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逍遥游》及注释
- 格式:pdf
- 大小:304.35 KB
- 文档页数:16
庄子《逍遥游》原文及译文庄子是我国先秦时期的一位重要哲学家,他所提出的观点和思想,在后世的哲学和文化发展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其中,《逍遥游》是他的一篇代表作之一,今天我们就来好好探讨一下这篇文化经典。
一、庄子《逍遥游》原文齐物论者,志于道者也。
以恬淡为主,以无为为器。
物壮则老,谓之不道,是谓之崩;物衰则死,谓之不道,是谓之夭。
道不可须臾离也,可离者不道也。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二、庄子《逍遥游》译文《齐物论》者,志在追求道的人。
把恬淡寡欲看作主导,以无为而治为工具。
若物体生机盛壮就会老化凋零,这是说它违背了道而崩溃了。
若物体百病缠身就会死亡消亡,这是说它违背了道而夭折了。
道不可稍有离开,能离开的不算真正的道。
因此,君子要警惕他看不见的贤者,提防他听不到的知音。
深藏不露的贤者最难得见,隐微不显的知音却最难得闻。
因此,君子要慎独。
欢喜、怒气、悲痛、愉悦这些情绪激荡而未表露出来的状态,称为“中”。
表露了并都能保持中庸的状态,称为“和”。
“中”,是天下的大本来自;“和”,是天下通达道路的妙方。
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与我一体,万物生生不息。
三、庄子《逍遥游》的文化内涵1.讨论道的问题在《逍遥游》的文章中,庄子一直在探讨着“道”的问题。
他认为,道是人生龙潭,需要通过不断地追求和实践才能逐渐领悟。
并且,他还划分了“道”的不同类型,比如无为而治、恬淡寡欲等等,从而让人们对“道”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2.倡导中庸之道“中”和“和”是庄子《逍遥游》中的两个重要概念,它们被认为是一种哲学思想的体现,最核心的就是“中庸之道”。
从这些概念出发,我们可以看出庄子的思想尤其注重保持一个适度的状态,既不过于狂热,也不过于冷漠。
这一点不仅在情感上体现注重中庸,更要在行为上始终贯彻中庸之道。
《逍遥游》庄子目录《逍遥游》 (1)一、本篇原文: (1)二、思维导图: (2)三、文章解析: (2)四、文章释义: (3)五、关键词句: (4)六、文章背景: (5)七、作者简介: (5)八、仕途经历: (7)九、时代背景: (7)十、作者好友: (8)十一、奇闻轶事: (8)十二、艺术成就: (9)十三、同时代名人: (11)一、本篇原文: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
《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
之二虫又何知!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
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
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汤之问棘也是已。
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
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
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
斥鴳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
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庄子《逍遥游》原文及翻译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化而为鸟,其名而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於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
谐之言曰:『鹏之徙於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搏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於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
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枪榆枋,时则不至而控於地而已矣。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惠姑不知春秋,此小年也。
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
此大年也。
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汤之问棘也是已。
『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
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
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搏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
』斥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
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徵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宋荣子犹然笑之。
且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
彼其於世,未数数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
