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性留置双腔导管在血透中的应用及护理体会
- 格式:pdf
- 大小:190.62 KB
- 文档页数:2
长期留置双腔导管原位二次插管手术方法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目的应用双腔带涤纶环导管进行血透的患者需要更换导管进行二次插管时探索原位再插管手术方法。
方法在我科20例需要拔除导管再次插入导管的患者应用新的手术方法即把导管从涤纶环处剪断,将钢丝沿体内段管腔导入,退出体内段的导管,然后把新导管经钢丝插入,退出钢丝,涤纶环缝合于皮下固定。
结果20例患者应用此种手术方法均成功地在原位进行导管更换,成功率100%。
术后伤口无感染和首次插管相关并发症。
结论本手术方法的优点是不需要另外再找血管,并且不需要使用扩管器;保护了患者有限的血管资源,减少了患者的痛苦。
标签:血液透析;二次插管;手术方法研究血管通路是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建立稳定可靠的血管通路是血透患者血液透析的基本保证。
血管通路临床上目前常用的有两种方法:造瘘和插管[1]。
内瘘使用方便、感染率低、血流量大,而被广泛使用。
但在患者因血管条件差,不能造瘘或造瘘不成功,或心功不全的情况下,必须选择插管。
对于需要长期血液透析患者,则需要选择带有涤纶环的双腔导管。
上世纪80年我国开始将带有涤纶环的长期导管应用于血液透析,其特点是保留时间长,感染率低[2]。
但是在导管使用一段时间后,可出现导管不通、涤纶环从皮下隧道脱出、导管头破损,从而需要给患者拨除导管。
我科对于需要拔除导管再插入导管的患者尝试新的手术方法把原有导管分二段取出,原位插入新导管,手术获得成功。
手术后患者伤口未出现感染,血细菌学培养阴性,说明本手术方法可靠。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科现有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60例,使用内瘘血透的患者126例;应用美国Kendall公司生产的双腔带涤纶环导管作为透析通路的患者34例,占21%。
需要拨除导管再插入导管的患者20例,男6例,女14例,年龄25~85岁。
拨除导管的原因:涤纶套脱出6例、导管头破损8例、导管常溶栓后不通5例、血流量达不到要求1例。
1.2手术方法患者平卧于手术床上,肩部垫枕,头向左偏,右锁骨部及颈部皮肤用碘伏常规消毒。
血液透析双腔导管的护理作者:吴延洁曹玲芳杜亚玲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2年第11期近年来,因各种疾病导致终末期肾病的患者增多,故血液透析患者增加,随着经皮深静脉留置双腔导管行血液透析逐年增加,该导管的并发症相应增加,建立一整套预防并发症发生的有效措施非常重要。
本中心对2010年11月以来的38例深静脉留置导管的患者追踪护理,其护理体会如下:【中图分类号】R473.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1-0273-01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2010年11月至2011年12月,本血液净化中心共有38例深静脉留置导管作为血管通路的患者,其中男20例、女18例,年龄25~79岁。
1.2导管置管和使用方法分别使用(ABLE)双腔临时导管或(REUT1133)带涤纶套的长期深静脉导管,以Seldinger法按深静脉留置导管操作常规进行置管术,置管操作中严格遵循无菌操作规定。
每次血液净化治疗前予局部碘伏消毒并更换敷料。
治疗结束后,采用10~20ml生理盐水冲洗导管,2500~5000U/ml的肝素盐水按导管标称的管腔容量进行封管。
1.3结果本组发生并发症4例次,其中出现隧道感染1例,出口处感染2例,不完全堵塞1例,无导管脱落及出血、空气栓塞发生。
①导管相关感染3例,其中1例为颈内静脉置管,2例为股静脉置管;②不完全堵塞1例为动脉端堵塞,为颈内静脉置管。
2 护理2.1加强血液净化中心管理血液净化室每日3次多功能杀菌机空气消毒2小时,治疗室每日进行紫外线空气消毒2小时,地面及物体表面每日含氯消毒剂消毒3次,对进入血液净化中心的人员严格控制,操作人员定期学习院感知识,导管留置及血液净化操作过程中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技术。
2.2加强健康宣传向患者及家属交代导管留置后注意事项,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定期鼻腔及置管局部皮肤外用抗生素软膏如百多邦或金霉素软膏以减少细菌定植。
