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二节 人口 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50.50 KB
- 文档页数:3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二节《人口》教学设计及优化训练答案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为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二节《人口》,主要内容为中国的人口数量、分布、增长以及人口问题。
教材通过文字、图片、图表等多种形式,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人口知识,有助于学生理解我国人口的特点和问题。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于人口有一定的认识。
但针对我国人口的具体数量、分布、增长及其问题,可能了解不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认识和理解我国人口的特点和问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我国人口的数量、分布、增长及其特点,掌握我国人口政策及其实施效果。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从地图、图表等资料中获取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关心国家人口问题,树立人口意识,为国家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我国人口的数量、分布、增长及其特点。
2.难点:人口增长对环境、资源、经济和社会的影响,以及如何合理控制人口增长。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问题和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案例教学法:结合我国实际人口政策及其效果,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人口问题的解决方法。
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人口数据、图表、图片等资料。
2.设计好课堂提问和讨论问题。
3.准备好教学多媒体课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我国人口数量的增长情况,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我国人口会增长这么多?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呈现我国人口的数量、分布、增长等数据和图表,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我国人口的特点。
同时,引导学生分析这些数据背后的原因。
3.操练(10分钟)针对我国人口特点,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例如:我国人口增长过快会对环境、资源、经济和社会产生哪些影响?如何合理控制人口增长?4.巩固(5分钟)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第二节人口》教学目标:1.使用相关数据和资料知道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并说明我国人口增长的趋势。
理解我国的人口政策,树立科学的人口观。
2.使用我国的人口分布图描绘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并简单分析形成的原因。
教学重点、难点:①教学重点:通过阅读分析相关资料,理解中国人口在数量上和分布上的特点;理解我国的人口政策②教学难点:学会阅读人口增长折线图,并结合历史和社会综合分析人口数量变化的原因;学会阅读人口分布图(等人口密度线图),并由此得出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综合分析造成我国人口分布特点的原因教学方法:活动探究法、提问讲解法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课程引入:请同学们看一个资料,这是世界人口前十位的大国及其人口数量:中国(1,339,724,852)、印度(1,210,193,422)、美国(312,566,000)、印尼(237,641,326)、巴西(190,755,799)、巴基斯坦(177,743,000)、尼日利亚(162,471,000)、俄罗斯(142,914,136)、孟加拉国(142,319,000)、日本(127,720,000)。
同学们通过阅读资料,显而易见中国位居第一位.另外再请同学们把其中的世界面积大国标出来,看一看有哪几个?再计算一下中国人口数是他们的多少倍?面积最大的国家俄罗斯,人口数量位居世界第八位,中国人口数量是俄罗斯的近9.4倍;面积第四大国美国,人口数量位居世界第三位,中国人口数量是美国的近4.3倍。
而面积第二大国加拿大不在其列,我们的人口相当于加拿大的40多倍。
承转过渡:以上这些分析都说明什么问题?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
人口占世界人口21%,中国人手拉手站在一起,能够绕地球赤道50多圈,这些都说明我国人口在数量上具有基数大的特点。
资料分析: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实行了六次人口普查,结果如下:第一次人口普查──1953年6月30日:601938035人第二次人口普查──1964年6月30日:723070269人第三次人口普查──1982年12月27日:1031882511人第四次人口普查──1990年10月30日:1160017381人第五次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 1295330000人第六次人口普查──2010年11月1日: 1370536875人请同学们观察各次普查的数字之间有何变化规律?哪一次开始我国人口超过10亿?人口数量几乎翻一番用了多长时间?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人口数量呈增长趋势;第三次人口普查时全国人口超过了10亿;第一次人口普查是在1953年,数字是601938035人,比这个数字几乎翻一番的是第四次人口普查,即1990年,数字为1160017381人,时隔不到40年。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节《人口》教学设计5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节《人口》主要介绍了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人口增长的原因及影响、计划生育政策等内容。
