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0句初高中文言文翻译答案(定)
- 格式:ppt
- 大小:166.00 KB
- 文档页数:46
高中部编版必修上全册古文文言现象、翻译、默写习题班级:姓名:古文目录:一、劝学/荀子二、师说/韩愈三、赤壁赋/苏轼四、登泰山记/姚鼐一、《劝学》【习题】重点句子翻译:1.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3.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4.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5.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6.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参考答案】重点句子翻译:1.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翻译:君子说:学习不可以停止。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翻译:君子广博地学习并且每天检验反省自己,就能智慧明达并且行为没有过失了。
3.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翻译:借助舟船的人,并不是会游泳,却可以横渡江河。
4.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翻译:君子的天赋跟一般人没什么不同,(只是君子)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5.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翻译:所以不积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之远;6.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翻译:蚯蚓没有锐利的爪子和牙齿,强键的筋骨,却向上能吃到泥土,向下可以喝到泉水,这是由于它用心专一啊。
二、《师说》【习题】重点句子翻译: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3.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4.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5.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6.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7.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8.不拘于.时,学于余。
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参考答案】重点句子翻译: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文言文必修二》作为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和翻译能力。
以下是对《文言文必修二》中部分课文翻译的详细解答,以供参考。
一、《左传·僖公二十五年》原文:晋文公问于咎犯曰:“吾闻君子之不器,其然乎?”咎犯对曰:“然。
君子不器,故能成其器。
”翻译:晋文公向咎犯问道:“我听说君子不拘泥于某一器物,是这样的吗?”咎犯回答说:“是的。
君子不拘泥于某一器物,因此能够成就自己的器物。
”二、《论语·里仁》原文:子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
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翻译:孔子说:“君子犯错误,就像日月出现食蚀一样。
犯错的时候,人们都能看到;改正的时候,人们都会仰慕。
”三、《孟子·梁惠王上》原文: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翻译:孟子见到梁惠王,王说:“老先生,您不远千里而来,也一定有什么利益可以给我国家吧?”孟子回答说:“大王何必只说利益呢?也有仁义就可以了。
”四、《庄子·逍遥游》原文:逍遥游于太虚之境,不亦乐乎?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翻译:在无边的太虚境界中逍遥游,难道不是很快乐吗?顺应天地的规律,驾驭六气的变化,以游历无尽的境界,他还会等待什么呢?五、《史记·孔子世家》原文:孔子,鲁人也,字仲尼。
生而大孝,事亲以敬,教以礼。
孔子既没,弟子及鲁人,尊之如父。
翻译:孔子,鲁国人,字仲尼。
出生时就非常孝顺,侍奉父母非常恭敬,用礼来教育他们。
孔子去世后,他的弟子和鲁国人,都像尊敬父亲一样尊敬他。
通过对《文言文必修二》中部分课文的翻译,我们可以看到,文言文在表达上具有独特的韵味和意境。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要注重对文言文的理解,掌握翻译技巧,提高自己的文言文素养。
同时,也要学会借鉴古代先贤的智慧,为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提供有益的启示。
【文言文】《论语》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孟子》孟子曰:“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孟子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庄子》庄子曰:“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
”【翻译】《论语》孔子说:“学习并时常温习,不是很愉快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是君子吗?”曾子说:“我每天都要反省自己:为人处世是否忠诚?与朋友交往是否诚信?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孔子说:“温习旧知识,从而获得新的理解,可以成为老师了。
”孔子说:“学习而不思考,就会一无所获;思考而不学习,就会陷入危险。
”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有所成就,四十岁不再困惑,五十岁懂得天命,六十岁能顺应环境,七十岁随心所欲,却不逾越规矩。
”《孟子》孟子说:“得道的人会得到众人的帮助,失道的人会失去众人的支持。
失去众人的支持到了极点,连亲戚都会背叛他;得到众人的支持到了极点,天下都会顺从他。
用天下人的支持去攻击亲戚的背叛,所以君子有不战而胜的可能。
”孟子说:“鱼,是我想要的;熊掌,也是我想要的。
