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园记》《醉翁亭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 格式:docx
- 大小:10.65 KB
- 文档页数:3
《醉翁亭记》阅读答案《醉翁亭记》阅读答案15篇在各领域中,我们都离不开阅读答案,阅读答案是教师进行阅卷打分时的参考,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大家知道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是好的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醉翁亭记》阅读答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醉翁亭记》阅读答案1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问题。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这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1.上文可分为几个层次?用文中的原话概括各层次的层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对上文场面描写的内容,有下面几种不同的概括:A.铺张热闹,B.简朴欢乐,C.与民同乐,D.忧国忧民。
你认为哪一种恰当?简述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根据上文文意,为下面一句话加一个上联或续一句下联。
(不必过分强调格律)山肴杂陈太守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有人说,《醉翁亭记》是纯粹写山水风月的文章;也有人说,它的内涵远远不止这些。
根据上面语段的内容,适当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可分为四个层次。
依次为: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
2.B.较恰当。
虽然“鱼肥”“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看起来有些铺张,但都是就地取材,说不上奢侈。
全文又是以“乐”贯穿始终,所以“欢乐”也比一般性的“热闹”来得恰当。
3.参考答案:老少往来滁人游,觥筹交错众宾欢(不必过分强调格律,意思对即可)。
4.参考答案:文章蕴涵着浓厚的乐民之乐的思想。
《醉翁亭记》练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填空题。
《醉翁亭记》的作者是,字,号,晚年又号,吉州庐陵人,北宋家、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 年),欧阳修因上书为范仲淹等政治改革派辩护,被贬为滁州太守。
《醉翁亭记》写于他到滁州上任的第二年,作者在文中极其生动地描写了醉翁亭的秀美环境和变化多姿的自然风光,表现了作者的以及。
二、给下列加粗字注音。
饮少辄( )醉林霏( )开岩穴暝( ) 山肴( )伛偻( ) 野蔌( ) 觥( )筹交错三、解释下面加粗的词。
①名之者谁()②有亭翼然临于泉上()③醉翁之意不在酒()④若夫日出而林霏开()⑤林壑尤美()⑥临溪而渔()⑦泉香而酒冽()⑧树林阴翳()⑨觥筹交错()⑩已而夕阳在山()四、下列句子没有通假字的一句是()A.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B.才美不外现。
C.属予作文以记之。
D.醉翁之意不在酒。
五、阅读理解。
(一)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1.解释下列加粗的词。
A.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B.醉翁之意不在酒。
()2.指出下列句中的“之”所指代的具体事物。
①名之者谁?()②山之僧智仙也。
()3.文中哪句话概括描述了滁州地理环境的特征?。
4.文中哪些语句描写了远景?。
5.文中哪些语句描写了近景?。
6.文中表现醉是表象、乐是实质的是哪句话?。
7.“醉翁之意不在酒”现在通常用来表示什么意思?。
8.太守在文中的自号是什么?。
9.概括本段的大意:。
(二)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随园记》《醉翁亭记》中考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江苏省淮安市中考题)二、(18分)阅读【甲】【乙】两部分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金陵自北门桥西行二里,得小仓山。
山自清凉胚胎①,分两岭而下,尽桥而止。
蜿蜒狭长,中有清池水田,俗号千河沿。
河未干时,清凉山为南唐避暑所,盛可想也。
登小仓山,诸景隆然上浮。
凡江湖之大,云烟之变,非山之所有者,皆山之所有也。
康熙时,织造隋公当山之北巅构堂皇②,都人游者,翕然盛一时,号曰隋园,因其姓也。
后三十年,园倾且颓弛,禽鸟厌之,百卉芜谢。
余购以月俸,茨③墙剪阖④,易檐改涂。
皆随其丰杀繁瘠,就势取景,而莫之夭阏⑤者,故仍名曰随园,同其音,易其义。
落成叹曰:“使吾官于此,则月一至焉;使吾居于此,则日日至焉。
”遂乞病,率弟香亭、甥湄君移书史居随园。
闻之苏子曰:“君子不必仕,不必不仕。
”然则余之仕与不仕,与居兹园之久与不久,亦随之而已。