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於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庄子《逍遥游》原文和译文(含赏析)原文: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
《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面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
之二虫又何知?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
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
上占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
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
不亦悲平!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
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
有鸟焉,其名为鹏。
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
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
斥鹅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
面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而宋荣子犹然笑之。
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
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
虽然,犹有未树也。
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
旬有五日而后反。
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
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逍遥游》原文注释及翻译《逍遥游》原文注释及翻译原文:北冥有鱼①,其名曰鲲②。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③。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④,其翼若垂天之云⑤。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⑥。
南冥者,天池也⑦。
齐谐者⑧,志怪者也⑨。
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⑩,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11),去以六月息者也(12)。
”野马也(13),尘埃也(14),生物之以息相吹也(15)。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16)?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17),则芥为之舟(18);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19)。
而后乃今培风(20),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21),而后乃今将图南。
蜩与学鸠笑之曰(22):“我决起而飞(23),抢榆枋(24),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25);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26)?”适莽苍者(27),三飡而反(28),腹犹果然(29);适百里者,宿舂粮(30);适千里者,三月聚粮。
之二虫又何知(31)?小知不及大知(32),小年不及大年。
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33),蟪蛄不知春秋(34),此小年也。
楚之南有冥灵者(35),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36),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37)。
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38),众人匹之(39),不亦悲乎?汤之问棘也是已(40):“穷发之北有冥海者(41),天池也。
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42),其名曰鲲。
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太山(43),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44),绝云气(45),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
斥鴳笑之曰(46):‘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47),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48)。
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49)。
故夫知效一官(50)、行比一乡(51)、德合一君、而徵一国者(52),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背景介绍《逍遥游》是战国时期哲学家、文学家庄周的代表作,被列为道家经典《庄子·内篇》的首篇,在思想上和艺术上都可作为《庄子》一书的代表。
此文主题是追求一种绝对自由的人生观,作者认为,只有忘却物我的界限,达到无己、无功、无名的境界,无所依凭而游于无穷,才是真正的“逍遥游”。
