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第二节 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及信息需求的确定(冯钊10.10)
- 格式:doc
- 大小:51.50 KB
- 文档页数:4
“哪个能吃”——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信息技术基础》(必修)的第二章第一节的内容,属于基础理论知识部分。
在上节课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学习了有关信息和信息技术的基础性内容,了解了信息的重要性,但如何有效的获取信息呢?这是接下来摆在同学们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在本节的学习中,学生将学习信息获取的基本能力:了解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理解信息获取过程的各个环节,知道如何提高信息获取的效率;并在这一过程中,开展小组协作,将掌握的信息获取的各个环节熟练地应用于日常生活、学习当中,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进而达成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的总目标,为以后更好的学习信息技术奠定基础。
二、学情分析:本节课的对象是高中一年级的学生。
高中一年学生思维活跃,善于动脑思考,有自己的主张和看法,相互探讨学习的风气较浓厚,但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学习热情不高,教师应当设置合理情境,引用生活实例,将枯燥的理论知识内容转化成一个个生动有趣的知识任务,积极引导学生思考、实践、探索,最终实现教学目标。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通过生活实例的分析,了解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知道信息来源的多样性及其实际意义;知道如何提高信息获取的效率2.学会根据问题确定信息需求和信息来源,并选择适当的方法获取信息,树立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基本思想方法(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生的体验亲历信息获取的过程,掌握信息获取过程的各个环节,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规划和归纳能力。
2.学会根据实际问题确定信息需求和信息来源,并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有效的信息采集。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体验信息技术的魅力,激发对信息技术的求知欲,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2.能准确评价信息的真实性、适用性和相关性四、教学重点及难点(一)教学重点:1.知道信息来源的多样性及其实际意义2.能根据信息需求选择信息来源,采用适合的方法获取信息。
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信息获取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满足需求的重要手段之一,其一般过程包括以下几个环节:设定需求,选择信息来源,搜索信息,筛选信息,整理加工信息,评估信息可信度,应用信息,反思与检讨。
1. 设定需求。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自己要获取什么样的信息,这取决于我们所面临的具体问题和需求。
比如,要做一篇关于环境保护的研究报告,我们需要了解相关的科学原理、政策法规、社会影响等方面的信息。
2. 选择信息来源。
在确定需求的基础上,我们需要选择可信的信息来源。
这需要评估信息发布者的信誉度,了解信息的发布背景和动机,比如是否有商业或政治的利益驱动。
3. 搜索信息。
接下来,我们需要寻找和收集符合需求的信息。
这可以通过各种渠道进行,如搜索引擎、图书馆、专业期刊、学术会议等。
4. 筛选信息。
在收集到大量信息后,我们需要对其进行筛选。
要尽可能减少信息的重复性和无效性,同时筛选出最有用的信息。
可以根据信息的可靠性、准确性、权威性、时效性、适用性、新颖性等标准进行评估。
5. 整理加工信息。
在筛选出有用的信息后,我们需要对其进行整理和加工,以便于后续的应用。
这包括将信息分门别类、梳理信息的逻辑结构、进行比较和综合等处理方式。
6. 评估信息可信度。
我们需要根据收集的信息来评估它们的可信度。
这可以通过对信息来源的核实、事实的验证、构造合理性的判断等方式来进行。
如果发现信息存在不确切或不可靠的地方,需要采用纠错和修改的方法来进行处理。
7. 应用信息。
最后,我们需要将整理和评估过的信息应用到实践中。