如果两者不能同时得到,我会放弃鱼而选择熊掌。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翻译】孔子说:“学习之后,按时温习,不也是很愉快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自己,却不生气,不也是君子吗?”【全解】此句出自《论语》,是孔子关于学习态度和人际交往的著名论述。
以下是对这句话的逐句解析: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子:指孔子。
- 曰:说,表示孔子将要发表言论。
- 学而时习之:学习并且按时温习。
这里的“学”指的是学习知识、技能等,“习”是指复习、巩固。
- 不亦说乎:不也是很愉快吗?这里的“说”通“悦”,表示高兴、愉快。
这句话强调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学习之后要不断温习,这样不仅能巩固所学知识,还能带来内心的喜悦。
2.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有朋:有朋友。
- 自远方来:从远方来。
这里指远道而来的朋友。
- 不亦乐乎:不也是很快乐吗?这里的“乐”表示快乐、愉悦。
这句话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认为朋友之间的相聚是非常快乐的事情。
3.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人不知:别人不了解自己。
- 而不愠:却不生气、不怨恨。
- 不亦君子乎:不也是君子吗?这里的“君子”指有道德、有修养的人。
这句话强调了一个人的修养,认为即使别人不了解自己,也不应该因此而生气,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君子。
整句话通过三个问题,阐述了学习的乐趣、友谊的可贵以及君子的修养。
孔子认为,学习应该是一种持续不断的过程,朋友之间的相聚是人生一大乐事,而真正的君子即使面对误解和冷漠,也能保持平和的心态。
这些思想至今仍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七年级上册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一)《世说新语》二则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谢太傅在一个寒冷的雪天把家人聚集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谈论文章的义理。
2.白雪纷纷何所似?这纷纷扬扬的大雪与什么相似?3.撒盐空中差可拟。
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可以相比。
4.未若柳絮因风起。
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
5.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陈太丘跟一位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是正午。
6.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跟别人约好一块儿走,却把别人丢下,自个儿走了。
(二)《论语》十二章7.子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时温习它,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的吗?旁人不了解自己却不生气,不是有才德的人吗?”8.曾子日:“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曾子说:“我每天多次进行自我检查:替别人谋划事情是否竭尽心力呢?与朋友交往是否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9.子日:“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J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学习,三十岁能有所成就,四十岁掌握了知识而不致迷惑,五十岁了解并顺应了上天的意旨,六十岁时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七十岁时可以顺从意愿,又不越过法度」10.子日:“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这样的人是可以当老师的」n.子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说:“只知道学习却不知道思考,就会感到迷茫,只知道思考却不知道学习,就会疑惑」12.子日:“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竹筐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不改变他好学的乐趣。
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13.子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说:“知道学习的人不如喜欢学习的人,喜欢学习的人不如以学习为快乐的人」14.子日:“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初中课本重要文言句子1蒙辞以军中多务。
2屠惧,投以骨。
3孔子云:“何陋之有?”4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5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6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
7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8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9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10微斯人,吾谁与归。
11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
12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有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13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14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
15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16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下天。
