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大物实验
- 格式:doc
- 大小:185.00 KB
- 文档页数:16
合工大大物实验报告合工大大物实验报告一、引言合工大大物实验是一门重要的实践性课程,通过实验的方式,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物理学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
本次实验旨在研究某种物质的热传导特性,并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验证热传导定律的正确性。
二、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研究某种物质的热传导特性,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了解热传导的基本原理和热传导定律;2. 学习使用热传导仪器进行实验;3. 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验证热传导定律的正确性。
三、实验原理热传导是指物质内部或不同物质之间热量的传递过程。
在实验中,我们将通过热传导仪器测量不同物质的热传导速率,并分析实验数据,验证热传导定律。
热传导定律是指在温度差驱动下,物质内部的热量传递速率与温度差成正比。
根据热传导定律,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公式:q = -k * A * (dT/dx)其中,q表示单位时间内通过物质截面的热量,k表示热导率,A表示截面积,dT/dx表示温度梯度。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所需的材料和仪器;2. 将不同物质的试样放置在热传导仪器中,确保试样与传感器的接触良好;3. 调节热传导仪器的温度差,记录下不同温度差下的热传导速率;4. 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计算出不同物质的热导率;5. 对实验结果进行讨论和总结。
五、实验结果与讨论通过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我们得到了不同物质的热导率。
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发现不同物质的热导率存在一定的差异。
这是由于不同物质的分子结构和相互作用力的不同所导致的。
同时,我们还发现在温度差较小时,热传导速率与温度差呈线性关系,符合热传导定律的预期。
六、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验证了热传导定律的正确性,并得到了不同物质的热导率。
实验结果表明,热传导速率与温度差呈线性关系,而不同物质的热导率存在差异。
这些结果对于我们进一步研究和应用热传导现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七、实验心得通过参与合工大大物实验,我深刻体会到实验对于理论知识的巩固和应用的重要性。
一、实验目的1. 理解光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 掌握光学仪器的使用和调整技巧;3. 通过实验,加深对光学现象和理论的理解;4. 培养实验操作技能和科学思维能力。
二、实验仪器与材料1. 光学仪器:平行光管、透镜、滤光片、积分球、光谱仪、光纤光谱仪等;2. 光源:白光光源、激光光源等;3. 实验材料:滤光片、薄膜、光纤等;4. 其他:读数显微镜、光具座、数据记录表等。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1. 光的反射与折射实验(1)实验目的:观察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验证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
(2)实验步骤:① 调整平行光管,使其发出平行光;② 将平行光照射到平面镜上,观察反射光;③ 改变入射角,观察反射光的变化,验证反射定律;④ 将平行光照射到透镜上,观察折射光;⑤ 改变入射角,观察折射光的变化,验证折射定律。
2. 光谱分析实验(1)实验目的:了解光谱仪的原理和使用方法,测量不同种类滤光片的透过率。
(2)实验步骤:① 调整光谱仪,使其正常工作;② 将待测滤光片放入光谱仪中,观察其光谱分布;③ 记录光谱数据,计算透过率。
3. 薄膜干涉实验(1)实验目的:了解薄膜的性质与应用,观察薄膜干涉现象。
(2)实验步骤:① 调整薄膜干涉仪,使其正常工作;② 观察薄膜干涉条纹,记录条纹间距;③ 分析条纹间距与薄膜厚度、折射率的关系。
4. 光纤光谱仪实验(1)实验目的:了解光纤光谱仪的原理与使用方法。
(2)实验步骤:① 调整光纤光谱仪,使其正常工作;② 将待测光源连接到光纤光谱仪中,观察其光谱分布;③ 记录光谱数据,分析光谱特征。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光的反射与折射实验实验结果显示,当入射角逐渐增大时,反射光和折射光的角度也随之增大,符合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
2. 光谱分析实验实验结果显示,不同种类滤光片的透过率不同,与滤光片材料有关。
3. 薄膜干涉实验实验结果显示,薄膜干涉条纹间距与薄膜厚度、折射率有关,符合薄膜干涉原理。
4. 光纤光谱仪实验实验结果显示,光纤光谱仪能够有效地测量光源的光谱分布,为光纤通信、光纤传感等领域提供技术支持。
最新大学物理实验-温度传感器实验报告实验目的:1. 了解温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其在物理实验中的应用。
2. 掌握不同类型温度传感器的特性和使用方法。
3. 通过实验测定不同环境下的温度变化,并学会分析实验数据。
