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资源利用与管理
- 格式:doc
- 大小:34.00 KB
- 文档页数:4
农业资源利用与管理第一章绪论一、农业资源(p1):之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联系到农业利用的那一部分,是农业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资源的总称。
二、自然资源的分类(p2):按客观赋存条件及其特征分类,可分为地下资源和地表资源2大类。
如果按资源能否再生和永续利用,可分为再生资源、非再生资源和非耗竭性资源3大类.三、农业自然资源的特征(p5):地域性和节律性;多用性和有限性;整体性和层次性;稳定性和变化性.四、农业资源开发利用的基本原理(p15):1、生态学原理:生态系统与生态平衡、物质循环、能量流动、生物多样性。
2、经济学原理:农业自然资源利用的互竞原理与市场法则、农业资源中共享资源与公共选择原理、资源利用中的互补和协同的原则。
3、社会学原理:系统原则、人口原则、法制原则.第二章农业气候资源及其利用一、气候的决定因子(p31):太阳辐射、地理、大气环流、人类活动。
二、农业气候资源(p32):指作物生长期的长短(气候资源在单位时间内对某些作物生长的限制)、无霜冻期日数、热量和降水量的多少;光照时数、太阳辐射强度和光质状况;以及影响这些资源有效利用的农业气象灾害情况。
三、农业气象灾害及其防御(p48):1、冷害:指在作物生长季节内,由于温度下降到低于作物当时所处的生长发育阶段的下限温度时,使作物生理活动受到障碍,严重时可使作物某些组织受到危害而最终导致严重减产。
防御措施:回避措施、充分利用热资源、采取应急措施.2、霜冻:指在作物生长期内,土壤表面、植物表面以及近地面空气的温度。
迅速降到足以引起农作物遭受损伤或者死亡的短时间低温冷害。
防御措施:熏烟法、灌溉法、喷雾法、防护林法、覆盖物法、化学方法增温或减缓降温速率,也可以选用抗旱品种、早熟品种、改良土壤等农业措施。
3、干旱和洪涝:干旱指某一段持续的时间内,降水量比常规的显著偏少.洪涝灾害指降水时间过长或过于集中对作物造成的危害。
防御措施:一是采取有效的农业技术措施(选用抗旱涝品种;合理安排作物布局;加强农田基本建设;兴修水利工程)。
农业资源优化利用最大化农业资源的效益和可持续利用农业资源优化利用:最大化农业资源的效益和可持续利用农业资源的优化利用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在不断扩大的农业需求下,如何最大化农业资源的效益,提高农业生产力,保护环境,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围绕农业资源的利用效益和可持续利用展开讨论,探索实现农业资源优化利用的路径与措施。
一、合理的土地利用土地是农业生产的基础和载体,合理的土地利用对于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益至关重要。
首先,要加强土地保护,严格控制非农化过程,防止农用地流失。
其次,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合理规划农田布局,做到土地分类精细化管理,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另外,推行耕地轮作休闲旅游模式,实现农田多元化利用,提高农田效益。
二、科学施肥与节水灌溉科学施肥和节水灌溉是有效利用农业资源的重要途径。
科学施肥要根据土壤类型、作物需求等因素制定施肥方案,避免过度施肥造成土壤污染和浪费。
同时,利用有机肥料和绿肥等方式,提高土壤肥力,减少化肥使用。
在节水灌溉方面,应推广滴灌、微喷灌等节水技术,合理安排灌溉时间和量,减少水资源浪费。
三、综合利用农业废弃物农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是实现农业资源最大化的重要途径之一。
农业废弃物可用于生物质能源的生产,如秸秆利用生物质能源,减少对化石能源的需求。
同时,利用农业废弃物进行有机肥料的制作,可以提高土壤质量,提高农作物产量。
还可以将农业废弃物用于土地修复,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
四、推行循环农业模式循环农业模式是实现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有效途径。
循环农业要注重农畜产品的循环利用,建立农畜产品的生产、加工、利用的产业链,减少浪费和资源损失。
此外,循环农业还要加强有机农业的发展,减少农药使用,保护农田生态,保持农产品的质量与安全。
五、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农业科技创新是优化农业资源利用的重要支撑。
利用先进的农业科技手段,如精准农业、遥感技术等,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降低农业资源的损失。
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管理农业资源一直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如何合理利用和有效管理农业资源,已成为农业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讨论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管理,具体包括土地资源、水资源、植物资源和动物资源等方面。
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管理土地作为农业的重要基础资源之一,其合理利用和管理对于保障粮食生产和农业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首先,要根据土地的类型和特性,科学合理规划土地利用方式,避免过度开发和过度利用导致土地资源的枯竭和退化。
其次,要注重土地的肥力保持和恢复,采取合理施肥和轮作措施,防止土地贫瘠和退化。
此外,要加强土地所有权和流转管理,保障农民的土地权益,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管理水资源是农业生产的重要保障,其合理利用和管理事关农业生产效益和生态环境保护。
首先,要加强水资源的节约利用,提倡科学灌溉和雨水收集利用,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和过度使用。
其次,要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保护水质和水环境。
同时,要加强水资源的综合管理和调度,实行水权分配和水资源配置,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植物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管理植物资源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合理利用和管理对于提高农产品品质和增加农业产值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要加强植物品种的选择和培育,推广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优良品种,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其次,要加强植物病虫害防治,采取科学施肥和合理作物轮作措施,减少病虫害对植物资源的影响。