17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今之事。
18宋何罪之有?19何以战?高中必修(1—3)重要文言句子1夫晋,何厌之有?2佚之狐言于郑伯。
3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4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5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
6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7吾属今为之虏矣。
8大王来何操?9沛公安在?10不吾知其亦已兮。
11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配之陆离。
12为仲卿母所遣。
13当其欣于所遇。
14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15徘徊于斗牛之间。
16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17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
18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19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20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21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22不拘于时,学于余。
23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24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必修二《游褒禅山记》重要句子1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2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3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4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5有碑仆道,其文漫灭。
6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
7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8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9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10于是余有叹焉。
11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12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吾少时,家贫,不得读书。
及长,离家游学,历尽千辛万苦。
每思及此,不禁泪下。
然人生如梦,世间万象,无不令人感慨。
遂作《游子吟》以抒怀。
原文:嗟乎!人生如梦,世事如烟。
吾游子也,离乡背井,远行千里,以求知识。
途中山川壮丽,水木清华,然吾心忧思,不能自抑。
日暮途穷,夜阑人静,仰天长啸,浩荡乾坤,独我何求?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吾行万里,访名师,学经史,以求真知。
途中遇贤达,结良友,谈笑风生,乐亦在其中矣。
然人生无常,世事无常,转眼间,岁月如梭,吾已至暮年。
昔日少年,意气风发,今日老矣,鬓发斑白。
回首往事,恍若隔世。
吾尝问心,吾之志向何在?吾之理想何在?然人生短暂,吾之精力有限,唯有珍惜当下,奋发向前。
嗟乎!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世间万象,变幻莫测,吾心亦随之起伏。
然吾终不改初心,砥砺前行,以期无悔此生。
翻译:唉!人生如梦,世事如烟。
我身为游子,离开家乡,远行千里,追求知识。
路途中山川壮丽,水木清华,然而我心中的忧思,无法自抑。
日暮时分,路途尽头,夜深人静,我仰天长啸,广阔的天地,我究竟在寻求什么?过去我曾远行,杨柳依依;如今我归来,雨雪纷纷。
行路难,行路难,路途多歧,如今我在何处?长风破浪终有时,扬帆远航渡沧海。
我行走万里,拜访名师,学习经史,追求真知。
途中遇到贤达,结交良友,谈笑风生,乐在其中。
然而人生无常,世事无常,转眼间,岁月如梭,我已经到了暮年。
曾经的少年,意气风发,如今已经老去,鬓发斑白。
回首往事,恍若隔世。
我曾问心,我的志向何在?我的理想何在?然而人生短暂,我的精力有限,唯有珍惜现在,奋发向前。
唉!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世间万象,变幻莫测,我心亦随之起伏。
然而我终不改初心,坚定前行,以期无悔此生。
2023年中考语文总复习初中语文1-6册文言文重要语句翻译初中语文第1-6册课本中文言文重要语句的翻译,大家可以对照一下, 看自己在哪些文言文上还有遗漏,及时查漏补缺,有一些课文因为教材改版有所变动,具体以课本为主!【第一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一一《学而》曾子说:“我每天屡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老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了呢?”.学而不思那么罔;思而不学那么殆:光读书学习不知道思考,就迷惑不解;光思考却不去读书学习,就会疑惑而无所得。
1.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却不感觉满足,教导他人不知疲倦。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几个人在一起行路,一定有可以作为我的教师的人在中间;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他们的短处,自己如果也有,就要改掉它。
3.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懂得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4.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消逝的时光像这河水一样呀!日夜不停。
5.子夏日:“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夏说:“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
