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如何走向世界》语文阅读答案
- 格式:docx
- 大小:13.74 KB
- 文档页数:2
《中国文化如何走出去》阅读练习及答案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7?19题。
中国文化如何走出去楼宇烈①中国与其他国家进行文化交流不一定只靠孔子学院,其实交流的途径还有很多,交流的内容也很丰富。
说到“软”实力,软在我们理不直气不壮,我们总是去迎合别国的口味。
传播中国的文化,就应该以我国文化为主。
每年都有交流团出国,但许多人的指导思想是要迎合别国,而别国却恰恰不需要迎合。
来中国交流的外国人是来看我们有什么特别的东西,可以借鉴学习。
有一些外国人看不起中国人,认为中国许多东西都是模仿、抄袭,没有自己独创、独立性的东西。
也有一些外国人对我们的传统文化很感兴趣,但是,我们对自己的传统文化却存在模糊、片面的理解,有的人甚至根本看不起自己的传统文化。
一个研究科学史的学者就曾说过:“中医阴阳五行的那套说法,打死我也不会认同的。
”我们给外国人讲阴阳五行,有的一下子就接受了;给中国人讲,国人反而听不懂。
我们还有什么地道的中国文化走出去了呢?有人说我们的国乐走出国门了,但现在中国的乐律其实绝大部分都变成了西洋的乐律了,我们其实没有把真正体现中国文化精神的东西传到国外。
②经济全球化后,信息交流更方便快捷了,古代流行的东西可能要过几十年、几百年才能传播到另一个地方,现在只要几秒钟全世界————来源网络搜集整理,仅供个人学习查参考就都传遍了。
文化会不会趋同呢?现实生活中,的确有很多人为追求时髦,把自己的传统文化都抛弃掉了。
有些学者主张文化要寻根,不能把根丢掉了。
我很赞同这个观点。
跟世界接轨不是消除自己的特点,而是要让现代人认识、接受我们的传统文化,但是也不一定要普遍接受。
我们存在很多思想误区,例如,有的东西一被评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想尽办法要把它变成全民文化。
我觉得越是这种文化就越是小众的,把小众的文化变成大众的,无形之中这种文化就被搞没了。
我觉得非物质文化遗产不绝如缕就可以了,把传统文化的种子一代一代传承下去,而不是一下子把它变成大众都热热闹闹搞的东西。
2024-2025学年部编版语文高二上学期自测试卷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Ⅰ(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标题:书香里的守望在岁月的长河中,总有一些事物以其独有的方式,静静地诉说着过往与未来。
对于许多人而言,书香,便是这样一种存在。
它不仅仅是一种味道,更是一种情怀,一种精神的寄托。
走进老街的图书馆,一股淡淡的墨香扑鼻而来,那是时间沉淀下来的味道,是知识与智慧的香气。
书架上,一排排书籍整齐地排列着,仿佛是一个个沉默的智者,等待着有缘人的到来。
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书页上,形成斑驳的光影,给这静谧的空间增添了几分温暖和生机。
李明,一个普通的高中生,却对这里情有独钟。
每当周末,他都会来到这里,找一个靠窗的位置坐下,随手拿起一本书,便沉浸其中。
对他而言,这里是他逃离喧嚣、寻找内心平静的一片净土。
在书的世界里,他可以自由地飞翔,与古今中外的智者对话,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体验不同的人生。
然而,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子书、网络阅读等新兴阅读方式逐渐兴起,传统的纸质阅读似乎正在被边缘化。
老街的图书馆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读者数量逐年减少,资金短缺,设施老化……这些问题像一座座大山,压得图书馆喘不过气来。
面对这样的困境,李明并没有选择放弃。
相反,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守护这份书香。
他开始利用课余时间,在社交媒体上宣传图书馆,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吸引更多的人来到这里。
他还组织了一场场读书会,邀请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交流心得,共同探索书中的奥秘。
在他的努力下,图书馆逐渐焕发了新的生机。
虽然电子书和网络阅读依然盛行,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纸质阅读的价值和魅力。
他们开始重新走进图书馆,感受那份独特的书香氛围,寻找那份久违的宁静与纯粹。
书香里的守望,不仅是对知识的追求,更是对文化的传承和坚守。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里,让我们不忘初心,继续前行,在书香中寻找心灵的归宿。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 书香只是书籍散发出的味道,没有其他更深层次的含义。
2021届深圳市沙井中学高三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盐商与扬州文化事业贾行家一般说来,充满铜臭气的唯利是图,会熏染和扭曲高雅的艺术,让社会文化显得庸俗和浮躁,但是,这未必是个真问题。
从艺术从业者的视角看,功利主义会形成诱惑,但并不是强制。
如果被它引诱上了另一条路,只能说是自己不坚定。
扬州盐商对清代扬州的文化和学术发展就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盐商中的很多人,或者附庸风雅,或者是真的爱好、真的内行,但都乐于为文化事业投入大量金钱。
他们这样做最明显的好处是,与士大夫建立关系,可以在主流社会获得名誉。
扬州的书院和学校,都是由盐商们捐建的。
扬州的洪氏家族,从明代开始就是盐商,他们专门建了座“洪园”来款待天下名士。
在扬州好谋生,也是当时书画家们的常识。
因为大批文化人流入,让扬州迅速成了清代文化艺术的基地。