本节内容是学生对人口知识系统学习的第一课,对于学生来说,既有新鲜感,又具有一定的抽象性。
因此,在教学设计时,要注重从生活实际出发,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人口知识。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对我国的基本国情有所了解。
但是,对于人口这一概念,他们可能还停留在表面认识,对于人口增长的原因及影响、计划生育政策等内容,可能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和启发。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理解人口增长的原因及影响,掌握计划生育政策的内容。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从生活实际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注国情的情感态度,提高学生的人口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人口增长的原因及影响,计划生育政策的内容。
2.教学难点:人口增长的原因及影响,计划生育政策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生活情境,引导学生从实际中发现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使学生深入理解人口增长的原因及影响。
3.讨论教学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生活案例和典型案例,以便在课堂上进行分析。
2.制作课件,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
3.准备相关的人口数据资料,以便在课堂上进行查阅。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我国人口的分布图,引导学生关注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
2.呈现(10分钟)呈现生活案例和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人口增长的原因及影响。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分析计划生育政策的内容。
4.巩固(5分钟)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教师进行点评。
第二节人口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学会读“中国人口增长示意图
2.运用中国人口分布图,描述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
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有关数据和图表,知道我国人口的基本国情和由此带来的严重的人口问题,从而理解我国实行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的重要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提高对我国人口政策的认识,通过学习树立正确的人口观,明确人口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教学重点】我国人口的基本国情: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分布不均以及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种种问题。
【教学难点】人口与经济发展、环境的关系
【教具学具】板图课件多媒体
【教法学法】讨论法自主探究法合作探究发讲授法。
第二节人口第1课时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知识与技能1.记住我国人口数量,知道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2.知道我国的人口增长特点,了解我国的人口国策。
过程与方法1.充分利用图表,分析归纳我国人口增长特点。
2.通过辩论我国人口多的利弊,理解我国的人口国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了解我国人口国情的基础上,理解我国人口国策,树立正确的人口观。
重点我国人口增长的特点。
难点我国存在的人口问题及对我国人口政策的理解。
一、导入新课人们常说,我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是谁?我国有多少人呢?人口的分布又有什么特点呢?今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认识我国人口情况。
二、讲授新课教师:结合大家查找的资料,说说最近我国人口普查的人口数是多少。
学生: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我国人口总数为13.40亿(不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人口数),约占世界人口的1/5,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活动:读图“中国人口增长示意”,引导学生读图,观察我国人口增长趋势如何。
学生读图分析,交流各自的成果。
学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我国人口增长的速度可以说是比较慢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人口进入了快速增长的阶段,人口曲线可以说呈直线上升。