”【第二册】.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这里土地平坦开阔,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
6.黄发垂髯,并怡然自乐:老人和小孩都非常快乐,自由自在。
7.寒暑易节,始一返焉:冬夏换季,才往返一次呢。
8.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青苔碧绿,长到台阶上,草色青葱, 映入帘子中。
9.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府公文劳累身心。
10.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我唯独喜爱莲花,它从污泥中长出来,却不受到污染,在清水里洗涤过但是不显得妖媚。
11.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高中文言文大全及翻译【篇一】《师说》唐代: 韩愈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 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 其为惑也, 终不解矣。
生乎吾前,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 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吾从而师之。
吾师道也,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 无长无少, 道之所存, 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 其出人也远矣, 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而耻学于师。
是故圣益圣, 愚益愚。
圣人之所以为圣, 愚人之所以为愚, 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 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 则耻师焉, 惑矣。
彼童子之师,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句读之不知, 惑之不解, 或师焉, 或不焉, 小学而大遗, 吾未见其明也。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不耻相师。
士大夫之族, 曰师曰弟子云者, 则群聚而笑之。
问之, 则曰: “彼与彼年相若也, 道相似也。
位卑则足羞, 官盛则近谀。
”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君子不齿,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其可怪也欤!圣人无常师。
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郯子之徒, 其贤不及孔子。
孔子曰: 三人行, 则必有我师。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师不必贤于弟子, 闻道有先后, 术业有专攻, 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 年十七, 好古文,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不拘于时, 学于余。
余嘉其能行古道, 作师说以贻之。
翻译古代求学的人必定有老师。
老师, 是用来传授道理、讲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
人不是一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 谁能没有疑惑?有了疑惑, 如果不跟老师学习, 那些成为疑难的问题,就始终不能解开。
出生在我之前的人, 他懂得的道理本来就比我早, 我跟从他, 拜他为老师;出生在我之后的人, 如果他懂得道理也比我早, 我也跟从他, 拜他为老师。
我是向他学习道理的, 哪管他的年龄比我大还是小呢?因此, 无论高低贵贱, 无论年长年幼, 道理存在的地方, 就是老师所在的地方。
一、《论语》原文: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翻译:学习并且时常温习,不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吗?别人不了解自己,却不生气,不是一位君子吗?二、《孟子》原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翻译:得到道的人有很多帮助,失去道的人很少帮助。
帮助很少到了极点,连亲戚都会背叛他;帮助很多到了极点,天下的人都会顺从他。
三、《庄子》原文: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以有涯随无涯,殆已!翻译:我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
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是危险的!四、《史记》原文:太史公曰:“吾闻之,良医善用药,良相善用贤。
”翻译:太史公说:“我听说,好的医生善于用药,好的宰相善于用贤。
”五、《左传》原文: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以力服人者,外形式而内不服也。
翻译:用德行使人信服的人,人们内心喜悦并且真诚地信服;用力量使人服从的人,人们外表上形式上服从,但内心并不服从。
六、《三国演义》原文:刘备曰:“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翻译:刘备说:“不要因为坏事小就去做,不要因为好事小就不去做。
只有贤德的人,才能使人信服。
”七、《红楼梦》原文:林黛玉曰:“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翻译:林黛玉说:“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八、《水浒传》原文:宋江曰:“我等虽在草莽,但心向朝廷,欲为国家效力。
”翻译:宋江说:“我们虽然身在草莽,但心向朝廷,愿意为国家效力。