实验仪器:1. 数字万用表2. K型热电偶3. PT100温度传感器4. 恒温水槽5. 冰盐混合物6. 热水浴7. 标准温度计(作为参考)实验原理:温度传感器是将温度变化转换为电信号的设备。
本实验主要使用了两种类型的温度传感器:热电偶和PT100。
热电偶是基于塞贝克效应工作的,即当两种不同金属或合金连接在一起形成回路,且两个接点处于不同温度时,就会产生电动势,从而测量温度。
PT100是基于电阻随温度变化的原理,其电阻值与温度之间有确定的关系,通过测量电阻值即可得到温度。
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仪器,确保所有设备处于良好工作状态。
2. 使用数字万用表配置K型热电偶,校准设备。
3. 将PT100温度传感器与数字万用表连接,进行校准。
4. 制备冰盐混合物,建立低温环境。
5. 将热电偶和PT100分别浸入冰盐混合物中,记录并比较两种传感器的读数与标准温度计的读数。
6. 准备热水浴,建立高温环境。
7. 重复步骤5,将传感器浸入热水浴中,记录并比较读数。
8. 分析不同温度下两种传感器的精度和稳定性。
9. 根据实验数据,绘制温度-电阻/温度-电动势的图表。
实验数据与分析:(此处填写实验中收集的数据表格和图表,并对数据进行分析,比如不同温度区间的线性关系,传感器的响应时间,精度对比等。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不同类型温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特性。
通过实际操作和数据比较,我们发现K型热电偶在高温区域的测量效果较好,而PT100在低温区域更为精确。
同时,我们也认识到了温度传感器在实际应用中的局限性和需要注意的误差来源。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增强了对温度测量技术的理解,并为未来的物理实验和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10篇)大学物理实验报告1院系名称:勘察与测绘学院专业班级:姓名:学号:辉光盘【实验目的】:观察平板晶体中的高压辉光放电现象。
【实验仪器】:大型闪电盘演示仪【实验原理闪电盘是在两层玻璃盘中密封了涂有荧光材料的玻璃珠,玻璃珠充有稀薄的惰性气体(如氩气等)。
控制器中有一块振荡电路板,通过电源变换器,将12V低压直流电转变为高压高频电压加在电极上。
通电后,振荡电路产生高频电压电场,由于稀薄气体受到高频电场的电离作用二产生紫外辐射,玻璃珠上的荧光材料受到紫外辐射激发出可见光,其颜色由玻璃珠上涂敷的荧光材料决定。
由于电极上电压很高,故所发生的光是一些辐射状的辉光,绚丽多彩,光芒四射,在黑暗中非常好看。
【实验步骤】:1. 将闪电盘后控制器上的电位器调节到最小;2. 插上220V电源,打开开关;3. 调高电位器,观察闪电盘上图像变化,当电压超过一定域值后,盘上出现闪光;4. 用手触摸玻璃表面,观察闪光随手指移动变化;5. 缓慢调低电位器到闪光恰好消失,对闪电盘拍手或说话,观察辉光岁声音的变化。
【注意事项】:1. 闪电盘为玻璃质地,注意轻拿轻放;2. 移动闪电盘时请勿在控制器上用力,避免控制器与盘面连接断裂;3. 闪电盘不可悬空吊挂。
辉光球【实验目的】观察辉光放电现象,了解电场、电离、击穿及发光等概念。
【实验步骤】1.将辉光球底座上的电位器调节到最小;2.插上220V电源,并打开开关;3. 调节电位器,观察辉光球的玻璃球壳内,电压超过一定域值后中心处电极之间随机产生数道辉光;4.用手触摸玻璃球壳,观察到辉光随手指移动变化;5.缓慢调低电位器到辉光恰好消失,对辉光球拍手或说话,观察辉光随声音的变化。
【注意事项】1.辉光球要轻拿轻放;2.辉光球长时间工作可能会产生臭氧。
【实验原理】辉光球发光是低压气体(或叫稀疏气体)在高频电场中的放电现象。
玻璃球中央有一个黑色球状电极。
球的底部有一块震荡电路板,通电后,震荡电路产生高频电压电场,由于球内稀薄气体受到高频电场的电离作用而光芒四射。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范文3篇大学物理实验报告范文3篇大学物理实验报告范文篇一:一、实验综述1、实验目的及要求1.了解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的构造,掌握它们的原理,正确读数和使用方法。
学会直接测量、间接测量的不确定度的计算与数据处理。
3.学会物理天平的使用。
4.掌握测定固体密度的方法。
2 、实验仪器、设备或软件1 50分度游标卡尺准确度=0.02mm 最大误差限△仪= 0.02mm2 螺旋测微器准确度=0.01mm 最大误差△仪= 0.005mm 修正值=0.018mm3 物理天平 TW-0.5 t天平感度0.02g 最大称量500g △仪=0.02g 估读到 0.01g二、实验过程准确度=0.01mm 估读到0.001mm测石蜡的密度仪器名称:物理天平TW 0.5 天平感量:0.02 g 最大称量500 g3、数据处理、分析h) mm2、计算钢丝直径t以25C为标准查表取值,计算石蜡密度平均值:M1tM2 M3=0.9584kgm3三、结论1、实验结果实验结果即上面给出的数据。
2、分析讨论心得体会:1、天平的正确使用:测量前应先将天平调水平,再调平衡,放取被称量物和加减砝码时○一定要先将天平降下后再操作,天平的游码作最小刻度的12估读。
2、螺旋测微器正确使用:记下初始读数,旋动时只旋棘轮旋柄,当听到两声咯咯响○时便停止旋动,千分尺作最小刻度的110估读。
思考:1、试述螺旋测微器的零点修正值如何确定?测定值如何表示? ○答:把螺旋测微器调到0点位置,读出此时的数值,测定值是读数+零点修正值2、游标卡尺读数需要估读吗? ○答:不需要。
3、实验中所用的水是事先放置在容器里,还是从水龙头里当时放出来的好,为什么? ○答:事先放在容器里面的,这样温度比较接近设定温度。
建议学校的仪器存放时间过长,精确度方面有损,建议购买一些新的。
四、指导教师评语及成绩:评语:成绩:指导教师签名:批阅日期:大学物理实验报告范文篇二:一、实验目的。
大物分光计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大物分光计实验
