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达电工电子基础实验B第7次课第12周
- 格式:ppt
- 大小:2.54 MB
- 文档页数:20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标准课程编号:062040使用专业: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课程类别:基础学习领域课程修课方式:必修课教学时数:180一、课程定位和课程设计:(一)课程性质与作用《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是高职高专机电、数控等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技术基础课,包括电工技术、电机与控制以及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等部分内容。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是研究电路的基本定律、基本分析方法及基本知识和应用;变压器、电动机以及常用控制电器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常用电子元件及模拟电子电路、数字电子电路的原理及应用。
《电工电子技术》是机电、数控等专业前导课程,后续课程有《单片机原理与应用》、《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液压与气压传动技术》《城轨交通供电》、《城轨电气控制及PLC技术》等。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又是学生考取中级和高级电工职业资格证书的核心课程。
(二)课程设计思路课程设计的总体思路:基于工作过程和工作任务的结构模式。
遵循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须、够用为度”的原则,以“掌握概念、强化应用、培养技能”为重点,以“精选内容、降低理论、加强基础、突出应用”为主线,坚持基本知识点的学习,在相关知识的学习中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结合现场参观、实践环节和课程设计等技能训练,突出对学生综合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培养。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在以有的物理知识基础上,掌握有关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方面必备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实践技能,为学好专业知识、从事生产第一线的专业技术工作以及进一步提高科学技术知识水平打下一定的基础,同时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一)知识目标1、掌握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能用电路的基本定律对直流、交流电路进行分析计算。
2、掌握变压器、电动机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掌握常用控制电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了解安全用电知识和安全用电措施。
3、掌握半导体元件的结构、工作原理和伏安特性,掌握基本放大电路的组成原理和分析方法,整流、滤波、稳压、调压电路的原理和应用。
江苏大学京江学院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教学安排(校本部)(征求稿)
第 1 页
第 2 页
第 3 页
第 4 页
第 5 页
江苏大学京江学院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教学安排(校本部)(征求稿)
江苏大学京江学院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教学安排(校本部)(征求稿)
江苏大学京江学院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教学安排(校本部)(征求稿)
第8 页
江苏大学京江学院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教学安排(校本部)(征求稿)
江苏大学京江学院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教学安排(校本部)(征求稿)
第10 页
江苏大学京江学院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教学安排(校本部)(征求稿)
江苏大学京江学院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教学安排(梦溪校区)(征求稿)
第14 页。
2024年电工技术基础电子教案完整版一、教学内容1. 单一参数交流电路的特点2. 交流电路的复数表示法3. 交流电路的功率分析4. 谐振电路的特性5. 三相交流电路的计算与分析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交流电路的基本概念、原理及其分析方法。
2. 学会使用复数表示法进行交流电路的计算。
3. 掌握交流电路的功率计算及谐振电路的特性分析。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交流电路的复数表示法及其应用、谐振电路的特性分析。
2. 教学重点:单一参数交流电路的特点、交流电路的功率计算、三相交流电路的计算与分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演示交流电路的实物模型。
2. 学具:电工技术基础教材、练习本、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个实践情景(如家庭电路的接入与使用),引发学生对交流电路的学习兴趣。
教学细节:介绍实践情景,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交流电路的特点。
2. 知识讲解:(1)单一参数交流电路的特点教学细节:讲解交流电压、电流的特点,通过示例进行说明。
(2)交流电路的复数表示法教学细节:引入复数概念,讲解复数表示法的原理及计算方法。
(3)交流电路的功率分析教学细节:讲解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和视在功率的定义,分析功率因数的意义。
(4)谐振电路的特性教学细节:介绍谐振电路的原理,分析谐振电路的特性。
(5)三相交流电路的计算与分析教学细节:讲解三相交流电路的基本概念,通过例题进行计算与分析。
3. 随堂练习:教学细节:针对每个知识点设计练习题,引导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4.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1. 主要知识点及关键公式。
2. 例题及解答过程。
3. 课堂练习题。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计算单一参数交流电路的参数。
(2)利用复数表示法计算交流电路的参数。