”以上是初中语文常用文言文的翻译,这些文言文都是经典之作,通过翻译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言文的意思,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细柳营译文:皇帝亲自慰问军队.来到霸上和棘门军营,皇帝车马径直驰进军营,将领们都下马迎接和送别.接着往细柳军营,细柳军营的军士官吏身披铠甲,拿着锋利的刀,拉开弓弩,拉得满满的.天子先行的卫队到了,不能进入军营.先行的卫队说:"天子将要到了.〞军营门的军官说:"将军命令说:‘军队中听从将军命令,不听皇帝发布的命令.’〞过了不久,皇帝到了,又不能进入.于是皇帝就派使臣拿着符节下诏令给周将军:"我想要进军营慰劳军队.〞周亚夫才传话打开营垒门.营门的军官对跟随的车马上的人说:"将军规定,军营中不能驱马快跑.〞于是天子就控制马缰绳慢行.到了营中,将军周亚夫手持兵器作揖说:"穿戴着盔甲的将士不行跪拜之礼,请求用军礼拜见.〞天子被感动了,在车上俯身扶着车前的横木.皇帝派人告知说:"皇帝尊敬地慰劳将军.〞完成礼仪就离开了.出了军营门以后,大臣们都很惊讶.汉文帝说:"哎呀,这才是真正的将军啊!先前霸上、棘门军营,像儿戏罢了,那些将军一定会被袭击而俘获.至于周亚夫,难道能够侵犯他吗?〞参考答案:一.1.C2.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3.将军约定〔规定〕,军中不得骑马奔驰.4.亚夫治军严肃,军令威严,军纪严明,不媚上.〔二〕《扁鹊见蔡桓公》译文:扁鹊进见蔡桓公,在桓公面前站着看了一会儿,扁鹊说:"您有小病在皮肤纹理间,不医治恐怕会加重.〞桓侯说:"我没有病.〞扁鹊离开后,桓侯说:"医生喜欢给没有病的人治病,以此作为〔自己的〕功劳〞过了十天,扁鹊又进见桓侯,说:"您的病在肌肉和皮肤里面了,不与时医治将会更加严重.〞桓侯又不理睬.扁鹊离开后,桓侯又不高兴. 又过了十天,扁鹊又进见桓侯,说:"您的病在肠胃里了,不与时治疗将要更加严重.〞桓侯又没有理睬.扁鹊离开后,桓侯又不高兴. 又过了十天,扁鹊在进见时远远看见桓侯就转身跑了.桓侯特意派人问他〔为什么跑〕,扁鹊说:"小病在皮肤纹理间,是汤熨的力量能达到部位;病在肌肉和皮肤里面,是针灸的力量能达到的部位;病在肠胃里,是火剂汤的力量能达到的部位;病在骨髓里,那是掌管性命的神的事情了,〔医生〕是没有办法医治的.现在病在骨髓里面,我因此不再请求为他治病了.〞又过了五天,桓侯身体疼痛,派人寻找扁鹊,扁鹊已经逃到秦国了.于是桓侯就病死了.参考答案:1、第一层:扁鹊见蔡桓公……桓侯又不悦.第二层: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臣是以无请也.第三层:居五日……桓侯遂死.2、⑴B⑵A⑶A⑷ D3、A4、桓侯没有正确对待自己的疾病,不接受医生的忠告去治疗,以致疾病发展到不可医治的地步,终于死去.5、用这个故事,劝告人们不可讳疾忌医,有了缺点和错误要接受忠告去改正,否则就会小错成大错,以致到不可挽救的地步.〔三〕墨池之上译文:[甲]墨池旁边现在是抚州州学的校舍.教授王君十分害怕关于墨池的事迹不显著,就写了"晋王右军墨池〞这六个大字悬挂在门前两柱之间标明它,又对我说:"希望有篇叙记文章.〞我推测王君的心意,莫非是因为爱好别人的长处,即使是一技之长也不肯让它埋没,因此就连他的遗迹一并重视起来吗?或者是想推广王羲之临池苦学的事迹来勉励这里的学生吗?人有一技之长,尚且使后代人尊崇到这般地步,况且那些贤人有德才的人留下来的作风和思想会怎样地影响到后世人呢![乙]附近的读书人请他讲学,他不肯教,却对人家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请教的人说:"〔您说的有道理〕,只是苦于没有时间.〞董遇说:"应当用‘三余’时间〞.有人问"三余〞是什么?董遇说:"三余就是三种空闲时间.冬天,没有多少农活.这是一年里的空闲时间;夜间,不便下地劳动,这是一天里的空闲时间;雨天,不好出门干活,也是一种空闲时间.〞参考答案:1.勉学劝善;利用"三余〞勤读.2.〔1〕影响;穿着〔或通"披〞〕. 〔2〕意思;情趣.3.〔1〕答:教授王盛君担心墨池不够明显,于是写了"晋王右军墨池〞悬挂在门前的楹柱之间来标明它.〔2〕答:冬天是一年的空闲时间,夜晚是一天的空闲时间,阴雨的时候是农时的空闲时间.4.答:要点:善于利用空闲时间来学习.〔可从不同角度谈启示,如①读书百遍,其义自见②董遇诲人不倦……〕〔四〕自护其短〔《雪涛小说·知无涯》〕[选文]译文:有个人是从出生以来就不认识菱角的北方人.他到南方做官,有一次在酒席上吃菱角,这个人连壳一起放到嘴里吃.有人说:"吃菱角要去壳.〞他想掩盖自己的错误,于是说:"我不是不知道,连壳一起吃,是为了清热呀!〞问的人又问:"北方也有菱角吗?〞他说:"前山,后山,什么地方都有!参考答案:1、从……以来;吃;去掉;想.2、D3、第一个括号填" 我",第二个括号填"其,它"〔代词,代菱〕4、我不是不知道,连壳一起吃,是为了清热呀!5、人不可能什么都懂,但不能不懂装懂.〔五〕猫犬译文:苏东坡说:"养猫用来捕鼠,不可以没有鼠而养不捕鼠的猫;养狗用来防奸邪之人,不可以没有奸邪之人而养不叫的狗."我认为猫不捕鼠还可以,不捕鼠而捕鸡就更坏了;狗不叫还可以,不对着盗贼叫而对着主人叫就更坏了.仇视正直的人,一定要尽力打击而去除他,这不就是猫捕鸡吗?觊觎重要的职位,使皇上孤立,这不就是狗吠主吗?导读:苏东坡的意思是:在什么位子上就做什么事,人应该恪尽职守.而"我"更深入地认为占着位子不做事尚可,如果排斥忠良,觊觎要位,则万万不可留用.参考答案:一、1.指奸邪之人2.指猫不捕鼠3.更坏4.嫉恨正直的人二、觊觎重要的职位,使天子孤立,这不是对着主人叫吗?三、宋代文学家苏轼;略.四、在其位,谋其政,不可以尸位素餐.<尸位:占着职位而不尽职守;素餐:吃闲饭.>〔六〕伤仲永译文:金溪县有个人名叫方仲永,祖代都从事农业.仲永五岁时,尚未认识书写用具,有一天忽然哭着要它.他的父亲感到很奇怪,到附近人家借了给他,他立即写出四句诗,并且题上自己的名字.他的诗主要意思是孝养父母、团结家族,曾传给一乡秀才看过.从这以后,随便指一个东西作题目,他立刻就能写出一首诗,诗的词句、内容都很不错.县里的人都觉得他是个奇才,渐渐地敬重礼遇他的父亲,有的人还用钱求他作诗.他的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便天天带着仲永在县里到处拜访<为人作诗讨钱>,不让他学习.我早就听说了这件事.明道年间,我跟从先父回家,在舅舅家见到了他,此时他已十二三岁了.叫他作诗,已和从前的名声不相称.又过了七年,我从扬州回来,又到舅舅家,问起他来,舅舅说:"才智完全消失,成了一个普普通通的人."导读:一个"未尝识书具"的人会要书具,而且不但能写字,又能作诗,这是不足为信的.但本文写作意图在于借此劝年轻人要努力学习.参考答案:一、1.写2.以这件事为奇;渐渐;以……为宾客3.以……为利4.死去的父亲二、1.天天带着仲永在县里到处拜访,不让他学习.2.又过了七年,我从扬州回来,又到舅舅家,问起他来,舅舅说:"才智完全消失,成了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三、本文写一个孩子从未读过书,突然不但会写字,还能作诗,虽然有传说夸张之嫌,但作者的本意是规劝人们要不断努力学习.〔七〕桃花源记译文:东晋太元年间,有个武陵人靠捕鱼为生.〔一次渔人〕沿着小溪划船,往前行,忘记了路程多远.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溪水两岸几百步以内,中间没有别的树木,花和草鲜嫩美丽,地上的落花繁多.渔人对此感到非常惊异.<渔人>又向前划去,想走到那片林子的尽头.桃花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没有了,〔在那里〕便看到一座山,山边有个小洞,隐隐约约好像有光亮.渔人就舍弃船上岸,从小洞口进入.起初洞口很狭窄,仅能容一个人通过.渔人又向前走了几十步,一下子变得开阔敞亮了.只见土地平坦宽阔,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土地,美好的池塘,桑树竹林之类.