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CAP 2007
- 格式:doc
- 大小:23.50 KB
- 文档页数:4
48.2 47.3
47.9
31.1
31.7
46.8
41.0
40.4
47.2
30.5
32.4
37.1
50.6
31.2
37.1 2006版规则注释:
①:驾驶员侧及前排乘员侧安全带提醒装置符合C-NCAP规定的要求
②:驾驶员侧、前排乘员侧安全带提醒装置以及侧面安全气囊及气帘符合C-NCAP规定的要求
③:侧面安全气囊及气帘符合C-NCAP规定的要求
④:驾驶员侧安全带提醒装置符合C-NCAP规定的要求
⑤:乘员侧安全带提醒装置符合C-NCAP规定的要求
⑥:驾驶侧安全带提醒装置及侧面安全气囊及气帘符合C-NCAP规定的要求
2009版规则注释:
①:驾驶员侧安全带提醒装置
②:驾驶员侧安全带提醒装置,ISOFIX装置
③:驾驶员侧、前排乘员侧安全带提醒装置以及ISOFIX装置
④:驾驶员侧安全带提醒装置,侧面安全气囊及气帘以及ISOFIX装置
⑤:驾驶员侧、前排乘员侧安全带提醒装置,侧面安全气囊及气帘,ISOFIX装置。
其中乘员侧无座椅使用状态监测功能
⑥:驾驶员侧、前排乘员侧安全带提醒装置,侧面安全气囊及气帘,ISOFIX装置
⑦:乘员侧安全带提醒装置,其中乘员侧无座椅使用状态监测功能
⑧:驾驶员侧、前排乘员侧安全带提醒装置
⑨:侧面安全气囊及气帘。
C-NCAP是将在市场上购买的新车型按照比我国现有强制性标准更严格和更全面的要求进行碰撞安全性能测试,评价结果按星级划分并公开发布,旨在给予消费者系统、客观的车辆信息,促进企业按照更高的安全标准开发和生产,从而有效减少道路交通事故的伤害及损失。
C-NCAP要求对一种车型进行车辆速度50km/h与刚性固定壁障100%重叠率的正面碰撞、车辆速度56km/h对可变形壁障40%重叠率的正面偏置碰撞、可变形移动壁障速度50km/h与车辆的侧面碰撞等三种碰撞试验,根据试验数据计算各项试验得分和总分,由总分多少确定星级。
评分规则非常细致严格,最高得分为51分,星级最低为1星级,最高为5+。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在深入研究和分析国外NCAP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汽车标准法规、道路交通实际情况和车型特征,并进行广泛的国内外技术交流和实际试验确定了C-NCAP 的试验和评分规则。
与我国现有汽车正面和侧面碰撞的强制性国家标准相比,不仅增加了偏置正面碰撞试验,还在两种正面碰撞试验中在第二排座椅增加假人放置,以及更为细致严格的测试项目,技术要求也非常全面。
C-NCAP对试验假人及传感器的标定、测试设备、试验环境条件、试验车辆状态调整和试验过程控制的规定都要比国家标准更为严谨和苛刻,与国际水平一致。
今后,C-NCAP还将随着技术的发展进行完善。
汽车企业普遍对C-NCAP的推出表示重视,认为对提高汽车安全性很有意义,也符合中国实际,肯定会成为企业产品开发的重要依据。
C-NCAP在筹备过程中就已受到国外的关注,一些国外公司已经开始对应C-NCAP进行深入研究和试验,国外NCAP机构也对C-NCAP结合中国情况的试验和评分规程给予肯定。
NCAP是最早在美国开展并已经在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运行多年的新车评价规程,一般由政府或具有权威性的组织机构,按照比国家法规更严格的方法对在市场上销售的车型进行碰撞安全性能测试、评分和划分星级,向社会公开评价结果。
众说纷纭造句【众说纷纭】7月26日,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在天津本部发布2007年第二批7款车型测试结果。
一石激起千层浪,C-NCAP再次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
