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 七年级上册生物2.3.2 细胞通过分裂产生细胞教案
- 格式:docx
- 大小:17.18 KB
- 文档页数:4
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第二章细胞的生活第三节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教学目的①描绘细胞分裂的根本过程。
②说出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的结果。
③说出细胞分裂与细胞生长的关系。
④关注细胞的研究在防治癌症等方面的价值。
重点和难点重点:细胞分裂的根本过程。
难点:①生物体的长大除了靠细胞体积的增大,主要靠细胞数目的增加。
②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的结果。
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古诗云:“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你知道这描绘的是什么样的自然现象吗?生物体为什么会由小长大呢?这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其中的奥秘。
认真考虑老师提出的问题,同时产生强烈的探求欲望。
二、讲授新课探究提纲:首先,阅读本节内容,独立分析、解答探究提纲中的问题。
然后,在组长组织下,小组成员有方案地讨论交流。
最后,将有疑惑的问题记录下来。
1.你能试着边绘图边描绘细胞分裂的过程吗?2.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的结果如何?3.作为生物体构造、功能根本单位的细胞能永远长大吗?4.生物体是如何长大的?5.阅读“脱缰之马——癌细胞〞后,你有什么体会?出现两种答案:①染色体数目减半;②染色体数目不变。
在老师指导下,认真观察,积极考虑,得出正确结论。
指导学生仔细观察不同时期染色体变化情况。
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结论。
三、分层次练习1.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描绘细胞分裂的过程吗?2.有人说单细胞动物的细胞分裂过程其实就是繁殖后代的过程,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请说明理由。
四、作业进一步探究:细胞远具有分裂才能吗?用自己的语言描绘细胞分裂过程。
独立考虑,小组讨论。
利用课件演示细胞分裂过程、分层次提出问题,同时加以适当点拨、引导。
七年级生物上册《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教案七年级生物上册《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教案教学目标:1、描述细胞分裂的过程。
2、说出生物体的细胞数目是通过细胞分裂不断增加的。
3、说出染色体在细胞分裂前先进行复制,之后均分为完全相同的两份进入两个新细胞中。
重点: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
难点: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的结果。
教法:多媒体教学法、讨论法、讲授法、交流法学法:合作交流法、讨论法、练习法、自主学习法教具使用:气球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熊猫由幼仔变成成年大熊猫;小小的种子长成参天大树的图片。
提问:生物体在由小长大时,它体内的细胞有什么变化呢?二、新课学习:(一)细胞生长教师:细胞如何生长?生长的结果如何?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展示。
细胞不断从周围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并转变成自身的物质,体积由小变大。
(二)细胞分裂1、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56---57页内容,并让学生分组讨论以下问题:⑴、细胞分裂的过程是怎样的?⑵、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分裂的过程有何不同?⑶、让学生尝试画出细胞分裂图。
2、抽生展示3、教师补充强调,并与生共同重述过程。
(三)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1、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57页内容,讨论分析:⑴染色体的组成是怎样的?⑵用恰当的图表形式表现细胞、细胞核、染色体、DNA之间的层次关系。
⑶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是如何变化的?有何意义?2、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展示。
3、达成共识:染色体包括DNA和蛋白质。
在细胞中有细胞核,细胞核中有染色体,染色体中有DNA。
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先复制再均分,这样可以保证新细胞与原细胞所含的遗传物质相同。
(四)脱缰之马-------癌细胞阅读教材第58页“科学、技术、社会“内容。
提问:1、正常细胞癌变后的主要特点有哪些?2、如何预防癌症?三、课堂小结四、巩固练习:课后第一题;导学案习题。
五、作业布置:背诵要点;导学案习题。
板书设计:第一节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一、细胞生长二、细胞分裂1、细胞分裂过程:核裂---质裂---膜(壁)形成2、染色体的组成:DNA和蛋白质三、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1、染色体的变化:先复制,再均分2、意义:保证新细胞与原细胞所含的遗传物质相同。