文章先是通过大鹏与蜩、学鸠等小动物的对比,阐述了“小”与“大”的区别;在此基础上作者指出,无论是不善飞翔的蜩与学鸠,还是能借风力飞到九万里高空的大鹏,甚至是可以御风而行的列子,它们都是“有所待”而不自由的,从而引出并阐述了“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道理;最后通过惠子与庄子的“有用”“无用”之辩,说明不为世所用才能“逍遥”。
全文想象丰富,构思新颖,雄奇怪诞,汪洋恣肆,字里行间里洋溢着浪漫主义精神。
逍遥游·北冥有鱼【作者】庄周【朝代】先秦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北方的海里有一条大鱼,名字叫鲲。
鲲非常巨大,不知道有几千里长;变化为鸟,名字叫鹏。
鹏的脊背,不知道有几千里长;当它振动翅膀奋起直飞的时候,翅膀就好像挂在天边的云彩。
这只鸟,大风吹动海水的时候就要迁徙到南方的大海去了。
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
《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南方的大海,那就是‘天池’。
《齐谐》是一部专门记载怪异事情的书,这本书上记载说:“鹏鸟迁徙时,翅膀拍击水面激起三千里的波涛,鹏鸟奋起而飞,旋转扶摇而上直冲九万里高空,着六月的大风离开了北海。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像野马奔腾一样的游气,飘飘扬扬的尘埃,仿佛是由生物气息吹拂。
逍遥游课文原文及注解关于《逍遥游》是《庄子》的代表篇目之一,充满奇特的想象和浪漫的色彩,寓说理于寓言和生动的比喻中,形成独特的风格。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逍遥游课文原文及注解,欢迎阅读参考!《逍遥游》原文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
《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面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
之二虫又何知?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
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
上占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
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
不亦悲平!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
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
有鸟焉,其名为鹏。
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
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
斥鹅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
面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而宋荣子犹然笑之。
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
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
虽然,犹有未树也。
《逍遥游》原文及翻译《逍遥游》是《庄子》的首篇,在思想上和艺术上都可作为《庄子》一书的代表。
《逍遥游》的主题是追求一种绝对自由的人生观,作者认为,只有忘却物我的界限,达到无己、无功、无名的境界,无所依凭而游于无穷,才是真正的“逍遥游”。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逍遥游》原文及翻译,欢迎大家阅读。
《逍遥游》原文及翻译【原文】北冥有鱼①,其名曰鲲②。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③。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④,其翼若垂天之云⑤。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⑥。
南冥者,天池也⑦。
齐谐者⑧,志怪者也⑨。
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⑩,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11),去以六月息者也(12)。
”野马也(13),尘埃也(14),生物之以息相吹也(15)。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16)?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17),则芥为之舟(18);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19)。
而后乃今培风(20),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21),而后乃今将图南。
蜩与学鸠笑之曰(22):“我决起而飞(23),抢榆枋(24),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25);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26)?”适莽苍者(27),三飡而反(28),腹犹果然(29);适百里者,宿舂粮(30);适千里者,三月聚粮。
之二虫又何知(31)?小知不及大知(32),小年不及大年。
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33),蟪蛄不知春秋(34),此小年也。
楚之南有冥灵者(35),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36),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37)。