夫两物之能相易者,其一物之足以胜之也。
余竟以一官易此园,园之奇,可以见矣。
己巳三月记。
(节选自袁枚《随园记》,有删改)【注释】①胚胎:此指小仓山为清凉山余脉。
②堂皇:广大的堂厦。
③茨:用茅或苇盖屋子。
④阖:草帘子。
⑤夭阏(è):阻塞。
【乙】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
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6. 请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
(只标一处)余购以月俸7. 解释文中加点词语。
①自北门桥西行________________ ②为南唐避暑所________________③以一官易此园________________ ④太守之乐其乐________________8.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使吾居于此,则日日至焉。
②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9. 阅读【甲】文,概括“随园”名称的由来。
10. 【甲】【乙】两部分文字分别体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志趣?请简要分析。
《醉翁亭记》《随园记》比较阅读试题汇编《醉翁亭记》和《随园记》是两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其风格和内容都有着一定的差异和互补性。
《醉翁亭记》是唐代文学家欧阳修创作的一篇骈文散文,描述了作者在醉翁亭上的一次宴会经历。
而《随园记》则是清代文学家袁枚的随笔小说集,记录了作者在随园中的各种琐事和见闻。
两部作品都以自然景物和人物描写为主线,却有着不同的叙事方式和文学风格。
《醉翁亭记》以欧阳修自己的亲身经历为背景,通过描述醉翁亭上的宴会场景和与友人们的对话,展现了作者豪放不羁、乐观向上的性格。
全文以饮酒作为主线,展示了作者对人生的看法和态度。
文中的醉翁充满了生活智慧和幽默感,他不拘小节,乐观豁达,使得整个故事更加生动有趣。
在描写景物方面,欧阳修运用了大量的形象化和象征化的手法,以酒为媒介,描绘了自然界的变幻和人生的起伏。
整篇文章中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而《随园记》则以袁枚自己在随园中的琐事和见闻为素材,通过一些小故事的叙述,表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性的观察。
整个作品的风格以轻松幽默为主,多使用对白和描写人物细节的方式,使得故事更加生动形象。
袁枚的笔触细腻而幽默,通过对细微之处的关注和描写,展现了人性的千态和社会的多样性。
他以平实的语言和亲切的视角,让读者感受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性的深刻洞察。
整个作品充满了生活的哲理和智慧,读来令人回味无穷。
虽然《醉翁亭记》和《随园记》都以自然景物和人物描写为主线,但两者在叙事方式和文学风格上有着明显的差异。
《醉翁亭记》更注重情景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表达,以豪放乐观的笔调展示了作者的性格和对人生的态度。
而《随园记》则更注重细节的描写和对人性的观察,以幽默的笔触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性的洞察。
通过比较《醉翁亭记》和《随园记》,我们可以看到不同作家在描写自然和人物时的不同风格和技巧。
两者都以平实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力展示了中国古代文人的独特视角和感悟。
醉翁亭记练习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 《醉翁亭记》是北宋文学家______的散文作品。
2. 醉翁亭位于______,是作者在任知州时所建。
3. 文中“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表达了作者______的情怀。
4. 作者在文中提到了“______”,形容亭子周围的景色。
5. 文中“______”是作者对亭子命名的由来。
二、选择题1. 《醉翁亭记》的作者是谁?A. 王安石B. 苏轼C. 欧阳修D. 范仲淹2. 醉翁亭位于哪个地方?A. 杭州B. 苏州C. 滁州D. 扬州3. 下面哪一项不是《醉翁亭记》中提到的四时之景?A. 春山如笑B. 夏水如镜C. 秋月如钩D. 冬雪如被4. 文中“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的意思是:A. 酒是山水之乐的寄托B. 山水之乐只能通过心去感受C. 山水之乐可以通过饮酒来表达D. 饮酒是山水之乐的来源5. “醉翁之意不在酒”中的“醉翁”指的是:A. 一个醉酒的老人B. 作者自己C. 一个喜欢喝酒的人D. 一个喜欢山水的人三、简答题1. 请简述《醉翁亭记》中作者对山水的热爱之情。
2. 《醉翁亭记》中,作者如何通过醉翁亭来表达自己的政治理想?四、翻译题将下列句子翻译成英文:1.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
2.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五、论述题请结合《醉翁亭记》的内容,论述作者欧阳修的人文思想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六、答案1. 填空题答案:1. 欧阳修2. 滁州3. 寄情山水,超脱世俗4. 环滁皆山也5.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2. 选择题答案:1. C2. C3. D4. C5. B3. 简答题答案:1. 作者通过对山水的细致描绘,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