《第一节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教案一、教学目标:1.描述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
2.说出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的结果。
3.说出细胞分裂、生长与生物体生长的关系。
4.关注细胞研究在防治癌症方面的价值。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
难点: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的结果。
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大小不同的土豆块,墨水,水槽,染色体贴纸。
细胞生长需要更多营养物质,但细胞膜表面积的增加幅度远小于细胞体积增加的幅度,无法获得足够的营养物质,因而细胞不能无限地长大。
实物模拟探究:大小不同的土豆块,课前同时浸没在墨水中,相同时间后拿出,切开观察墨水浸入的情况。
理解细胞不会无限制地生长的原因。
观察现象,具体感知。
二、细胞分裂过程结果染色体指导学生阅读教材56-57的三段文字,同时要结合图2-9、2-10和2-11,完成下列预习提纲。
1.细胞分裂的过程是怎样的?2.细胞分裂的结果是使细胞的什么变化?3.动、植物细胞分裂有何异同点?4.染色体由什么组成?为什么说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5.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变化最明显的是什么?是如何变化的?这样的变化有何意义?用染色体贴纸的方式演示染色体的复制均分过程,让学生具体感知其变化。
根据教师的预习提纲阅读相应的段落文字和有关图片。
描述细胞分裂过程:细胞核→细胞质→细胞膜(壁)知道结果是使数目增多。
比较异同点(植物有细胞壁)了解组成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知道原因:DNA是遗传物质,所以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
知道染色体变化最为明显,是先复制后均分,保证新细胞和原细胞所含遗传物质是一样的。
观看,感知。
三、脱缰之马——癌细胞指导学生阅读教材58页的“科学·技术·社会”了解有关癌细胞的内容。
1.癌细胞是由什么变化来的?其癌变的实质是什么?2.癌细胞的两个主要特点是什么?3.引起癌变的因素有哪些?怎样预防?目前治阅读教材相应内容了解癌细胞的有关内容。
细胞通过分裂而增殖
【教学课题】细胞通过分裂进行增殖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说出动物细胞的大体分裂过程
2、说出植物细胞的大体分裂过程
3、说出细胞分裂的特征及意义
二、能力目标
1、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
2、提高学生获取新知与信息处理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认同体育锻炼
【教学重点】说出细胞分裂的特征及意义
【教学难点】说出细胞分裂的特征及意义
【内容要点】(板书设计)
细胞分裂增殖
一,细胞分裂产生新细胞的过程
二,特点:分裂过程中细胞核中遗传物质复制后平均分配到两个新细胞中。
三,意义:生物的生长,发育,繁殖的基础。
【教学过程】
【课后反思】
1. 本节课教学内容和时间的安排是否合理?
2.实验探究过程中学生容易出现的问题
3.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倾向性问题以及合理利用和引导的方法4.本节课教学设计和实施过程中最精彩的地方
5.教学改进其他建议。
第三节细胞通过分裂而增殖【教材内容简析】本节主要是与学生共同研究两个问题:(1)细胞为什么这么小?(2)细胞怎样保持较小的体积?对于这两个问题,前者可以通过活动“研究细胞体积与表面积的关系”解决,让学生通过活动理解较小的细胞与其物质代谢的关系。
第二个问题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来了解细胞分裂的有关知识,通过边画图边讲解的方式让学生对细胞分裂的理解由形象逐步转变为抽象。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培养学生通过模型进行生物学研究的能力过程与方法:1、了解并描述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
2、学习记录数据、分析数据和根据数据获得结论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和进行生物研究活动的情感。
【教学重点】1、细胞分裂的过程。
2、细胞分裂的意义。
【教学难点】1、“研究细胞体积与表面积的关系”活动中,预测的提出、数据的处理、结论的获得。
2、染色质、染色体等概念以及在分裂中的变化。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细胞分裂过程的课件、四个立方体模型、马铃薯立方块、红墨水、烧杯、吸水纸、小刀、染色体模型、染色体模型【学生准备】阅读教材第50——54页的内容【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设计意图及目的引入新课科学家研究大象和小鼠时发现大象虽然身体庞大,边听边思考问题:但它的细胞与小鼠的细胞的大小没有明显差异。
细胞体积为什么这么小?一个新生儿的身体大约有个1012细胞,爸爸或妈妈的身体大约有1014个细胞,但细胞体积相差不大。
爸爸和妈妈的身体高大是因为他们身体的细胞数量多。
细胞数量为什么这么多?那细胞体积就很小了,为什么这么小?讲解新课(板书:细胞体积为什么这么小?)组织活动1、研究细胞体积与表面积的关系(板书)出示四个立方体模型,让模型代表细胞,分析细胞体积小的原因。
请大家算出这四个体积不同的立方体的有关数据。
请大家预测:是细胞体积大的有利于进行边听边思考问题:细胞体积为什么这么小?进行活动1:研究细胞体积与表面积的关系。
《细胞通过分裂而增殖》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选自北师大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细胞》第3节“细胞通过分裂而增殖”。