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38),众人匹之(39),不亦悲乎?汤之问棘也是已(40):“穷发之北有冥海者(41),天池也。
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42),其名曰鲲。
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太山(43),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44),绝云气(45),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
文言文《逍遥游》知识点有哪些庄子《逍遥游》知识点1.在《逍遥游》中描绘大鹏依然有所恃的句子是: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2. 《庄子·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3. 作者举现实生活中的很小的实物也需要依凭外物实例与大鹏鸟的“海运将徙”作对比,形象地说明任何事物都有所凭借的句子是: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4. 举现实生活中的实例,通过舟的浮动对水的依赖性,从而得出结论来说明大鹏鸟的飞翔对风的依赖性的句子是: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5.庄子从奇妙莫测的描写后接着以现实社会的四种人的具体描述,文中描写四种人的句子分别是: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
6.作者提出自己的观点——“无所待”才是真正的逍遥的并列句了三类人的句子是: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7.文中对天空的颜色成因进行了探寻,并发出了疑问的两句是: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8.文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9.当看到大鹏经过一系列的准备才能“图南”之后,蜩与学鸠通过形象地描述自己在林中飞行和休息的样子来嘲笑大鹏鸟的句子是: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
庄子《逍遥游》原文北冥有鱼①,其名为鲲②。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③。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④,其翼若垂天之云⑤。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⑥。
南冥者,天池也⑦。
《齐谐》者⑧,志怪者也⑨。
《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⑩,抟(tuán)扶摇而上者九万里(11),去以六月息者也(12)。
”野马也(13),尘埃也(14),生物之以息相吹也(15)。
天之苍苍,其(70)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16)?其(70)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庄子注音版全文及译文及注释《庄子》是中国古代哲学家庄子的代表作,被誉为中国古代哲学的瑰宝之一。
庄子的思想深邃而富有启发性,对于人生、自然、道德等诸多问题提出了独特的见解。
以下是《庄子》注音版全文及译文及注释的一部分内容,供你参考:《庄子·逍遥游》。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南冥者,天池也。
注音版全文及译文及注释:běi míng yǒu yú, qí míng wéi kūn. kūn zhī dà, bù zhī qí jǐ qiān lǐ yě. huà ér wéi niǎo, qímíng wéi péng. péng zhī bèi, bù zhī qí jǐ qiānlǐ yě. nù ér fēi, qí yì rú chuí tiān zhī yún.shì niǎo yě, hǎi yùn zé jiāng xǔ yú nán míng.nán míng zhě, tiān chíyě.北冥有一种鱼,名叫鲲。
鲲的体型巨大,不知有多少千里长。
它可以变成鸟,名叫鹏。
鹏的背部,不知有多少千里宽。
当它愤怒时,展开的翅膀如同垂挂在天空中的云。
这种鸟,如果想飞越大海,就会迁徙到南冥。
南冥是天空的池塘。
这段文字出自《庄子·逍遥游》,描述了北冥的鲲鸟。
庄子通过形象的描绘,表达了自然界的壮丽和神奇。
鲲鸟的巨大体型以及能够化作鹏鸟的神奇变化,展示了自然界的无穷奥秘。
庄子《逍遥游》原文和译文(含赏析)原文: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
《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面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
之二虫又何知?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
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
上占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
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
不亦悲平!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
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
有鸟焉,其名为鹏。
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
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
斥鹅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