承转:为什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口增长如此之快呢?学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由于医疗条件大大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有较大提高,人口增长迅速。
教师:我国人口增长速度快,人口基数大,是我国人口增长方面最主要的特点。
讨论:我国人口众多,这样对经济发展有何影响?组织辩论会:人多到底好还是不好?学生1:人多好。
人多能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劳动力。
学生2:人多能为我们提供广大的消费市场。
学生3:人多力量大。
学生4:人多不好。
人多吃掉的粮食多,用掉的煤等矿产也多。
学生5:人多会造成交通阻塞、供水不足、住房紧张等问题。
学生6:……在激烈的争论中,教师适当点拨。
教师: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必须同人口、资源和环境相协调。
1.2人口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和要求1.要求学生能够运用图中数据,说明我国人口增长的趋势,理解计划生育国策的重要作用。
2.要求学生能够根据我国人口分布图,找出我国的人口地理分界线,描述人口地理分界线两侧人口分布特点。
二、重点和难点1.我国人口基本国情以及我国人口的分布状况。
2.我国的人口政策,我国人口分布。
三、教材设计思路人口是生活在特定社会、特定区域,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并在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同各种自然要素和社会要素组成复杂关系的人的总称。
它构成了人类活动的主体。
认识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关系,首先要认识人口。
所以,我们在第一章第二节设计了“人口”。
四、教学过程设计【导入新课】情景导入:多媒体展示一组我国“旅游黄金周”人山人海的图片。
问题引领:看了这组图片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教师小结:大家看了图片最明显的感觉就是人多,我国是世界上人口众多的国家。
【讲授新课】图片展示:我国第七次人口普查的总人口数。
问题引领:我国第七次人口普查的总人口是多少。
学生回答:14.12亿问题引领:那你知道我国的人口总数世界第几吗?学生回答:世界第一图片展示: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
学生活动一:我国人口增长特点和原因。
方法指导:阅读课本图1.10“中国人口增长示意图”和课本11页文字。
问题引领:1.1949年以前的人口增长特征。
2.1949年以后的人口增长特征,及其原因。
学生小组讨论回答:......教师归纳:1949年之前人口增长较慢,1949年后新中国成立,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医疗卫生条件改善,我国人口快速增长。
议一议:人口众多会对我国社会带来哪些影响?小组讨论回答:......教师小结:人口众多一方面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和消费市场;另一方面对食品、住房、教育、医疗、交通等的需求量巨大,给我国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带来沉重压力。
想一想:新中国成立(1949年)后,我国人口快速增长,但1982年开始人口增速明显放缓,试分析原因。
第二节人口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我国人口的数量、人口增长与分布特点。
2、使学生理解人口增长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经济增长相适应,理解我国的人口政策。
过程与方法目标1、培养学生阅读“中国人口的分布”等地理图表的能力。
2、通过报刊、上网查询、调查采访等途径找出相关资料,初步学会收集地理信息和处理信息,进行辩论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使学生树立正确对待人口问题的态度和价值观,树立科学的人口观。
教学重点1、我国人口的数量及增长。
2、我国人口分布特点。
教学难点我国存在的人口问题及对我国人口基本国策的理解。
教学方法比较法、小组讨论辩论等。
教具准备中国人口的分布图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前一节我们学习了我国辽阔的疆域,真正认识了地大物博的祖国。
其实在这片辽阔的国土上,还繁衍生息着众多的中华儿女。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板书)第二节人口讲授新课(板书)<一>、人口数量大家都知道我们伟大的祖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众多”到底是多少呢?请大家看课本第11页第一段文字,请大家齐读这一段。
(板书)13.40亿(2010年),占世界1/5,最多。
(活动)挂出中国与俄罗斯、加拿大、美国的面积和人口的比较图,请大家算一算:1、中国的人口数量分别是俄罗斯、加拿大、美国人口的多少倍?2、这四个国家的平均人口密度本别是多少?(可以请几个同学上黑板上分别计算)(归纳讲述):中国的国土面积居世界第三位,但人口却超过俄罗斯、加拿大、美国三国人口总和的2倍,与面积和我国差不多的加拿大、美国相比,我国人口是加拿大的42倍,是美国人口的4.7倍,与比我国面积大得多的俄罗斯相比,我国人口是俄罗斯的9倍,可见我国是名副其实的人口大国。
(承转)为什么我国的人口数量如此庞大呢?这与我国的人口增长不无关系。
(板书)<二>、人口增长(活动)阅读P11“中国人口增长示意”图,分析以下问题。
1、从1850年到2010年前,我国人口增长速度如何?(小组讨论后,代表总结发言,教师归纳总结)自1850年到1950年这一百年中,我国人口增长的速度可以说是较慢的,大家读图可知,这个时间段这条增长曲线的坡度很小。