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互相听到鸡鸣狗叫的声音.村里面,来来往往的行人,耕种劳作的人,男男女女的衣着装束完全像桃花源外的世人,老人和小孩都高高兴兴,自得其乐.〔桃花源的人〕一见渔人,竟然大为惊奇,问他是从哪里儿来的.〔渔人〕细致详尽地回答了他们,人们就把渔人请到自己家里,摆酒杀鸡做饭款待他.村里人听说来了这么一个客人,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率领妻子儿女和同乡人来到这个与外界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了,于是就同外界的人隔绝了.他们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他们〕竟然不知道有汉朝,更不必说魏朝和晋朝了.这个渔人一一的给〔桃花源中的人〕详细地诉说他知道的事情,〔他们〕听了都很惊叹惋惜.其余的人又各自邀请渔人到他们家里,都拿出酒菜饭食来款待他.渔人居住了几天,告辞离开.这里面的人告诉他说:"〔这里的情况〕不值得对外界的人说啊!〞〔渔人〕出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沿着先前的路回去,〔一路上〕处处标上记号.渔人到了武陵郡,便去拜见太守,把这些情况作了禀报.太守立即派人随同他前往,寻找先前所做的记号,结果迷了路,再也找不到通向桃花源的路了.南阳有个刘子骥,是位清高的隐士,听到这个消息,兴致勃勃地打算前往桃花源.没有实现,不久就病死了.以后就不再有探访的人了.参考答案:1.①交错相通②更不用说③妻子儿女④隔绝2.D3.C4.①甚异之②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③豁然开朗④不想被外面的战乱破坏了他们的和平宁静的生活5.是为了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追求的生活.〔八〕爱莲说译文:水上、陆地上各种草本木本的花,值得喜爱的非常多.晋代的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从李氏唐朝以来,世人大多喜爱牡丹.我唯独喜爱莲花从积存的淤泥中长出却不被污染,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艳.〔它的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牵牵连连也不枝枝节节,香气传播更加清香,笔直洁净地竖立在水中.〔人们〕可以远远地观赏〔莲〕,而不可轻易地玩弄它啊.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中〔品德高尚〕的君子.啊!〔对于〕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喜爱,人数当然就很多了!参考答案:1.①自从②枝蔓③亲近而不庄重④多⑤认为⑥应当2.D3.C4.①出淤泥而不染②香远益清5.莲,花之君子者也6.托物言志〔九〕陋室铭译文:山不在于高低,有仙人〔居住〕就出名;水不在于深浅,有了蛟龙就有灵气.这是间简陋的屋子,只是我的品德高尚〔就不感到简陋了〕.苔藓的痕迹碧绿,长到台阶上,青葱的小草映入竹帘里.与我谈笑的都是博学的人,与我交往的没有知识浅薄的人.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琴,阅读佛经.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双耳,没有官府公文使身体劳累.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它们都很简陋,但居住的人都很有名,所以就不感到简陋了〕.孔子说:"<既然君子住在里面〕,又有什么简陋的呢?〞参考答案:1.①出名,著名②品德高尚③大④官府的公文2.D3.①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②惟吾德馨4.陋室的环境、陋室中的人和陋室的生活三个方面.5.C6.从建筑和室内布置看是简陋的,但由于屋主人品德高尚,所以这小屋就不显得简陋了.〔十〕三峡译文:三峡两百千米中,两岸连绵不绝的高山,没有一点中断的地方;重叠的山峰,层层的峭壁,把天空和太阳都遮蔽了,如果不是在正午就看不见太阳,如果不是在半夜就看不见月亮.〔合叙句〕到了夏天,江水漫上丘陵,下行和上行的航路都被阻绝了.有时遇到皇帝紧急召见,最快早晨就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一千二百多里的路,即使骑上快马,驾着风,也不像这样快.春天和冬天的时候,则是雪白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潭水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合叙句〕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姿态怪异的柏树,悬泉和瀑布,在那里飞流冲刷.水清,树荣〔茂盛〕,山峻,草茂,实在是有很多趣味.每逢初晴的日子或者结霜的早晨,树林山涧显出一片凄凉和寂静,经常有高处的猿猴放声长啼,声音持续不断,凄凉怪异,空旷的山谷里传来〔猿啼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所以渔人歌唱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参考答案:1.①飞奔的马②连续2.B3.①水势迅急凶猛②景色秀丽奇绝③萧瑟凄凉4.①三峡七百里②两岸连山,略无阙处③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④素湍绿潭,回清倒影5.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6.表明人们的感伤心情.〔十一〕与朱元思书译文:风和烟都散尽了,天和山是一样的颜色.〔我的小船〕随着江流飘荡,时而偏东,时而偏西.从富阳到桐庐一百来里的水路,奇异的山水,独一无二.江水都是青白色,千丈深的地方都能看得清楚.游动的鱼儿和细碎的沙石,也可以看得清清楚楚,毫无障碍.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迅猛的浪涛像飞奔的骏马.江两岸的高山上,全都生长着密而绿的树;山峦凭借着<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仿佛都在相互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形成了无数的山峰.〔山间的〕泉水冲击着岩石,发出泠泠的响声;美丽的百鸟互相和鸣,鸣声嘤嘤,和谐动听.蝉儿和猿猴也长时间地叫着,声音不断绝.极力追求名利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高峰,〔就会〕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治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即使是在白天也像黄昏时那样昏暗;稀疏的枝条交相掩映,有时还可以〔从枝叶的空隙中〕见到阳光.