他将山水之乐与饮酒相结合,认为山水之美能够使人心灵得到净化和升华。
2. 作者通过醉翁亭的建设,表达了自己对政治清明、社会和谐的向往。
他希望人们能够像醉翁一样,超脱世俗,享受自然与和谐。
4. 翻译题答案:1. The hills surround Chuzhou, and the peaks to the southwest, with their forests and valleys, are especially beautiful.2. The drunkard's intent is not in the wine, but in the mountains and waters.5. 论述题答案: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展现了深厚的人文思想,他提倡回归自然,追求心灵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醉翁亭记》阅读练习及答案(精品4篇)《醉翁亭记》阅读练习及答案(1)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
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译文:环绕着滁州城的都是山。
城西南方向的各个山峰,树林和山谷尤其美丽,远望那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是琅琊山。
沿着山路行走了六七里,渐渐地听到潺潺的流水声,从两座山峰中间倾泻而下的,是酿泉。
山势回环,路也跟着拐弯,有一座亭子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坐落在泉水边上,这就是醉翁亭。
修建亭子的人是谁?是山里的老僧智仙。
给它起名字的人是谁?是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来命名的。
太守和宾客来这里喝酒,喝一点就醉了,而年纪又最大,所以给自己起了个名号叫醉翁。
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而在于欣赏山水美景。
欣赏山水美景的乐趣,是领会在心里,而寄托在喝酒上的。
像那太阳出来,树林中的雾气散去,云聚拢过来,山里就昏暗了,或暗或明,变化不一,这就是山间早晚的景象。
醉翁亭记练习题及答案一、简答题1.《醉翁亭记》是谁写的?答:《醉翁亭记》是唐代文学家欧阳修所写。
2.《醉翁亭记》是唐代哪位文学家的代表作?答:《醉翁亭记》是欧阳修的代表作。
3.《醉翁亭记》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答:《醉翁亭记》是一篇描写欧阳修自述游玩醉翁亭的游记,以豪放不羁的游览态度,展示了作者豪放不羁的个性和对人生的态度。
4.《醉翁亭记》在文学史上有何意义?答:《醉翁亭记》揭示了作者对逸闻趣事的追求和对人生苦短的思考,成为唐代散文的代表作之一,对后世影响深远。
二、判断题1.欧阳修是唐代文学家。
(√/×)答:√2.《醉翁亭记》是一首诗歌作品。
(√/×)答:×3.《醉翁亭记》是欧阳修的自传。
(√/×)答:×4.《醉翁亭记》对后世影响不大。
(√/×)答:×三、填空题1.《醉翁亭记》是欧阳修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唐代散文的代表作之一。
2.欧阳修生活在(唐代)。
3.《醉翁亭记》描写了欧阳修自述游玩(醉翁亭)的游记。
4.《醉翁亭记》以豪放不羁的态度展示了作者豪放不羁的(个性)和对人生的态度。
四、问答题1.简述《醉翁亭记》的写作背景。
答:《醉翁亭记》是唐代文学家欧阳修写于他被贬官时的作品。
当时,欧阳修因得罪权贵被贬到远离京城的地方,他以游玩醉翁亭为题材,通过描写亭子环境和自己的心情,表达了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愤懑。
2.《醉翁亭记》中的“醉翁”指的是谁?答:《醉翁亭记》中的“醉翁”指的是欧阳修自己。
3.《醉翁亭记》中的“亭”是一个象征什么的意象?答:《醉翁亭记》中的“亭”象征的是欧阳修对陶渊明的怀念和对逸闻趣事的追求。
4.简述《醉翁亭记》的主题。
答:《醉翁亭记》的主题包括对现实生活的反思、对逸闻趣事的追求以及对人生短暂的思考等。
通过对醉翁亭的描写,作者表达了对自由自在、豪放不羁的生活态度的向往,同时也倡导了珍惜生命、珍惜时间的观念。
以上是关于《醉翁亭记》练习题及答案的内容,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醉翁亭记》的文言文阅读附答案《醉翁亭记》的文言文阅读附答案「篇一」【甲】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泄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滁,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坐起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然白发,颓乎其中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乙】东坡诗文,落笔辄为人所传诵。
每一篇到,欧阳公①为终日喜,前后类如此。
