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经济学形成性考核政府多元利益的冲突与协调.doc5
- 格式:doc
- 大小:31.00 KB
- 文档页数:3
第一章导论一、单项选择题1、一般来说,政府经济的依据是( D )。
A财政收入B财政支出C宏观经济管理D社会公共权力2、我们大致可以认为,( C )以后,政府经济学逐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学科体系。
A凯恩斯B科斯C亚当•斯密D穆勒3、政府经济的目的是( A )A满足社会公共需要B纯粹追求商业利润C满足官僚享受D维护阶级统治二、判断题1、政府财政分配及其提供公共服务在政府经济活动中居于核心地位。
( A )A正确 B错误2、政府经济活动的主体是指广义的政府。
( B )A正确 B错误3、政府经济学属于理论经济学范畴,具有对政府经济活动的概括,更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 B )A正确 B错误4、政府经济活动作为一种普遍存在的经济活动是先于国家产生的。
( B )A正确 B错误第二章现代市场经济运行中的政府一、单项选择题1、我们通常所说的“帕累托效率”,根据经济学原理,应该是指市场处在( C )的状态下。
A不完全竞争B竞争失灵C完全竞争D完全垄断2、在现实经济生活中,( B )则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市场条件。
A不完全竞争B垄断竞争C完全竞争D完全垄断3、在市场经济运行中,( B )是开展充分竞争、公平竞争,资源配置达到“帕累托效率”的重要前提。
A信息的不对称性B交易信息的充分性C市场的完整性D收入公平分配4、1998年以来我们国家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过程中,国债投资项目大约有70%的资金投向了中西部。
这是典型的( C )的政府经济决策。
A更注重经济公平B经济公平和社会公平并举C更注重社会公平D盲目的5、下列产品的生产和提供不具有明显的自然垄断特征的是( D )A供电、水、电B邮政通信C移动通信D微软的office系统6、市场的不完整性使得市场需要政府干预,比较典型的市场有资本市场和( A )A保险市场B钢材市场C电信市场D木材市场7、在我们国家,“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现象,反映了( C )A政府决策信息的有限性B市场及主体行为控制的有限性C政府机构控制能力的有限性D政府在决取过程中与立法机构协调的有限性8、下列不属于市场失灵的领域的有( D )A国家公共安全B公共医疗卫生C法律与道德秩序D个人生活用品二、判断题1、边际利润大于边际成本,资源配置可达到最优状态,也就是“帕累托效率”( B )A正确 B错误2、市场机制本身可以克服各种垄断产生的竞争的不完全性,使得资源达到最优配置状态,所以政府最好不要干预。
XXX《政府经济学》形考任务1-5题库及答案(精华版)最新XXX《政府经济学》形考任务1-5题库及答案100%通过考试说明:针对中央电大形考平台,本人汇总了《政府经济学》形考作业任务01-05试题及答案,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题库,并且每年都在不断更新,对考生的复、作业和考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确保了考生通过题库就可以顺利过关。
任务一讨论主题讨论内容什么是政府经济?如何理解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经济行为?小组讨论XXX:一、什么是政府经济?政府经济,是一种与企业、个人经济活动相对应的经济行为,即以政府为主体的资源配置及其宏观经济管理。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政府经济:(1)政府经济活动的主体是各级政府(2)政府经济的客体是参与部分国民收入或国民生产总值分配,并对国民经济运行进行宏观调控(3)政府经济的形式主要表现为政府收入、政府支出以及宏观经济管理。
(4)政府经济的依据是社会公共权力。
案例:构建和谐社会与收入分配合理化收入分派是当前社会经济生活中人们广泛关心的题目。
我国收入分派差距的扩大已进入分派不公平区间。
又因为收入分派差距扩大是在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题目,以是还要通过改革和发展加以具体办理。
现阶段的根蒂根基性收入分派制度是按劳分派与按生产要素分派相联合。
社会整体的分派体系构筑原则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逐步走向共同富有。
为此就需要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制定和调整现行收入分派政策,将收入分派差距调节到社会可容忍的区间。
各国衡量收入分配差距的标准是根据国际惯例所计算的基尼系数。
它的经济含义是:在全部居民收入中用于不平均分配的百分比。
综合各方而的资料测算,我国在1978年以前城镇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是0.16,属于绝对公平;20世纪80年代末基尼系数达到0. 28;1995年达到0.39;1996年是0. 42;1997年是0. 43;1998年是0. 46。
自1999年到2000年底,基尼系数平均为0.45,已超过国际公认的0.4的警戒线。