同时,要保护生态环境,保护植物资源的多样性和完整性,促进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管理。
动物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管理动物资源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合理利用和管理对于丰富人们的营养结构和提高农业产值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要加强动物饲养管理,提高饲料的利用率和养殖效益,减少动物资源的浪费和过度使用。
其次,要加强动物疾病防控,做好动物疫病防治和免疫工作,保障动物资源的健康和安全。
同时,要注重动物福利保护,保障动物的权益和利益,促进动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管理。
农业资源合理利用管理农业资源合理利用管理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之一,既能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又能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合理利用农业资源需要从多个方面加以管理,包括土地利用、水资源管理、化肥施用、农作物种植结构等。
土地是农业生产的基础资源,其合理利用对农业生产至关重要。
在土地利用方面,首先要合理规划土地利用结构,合理规划耕地与非耕地的比例,保留一定比例的耕地用于农业生产,保护好一年一降、两年一降的休耕耕地制度,保障土壤的肥力和保水性。
其次,在土地使用方面,要注重土壤的保护和改良,避免过度开垦和过度施肥导致土壤质量下降,采取适度耕作和轮作休耕措施,提高土壤质量和养分含量,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良好土壤条件。
水资源是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其合理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在水资源管理方面,首先要合理规划水资源利用结构,科学规划灌溉系统,提高灌溉水利用效率,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其次,在水资源利用方面,要根据农作物的生长需要和土壤水分状况,科学施行合理灌溉,避免过度灌溉和缺水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科学利用雨水资源,提高雨水的收集利用率,实现雨水资源和灌溉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化肥是农业生产中提高农作物产量的重要手段,其合理施用具有重要意义。
在化肥施用方面,首先要根据土壤养分含量和农作物的生长需要,科学施行化肥,避免过量施肥导致土壤污染和环境污染,增加农业生产成本。
其次,在化肥利用方面,要注重化肥的选择和施用方法,选择具有高效养分含量的化肥品种,科学施用化肥,避免养分流失和挥发,提高化肥利用率,降低化肥对环境的影响。
农作物种植结构是农业生产中影响农产品产量和质量的重要因素,其合理安排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在农作物种植结构方面,首先要合理选择农作物品种,结合土壤肥力和气候条件,选择适应性强的农作物品种,减少病虫害发生的机会,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
其次,在农作物轮作休耕方面,要合理安排农作物的轮作休耕制度,保持土壤肥力和改善土壤结构,减少连作弊弊的发生,提高土壤的养分含量和疏松性,增加农作物产量和质量。
加强农业资源保护与利用:加强农业资源的保护、管理和开发利用、提高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农业资源是农业生产的基础,保护和利用好农业资源对于提高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农业资源的保护、管理和开发利用三个方面展开,探讨如何加强农业资源保护与利用,以提高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一、加强农业资源的保护1.1 水资源保护水是生命之源,也是农业生产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
加强水资源保护,首先要加强水源地的保护工作。
建立健全水源地保护制度,严禁任何形式的破坏性开发活动。
同时,加大对水土流失治理和防治工作力度,减少土壤侵蚀对水质的影响。
1.2 土壤资源保护土壤是农作物生长和养分供应的基础。
为了实现土壤长期高效利用,应制定并严格执行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并建立健全土壤污染防治体系。
此外,在耕地管理方面采取措施减少耕地面积损失、改善耕地结构,并推广有机农业等可持续农业模式,以保护和改善土壤质量。
1.3 植物遗传资源保护植物遗传资源是农业发展的基础,也是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加强植物遗传资源的保护,建立完善的植物遗传资源库和数据库,收集、保存和管理各类重要农作物和野生植物种质资源。
同时,加强对野生植物的保护和管理,防止过度开发破坏。
二、加强农业资源的管理2.1 水资源管理合理利用水资源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建立完善水资源管理制度,制定科学合理的用水定额,并加强对水源地、灌溉系统等关键环节的监测和管理。
同时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在提高灌溉效率的同时减少对地下水和河流等水源的过度开采。
2.2 土壤资源管理科学合理地利用土壤是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关键。
推广有机肥料、绿肥等土壤改良技术,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提高土壤的肥力和保水能力。
此外,加强土壤监测和评价工作,及时发现和解决土壤污染问题。
2.3 农作物品种管理农作物品种的选择对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益至关重要。
加强对农作物品种的管理,推广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新品种。
农业资源合理利用管理实践在当今社会,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管理显得愈发重要。
农业是人类的基本产业,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粮食安全和农民的生计。
因此,对农业资源的合理管理实践尤为关键。
本文将从农业资源的利用现状、管理实践及其意义三个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一、农业资源的利用现状农业资源是指在农业生产中能够利用的各种资源,包括土地、水源、气候、农作物品种、动植物及微生物等。