明末清初的书画名家石涛,晚年就定居在扬州。
他当年在扬州还有个特殊的营业项目,就是为盐商们的花园建假山。
按他的设计垒出来的假山,非同凡响。
当时的富翁,都以请到石涛为园林画图为荣。
除了石涛造的假山,清代的扬州园林,还有很多细节追求。
有的能工巧匠模仿济南趵突泉,设计机械,造出了人工喷泉。
园林里会摆盆景。
扬州的盆景是中国五大盆景流派之一,有“以方寸之地浓缩天地”的名声。
园林不是还要养金鱼吗?在清代,扬州的金鱼也是贡品。
这种高端化、精细化的需求,会激发艺术创造力。
不只艺术圈,学术界也是如此。
在清中期,扬州本地形成了著名的扬州学派。
清代学术界有“吴学最专,徽学最精,扬州之学最通”的说法。
对扬州学派的学者们来说,除了富商的资助,这里还有盐商马氏兄弟这样全国闻名的大藏书家,能为他们提供研究资料。
扬州学派里有个以狂傲著称的学者汪中。
他有一次扬言说:扬州府只有三个学问通的人,还有三个学问不通的人。
通人里,除了他,还有语言学大家王念孙。
那三个不通的人,也都是当时学识渊博的著名学者。
中国文化如何走向世界中国传统文化在世界范围内遭遇的现代困境在中国古代,“文化”具有文治教化、礼乐典章的含义,中国传统文化也一直强调以伦理道德教导世人。
到了近现代,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环境中,“救亡图存”的危机感使对中华文明的守护更多地体现在对家国的捍卫上,文化的发展也因社会的动荡一度停滞不前。
新中国成立后,和平稳定的发展环境为文化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大好平台,在一个新的起点上,中国文化承前启后地得到了快速发展。
然而,相较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孕育的古国文明,现代中国文化的渗透力以及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就显得比较薄弱和有限了。
除了文化的发展与推广有着自身独特的规律,不可一蹴而就外,究其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西方国家对于中国文化的片面认知与刻板印象。
历史教科书的内容选取,不但反映了编纂国对于异国历史与文化的认识,在很大程度上也决定着该国人民的历史视野与文化胸襟。
西方国家业已成为全球文化传播领域的主导者,其传媒“霸权”地位导致一旦他们对于中国文化进行非公正、不客观的宣传,就会使受众形成带有偏见的认识,一定程度上影响中国的国际形象与中国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交流与推广。
就拿法国来说。
很多法国人对于中国的了解非常有限,“神秘”是他们谈起这个文明古国时使用频率最高的一个词语。
而谈到中国历史,不少人对于儒家思想与汉唐文化印象模糊,但提起毛泽东、邓小平以及“文化大革命”却都能说上几句。
究其原因,大多数法国人对于中国的认识仅仅源自学生时代的教科书,而法国初高中所使用的历史教科书中,涉及中国的内容非常的少。
用该国一位教师的话说就是,在初中部分的历史教科书中,中国完全成为一个“被遗忘的国度”。
在高中历史教科书中,尽管单独有一章用来介绍中国,但其所论内容十分有限,介绍与评点非常片面,尤其是对我国“民主”与“人权”状况的横加批评,更是导致法国民众至今对中国存在偏见与歧视的重要原因之一。
除了法国之外,西方其他很多国家的历史教科书中,与中国有关的内容也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
葛剑雄《中国文化如何走向世界》阅读答案篇一:湖北省广水市文华高中2016届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文华高中2015—2016学年上学期9月月考高三语文试题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
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文化如何走向世界葛剑雄要考虑中国文化如何走向世界,首先必须明确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
长期以来,国人认为中国文化历史悠久、丰富灿烂、博大精深,固然都是事实,但在很大程度上是自我评价,或者是就东亚汉语文化圈而言。
如果放在世界范围内,与其他文化进行比较,整体上说只能是各有千秋。
在生产力和交通运输能力都还很落后的古代,世界上各大文化区之间缺少必要的人员和生活必需物资的交流,基本上都是独立发展的。
由于不存在交流和比较,也谈不上哪种先进,哪种落后。
从不同文化的群体开始相互接触以来,文化的传播一直有两种方式——自愿的和强制的。
一般来说,对物质文化的接受大多是自愿的,而对精神文化的接受则两者兼而有之。
强势文化往往会依靠武力、权力、财力、人力强制推广自己或抵制其他,今天世界上的制度、宗教、语言、文字以至生活方式的分布,大多是这样的结果。
在古代中国内部,同样如此。
一方面,自认为居于“天下之中”的华夏诸族对自己文化的优越性深信不疑,因而绝不会向“非我族类”、尚未开化的“蛮夷”推广,仅给那些“仰慕华风”又具备学习条件的人学习的机会。
另一方面,“蛮夷”归化以后,就必须接受中国的主流文化。
如清朝改土归流后,新设置的府、州、县内就必须办,兴科举,尊孔孟,以儒家学说教化百姓。
如民间信仰和宗教一旦对主流文化构成威胁,也会被坚决取缔。
时至今日,物质文化的传播已经不存在障碍。
但在大多数人已经具有宗教信仰或其他信仰,自由平等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的条件下,精神文化的传播只能以自愿接受为前提。
中国文化再博大精深,儒家学说再高明玄妙,中国模式再快速高效,也别指望能取代别人已有的信仰、文化、观念、模式。
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阅读题及其答案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阅读题及其答案中国文化“走出去”需要多种传播形态的融合?焦雨虹?文化传播的高层次传播是价值观、生活观的传播,沟通、对话、交流是其传播的基本形态。