政府经济学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政府经济学作业 11、什么是政府经济?如何理解政府经济?答:政府经济,是一种与企业、个人经济活动相对应的经济行为,即以政府为主体的资源配置及其宏观经济管理。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政府经济:(1)政府经济活动的主体是各级政府(2)政府经济的客体是参与部分国民收入或国民生产总值分配,并对国民经济运行进行宏观调控(3)政府经济的形式主要表现为政府收入、政府支出以及宏观经济管理。
(4)政府经济的依据是社会公共权力。
例:构建和谐社会与收入分配合理化收入分配是当前社会经济生活中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
我国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已进入分配不公平区间。
又因为收入分配差距扩大是在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所以还要通过改革和发展加以具体解决。
现阶段的基础性收入分配制度是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
社会整体的分配体系构筑原则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逐步走向共同富裕。
为此就需要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制定和调整现行收入分配政策,将收入分配差距调节到社会可容忍的区间。
各国衡量收入分配差距的标准是根据国际惯例所计算的基尼系数。
它的经济含义是:在全部居民收入中用于不平均分配的百分比。
综合各方面的资料测算,我国在 1978 年以前城镇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是 0.16,属于绝对公平;20 世纪 80 年代末基尼系数达到 0.28;1995 年达到 0.39;1996 年是 0.42;1997 年是 0.43;1998 年是 0.46。
自 1999 年到 2000 年底,基尼系数平均为 0.45,已超过国际公认的 0.4 的警戒线。
2001 年至2003 年基尼系数稍有回落,到2004 年又超过0.4。
这标志近年来我国收入分配差距过大,已进入了分配不公平区间。
我国自 20 世纪 50 年代末以来城乡居民之间的投入就一直存在较大的差距。
虽然改革开放以来农民的收入在增加,但远低于城镇居民收入的增加。
城乡居民相对收入差距由1981 年的2.92 扩大到1995 年的3.02,目前这种差距还在继续扩大,例如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只相当于城市居民的40%。
《政府经济学》形考作业2答案参考第一篇:《政府经济学》形考作业2答案参考《政府经济学》形考作业2参考答案时间:学习完教材第三至第五章之后。
题目与形式:理论联系实际撰写一篇1000字左右的小论文。
考核要求:1、在分析特殊利益集团对公共选择的影响这一范围内,选择一个具有理论意义或实用价值、大小适当的论文题目。
2、综合运用相关理论、方法和知识。
3、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收集资料,可以查阅有关文献,可以到网上搜索资料,但必须注明资料来源。
凡资料详实、来源清楚的至少可以得及格分;凡资料不实,来源不清的为不及格。
4、不得抄袭,抄袭者成绩为不及格。
答题提示:结合教材P第四章节。
例文1:中国社会利益集团影响地方政府决策的内容:从媒体公开报道的有关利益集团活动的案例,以及笔者经实地调研所获得的材料看中国利益集团对地方政府决策的影响,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1)地方政府干部人事任免地方政府机关的职位本身,不仅是一些利益集团试图获取的重要资源,也是实现其他利益的重要途径。
因此,利益集团影响地方政府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影响干部人事的任免决策。
一些地方实力派人物,或因经济实力,或因人脉关系,或两者兼而有之,对地方基层政府的干部人事安排,也有着重要影响力。
如据笔者参与的某课题组调研获悉,南方某市区有两位“大名鼎鼎”的区人大代表,分别是其所在居委会的主任及居委会所属股份公司的董事长,是典型的地方实力派人物。
基于地缘、血缘和共同的经济利益,他们所在的每个居委会及公司,都是一个特殊的利益集团,而这两位区人大代表,就是其所在利益集团的代言人。
由于长期在当地基层任职,有较高的地方声望和广泛的人际关系,又由于其是当地“土著”代表,能影响较多的区人大代表,因而他们常常能够影响、乃至左右该区的党政干部人事任免,甚至能够左右处级重要干部人事任免。
一名接受访谈的干部曾指出:“区里的干部一般不敢随便得罪他们,不能说他们有能力想让谁上谁就能上,但他们确有能力在需要由区人大通过投票决定干部任用时,不想让谁上谁就上不成,该区党政领导均对他们礼让三分”。
国家开放大学《政府经济学》形考任务2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政府经济学》形考任务2参考答案
形考任务2
一、小论文题(100分)
1.以“政府支出绩效评价”为主题,撰写一篇小论文。
(100分)
说明:
学习完教材第6章至第7章之后完成本次任务。
形式:
小论文题。
要求:
1.认真研读教材第6章至第7章的内容。
2.请在所列主题的选题范围内自拟题目(无标题或标题与主题一致,扣10分)。
3.运用政府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相关知识,任选角度和方向进行阐述。
4.论文需要理论联系实际进行分析与论证。