一日与棐②论文及坡,公叹曰:汝记吾言三十年后世上人更不道著我③也!崇宁、大观④间,海外诗⑤盛行,后生不复有言欧公者。
是时朝廷虽尝禁止,赏钱增至八十万,禁愈严而传愈多,往往以多相夸。
士大夫不能诵坡诗,便自觉气索⑥,而人或谓之不韵⑦。
[注释:①欧阳公:指欧阳修。
②棐(fěi):欧阳修的儿子欧阳棐。
③更不道著我:再也不谈论我,不传诵我的名声了。
④崇宁、大观:宋徽宗年号。
⑤海外诗:指苏轼被贬海南时所作的诗。
⑥气索:气短。
⑦不韵:不雅。
]1、解释下列句中画线的词语。
(4分)(1)鸣声上下(2)游人去而禽鸟乐也(3)前后类如此(4)是时朝廷虽尝禁止2、用/标出下面句子朗读时的'停顿处。
醉翁亭记阅读试题及答案解析醉翁亭记阅读试题及答案解析一、阅读《醉翁亭记》选段,回答问题。
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泄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滁,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坐起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然白发,颓乎其中者,太守醉也。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2分)山间之四时也杂然而前陈者2.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2分)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3.“乐亦无穷”在选文本段中指何而言?(2分)4.从选文看,太守醉并非因酒而起,而是由于和 (2分)5.“太守自谓也”句中的“太守”指的是谁?请写出人名: (1分)6.第二语段中描写傍晚之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描写秋天之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分)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两个句子。
(4分)(1)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2)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8.“醉翁之意不在酒”现在常用来表示什么?(2分)二、阅读下面选段,回答问题。
(15分)[甲]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乙]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古诗文阅读】《醉翁亭记》课内外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1723题。
(一)醉翁亭记环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浅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言水声潺潺而糠自身利益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存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醉酒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诸家也。
太守与客去尝于此,饮少辄醉酒,而年又最低,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意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趣,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17.表述以下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
(4分后)(1)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临:(2)名之者谁名:(3)云归而岩穴暝归属于:(4)尽如人意木秀而繁阴秀:1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存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太守与客去尝于此b.作亭者谁水落而石出者c.山之僧智仙也望之蔚然而深秀者d.而年又最高若夫日出而林霏开19.恳请将文中画线句子醉翁之意不在酒,在意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趣,得之心而寓之酒也翻译成现代汉语。
(3分后)20.请在这两段中找出一个成语,并说说现在人们常用它表达什么意思?(2分)(二)顾荣①在洛阳,尝应人请。
觉行炙人②有欲炙之色,因辍己施焉。
同坐③嗤之。
荣曰:岂有终日执之而不知其味者乎?后遭乱过江,每经危难,常有一人左右己。
问其所以,乃受炙人也。
【备注】①顾荣:字彦先,今属于江苏人。
②行及炙人:端的送来烤肉的侍者。
炙,烤肉。
③同挤:同席的人。
2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尝应人恳请闻:曾经b.因辍己施焉施:给与c.同坐嗤之嗤:讥笑d.常有一人左右己左右:身边的人22.恳请将文中画线句子岂存有终日执之而无人知晓其味者乎?翻译成现代汉语。