文化走出去、文化渗透、文化输入其核心都是强调文化潜移默化的、长期的熏陶和感染的力量。
因此,文化走出去的方式应该是长期的战略任务。
在这个过程中,必须坚持多种传播形态的融合,既要有政府为核心的公共传播活动,也要有民间的、个体的交流与沟通,两者必须相互兼容相互补充国家、政府组织的大型活动资金大、场面大、时间长、话题多、关注度高,对提升国家间更加深层次的理解和改变人民的国家观念有着巨大的作用,例如奥运会、世博会这样的重大活动。
但大型活动毕竟是短期的,时间和作用都具有短期性、即时性的特点。
如果仅仅依赖大型活动,文化的传播效果还是有限的。
而民间的、个体的交流沟通具有日常性、长期性,弥补了大型活动的缺陷,其渗透的效果更加潜移默化,长期效果更为显著文化产品的输出是走出去的另一重要途径。
美国文化强大的影响力,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对外输出文化产品的过程中,不断传播美国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甚至成为全球主流文化话语的塑造者、输出者,这是美国文化软实力发展的重要战略途径。
中国文化要走出去,文化产品、文化商品的打造输出是必经之路(节选自《文汇报》2012年2月4日)24.我国成功地举办奥运会、世博会起到了哪些巨大的作用?(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5.如何理解大型活动既具有“时间长”的特点,又具有“短期性”的'特点?(5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6.中国文化“走出去”必须坚持什么原则?需要融合哪些传播形态?(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24.①提高了国家和城市的知名度和影响力②推?动了经济增长。
《中国文化,让世界看见》阅读答案《中国文化,让世界看见》阅读答案在学习和工作的日常里,我们会经常接触并使用阅读答案,阅读答案是我们解答阅读题的金钥匙。
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是好阅读答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国文化,让世界看见》阅读答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国文化,让世界看见张凡①精彩的中国故事,往往都会经历由浅入深的接受过程,我们需要打造更多能承载中国文化气度、负载中国价值观的优秀内容载体。
②近日,翻看何中坚先生所译的唐诗集《一日看尽长安花:英译唐诗之美》,虽是外文,但仍然感受到了优雅音韵、浑融意境,让人心中不由得再次感慨:古诗译成英文也可以这样美。
说“再次”,是因为前段时间还被翻译家许渊冲圈粉,在他的作品中,已领略到中国诗词通过另一种语言展现时的神与韵。
翻译家们的努力让人看到,诗词等门槛较高的中国文化,同样能够让启迪、感动和美,抵达国外读者的心灵。
③其实,中国诗词在国外的接受度,可能远远超过很多人的想象。
在美版“知乎”Quora上,有不少人发帖讨论“你读过最美的中国诗词是什么?”在另一些论坛上,也有很多学中文的外国网友讨论分享自己喜欢的中国诗词。
从《诗经》《古诗十九首》到李白、杜甫、鱼玄机……国外读者不仅涉猎广泛,有的还见解深刻,让人颇感惊喜。
诗词除了是他们学习中文的对象,也是情感交流的工具。
一位网友说,他们家隔壁曾住着一位上了年纪的独居荷兰女士,在她生命最后的日子里,她把一本李白诗集送给了他们,以感谢他们对她的帮助,在诗集的封面上,她手抄了《月下独酌》这首诗。
可以想见,“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式的东方诗意,同样可以丰盈国外读者的精神世界,为他们带去情感上的哲思与共鸣。
④中国诗词走进国外读者心中,只是近年来中国文化“走出去”的一个小切口。
从莫言、刘慈欣、曹文轩等的作品得到国际认可,带动中国当代文学在世界文学舞台得到更多关注;到《琅琊榜》《欢乐颂》等影视作品纷纷“出海”,在海外涌动起一股国剧“华流”……中国文化的世界“能见度”越来越高。
中国文化如何走向世界_现代文阅读题在线测试(附答案)_高三语文_在线做题网中国文化如何走向世界葛剑雄要考虑中国文化如何走向世界,首先必须明确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
长期以来,国人认为中国文化历史悠久、丰富灿烂、博大精深,固然都是事实,但在很大程度上是自我评价,或者是就东亚汉语文化圈而言。
如果放在世界范围内,与其他文化进行比较,整体上说只能是各有千秋。
在生产力和交通运输能力都还很落后的古代,世界上各大文化区之间缺少必要的人员和生活必需物资的交流,基本上都是独立发展的。
由于不存在交流和比较,也谈不上哪种先进,哪种落后。
从不同文化的群体开始相互接触以来,文化的传播一直有两种方式——自愿的和强制的。
一般来说,对物质文化的接受大多是自愿的,而对精神文化的接受则两者兼而有之。
强势文化往往会依靠武力、权力、财力、人力强制推广自己或抵制其他,今天世界上的制度、宗教、语言、文字以至生活方式的分布,大多是这样的结果。
在古代中国内部,同样如此。
一方面,自认为居于“天下之中”的华夏诸族对自己文化的优越性深信不疑,因而绝不会向“非我族类”、尚未开化的“蛮夷”推广,仅给那些“仰慕华风”又具备学习条件的人学习的机会。
另一方面,“蛮夷”归化以后,就必须接受中国的主流文化。
如清朝改土归流后,新设置的府、州、县内就必须办学校,兴科举,尊孔孟,以儒家学说教化百姓。
如民间信仰和宗教一旦对主流文化构成威胁,也会被坚决取缔。
时至今日,物质文化的传播已经不存在障碍。
但在大多数人已经具有宗教信仰或其他信仰,自由平等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的条件下,精神文化的传播只能以自愿接受为前提。
中国文化再博大精深,儒家学说再高明玄妙,中国模式再快速高效,也别指望能取代别人已有的信仰、文化、观念、模式。
因此,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主要目的,是让世界了解中国和中国文化。
由于主观或客观的种种原因,中国与世界各国一直缺少人员和文化的交流。