面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而宋荣子犹然笑之。
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
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
虽然,犹有未树也。
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
旬有五日而后反。
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
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庄子逍遥游全文解释及注释《庄子·逍遥游》是中国古代哲学家庄子的一篇作品,这篇文章表达了庄子对自由自在、超越世俗的生活态度的追求和探讨。
全文如下: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
谐音似之。
志怪者谓之浑沦也。
浑沦者,天地之杂沦也。
圣人者,道之契也。
浑沦者,众妄之府也。
万物皆备于我,以此肆扬、任发颖、流骋溢乎其中而已矣。
齐谐者,有将不讥之胜也。
其唯圣人乎,才不中办而中事;道不经思而先动;才不过己而中规;名不过已而中术。
者谓之圣人。
既得我马,我又何振乎!既失我马,我又何焉!庖丁者,可使有饥色而有饱色,可使有冻色而有牖色,可使喜欢色而有发色。
能侍鱼形而不敢取鱼,我则与子之所游也。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句解注释:1. 北冥有鱼:指一个传说中的大鱼,比喻极其巨大。
2. 鲲化为鹏:鲲被传说化为巨大的鹏鸟,比喻事物的变化、转化。
3. 龙之背亦若鹏:鹏鸟的背部有多么宽广,无法估量,比喻鹏鸟巨大。
4. 浑沦:意为天地间万物杂陈,指事物的混杂与繁多。
5. 圣人:指智慧卓越、道德高尚的人。
6. 不讥:不嘲笑、不诋毁。
7. 才不中办而中事:指拥有过人的才华但不显露出来。
8. 道不经思而先动:指自然无需思考而自发做出正确的行动。
9. 才不过己而中规:指才智非常高超但不过分表现出来。
10. 名不过已而中术:指声誉名望不过足矣但能运用非凡的技艺。
11. 庖丁:指熟练的厨师的行为,比喻熟练而得心应手。
12. 可使有饥色而有饱色:可以让庖丁有吃饭时的兴奋样子,也可以有吃饱后的满足样子。
13. 可使有冻色而有牖色:可以让庖丁有冻到时的苦冷样子,同时可以有抱着火炉暖烘烘的样子。
14. 可使喜欢色而有发色:可以让庖丁有喜悦时欢快的样子,同时也要有愤怒时发怒的样子。
《庄子》逍遥游原文、注释及解析〔原文〕逍遥游《庄子》北冥有鱼②,其名为鲲③。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④。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⑤,其翼若垂天之云⑥。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⑦;南冥者,天池也⑧。
齐谐者⑨,志怪者也⑩;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11),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12),去以六月息者也(13)。
”野马也(14),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15)。
天之苍苍(16),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17)?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18)。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19),则芥为之舟(20),置杯焉则胶(21),水浅而舟大也。
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22),而后乃今培风(23);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24),而后乃今将图南(25)。
蜩与鸴鸠笑之曰(26):“我决起而飞(27),枪榆枋(28),时则不至(29),而控于地而已矣(30),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31),适莽苍者(32),三飡而反(33),腹犹果然(34);适百里者,宿舂粮(35);适千里者,三月聚粮。
之二虫(36),又何知! 小知不及大知(37),小年不及大年(38)。
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39),蟪蛄不知春秋(40),此小年也。
楚之南有冥灵者(41),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42),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
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43),众人匹之(44),不亦悲乎?”〔注释〕①本篇节选自《庄子·内篇》。
是庄子的代表作,阐述了庄子的人生观。
②北冥,即北海。
冥,水呈深黑色。
③鲲,本指鱼卵,这里借用大鱼名。
④鹏,古凤字,大鸟名。
⑤怒,形容鹏鸟欲飞时张开翅膀抖动羽毛的姿态。
⑥其翼若垂天之云,鹏鸟的翅膀犹如天边的云,形容它很大。
垂,同“陲”,边。
垂天,天边。
⑦海运,海波翻滚。
海波翻滚时必伴有大风,鹏鸟即趁此大风迁徙到南海。
庄子《逍遥游》原文及译文庄子是中国古代哲学家之一,他的文学作品《庄子》被人们誉为“道家经典”。
其中《逍遥游》一篇是其代表作之一。
本文将分别介绍庄子《逍遥游》的原文及译文。
一、庄子《逍遥游》原文逍遥游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南冥者,天池也。
谪仙者,隐然而喻者也。
故曰:“飞鸟虽高,人翮则不能蔽;过香履,人不闻臭。
蝴蝶自喻轻质,墨子之骨则重且坚。
其实无他,假辞以讹人耳。
”夫随清风而与之俱,萍飘洋而与之游者,非同寻常之人也。
果且有人于此间乎?此人何德之有,以其特达于是乎?存在、不存在,同为物之所自在,不互相非也;至人无己,神人无功,故能游;游而无所游,行而无所行,无所求而得,随所遇而安之,则和。