长期留置双腔导管在维持血透中的应用及护理目的探讨留置长期性双腔血透导管患者的并发症及护理体会。
方法对10例血透患者318例次长期性双腔置管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置管的适应症、导致导管使用不当的因素及常见并发症。
结果导管内血栓形成3例,局部感染2例,发生全身感染1例,血流不通畅3例,1例脑出血死亡。
动静脉内瘘患者与留置双腔导管患者相比,透析充分性没有显著差异。
结论对于长期留置双腔静脉导管的患者,保证患者长期使用深静脉置管的前提是医护人员正确使用留置导管和封管方法和严格按照无茵操作以及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卫生宣教防止并发症发生。
标签:血液透析;长期留置双腔导管;护理血管通路的稳定、可靠是患者进行血透的基本保证。
对我科2014年1月开始应用带涤纶套的导管进行血透的患者,进行分析与总结,并探讨如何通过护理干预延长留置导管的功能,防止导管感染、血栓形成等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科自2014年1月~2015年1月,共行长期双腔静脉导管留置术10例,其中男8例,女2例,年龄43~84岁;原发病包括高血压性肾病2例、性糖尿病肾病1例、慢梗阻性肾病尿毒症期1例、肾小球肾炎2例。
这些患者一般都是由于内瘘术多次进行后失败,并且因各种原因没法行临时留置双腔静脉导管或继续建立内瘘术而出现并发症,必学采用长期性双腔静脉留置导管。
1.2置管方法采用Pemcath带涤纶套双腔导管(美国Quinton公司生产),该导管,因为其动脉腔比静脉腔短。
我科室采用颈内静脉穿刺置管的病例有10例,并且在局麻下进行所有手术。
应用seldinger技术,采用撕脱型扩张导管经颈内静脉置管法,皮下隧道长约15 cm,并用埋在皮下距离皮肤出口处1~2 cm 的涤纶套固定,以防止松脱及细菌的感染。
导管腔内封管用肝素原液备用,导管出口处用3M胶布密封。
一般在透析前1 d进行留置导管术。
1.3透析方法用2%安尔碘消毒导管口及周围皮肤,用无菌注射器抽出导管内保留的肝素和部分残余血液2 m1,观察是否出现血栓,然后连接血液管路注入首剂肝素进行血透。
长期留置双腔导管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及护理研究目的探讨长期留置双腔导管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及护理要点。
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9年11月-2012年11月在本院进行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症状和不良反应等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本研究中34例患者,留置双腔导管时间9-48个月,平均时间为(30.1±3.5)个月,血液透析中血液流量平均为210mL/min,其中1例患者出现隧道口皮肤炎症反应,经局部给药处理和全身抗感染治疗后,患者炎症消除,可继续血液透析。
结论长期留置双腔导管并发症少,操作方便,能提供稳定血流量,改善了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标签:血液透析、双腔导管、长期留置、应用及护理血液透析是最早应用于临床、以血液体外循环为特征的治疗技术,到目前为止已有50多年历史[1]。
近年来在液透析基础上逐步发展出一系列血液净化技术,主要包括:血液滤过(HF)、血浆置换(PE)、单纯超滤(IUF)、血液透析滤过(HDF)、血液灌流(HP)、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免疫吸附等,它们的共同特征是将患者血液引出体外,并通过一种净化装置,除去某些致病物质,净化血液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血液透析是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排除体内毒素、多余的盐分及体液,帮助维持钾、钠、氯平衡,延缓生命的主要方法[2]。
我国终末期肾病的发病率约为万分之一,血液透析是临床上治疗慢性肾衰竭患者重要的替代措施之一,血液透析正常进行的前提是建立稳定可靠的血管通路。