中国文化主动走出去,能让各国人民近距离或直接感受到中国文化的丰富多彩和独特魅力,有利于改变以往形成的片面和偏见。
听国学夜话有感13信管1302012133 石晓婧中国文化如何走向世界,葛剑雄先生从什么是中国文化,中国文化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要走向世界这几个层面来跟我们阐述“中国文化如何走向世界”这一主题。
他认为,从历史来讲,中国文化指的是历史时期中国境内和部分藩属国的文化的总称,到今天来讲,中国文化应该包括所有民族的文化,而不仅仅是汉族的文化,“否则白居易的诗可能就不属于中国文化,因为他不是汉人,而是中亚哈萨克斯坦一带迁来的。
”我们中国文化要走出去首先要了解自己的文化,中国不仅包括中原文化还包括各民族文化。
中国文化,亦叫中华文化、华夏文化或华夏文明,是以中国境内56个民族为基础,充分整合全国各地域和各民族文化要素而形成的文化。
且流传年代久远,地域甚广,被称为“汉文化圈”,特指社会意识形态,是社会政治、经济与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反映。
从旧石器时代的发明创造,到康梁的维新变法、何子渊的教育革新,再到孙中山的民主革命无一不是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动力。
中国文化走出去的目的,是要学习世界文化。
我们不能坐待各种文化主动传入中国,而且通过走出去后的比较借鉴,同类文化优劣立显,取长补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时下国人对于传统文化了解越来越不足,中国文化的传承尚且危机四伏,何谈对外传播。
在升学、出国的压力下,如今的基础教育仍以“应试”为主,国学教育可能不得不让位于外语教学与应试科目,中小学生很少有亲近国学的机会;而上了大学之后,求职的压力与专业的分界更是让大学生无暇顾及国学。
另一方面,整个社会的浮躁与功利使年轻一代更愿意追逐时尚或掌握实操技能,普通百姓对于国学也无太多热情。
推广中国文化的主力军永远是中华民族。
大量深谙中国文化精髓的中国人,尤其是年轻一代不断成长起来,走出国门,面对面地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是文化推广的前提。
因为基础教育和年轻人兴趣等原因,当代国人的传统文化修养已然不足,加强文化教育迫在眉睫。
加强文化教育必须首先创造出让更多的人与传统文化近距离接触的机会,在整个社会营造一种学习氛围。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北京师范大学文化创新与传播研究院日前发布《2017 外国人对中国文化认知调研》报告。
报告调查了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韩国、俄罗斯、印度、哈萨克斯坦、南非、埃及、土耳其、以色列、印度尼西亚、巴西 15 个国家的民众对中国文化符号的认知度。
表一 2017 年度问卷涉及的中国文化符号图一中国文化符号认知度比较(得分区间为 0-5 分)(摘自《2017 外国人对中国文化认知调研》2018.10)材料二:如今,武术功夫的对外传播形式更加丰富,融合了现代元素,在海内外获得了很多粉丝。
武术功夫类词汇的广泛传播,关键因为这些词汇有着较为具象的传播载体——电影。
即使在南非这样对中国话语的报道并不频繁的国家,武术功夫类词汇仍有着较高的“存在感”,其主要原因就在于功夫片的强大影响力。
中国影视作品在海外热播,生动讲述中国故事,让越来越多的海外民众通过影视剧对中国有了更真实、更接地气的认知。
在一批优秀中国影视节目的推动下,“买单”“麻将”“户口”“关系”等中国特色词汇及“你好”“谢谢”“对不起”等日常生活礼貌用语逐渐被国外民众熟知。
(摘编自《中国话语海外认知度报告》2018.2)材料三:近几年,我国大力开展对外翻译传播活动,取得了一定成绩。
但在翻译实践中,受众意识不足的现象并不在少数。
一些译者在译前准备时没做好充分考证,尚未真正理会典籍精髓就生搬硬套,想当然地选词用句,不仅缺少受众意识,甚至连典籍文化风貌都难以还原。
时政话语在对外传播时,海外受众的理解或多或少打了“折扣”,存在着不接受甚至不认同的情况;一些民生新闻报道也难以为海外受众所喜闻乐见。
除了意识形态不够合拍,受众所惯常的语言表达偏好、舆论导向、传播方式与渠道等差异也都是触发这些不和谐现象的关键所在。
刘慈欣、残雪等作家的作品译介是较为成功的个案。
他们的翻译文字特色符合目标受众的文学审美,能唤起目标受众的阅读兴趣。
由外国译者主导,中外译者合作的译介主体应是较为理想的结构模式,这样既可以保证译本的可读性和可接受性,同时保证了译本对于原著的尊重与忠实度。
中国文化如何走向世界阅读答案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中国文化如何走向世界葛剑雄要考虑中国文化如何走向世界,首先必须明确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
长期以,国人认为中国文化历史悠久、丰富灿烂、博大精深,固然都是事实,但在很大程度上是自我评价,或者是就东亚汉语文化圈而言。
如果放在世界范围内,与其他文化进行比较,整体上说只能是各有千秋。
在生产力和交通运输能力都还很落后的古代,世界上各大文化区之间缺少必要的人员和生活必需物资的交流,基本上都是独立发展的。
由于不存在交流和比较,也谈不上哪种先进,哪种落后。
从不同文化的群体开始相互接触以,文化的传播一直有两种方式——自愿的和强制的。
一般说,对物质文化的接受大多是自愿的,而对精神文化的接受则两者兼而有之。
强势文化往往会依靠武力、权力、财力、人力强制推广自己或抵制其他,今天世界上的制度、宗教、语言、文字以至生活方式的分布,大多是这样的结果。
在古代中国内部,同样如此。
一方面,自认为居于“天下之中”的华夏诸族对自己文化的优越性深信不疑,因而绝不会向“非我族类”、尚未开化的“蛮夷”推广,仅给那些“仰慕华风”又具备学习条件的人学习的机会。
另一方面,“蛮夷”归化以后,就必须接受中国的主流文化。
如清朝改土归流后,新设置的府、州、县内就必须办学校,兴科举,尊孔孟,以儒家学说教化百姓。
如民间信仰和宗教一旦对主流文化构成威胁,也会被坚决取缔。
时至今日,物质文化的传播已经不存在障碍。