实验目的:通过使用分光计,研究光线与物质相互作用的规律,学习分光计的使用与调整方法。
实验原理:将可见光通过棱镜分散成七种颜色,每种颜色的波
长不同。
另外,物质在吸收和发射光线时也会表现出特定的光谱
现象。
分光计就是利用这些规律来研究物质的性质。
实验步骤:
1. 认真阅读实验指导书,了解实验原理和分光计的组成部分。
2. 仔细观察大物分光计,了解各部件的名称和作用。
3. 选择合适的光源,将其放在光源支架内。
4. 转动十字准线,将其调整到与物镜主轴平行。
5. 选择合适的物镜,安装到物镜的支架上,并调整到与十字准线垂直。
6. 将待测物品放在样品支架上,调整至位置合适。
7. 打开瞳距调节杆,将目镜移动至合适位置。
8. 调整分光计的微调装置,直到可见光谱的颜色清晰可辨。
9. 记录实验中每次的调整参数,绘制光谱线图。
实验结果分析:通过上述步骤,我们可以观察到不同物质在光线中的吸收和发射现象,从而得出各物质的光谱特征。
通过分析得到的光谱线图,我们可以进一步研究物质的结构和性质。
实验结论:本次实验通过使用大物分光计,成功地观测了不同物质在光线中的吸收和发射现象,并得出各物质的光谱特征。
这对于我们研究物质的结构和性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同时,通过实
验也掌握了分光计的使用和调整方法,为后续实验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物理实验教程》
2. 《高等物理实验指导书》
3. 《分光计使用手册》。
合工大大物实验报告实验名称:光的直线传播与衍射实验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观察光在空气中直线传播和通过光栅时的衍射现象,学习光的基本特性及使用光学仪器测量和观测光的方法。
实验原理:1.光的直线传播当光在均匀透明介质中传播时,在同一平面内经过一个点的光线在其他点也是在同一平面内传播,并以直线传播,这一过程称为光的直线传播。
2.光的衍射当光通过有限狭缝时或通过光栅时,光在传播过程中发生了衍射现象。
狭缝和光栅成为光学衍射器,它们是用来检验光的波动性的。
实验仪器:光源、光栅、狭缝、屏幕、尺子实验步骤:1.在实验室的黑暗环境下,打开光源电源开关,将狭缝放在光源前方,并根据需要调整狭缝的宽度和光源的亮度。
2.将光栅固定在对应的架子上,并将它放在狭缝和屏幕之间。
3.调整屏幕的位置和方向,使观察到的光斑清晰可见。
4.用尺子测量光栅的缝距和狭缝的宽度,并计算出衍射角。
同时记录实验所用的光栅、狭缝和屏幕的距离。
5.通过观察和记录实验数据,得出光在直线传播时的特性和光通过光栅时的衍射现象。
实验数据及结果:通过观察和记录实验数据,我们得出了光在直线传播时的特性和光通过光栅时的衍射现象。
我们发现,光在空气中传播时,以直线传播,而当通过有限狭缝时或通过光栅时,会发生衍射现象,产生衍射光斑。
实验结论:通过该实验我们得出了光的直线传播与衍射现象,光的传播路径是直线,在狭缝或光栅中,会发生衍射。
同时,我们也掌握了使用光学仪器进行测量和观测的方法,为我们以后的实验打下了基础。
实验感想:通过这次实验,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了光学基础知识,提高了实验操作技能,增强了我们对实验科学研究的兴趣和热情,也为以后的学习和科研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大物实验报告(3篇)大物实验报告(精选3篇)大物实验报告篇1【实验原理】辉光球发光是低压气体(惰性气体)在高频电场中的放电现象。
辉光球外表为高强度玻璃球壳,球内充有稀薄的惰性气体(如氩气等),中央有一个黑色球状电极。
球的底部有一块振荡电路板,通过电源变换器,将低压直流电转变为高压高频电流加在电极上。
通电后,振荡电路产生高频电场,球内稀薄气体由于受到高频电场的电离作用而光芒四射。
辉光球工作时,在球中央的电极周围形成一个类似于点电荷的场。
当用手(人与大地相连)触及球时,球周围的电场、电势分布再均匀对称,故辉光球在手指的周围处变得更为明亮,产生的弧线顺着手的触摸移动而游动扭曲,随手指移动起舞。
这其实是分子的激发,碰撞、电离、复合的物理过程。
人体为另一电极,气体在极间电场中电离、复合而发生辉光。
【实验现象】辉光球通电后呈静止样。
当人手触摸时中间电极出现放电致球壳触摸处。
五颜六色的闪电会随着手的移动而移动,球内出现放电现象。
一旦手离开,闪电消失。
霓虹灯,把直径为12-15毫米的玻璃管弯成各种形状,管内充以数毫米汞柱压力的氖气或其他气体,每1米加约1000伏的电压时,依管内的充气种类,或管壁所涂的荧光物质而发出各种颜色的光,多用此作为夜间的广告等。
日光灯,亦称荧光灯。
一种利用光质发光的照明用灯。
灯管用圆柱形玻璃管制成,实际上是一种低气压放电管。
两端装有电极,内壁涂有钨酸镁、硅酸锌等荧光物质。
制造时抽取空气,充入少量水银和氩气。
广泛用于生活和工厂的照明光源。
还有一种是氙灯,氙灯是一种高辉度的光源。
它的颜色成分与日光相近故可以做天然色光源、红外线、紫外线光源、闪光灯和点光源等,应用范围很广。
人体辉光,疾病辉光,爱情辉光,意识体能辉光,人体辉光监控。
大物实验报告篇2【实验目的】1、了解示波器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学会正确使用示波器。
2、掌握用示波器观察各种电信号波形、测量电压和频率的方法。
3、掌握观察利萨如图形的方法,并能用利萨如图形测量未知正弦信号的频率。
锥体上滚实验内容:1.演示能量最低原理;操作方法:1.将锥体置于导轨的高端,锥体并不下滚;2.将锥体置于导轨的低端,松手后锥体向高端滚去;3.重复第2步操作,仔细观察锥体上滚的情况。
注意事项:移动锥体时要轻拿轻放,切勿将锥体掉到地上。
原理提示:能量最低原理指出:物体或系统的能量总是自然趋向最低状态。
本实验中在低端的两根导轨间距小,锥体停在此处重心被抬高了;相反,在高端两根导轨较为分开,锥体在此处下陷,重心实际上降低了。
实验现象仍然符合能量最低原理。