临床上由于部分患者自身血管条件差,不能长期维持内瘘,对这些患者长期留置双腔导管就成为较为理想的选择[3]。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11月-2013年11月在本院进行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症状和不良反应等进行统计分析,探讨长期留置双腔导管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及护理要点。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研究中34例均为我院2009年11月-2012年11月收治的血液透析患者,其中男性22例,占总数的64.71%,女性12例,占总数的35.29%。
永久性双腔留置导管行血液透析52例体会稳定可靠的血管通路是尿毒症血透患者的生命线。
自体A-V内瘘是目前最为理想的血管通路[1],应用较为广泛。
但近年来本院对长期血透患者行自体A-V造瘘术,由于技术原因,手术失败率较高。
再加上少数患者因血管条件或心衰原因不能施行此手术,或部分患者在使用自体A-V内瘘过程中由于出现各种并发症而导致内瘘功能丧失等原因,在本院反而只有少数尿毒症患者长期血透时应用自体A-V内瘘,而大多数患者血透时采用经颈内静脉或锁骨下静脉,少数为股静脉的永久性双腔留置导管作为血管通路行长期血液透析。
2003~2009年收治52例尿毒症长期血透患者采用过永久性双腔留置导管行血透治疗。
大多数患者使用1~2年疗效满意,但使用2年以上后,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并发症。
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应用贝朗公司生厂的永久性双腔留置导管,导管及附件型号为12Fr×10cm/10cm。
所有患者均为尿毒症晚期维持性血透病例,52例中,男30例,女22例。
年龄16~82岁。
使用导管时间最长近4年,目前仍在使用,最短时间2个月。
所有患者术前已经带有过颈内静脉或锁骨下静脉或股静脉临时血透导管。
并有45例在建立永久性双腔留置导管之前,大多已施行过1次自体A-V内瘘成形术,少数已施行过2~3次,因无法再建立自体A-V内瘘才改用永久性留置导管。
结果1~2年使用永久性双腔留置导管行长期血液透析治疗而停用者2例(3.8%),2年后停用者6例(11.3%)。
感染造成菌血症而无法使用者共4例(7.7%),其中多在2年以上发生。
到目前出現过导管相关性感染及菌血症(经导管及静脉血培养证实)的患者45例(86.5%),其中多数患者曾出现过反复多次感染,且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或表皮葡萄球菌感染所致。
使用中发生血栓阻塞者30例(57.7%),其中血透前行尿激酶溶栓能继续使用者28例(58.8%),不能再使用者2例(3.8%)。
插管处局部情况,使用过程出现渗血者3例(5.8%),经局部压迫后出血停止。
长期双腔静脉留置导管在血液透析中的护理标签:双腔静脉留置导管,血液透析,护理血液通路是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建立有效的血液通路是血液透析得以顺利进行的基本保证。
我科从2002年1月~2005年1月应用带涤纶套长期双腔静脉留置导管置于锁骨下静脉为血液透析患者建立长期血液通路取得了较好的结果,现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10例,男4例,女6例,年龄4s~80岁,其中原发病为糖尿病肾病4例,高血压肾病4例,梗阻性肾病1例,慢性肾炎1例。
1.2 插管方法所有病例均选用美国Quinton公司生产带涤纶套双腔留置导管,穿刺右侧锁骨下静脉,患者仰卧位,肩下垫一小枕头,头偏向左侧,在锁骨下方,锁骨中点内侧1~2cm处为穿刺点,局麻下用穿刺针刺入锁骨下静脉后见回血,固定穿刺针,置入导丝,据导管长度确定穿刺点与涤纶套距离选择皮肤切口,行皮下隧道,隧道内置入导管,使涤纶套距皮肤出口1—2cm。
沿导丝以细的扩张器扩张后再以带鞘套扩张器扩张皮下,撤出导丝及粗扩张器保留鞘套,导管尖端植入鞘套内。
撕开鞘套,置入导管见回血通畅,缝合皮肤切口并加压包扎。
2 护理措施每次血液透析开始前,按常规消毒动静脉导管接头,先抽出保留管内的肝素和部分残余血液,注入首剂肝素量,动静脉开口分别与透析管路连接,进行透析治疗,透析结束时,动静脉管腔分别注入生理盐水10ml冲洗至未有血液,然后注入肝素5ml含50~70mg的肝素生理盐水封管。
3并发症处理3.1 穿刺部位出血多发生在术后12h内,一般给予局部压迫止血处理,静脉注射止血药。
术后第2天再行血透治疗,避免透析过程中穿刺部位渗血。
如术后需要透析治疗,可采用无肝素或体外肝素化透析,透析结束时可经静脉注射适量鱼精蛋白以中和肝素的作用。