但在大多数人已经具有宗教信仰或其他信仰,自由平等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的条件下,精神文化的传播只能以自愿接受为前提。
中国文化再博大精深,儒家学说再高明玄妙,中国模式再快速高效,也别指望能取代别人已有的信仰、文化、观念、模式。
因此,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主要目的,是让世界了解中国和中国文化。
由于主观或客观的种种原因,中国与世界各国一直缺少人员和文化的交流。
中国文化主动走出去,能让各国人民近距离或直接感受到中国文化的丰富多彩和独特魅力,有利于改变以往形成的片面和偏见。
文化“走出去”任重道远万季飞近年来,我国文化“走出去”取得了很大成绩,短短七八年间,100多个国家共开设了300多个孔子学院和400多个孔子课堂。
中法文化年、中俄文化年、纽约中国文化游等对外文化交流活动把中国文化带到了国外民众中间,产生了积极影响。
这些形式正日益把中国文化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向世界。
“走出去”正成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助推器,是提升国家形象和软实力的有效途径。
但是,应该看到我国文化还远不是国际主流文化。
有资料表明,在世界文化市场上,美国占43%,欧盟占34%,亚太地区占19%,其中日本占10%,澳大利亚占5%,其余4%才属于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亚太地区国家。
很多国外民众对中国、中国人、中国文化知之甚少,存在误解,有的国外民众对中国的印象还停留在改革开放以前甚至是解放前。
世界需要中国文化,中国文化“走出去”是大势所趋,是历史的必然。
我国文化“走出去”,要更多地展示我国现实情况,展示当代我国各族人民的精神风貌。
客观地说,当前我国“走出去”的多是传统文化,其结果是外国人,主要是西方人记住了熊猫、中国结、舞狮子、武术等中国符号,却依然对中国社会存有偏见和误解。
因此,我国文化“走出去”应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让世界认识一个真实的中国,一个当代的中国,一个发展中的中国。
我国文化“走出去”,是一个长期发展、逐步积累的过程。
在此,我们首先必须解决一个思想上的问题,即文化的相融性永远大于文化的特异性。
中国人总是希望自己的文化是一尘不染的,殊不知,任何一个文化要为其他民族所接受,必须要牺牲一些自己的特异性。
否则从排他性角度出发,对方永远不能像自家人一样去欣赏你的东西。
自家孩子自家亲,适用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路途上怕是要让自己伤心的。
京剧发展到今天,要是还死抱着“霸王回营必须是几步”的教条,那只能让更多的年轻人远离国粹。
还有,孔子学院应该成为一个搅拌机,有鸡蛋、豆浆,还应该有其他佐料,这样才能众口均调。
否则蛋黄是蛋黄,蛋清是蛋清,那就没法吃了。
2024届新高考语文九省联考仿真模拟卷(六)(原卷版)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揖让之礼作为人们交往中的重要礼节,充分体现了中国礼文化“主敬”“谦让”的特征。
《说文解字》中“揖,攘也,从手,最声。
一曰手箸匈曰揖”,“攘”即为推,双手置于胸前向前推就叫作“揖”。
而“让”字最早书写为“禳”,古同“攘”,意为谦让。
揖让之礼承载的是儒家君子“谦卑”的德行,即便在“射礼”这种尚武的礼仪中也必不可少,“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论语·八佾》)。
古人对揖让之礼十分重视,认为这是诚敬之心在行为上的体现,是礼乐文明的重要体现,因而有“揖让而天下治者,礼乐之谓也”的说法。
揖让之礼始于何时已不可考,但据文献记载,周公“制礼作乐”中已包含作揖礼。
揖礼在古代有许多类型。
如《周礼》中记载了三种揖礼的形式:“诏王仪,南乡见诸侯,土揖庶姓,时揖异姓,天揖同姓。
”即推手时分别有微微往下推手、举手平臂向前推平、与眉齐平再行礼之别。
《周礼·夏官·司士》还记载:“孤卿特揖,大夫以其等旅揖,士旁三揖。
”古人行作揖礼时不仅要区别身份官职,还有吉凶之分。
《道德经》中记载了先秦时期“吉事尚左,凶事尚右”的观念。
揖礼常与其他礼仪搭配使用。
如周代“宾礼”的“士相见礼”中就有士人相互作揖的交往礼仪,以示尊重和谦卑。
不同历史时期,揖礼的名称和身体表达姿势有所不同。
广义而言,先秦时期的揖礼、唐宋时期的叉手礼、明清时期的拱手礼及清代流行的抱拳手势都可以称为揖礼。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中华文化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是促进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内在要求。
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要在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的基础上,坚持求同存异,既展现中华文化与世界其他文化的共同价值,又彰显中华文化的独特价值,更加立体地阐释好中国价值的丰富内涵。
和平、发展、公平等是全人类共同价值,是不同文明相互对话的重要基础。
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要讲好中华文化蕴含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助力消除文化隔阂,为世界读懂中国创造有利条件。
同时要看到,文化发展的地理环境、国情条件等千差万别,不同文化又形成了自身的独特价值。
不同文化的独特价值使文明交流互鉴更有必要、更有意义、更有动力。
中华文明在长期演进过程中,形成了中国人看待世界、看待社会、看待人生的独特价值体系、文化内涵和精神品质。
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要善于讲好中华文化的独特价值,挖掘和传播中华文化对于解决人类问题的有益启迪、独特贡献。