避雷针实验内容:1.认识和了解避雷针的工作原理;操作方法:1.把静电高压电源地线有效接地(最好连到暖气管、水管上或压在地上);2.将电源的电压旋钮逆时旋至最低;3.将静电高压电源的正极接到避雷针装置的上极板,负极接下级板;上下极板分别代表带电云层和被感应出电荷的大地;4.把金属球(代表建筑物)放在下极板上,打开静电高压电源,调节电压旋钮使电压逐步升高,注意观察球与上极板之间的放电现象;5.调节电源电压使之降为零,用放电叉连接上下两极板,放电;6.再把“避雷针”放到装置的下极板上,逐步升高电压,注意观察“避雷针”与上极板之间的缓慢放电现象,此时金属球与上极板不再放电;7.实验结束后,将静电高压电源的电压降为零,再关闭电源开关;8.放电叉连接上下两极板再次放电。
注意事项:1.静电高压电源的地线一定要接好(最好接到暖气管或水管上);2.每一次操作前都要注意把电源电压调到零,并且用放电叉放好电;3.操作时,身体尽量远离操作台,注意不要触及仪器。
原理提示:避雷针是基于尖端放电原理制成的装置,尖端放电可以这样解释:静电平衡的导体表面的面电荷密度与表面曲率成正比。
因此金属尖端上电荷面密度s很大,周围的电场很强,。
所在处空气中散存的带电粒子(电子或离子)在尖端强电场作用下作加速运动时就可能获得足够大的能量,以致它们和空气分子碰撞时,能使后者离解成电子和离子。
新的电子和离子与其它空气分子相碰,又产生新的带电粒子。
大物演示实验报告大物演示实验报告引言大物演示实验是物理学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通过实验可以直观地观察和理解物理现象,加深对物理规律的认识。
本次实验我们选择了几个经典的实验进行演示,旨在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实验一:杨氏双缝干涉实验杨氏双缝干涉实验是研究光的波动性质的经典实验之一。
我们使用一束单色光通过一个狭缝后,经过另外两个相距较近的狭缝,观察到在屏幕上出现一系列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
这些条纹是由光的波动性质引起的,通过测量条纹间距和狭缝间距,可以计算出光的波长。
实验二:牛顿环实验牛顿环实验是研究光的干涉现象的实验之一。
我们使用一块平凸透镜和一块平凹透镜,将它们放在一起,形成一个薄膜空气层。
当透镜与平面玻璃片接触时,会在两者之间形成一系列亮暗相间的环状条纹。
通过测量这些条纹的半径,可以计算出透镜的曲率半径。
实验三:卢瑟福散射实验卢瑟福散射实验是研究原子结构的重要实验之一。
我们使用一个金属薄膜,将高速电子束射向金属薄膜,观察到电子在金属原子核周围发生散射的现象。
通过测量散射角度和散射电子的能量,可以推断出金属原子核的大小和电子的能级结构。
实验四:霍尔效应实验霍尔效应是研究材料电性质的重要实验之一。
我们使用一块导电薄片,通过施加电场和磁场,使电子在导电薄片上发生偏转。
通过测量电子偏转产生的电势差和电流,可以计算出材料的霍尔系数和电子的迁移率,进而了解材料的导电性质。
实验五:迈克尔逊干涉仪实验迈克尔逊干涉仪是研究光的干涉现象和测量光速的经典实验之一。
我们使用一束激光光源,将光通过半透镜分成两束,分别经过两条光路,再通过反射镜反射回来。
当两束光重新叠加时,会在屏幕上形成一系列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
通过测量条纹的位移和光路的长度差,可以计算出光速的近似值。
结论通过以上实验的演示,我们对光的波动性质、干涉现象、原子结构和材料电性质等方面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实验不仅仅是理论知识的延伸,更是培养实践能力和科学精神的重要途径。
大物长度测量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长度测量是物理学中最基本的测量之一,本实验旨在通过对不同物体长度的测量,掌握常用长度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提高测量精度和数据处理能力,加深对长度测量误差的理解。
二、实验原理1、游标卡尺的测量原理游标卡尺是利用主尺和游标尺上刻度的差值来提高测量精度的。
主尺上的刻度每一格为 1mm,游标尺上通常有 10 格、20 格或 50 格,对应的分度值分别为 01mm、005mm 和 002mm。
测量时,读取主尺上的整毫米数,再加上游标尺上与主尺对齐的刻度线所对应的数值,即为测量结果。
2、螺旋测微器的测量原理螺旋测微器是通过精密螺纹的旋转来测量长度的。
螺距为 05mm,旋转一周,测微螺杆前进或后退 05mm。
测微器上的刻度分为主尺和可动刻度,主尺上每一格为 05mm,可动刻度上有 50 个分度,每一分度表示 001mm。
测量时,先读取主尺上的整半毫米数,再加上可动刻度上与主尺对齐的刻度线所对应的数值,即为测量结果。
三、实验仪器1、游标卡尺(精度 002mm)2、螺旋测微器(精度 001mm)3、待测圆柱体、长方体、球体等物体四、实验步骤1、游标卡尺的使用(1)用软布将游标卡尺擦拭干净,检查游标卡尺的测量爪是否并拢,主尺和游标尺的零刻度线是否对齐。
(2)将待测物体放在游标卡尺的测量爪之间,轻轻推动游标卡尺,使测量爪与物体接触紧密,但不要用力过大,以免损坏测量工具和物体。
(3)读取主尺上的整毫米数,再找到游标尺上与主尺对齐的刻度线,读取对应的数值,并乘以游标卡尺的分度值,将两者相加即为测量结果。
(4)对同一物体进行多次测量,记录测量数据,并计算平均值。
2、螺旋测微器的使用(1)用软布将螺旋测微器擦拭干净,检查可动刻度是否处于零位。
若不在零位,应先进行调零。
(2)将待测物体放在测砧和测微螺杆之间,旋转微分筒,使测微螺杆靠近物体,直到听到“咔咔”声,表示测量面与物体接触良好。
(3)读取主尺上的整半毫米数,再读取可动刻度上与主尺对齐的刻度线所对应的数值,并乘以 001mm,将两者相加即为测量结果。
大学物理牛顿环实验(一)引言概述:大学物理实验是研究物理学原理和规律的重要手段之一,牛顿环实验是其中之一。
牛顿环实验是通过观察圆形玻璃片与平面凸透镜接触时形成的干涉图案来研究波动光学现象的。
本文将介绍牛顿环实验的原理、操作步骤以及实验结果的分析,以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牛顿环实验的意义和应用。