在中国这样一个农业大国,农业资源是非常丰富的。
然而,由于长期以来对农业资源的盲目开发和滥用,导致资源浪费严重,生态环境受到破坏,农业生产效率低下的现象普遍存在。
比如,土地的过度耕种和过度施肥、化肥农药的过度使用、水资源的过度开采等问题屡见不鲜。
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到了我国的农业可持续发展,威胁到了国家的粮食安全。
二、农业资源的管理实践为了有效管理农业资源,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需要采取一系列的管理实践。
首先,要加强土地资源的保护与利用,通过科学合理的土地利用规划,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减少土地资源浪费。
其次,要推广绿色农业技术,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提倡有机农业,保护农田生态环境。
同时,要加强对水资源的管理,推广节水灌溉技术,优化农业用水结构,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另外,要加强对农作物品种的培育和推广,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优良品种,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
三、农业资源管理实践的意义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管理实践对于保障粮食安全、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实现农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通过有效管理农业资源,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农产品产量,保障粮食安全。
其次,合理利用农业资源可以减少资源浪费,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水平。
此外,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还有利于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实现农村振兴战略。
综上所述,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管理实践具有重要意义,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农业综合开发与资源综合利用管理农业综合开发与资源综合利用管理是农业资源高效利用的重要手段,对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保护环境、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
农业综合开发是指通过多种途径,将土地、水资源、植物、动物等农业资源综合利用,以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资源综合利用管理则是指对农业资源的有效管理和合理利用,使得资源得到最大的发挥,减少资源浪费和污染。
本文将分别从土地资源的利用、水资源的管理、植物资源开发、动物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来探讨农业综合开发与资源综合利用管理的重要性。
土地是农业发展的基础,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对于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业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在土地资源利用中,要注重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农田,实施优化调控,增加耕地面积,提高土地利用率,减少因土地过度开发而导致的生态环境问题。
同时,通过土地流转、土地整治等措施,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资源的综合效益,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水资源是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合理管理和利用水资源对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保障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
在水资源管理中,要注重节约用水,加强水资源的保护,合理分配水资源,提高灌溉效率,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减少农业生产对水资源的浪费,保证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同时,加强水土保持工作,减少水土流失,改善土壤水分状况,提高农作物产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植物资源是农业生产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充分开发植物资源对于提高农产品品质、增加农产品附加值、促进农产品出口至关重要。
在植物资源开发中,要注重生态保护,保护野生植物资源,合理利用植物资源,推广优良品种,提高耐逆性和抗病虫害性,增强农产品的抗性和产量,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同时,加强植物保护,防止植物病虫害的侵害,降低农业生产的风险,保障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和利用。
动物资源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利用动物资源对于提高农产品质量、保障农产品安全、增加畜产品产值至关重要。
农业资源利用与管理名词解释1.农业生产综合能力:指一定地区、一定时期和社会经济技术条件下,由农业生产诸要素综合投入所形成,可以相对稳定的达到一定水平的农业综合产出能力。
2.农业气候资源指一个地区的气候条件对农业生产所提供的各种天然物质和能源(光、温、水、气等),以及对农业生产发展的潜在能力3.土地资源是是指土地总量中,现在和可预见的未来能为人类利用、用以创造财富和产生经济价值的这部分土地4.土地资源的评价:是人们对土地利用对于某种特定用途的适宜程度或价值大小的评定。
实质上是对土地生产力高低的评估鉴定。
5.水资源管理的涵义运用行政、法律、经济、技术和教育等手段,对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进行组织、协调、监督和调度等工作。
6.生物资源是指能为人类生活直接或间接地提供原料、食品及其他效益的生物的总称,是一种可更新资源。
7.生物性肥料资源指与植物、人和动物关系密切的有机肥料资源,植物性肥料资源如作物秸秆、绿肥、野生植物等,动物性肥料资源有人粪尿和家畜尿等。
生物性肥料资源具有再生性。