3.2 血栓形成主要是透析间期导管内注入肝素量不足,肝素流失或血液反流入导管腔内及导管周围纤维蛋白鞘所致。
采用尿激酶溶栓治疗,用尿激酶10万U加生理盐水5~10ml,分别注入双腔导管内保留20min,注意阻力大时,不能强行推入。
血透患者颈内静脉长期留置双腔导管的护理体会稳定可靠的血管通路是保证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质量的关键,而颈内静脉永久性双腔导管置管术的广泛开展则解决了那些血管条件差,心功能不全,不适宜行内瘘手术患者的血管通路问题,为其提供了血流通畅,使用便利,保留时间长,感染率低,患者颈部可自由活动,顺应性好的透析通道。
我科从2010年7月以来为4例患者行颈内静脉长期留置双腔导管置管术,现将获得的一些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4例维持性血透患者,男1例,女3例;年龄54~70岁,平均年龄63岁;原发病2例,高血压2例,糖尿病1例。
均为血管条件差不宜做内瘘手术者,2例以前曾置过临时性颈内静脉留置管,2例曾行过动静脉内瘘手术。
2 材料和方法2.1材料美国Quinton公司出产的带涤纶环双腔留置导管2.2方法均采用右侧颈内静脉置管,应用s e l d i n g e r技术及双撕脱型扩张导管置管法在心电监护下置入。
选择右侧锁骨上窝中点或顶点处为穿刺点,常规消毒铺巾。
局麻后,穿刺针针尖正对右乳头方向缓慢进针,刺入右侧颈内静脉后见回血,固定穿刺针,置入导丝,然后根据患者的体型确定皮下隧道位置和导管皮肤出口处。
用隧道针将导管引入穿刺部位,依次将软硬扩张导管顺导丝插入颈内静脉,抽出扩张导管,将永久性颈内静脉双腔留置管撕脱型套管腔送入上腔静脉内,边送导管边剥离扩张套管,期间嘱患者屏气,以免发生空气栓塞。
导管置入后检查有无打折,试抽血流通畅,用肝素封管,缝合皮肤,固定导管,敷上无菌纱布。
3 护理3.1预防感染3.1.1置管期间,尤其是置管初期,涤纶套还未与周围组织粘连固定时,导管出口处有缝线固定,需经常观察穿刺部位及导管出口处的情况,注意有无渗漏及炎症反应,如局部发红、疼痛,可在每次换药时用75%的酒精纱布湿敷,操作时应加强无菌观念,导管出口处平时可涂抗菌软膏,如百多帮、红霉素等。
3.1.2透析时,严格无菌操作,按常规消毒双腔导管的动、静脉接头,肝素帽一次性使用。
28例老年血液透析患者长期留置导管临床护理体会摘要】目的探讨老年血液透析患者长期导管的护理及并发症的对症护理。
方法通过对28例老年透析患者长期导管进行全面的分析,了解置管方法、掌握如何正确使用导管、总结导致导管使用不当的因素及常见并发症。
结果老年血液透析患者经过健康宣教及提高对护理的认识,减少了并发症发生的几率,延长了使用寿命。
结论对老年血透患者应用长期颈内静脉留置双腔导管,并发症的护理应以预防为主。
护理人员严格遵守无菌操作的原则,预防置管部位感染,导管相关感染,加强导管血栓的预防,正确掌握肝素封管剂量,对患者耐心的宣教相关的护理内容,预防导管脱落等减少患者并发症,从而提高生命质量。
【关键词】老年血液透析导管护理近年来,随着老年血液透析患者数量的不断上升,老年人患者血管通路的建立及维护日益受到重视[1],老年患者由于血管条件差,往往难以建立理想的动静脉内瘘,或虽建立成功却无法长期维持;临时中心静脉置管虽简便易行,但保留时间短、并发症多而使应用受到限制。
因此,血管通路仍然是影响老年维持性血透患者成功地进行长期血透的主要障碍之一,使用带cuff的长期留置导管成为建立透析通路的又一常用方式。
我院自2010年12月~2011年11月28例老年患者使用长期留置导管透析,透析效果满意。
1 一般情况1.1一般资料:共对28例老年维持性血透患者行颈内静脉长期留置导管置入术,男性20例,女性8例,年龄56±76岁。
原发病分别为糖尿病肾病12例,慢性肾炎14例,多囊肾1例,高血压肾损害3例,均为自身血管条件差或内瘘堵塞的患者。
1.2材料和方法:采用美国巴德公司带涤纶套单针双腔静脉导管(14.5Fr),管长23cm。
插管在手术室局麻下进行,全部选择右侧颈内静脉,取去枕仰卧位,肩下置小枕,使双肩下垂,头低15°,充分暴露胸锁乳突肌,嘱患者头偏向穿刺对侧,常规消毒铺巾,利多卡因局麻后,在超声引导下,以胸锁乳突肌的胸骨头、锁骨头与锁骨上沿围成的三角形顶点为进针点,针尖朝向同侧乳头边抽吸边进针,见回血按Seldinger技术置入导管钢丝后,沿穿刺点外上方作一弧形隧道,充分麻醉皮下隧道,应用导引套管将长期留置导管经隧道牵引至穿刺点,使用小扩张器和撕脱型扩张器,将留置导管通过撕脱型外套送入血管。