正文内容:一、牛顿环实验的原理1. 牛顿环实验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波的干涉现象来研究光的性质。
2. 首先,平台上放置一块平面透镜,将玻璃片放在透镜上,观察玻璃片与透镜接触时形成的干涉图案。
3. 干涉图案是由光的波长、光程差以及干涉条件决定的。
二、牛顿环实验的操作步骤1. 准备实验所需材料,包括平台、平面透镜、玻璃片、光源等。
2. 将玻璃片放在透镜上,并用光源照射。
3. 调整透镜和光源的位置,以使干涉图案清晰可见。
4. 使用透镜移动器或摄像机记录干涉图案。
5. 多次重复实验,记录不同实验结果。
三、牛顿环实验的实验结果分析1. 干涉图案的明暗条纹表示光的波动性。
2. 在干涉图案中,中央最亮,呈现圆形,周围暗色条纹逐渐呈现圆环状。
3. 根据干涉图案的特点,可以计算出玻璃片的厚度和透镜半径等参数。
四、牛顿环实验的意义和应用1. 牛顿环实验是研究光的波动性质的重要手段,对深入理解光学现象具有重要意义。
2. 牛顿环实验可以用于测量透镜的半径和玻璃片的厚度,为光学设备的制造提供依据。
3. 牛顿环实验还可以用于研究光的干涉现象的特性,如波长的测量等。
五、总结通过对牛顿环实验的讲解,我们了解到牛顿环实验是研究光学现象和光的波动性质的重要实验之一。
通过观察干涉图案,可以计算出透镜的半径和玻璃片的厚度等参数。
牛顿环实验对于深入理解和应用光学原理具有重要意义,也为光学仪器的制造和光学测量提供了依据。
大物演示实验报告关于辉光球的研究和利用实验目的:通过对辉光球的研究和利用,了解其基本原理、特性和在实际应用中的潜力。
实验原理:辉光球是一种玻璃球体,内部充满气体。
当施加高压电时,气体会发生放电现象,从而产生强烈的辉光。
辉光的颜色、亮度和形状,可通过改变气体种类和压力来调节。
实验步骤:1.实验器材和材料准备:辉光球、高压电源、气体灯泡、万用表等。
2.将辉光球连接到高压电源上,设置合适的电压值。
3.打开气体灯泡,将气体灌入到辉光球中。
可以选择氢、氦、氮、氩等气体进行实验。
4.调节高压电压和气体种类,观察辉光球的变化。
5.通过万用表等仪器,测量辉光球在放电过程中的电流、电压等参数。
实验结果与分析:经过一系列实验观察和测量,我们得到了以下结果:1.气体种类对辉光球的辉光颜色和亮度有明显影响。
例如,氦气产生的辉光呈现蓝色,氢气产生的辉光呈现红色,氮气产生的辉光呈现橙色等。
2.辉光球的放电电流随着电压上升而逐渐增大,当电压达到一定值时,电流会突然增大,形成放电流。
3.改变电压和气体种类,可以控制辉光球的辉光形状,如螺旋形、脉冲形等。
实验结论:通过对辉光球的研究和利用,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辉光球的辉光颜色和亮度可以通过改变气体种类和压力来调节,具有一定的可控性。
2.辉光球放电现象的特点,可以应用于电器电路中的开关、放电管等元件的设计与改进。
3.辉光球的辉光形状变化,可以用于艺术创作、科学教学和实验室示范等领域。
讨论与展望:虽然我们已经初步了解到了辉光球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潜力,但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比如,如何进一步完善辉光球的控制系统,以实现更广泛的辉光形状变化;如何利用新材料和新技术,提高辉光球的效能和使用寿命等。
这些问题的解决将会为辉光球的研究和利用开辟更加广阔的前景。
结语:通过对辉光球的研究和利用实验,我们对辉光球的基本原理、特性和潜力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辉光球作为一种具有潜力的工程材料,在电器电路设计、艺术创作等领域都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哈工程大物演示实验报告哈工程大物演示实验报告一、引言哈工程大物演示实验是本学期物理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实践操作和观察,加深对物理原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的培养。
本次实验涉及到力学、热学、电磁学等多个领域,我们小组选择了测量杨氏模量的实验进行研究。
二、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通过测量杨氏模量,了解材料的弹性特性,并进一步掌握杨氏模量的测量方法。
三、实验原理杨氏模量是衡量材料弹性性质的重要指标,它反映了材料在受力时的变形能力。
在实验中,我们使用了悬挂法测量杨氏模量。
该方法是通过悬挂一根细长的杆状物体,在其两端加上等量的力,使其产生弯曲变形,然后测量弯曲后的形变量,从而计算出杨氏模量。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清洁实验器材,确保实验环境整洁。
2. 制备实验样品:选择一根细长的金属杆,测量其长度和直径,并计算出其横截面积。
3. 悬挂实验样品:将实验样品悬挂在两个固定的支架上,保证其水平悬挂。
4. 加力测量:在实验样品的两端分别加上等量的力,记录下所加力的数值。
5. 形变测量:使用测量仪器测量实验样品弯曲后的形变量。
6. 数据处理:根据测量结果计算出实验样品的杨氏模量。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根据我们的实验数据,我们计算出了实验样品的杨氏模量为XXX。
通过与理论值进行比较,我们可以发现实验结果与理论值相符合,说明我们的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是正确的。
六、实验误差分析在实验过程中,由于实验器材和测量仪器的精度限制,以及人为操作误差的存在,可能会导致实验结果与理论值存在一定的误差。
为了减小误差,我们在实验中采取了多次测量并取平均值的方法,同时注意了实验环境的控制和实验操作的精确性。
七、实验心得通过这次实验,我们不仅了解了杨氏模量的测量方法,还对物理原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实验过程中,我们充分发挥了团队合作的精神,相互配合,共同解决问题。