8.废物农用资源化,又称为废物资源的农业利用,是指将具有农业价值的生产性废物和生活性废物作为一种农用资源利用,投入到农业生产体系中。
9.农业资源区域开发25310.农业资源管理指管理者在资源承载力的允许下,以资源科学理论为基础,对利用和保护农业资源的人类活动所进行的组织、指挥、监督和协调等一系列过程。
11.森林是指以乔木(包括竹子)为主体的、具有一定面积和密度的植物群落,并与周围环境构成了有机的统一体;森林资源包括林木、林地资源。
12.林业用地面积:现已有森林,以及目前尚无森林,但适宜发展森林的土地。
13.有林地面积:各林种森林面积的总称。
14.沼气发酵:在厌氧条件下,利用微生物把淀粉,蛋白质等高分子化合物降解为可溶性糖,氮化合物,同时产生甲烷等可燃性气体的分解过程。
15.废物,主要包括工业废物与生活废物,一般指人类在某些生产、加工、流通、消费及生活过程中,提取所需要的组分后弃之不用的剩余物质。
农业资源利用与管理-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农业资源利用与管理教案第一章、农业资源概述一、农业资源的概念与特征1、农业资源的概念农业资源就是人们从事农业生产或农业经济活动所利用或可资利用的资源。
包括农业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
2、农业资源的类型1)、自然资源:(1)概念:指农业生产及其相关领域中可以利用的自然元素和自然力(大气、土壤、水等),以及开始转入农业自然资源行列的那些自然条件。
(2)分类(略)2)、社会经济资源: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并将其转化为社会经济财富的动力源泉。
(1)人口与劳动力资源(2)农业科技生产力3、农业资源的特征1)、地域性和节律性(时空分布差异和时间、气候和季节交替演变的规律)2)、多用性和有限性3)、整体性和层次性4)、稳定性和变化性二、农业资源与农业生产农业资源是农业生产的必要条件,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
1、农业资源利用的实质农业资源利用的实质通过扩大生产规模和改善现有生产条件来推动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A、农业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源泉和主要推动力。
B、农业资源的开发利用能增强农业发展的后劲。
C、农业资源的开发利用能增强农民的现代意识,还能部分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
2、农业资源利用的基本原理农业资源利用涉及到的原理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以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为基础。
农业生产有两个特点:一是受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社会因素的影响;二是一个人工控制的生态系统。
A、生态系统与生态平衡B、人口经济原理与收益递减律C、农业生态系统和农业生态经济系统三、农业资源利用与管理的研究任务、内容与方法1、农业资源利用与管理的研究任务其研究的基本目标,是要科学的认识和合理的开发利用农业资源,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而获得最大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在农业资源的利用、配置和管理上,既要从微观入手,又要从宏观把握全局。
1.农业生产要素:土地、劳动、资本和管理。
2.农业资源:是指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资源联系到农业利用的那一部分,是农业自然资源和农业社会经济资源的总称。
3.农业资源的特征1)、地域性和节律性(时空分布差异和时间、气候和季节交替演变的规律)2)、多用性和有限性3)、整体性和层次性4)、稳定性和变化性4.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于联系:1)、概念不同:天气是指某一地区在某一瞬间或某一短时间内大气状态(如T、E、P等)和大气现象(如风、云、雾、降水等)的综合。
气候是在某一时段内大量天气过程的综合。
它不仅包括该地多年来经常发生的天气状况,还包括某些年份偶尔出现的极端天气状况。
气候是在多年观测到的天气基础上所得出的总结和概括,是在一定时段内由大量天气过程综合而得出的长期大气过程,二者之间存在着统计联系,从时间上反映出微观与宏观的关系。
2)、从时间尺度上讲:天气是短时间的,气候是长期的天气具有多变性,气候则比较稳定在同一时间内不同地区的天气不完全一样,同一地区不同时间内的天气也常常是不同的。
气候一般比较稳定,而且一个地方的气候特征受它所在的纬度、高度、海陆相对位置等影响较大。
形成原因不同:天气由气团、锋,气候则在太阳辐射、大气环流、下垫面性质和人类活动长时间相互作用下形成3)、天气是气候的基础,气候是天气的总结和概括。
5.我国农业气候特点:1).我国整体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但就东部沿海地区的主要农业生产区而言,一般是温带或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海洋性较强。
季风气候的“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雨热同期”的特点对农业生产极为有利。
2).受太平洋上的夏季风影响,我国东部季风区降雨量较为充足,对农作物、树木、牧草的生长和成熟有利;夏季高温,扩大了喜温作物生长的北界,因此我国是水稻生长北界最北的国家。
3).由于每年夏季风的势力强弱变化大,所以常常出现“北旱南涝”或相反的灾害。
还极易产生水早害;寒潮、霜冻和台风引起的灾害性天气,危害农作物的收成。
农业资源管理最佳利用农业资源的策略农业资源一直是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重要基础之一。
随着人口增长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对农业资源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因此,如何最佳利用农业资源成为当前农业发展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就如何制定利用农业资源的策略进行探讨。
首先,要充分发挥农业资源的生产潜力。
农业资源包括土地、水资源等,如何科学合理地利用这些资源,提高农业生产率是至关重要的。
对于土地资源,可以采取轮作、休耕等措施,保持土地的肥力和水分,从而提高作物产量。
对于水资源,可以建设灌溉设施,实现节水灌溉,高效利用水资源,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
其次,要优化农业资源配置,实现农业产业的协调发展。
农业资源的配置不合理往往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因此,需要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实现种植业、畜牧业、渔业等农业产业的协调发展。