渊清而无善、纵深而无极、与人息其又何妨,举世不足以相形也。
抱道而过,兼及阴阳,而无所抱,则万物皆化而无不可。
所以不至于身,而身不至于物;所以无动于衷,而形于外;是以乐天知命。
二、庄子《逍遥游》译文逍遥游北方有一种鱼,叫作鲲。
它的身躯之大,无法估量。
经过化作一种名为鹏的鸟,鹏的背部无法估量,其翅膀又似乎要遮天蔽日。
这种鸟的栖息地,就在南方的天池。
神明之士老莱说:“飞鸟再高飞,在天空的人类并不觉得自己的羽毛会被掩盖。
如果有人粗心地走过鞋柜,却不觉得自己的鞋子没有香味。
蝴蝶认为自己轻盈灵活,墨子骨头坚固又沉重。
但其实,只不过是使用虚假的话语来欺骗人类罢了。
”沐浴清风,沿海漂泊,这些人都不是普通人,它们到底存在与否?如果有这样的人,他们有什么特殊之处?存在和不存在是本该存在的,他们不互相排斥。
完人无所谓自己,神人无所谓功德,因此他们自如地漂泊在逍遥游的境地。
自由地逍遥流连,走在道路上,涵盖了阴阳双方,又无所求,顺其自然,认同它所遇见的一切。
此外,万物都在转化之中,它们不附于身,而身体也不依附于他们。
内心没有动摇的波澜,形体却透露出悠闲安逸。
庄子《逍遥游》原文|译文|文言知识|分析《逍遥游》充满奇特的想象和浪漫的色彩,寓说理于寓言和生动的比喻中,形成独特的风格。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逍遥游》原文(节选)先秦:庄周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
《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
之二虫又何知?(抢榆枋一作:枪榆枋)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
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
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
此大年也。
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
不亦悲乎!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
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
有鸟焉,其名为鹏。
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
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
斥鷃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
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而宋荣子犹然笑之。
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
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
虽然,犹有未树也。
逍遥游原文及翻译注释逍遥游原文及翻译注释“逍遥”也写作“消摇”,意思是优游自得的样子;“逍遥游”就是没有任何束缚地、自由自在地活动。
下面我们来看看逍遥游原文及翻译注释,欢迎阅读借鉴。
原文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
《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
之二虫又何知?(抢榆枋一作:枪榆枋)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
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
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
此大年也。
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
不亦悲乎!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
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
有鸟焉,其名为鹏。
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
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
斥鷃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
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而宋荣子犹然笑之。
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
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
逍遥游翻译及赏析逍遥游翻译及赏析《逍遥游》是《庄子》一书的第一篇,相信很多人都有读过吧,今天店铺就为大家带来逍遥游翻译及赏析,仅供参考。
【原文】北冥有鱼①,其名曰鲲②。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③。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④,其翼若垂天之云⑤。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⑥。
南冥者,天池也⑦。
齐谐者⑧,志怪者也⑨。
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⑩,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
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飡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
之二虫又何知?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
楚之南有冥灵者,以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