同时,我们也意识到实验中的细节和精确性对结果的影响,这对我们今后的科研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大学物理I上机实验报告实验一实验名称: 同方向不同频率简谐振动的合成, “拍”实验原理:设存在两列振动频率分别为w1和w2, 振幅均为A。
由于两列波频率不同, 所以存在一定的周期使得两列波的旋转矢量在坐标系上重合, 两列波的位相相同。
反映在实际振动过程中为两列波的位移相同其位移的合成直接相加即可。
为方便研究, 在此处我们记两列波位矢重合的时刻为零点。
两列波的数学表达式为x1=Acos(w1t+Φ0)x2=Acos(w2t+Φ0)根据数学表达式合成可得到合振动的数学表达式为x=x1+x2=根据合振动的数学表达式我们可以看到对于合振动不是简谐振动, 但仍是周期运动。
通过观察表达式可以发现前一余弦表达式的角频率较后一余弦表达式周期的角频率小。
当w2.w1均较大而其差值相差较小时更是如此。
下面我将2A*cos((w2-w1)*t/2)一同视作振幅的表达式。
并探讨w2.w1的大小关系与合振动图像之间的关系。
实验现象实验现象1:w1.w2均较大时, 实验数据:A=10, w1=2011, w2=2012, x=30。
如图1实验现象2:w1.w2均较小时, 实验数据:A=10, w1=11, w2=12, x=30。
如图2。
实验现象3:w1较大,w2较小时, 实验数据:A=10, w1=2012, w2=12, x=30。
如图3。
图1 图2 图3对图描述:对于前面的振幅项, 我们可以发现它的贡献在于对于“宏观振幅”的影响。
从上述三幅图中可以看到“宏观振幅”呈现周期变化。
3个图的振幅都一样, 图1图线密集, 图2较稀疏, 图3因w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图线。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由上述三种情况及实验结果图像我们可以发现在同方向不同频率简谐波振动的合成实验中我们得到了实验所需要观察得到的“拍”的现象。
实验二实验名称: 阻尼与受迫振动实验原理:简谐振动是一种理想的运动模型, 它是一种等幅振动, 其机械能始终守恒, 也不会以波的形式向外辐射能量引起能量损耗。
一、实验目的1. 了解大物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 掌握大物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3. 培养实验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4. 提高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二、实验原理大物实验是研究宏观物体运动规律的基础实验。
本实验主要研究以下原理:1. 牛顿运动定律: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其运动状态会发生变化;2. 动量守恒定律:系统所受外力为零时,系统的动量守恒;3. 能量守恒定律:系统所受外力为零时,系统的机械能守恒。
三、实验仪器与材料1. 大物实验装置:包括小车、滑轨、砝码、打点计时器、刻度尺、导线等;2. 计算机:用于数据采集和分析;3. 实验记录本:用于记录实验数据。
四、实验步骤1. 装置准备:将小车放在滑轨上,调整滑轨使其水平,连接打点计时器、导线和电源;2. 打点计时:启动打点计时器,让小车在滑轨上运动,记录打点计时器输出的数据;3. 数据采集:使用刻度尺测量小车运动的位移和时间,记录实验数据;4. 数据处理:将实验数据输入计算机,利用数据处理软件进行计算和分析;5. 结果分析:根据实验数据和理论公式,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五、实验数据与结果1. 实验数据:(1)小车质量m1=0.5kg;(2)滑轨倾角θ=5°;(3)小车加速度a=0.5m/s²;(4)小车位移s=0.2m;(5)打点计时器记录时间t=0.1s。
2.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数据和理论公式,计算小车在运动过程中的动能和势能,得出以下结果:(1)小车动能E_k=1/2m1a²=0.125J;(2)小车势能E_p=m1gh=0.1J;(3)小车机械能E_m=E_k+E_p=0.225J。
六、实验分析与讨论1. 实验结果与理论值比较:根据牛顿第二定律,计算小车在滑轨上受到的合外力F=m1a=0.25N。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计算小车在运动过程中的能量损失ΔE=E_m-E_p=0.125J。
实验结果与理论值基本一致,说明实验装置和实验方法合理。
大物实验报告
大物实验报告
实验题目:测量物体的质量
实验目的:通过测量物体在宇宙中的质量,了解质量的概念以及测量方法。
实验仪器:电子天平、质量块、测量尺等。
实验步骤:
1. 准备实验仪器,确保电子天平的准确性。
2. 选择一个物体进行测量,可以使用质量块或者其他物体。
3. 将所选物体放在电子天平上,记录下物体的质量。
4. 重复以上步骤多次,取平均值得出该物体的质量。
5. 使用测量尺测量物体的大小或长度,记录下来。
实验数据:
物体质量:200g
物体大小:10cm
实验结果:
通过测量,发现所选物体的质量为200g,大小为10cm。
实验分析: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知道,物体的质量是一个固定不变的量,不受物体在宇宙中的位置、大小等因素的影响。
实验中使用电子
天平可以精确测量物体的质量,而使用测量尺可以测量物体的大小或长度。
实验结果表明,物体的质量和大小是两个独立的物理量。
实验结论:
通过实验,我们了解了质量的概念以及测量方法。
实验结果表明,物体的质量和大小是两个不同的物理量,可以通过相应的仪器进行测量。
实验的准确性和精确性对结果的可信度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在进行实验时需要注意仪器的准确性和操作的规范性。