本节知识主要通过一个活动让学生理解“细胞体积为什么很小”和学习“细胞分裂的过程”,感知生物体为什么能够生长的原因。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知道了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并学习了动植物细胞的主要结构,并了解了遗传物质存在细胞核中,这为本节课内容的学习奠定了基础,但学生并不能正确理解生物体是如何长大的,而本节课就是一个链接,为下一节课“细胞分化形成组织的学习奠定了基础,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初一的学生刚开始接触生物学,对周围的生物世界保持着好奇心,且已经知道了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并学习了动植物细胞的主要结构,并了解了遗传物质存在细胞核中。
所以可以从学生自身成长的情况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但课本活动“研究细胞体积与表面积的关系”、细胞分裂时核内遗传物质的变化对学生而言理解难度较大。
三、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1)说明细胞体积很小的原因。
(2)描述细胞分裂的过程。
(3)理解细胞分裂的意义。
2.能力目标(1)尝试通过模型方法进行生物学的研究。
(2)通过在实验中记录、计算、分析数据并得出结论,提高分析思维的能力。
(3)通过比较动植物细胞的异同,提高学生的分析和归纳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认识癌细胞,使学生重视生命健康。
四、学习重点1.通过模拟实验研究细胞大小与物质扩散的关系。
2.细胞分裂的过程。
3.细胞分裂的意义。
五、学习难点1.通过模拟实验研究细胞大小与物质扩散的关系。
2.染色体等概念及在分裂中的变化。
六、教学模式:新授课七、教学方法讲授法、问答法、演示法八、课时安排:一课时九、教学过程细胞体积为分钟)大的?为什么细胞体积这么小?2.完成书本50页“研究细胞体积与表面积的关系”表格。
3.得出结论“随着体积增大,表面积/体积逐渐减小”4.通过一个演示实验理解结论:(1)介绍实验过程(2)介绍实验原理,分析实验现象原理:凉粉块模拟细胞,红墨水模拟营养物质现象:当细胞比较小的时候,它从外界吸收的营养物质就刚好够它使用,如果细胞变大了,只有外面一圈得到营养物质,里面这里空白的,得不到营养物质。
第3节细胞通过分裂而增殖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通过活动理解细胞保持较小体积的原因。
2、能力目标:(1)让学生学习通过模型方法进行生物学的研究。
(2)培养学生记录数据、分析数据和根据数据获得结论的能力。
(3)通过交流与讨论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通过如实的记录数据、分析数据和根据数据获得结论,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活动中的分工协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二、重点:细胞保持较小体积的原因。
三、难点:活动“研究细胞体积与表面积的关系”中预测的提出、数据的处理、结论的获得。
四、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启发式教学五、板书设计:六、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大多数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既是生物体结构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体功能的基本单位。
那么,在生物体的生长发育过程中,细胞有什么变化呢?【展示课件】【小组讨论并回答问题】讨论题1:从一个受精卵细胞→婴儿→成年人,细胞在数量和体积上有什么变化呢?(数量增多,体积增大)在生物体的生长发育过程中,细胞的体积增加并不明显,但细胞的数量确实大大的增多了。
生物体数量的增多主要是靠细胞的分裂,这就是我们第3节要学习的主要内容。
【展示课件】讨论题2:细胞的体积为什么这么小?细胞体积的大小对其生命活动有什么影响呢?请同学们回忆,细胞通过什么结构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展示课件】讨论题3:请同学们讨论,“细胞为了从外界获得足够的营养物质和排泄废物,细胞膜的表面积是大点好呢?还是小点好”?【提问】请同学们拿出你们自制的立方体,仔细观察,假如把它看作是一个细胞,那么细胞膜的表面积怎样计算?(细胞的表面积近似于立方体的表面积)【展示课件】讨论题4:请同学们仔细比较你们桌面上四个大小不等的立方体,讨论并猜测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哪个立方体更大?请同学们识别上图中四个体积不同的立方体,分别计算出表中的有关数据【引导】请同学们仔细分析你们收集的数据,讨论下面的问题。
不要因为长期埋头科学,而失去对生活、对美、对待诗意的感受能力。
——达尔文第三节细胞通过分裂而增殖【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说出细胞体积小的主要原因;2、描述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和重要意义。
(二)能力目标1、尝试运用模型方法进行生物的研究;2、学习记录数据、分析数据和根据数据获得结论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模型方法对获得和理解知识的重要价值,初步确立求实的科学态度。
【教学策略】1、教材内容分析本节课有两个主要内容:(1)、研究:“细胞为什么这么小?”这个问题,可以通过活动“研究细胞体积与表面积的关系”加以解决。
(2)、探讨细胞分裂的过程,感知生物体为什么能够生长的原因。
由于知识抽象难懂,所以采取多媒体课件的形式来进行教学。
2、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①通过活动来研究细胞为什么这么小。
②细胞的分裂过程和意义。
(2)教学难点:①“研究细胞体积与细胞表面积的关系”活动中的预测、数据的处理和结论的获得。