同时,要加强不同农业领域之间的协作,形成产业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再者,要加强农业技术研究,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农业生产方式也在不断更新换代,如何将最新的科技成果应用到农业生产中,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是当前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因此,政府和企业要加大对农业技术研究的投入,培养更多的农业科技人才,推动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实现农业资源的最佳利用。
最后,要合理规划农业资源利用的空间布局。
农业资源的利用需要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土地资源、市场需求等因素进行规划,使得农业产业链能够形成闭环,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同时,要保护农业资源的生态环境,避免过度开发导致的资源枯竭和环境恶化。
综上所述,农业资源管理最佳利用的策略包括充分发挥资源潜力、优化资源配置、加强技术研究和合理规划利用空间布局。
只有通过这些综合策略的实施,才能实现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推动农业产业的发展,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农民增收致富提供坚实基础。
希望各级政府、企业和农户共同努力,共同打造农业资源管理的新格局。
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农业是人类社会的基础产业,关系到国家的粮食安全和农民的生计。
然而,由于资源的有限性和环境的脆弱性,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农田利用、水资源管理、土壤保护和生物多样性等方面探讨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一、农田利用农业生产离不开农田。
合理利用农田资源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首先,科学合理布局农田,根据农田的土壤肥沃程度和水资源分布等因素,合理规划农田的功能分区,将耕地、园地、林地等合理分配,实现农田资源的最优配置。
其次,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修建灌溉渠道和水库等设施,提高农田的水资源利用效率,确保农作物的灌溉需求,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另外,通过合理轮作和休耕制度,调整农作物种植结构,充分发挥不同作物的生态效益,减少连作障碍和病虫害的发生。
这些措施有助于提高土地的利用率、产量和质量,实现农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二、水资源管理水是农业生产不可或缺的资源,合理的水资源管理对于农业资源的保护至关重要。
首先,加强水资源保护意识,实施水资源的科学调度。
开展水资源监测和评估工作,合理划定灌溉用水指标,制定合理的灌溉计划,提高农田的用水效率。
其次,推广水-saving农业技术,如滴灌、喷灌等精细灌溉技术,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此外,加强水土保持工作,修建水土保持设施,减少水资源的流失和土壤的侵蚀。
这些措施有助于调节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三、土壤保护土壤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基础,保护好土壤对于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至关重要。
首先,采取合理耕作方式,如深翻、轮作、翻晒等措施,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的保肥保墒性能,减少土壤的侵蚀和退化。
其次,合理施肥,根据土壤的肥力状况和作物的需求,科学施用有机肥料和化肥,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减少养分的流失和污染。
此外,推广绿色种植技术,如植物间作、覆盖栽培等,提高土壤的抗逆性和保水能力,减轻土壤退化和污染的风险。
这些措施有助于保护土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实现土壤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农业是人类社会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产业之一,而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对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全球粮食安全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的重要性,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农业资源包括土壤、水源、气候、植物和动物等各种要素,它们是农业生产的基础。
为了实现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调整种植结构:合理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作物种类,避免单一种植模式,减少土壤退化和病虫害的风险。
2. 推广科学耕作方法:合理施肥、合理浇水、合理间作轮作等科学耕作方法有助于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减少资源的浪费。
3. 提高农业技术水平:加强农业技术创新,推广高效农业设施和设备,提高生产力水平,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4. 推动农业机械化: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减轻劳动强度,减少资源浪费。
二、农业资源的保护农业资源的保护对于维护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健康至关重要。
以下是保护农业资源的几个关键措施:1. 加强土壤保护:采取措施防止土壤侵蚀,如植树造林、梯田建设等,同时加强土壤肥力的保持和提升,合理利用有机肥料和矿物肥料,避免过度施肥造成土壤污染。
2. 保护水源:加强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减少农业排污,推广节水灌溉技术,避免过度抽取地下水资源。
3. 保护生物多样性:加强对农作物遗传资源的保护,推广生态农业,减少对农药和化肥的依赖,保护农田生态系统的平衡。
4. 加强农业废弃物处理:合理处理农业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利用,如农作物秸秆可作为饲料、肥料等再利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三、解决方案的实施要实现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需要政府、农民和科研机构等多方共同努力。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解决方案:1. 政府支持政策:政府应出台相关的农业资源保护政策和法律法规,鼓励农民采用科学的耕作方法,并提供技术培训和经济补贴。