这可能包括解决实际问题、进行决策、论证观点等方面。
需要注意信息的适用性和实用性。
8. 反思与检讨。
在应用信息后,我们需要对整个信息获取过程进行反思和检讨。
这可以帮助我们检查信息是否满足需求,评估信息的质量和可用性,并且反馈信息及其应用的效果。
综上所述,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是一个系统的、复杂的过程,需要一定的方法和技巧。
了解这些步骤,可以让我们更加有效地获取并应用信息。
信息技术教案: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是:定位信息需求,选择信息,确定信息获取方法、获取信息,评价信息
、定位信息需求——信息需求表现在:(1)、时间范围(2)、地域范围(3)、内容范围
2、选择信息
信息分类:
文献型信息源比如报纸、期刊、、报表、图书、辞典等
口头型(个人)信息源比如同学、朋友、父母、老师等
电子型信息源比如广播、电视、电话、因特网等
实物型(现场)信息源比如运动会、动物园、各类公共场所及事件发生现场等
3、确定信息获取方法,获取信息
4、评价信息——评价信息的依据是(先前确定的信息需求)
2、2因特网信息的检索
、搜索引擎指用于因特网上信息查找的网络工具,最早的搜索引擎是雅虎(yahoo),它属于目录搜索引擎。
2、搜索引擎按工作方式可以分为两类:(全文搜索引擎)和(目录索引类搜索引擎)。
(1)、全文搜索引擎是名副其实的搜索引擎,它是通过从因特网上提取的各个网站的信息建立索引数据库而进行的搜索引擎。
代表性的有Baidu、Google、北大天网等。
全文搜索引擎的使用方法称为(关键词查询)。
特点是全面但比较缓慢。
FTP(FileTransferProtocol):文件传输协议
(2)、目录索引类搜索引擎是将收取到的网站信息按照目录分类,建立索引数据库而进行的搜索引擎。
代表性的
有新浪、搜狐、雅虎等。
特点是快速但不全面。
二、搜索技巧
、关键词提炼2、细化搜索条件3、用好逻辑命令4、用什么样的搜索引擎搜索5、强制搜索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信息是人们生产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资源,而信息获取是指通过各种手段获取相关信息的过程。
信息获取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某种问题、帮助决策或增加知识。
信息获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能力,对于生活和学习都有很大的帮助。
以下是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1.明确信息需求信息获取的第一步是明确自己需要什么信息。
由于信息非常广泛,涵盖的领域也非常广泛,所以明确信息需求非常重要。
如果没有明确的需求,就会导致资源的浪费,花费时间和精力无法实现。
明确自己的需求可以减少搜索范围,缩小时间成本,提高信息获取的效率。
2.确定信息来源确定信息来源是信息获取的第二步。
在确定信息来源时,需要考虑信息的可靠性、真实性、公正性和适用性等因素。
现在互联网上存在大量的信息,但并不是所有信息都是准确的或可靠的。
无论是从权威的书籍、期刊、报纸中获取信息,还是从网上、好友和教师中获取信息,都需要考虑信息的来源和准确性。
我们必须要对来自不同来源的信息进行筛选和评估,确保信息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3.搜索信息的渠道确定信息来源后,下一步是搜索信息。
在现代社会,互联网成为主流的信息获取渠道,并且更加便捷、快捷。
在互联网上搜索目标信息,可以通过搜索引擎进行,如百度、谷歌等,或者通过各种专业的信息收集工具或网站进行搜索,如万方、知网、Google Scholar等等。
在搜索前,也可以先从书籍、期刊、报纸、杂志、电视节目、广播节目、演讲录像和其他文献中寻找需要的信息。
4.评估信息信息在搜索到信息后,需要评估信息的真实性、可信度和适用性。
对于互联网上找到的信息,需要通过其他的方法进行验证和确认。
可以查看作者的资质和声誉,查看其背景以及其在相关研究领域的声誉和经验。
对于从书籍、期刊等权威来源获得的信息,则可信度要高得多。
5.整合分析信息信息收集和评估之后,我们需要对信息进行整合和分析。
一方面要将得到的所有信息整理并分类,以便可以更好地管理和使用;另一方面要对信息进行分析,所收集到的信息可能会较为零散,需要对它们进行分析、比较和总结,以得到更透彻的了解。
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信息获取是指通过各种渠道和手段,获取所需的信息或知识的过程。
在如今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获取信息已成为日常工作和生活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详细介绍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包括需求分析、信息搜索、筛选与评估、整理与存储等环节。
首先,信息获取的第一步是需求分析。
在确定获取信息的目标之前,我们需要明确自己的需求和目的。