5.不得抄袭,如需引用或借鉴他人成果,请用尾注标明。
6.字数不得少于1000字。
参考答案:
浅析衡量政府支出绩效的方法
政府支出项目的多样性,决定了政府支出绩效衡量方法的多样化。
一般来说,对政府支出项目的衡量有多种方法,包括成本—收益分析法、最低费用选择法和公共定价法。
一、成本—收益分析法
1.定义。
成本—收益分析法,是对政府面临的项目或服务等目标提出实现建设目标的若干备选方案,并详细列出各种备选方案的边际社会成本和边际社会收益,以便分析比较项目或服务所带来的效益,最终选择出最优的政府投资项目。
其最终目标是,要使政府决策者面临项目或服务时,能够做出有效率的支出决策。
2.基本原理。
根据国家所确定的建设目标,提出实现该目标的各种方案,对。
让你省心做作业作业一题目:什么是政府经济?如何理解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经济行为?答:政府经济,是一种与企业、个人经济活动相对应的经济行为,即以政府为主体的资源配置及其宏观经济管理。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政府经济:(1)政府经济活动的主体是各级政府(2)政府经济的客体是参与部分国民收入或国民生产总值分配,并对国民经济运行进行宏观调控(3)政府经济的形式主要表现为政府收入、政府支出以及宏观经济管理。
(4)政府经济的依据是社会公共权力。
例子:构建和谐社会与收入分配合理化收入分配是当前社会经济生活中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
我国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已进入分配不公平区间。
又因为收入分配差距扩大是在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所以还要通过改革和发展加以具体解决。
现阶段的基础性收入分配制度是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
社会整体的分配体系构筑原则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逐步走向共同富裕。
为此就需要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制定和调整现行收入分配政策,将收入分配差距调节到社会可容忍的区间。
各国衡量收入分配差距的标准是根据国际惯例所计算的基尼系数。
它的经济含义是:在全部居民收入中用于不平均分配的百分比。
综合各方面的资料测算,我国在1978年以前城镇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是0.16,属于绝对公平;20世纪80年代末基尼系数达到0.28;1995年达到0.39;1996年是0.42;1997年是0.43;1998年是0.46。
自1999年到2000年底,基尼系数平均为0.45,已超过国际公认的0.4的警戒线。
2001年至2003年基尼系数稍有回落,到2004年又超过0.4。
这标志近年来我国收入分配差距过大,已进入了分配不公平区间。
个人提纲:收入分配是当前社会经济生活中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
我国自20世纪50年代末以来城乡居民之间的投入就一直存在较大的差距。
虽然改革开放以来农民的收入在增加,但远低于城镇居民收入的增加。
城乡居民相对收入差距由1981年的2.92扩大到1995年的3.02,目前这种差距还在继续扩大,例如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只相当于城市居民的40%。
政府经济学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政府经济学作业1题目:什么是政府经济?如何理解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经济行为?形式:小组讨论(个人事先准备与集体讨论相结合)要求:每一位学员都要联系实际准备提钢,作业包括以下内容:1.联系实际例子;2.个人准备的提纲;3.小组讨论后形成的提纲。
答:1.什么是政府经济?政府经济,是一种与企业、个人经济活动相对应的经济行为,即以政府为主体的资源配置及其宏观经济管理。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政府经济:(1)政府经济活动的主体是各级政府(2)政府经济的客体是参与部分国民收入或国民生产总值分配,并对国民经济运行进行宏观调控(3)政府经济的形式主要表现为政府收入、政府支出以及宏观经济管理。
(4)政府经济的依据是社会公共权力。
例:构建和谐社会与收入分配合理化2.个人提纲:构建和谐社会与收入分配合理收入分配是当前社会经济生活中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
我国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已进入分配不公平区间。
又因为收入分配差距扩大是在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所以还要通过改革和发展加以具体解决。
现阶段的基础性收入分配制度是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
社会整体的分配体系构筑原则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逐步走向共同富裕。
为此就需要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制定和调整现行收入分配政策,将收入分配差距调节到社会可容忍的区间。