(3)分析谐振电路的特性。
(4)计算并分析一个简单的三相交流电路。
2. 答案:(1)参数计算结果。
(2)复数表示法的计算过程。
(3)谐振电路的特性分析。
电工基础教案12-(增加多场景)教案电工基础教案12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电路的基本原理,包括电路的组成、电路元件的作用以及电路的连接方式。
2.使学生能够理解并应用欧姆定律,解决电路中的相关问题。
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能够正确使用电工工具进行电路的搭建和测量。
4.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了解并遵守电工操作的安全规范。
二、教学内容1.电路的基本原理:介绍电路的组成,包括电源、导线、开关、电阻、电容、电感等元件,以及电路的连接方式,如串联、并联等。
2.欧姆定律:介绍欧姆定律的基本概念,即电流与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
通过实验和实例,使学生能够应用欧姆定律解决电路中的相关问题。
3.电工工具的使用:介绍电工工具的种类和功能,如万用表、电烙铁、剥线钳等,并指导学生正确使用这些工具进行电路的搭建和测量。
4.安全规范:介绍电工操作的安全规范,包括佩戴绝缘手套、使用绝缘工具、断电操作等,以及触电急救的基本知识。
三、教学方法1.理论讲解:通过讲解电路的基本原理和欧姆定律,使学生理解电路的工作原理。
2.实验演示:通过实验演示电路的搭建和测量过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电路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
3.动手操作: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电路的搭建和测量,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4.安全教育:通过讲解安全规范和触电急救知识,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
四、教学步骤1.导入新课:通过引入实际生活中的电路实例,引起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2.理论讲解:讲解电路的基本原理和欧姆定律,让学生理解电路的工作原理。
3.实验演示:演示电路的搭建和测量过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电路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
4.动手操作: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电路的搭建和测量,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5.安全教育:讲解安全规范和触电急救知识,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
6.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解答学生的疑问。
7.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作业,巩固学生的知识。
五、教学评价1.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包括提问、回答问题、动手操作等。
下图给出了三端集成稳压器的接线方法,Ci 用以抵消输入端较长接线的电感效应,防止产生自激振荡。
Ci 一般在之间 Co 是为了瞬时增减负载电流时不致引起输出电压有较大的波动。
Co 可取。
1 + Ui W7812 3 2 + Uo = 12 V Ci Co 三端集成稳压器的几种应用电路:电工与电子技术
(1 同时输出正、负电压的电路
电工与电子技术
(2提高输出电压的电路输出电压扩大输出电流的电路可采用外接功率管 T 的方法来扩大输出电流。
一般 I3 很小,可忽略不计,则可得出
设,, R = 0.5 , I2 = 1 A,由 UI 上式可算出 IC = 4 A,输出电流 IO = I2 + IC = 5 A,比 I2 扩大了。
电工与电子技术 CO
(4 输出电压可调的电路
可见移动电位器滑动端,改变电阻 R2 和 R1 的比值,便可调节输出电压 UO 的大小。
返回电工与电子技术。
简论《电工电子学》课程理论与实验的教学衔接摘要:《电工电子学》是工科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
解决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的衔接问题是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增强学生就业竞争能力的一项重要教学改革。
项目教学法是解决理论与实践教学衔接的切实可行的专业教学改革方法。
关键词:电工电子学;理论与实践;教学衔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阶段,应用型人才成为现代社会的主要需求之一,特别是在就业压力倍增的今天,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更显得重要,因此不少地方性本科院校提出了“就业至上”的人才培养理念,而在我国现在的本科教育中,对于专业理论课程的教学安排,各专业课程的学分和学时的设置、教学资源的分配与利用,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于是,为了向社会培养和输送应用型人才,适应现代社会各行业的需要,各本科院校都将专业理论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推到了教学改革的前沿,但是若忽略了专业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教学衔接,即便是学生对专业基础知识掌握得较牢固,但要将专业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当中,却显得力不从心,有种无处下手的感觉,在就业竞争中处于非常不利的局面,这使得当前地方性本科院校为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而提出的人才培养理念难以贯彻与执行。
一、《电工电子学》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衔接问题《电工电子学》课程的开设中,由于课时的压缩,《电工电子学》课程只有32学时,其中包含8个学时的实验,一般是在前12周安排理论教学,接着是实验的教学,学院在教学过程中,上完理论课之后再上实验课,在这样的理论和实验教学过程中,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学生反馈的情况是,上完理论再上实践,知识点之间没有衔接好,不能融会贯通,前面学习的理论知识容易忘记或者掌握不牢固,实验动手能力必然难以提高,学完这门课程也不知道自己学到了多少东西。
其根本原因是没有解决好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的衔接问题,没有形成一个整体的思想和一个灵活的教学思路,使学生在理论学习的过程中,用实践来加深对知识的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