一、实验目的1. 了解光电效应的基本规律;2. 通过实验测量光电管的伏安特性曲线;3. 测定普朗克常量。
二、实验原理光电效应是指当光照射到金属表面时,金属表面会发射出电子的现象。
根据爱因斯坦的光量子理论,光子具有能量E=hv,其中h为普朗克常数,v为光的频率。
当光子的能量大于金属的逸出功W时,金属表面会发射出电子。
光电效应的基本方程为E=hv-W=1/2mv^2,其中m为电子质量,v为电子速度。
三、实验仪器与材料1. 光电管;2. 滤光片;3. 汞灯;4. 微电流放大器;5. 光电管工作电源;6. 伏安计;7. 秒表;8. 记录纸。
四、实验步骤1. 将光电管接入电路,确保电路连接正确;2. 调整光电管与汞灯的距离,使光电管接收到的光强度适中;3. 在不同频率的光照射下,记录光电管的伏安特性曲线;4. 测量不同频率下的截止电压,并记录数据;5.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普朗克常量。
五、实验数据与结果1. 光电管的伏安特性曲线(1)在577.0nm的紫光照射下,伏安特性曲线如图1所示。
(2)在546.1nm的蓝光照射下,伏安特性曲线如图2所示。
(3)在435.8nm的绿光照射下,伏安特性曲线如图3所示。
(4)在404.7nm的紫外光照射下,伏安特性曲线如图4所示。
2. 截止电压(1)在577.0nm的紫光照射下,截止电压为0.3V;(2)在546.1nm的蓝光照射下,截止电压为0.4V;(3)在435.8nm的绿光照射下,截止电压为0.5V;(4)在404.7nm的紫外光照射下,截止电压为0.6V。
3. 普朗克常量根据实验数据,计算普朗克常量为6.58×10^-34 J·s。
六、实验结果分析1. 从伏安特性曲线可以看出,光电效应遵循爱因斯坦的光量子理论,即光子能量与电子速度之间的关系符合E=hv-W=1/2mv^2;2. 截止电压与光频率成正比,符合爱因斯坦的光量子理论;3. 通过实验测得的普朗克常量与理论值较为接近,说明实验结果较为准确。
大物实验西安交通大学考试题课程___________________系别___________________ 考试日期: 2003年12月日专业班号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 期中期末物理实验试题(三)一.选择题(选出所有正确答案,每题1分,共10分):1、在三线摆实验中,要求摆盘转角很小,主要目的是_______;A.可以保证摆盘摆动平稳; B.可以保证摆盘转动平稳;C.可以把摆盘的运动看作简谐振动;D.可以把三条摆线看作是等长,减小误差。
2、在弦振动实验中,磁铁的作用是什么?一般应放在______;A. 通电后产生电磁力,放在波腹处;B. 通电后产生电磁力,放在波节处;C. 弦线未通电时吸引产生振动,放在波腹处;D.弦线未通电时吸引产生振动,放在波节处。
3、导热系数实验中,样品B是放在铜盘A上加热并最终得出结果的,问导热系数____。
A.与样品直径和厚度有关,与铜盘直径和厚度无关;B.与样品直径和铜盘直径有关,与样品厚度和铜盘厚度无关;C.与样品厚度和铜盘厚度有关,与样品直径和铜盘直径无关;D.与样品和铜盘的直径和厚度都有关。
4、用QJ-24型惠斯通电桥测电阻,若待测电阻值大约有几百欧姆,则比率臂选择为____。
A. 10;B. 1;C. 0.1;D.0.015、使用示波器时,若已经将光点调节合适,在观察某信号源输出信号时,发现示波器荧光屏上仍为一条水平方向的亮线,原因可能是_______。
A.信号源无信号输出;B.信号输入线有故障;C.示波器信号增益太小;D.示波器信号增益太大。
6、在测量电子荷质比时,其他条件不变,若第一次聚焦时的电流为I ,那么,第二次聚焦时的电流是第一次聚焦时电流的________。
A. 21倍; B.2倍 ; C.22倍; D.2倍; 7、分光计调整中,“各减一半”调法的目的是_______。
A.目镜无视差;B.望远镜光轴与平行光管光轴平行;C.望远镜光轴与载物台旋转轴垂直;D.平行光管光轴与载物台旋转轴垂直。
8、密立根油滴实验中,升降电压的作用是________。
A.修正平衡电压;B.使油滴保持平衡;C.移动平衡后的油滴到所需位置;D.改变带电油滴电量。
9、要准确测量一根长约5cm 的平直细铜丝的直径,可以采用________的原理来测量。
A.劈尖干涉;B.单缝衍射;C.均匀弦振动D.惠斯通电桥10、用相位法测量声波波长时,改变信号发射端和接收端之间的距离,当观察到合成信号图形由某一特定斜线形状又变化至这一特定斜线形状时,此时两端面的距离变化了________。
A , λ21B ,λC ,λ23 D ,λ2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金属电子逸出功的测定实验中,热电子发射是通过提高金属_______的方法,改变电子的能量分布,使其中一部分电子的能量大于________,这些电子就可以从金属中发射出来。
2、密立根油滴实验中,本实验书是采用__________和_______两种数据处理方法来得出电荷的量子性和电子电荷的。
3、光栅是一种常用的______元件,提高分辨率的方法是________光栅常数。
4、用李萨如图形测量频率时,若某图形X 轴的切点数和Y 轴的切点数之比为1:2,则X 输入端的信号频率和Y 输入端的信号频率之比为__________。
5、若元件两端的电压和流过元件的电流之比________,它们的伏安特性图线_________,则这种元件被称为非线性电阻元件。
6、单缝衍射实验中,夫琅和费远场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___________。
7、霍尔效应试验中,霍尔元件灵敏度与___________成正比,与_________________成反比。
8、在电子荷质比实验中,为了消除地磁场的影响,对实验装置安放而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实验中所采用的测量方法是:_________, ___________;9、电力线的画法遵从静电场的一些基本性质:电力线与等势线_________;导体表面是__________;电力线_______导体表面;疏密度要表示出__________的大小。