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
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曰鲲。
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太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
斥鴳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
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徵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而宋荣子犹然笑之。
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
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
虽然,犹有未树也。
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
《庄子·逍遥游》[题解]《逍遥游》以义名篇。
“逍遥”是悠然自得、自由自在的意思。
“游”是邀游于自然界。
《逍遥游》是一篇与惠施辩论的文章。
庄子针对惠施的“无厚不可积也,其大千里” 的命题和 “执一不化”的观点,运用直觉思维、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相结合的方法与惠施展开了激烈的辩论。
本篇有三个层次:从 “北冥有鱼”到“圣人无名,”是写从有待到无待的境界。
这是庄子超世主义的人生哲学。
从“尧让天下于许由”到“肩吾问于连叔”,阐述了无名、无功、无己的观点,这是达到无侍的唯一手段和途径,反映了庄子的利己主义。
在惠施与庄子的两段对话中,惠施以大瓤来影射庄子的大而无用的观点,庄子却把无用说成大用,这是他的主观随意性的方法,也是他的处世哲学。
从《逍遥游》中的观点可以看出,庄子所追求的绝对的精神自由是主观唯心主义的,小大无别是相对主义的,无名、无功、无己是利己主义的。
但是,也有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承认事物发展变化的因素。
[正文]北冥有鱼(1),其名为鲲(2)。
鲲之大(3),不知其几千里也(4)。
化而为鸟(5),其名为鹏(6)。
鹏之背(7),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8),其翼若垂天之云(9)。
是鸟也(10),海运则将徙于南冥(11)。
南冥者,天池也(12)。
[注释](1)北冥:北极大海。
冥,通厚,广阔幽深的大海。
北冥有三解:慧琳 《一切经音义》引司马注“溟,谓南北极也。
”朱季海《庄子故言》谓“冥为极地大水”。
陆德明《经典释文》,释德清《庄子内篇注》,胡远浚《庄子诠诂》、曹础基《庄子浅注》皆训为北海。
钟泰训冥为冥冥之义。
司马注可从。
(2)鲲(kūn):大鱼。
(3)之:的。
大:指体积巨大。
(4)几:指不定的数目。
(5)化:变化,化成。
为:变成,成为。
在《庄子》中有许多辩证法的思想,承认事物的发展变化,鲲变鹏就是其中一例。
(6)鹏 (péng):大鸟名。
古文凤字。
(8)怒:奋飞,奋起。
(9)若:如,好象。
垂:挂缒。
(10)是,此,这只。
是鸟,这只鸟。
(11)海运:指海啸,海动所引起的波涛动荡,此时必伴以大风,大鹏借此大风飞向南海。
徙,迁侈。
南冥:南极大海。
(12)天池:天然的大池。
[译文]北极大海有条鱼,它的名字叫鲲。
鲲的体积巨大,不知道有几千里。
鲲变化成鸟,它的名字叫鹏。
鹏的脊背,不知道有几千里;奋起而飞,它的翅膀就象挂缒在天上的云彩。
这只鸟,风起海动时就要迁移到南极大海。
南极大海,是天然的大池。
[正文]齐谐者(1),志怪者也(2)。
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3),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4),去以六月息者也(5)。
”野马也(6),尘埃也(7),生物之以息相吹也(8)。
天之苍苍(9),其正色邪(10)?”其远而无所至极邪(11)?其视下也(12),亦若是则已矣(13)。
[注释](1)齐谐 (xié),齐国记载诙谐怪异的书。
作人名、书名解非是。
(2)志:记,记述,记载。
怪:怪异,奇异。
(3)水击:拍打水面。
水击三千里,说明鹏起飞时的声势极大。
(4)抟(tuán):盘旋。
扶摇:自下而上的暴风。
扶摇而上者九万里,是说眼界极远。
不管是水击三千里,还是升到九万里高空,然而都是不足自矜的,因为都是有待的,不逍遥不自由的。
(5)去以六月息者也:飞向南极大海,要用六个月的时间,才能止息。
作乘六月的风而去解非是。
(6)野马:游气浮动于天地之间,状如野马奔驰。
(7)尘:指尘土。
埃:指尘土中的细小颗粒。
尘埃:即飞扬在空中的带有尘土颗粒的空气。
(8)生物:指空间活动的生物。
息:气息。
以息相吹:气息相互吹动。
(9)苍苍::深蓝色。
(10)其:通岂。
(11)极:尽。
(13)是:此,这样。
则已:同而已。
[译文]齐国的谐书,是记载怪异事情的书。
谐书上所记的言论说:“当大鹏迁往南极大海时,翅膀拍击水面三千里,借盘旋的暴风飞上九万里高空,一飞去就要用六个月的时间才能息止。
”野马奔驰的游气,飞扬弥漫的尘埃,空中活动的生物,都因气息相互吹动而上升。
天空的深蓝色,难道那是它的本色吗?天空的高远难道就没有穷尽吗?大鹏向下看,也不过是这个样子罢了。
[正文]且夫水之积也不厚(1),则其负大舟也无力(2)。
覆杯水于拗堂之上(3),则芥为之舟(4);置杯焉则胶(5),水浅而舟大也。
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6)。
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7),而后乃今培风(8);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阔者(9),而后乃今将图南(10)。
[注释](1)且夫:表示要进一步论述,提起下文。
厚:深。
庄子这里所说的 “水之积也不厚”和下面说的 “风之积也不厚”,在于说明大船、大鹏都是受水、风之积的有待的限制,没有什么足以自矜的理由。
庄子就是从这里走入相对主义的。
(2)负:载。
(3)覆,倒。
坳 (ào):洼坑。
坳堂:也作堂坳,堂地上的洼坑。
(4)芥:小草。
(5)置:放置。