②细胞分裂的过程及特点3、教学突破(1)、“细胞体积为什么这么小?”在此之前学生没有相关的背景知识,会感到抽象,难以理解。
这部分内容安排两个活动(本节课选做第一个活动),教师做好组织和引导,通过活动体会理解,形成知识的联系和迁移。
(2)、细胞分裂产生新细胞”,在此之前学生没有相关的背景知识,会感到抽象,难以理解。
采取课件形式演示,化抽象为形象直观,使学生能够联系和迁移知识,理解知识。
【教学过程】生物学家达尔文在英国乡村曾经观察到这样有趣的事实:凡是猫养得多的地方,那里的红三叶草就长得特别茂盛。
猫和红三叶草可以说是风马牛不相及。
这究竟是什么道理呢?细心钻和红三叶草之间,似乎毫不相干,可是加上土蜂和田鼠两个环节,就连成了一根相互连接的链条——食物链。
清除页眉横线的步骤:点击--插入--页眉页脚--页眉页脚选项,把显示奇数页页眉横线(B)的勾去掉.。
第三节细胞通过分裂而增殖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说出细胞体积小的原因
描述动植物细胞的分裂基本过程,并能说出在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
说出生物由小长大与细胞分裂和细胞生长的关系
能力目标:学会利用数学模型分析细胞体积小的原因,通过观察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变化的图片培养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癌症产生原因的分析,养成关爱生命的情感和意识
教学重点:细胞的分裂过程,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
教学难点:细胞体积小的原因,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
教学准备:制作有关课件
教学方法:探究与教授相结合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课后记:。
第3节细胞通过分裂而增殖教学目标1、了解并描述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2、学习通过模型方法进行生物学的研究;3、学习记录数据、分析数据和根据数据获得结论的方法教学重点1、细胞分裂的过程;2、细胞分裂的意义。
教学难点1、活动“研究细胞体积与表面积的关系”中预测的提出、数据的处理、结论的获得;2、染色质、染色体等概念以及在分裂中的变化。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启发式教学板书设计第3节细胞通过分裂而增殖一、细胞体积为什么这么小——活动“研究细胞体积与表面积的关系”二、细胞分裂产生新细胞1、什么是细胞分裂2、细胞分裂的过程——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分裂过程3、细胞分裂的特点:遗传物质平均分配4、细胞分裂的意义学生学校情况由于内容高度抽象,学生趣味性不强,但学生天性好奇又好动,可以选择有学生动手操作来获得知识。
教学过程本节围绕“细胞为什么这么小?细胞怎样保持较小的体积?”这两个问题进行的。
由问题引出活动“研究细胞体积与表面积的关系”,学生完成下表:通过活动中的计算和讨论,理解细胞体积较小与物质交换的关系,进而引出如何保持较小的体积的问题。
细胞分裂过程的教学,采用多媒体教学,让学生边画图边理解。
其中,染色体的变化是个难点要特别注意观察。
课堂作业(讲评)P54思考与练习1、2题(1)动物细胞分裂时,细胞核首先一分为二,然后细胞质也一分为二,每部分细胞质包含一个细胞核,这样一个动物细胞分裂为两个动物细胞。
在植物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中央还形成了新的细胞壁,使一个植物细胞成为两个植物细胞。
(2)单细胞生物通过细胞分裂进行繁殖;多细胞生物通过细胞分裂使新个体由小长大,使生物体内衰老死亡细胞不断更新,保证生物体的正常生命活动,同时,细胞分裂也与新个体的产生有关。
布置作业《伴你学生物》预习作业教学反思本节单靠教师讲解,许多学生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因此,在教学上运用多媒体教学,给学生直观性、生动性,借以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增加学生学习知识的乐趣。
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生物新课程标准提出了: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的新理念,构建了“人与生物圈”为主线的新课程体系,使生物课程成为以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为主要目的的新课程,真正突出了“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科学观。
本节课我以“以学生为主体,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和生物教学整合,促进学生发展”为宗旨,进行了精心设计。
设计理念:
本节课描述了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重点讲述了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的结果,还要求学生能说出细胞分裂与细胞生长的关系,关注细胞的研究在防治癌症等方面的价值。
因此,引导学生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学习,在利用已有的经验获得新知识的过程中学习,在共同探究过程中学习,学生变被动学习为积极主动参与的学习者,享受自己获取、掌握知识的乐趣;学生在解决疑难问题时,可以分组进行讨论,发挥集体思维优势,共同解决问题,通过合作,共同获得知识,共同得到提高。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一个主导作用,而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处于主体地位。
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三章第三节的内容。