2. 农民合作组织:鼓励农民建立合作组织,共同购买农业机械设备,分享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和环境的可持续性。
农业资源综合利用与管理农业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产业之一,一直以来都扮演着支撑人类生存的重要角色。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农业资源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如何有效地利用和管理农业资源,成为当前全球范围内的一项重要课题。
本文将就农业资源综合利用与管理展开探讨。
农业资源的广泛性质农业资源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包括土地、水资源、光照、空气、气候等自然要素,也包括植物、动物等生物要素。
而这些资源的利用和管理,不仅仅是单一的行为,而是涉及到多元化的决策和措施。
首先,土地是农业资源中最为重要的一环。
土地资源的充分利用不仅能够提高粮食产量,还可以改善生态环境。
其次,水资源在农业生产中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加剧,水资源的稀缺性愈发凸显,因此合理利用水资源成为当前农业发展的关键。
另外,光照、空气和气候等自然要素也是不可或缺的农业资源,对于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至关重要。
加之植物和动物等生物要素,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构成了农业生态系统,需要科学合理地利用和管理。
农业资源综合利用的现状然而,农业资源综合利用的现状并不尽如人意。
在全球范围内,农业生产仍然存在着资源浪费的问题。
一方面,部分地区的农业资源过度开发、滥用导致了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等问题;另一方面,又有许多地区的农业资源未能得到充分利用,导致了低效益和资源浪费。
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管理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农业资源的综合利用为了实现农业资源的综合利用,需要从多个方面着手。
首先,要加强农业资源的调查与评估工作,全面了解不同地区的资源分布和特点,制定有效的利用计划。
其次,要推行科技创新,运用现代农业技术和管理模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例如,通过节水灌溉技术和有机农业技术,降低水资源浪费和化学农药残留,实现可持续发展。
此外,要注重农业资源的循环利用,将农业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利用,降低污染,促进资源回收利用。
最重要的是,要建立健全的农业资源管理制度,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确保农业资源合理利用。
农业资源与环境类农业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石,而农业资源与环境则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本文将从农业资源的利用和管理、农业与环境的关系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农业资源的利用与管理农业资源包括土地、水源、气候等自然资源,以及农作物、畜禽养殖等生物资源。
合理利用和管理这些资源对于保障农业的稳定与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1.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土地是农业的基础,如何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成为农业发展的关键。
农业土地应根据土壤类型、地形地貌等因素制定合理的利用方案,实施合理轮作休耕制度和合理施肥措施,以保障土壤的肥力和营养供应。
同时,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和农业防护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和产出。
2.水资源的科学管理农业灌溉是消耗水资源的主要领域之一。
为了保护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应采取科学的灌溉方式,如滴灌、微喷等节水技术,减少农业产业链中的水耗损失。
另外,建立灌溉制度和水资源管理机制,加强水权管理,引导农民合理使用水资源。
3.生物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农作物和畜禽养殖是农业的核心内容,保护和开发利用生物资源对于农业发展至关重要。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是农业资源管理的重点之一,应加强对农作物种质资源、畜禽遗传资源的收集、保护和研究,推动品种的优化更新,并探索农作物种植与畜禽养殖的良好协调。
二、农业与环境的关系农业与环境密切相关,农业的发展必须保护环境,而环境的变化也会对农业产生深远影响。
1.农业的环境影响农业生产对环境会产生土壤、水体和大气等多方面的影响。
化肥和农药的过度使用会导致土壤质量下降和农田污染,应引导农民科学使用化肥农药,推广有机农业。
农业灌溉的水污染问题也需要引起重视,应加强农田排水体系建设,减少灌溉水的流失对水资源的污染,确保农业生产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2.环境对农业的影响气候变化、水资源紧缺等环境问题对农业产生直接影响。
农作物的生长需求温度、水分和日照等条件,环境变化会对农作物的生长季节和产量产生影响。
因此,农民应根据气候和水资源的变化灵活调整农作物的品种和种植方式,提高农业生产的适应性和抗风险能力。
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农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农田利用、水资源管理、耕作方式和农业废弃物处理这四个方面探讨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方法。
一、农田利用合理的农田利用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并保护土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首先,通过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农田,可以提高农田的利用率。
例如,合理划分不同种类的耕地,根据土地质量和适宜种植的作物类型来合理安排农作物的种植,以充分发挥土地的潜力和资源。