八年级地理第二节人口教案(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致辞、规章制度、策划方案、合同协议、条据文书、心得体会、职业规划、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speech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planning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insights, career planning,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八年级地理第二节人口教案最新八年级地理第二节人口教案5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前方等待着我们的是新的机遇和挑战,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列入教学大纲的教材的广度和深度,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本店铺收集整理的教案范文。
人教新课标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二节人口》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新课标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二节人口》的内容包括:世界人口的分布、中国人口的分布、人口的增长、人口的增长对环境的影响。
这部分内容是对人口问题的基本认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世界和中国人口的分布特点,掌握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培养学生的人口观念和环保意识。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对世界和中国的人口问题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理解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从实际例子出发,深入剖析人口增长与环境的关系。
三. 教学目标1.掌握世界和中国人口的分布特点。
2.了解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
3.培养学生的人口观念和环保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人口分布的特点。
2.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引导学生了解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
2.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问答法: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激发学生的思考。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人口数据和环境数据的图表。
2.准备相关的案例资料。
3.准备投影仪和电脑。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投影仪展示世界和中国的人口分布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人口分布有哪些特点?为什么会有这些特点?2.呈现(10分钟)呈现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的案例,如过度开发导致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等,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人口增长与环境的关系。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案例,分析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
讨论结束后,各组汇报讨论成果。
4.巩固(10分钟)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巩固所学知识。
如:人口增长对环境有哪些影响?如何解决这些问题?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我国应该如何控制人口增长?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自己的建议。
6.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以及环保意识的重要性。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第一章1.2《人口》教案《人口》教案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我国人口的数量及增长趋势。
2、使学生了解人口过多带来的众多问题,理解我国的人口国策。
3、运用《中国人口的分布》示意图,说出我国人口分布特点。
教学重点1、使学生了解我国人口的数量及增长。
2、运用人口分布图说出我国人口分布特点。
教学难点使学生了解人口过多带来的众多问题。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复习提问1、提问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和省级行政中心。
2、北回归线穿过的省级行政区的简称。
导入新课前一节我们学习了我国的疆域,真正认识了祖国的幅员辽阔。
在这片辽阔的国土上,繁衍生息着众多的中华儿女。
今天我们就来个国家人口总和的2倍多,约相当于非洲和拉丁美洲的人口之和,是名副其实的人口大国,如果我国所有人手拉手站在一起,能环绕地球赤道40多圈。
二、人口东多西少1.阅读“中国人口的分布”图,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1)我国人口的分布是否均匀?有什么特点?以哪条线为界?(2)比较东部沿海两省和西部内陆两自治区的人口密度的大小,说明我国人口分布的东西差异,并简要分析形成原因。
明确:(1)不均匀;东部地区人口密度大,西部地区人口密度小;大体以黑龙江省的黑河市到云南省的腾冲县划一直线为界。
(2)我国东部人口稠密,西部人口稀疏;原因:我国东部地势平坦,地形以平原为主,土层深厚,土壤肥沃,耕地多,气候温暖湿润,适合发展种植业,生产的粮食多,能够养活的人口多,加之东部地区工商业发达,交通便利,城镇多,城镇人口集中,所以人口密度大。