各国衡量收入分配差距的标准是根据国际惯例所计算的基尼系数。
它的经济含义是:在全部居民收入中用于不平均分配的百分比。
综合各方面的资料测算,我国在1978年以前城镇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是0.16,属于绝对公平;20世纪80年代末基尼系数达到0.28;1995年达到0.39;1996年是0.42;1997年是0.43;1998年是0.46。
自1999年到2000年底,基尼系数平均为0.45,已超过国际公认的0.4的警戒线。
2001年至2003年基尼系数稍有回落,到2004年又超过0.4。
这标志近年来我国收入分配差距过大,已进入了分配不公平区间。
江苏开放大学形成性考核作业学号姓名课程代码020165课程名称政府经济学评阅教师第 1 次任务共 3 次任务江苏开放大学《政府经济学》形考一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12分)1、市场失灵:市场失灵是指市场价格机制的失灵。
2、公共产品:公共产品是指那些满足公共需求的产品。
3、外部经济:外部性,是指私人收益与社会收益,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不一致的情形。
二、简答题(共60分)1、《政府经济学》的现实意义有哪些?(9分)答:第一,政府是经济发展最强有力的组织者和推动者,世界各国的历史反复地证明,没有政府就没有经济发展。
第二,政府是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守夜人。
第三,体制改革离不开学科的支撑。
2、汉密尔顿的强国之策有哪些?(9分)答:主要有三条:第一条:工业兴国。
第二条:建立现代金融体系。
第三条:建立强有力的联邦政府。
3、市场失灵的原因有哪些?请举例说明。
(10分)答:原因1.垄断,垄断的特征就是价格操控。
原因2.有限理性。
有限理性有两层含义:一是自利;二是拥有算账的能力。
原因3.不完全信息。
在信息不完全的情况下,人们或者无法获得真实的市场价格信息。
原因4.交易费用:是指阻碍市场交易的各种困难和成本。
比如说落后的交通条件导致交易双方相距遥远,从而造成市场分割。
原因5.其它原因:市场失灵还有很多其它原因,如商品的供求特性也会导致市场价格信号机制失灵。
4、政府经济职能有哪些?请分别简单阐述。
(10分)答:政府经济职能起源于市场失灵,但政府经济职能不仅限于纠正市场失灵,政府还有很多其它与经济活动相关的职能,比如说:促进经济发展而不只是维护经济稳定;建立和维护市场规则;提供公共产品;缩小收入差距等等,这些问题都不属于市场交易双方所关心的问题。
5、公共经济中的政府职能包括哪些?请分别简单阐述。
(6分)答:在公共经济中,政府经济职能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产品职能:也就是提供公共产品或公共服务,比如说公共交通、环境保护、疾病预防、天气预报等等。
《政府经济学》网上作业参考形考作业1答案参考学习完教材第一、第二章之后。
题目:联系实际讨论政府经济活动中公平与效率的关系以及公平与效率的选择。
考核形式:小组讨论(个人事先准备与集体讨论相结合)。
考核要求:每一位学员都必须提交讨论提纲,提纲包括以下内容:1、联系实际的例子。
(30分)2、个人的讨论提纲。
(30分)3、小组讨论后形成的提纲。
(40分)教师根据每一位学员的讨论提纲以及小组讨论后形成的提纲给每一位学员评分。
要求能够全面、准确地指出政府经济活动中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公平与效率的选择,联系实际的例子能够证明其观点。
答题题示:个人提纲:政府经济活动中公平与效率的关系以及公平与效率的选择。
(简略)(可以从小组提纲中选出一部分)联系实际的例子:找一个案例,并对案例进行点评。
小组提纲:政府经济活动中公平与效率的关系以及公平与效率的选择。
(详细)字数要求在1000字以上。
答案1个人题纲:(从小组提纲中选出一部分出来)案例1:城市化过程中失地农民的权益损失及其保障一、失地农民的产生和现状:(一)城市化必定向农民征地,因而导致失地农民产生。
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大批农民的田地被征占。
据国土资源部统计,1987~2000年,全国非农建设占用耕地226.44万公顷(3395万亩),其中通过行政手段征地160万公顷(2400万亩)。
这些仅是依法审批的征用数,尚没有把那些违法侵占、突破指标和一些乡村私下卖地包括在内。
据统计,违法占地占合法征地的比例一般为20~30%,有的地方甚至高达80%。
这意味着1987~2000年实际征占耕地数为4000万亩以上,按人均占有耕地0.8亩计算,那么建设占用耕地导致失地农民有5000万之多。
按照我国目前城市化进程和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今后每年需征用农民土地280~300万亩,若按照城效农民人均占耕地0. 8亩计算,就意味着每年新增加420万失地农民,十年后失地农民总数将达到1亿。
政府经济学形成性考核册政府经济学作业1一、联系实际的例子:一、构建和谐社会与收入分配合理化收入分配是当前社会经济生活中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
我国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已进入分配不公平区间。
又因为收入分配差距扩大是在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所以还要通过改革和发展加以具体解决。