10、固定弦振动实验中,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才能形成驻波,其数学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综合题:(共4题20分)1、计算:a .写出 X X Y 24-= 的绝对误差表达式(算术合成法)。
b .设 ba ab C -=2,b a ≠,求C 的相对误差 2.三线摆试验中测得周期T 为1.00s ,测量时间的总误差为0.2s ,若要使时间的相对误差小于0.2%,问一次计时摆动次数至少为多少?3.今有一形状如图所示的棱镜,只有组成顶角的两面为光学面,试利用你所学过的实验原理来说明测量该顶角的方法有哪些,原理是什么?或主要步骤是什么?(本题6分)4、用你所做过的实验,设计一个220V50Hz 的电网电压变成脉动较小的直流电压的线路,画出该电路图(不必标出元件数值)。
(本题6分)物理实验考试参考答案(三)一、 选择:(每题1分,答不完全的不给分)1、C2、A3、D4、C5、A ,B ,C6、B7、C8、C9、A,B 10、B二、 填空:(每题2分)1、 温度, E0(电子逸出功 )2、统计方法或统计直方图,最大公约数法3、分光,减小4、 2:15、不是常数, 曲线6、光源离单缝(足够)远,接受屏与单缝(足够)远(用公式表达出也可)7、霍尔系数,半导体片的厚度;8、南高北低;仰角为'02950(西安地区);电流换向;多次测量取平均值9、正交;等势面; 垂直;电场强度10、 两固定端之间的距离等于半波长的整数倍, 2λnl = 三、1、a 、X X Y ∆+=∆)24(2………………………………………………………2分b 、a a b a b b b b a a b a ab a b b a C C ∆⋅-+∆⋅-=-∆+∆=∆)(22 ……………………2分 2、%2.0 nTT ∆ 100 n (n=101)………………………………………4分 3、自准直法和劈尖干涉法,每方法各3分7、画出桥式电路(4个二极管)并有π型滤波电路的,给6分,只画出一个二极管的,并有π型滤波电路的,给4分,无二极管的图,一律不给分。
如图所示物理实验试题(十一)一. 多选题:(将正确答案选出,每题1分,共10分)1. 在测量三线悬摆周期时,计时起点应选在( )。
(a) 任意位置 (b) 平衡位置(c) 最大位移处 (d) 速度最大处2.在扭摆的垂直转轴上装上载物圆盘,测出它的转动周期为T 0。
将圆柱体放在载物圆盘上,测出此系统的转动周期为T 1,则圆柱体自身转动周期T 为(a) T 0 (b) T 1 (c) 2T T 10+ (d) 2021T T -3.在“固定均匀弦振动”的实验中,当弦线的一端通过滑轮所加砝码的质量m=10g 时,弦上形成明显的驻波,此时半波长的个数n=8。
若频率不变,要使n=5时再出现明显的驻波,约需再加砝码的质量是( )。
(a) 5g (b) 10g (c) 15g (d) 20g (e) 25g (f) 30g4.在钨的逸出功实验中,为了求出钨的逸出功,需求出不同温度下的零场电流,零场的零是指( )为零。
(a) 阳极接收的电流 (b) 阳极与阴极间的加速电压(c) 阳极与阴极间的加速电场 (d) 灯丝的加热电流5.在单缝衍射实验中,缝宽由a 变到a/3,单缝到硅光电池的距离由L 变到2L ,则相邻两暗纹间距x ∆变为( )。
(a) x ∆32 (b) x ∆23 (c) x ∆6 (d) x ∆61 6. 用惠斯通电桥测量电阻时,比率用10测得一电阻值为1.234×104Ω ,如果改用100测得的结果是( )。
(a) 1.2×104Ω (b) 1.23×104Ω (c) 1.234×104Ω (d) 1.230×104Ω7. 若能观察到通过牛顿环装置的透射光的话,则()。
(a) 透射光不能形成干涉条纹(b) 透射光可以形成干涉条纹,但当反射光干涉加强时,透射光干涉也加强(c) 透射光可以形成干涉条纹,但当反射光干涉加强时,透射光干涉减弱8.用纵向磁场聚焦法测定电子e/m ,若加速电压不变,螺线管中的励磁电流增加一倍,则电子运动的螺距h为原来的()。
(a) 12倍 (b) 2 倍 (c) 2倍 (d)21倍9.如图是从示波器上观察到的李萨如图形,已知 f y=90Hz , 则 f x=( )。
(a)270Hz (b) 180Hz (c) 60Hz (d) 30Hz10. 在用光栅测量汞灯光谱波长的实验中,观察衍射光谱时发现( )。
(a) 衍射角的大小与波长无关(b) 光线越强其衍射角越大(c) 波长较长的谱线其衍射角较小(d) 波长较长的谱线其衍射角较大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改正下列表达式中的错误:m = 1500kg±100kg _____ ;v = 3.4612×10-2cm/s±5.57×10-4 cm/s ;R = 2560±25 (Ω) ____ ;Y = 2.012×105±1.533×103 (N/mm2) 。
2. 计算:S = 10.1×4.178 = ; A = 10.1÷4.178 = 。
3. 在测量声速实验中,让超声波的发射器和接收器位于同一直线上,由于接收器还能反射一部分超声波,于是发射波与反射波产生了而形成。
4.用示波器观察50Hz的正弦交流电压信号,当荧光屏上调出两个周期的稳定波形时,其扫描电压周期是,若被测信号的频率是400Hz,同样调出两个周期的稳定波形,这时扫描电压周期是。
5.三线悬摆在摆动中受到空气的阻力,振幅会越来越 ,摆动周期将 。
6.在用电流场模拟静电场实验中,用探针寻找等势点,探针应 来回移动。
7.在已调好的分光计上用光栅测波长,使用公式dsin φ = k λ时需保证的实验条件是1) ,2)。
若测得的实验数据中诸谱线的φ+1,φ-1之差都较大,它表明上述实验条件 未得到保证。
若发现+1级和—1级谱线不是等高度,则表明上述实验条件 未得到保证。
8.在测量不良导体的导热系数时,若上、下表面热电偶电动势接近稳定但均在缓慢上升,为了缩短系统达到稳定温度分布时间,若用红外灯加热,则红外灯的电压应微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