而西部地区地势高亢,多高原、山地,地形崎岖,耕地少,气候为干旱、半干旱气候,多沙漠、草原,加之西部工商业落后,交通不便,城镇少,因此西部人口稀疏。
课堂练习1.我国政府把___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2.我国人口分布不均,东部地区人口密度___,西部地区人口密度___。
3.我国著名的人口地理分界线是从______到______。
第二节人口【学习目标】1、知道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学会读“我国人口的增长”折线图,分析我国人口的变化和人口增长的特点。
2、学会根据人口增长的资料绘制人口增长折线图。
3、学会读“我国人口密度分布”图,知道我国黑河――腾冲这一人口地理分界线,并比较其西北、东南在面积和人口数量、人口密度方面的地区差异,从而分析我国人口分布特点。
4、了解我国人口的基本国情和由此带的严重的人口问题,从而理解我国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的重要性。
5、初步懂得人口增长必须与地理环境、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道理,提高对我国人口政策的认识。
【学习重点】掌握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
【学习难点】1、根据资料绘制人口增长折线图。
2、我国人口分布特点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学习过程】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自学导航】认真阅读教材,你能独立解决下列问题!学法提示:认真阅读课文内容,学会看人口增长曲线图,采用图文结合的方法进行分析概括:阅读课本文字内容和图表完成1、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我国人口总数为多少?2、根据图1.10,总结我国人口增长特点?3、结合课本11页内容,分析人口问题,讨论我国为什么把计划生育做为一项基本国策?【交流展示】同桌或小组交流学习结果【合作探究】师生共同研讨解决:讨论完成课本12页活动。
二、人口东多西少学法提示:采用图文结合的方法学习阅读课本课文内容和图1.13完成1、在图中找到黑河、腾冲。
2、根据图中提示的数据,总结我国人口分布特点?3、结合自然和人文条件,分析东、西部人口密度不同的原因。
4、分析东西部人口密度不同所导致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交流展示】同桌或小组交流学习结果【合作探究】师生共同研讨解决:1、分析我国人口分布特点形成的原因。
2、讨论完成课本P14页活动题。
【我的收获】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都有哪些收获【学后质疑】你还有哪些不能解决和问题,说出大家帮你一起解决【同步演练】你对本节课的知识掌握得怎么样,快检测一下一、选择题1、根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我国人口总数达到()A.13.40亿B. 11.95亿C.10.95亿D.13.95亿2、关于我国人口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A.西南多、东北少B.东北多、西南少C.东南多、西北少D.西北多、东南少3、我国省级行政单位中,人口数量居前三位的是()A.豫、鲁、川B.京、津、沪C.青、藏、宁D.苏、皖、湘4、我国人口密度最小的行政区是()A.新疆B.西藏C.甘肃D.青海5、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是()A.城镇人口比重大、农村人口比重小B.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C.我国人口平均密度小于世界人口平均密度D.我国东部人口密度小于西部人口密度6、下列省区中人口密度最大的是()A.山东B.青海C.云南D.福建二、综合应用图中的线是我国的人口地理分界线,请回答:①②1、此线的两端分别是哪两个地方?①是黑龙江省的②是云南省的。
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人口第一章:人口增长教学目标:1. 理解人口增长的概念和特点。
2. 掌握人口增长对资源和环境的影响。
3. 学会计算人口自然增长率和迁移率。
教学内容:1. 人口增长的概念和特点2. 人口增长对资源和环境的影响3. 人口自然增长率和迁移率的计算教学活动:1. 导入:通过展示世界人口增长图表,引发学生对人口增长的关注。
2. 讲解人口增长的概念和特点,引导学生思考人口增长的原因。
3. 分析人口增长对资源和环境的影响,引导学生关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4. 练习计算人口自然增长率和迁移率,巩固所学知识。
作业布置:第二章:人口分布教学目标:1. 理解人口分布的概念和特点。
2. 掌握人口分布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3. 学会分析世界和我国的人口分布特点。
教学内容:1. 人口分布的概念和特点2. 人口分布与地理环境的关系3. 世界和我国的人口分布特点教学活动:1. 导入:通过展示世界人口分布地图,引发学生对人口分布的关注。
2. 讲解人口分布的概念和特点,引导学生思考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
3. 分析人口分布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环境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4. 学习世界和我国的人口分布特点,加深对人口分布的理解。
作业布置:第三章:人口政策教学目标:1. 理解人口政策的概念和作用。
2. 掌握我国的人口政策及其演变。
3. 学会分析人口政策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教学内容:1. 人口政策的概念和作用2. 我国的人口政策及其演变3. 人口政策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教学活动:1. 导入:通过展示我国人口政策的相关资料,引发学生对人口政策的关注。
2. 讲解人口政策的概念和作用,引导学生思考人口政策的重要性。