胶:粘注。
于此:在这里。
(6)大翼:指代大鹏。
(7)斯:乃,就。
(8)而后乃今: “乃今而后”为倒文,这时然后才。
培:通凭,凭借。
培风,凭风,乘风。
(9)夭阏 (è):阻止,阻拦。
(10)图南:图谋飞向南极大海。
[译文]如果水积的不深,那么它就没有负起大船的力量。
倒一杯水在堂前低洼的地上,一根小草就可以作为船;放上一个杯子就会粘住不动,这是因为水浅而船大的缘故。
风积的强度不大,它负荷大鹏也就无力量。
所以能飞九万里则是因为大风在它的翅膀的下面,然后才凭借风力;背负着青天而无法遏止地飞翔,而后才能飞到南极大海。
蜩与学鸠笑之曰(1):“我决起而飞(2),枪榆桥而止(3),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4),奚以九万里而南为(5)?”适莽苍者(6),三冶而反(7),腹犹果然(8);适百里者,宿春粮(9);适千里者,三月聚粮(10)。
之二虫又何知(11)![注释](1)tiáo蜩(tiáo):胡蝉。
学:亦作鸳。
学鸠:楚鸠。
庄子认为蝉、鸠二虫的以小自限也是根本不懂相对相待的含义。
(2)决 (xùe):轻易。
1(3)枪:亦作抢,疾速到达。
枋:檀树。
(4)时:指一个时辰。
则:或。
时则不至:一个时辰或达不到。
控:投,落地,落下来。
(5)奚以句:此句为嵌语式,将 “奚为”拆开,在其中嵌上“以之九万里而南”表示问,奚为:何为,为什么。
适:往,到。
(6)莽苍:十里之郊的莽莽草色。
(7)飡:即餐。
反:通返。
(8)犹:还。
果然:饱的样子。
(9)宿:过夜,指一夜。
春:在臼内件捣谷物。
(10)三月聚粮:用三个月的时间积蓄粮食。
(11)之:这。
二虫:指蜩鸠。
[译文]胡蝉和楚鸠讥笑大鹏说:“我轻易地从地上飞起,疾速地抵达榆树和檀树,一个时辰飞不到,那就落在地上罢了,为什么偏要飞向九万里的高空又往南极大海飞去呢?”到十里近郊去的,只带三餐粮食而当天返回来,肚子还是饱饱的;到百里远的地方去,要用一夜的时间件粮备米;到千里路远的地方去,就要准备三个月的粮食。
这两个虫鸟又哪里知道这个道理呢?[正文]小知不及大知(1),小年不知大年(2)。
奚以知其然也(3)?朝菌不知晦朔(4),蟪蛄不知春秋(5),此小年也。
楚之南有冥灵者(6),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7),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8)。
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9),众人匹之(10),不亦悲乎(11)![注释](1)知 (zhì):通智。
不及,不了解。
大知:是指一切无待的个人精神的绝对自由。
(2)年:寿命。
小年,短命。
(3)奚:何,怎么。
然,这样。
(4)朝菌:一种朝生暮死的菌类植物。
晦朔:一个夜间一个白天,一天一夜。
(5)蟪蛄(huìgū):寒蝉,春生夏死,夏生秋死。
春秋,指一年。
(6)楚,楚国,在今湖北省。
冥灵:树名,非指大龟名。
(7)大椿:树名。
(8)此大年也:此四字原缺,按刘文典 《庄子补正》补正。
大年:指齐生死,忘生死。
(9)彭祖:传说中的人物,姓钱名铿,尧时人,历经夏、商、周各朝,活八百岁,封干彭,又年寿长,故称彭祖。
特:独。
闻:名声,此处引申为著称。
(10)匹:比。
(11)悲:悲哀。
[译文]才智小的不了解才智大的,寿命短的不了解寿命长的。
怎么知道是这样呢,生命只有一个早晨的菌类植物,不可能知道一昼夜的时光。
生命只有一个夏季或一个秋季的寒蝉,不会知道什么是一年。
这就是“小年”。
楚国的南面有一种冥灵树,以五百年为一个春季,以五百年为一个秋季;远古时代有一种大椿树,更以八千年力一个春季,八千年为一个秋季。
这就是大年。
彭祖至今还以长寿著称于世。
众人都想与他比附,不也是可悲的吗?[正文]汤之问棘也是已(1):“穷发之北有冥海者(2),天他也。
有鱼焉,其广数千里(3),未有知其修者(4),其名为鲲。
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太山(5),翼若垂天之云,传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6),绝云气(7),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8)。
斥鴳笑之曰(9): ‘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10),翱翔蓬蒿之间(11),此亦飞之至也(12),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13)。
[注释](1)汤:商朝第一个皇帝,一般称商汤。
棘:人名,即夏革(ji),商汤时贤大夫。
革与棘,读音相同。
已:通矣。
在此句之后,闻一多《庄子内篇校释》据憎神清《北山录》引增补“汤问棘曰:‘上下四方有极乎?’棘曰:‘无极之外,复无极也。
’”二十一字佚文。
我们仍据原本,没有增补。
(2)穷发,不生草木的不毛之地。
(3)广:宽。
(4)修:长。
(5)太山:一本作泰山,在今山东省。
(6)羊角:旋风。
(7)绝:穿过。
(8)且:将。
(9)斥鴳:小池泽的尺鹤小雀。
在庄子看来,鹏与斥鹤的大小之间各有各的自由一面,也各有各的不自由一面。
斥鴳以小自矜就必然陷入不自由而下能自拔。
(10)切,周人以八尺为一伺。
汉代以七尺为一切。
(11)翱翔:展翅飞翔。
蓬蒿:野草。
(12)至:最。
(13)辩:通辨,区别。
[译文]商汤询问棘有这样一段话:“不毛之地的北极,有很深的大海,就是天然的大池。
那里有一条鱼,它的宽度数千里,没有人知道它多长,它的名字叫鲲。
有一只鸟,它的名字叫鹏,脊背象泰山,翅膀象挂缒在天上的云彩,凭借旋风飞向九万里高空,穿过云层,背负青天,然后向南飞翔,飞往南极大海。
小泽里的尺鴳讥笑大鹏说: ‘它将飞往什么地方呢?我跳跃起来向上飞,不过几丈便落下来,在野草之间飞来飞去,这样的飞翔不也是很快洁了。
而它究竟要飞到什么地方呢?’”这就是小和大的区别。
[正文]故夫知效一官(1),行比一乡(2),德合一君(3),而征一国者(4),其自视者亦若此矣(5)。
而宋荣子犹然笑之(6)。
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7),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8),定乎内外之分(9),辩乎荣辱之境(10),斯已矣(11)。
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