(3分后)23.从顾荣身上你获得了什么启示?(2分)2021年广东省湛江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题[参考答案]17.(1)紧邻(2)给命名(3)收拢(4)开花,这里指滋生的意思。
《醉翁亭记》古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 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 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曰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 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 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 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 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 行者休于树, 前者呼, 后者应, 伛偻提携, 往来而不绝者, 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 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 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 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 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 修也。
【小题 1】本文作者欧阳修是 _____(朝代)文学 家。
【小题 2】解释下列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1)蔚然而深秀者 (2)名之者谁 【小题 3】第二段中作者按照什么顺序描绘了琅琊山的美丽景色? 【小题 4】作者用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描绘了“滁人”跟随太守出游的欢乐场 景。
请分析他们“从太守游而乐”的原因。
【小题 5】欧阳修虽被贬滁州,却能够与民同游且“乐其乐也”。
请结合生 活实际谈一谈你从中得到哪些人生启示。
参考 答案: 【小题 1】北宋、宋代、宋朝 【小题 2】(1)草木茂盛的样子或茂盛的样子。
(2)命名或取名。
【小题 3】围绕“时间顺序”或“早晚、四季的变化”回答即可。
醉翁亭记练习题与答案一、选择题1. 《醉翁亭记》的作者是:A. 李白B. 杜甫C. 欧阳修D. 苏轼2. 《醉翁亭记》中“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所表达的意境是:A. 作者饮酒时的豪放B. 作者对山水的热爱C. 作者对酒的痴迷D. 作者对人生的感慨3. 在《醉翁亭记》中,作者描述了哪些自然景观?A. 只有山B. 只有水C. 山水兼有D. 只有亭子4. 下列哪项不是《醉翁亭记》中所描述的景象?A. 林壑尤美B.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C. 泉水激石D. 满山的野花5. 《醉翁亭记》中“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这句话所表达的意境是:A. 作者在溪边钓鱼B. 描述溪水的清澈C. 表达对鱼的赞美D. 表达作者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二、填空题1. 《醉翁亭记》中“______”一句,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之情。
2. 作者在《醉翁亭记》中提到“______”,意味着他不以饮酒为乐,而是以欣赏山水为乐。
3. 在《醉翁亭记》中,作者描述了“______”的景象,展现了自然之美。
4. “______”是《醉翁亭记》中描述的亭子的名字,它位于山水之间,成为作者欣赏自然之美的地方。
三、简答题1. 请简述《醉翁亭记》中“醉翁”的寓意是什么?2. 《醉翁亭记》中,作者通过哪些景物来表达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3. 描述一下《醉翁亭记》中所描绘的醉翁亭的景色。
四、翻译题1. 将《醉翁亭记》中的“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翻译成现代汉语。
2. 翻译《醉翁亭记》中的“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五、论述题1. 论述《醉翁亭记》中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答案:一、选择题1. C2. B3. C4. D5. D二、填空题1.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2. 醉翁之意不在酒3. 林壑尤美4. 醉翁亭三、简答题1. “醉翁”在《醉翁亭记》中寓意着作者欧阳修自己,他通过这个形象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通过欣赏自然来达到精神上的愉悦和超脱。