这可能是因为学习需要,解决问题、做决策或满足个人兴趣等。
只有明确了需求,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后续的信息搜索。
接下来是信息搜索的阶段。
信息搜索是指通过各种渠道和工具寻找符合需求的信息的过程。
常见的搜索渠道包括图书馆、学术期刊、报纸、互联网等。
我们可以利用书籍、报纸、期刊等实体媒体,也可以利用搜索引擎、电子数据库等在线资源进行搜索。
在搜索的过程中,我们可以使用关键词搜索、分类检索、专项搜索和交叉引用等方法来精确定位所需信息,并扩大搜集范围。
然后是筛选与评估的阶段。
在大量信息面前,我们需要对搜集到的信息进行筛选和评估。
首先,我们需要对信息的来源进行甄别和评估,确定其是否可靠、权威和可信。
其次,我们需要针对信息的内容进行筛选,筛选出与需求最为匹配和有价值的信息,排除冗余、重复或无关的信息。
同时,我们还需要评估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和新颖性,确保获得的信息质量高,具备参考和应用的价值。
最后是整理与存储的过程。
在筛选和评估之后,我们可以将获取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和分类,以便今后的使用和查找。
信息整理可以采用笔记记录、摘要概括、分类归纳等方式进行,将信息按照不同的主题、关键词或分类整理成文献、报告、图书、电子文件等形式。
同时,我们还需要对信息进行存储,可以选择实体存储介质,如书籍、文件夹等,也可以选择数字存储介质,如硬盘、U盘、云存储等。
存储方式需要根据信息的特点和需求进行选择,以便今后更快捷地获取和使用。
通过以上的一系列环节,我们可以顺利完成信息获取的过程。
需求分析、信息搜索、筛选与评估、整理与存储等步骤相辅相成,相互衔接,使得信息获取既高效又准确。
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本课选自教育科学广东教育出版社《信息技术基础》必修教材第二章第一节《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1课时。
本章主要内容是:信息需求的确定、信息来源的确定、获取信息的方法、信息价值判断。
本章在本书中起到奠基的作用,是学生学好信息处理和信息资源管理相关内容的前提,如学生在本章收集到的信息将在第四章《信息的加工与表达》的后续活动制作“保护野生动物”网页中进行处理,在第五章《信息资源管理》中进行归类整理。
而《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又是本章的基础,确定信息需求、选择信息来源是有效获取信息的前提,只有准确定位信息需求、选择有效信息来源,在正确决策的指引下,才能高效的获取信息。
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要求:知道信息来源的多样性及其实际意义;学会根据问题确定信息需求和信息来源,并选择适当的方法获取信息。
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解读:知道不同载体类型信息的特点,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有效的载体信息。
并在具体问题中,结合实际情况,认真分析,研究确定信息需求和信息来源,根据所确定的需求,选择恰当、合适、有效的方法获取信息。
知识与技能:(1)知道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2)从信息的内容和载体两方面理解信息的含义;(3)知道不同载体的信息表达的效果不同,知道信息来源的多样性及其特点;(4)学会根据具体问题或任务确定信息需求和信息来源。
过程与方法:(1)通过分析章导言,总结出获取信息的一般过程,让学生对本章知识有整体的了解;(2)通过事实材料《爱鸟报》导出本节课任务——制作“保护野生动物”信息需求表,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的;(3)通过校园网论坛,为学生提供交流的平台,让学生发表观点,在保护野生动物主题活动中需要获取哪些信息,从而调动全体学生积极思考、参与到活动中;(4)通过完善需求表,让学生熟悉需求表,能够独立制作需求表,并熟练、有效地使用需求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亲历制作“保护野生动物”需求表活动,让学生体验在获取信息的过程中准确定位信息需求、确定有效信息来源的重要性;(2)通过本课主题,关注学生的环保意识,教育学生要爱惜动物,深刻认识到保护野生动物,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
三、积极探索,精心研究展示阳朔兴坪的图片 我们从图上看到了什么山、水,好看吗这是哪有没有同学清楚 这个地方大家是经常看到的,在哪呢对就是它,我们对比一下看看是不是一个地方 很明显吧,这是同一个地方,桂林山水甲天下,图片是桂林的阳塑兴坪,可能我们同学平时没有注意到,现在印象是不是深刻了,只要我们平时仔细观察,大家下次遇到类似的问题就不难解决了。
那现在我给大家留一个伏笔,我怎么知道这张图片是什么地方的一会我会给大家实际操作的时间来完成这个问题。