现阶段的基础性收入分配制度是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
社会整体的分配体系构筑原则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逐步走向共同富裕。
为此就需要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制定和调整现行收入分配政策,将收入分配差距调节到社会可容忍的区间。
二、社会主义社会整体分配体系构筑的原则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逐步走向共同富裕。
为了有效地促进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的实现,需要建立四个层次的收入分配机制:其一,在企业层次上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
这就要求积极推进企业内部分配制度的改革,完善劳动者的主体地位,确立以资产为核心的生产要素分配制度,并形成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其二,在市场层次上培育收入分配机制,关键是开放生产要素市场,为要素的流动、重组和资源的优化配置,提供必要的体制保证。
其三,在政府层次上建立和完善国民收入再调节体系。
要从社会整体利益和社会经济稳定协调发展的目标出发,维护社会必要的公平。
最主要的是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同时通过税收、转移支付等手段,调节社会收入分配的差距。
其四,在社会层次上建设社会支持和社会救助体系。
要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发扬扶危济困、敬老爱幼的民族优良传统。
发展社会支持、社会救助的中介服务组织和机构,使之在解决公平与效率关系问题上发挥积极的作用。
二、个人讨论提纲(一)政府经济与公平公平,是各国政府经济活动所追求的一个共同目标。
在市场经济活动中,政府为追求公平目标,应开展的主要工作有:(1)为各种生产要素参与市场竞争创造公平的环境,即机会均等。
(2)贯彻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原则,使劳动的收入与所提高劳动的数量和质量相对应,多劳多得,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
国家开放大学《政府经济学》形考客观题参考答案第一章导论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错选或不选均不得分。
)1.政府经济活动的主体是()。
A. 各级党委B. 各级政协C. 各级人大D. 各级政府2.政府经济的依据主要是()。
A. 道德劝说B. 社会公共权力C. 法律制度D. 私人财产所有权3.1776年亚当•斯密()的发表,标志着经济学和财政学的产生。
A. 《经济学》B. 《自由、市场与国家》C. 《国富论》D. 《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4.政府经济学是专门研究以()为主体的资源配置及其宏观管理规律的学科。
A. 人大B. 政府C. 党委D. 政协5.政府经济学属()范畴,既有对政府经济活动的理论概括,更具有很强的实践性A. 西方经济学B. 应用经济学C. 微观经济学D. 传统财政学二、不定项选择题(下列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少选、错选或不选均不得分。
)6.政府经济的形式主要表现为()。
A. 政府收入B. 政府宏观经济管理C. 政府支出D. 政府微观经济管理7.政府经济活动的目的,是满足()需要。
A. 单独个人B. 政府部门C. 部分企业D. 社会公共8.下列属于政府经济学学习方法的是()。
A. 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B.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C.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方法论D. 历史分析与逻辑分析相结合的方法9.()的任务是解决经济运行“应该是什么”的问题。
A. 逻辑分析B. 实证分析C. 历史分析D. 规范分析10.()要求在政府经济学的学习中有广阔的视野,能够从政府经济的过去、现在,把握其未来发展趋势,并进行相应的理论概括。
A.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B. 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C. 历史分析与逻辑分析相结合的方法D. 凯恩斯经济学的基本方法论三、判断题11.政府经济以私人利润的最大化为目标,而企业、个人的经济行为是追求社会公共利益最大化。
政府经政府经济学形成性考核作业3一、名词解释1.转移性支出:是指预算资金单方面无偿转移支出,如社会保障支出、财政补贴等。
转移性支出,由于是价值单方面无偿转移支出,就不可能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而是为了实现政府特定的经济社会政策目标。
2.资源税:是对在我国境内开采应税矿产品和生产盐的单位和个人,就其应税数量征收的一种税。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开采《中华人民共和国资源税暂行条例》规定的矿产品或者生产盐的单位和个人,为资源税的纳税义务人,应缴纳资源税。