同时,推广高效节水农业技术,如滴灌、微喷等,减少水分的浪费,提高农业用水效率。
此外,推广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减少化学农药和化学肥料的使用,保护土壤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
二、水资源管理水是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资源,合理管理和保护水资源对于维持农业的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首先,建立完善的农业水资源管理制度,制定合理的农业用水指标,限制每亩农田的用水量,促进节水意识的形成。
其次,加强水资源的调度和利用,合理规划农田灌溉制度,采用科学的灌溉技术,如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精确掌握土壤水分状况,减少灌溉用水的浪费。
此外,加强水土保持工作,建设水库和水利灌溉设施,以便更好地调控农田水资源。
三、耕作方式合理的耕作方式对于提高农作物产量、保护土壤和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推广轮作制度,通过不同作物的轮换种植来改善土壤的结构和养分含量,减少土壤退化和病虫害的发生。
其次,采用保护性耕作方式,如覆盖耕作和保护性播种,可以减少土壤侵蚀和水分蒸发,保持土壤湿度和养分的平衡。
此外,引入农业生态系统,如种植多种作物和引入饲养动物,使农田生态系统更加稳定和可持续。
四、农业废弃物处理农业废弃物的合理处理不仅可以保护环境,还可以转化为资源,不断提高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首先,积极推广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如沼气发电和农业废弃物堆肥等,将废弃物转化为能源和有机肥料。
其次,建立完善的农业废弃物处理体系,加强农田废弃物的回收和处理工作,减少废弃物对土壤和水源的污染。
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与保护农业资源是指农业生产过程中所利用的各类资源,包括土地、水源、肥料、农作物种子等。
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经济的发展,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和保护成为当今社会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探讨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与保护的方法和策略。
一、优化土地利用土地是农业生产的基本要素之一,优化土地利用是实现农业资源高效利用和保护的重要途径。
首先,要加强土地调查和监测,全面掌握土地的利用现状和潜力。
其次,要推行科学耕作方式,合理选择作物种植结构,提高土地的综合利用效益。
此外,还要加强土地的保护和恢复工作,遏制土地的过度开垦和草地退化。
二、节约农业用水农业用水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环节,合理节约农业用水是实现农业资源高效利用和保护的重要措施之一。
可以通过加强水资源管理,提高灌溉效率,推广节水灌溉技术等方式来实现节约农业用水。
此外,还可以通过改进农田排水系统,减少水资源浪费和土壤盐碱化的发生,进一步提高农田水利工程的效益。
三、科学施肥合理施肥是实现农业资源高效利用和保护的重要手段之一。
科学施肥要根据作物的需求和土壤的肥力状况,合理确定肥料的种类和用量。
此外,还可以通过研发和推广有机肥、复合肥等新型肥料,提高施肥效果,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四、推广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是促进农业资源高效利用和保护的重要动力。
要加强农业科技研发,提高农业生产的科学技术含量。
可以通过研发新型高产优质作物品种,推广耐盐碱、抗病虫害的作物品种,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此外,还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农业生产的管理和监控水平,实现农业生产的精细化管理。
五、加强环境保护农业生产对环境的影响不可忽视,加强环境保护是实现农业资源高效利用和保护的重要保障。
要加强农药、化肥等农业投入品的管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还要加强土壤保护和水资源保护工作,减少农药和化肥的渗漏和农作物养分的流失。
此外,还要加强对农田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增加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六、改善农民素质农民是农业资源高效利用和保护的主体,提高农民的素质是实现农业资源高效利用和保护的基础。
农业土地资源持续利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农业土地资源是土地资源中最主要的基础性成份,是人类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因而
农业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通过分析农业土地资源
的特性,找出当前农业土地资源持续利用的问题所在,并提出了相应的
策略。
关键词:农业土地资源;问题;对策
正文:
经常能听见类似“我们要合理利用农业资源?”的话语,那么究竟什么是农业资源呢,下面是对农业资源的界定。
农业资源是农业自然资源和农业经济资源的总称。
农业自然资源含农业生产可以利用的自然环境要素,如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和生物资源等。
农业经济资源是指直接或间接对农业生产发挥作用的社会经济因素和社会生产成果,如农业人口和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农业技术装备、包括交通运输、通讯、文教和卫生等农业基础设施等。
可见农业资源是一个很大、很复杂的体系。
本文着重从农业土地利用的角度进行阐述。
一、农业土地资源的特性
农业土地资源作为农业基本生产资料土地的总称。
按农业利用现状及其进一步利用的可能性,农业土地资源包括:已利用的农业土地—耕地、林地、牧地、养殖水面等;可以开发利用的土地—宜农地、宜林地、宜牧地、宜养殖利用的水面等;目前暂不能利用的土地,如戈壁、沙漠、高寒山地等。
农业土地在总体上的特性:
(一)地域性
我国地域辽阔,地形类型多样,因而,土地的类型也是多样化的。
每个地域都有自己特有的土地类型,这就决定了当地的农业土地的特殊性。
在我国南方土地多为红色土壤,酸性强,适合生长茶叶之类的物种;在黄土高原,土质多为黄土,土壤肥料较弱,适合生长一些玉米之类的作物;在我国东北平原,土壤为黑土,土质很好,非常有助于作物的生长,鉴于气候的原因,多是种植玉米。
可见,
我国的土地资源是有地域特征的。
(二)不可再生性
农业土地资源是在人类开发利用后,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可能再生的自然资源。