是学生在学习了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之后,来认识细胞的分裂和生长的过程。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描述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说出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的结果;说出细胞分裂与生长的关系。
本节教材用学生熟悉的事例引出生物体由小长大,是与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分不开的。
进而提出了细胞分裂的概念,并出示了“细胞分裂过程的示意图”。
通过示意图,又能引出细胞核中的染色体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的变化情况。
最后又在“科学、技术、社会”的栏目中介绍了有关“癌细胞”的知识。
从知识的整体安排上,流畅、简洁,思路清晰,层次分明。
这节内容的难点知识是细胞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的变化。
这部分内容过去只在高中的教材中出现,初中是不提的。
本册教材在七年级就出现这部分内容,确有一定的难度。
好在这里不用展开细说染色体的具体行为变化,只是说明细胞在分裂时,细胞核中的染色体也在发生的变化,最主要的变化是:遗传物质一分为二,分别进入两个子细胞中。
明确指出:两个新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相同,新细胞与原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也相同。
由于染色体内有DNA,因此,新细胞和原细胞所含有的遗传物质是一样的。
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刚上初中,大多拥有一颗较为强烈的好奇心。
尤其是在小学《科学与自然》的引导下对《生物学》产生了浓厚兴趣,也具备一定的理性分析能力,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趣味性与学科严谨性、科学性相融合。
但是他们对细胞分裂的了解还是很浅,没有深入
到细胞分裂过程的水平。
因此,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并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通过适当的教学策略,使新知识有效地整合进学生原有的知识网络中,使学生的知识体系得到丰富和发展。
同时,要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强化宏观和微观思维,提高生物科学素养,以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描述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说出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的结果;说出细胞分裂与生长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科学探究能力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研究微观世界的兴趣;培养学生关注自然的情感;培养学生关注细胞的研究在防治癌症等方面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
1、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是本节教学的重点。
2、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课时分配: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许多生物是由一个受精卵(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发育成的,由一个细胞变成一个大的生物体。
在这个过程中,细胞会发生哪些变化?在上一节课我们知道了细胞为什么不能无限的长大?
生物体如何使自己的细胞增多呢?
一.细胞分裂过程
1、概念: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
2、细胞分裂的步骤:
(1)先是细胞核一分为二。
(2)后是细胞质一分为二。
(3)最后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还形成新的细胞壁
细胞分裂过程中最引人注意的是什么呢?
3、染色体的变化
•染色体的复制,数量增加一倍。
•染色体平均分配到两个新细胞里。
•两个新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相同。
•新细胞与原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相同。
4、细胞分裂在生物的生长过程中有何意义?
讨论:细胞分裂前后,虽然数目增倍,但每个细胞的染色体和遗传物质却没有增减,这有何意义?保证分裂出来的细胞跟原来是一样的
思考:既然细胞分裂出来的新细胞与原来一样,但生物体身上不同结构的细胞还是有差别的。
这些细胞又是怎么得来?
二、细胞分裂与癌症
全世界每年约有700万人被癌症夺去了生命。
原因是:
1、癌细胞分裂速度非常快,且无限分裂形成肿瘤。
2、癌症晚期癌细胞可侵入邻近的正常组织,并通过血液、淋巴进入其他组织和器官
(一)资料分析:
1、正常的细胞分裂有什么特点?
正常细胞的分裂是有序的、分裂次数也是有限的。
(50~60次左右)
2、癌细胞的分裂又有什么特点?
癌细胞的分裂活动失去控制、可快速而无限制地进行分裂
3、细胞癌变的实质是什么?
细胞癌变的实质就是细胞遗传特性的改变
(二)生活中致癌的因素有:
化学致癌物(有农药、化肥)、放射线、病毒、发霉和变质的食物、有毒气体、污染的水等。
都有可能导致正常细胞变成癌细胞。
(三)预防癌症应做到:
1、不吸烟,少饮酒。
2、少吃腌制、烧烤食品和高脂肪食物。
3、多吃粗粮、绿色蔬菜和水果。
4、不吃发霉、变质的食物。
5、避免过多日光曝晒和适量运动。
板书设计(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