二、单项选择题1.政府经济的依据主要是(B )A道德劝说B社会公共权力C财产所有权D法律制度2.市场处于不完全竞争状态下产品的供给量和价格,与最优供给条件下的供给量和价格的关系是(C )A、供给量偏高,价格偏高B、供给量偏高,价格偏低C、供给量偏低,价格偏高D、供给量偏低,价格偏低3.我国现行收入分配政策的基本指导方针是(B )A、公平与效率兼顾B、效率优先、兼顾公平C、公平优先、兼顾效率D、公平与效率相机决择4.在公共物品提供的过程中会出现(A )A、免费搭车的问题B、逆向选择问题C、委托代理问题D、劣币驱逐良币问题5.下列属于科斯定理解决外部性办法的是(C )A、征税B、财政补贴C、排污权交易D、排污收费6.外部正效应指的是(A )A、社会净收益大于个人净收益,产品产量偏低B、社会净收益小于个人净收益,产品产量偏高C、社会净收益大于个人净收益,产品产量偏高D、社会净收益小于个人净收益,产品产量偏低7.公共选择理论研究的对象是(C )A、政府决策B、企业生产决策C、个人消费决策D、劳动者劳动决策1 / 58.政府的公共事业支出与公共投资支出的相同点在于(D )A、都属于转移性支出B、都属于社会消费性支出C、都属于社会生产性支出D、都属于购买性支出9.下列部门中属于政府收入主要来源是(B)A、农业B、工业C、商业D、服务业10.耕地占用税实行(B)A、定额幅度税率B、地区差别幅度定额税率C、超率累时税率D、幅度比列税率三、不定项选择题1.下列政府支出中属于按支出具体用途分类的有(ABCD)A、基本建设支出B、企业挖潜改造资金C、科技三项费用D、农业支出2.在市场经济中,政府应承担的公共文化支出具体包括(BCD)A、对文化事业单位的控制B、公共文化设施建设C、文化市场调节D、文化市场管理3.属于价内税的有(ABC)A、消费税B、营业税C、关税D、增值税4.下列工程中属于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资产监管内容的是(ABC)A、任免或者建议任免所出资企业的企业负责人B、企业重大事项管理C、协调所出资企业之间的企业国有资产产权纠纷D、对企业日常经营活动进行管理5.目前我国国有资产收益的形式主要有(ABCD)A、股息、红利收入B、上缴利润C、租金收入D、其他收入形式四、简答题2 / 51.简述公共物品私人供给需要的条件。
XXX《政府经济学》形考任务3参考答案XXX《政府经济学》形考任务3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D)政府债务风险识别是风险管理的第一步,是指对所面临的以及潜在的风险加以判断、分类和鉴定风险性质的过程。
2.(B)政府债务风险评价是用一系列定量指标去衡量风险的高低,以便确定风险是否需要防范和规避。
3.(D)政府债务风险管理效果评价是指对风险管理技术适用性及其收益性情况的分析、检查、修正与评估。
4.(A)政府性基金是指各级政府及其所属部门根据法律、法规规定,为支持特定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事业发展,向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无偿征收的具有专项用途的财政资金。
5.(A)溢价发行是指公债券的发行价格高于债券票面值。
6.(A)幅度比例税率是指国家规定最低税率和最高税率,各地可以在此幅度内自行确定一个比例税率。
7.(C)寡头垄断是指在市场上存在几个生产厂家,这些企业可以控制某一领域的商品和劳务供给价格,但它们之间还存在一定程度的竞争。
8.(C)政府在决策过程中与立法机构协调的有限性是指政府财政收支等重大决策,需要通过立法程序来解决,涉及各部门、各地区、各单位、社会各阶层及其成员的切身利益,其结果往往是相互妥协以达成协议,政府部门的有关判断、政策主张不完全能够实现。
9.(B)对政府机构控制能力的有限性是指政府在运用政策工具,干预经济运行过程中,受政府机构内部XXX与地方政府关系、政府各部门关系的制约,政策效果未能如期实现,出现全部或部分失效的现象。
10.宏观调控是指政府在制定和实施经济政策时,由于市场主体不能及时做出反应或行为不能向政府希望的方向转变,导致政策无法达到预期效果。
这种有限性包括政府在决策过程中与立法机构协调的有限性、政府决策信息的有限性、对政府机构控制能力的有限性以及市场及主体行为控制的有限性。
11.1776年,XXX发表了《国富论》,这标志着经济学和财政学的产生。
12.公债发行方法可以按照政府在公债发行过程中同应募者之间的联系方式分为公募法和非公募法。
《政府经济学形成性考核》作业参考答案《政府经济学》形考作业1参考答案什么是政府经济?如何理解政府经济?答:政府经济,是一种与企业、个人经济活动相对应的经济行为,即以政府为主体的资源配置及其宏观经济管理。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政府经济:(1)政府经济活动的主体是各级政府即狭义的政府,也就是国家行政机构;(2)政府经济的客体是参与部分国民收入或国民生产总值分配,并对国民经济运行进行宏观调控;(3)政府经济的形式主要表现为政府收入、政府支出以及宏观经济管理;(4)政府经济的依据是社会公共权力;(5)政府经济的目的。
政府经济活动的目的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案例]:转型时期我国劳工政策在劳工权益保障方面的缺失转型时期的劳动力市场政策体系在多大程度上保护了劳工权益?这可以从政策的覆盖范围和实施效果两个方面作出评估。
――劳动合同制度是实施最久的规范劳动关系的制度,但覆盖范围主要在城镇,对乡镇企业和进城农民工还存在较大空白。
截止到2000年末,全国城镇企业签订劳动合同的职工达10700万人,占同口径职工总数的95%以上;城镇私营企业从业人员有一半以上签订了劳动合同;乡村集体企业签订劳动合同的职工有2300万人。