《醉翁亭记》阅读练习及答案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0.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1)名之者谁()(2)佳木秀而繁阴()1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四时之景不同曾不能损魁父之丘B.行者休于树于舅家见之C.而不知人之乐温故而知新D.醉能同其乐其如土石何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1)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2)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13.请说说本文“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中的“乐”与范仲淹《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中的“乐”的相同点,以及这种思想在当今社会的积极意义。
答案:(二)(12分)10. (1)命名(2)茂盛11. ( B )12.①游人知道跟着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他们的快乐为快乐。
《醉翁亭记》文言文练习题及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题。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A)____。
野芳发而幽 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B)____。
朝而往,暮而归, 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 行者休于树, 前者呼, 后者应, 伛偻提携, 往来而不绝者, 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C)____,(D)_________;山肴野蔌, 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 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呜声上下,游人 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 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 修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 1.默写出文中空缺的句子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语 。
(1)云归而岩穴暝 暝:_____________ (2)临溪而渔 渔:_____________ (3)杂然而前陈者 陈:_____________ (4)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乐:_____________ 3.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
(1)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4.简要概括选文的内容要点,并分析作者所寄寓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醉翁亭记》是我国古代文学 作品 中不可多得的散文 名篇,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醉翁亭记》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广西北部湾中考题)(二)醉翁亭记欧阳修①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③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
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④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资料链接】以下两则材料,与古邕州的两篇亭记有关。
材料一:台石使君属邕守,捐赢金买其地,为辟荒径,植卉竹,结亭其间,……其在衢巷之亭岿然,爽垲名之曰心远,盖取陶渊明人境结庐心远地偏之语,岁甲子竣工,属余为记。
(节选自《南宁府部艺文·心远亭记》)材料二:有遗予孤鹤者,养成驯扰,从人遂以名亭,良辰胜日,著屐曳杖,逍遥亭中。
惟见孤鹤飞鸣舞啄,若解人意,抚而乐之,至忘昕夕,故虽吏事旁,午胸臆无奇然。
草亭阒寂,素影蹁跹,月夜则积水,空明鹤声朗呖,无异山林间清致,岂非达人澄怀观道之一助乎。
(节选自《南宁府部艺文·孤鹤亭记》)12.运用所提示的方法,解决本文及“资料链接”中的文言疑难字词。
醉翁亭记阅读及答案《醉翁亭记》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创作的一篇散文,出自《欧阳文忠公文集》。
全文贯穿一个“乐”字,其中则包含着比较复杂曲折的内容。
一则暗示出一个封建地方长官能“与民同乐”的情怀,一则在寄情山水背后隐藏着难言的苦衷。
《醉翁亭记》阅读答案【1】阅读下文,完成小题(8分)醉翁亭记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曰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小题1:文中醉翁是指 ________________(朝代)的作家文学家________________(2分)小题2: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注意划线词的含义。