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临时与长期留置双腔导管的应用及护理发表时间:2015-11-12T16:28:46.590Z 来源:《中西医结合护理》2015年4月第4期供稿作者:吴光萍詹淑兰[导读]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三明第一医院血液透析室血管通路是维持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是保证血液透析治疗有效进行的重要保证。
吴光萍詹淑兰福建医科大学附属三明第一医院血液透析室福建三明 365000【摘要】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应用临时与长期留置双腔导管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透析的充分性。
方法:自2007-2015 年,我科应用与护理临时性单针双腔留置导管置管286 例,颈内静脉长期留置双腔导管置管13 例,常规的血液透析方案治疗,针对299 例血液透析患者留置双腔导管并发症的发生,实施有效的预防护理措施。
结果:299 例中心静脉置管患者发生并发症26 例次,经密切观察并及时有效的治疗、护理,并发症得到有效解决,延长留置导管使用寿命。
结论:严格、规范的操作和日常维护是保证此通路长期、有效运行的关键,根据不同的并发症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保证了血透效果,有利于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关键词】留置双腔导管;血液透析;护理【中图分类号】R8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276-7808(2015)-04-093-02 血管通路是维持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是保证血液透析治疗有效进行的重要保证。
目前对急诊透析的患者、动静脉内瘘未成熟或者动静脉内瘘闭塞患者来说,建立临时性血管通路是保证透析顺利进行,改善患者病情的关键;而涤纶套长期留置管作为无法建立动静脉内瘘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较好的血管替代通路,在临床上应用越来越广泛。
常见的并发症有感染、血栓形成与栓塞、导管脱落、出血和涤纶套脱落。
留置双腔导管通过正确使用和维护,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延长留置导管使用寿命。
我院血透室自2007 年6 月-2015 年7月,对299 例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的患者采用了中心静脉留置双腔导管。
长期留置导管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及护理血液透析是慢性肾衰竭者重要的代替治疗措施之一,建立和维护一个良好的血液循环通路,是保证血液净化顺利进行和透析充分的首要条件。
临时性中心静脉插管简便、易于掌握,但保留时间短,并发症较多。
具有涤纶环的深长静脉长期透析导管已被广泛应用。
2006年3月至2008元月我院共放置长期导管6例,进行血液透析900例次,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2006年3月至2008年元月,我院共进行长期留置双腔导管6例,男2例女4例,年龄29岁至70岁,多囊肾一例,慢性肾炎5例6例患者均采用右侧颈内静脉入口。
1.2 置管方法取带涤纶套双腔导管一根,长度为36cm,插管在手术室局麻下进行,选右侧颈内静脉为穿刺血管,应用seldinger穿刺技术,并采用撕脱型扩张导管血管法,涤纶套管距离导管皮肤出口2-3cm。
2使用及护理2.1接管前戴无菌手套,铺治疗巾,取下导管帽,用碘伏消毒管口,然后用5cm注射器抽吸动脉端抽出上次注入的肝素,确定无血栓后夹管;用此法处理静脉端;连接透析管路进行透析。
将透析管路妥善固定,防止过度牵拉而造成病人不适或创口出血。
2.2连接透析管路前,如出现动脉端血流不畅而静脉端血流畅时,可将动静脉两端对换,当压力不高时,可继续进行透析,如回血压力很高可能导管内有血栓行成应进行溶栓治疗。
2.3透析结束后,动静脉内分别注入生理盐水10至20cm的同时夹闭管夹,以保证管腔内无血液,再注入1.5cm含1000-1250u肝素的生理盐水,并于注毕前夹闭导管,拧紧管帽。
并用无菌纱布包裹,固定于胸部。
3透析监护严密观察有无出血、凝血、漏血,根据病情每15-60分钟测体温、脉搏、呼吸一次,备好抢救用物。