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也是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重要文化资源。
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既要大力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向世界充分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也要向世界大力传播我们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创造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
新时代,我们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了许多反映时代精神、引领时代潮流的文化创新成果。
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要推动更多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体现中华文化精神、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的精品力作走出去。
文化的精髓在于其蕴含的价值观念、精神内核。
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等,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
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需要注重对外传播中华文化的这些精神内核。
同时要认识到,文化的传播需要一定的文化载体、文化形式。
中国文化应该走出去高考阅读习题及答案中国文化应该走出去高考阅读习题及答案当今世界性文化重大转折的景观是:国际的经济、技术、军事竞争正显现为文化竞争,换言之,那种可见的国家硬实力竞争,已逐渐被无形的文化软实力竞争所遮掩。
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说过,中国不会成为世界大国,因为中国出口的是电视机,而不是思想观念。
此话提醒我们:中国文化不走出去,中国在世界上就只能永远是提篮小卖的农夫。
当今中国在经济上已经加入了WTO,贸易出口量已居世界第一,中国制造在不断走向世界,而中西文化交流却是贸易逆差,严重入超。
在世界文明对话的舞台上,中国往往还是在人家搭建的舞台上、在人家的主场里当配角。
因此中国不应该满足于人类物质生产加工厂的地位,需要重新审视自己在世界文化中的位置;中国应该有魄力和勇气参与调整当代世界文明进程,应该发出而且要把自己的声音放大为国际的声音;中国在向西方学习、拿来了一个世纪以后,也要开始送去,让世界了解我们的优秀文化,尽快结束中西文化交流中的文化赤字现象。
那么,中国文化应该拿什么走出去?中华文化的基因里,总有一股君子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
君子立于天地之间,就要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一度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文化理念,缔造了中华民族历史上的辉煌,使中华文明成为四大古文明中唯一不曾中断的文明。
今天,当中华民族重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当卫星通讯、数字传输、卫星定位、远程医疗等深刻影响和改变着社会生活,当数字化、信息化使地球成为智慧地球、中国成为感知中国、人类进入太空时代的时候,中国文化的天下情怀又得到了不断的充实更新,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
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贵和。
在世界三大文明中,西方文明崇尚自由,伊斯兰文明崇尚公平,中华文明则崇尚包容。
追求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的普遍和谐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特质。
当今时代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但在我们眼前的世界却并非和谐。
人类在自然资源的争夺、国际秩序的平衡、意识形态的认知、宗教信仰等许多问题上的纷扰、矛盾不断,导致出现了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地区冲突、恐怖主义、全球变暖、贫困蔓延、自杀率上升等现象。
【中国文化大规模走向世界阅读答案】中国文化怎么走向世界中国文化大规模走向世界阅读答案中国文化大规模走向世界阅读答案《中国文化大规模走向世界》阅读材料从今年10月开始,比利时各地几乎成了中国文化的舞台。
大红灯笼高高悬挂,典雅的牌楼竖立在市中心广场,茶室茶亭弥漫着浓郁的茶香,各大小展览馆不断展示中国从古至今的艺术精品,各剧院不时演出中国的话剧、戏曲、音乐、舞蹈、歌曲、木偶、皮影、武术,中国电影在这里上演,莫言、余华、叶延滨等中国著名作家也来到这里访问,一系列有关中国的文化讲座在这里持续亮相。
所有这一切,都因为欧罗巴利亚中国艺术节的举行! 比利时皇家大法院距今已有120多年的历史,雄踞布鲁塞尔的最高处,除教堂之外,129米的总高度使它成为欧洲现存最高大的古典建筑。
在这样一个巨大的欧洲古典建筑上空悬着巨幅中国山水画,不能不令人震惊。
巨作的作者就是徐龙森,他近年来创作的10幅山水巨作这次都展现在欧洲观众眼前,尺度高达十米以上,让人感觉恍若置身群山之间。
比利时视觉艺术家科恩感慨道:“这些画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置身这里的群山之中,我觉得自己似乎无法呼吸。
它们让我产生了一种时空的错位感,不知自己身在何处。