事实劳动关系大量存在,除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劳动法律意识淡漠,劳动者处于弱者地位外,也与劳动法律政策的不协调有关。
例如,在劳动者处于弱者地位的条件下,强调双方协商一致,无异于赋予用人单位的单方自由。
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用劳务合同代替劳动合同,以逃避承担相应的劳动法律责任。
现行劳动法律政策对用人单位的用工自主权和用工形式也缺乏有效监督管理。
总的来看,劳动合同在维护劳动者权益方面存在一些先天不足和设计缺陷,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劳资集体协商工资制度的实施范围和力度非常有限。
据全国总工会统计,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从2001年开始推行后,截至2021年底,全国开展工资集体协商、签订工资专项集体协议的企业仅有29.31万个,覆盖职工3579万人,且这项制度的成功主要取决于一些不确定的外部条件,而不是谈判主体特别是劳工或工会一方的力量。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所设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10分,多选、错选或不选均不得分)..1..政府经济的依据主要是().单选题 (2 分).• A.道德劝说•• B.社会公共权力•• C.财产所有权•• D.法律制度•.2..公共物品的非排他性,往往会产生()现象。
.单选题 (2 分).• A.免费搭车•• B.逆向选择•• C.委托代理•• D.劣币驱逐良币•.3..我国现行收入分配政策的基本指导方针是().单选题 (2 分).• A.公平与效率兼顾•• B.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C.公平优先、兼顾效率•• D.公平与效率相机抉择•.4..下列属于科斯定理解决外部性办法的是().单选题 (2 分).• A.征税•• B.财政补贴•• C.排污权交易•• D.排污收费•.5..按照()分类,可将政府收入划分为中央政府收入、地方政府收入以及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共享收入。
.单选题 (2 分).• A.收入形式•• B.财政管理体制•• C.收入产业部门•• D.地域•.二、不定项选择题(每题所设选项中至少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4分,共40分,多选、少选、错选或不选均不得分)..6..政府经济的形式主要表现为()。
.多选题 (4 分).• A.政府收入•• B.政府支出•• C.政府宏观经济管理•• D.政府微观经济管理•.7..我国预算年度是()。
.单选题 (4 分).• A.从当年1月1日至12月31日•• B.从当年4月1日至来年的3月31日•• C.从当年9月1日至来年的8月31日•• D.从当年11月1日至来年的10月31日•.8..为便于使用,社会贴现率仍然是以()作为参照标准。
.单选题 (4 分).• A.贴现率•• B.一般市场利率•• C.银行间短期拆借利率•• D.法定存款准备金率•.9..社会救济的目标,是维持居民()生活水平需要。
.单选题 (4 分).• A.最低•• B.最高•• C.基本•• D.一般•.10..()是指各级政府及其所属部门根据法律、法规规定,为支持特定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事业发展,向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无偿征收的具有专项用途的财政资金。
《政府经济学》第三次形成性考核作业参考案例案例一:国务院决定第3批取消和调整495项行政审批项目自2001年10月国务院对全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作出全面部署以来,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始终健康有序、扎实有效地向前推进。
新一届国务院高度重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强调要以贯彻行政许可法为契机,加快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大幅度减少行政审批事项。
继2002年10月和2003年月国务院分两批取消和调整1300项行政审批项目后,国务院近日作出决定,第三批再予取消和调整495项行政审批项目。
至此,国务院决定取消和调整的行政审批项目已达到国务院部门审批项目总数的近一半。
这次取消和调整的审批项目涉及经济管理、社会管理以及行政管理等方面的事务。
予以取消的项目有409项,这些项目属于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能够自主决定,市场竞争机制能够有效解决,以及重复交叉审批或审批对象和条件已经发生变化的事项。
予以调整的审批项目有项,分改变管理方式和下放管理层级两种方式处理。
【点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通过政府宏观调控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政府经济管理职能主要体现在提供公共物品、克服市场失灵,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实现其资源配置、收入分配、经济稳定与发展等目标。