4 局部护理导管出口处皮肤每日换药一次,每次用5%碘伏消毒局部皮肤,消毒范围以穿刺点为中心10cm以上,消毒三便,并每次更换无菌敷料,必要时在覆盖导管皮肤出口的敷料上涂上庆大霉素针剂8万u,每次透析后要清净管口上的污迹及血迹,用5%的碘伏严格消毒接头处,更换新的肝素帽。
长期留置双腔导管血液透析的护理血液透析首先应建立一条血管通路,稳定、可靠的血管通路是患者进行血液透析的基本保证。
临时性中心静脉插管主要用于因病情需要临时实施血液透析的患者。
临时性中心静脉插管简便、易于掌握,但保留时间短、并发症较多,对于需要长期留置导管的患者就不适应。
而一些需长期透析的患者因曾实行多次内瘘术或人造血管搭桥,无法再用内瘘作为血透通路。
因此,具有涤纶套的双腔留置导管就应运而生了,临床上也称永久性留置导管。
本文就我科自2007年以来,使用长期留置Permcath双腔导管5例做血液透析1587例次的情况和护理做一小结。
1资料与方法1.1病例:我科从2007年4月至2011年8月,共有长期Permc ath双腔导管留置者5例,其中男性1例,女性4例;年龄54~75岁;原发病包括慢性肾小球肾炎1例、先天性多囊肾2例、糖尿病肾病1例,原因不明1例。
这些患者都曾经实行多次内瘘术,因无法再用内瘘才改用长期留置导管。
此期间这些患者完成血液透析共1587例次。
1.3患者透析方法:按常规消毒Permcath双腔导管的动静脉接头,去除肝素帽,先抽出保留导管内的肝素和部分残余血液,注入首剂量肝素接上透析管路,进行常规透析,透析结束后,动静脉导管内分别注入生理盐水20ml,以保证管腔内无血液,再根据导管容量用浓肝素进行封管,并以肝素帽封口,以防导管内血栓形成。
1.4评价指标:由于双腔导管作为透析通路,存在血液重复循环问题,因此透析充分性评价非常重要。
本组以肌酐和尿素清除指数Kt/v为透析效果的客观评价指标,以患者的症状改善为间接指标,同时观察患者的血常规(血色素)变化。
以Kt/V≥1.2为达到充分透析的标准。
2结果Permcath双腔导管留置时间平均为28.8月(8月~53月)。
5例患者至今全部在维持血透,无1例因留置导管功能失效而拔管。
2.1Permcath双腔导管使用后并发症: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动脉端导管内血栓形成或血流不畅,其他为感染、局部渗血。
长期血液透析深静脉留置双腔导管的临床应用摘要】目的:了解长期血液透析患者,采用深静脉留置双腔导管的临床应用。
方法:从我院于2014年10月至2016年11月内需长期血液透析,行深静脉留置双导管患者72例,观察了解患者在经血液透析期间导管情况、血流量与并发症的发生。
结果:72例患者导管留置手术成功率为100%,其中34例导管留置是时间在6个月内,29例留置时间在1年内,6例留置时间在2年内,3例留置时间超过2年;置管后患者平均血流量在200~300mL/min,5例患者出现导管位置不良,经调整导管位置后血流可达200m1/min以上;置管后无严重并发症出现,21例患者存在血栓形成,19例存在动脉端血流受阻,5例管道感染,总发生率为62.5%。
结论:深静脉留置双腔导管用于长期血液透析患者,可有效达到充分透析目的,并且使用时间长,但一些并发症的发生,直接影响导管的长期使用。
【关键词】血液透析;双腔导管【中图分类号】R45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19-0171-02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是临床最常见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脏替代治疗方式之一[1]。
主要将患者的血液经血管通路导入动脉管道、去泡器,到达透析器。
血液和透析液借助于透析器内的半透膜进行逆流交换,交换后的透析液进入废液槽被弃去,而被“净化”的血液经过去泡器、静脉管道从静脉血管通路重新输入患者体内,以达到“清洗”的目的。
血液透析过程中,肝素为临床常用抗凝剂,可防止血液在透析器等体外管道中凝集。
[2]。
为了解长期留置双腔导管在血液透析深静脉的临床作用,本文对我院72例患者进行观察了解,现将详细研究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病例资料从我院于2014年10月至2016年11月内需进行血液透析深静脉患者中,按以下标准选取72例患者研究:①患者均需长期留置双腔导管进行深静脉血液透析;②患者年龄在18岁以上,不超过71岁,男女不限;③患者无精神或意识障碍,可进行正常交流;④患者无严重心肌病变导致的肺水肿、心力衰竭及心律失常;⑤患者均清楚本次研究目的,自愿参与并积极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