这确实是一种全新的艺术创作形式。
”比利时社会科学院院士、汉学家魏查理说:“看到这些画,我的第一感觉是自己仿佛到了四川或者福建。
这些画既传统又现代,把它们与这座古老的建筑放在一起显得很和谐。
” 徐龙森的画作显示出艺术在中国正在成为一种生活的体验。
展示中国人的生活状态,就是欧罗巴利亚中国艺术节的主旨。
在这里,已经将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概念,从过去文学艺术的小范畴,扩展为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文学、舞蹈、戏曲、话剧、木偶、杂技、皮影、交响乐、民乐、电影、美术、书法、摄影之外,还增添了园林、中医、建筑、文物、茶艺、日常生活等,色彩缤纷、无所不包,让欧洲观众全方位地了解中国人。
欧洲观众的文化素养很高,对文化展览和演出都讲究来龙去脉,追究文化背后的历史和生活。
中国应向世界贡献思想阅读答案中国如何在世界范围发挥自己的文化影响力?我们的文化历来提倡“和实生物,同则不继”,意思是指不同因素和谐、融合才能产生、发展万物,如“和六律”才有悦耳动听的音乐,“和五味”才有香甜可口的佳肴,如果都是同一个音符,便不成曲调。
我们发展文化影响力,寻求的并非中国文化的单边统治,而是世界文化的多元共生。
在一个多元的交响乐里,中国文化作为世界文化很重要的一个声部,参与其中,共同解决世界难题,开创一种新的精神世界。
那么,中国要发展文化影响力,应该用什么来面对世界?如何面对世界?我们可以在纽约时代广场放一部广告,也可以在海外搞一场很精彩的演出或展览,但这些是否是中国向世界贡献的最核心东西?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曾断言中国不会成为世界大国,因为中国没有独立的、足以影响世界的思想;西方对于中国,也往往赞扬中国的古代文化,甚少尊重当代文化。
到了21世纪,情况已有所改变,中国正在产生一些新的“中国思想”,引起了世界性的震动,得到了世界性的认同。
比如,一些中国的青年学者,提出“冲突最小化是利益最大化的必要条件”,多次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引发热烈讨论。
这些“中国思想”并不是凭空诞生,它们从中国文化的根底发芽,由中国和西方学者共同研究、共同提倡,继而让全世界受益。
可见,中国文化要产生影响力,就要向世界贡献新的思想,能够同他人一起解决人类共同的难题。
林语堂在上世纪30年代时,用英文写就《吾国与吾民》和《生活的艺术》,在国外非常畅销,直到今天仍有很多人在阅读。
为什么林语堂这么受欢迎?在我看来,这主要基于他对中国文化有相当深刻的了解,把外国读者当朋友看待,以和平的心态、自由的精神和杰出的文字从容自若地娓娓道来。
但直到今天,为何还没出现一本能与以上两本书的影响力媲美的作品?我想主要还是态度不对:要么逢迎西方思想和外国读者,要么就是大国主义、与之“不来往”。
不同文化的交流,本质上是一种对话关系。
这种对话并非以思想统一为目的、以覆盖或同化对方思想为手段。
【高中议论文阅读】《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强音》阅读答案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强音一种文学作品,越是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就越是会具有可以拨动世界各国人民心弦的共鸣力。
中国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实至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强音一部文学作品越是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风格,就越能引起全世界人民的共鸣。
中国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当之无愧。
瑞典文学院的授奖评语,用了专为莫言“量身打造”的概念——“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和当代相融合”。
国际舆论普遍认为,莫言的作品展现了将独特性与世界性相结合而产生的文学魅力。
文化在世界各地的传播,始终体现着独特性与普遍性之间的深刻辩证关系。
莫言作品在世界上的独特之处在于其强烈的中国特色。
莫言的写作植根于中国,植根于中国的历史和现实。
莫言作品的独特性令世人欣慰。
事实上,优秀作品所体现的精神追求,可以说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这也是人类文明能够从文学中获得发展进步动力的原因。
瑞典著名汉学家罗多弼在谈到中西文化的差异时说:“我们都是人,归根结底,我们具有同样的需求、同样的喜怒哀乐,每个人都有他的独特性,每种文化也都有它的独特性。
但是我相信独特性还是以普遍性为基础的,甚至可以说,独特性是普遍性的具体体现。
”莫言自己说,他的小说“描写了广泛意义上的人。
一直是站在人的角度上,一直是写人,我想这样的作品就超越了地区、种族、族群的局限”。
莫言的获奖表明,一种文学作品,越是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就越是会具有可以拨动世界各国人民心弦的共鸣力。
一部文学作品,越是植根于中国人民生活和民族传统的深厚土壤之中,就越是能够具有世界影响力。
只有那些贴近中国实际、贴近中国民众生活的作品,才能永远站立在世界文学的舞台之上。
改革开放30多来,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迅猛发展。
中国在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同时,文化也出现了空前繁荣的局面,世界范围内出现了重新认识、了解和学习中国文化的热潮。
随着大量中国作家的作品被译介到国外,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频繁互动与交叉影响。
《中国文化如何走向世界》语文阅读答案
中国文化如何走向世界
葛剑雄