在经济体转轨时期,我国政府面临着繁重的职能转变任务。
上述案例表明,我国政府职能转变已迈出实质性步伐。
第一,政府逐步推出可由市场机制调节,属于私人物品范围,应由企业、个人或其他社会组织自行决策的资源配置活动,而加强宏观经济管理。
第二,政府主要运用法律、经济等间接手段,配合必要的行政手段,履行其经济社会职能,尽可能减少对企业、个人等微观经济活动的直接行政干预。
因此,国务院决定大幅度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体现了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方向。
第二批公益类科研机构体制改革启动在先期进行试点之后,第二批公益类科研机构体制改革近日启动。
此次改革涉及农业部、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体育总局、地震局、粮食局、供销合作总社和科技部等9个部门。
政府多元利益的冲突与协调
政府自诞生以来就是一个含义宽泛、作用巨大、影响深远的概念,以至于吸引了哲学、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等许多社会科学中的一代又一代学人智者的注意力,形成了很多有价值的人类智力成果和精神财富。
然而,我们又不得不承认,迄今对政府的认识还远未穷尽;
一、作为整体假设的政府:一元利益目标
作为公共部门经济学研究对象的政府(国家),大都隐含着这样的假设:即政府是一个统一的公共部门,是一个抽象的整体。
于是,在很多研究者的文献里,都有意或无意地忽略了国家、政府、统治者等概念的联系与区别,包括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之一的斯蒂格利茨在《政府为什么干预经济》一书中也没有对此三个概念加以区分。
[1]
其实,国家、政府、统治者之间的区别是明显的:国家更多地偏重地域和疆域的概念,政府指的是政体安排,而统治者指的是具体控制权利的人。
但进一步看,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更为紧密:国家的管理职能是由政府来行使的,政府最终要掌握在统治者手中,因此在一般情况下,的确勿需对之加以明确区分。
那么,这样的国家或政府具有哪些基本特征呢?诺思将其概括为三个方面:[2]第一,国家为获得收入,以提供保护、公正等社会服务作交换;而提供这种服务政府比任何其他组织都具有规模经济优势。
第二,为使国家收入最大化,作为垄断者的国家总是将选民分为各个集团,并为每一个集团设计产权。
第三,由于总是存在着能提供同样服务的潜在竞争对手,国家受制于其选民的机会成本。
它的对手是其他国家以及在现存政治-经济单位中可能成为潜在统治者的个人。
也就是说,国家的权利并非是不受约束的。
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诺思眼里的国家就是政府。
对于国家的行为目标,诺思认为,国家是以一个理性人的方式采取行动,其追求目标是自身效用的最大化。
因此,古往今来的国家都有两个基本目的:一是界定形成产权结构的竞争与合作
的基本规则(即在要素和产品市场上界定所有权结构),这能使统治者的租金最大化。
二是降低交易费用以使社会产出最大,从而税收增加,亦即整个社会福利最大化。
第二个目的将导致一系列公共产品或服务的供给,以便降低界定、谈判和实施作为经济交换基础的契约所引起的费用。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研究都是放眼于整个人类历史长河所得到的结果,国家与政府基本上是被赋予同样的含义,因而是可以相互替换的。
二、现实中的多级政府:多元利益目标的根源
如前所述,经济学家为便于从本质上分析政府(国家)组织与其他组织的异同,于是对政府组织作了整体性假设。
在这种假设前提下,的确让我们从宏观总体上、从理性思维上更清楚地认识了政府的组织行为特征和功能作用。
但当我们的目光聚焦到现实中的政府行为时,许多令人迷惑的现象和问题便油然而生。
那么,现实中的政府究竟包含有哪些关系和层面呢?第一,中央政府与各级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
尽管不同国家在地方政府的设臵方式与级次方面会有不同,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权利分配方面存在冲突却是各国共存的现象。
第二,地方各级政府之间的关系。
这里包括纵向的上下级政府间的隶属关系和横向的同级政府间的竞争与合作关系。
这些错综复杂的关系表现为形形色色的矛盾冲突,但其本质仍然是各级政府如何更多地获取有限的权利资源从而使自身的利益或效用最大化。
第三,政府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关系。
一般而言,所有政府都是由若干职能部门组成的,少者三五个,多则上百个。
在正常情况下,各部门分工协作、各司其职,共同为实现政府的政治经济目标而努力。
第四,政府与其代理人——官员之间的关系。
不管是哪个国家或哪一级的政府,都不是一个具体的人,而是包括统治者和官员在内的多个利益主体的作用体;但实际代表政府行使权力的却是一个个具体的人——统治者或官员。
总而言之,现实中的政府不是一个简单的实体,更不是铁板一块,而是由不同层次、不同利益主体所组成的具有复杂关系和多元利益目标的多级政府,是一个复合性的等级组织。
[1]斯蒂格利茨,《政府为什么干预经济》,中国物资出版社,1998年版。
[2]诺思在这里使用的国家模型是建立在只有一个追求福利或效用最大化的统治者的假设基础之上的,这与现实中的多元、多级政府存在较大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