(3分)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小题3:对选文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________(3分)A.介绍了醉翁亭的地理位置。
B.介绍了“醉翁”名的由来。
C.由介绍醉翁亭,点出全文的主旨。
D.开篇引“乐”,点出醉翁之意全部在山水之乐。
参考答案:小题1:北宋,欧阳修小题2:有一座亭子,四角翘起像鸟儿张开翅膀靠近在泉边的,那是醉翁亭。
(关键词:临于各1分,句子通顺1分,共3分)小题3:C小题1:试题分析: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吉州永丰(今江西吉安永丰)人,自称庐陵人。
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卓越的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唐朝)韩愈、柳宗元、(宋朝)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
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小题2:试题分析:翻译时,要注意把“翼然”(四角翘起,像鸟儿张开翅膀)、“临”(靠近)、“于”(在)这些字词翻译准确。
小题3:试题分析:选文分别介绍了醉翁亭的地理位置、建亭者、命名者,通过这些介绍,点明了文章的主旨:表现诗人寄情山水、与民同乐的思想。
文言文阅读。
随园记[清]袁枚金陵自北门桥西行二里,得小仓山。
凡称金陵之胜者,南曰雨花台,西南曰莫愁湖,北曰钟山,东曰冶城,东北曰孝陵,曰鸡鸣寺。
登小仓山,诸景砰然上调。
凡江湖之大,云烟之变,非山之全部者,皆山之全部也。
康熙时,织造隋公当山之北巅,构堂皇,缭垣牖① ,树之荻千章②,桂千畦,都人游者,翕然盛一时,号曰隋园,因其姓也。
后三十年,余宰江宁,园倾且颓弛,其室为酒坊,舆台嚾呶③,禽鸟厌之,不愿妪伏④,百卉芜谢,春风不可以花。
余恻但是悲,问其值,曰三百金,购以月俸。
茨墙剪园,易檐改途。
随其高为置江楼;随其下为置溪亭;随其夹涧为之桥;随其湍流为之舟;随其地之隆中而欹侧也,为缀峰岫;随其蓊郁⑤而旷也为设宧窔⑥。
或扶而起之,或挤而止之,皆随其丰杀繁瘠,就势取景,而莫之夭阏⑦者,故仍名曰随园,同其音,易其义。
落成叹曰:“使吾官于此,则月一至焉;使吾居于此,则日日至焉。
两者不行得兼,舍官而取园者也。
”遂乞病,率弟香亭、甥湄君移书史居随园。
闻之苏子⑧曰:“君子不用仕,不用不仕。
”然而余之仕与不仕,与居兹园之久与不久,亦随之而已。
夫两物之能相易者,其一物之足以胜之也。
余竟以一官易此园,园之奇可见矣。
己巳三月记。
(《袁枚文选》(清)袁枚著.高路明选注,作家第一版社,有删减)(说明)①构堂皇,缭垣牖:建起殿堂,砌上围墙。
②荻千章:楸树千株。
③舆台嚾呶:地位卑贱的人叫唤喧华。
④妪伏:原指鸟孵卵,引申为栖息。
⑤蓊(wěng)郁:旺盛茂密貌。
⑥宦(yí)窔( yǎo):房子的东北角与东南角。
东北角设厨房。
此即代指这些设备。
⑦夭阏(è):此指没有改变山本来的局势。
⑧苏子:宋代大文学家苏轼。
下面的引文出自苏轼《灵壁张氏园亭记》。
89.用“ / ”为下边句子区分停留。
(划一处)...随其蓊郁而旷也为设宧窔90.解说以下句中加点的词。
(1)西行二里( ______).(2)树之荻千章( ______).(3)易其义( ______).(4)遂乞病( ______).9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边的句子。
阅读【甲】【乙】两部分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金陵自北门桥西行二里,得小仓山。
山自清凉胚胎①,分两岭而下,尽桥而止。
蜿蜒
狭长,中有清池水田,俗号千河沿。
河未干时,清凉山为南唐避暑所,盛可想也。
登小仓山,诸景隆然上浮。
凡江湖之大,云烟之变,非山之所有者,皆山之所有也。
康熙时,织造隋公当山之北巅构堂皇②,都人游者,翕然盛一时,号曰隋园,因其姓也。
后
三十年,园倾且颓弛,禽鸟厌之,百卉芜谢。
余购以月俸,茨③墙剪阖④,易檐改涂。
皆随
其丰杀繁瘠,就势取景,而莫之夭阏⑤者,故仍名曰随园,同其音,易其义。
落成叹曰:“使吾官于此,则月一至焉;使吾居于此,则日日至焉。
”遂乞病,率弟香亭、甥
湄君移书史居随园。
闻之苏子曰:“君子不必仕,不必不仕。
”然则余之仕与不仕,与居兹园
之久与不久,亦随之而已。
夫两物之能相易者,其一物之足以胜之也。
余竟以一官易此园,
园之奇,可以见矣。
己巳三月记。
(节选自袁枚《随园记》,有删改)
【注释】①胚胎:此指小仓山为清凉山余脉。
②堂皇:广大的堂厦。
③茨:用茅或苇盖屋子。
④阖:草帘子。
⑤夭阏(è):阻塞。
【乙】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
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6. 请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
(只标一处)
余购以月俸
7. 解释文中加点词语。
①自北门桥西行________________ ②为南唐避暑所________________
③以一官易此园________________ ④太守之乐其乐________________
8.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使吾居于此,则日日至焉。
