
二、电离方程式H 2SO 4 = 2H + + SO 42-HCl = H + + Cl -HNO 3 = H + + NO 3-硫酸在水中电离生成了两个氢离子和一个硫酸根离子。
盐酸,电离出一个氢离子和一个氯离子。
硝酸则电离出一个氢离子和一个硝酸根离子。
1、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我们就称之为酸。
酸 —→ H ++ 酸根离子2、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都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叫做碱。
碱 —→ 金属离子 + OH -3、电离时生成的金属阳离子(或 NH 4+)和酸根阴离子的化合物叫做盐。
盐 —→ 金属离子/ NH 4+ + 酸根离子书写下列物质的电离方程式:KCl 、Na 2SO 4、AgNO 3、BaCl 2、NaHSO 4、NaHCO 3KCl == K ++ Cl ―Na 2SO 4 == 2 Na ++ SO 42 -AgNO 3 ==Ag + + NO 3―CH 3COOH == CH 3COOH ― + H + NH 3·H 2O == NH 4+ + OH ―酸式盐:NaHSO 4 == Na + + H + +SO 42 - NaHCO 3 == Na + + HCO 3―[小结]注意: 1、 HCO 3-(弱酸不能拆)、OH -、SO 42-等原子团不能拆开;2、HSO 4―在水溶液中拆开写,在熔融状态下不拆开写。
三、电解质与非电解质1、 ①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化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如酸、碱、盐等。
②非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如蔗糖、酒精等。
2、总结: ①能够导电的物质不一定全是电解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