从C-NCAP推出至今,已经测试了23款车型,结果的发布更是牵动众多媒体,大家都想知道C-NCAP究竟能给厂家和消费者带来什么?让我们来看看各媒体如何看待此次C-NCAP的结果公布?中央电视台CCTV-1、CCTV-2、CCTV-4、CCTV新闻频道分别在不同时段播发了题为“我国首个新车评价规程碰撞试验结果公布”的新闻。
新闻介绍了中国首个新车评价规程C-NCAP的产生背景及作用:“道路交通事故比较高发,每年死亡的人数大概在10万人左右,而我们汽车工业又正在大发展,逐步进入汽车社会,实际上C-NCAP就是为消费者提供一个比较通俗易懂的评价方法。
”新闻中采访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赵航相关车辆安全时提到“实际安全带是最重要的,安全带在重大事故,或者重特大事故当中,挽救人生命的情况屡见不鲜。
再有就是头枕,每个人根据你的坐高不同要调得合适,这样可以在碰撞过程中保护你的颈椎,因为人如果颈椎受伤会造成全身瘫痪。
” 新华社7月27日刊登题为“7款车安全碰撞测试:经济型车缺乏出色表现”报道。
报道称:“结果显示,经济型乘用车仍然缺乏更出色的表现,安全性还有待进一步提升,产品制造质量也需要更加重视。
长期以来,汽车碰撞测试结果一直是汽车生产企业的秘密,碰撞多在汽车正式上市之前进行,如果碰撞结果好就对外公布,而结果不理想再进行改进。
C-NCAP的推出则以第三方的身份评判汽车的安全性,旨在给予消费者系统客观的车辆信息,为其购车提供参考;同时,也将促进企业按照更高的安全标准开发和生产。
” 新京报7月27日刊发题为”福克斯天籁碰撞试验得高分“一文,文中提到“此次共发布了7个车型的评分和星级,是迄今为止发布车型最多的一次。
此次评价的7个车型共有21辆试验车,全部由CATARC直接从各品牌的专卖店购买,累计花费资金279.5万元,车辆类型涉及小型、A类、B类三种。
C-NCAP2007年度首批结果发布
佚名
【期刊名称】《世界汽车》
【年(卷),期】2007(000)005
【摘要】无
【总页数】10页(P11-2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工业行业标准《低温辐射电热膜》发布实施暨首批标准化示范基地授牌仪式新闻发布会在京举行
2.2014年度C-NCAP第四批车型及首批车
用儿童约束系统评价结果发布3.\"2018思翔创新实践案例\"\r推介发布年度创新
企业、年度人物!\r\"2018思翔创新实践案例\"\r推介发布年度创新企业、年度人
物!4.报告发布印证两会行情预期,年度首轮发布高潮初现端倪——2013年3月国
内社会责任报告发布情况概述5.《雷达学报》“2020-2021年度优秀审稿专家”、“2018年度高被引论文”发布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C-NCAP 2007年首测长城哈弗CUV
试验车辆相关信息:
车型:CC6460KM03(CC6460KM05,加装OBD,北京地区销售)
■生产企业: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合格证编号分别为:WAN0410********、
WAN0410********、WAN0710********
■车辆识别代号分别为:LGWEF3A587B000642、LGWEF3A507B000568、LGWEF3A5X7B001162
■生产日期分别为:2007年2月8日、2007年2月5日、2007年2月25日
2006年,C-NCAP的实施在国内引起了很大反响,受到了包括生产厂家、广大消费者和媒体等多方的关注,C-NCAP 的星级已经成为衡量国内市场汽车安全性的重要指标。
在经过春节一段时间的休整后,2007年3月20日,随着长城哈弗CUV完全正面碰撞试验的进行,C-NCAP 2007年的工作已经全面启动。