②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9. 阅读【甲】文,概括“随园”名称的由来。
10. 【甲】【乙】两部分文字分别体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志趣?请简要分析。
【答案】6. 余/购以月俸
7. (1). 向西 (2). 处所,地方 (3). 交换 (4). 以……为乐
8. (1)让我居住在这里,那我每天都到这里来。
(2)醉了能和他们一起快乐,酒醒后能写
文章记述这事的,是太守啊。
9. ①最初建造它的主人姓“隋”,人们称之为隋园;②三十年后作者修葺颓圯荒芜的隋园,因
势取景,取了和“隋园”同音的“随园”的名称;③表现作者洒脱放任的处世观,辞官后憧憬在
此处悠游山林,享受自在随性、洒脱不羁的生活。
10. 甲文作者愿意花三百两银子买下颓圯荒芜的园子并修葺取名“随园”,并以辞官来换取与园子的日日相伴,体现了作者不慕官场名利,享受自在随性,向往洒脱不羁生活的人生志趣;
乙文作者寄情于山水,享受山水之乐,且能与游人同乐,表现了作者热爱大自然,陶醉于山
水的喜悦,体现了他与民同乐的志向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划分句子节奏的能力。
解答这类题时首先要理解句子大意,然后再可通过分析
句子的语法结构来作进一步的确定。
这句话的意思是:我用官俸把它买下来。
“余”是主语,“购以月俸”是谓语,主谓间需停顿,故断句为:余/购以月俸。
【7题详解】
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①句意:从北门桥向西走。
西:名词作状语,向西。
②句意:是南唐皇帝避暑地方。
所:处所,地方。
③句意:用官职换取这个园子。
易:动词,交换,换取。
④句意:太守以他们的快乐为快乐。
乐: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
8题详解】
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
解答时一定要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现象,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
本题重点词:
①使:动词,让,派;居:居住;于:在;则:那么;至:到。
②述:记述;……者……也:判断句式,……是……;述以文:倒装句式,翻译时调整为:
以文述。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根据“号曰隋园,因其姓也”可知,最初建造它的主人姓“隋”,
人们称之为隋园;根据“后三十年……余购以月俸,皆随其丰杀繁瘠,就势取景,而莫之夭阏者,故仍名曰随园,同其音,易其义”可知,三十年后,作者修葺颓圯荒芜的隋园,取了和“隋园”同音而不同义的“随园”这个名称;根据“然则余之仕与不仕,与居兹园之久与不久,亦
随之而已”可知,作者取名为“随园”,目的是表现自己洒脱放任的处世观及对自在随性、洒脱不羁的生活的向往。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作者情感的比较分析。
甲文,结合“购以月俸,茨墙剪阖,易檐改涂”“仍名曰随园,同其音,易其义”可知,作者愿意拿出自己的薪水买下颓圯荒芜的园子并取名“随园”;结合作者“以一官易此园”可知,作者愿意用辞官来换取与园子的日日相伴。
这种买园、命名、辞官,安享园林之乐的行为,也正是袁枚追求自由随性的人生观、仕宦观的显露,表现了作者洒脱
放任的处世观和不慕名利,向往洒脱不羁生活的人生志趣;乙文,结合“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可知,作者寄情于山水,享受山水之乐,表现了作者热爱大自然,陶醉于山水的喜悦;结合“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可知,作者还陶醉于与民同乐之中,体现了他
与民同乐的志向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参考译文:
甲:金陵(今南京)从北门桥向西走二里路,有个小仓山,山从清凉山起源,分成两个山岭
向下延伸,到桥才消失。
山岭蜿蜒狭长,中间有个清池、水田,俗称干河沿。
河没有干涸的
时候,清凉山是南唐皇帝避暑的地方,当时的繁盛可想而知。
登上小仓山,这些景物就像漂
浮起来一样。
江湖这么大,云烟变幻那么快,不是山拥有的景致,都被山拥有了。
康熙年间,织造(官职名)隋大人在山的北麓,建起殿堂,城里人来游玩的,盛极一时,给这座园林起名叫做隋园,是因为主人姓隋。
三十年后,园林倾塌而且荒芜,禽鸟讨厌这个地方不来栖息,百花荒芜,春天也不开花。
我用官俸把它买下来,修补围墙修剪花草,更换房檐改变用途。
都随它的丰盛萧杀繁茂贫瘠情况而定,顺着自然形势选取景色,而不改变山原来的形势,仍叫做随园,和隋园同音,但意思变了。
园子落成之后,感叹说:“让我在这里做官,那一个月来一次;让我居住在这里,那每天都来。
”于是托病辞官,带着弟弟袁香亭、外甥湄君搬着图书居住在随园里。
听苏轼说过:“君子不一定做官,也不一定不做官。
”那么我的做官不做官,跟我住进园子的时间长久不长久是相依赖的。
两个事物能够交换,肯定其中的一个足以胜过另一个。
我竟用一个官职换取了这个园子,这个园子的奇妙,是可以想见的了。
乾隆十四年三月记。
乙:然而鸟儿只知道山林的乐趣,却不知道游人的乐趣;游人知道跟着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他们的快乐为快乐啊。
醉了能和他们一起快乐,酒醒后能写文章记述这事的,是太守啊。
太守是谁?就是庐陵人欧阳修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