要考虑中国文化如何走向世界,首先必须明确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
长期以来,国人认为中国文化历史悠久、丰富灿烂、博大精深,固然都是事实,但在很大程度上是自我评价,或者是就东亚汉语文化圈而言。
如果放在世界范围内,与其他文化进行比较,整体上说只能是各有千秋。
在生产力和交通运输能力都还很落后的古代.世界上各大文化区之间缺少必要的人员和生活必需物资的交流,基本上都是独立发展的。
由于不存在交流和比较,也谈不上哪种先进,哪种落后。
从不同文化的群体开始相互接触以来,文化的传播一直有两种方式——自愿的和强制的。
一般来说,对物质文化的接受大多是自愿的,而对精神文化的接受则两者兼而有之。
强势文化往往会依靠武力、权力、财力、人力强制推广自己或抵制其他,今天世界上的制度、宗教、语言、文字以至生活方式的分布,大多是这样的结果。
在古代中国内部,同样如此。
一方面,自认为居于“天下之中”的华夏诸族对自己文化的优越性深信不疑,因而绝不会向“非我族类”、尚未开化的“蛮夷”推广,仅给那些“仰慕华风”又具备学习条件的人学习的机会。
另一方面,“蛮夷”归化以后,就必须接受中国的主流文化。
如清朝改土归流后,新设置的府、州、县内就必须办学校,兴科举,尊孔孟,以儒家学说教化百姓。
如民间信仰和宗教一旦对主流文化构成威胁,也会被坚决取缔。
时至今日,物质文化的传播已经不存在障碍。
但在大多数人已经具有宗教信仰或其他信仰,自由平等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的条件下.精神文化的传播只能以自愿接受为前提。
中国文化再博大精深,儒家学说再高明玄妙,中国模式再快速高效,也别指望能取代别人已有的信仰、文化、观念、模式。
因此,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主要目的,是让世界了解中国和中国文化。
由于主观或客观的种种原因,中国与世界各国一直缺少人员和文化的交流。
中国文化主动走出去,能让各国人民近距离或直接感受到中国文化的丰富多彩和独特魅力,有利于改变以往形成的片面和偏见。
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大批中国人走向世界,他们本身就是中国文化的传播者。
如果他们普遍具备了优良的素质和文明的举止,中国文化的地位就能随之提升。
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另一个目的,是要学习世界文化。
我们不能坐等各种文化主动传入中国,而且通过走出去后的比较借鉴,不同文化优劣立显,取长补短顺理成章。
中国既然以代表世界最先进的文化自许,了解和学习其他文化的优点是必不可少的。
中国文化走出去的主要途径.是向世界提供尽可能多的文化商品和文化服务,这也是传播文化的有效途径。
到目前为止,中国的文化商品大多还是来样加工、贴牌生产,外销商品中的文化含量还很低,文化服务近于空白.发展的余地非常广阔。
费孝通先生曾提出不同文化的相处之道:各美其美,美人之美,关美与共,天下大同。
这正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期待。
(节选自《中国文化如何走向世界》有删改)
6.关于“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目的”,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后,通过借鉴比较,更能体现出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体现出中国文化的优越性。
B.强势文化往往依靠武力、权力、财力、人力强制推广自己,中同文化走向世界则是为了抵御外来文化。
C.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是为了推广快速而高效的中国模式,提高自身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促进世界文化的发展。
D.中国文化走出去的目的是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并学习世界文化,实现各种文明相互促进的愿景。
7.针对“中国文化如何走向世界”的问题,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正确认识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既要防止盲目崇拜西方,也要避免极端仇视西方的情况出现。
B.中国文化应主动出击,让世界近距离或直接感受中国文化的丰富与魅力,以便消解其他文化对中国文化偏见。
C.要想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向世界提供优质的文化商品及优良的文化服务是现实的必然要求。
D.中国文化要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文化,就需要大批举止文明的中国人走出去并成为文化传播者。
8.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国人认为中国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源于中国文化未能与其他文化相融,是国人的自我评价。
B.清朝改土归流后,办学校,兴科举,尊孔孟,教化百姓等措施,表明对精神文化的接受,纯粹出于自愿。
C.中国文化走出去后,就能通过比较借鉴,发现中国及其他文化的优缺点,以达到取长补缺的目的。
D.要想处理好世界各国文明之间的关系,就要遵循相互欣赏、成人之美、共同繁荣之道。
参考答案:
6.D(A项错,原文为“与其他文化进行比较。
整体上说只能足各有千秋”;B项说“抵御外来文化的入侵”是无中生有;C项错,“推广快速而高效的中国模式”违背作者文化交流的观点)
7.A(原文中无“极端仇视西方”的信息和内容)
8.C(A项有意曲解,原文没有与其他文化相融之意;B项为主观臆断,原文为“‘蛮夷’归化以后,就必须接受中国的主流文化”;D项中“成人之美”为无中生有)
搜集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