参考答案:1.A 2.C3.①青白色②高;远③美丽④筹划、治理4.①奇山异,天下独绝.②水皆缥碧,千丈见底.③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④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5.D〔十二〕鱼我所欲也译文:鱼是我所喜爱的,熊掌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都得到的话,那么我就只好放弃鱼而选取熊掌了.生命是我所喜爱的,道义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都具有的话,那么我就只好牺牲生命而选取道义了.生命是我所喜爱的,但我所喜爱的还有胜过生命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所以有的灾祸我不躲避.如果人们所喜爱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哪一样不可以采用呢?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逃避灾祸的坏事,哪一桩不可以干呢?采用某种手段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采用某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由此可见,他们所喜爱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那就是"义〞〕;他们所厌恶的,有比死亡更严重的事〔那就是"不义〞〕.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只不过有贤能的人不丧失罢了.一碗饭,一碗汤,得到它就能活下去,不得到它就会饿死.可是轻蔑地呼喝着给人吃,饥饿的行人也不愿接受;用脚踢给别人吃,乞丐也因轻视而不肯接受.高官厚禄却不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它.这样,高官厚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是为了住宅的华丽,妻妾的侍奉和认识的穷人感激我吗?以前〔有人〕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有人〕却为了住宅的华丽却接受了它;以前〔有人〕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有人〕却为了妻妾的侍奉却接受了它;以前〔有人〕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有人〕为了认识的穷人感激自己却接受了它.这种做法不是可以让它停止了吗?这就叫做丧失了人所固有的本性.参考答案:1.D2.C3.①鱼是我所喜欢的②不单单是贤明的人存在这种思想,这种思想人人都有,只是贤明的人不丧失它罢了.4.正反对比,举例论证.5.舍生取义.6.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翻译:《论读书之益》一文,旨在阐述读书对于个人修养、知识积累及人生价值的重大影响。
作者通过对读书的深刻理解,论述了读书之益处,以期激发世人读书之热情。
原文如下:夫读书者,所以明理、修身、养性、增识、广闻也。
盖世之贤者,无不读书。
孔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孟子曰:“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夫读书之益,岂独在于此哉?一曰:读书可以明理。
理者,天地万物之根本也。
读书使人洞悉万物之理,明辨是非,知善知恶。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故读书者,必深思而慎取之。
二曰:读书可以修身。
修身者,所以正心、齐家、治国、平天下也。
读书可以使人陶冶情操,砥砺意志,养成高尚品质。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读书之益,可见一斑。
三曰:读书可以养性。
养性者,所以养心、养气、养志也。
读书可以使人陶冶情操,开阔胸怀,达到超然物外之境界。
庄子曰:“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读书之益,正所谓“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四曰:读书可以增识。
增识者,所以广博知识,拓宽视野也。
读书可以使人了解古今中外之事,掌握各种知识,成为博学之士。
荀子曰:“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读书之益,在于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
五曰:读书可以广闻。
广闻者,所以增长见识,开阔视野也。
读书可以使人了解天下大事,洞察社会现象,成为有识之士。
韩愈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读书之益,在于增长见识,开阔视野。
综上所述,读书之益,实为世间之宝。
读书可以明理、修身、养性、增识、广闻,使人成为有道德、有知识、有才能之人。
愿世人皆能珍惜读书之益,以书为伴,不断追求卓越。
答案:《论读书之益》一文主要论述了读书的五大益处:明理、修身、养性、增识、广闻。
作者通过引用孔子、孟子、庄子、荀子、韩愈等古代圣贤的言论,阐述了读书对于个人修养、知识积累及人生价值的重大影响。
读书不仅可以使人明辨是非,修身养性,还能增长见识,开阔视野。
因此,读书是世间之宝,值得世人珍惜。
一、翻译下列句子。
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答案:孔子说:“学习并且时常温习,不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吗?别人不了解我,我不生气,不也是一个有道德的人吗?”2. 满招损,谦受益。
满招损,谦受益。
答案:自满会招来损失,谦虚会得到好处。
自满会招来损失,谦虚会得到好处。
3. 谁见病而舍之,独出余立者,其父或子也。
答案:谁看见有病的人就舍弃他,独自站立的人,可能是他的父亲或者儿子。
4. 世间万物,皆由心生。
心善,则万物皆善;心恶,则万物皆恶。
答案:世界上所有的事物,都是由心产生的。
心善良,那么所有的事物都是善良的;心邪恶,那么所有的事物都是邪恶的。
5.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答案:自古以来,人生又有谁能不经历死亡?只有保持坚定的信念,才能照亮历史。
二、翻译下列短文。
孔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答案:孔子说:“我每天都要反省自己:为人处世是否忠诚?与朋友交往是否诚信?传授知识是否努力?”三、翻译下列段落。
孟子曰:“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答案:孟子说:“得道的人会得到很多帮助,失道的人会得到很少帮助。