假如假期到了,你要去桂林旅游,之前没有去过这个地方,你要选择什么交通工具去 生:火车师:你为什么选择火车 生:价格便宜、适合长距离旅行师:你怎么知道的得出这个结论的 生:我把各种交通工具进行比较,选择了火车师:那你选择火车的目的是什么 生:去阳塑兴坪旅游师:同学们回答的很完整,我们的对话顺序反过来就是我们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
诱导:根据获取交通信息的四个环节能否推导出信息获取的四个环节(设计目的:通过诱导,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把获取信息的四个环节推导出来,加深学生对信息获取步骤的理解。
)(屏幕展示:信息获取的四个环节) 三、定位信息需求 暑假去桂林旅游选择信息来源可以选择电子型信息源、文献型信息源、口头型信息确定信息获取的方法 上网和询问查找铁路路线,以及航空路线,和所需费用、时间等具体情况最后通过综合调查确认哪条路线最可行评价信息深入剖析,知识探究师:信息获取的过程分为四大部分,我们来具体的看一看每步都要掌握哪些知识。
1、确定信息需求,包括时间范围(When )、地点范围Where 、地域范围What 。
简单的说就是要明确“获取什么时间什么地方的什么样的信息”。
确定信息需求不仅可以确保信息的时效性和针对性,而且可以减少信息获取的工作量。
2、选择信息年内高考作文信息你会怎么办呢问题2 假如班主任让你获取本班学生的通讯录,你怎么选择。
诱导:同学们列举的例子分别属于四种不同的信息子型,现场型),但是不同的信息们的日常生活服务的,同学们能不能列举一下现实生活中的例子3、信息获取的方式4、信息的评价A 、以先前确定的目标需求为依据,对获取的信息进行评价B 、如不符合我们的要求需要重新调整 四、课堂练习 1、信息需求定位的三个表现方面: 、 、 。
第二章信息的获取第一节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及信息需求的确定主讲人:冯钊〖单元概述〗信息需求的确定及信息的来源:学生围绕“策划一次保护野生动物宣传活动”这一主题进行必要的信息需求分析,确定活动所需的信息及其来源。
〖课程标准〗知道信息来源的多样性及其实际意义;学会根据问题需要确定信息需求和信息来源,并选择适当的方法获取信息。
〖学习目标〗◆知识性目标1.了解信息与载体的涵义。
2.了解信息的主要类型。
◆技能性目标1.学会根据任务和问题确定信息需求。
2.学会根据任务和问题绘制信息需求表。
◆情感性目标1.结合当前信息社会,能够辨证地认识信息对日常生活和学习的影响。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适合本单元的教学策略是问题解决式,由教师结合主题和要完成的教学目标设计一系列引导性问题,引导学生准确地开展活动,同时,随着学生的活动进展情况,不断地产生新的问题,经过师生有效地交流和讨论加以解决,再通过具体的评价,最终实现主题任务需求。
一、信息需求的确定引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需要进行获取什么信息的思考、判断和选择,进行举例,然后提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需要解决什么问题,需要什么信息来解决。
1、确定信息内容(1)初步形成一个怎样完成和解决问题的方案;(2)思考和分析需要哪些具体信息有利于问题的解决;(3)确定需要的信息内容大纲。
(根据学生实际,创设环境,学生讨论,确定信息内容)2、确定信息的类型(1)信息类型的理解:信息的类型就是指信息的载体形式(2)不同类型的信息对任务或问题的解决有不同的作用和效果;(3)设计信息需求表,梳理信息需求。
(创设环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二、信息来源的确定1、信息来源的分类:纸质媒介、电子媒介、人和事物(根据载体的不同);信息来源的确定,目的是选择合适有效的信息来源。
2、可用的信息来源(1)决策依据(2)环境和条件(3)信息的数量和质量(引导学生合理选择信息来源,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3、可靠的信息来源(1)合适性(2)有效性(3)可靠性(通过合理安排,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课堂小节略四、课后活动(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课后活动)附:教学环境设计。
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掌握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存储的方法;养成良好的习惯。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分组讨论、讲述亲历,共同体验信息获取的过程、经历、经验,教师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作一定的总结。