SUV是C-NCAP在2007年新增加的测试车型,而在国内SUV市场,长城自然首当其冲。
据C-NCAP管理中心透露,2007年的工作相对于2006年有所变动,首先在发布形式上,C-NCAP的评价结果将改为按季度发布,全年发布4次,第一季度的测试成绩将在4月下旬发布,测试车型为3~5款,全年的测试数量将在15款左右;其次,将增加SUV及微型车的测试数量。
另外,C-NCAP还将利用两个官方媒体―www.省略和《世界汽车》详细解读评价过程及结果,同时与其他影响广泛的大众媒体合作,将C-NCAP的测试结果以及相关车辆的安全信息等资料,通过电子邮件或宣传册的形式,免费提供给广大消费者,以使更多的消费者从中受益。
下面,让我们简单回顾一下首款SUV车型―哈弗CUV 的碰撞测试现场的情况,其成绩以及具体的车身变形量和假人伤害值,我刊下期将详细介绍。
正面100%重叠刚性壁障碰撞试验
3月20日下午4时,C-NCAP试验室工作人员有条不紊地进行着试验的最后准备,随着倒计时口令的结束,一辆黑色哈弗CUV在钢索的牵引下驶出准备车间,最终以50km/h 的速度撞向刚性壁障。
“嘭”的一声闷响,由于哈弗CUV采用电子式无烟气囊,所以驾驶舱内并未出现刺鼻白烟,车身略微反弹之后停了下来。
高清晰摄像机回放显示,在撞击瞬间,前排双安全气囊均顺利打开。
现场仔细查看车体,在强
烈的撞击过程中,长城哈弗CUV的发动机舱压缩变形,有部分液体泄漏。
车纵梁吸能后,导致前轮受到挤压而向外侧倾斜,车头发动机盖和翼子板褶皱变形。
车辆A柱下端略有变形,B、C柱完好无损,挡风玻璃出现裂纹,4个车门均能顺利开启闭合。
前后排三个假人在安全带的约束下基本保持原有坐姿,安全气囊上所标记的涂料位置表明假人脸部与气囊的接触位置良好。
仪表台上的涂料痕迹表明在撞击中,前排假人小腿部位与其有一定接触。
可变形移动壁障侧面碰撞试验
3月21日下午2时,C-NCAP工作人员将保温帐篷撤走,一辆灰色哈弗CUV横卧在跑道上,由于SUV车型重心较高,为防止侧撞过程中车辆翻滚,在车身另一侧的前后车轮上分别安装了两个防止侧翻的辅助装置。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本次侧面碰撞模拟的是小型车与SUV相撞的真实场景,因此台车没有任何改动。
试验开始,在移动壁障的猛烈撞击下,哈弗CUV出现了侧翻情况,在防止侧翻的辅助装置协助下,车辆没有完全翻转过去,而是保持了侧立姿势。
在叉车的帮助下,车辆得以着陆。
仔细检查车体,驾驶员侧车窗玻璃没有丝毫损坏。
在高清晰摄像机的协助下,我们得以看清撞击瞬间驾驶舱内
假人的反应:撞击瞬间,假人向副驾驶位置略微倾斜,后又在安全带拉力作用下回归原位。
被撞一侧前后车门底部略微向内凹陷,A、B、C柱保存完好,驾驶员侧座椅并没有因为左侧面受力产生挤压变形,车身上留下了吸能蜂窝铝的痕迹,另一侧的车门可以顺利开启闭合。
正面40%重叠可变形壁障碰撞试验
3月22日下午2时,哈弗CUV准时接受最后一碰。
银色哈弗CUV准时从准备车间以56km/h的速度向吸能蜂窝铝撞去,巨响之后,左前轮重创但未出现爆胎,有部分液体泄漏,钢质轮毂外的塑料装饰罩被撞掉。
与可变形壁障接触的左侧车头,在重撞吸能后发生了较严重的溃缩变形,发动机、翼子板出现明显褶皱。
蜂窝铝也在重撞之下,露出了最内层的钢板。
挡风玻璃虽出现细微裂纹,但未有碎片散落,A柱没有出现明显变形,B、C柱保持完好,碰撞后的四个车门均能正常打开,但左前门在关闭时无法关严。
假人约束位置比较正常,说明安全带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
在高速摄像机慢放镜头回放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在车体触及吸能蜂窝铝时,前排双安全气囊全部及时打开,气囊上的印记表明假人头部与安全气囊接触充分。
后排女性假人在安全带的束缚下,基本保持原有端正坐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