不可再生资源这类资源是在地球长期演化历史过程中,在一定阶段、一定地区、一定条件下,经历漫长的地质时期形成的。
与人类社会的发展相比,其形成非常缓慢,与其他资源相比,再生速度很慢,或几乎不能再生。
因而,认识到土地的这个特征,对于我们利用土地资源是非常重要的。
(三)数量有限性和潜力无限性
土地资源是非常有限的,对于可以进行耕作的农业土地资源就更有限了。
但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农业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农业种子的不断演变,农业土地资源的潜力不断地被挖掘,这在向我们暗示,农业土地资源的潜力是无限的。
我们人类应该在有限的资源基础上,让其挥更大的力量。
二、农业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乡镇企业布局不尽合理,乱占滥用与污染并存
我国是一个土地资源人均占有量相对贫乏的国家。
人均耕地近年来直线下降,乡镇企业乱占耕地是土地资源递减的重要因素。
农村地价低廉,又缺乏城市用地地价调节机制,存在着集体土地随意支配的间题,造成乡镇企业占用耕地扩张、无偿使用、盲目征地、无规划征地现象随处可“满天星”式的分散建厂。
与此同时,各个企业在配套设施、交通道路、污水排放等各自为营,占地面积扩大,土地利用的效益极差。
乡镇企业占用耕地多以良田为主。
从我国乡镇企业发展区域可以看出,乡镇企业发达的地区都是在土地肥沃,农业生产水平较高的地区,而且各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厂址都是选择在交通相对方便,水资源丰富的地段,这些地方恰恰是良田。
另外,各乡镇企业内部缺乏科学管理,多占少用,用地多以平面利用为主,土地利用率低。
(二)农村宅基地增长过快,耕地面积锐减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的生活渐渐的富裕起来,农民收入的提高为修建住房奠定了基础。
可见经济发展是农村住房占用土地增长的动力。
人口增长和人口家庭结构变化是住房占用土地增长的内在动力。
人口数量越大,则对赖以生存的住房需求越大,意味着占有耕地愈来愈多,每增加一个人,就增加一份
住房需求,就增加对土地的一份需求。
农村人口占我国人口的绝大多数,人口增长过快,这是农村住房占用耕地增多的重要原因。
而且, 人口的年龄和家庭结构状况,直接制约着住房需求。
同时农民的特殊小农意识也起到了一定的负面作用,农民总是在不自觉中,就与别人进行攀比,这就催促其去积极建房,显示自己的富有。
这些都加速了耕地面积减少的速度。
(三)耕地整体素质下降,后备资源严重不足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耕地总量的增加是非常困难的,相当长的时期内还会减少,同时由于种种原因,耕地整体质量趋于恶化,优质农田减少,劣质农田增加。
又因,我国农业土地资源的后背力量都处在比较偏僻的地方,开发利用的难度很大,这就使得我国农业土地资源的后备资源显得严重不足。
三、农业土地资源合理利用的策略
(一)集中布局乡镇企业,发挥经济杠杆作用
要将分散的乡镇企业尽可能的集中,建立农村工业区。
解决这个问题的核心是土地使用权问题。
我国大部分农村土地属一部分农民集体所有,由农业集体组织或村委会经营管理,这种土地谁所有谁使用的政策,限制了乡镇企业的异地分布。
因此,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 理顺土地经济关系,完善土地管理制度,建立农地市场,对乡镇企业实行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促进乡镇企业异地布点和相对集中。
其次,还要制订科学的土地价格,利用级差地租这一经济杠杆来合理配置功能用地,通过提高分散企业的用地费,鼓励乡镇企业向工业区集中;提高工业区的地价,抑制乡镇企业多占地、耕地浪费的恶果,保证农业土地资源的持续利用。
(二)切实建立耕地保护区,珍惜、合理利用每寸土地。
“良田必须留给农业,道路和工厂另行择地建设”。
合理用地,节约用地,切实保护现有耕地,是维持农业,甚至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头等大事。
耕地减少和所需农产品增加这一矛盾更加突出。
解决这一矛盾的出路,一是开源,二是节流。
开源即切实保护现有耕地,切实建立基本农田保护区,同时,坚决杜绝多征少用,早征迟用,征而不用等浪费土地的作法。
节流就是对农民进行国情教育,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引导农民进行合理的住房消费,清除房多为荣的错误观念,认真贯彻“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
统一规划、统筹安排,千方百计的节约用地。
(三)依法管理土地,强化全民土地意识
为了使农业土地资源能够持续利用, 目前应依照《土地法》、《农业法》、《基本农田保护法》、《土地复垦规定》等法规条例,依法管理土地,严格执法,控制非农用地规模,切实加强农业土地转为非农用地的审批程序,同时,大力加强土地与土地间题的宣传教育,使人人了解中国土地危机,积极培养土地管理专门人才,提高全民族对农业土地资源持续利用的理解。
(四)积极进行农民教育
当前,我国正在大力打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因而,农民的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必须重视对农民的各项教育。
新农村建设作为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还包括了农民自身的建设,这些都需要农民自身提高素质,才能得以实现。
当前,我国农业人口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决定农民素质还不够高,这就制约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制约着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等一系列的事情,最重要的是制约着农业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
所以,我们必须不断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为农业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 李景刚,欧名豪,高艳梅,李景欣.基于资源价值重构的土地可持续利用规划研究[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6(01)
[2] 王万茂,张颖.市场经济与土地利用规划——关于规划修编思路的探讨[J].中国土地科学. 2003(01)
[3] 徐琪.乡镇企业布局与农村土地资源.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J].1996(4)
[4] 封志明.中国土地资源态势潜力及时策.地理学与国土研究[J].1994(4)
[5] 郑伟元.世纪之交的土地利用规划:回顾与展望[J].中国土地科学.2000(01)
[6] 胡本达,黄润,雷坚生.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工作的几点思考[J].热带地理.199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