帮助少到极点,连亲戚都会背叛他;帮助多到极点,天下的人都会顺从他。
用天下人都顺从的力量,去攻击亲戚背叛的人,所以君子不战则已,一作战必胜。
”四、翻译下列文言文。
《论语·学而》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答案:孔子说:“学习并且时常温习,不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吗?别人不了解我,我不生气,不也是一个有道德的人吗?”有子说:“那些孝顺父母、尊敬兄长的人,很少会去触犯上级;不触犯上级,却喜欢造反的人,是从来没有的。
昔仲尼,师项橐,古之圣贤,其事难明。
余尝游于南冥,见一渔者,披发裸裎,垂钓于溪。
余问之:“子何人?”对曰:“吾乃桃花源中人。
”余曰:“何为桃花源?”对曰:“此间乃无人问津之地,自号桃花源,因以名之。
”余闻而异之,遂与之游。
既至,见桃林夹岸,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引余至其家,设酒杀鸡作食。
余人咸来问讯,余人各言其家之所有。
余问其主人,主人曰:“此间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余闻之,悦而忘归。
及余将行,村中长老饯余于斯,曰:“君行幸至,愿无相忘。
”余答曰:“吾将何往?此地虽好,吾不忍别。
”长老曰:“此去,经险阻,过绝壁,非一日之功,君宜早行。
”余曰:“吾闻桃花源之远,非一日可至。
然吾心向往之,愿君导我。
”长老曰:“君诚欲往,吾当与君同去。
”余喜,遂留宿。
明日,长老引余行,出其闾,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余,皆来问讯,余亦问其所居。
曰:“此乃桃花源也,何问之有?”余叹曰:“问君何为,乃尔无知!”遂与余同去。
既至,居其中,逾月,余曰:“吾观此间之人,皆安居乐业,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间岂非世外桃源?”长老曰:“君言是也。
此间之人,皆因避世乱,隐于此地,故得如此。
”余曰:“吾欲归去,如何?”长老曰:“君宜速归,勿久留于此。
”余曰:“吾欲留此,如何?”长老曰:“君留,吾亦留。
”余曰:“吾去,君亦去?”长老曰:“君去,吾亦去。
”余与长老遂相别。
余还至旧居,述其事与乡人。
乡人皆惊,曰:“向也,余尝游于南冥,未尝见如此之地。
”余曰:“此间之乐,非吾所能言。
”乡人曰:“吾亦欲往,如何?”余曰:“君宜早行,勿迟疑。
”乡人遂行,不复还。
【译文】从前孔子曾经拜项橐为师,古代的圣贤,他们的故事难以理解。
我曾经游历南海,见到一个渔夫,披散着头发,赤裸着身体,在溪边垂钓。
初中文言文译文及答案霍丘①知县阳湖左君,治霍丘既一载,其冬有年。
父老数十人,来自下乡,盛米于筐,有稻有稉,豚蹄鸭鸡,伛偻提携,造于县门。
君呼之入,曰:“父老良苦,曷为来哉”顿首曰:“边界之乡,尤扰益偷。
自耶②之至,吾民无事,得耕种吾田。
吾田幸熟,有此新谷,皆耶之赐,以为耶尝。
”君曰:“天降吾民丰年,乐与父老食之;且彼家畜,胡以来”则又顿首曰:“往耶未来,吾民之猪鸡鹅鸭,率用供吏,余者盗又取之。
今视吾圈栅,数吾所育,终岁不一失,是耶为吾民畜也,是耶物非民物也。
”君笑而受之,劳以酒食。
皆欢舞而去,曰:“本以奉耶,反为耶费焉。
”士民相与谋曰:“吾耶无所取于民,而禄不足以自给,其谓百姓何请分乡为四,各以月入米若薪。
”众曰:“善。
”则请于君,君笑曰:“百姓所以厚我,以我不妄取也,我资米若薪于百姓,后之人必尔③乎索之,是我之妄取无穷期也。
”不可。
亳州之民,有诉于府者曰:“亳旧寡盗,今而多,其来自霍丘。
霍丘左耶不容盗,以祸亳,愿左耶兼治之。
【注释】①霍丘:县名。
后面的阳湖、亳州均为地名。
②耶:通“爷”。
③尔:如此,这样。
【参考译文】霍丘的知县阳湖人左君,治理霍丘已满一年,那一年冬天收成不错.父老乡亲几十人,从下面的乡里来到府衙,筐里装满了大米,还有猪蹄鸡鸭,老老少少,来到县衙门.左君叫他们进来,说:“父老乡亲实在辛苦了,为什么要到这里来呢”父老叩头说:“我们所生活的边界地区,多侵扰、盗窃之事.从您来到这里,我们百姓没有不快之事,能够耕种自己的田地.我们的田地幸亏您而能丰收,有这新米,都是您赐予的,我们带来给您尝尝.”左君曰:“上天赐予百姓丰年,乐意给予百姓东西让大家吃;再说那些家畜,凭什么而来呢”父老就又叩头说:“往年您没有来的时候,我们的猪鸡鹅鸭,都用来提供给官吏了,剩下的又被偷走.如今看看我们饲养牲口的圈栏,点点我们所豢养的牲口,一年到头没有丢失一只牲口,这是您为我们蓄养的牲口啊,这些都是您的东西不是我们的东西.”左君微笑着而接受了这些东西,用酒食犒劳了送东西来的父老乡亲.大家都欢欣鼓舞地离开,说道:“本来想把这些东西奉送给县令,反而让县令破费了。
高中语文必修2文言文名句翻译(含答案)1、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众多贤才都会聚在这里,老老少少济济一堂。
)2、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兰亭这地方有崇山峻岭环抱,林木繁茂,竹子高挺。
又有清澈湍急的溪流,辉映围绕在亭子四周,引溪水作为流觞的曲水,大家列坐在曲水旁)3、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即使没有演奏音乐的盛况,喝点酒,做点诗,也足以畅快表达幽深内藏的感情。
)4、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这一天,天高气爽,和风习习,仰首可以观览浩大的宇宙,俯身可以考察众多的物类,用来纵展眼力,开畅胸怀,极尽视听的欢娱,实在是人生的一大乐事。
)5、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有的人把自己的胸怀抱负,在室之内畅谈;有的人则寄托于外物,生活狂放不羁。
)6、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
(虽然他们取舍千差万别,好静好动的性格各不相同,当他们对所接触的事物感到高兴,得意于一时,感到欣然自足时,不知衰老即将要到来。
)7、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等到对已获取的东西发生厌倦,感情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感慨随着产生了。
)8、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过去所喜欢的,转眼之间,就成为旧迹,人们对此尚且不能不为之感念伤怀。
9、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更何况人寿命的长短听凭造化,最后归结于穷尽。
)10、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我本来知道把死和生混为一谈是虚诞的,把长寿与夭亡等量齐观是荒谬的)1、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清风缓缓吹拂,水面波澜不起。
举起酒杯向同伴敬酒,吟诵(赞美)明月的诗句,吟唱婉转优美的乐曲。
)2、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