3、情感态度与价值:用切合实际的亲历,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获取信息的相关内容,并教育学生信息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要做到“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二、内容分析本节内容是整本书的基础理论知识部分,为以后更好的学习本册书奠定基础。
本节内容的重点在于如何让学生灵活掌握信息获取的各个环节并熟练地应用于日常生活学习当中。
计划授课课时为1学时。
三、学生分析授课对象为高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大多数在上初中的时候已经学过《信息技术基础》,并且很多同学家里也都有电脑, 对于计算机的基本功能操作的水平还是可以的。
并且本书的第一章已经介绍过了关于信息的相关知识,为本章节的学习也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加上同学们对本章节内容又十分感兴趣,基础知识掌握的也很扎实, 所以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按照计划进行。
四、教学重点:信息获取过程的分析和确定信息获取方案五、教学难点:分析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
六、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引发思考-杨叔子打猪草的故事。
教师活动:讲述“扬叔子年轻在咸宁“劳动锻炼'插队劳动时,有一天师傅要他去打猪菜,可他又不认识猪菜,那他又是如何识别猪菜从而出色、超额地完成了任务的呢?如果是需要你去完成这个任务,你又会怎么做?请两名同桌同学组合成探究小组,在2分钟内给岀一个可能的答案”。
学生活动: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了激烈的讨论,然后抽选三个小组进行课堂提问。
答案分别为:(1)直接赶猪去吃猪菜通过现场观察。
(2)从别人的口中得知。
(3)从书本中认识猪菜。
教师活动:提问如果猪圈离猪菜地太远你会怎么调整?继续提问。
学生活动:回答无法采用第一种方式,但可采用第2、3种方式。
第二章信息的获取
第一节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及信息需求的确定
主讲人:冯钊
〖单元概述〗
信息需求的确定及信息的来源:学生围绕“策划一次保护野生动物宣传活动”这一主题进行必要的信息需求分析,确定活动所需的信息及其来源。
〖课程标准〗
知道信息来源的多样性及其实际意义;
学会根据问题需要确定信息需求和信息来源,并选择适当的方法获取信息。
〖学习目标〗
◆知识性目标
1.了解信息与载体的涵义。
2.了解信息的主要类型。
◆技能性目标
1.学会根据任务和问题确定信息需求。
2.学会根据任务和问题绘制信息需求表。
◆情感性目标
1.结合当前信息社会,能够辨证地认识信息对日常生活和学习的影响。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适合本单元的教学策略是问题解决式,由教师结合主题和要完成的教学目标设计一系列引导性问题,引导学生准确地开展活动,同时,随着学生的活动进展情况,不断地产生新的问题,经过师生有效地交流和讨论加以解决,再通过具体的评价,最终实现主题任务需求。
一、信息需求的确定
引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需要进行获取什么信息的思考、判断和选择,进行举例,然后提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需要解决什么问题,需要什么信息来解决。
1、确定信息内容
(1)初步形成一个怎样完成和解决问题的方案;
(2)思考和分析需要哪些具体信息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3)确定需要的信息内容大纲。
(根据学生实际,创设环境,学生讨论,确定信息内容)
2、确定信息的类型
(1)信息类型的理解:信息的类型就是指信息的载体形式
(2)不同类型的信息对任务或问题的解决有不同的作用和效果;
(3)设计信息需求表,梳理信息需求。
(创设环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信息来源的确定
1、信息来源的分类:纸质媒介、电子媒介、人和事物(根据载体的不同);
信息来源的确定,目的是选择合适有效的信息来源。
2、可用的信息来源
(1)决策依据
(2)环境和条件
(3)信息的数量和质量
(引导学生合理选择信息来源,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3、可靠的信息来源
(1)合适性
(2)有效性
(3)可靠性
(通过合理安排,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堂小节
略
四、课后活动
(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课后活动)
附:
教学环境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