3. 学习我国的人口政策及其演变,了解我国在人口控制方面的努力。
4. 分析人口政策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引导学生关注人口政策的作用。
作业布置:第四章:人口问题教学目标:1. 理解人口问题的概念和特点。
2. 掌握我国人口问题的主要表现。
课程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二节《人口》科目初中地理教学对象八年级学生课时1课时一、教材内容分析人口问题,对初中生的要求其实没有很明显的难点(更难的问题不是初中生的任务——如:人口与经济策略、宏观调控等),但是其中的基本概念、数量、技能和基本观点很多,还有要求学生学会阅读数字资料和图表资料。
因此,了解、掌握:我国的人口国情、人口国策,分析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关系是本节课的主要学习内容。
二、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1、知识与技能(1)知道我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学会读图:中国人口增长曲线图(2)学会读“中国人口密度分布图”,知道我国“黑河-腾冲”的人口地理分界线,并比较此线东部和西部,在面积和人口数量、人口密度方面的地区差异,从而分析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1)学会调查、收集我国近年来人口增长的资料,绘制人口增长曲线图,分析我国人口数量变化有什么特点。
(2)通过阅读有关数据和图表,知道我国人口的基本国情和由此带来的严重的人口问题,从而理解我国实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重要性。
3、情感、态度的价值观。
初步懂得人口增长必须同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条件相适应,提高对我国人口政策的认识,树立正确的人口观。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1.作为八年级学生,正是长身体长知识的年龄,求知欲比较强,思维能力也较强。
2.七年级已学过世界人口和部分国家的人口知识,有一定迁移学习的基础。
3.初见课题,第一印象看似简单,学生容易大意,觉得没有什么难度,因而容易轻视问题,这个是老师所应该注意的。
本节课的学习者特征分析主要是根据教师平时对学生的了解以及学生年龄段的思维发展情况而做出的。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1.探究引导策略:探讨式学习;教师启发引导2.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策略:建立小组讨论、交流、合作的课堂氛围3.情景创设策略:运用生活中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景,设计问题,引导读图,组织教学内容,提出有启发性的引申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地参与到读图、探究规律的学习当中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人口教学设计于非洲和拉丁美洲的人口之和,如果全中国的人手拉手站在一列,能环绕地球赤道40多圈。
世界上,人口在5000万以上的国家,就被称为人口大国,而我国人口超过5000万的省就有9个。
结论:中国的人口数量巨大给出:国家人口排行榜。
通过学生阅读世界人口前十位国家,反映人口众多。
国家人数世界排名中国13.40亿 1印度12.16亿 2美国 3.10亿 3印尼 2.35亿 4巴西 1.93亿 5巴基斯坦 1.67亿 6孟加拉国 1.64亿7尼日利亚 1.56亿8俄罗斯 1.40亿9日本 1.27亿10给出“中国各省人口数量”,找出人口超过5000万的省份,比较人口最多的省份是哪个省,大致有多少。
教师总结:中国的人口众多过度:中国的人口多,导致出生人口绝对数量多,人口增长快。
材料:每分钟出生约36人,每小时出生约2250人,每天出生约4万,近几年,我国每年净增人口平均1200万左右,相当于每年增加两个香港的人口数!教师引导:材料反映了什么现象?——人口增加的速度快设问:人口增加的速度一直这样么?给出“中国人口增长变化过程图”阅读:中国人口每增加2亿人大约经历的时间分析时间变化:慢——快——慢的过程教师分析讲解:A、历史上:经济落后,战争、灾害频繁,死亡率高,人口增展缓慢。
B、建国后:经济发展,医疗卫生条件改善,死亡率下降,寿命增长,人口直线上升增长。
C、现阶段:由于计划生育,人口增长缓慢,但人口基数大,净增人口多。
教师总结:中国的人口增长速度快过度: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说过,人多力量大。
但是当前人口众多一定是优势么?请学生讨论阐述。
教学反思:1、教学内容反思:2、教学过程反思:3、教学效果反思:。
第二节人口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我国人口的数量、人口增长与分布特点。
2、使学生理解人口增长应与资环境相协调,与经济增长相适应,理解我国的人口政策。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培养学生阅读“中国人口的分布”等地理图表的能力。
2、通过报刊、上网查询、调查采访等途径找出相关资料,初步学会收集地理信息和处理信息,进行辩论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使学生树立正确对待人口问题的态度和价值观,树立科学的人口观。
教学重点
1、我国人口的数量及增长。
2、我国人口分布特点。
教学难点我国存在的人口问题及对我国人口基本国策的理解。
教学方法比较法、小组讨论辩论等。
教具准备中国人口的分布图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前一节我们学习了我国辽阔的疆域,真正认识了地大物博的祖国。
其实在这片辽阔的国土上,还繁衍生息着众多的中华儿女。
今天我们就学习:
(板书)第二节人口
讲授新课
(板书)<一>、人口数量
大家都知道我们伟大的祖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众多”到底是多少呢?请大家看课本第11页第一段文字,请大家齐读这一段。
(板书)13.40亿(2010年),占世界1/5,最多。
(活动)挂出中国与俄罗斯、加拿大、美国的面积和人口的比较图,请大家算一算:
1、中国的人口数量分别是俄罗斯、加拿大、美国人口的多少倍?
2、这四个国家的平均人口密度本别是多少?
(可以请几个同学上黑板上分别计算)
(归纳讲述):中国的国土面积居世界第三位,但人口却超过俄罗斯、加拿大、美国三国人口总和的2倍,与面积和我国差不多的加拿大、美国相比,我国人口是加拿大的42倍,是美国人口的4.7倍,与比我国面积大得多的俄罗斯相比,我国人口是俄罗斯的9倍,可见我国是名副其实的人口大国。
(承转)为什么我国的人口数量如此庞大呢?这与我国的人口增长不无关系。
(板书)<二>、人口增长
(活动)阅读P11“中国人口增长示意”图,分析以下问题。
1、从1850年到2010年前,我国人口增长速度如何?
(小组讨论后,代表总结发言,教师归纳总结)自1850年到1950年这一百年中,我国人口增长的速度可以说是较慢的,大家读图可知,这个时间段这条增长曲线的坡度很小。
但到1950年后,这条曲线的坡度开始急剧加大,这表明我国人口进入快速增长阶段,人口曲线可以说呈直线上升,即是我国人口增长的高峰,到2010年我国人口达13.40亿。
为什么解放后我国人口增长如此之快呢?
我们知道,人口增长过快主要是因为人口自然增长率过高造成的。
祖国经济得以飞速发展,医疗条件大大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有较大提高,从而使我国的人口死亡率大大下降,而与此同时,人口出生率还保持较高的水平,因此人口的自然增长率较高。
我们常说:“人多力量大”,人口数量越多越好吗?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辩论——中国人口多好还是少好?
活动过程:
①学生根据课前准备的资料确定自己的观点,分为正反两个小组,即“多而强”和“少而精”组。
②小组内交流各自搜集的观点。
③正反方各选出4人小组代表,并确定主辩手、副辩手、三辩手和四辩手。
④双方展开辩论。
⑤教师综合评价辩论双方的观点及论据。
⑥辩证统一。
辩论结论:人多有人多的好处,人少有人少的优势,合理的人口发展是与资,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人口的发展必须以建设和谐人口为目标,促进社会、经
济、资、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承转)那么人口应如何发展呢?我国是怎样做的呢?
(板书)<三>、人口政策
请大家读P11课文最后一段及P12图1.11“晚婚晚育对人口增长的影响”,回答上述两个问题。
(教师归纳总结)人口的增长应与经济发展相一致,与资环境相协调。
为了做到这一点,我国政府把实行计划生育作为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并且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二、人口东多西少
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
明确:我国人口分布不均匀;东部地区人口密度大,西部地区人口密度小;大体以黑龙江省的黑河市到云南省的腾冲县划一直线为界。
东西部人口密度呈现差异的原因;
明确:我国东部地势平坦,地形以平原为主,土层深厚,土壤肥沃,耕地多,气候温暖湿润,适合发展种植业,生产的粮食多,能够养活的人口多,加之东部地区工商业发达,交通便利,城镇多,城镇人口集中,所以人口密度大。
而西部地区地势高亢,多高原、山地,地形崎岖,耕地少,气候为干旱、半干旱气候,多沙漠、草原,加之西部工商业落后,交通不便,城镇少,因此西部人口稀疏。
课后作业:
掌握我国人口的特点,并理解我国的人口政策。
并尝试运用所学知识对自己家乡的人口状况进行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