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重病情判断与危重征象
- 格式:ppt
- 大小:1.96 MB
- 文档页数:125
金堂县淮口中心卫生院2010年培训资料危重病人判断标准罗千勇(西医师)由于急诊科危重病人多、死亡病人多、医疗纠纷多,迫使我们预测死亡的可能性,这样可以早重视、早抢救、早告知,减少死亡,避免纠纷。
急诊症状学一般症状学是按照定义、机制、病因等顺序叙述。
而急诊症状学首先是处理致命性问题,待病情稳定后,再作全面诊断与鉴别诊断检查。
亦就是把危重病情判断在症状学中具体化。
呼吸困难本症要点●极危指征呼吸不规则或浅慢;频率40次/分或9次/分;氧饱和度85%(吸氧浓度35%)。
●危重表现端坐呼吸,紫绀、大汗淋漓;呼吸时抬头耸肩,辅助呼吸参与呼吸,语不成句或说话不能;有奇脉,颈静脉怒张。
●极危疾病严重气道阻塞;张力性气胸;濒死性哮喘;严重肺水肿。
●重要检查胸片;超声心动图;CT扫描。
呼吸困难、呼吸窘迫、呼吸急促及呼吸节律异常。
在四大生命指征中,是最敏感的生命指征,但常不被重视,其原因可能是量化概念不如血压、心率明显。
在1984年12月及1985年1月,两个月中,在我院急诊室及内科病房,有5例病人以呼吸窘迫为临终表现,当时有的医师感到费解,因血气分析检查尚未普及。
后来此类病人经检查血气,有的病人PaO2低到12mmol/L。
在1985年组建专职急诊科人员后,我们就提出呼吸急促者要死的警语,以提示对呼吸急促者的重视。
在多年实际工作中体会到:一、呼吸异常是最敏感的生命指征这是由于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占居全身最大数量,在炎症反应过程中,与炎症介质及细胞因子的反应最强。
我们曾以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症的4项条件(体温38℃、呼吸22次/分、脉搏90次/分、WBC 1.2×109/)对3组病人进行观察。
①轻症组(上感、肠炎)30例;②危重症组(呼衰、心衰,均抢救成功)30例;③死亡组30例。
其中符合4项标准的6例,全部在死亡组,呼吸异常31例为最高((3))(见下表)。
表 1.符合全身性炎症反应标准的病例数体温脉搏呼吸白细胞轻症组4 20 0危重组5 77 5死亡组12 19 24 6合计21 28 31 11从表1可说明:①呼吸异常为四项指标中最高一项;②一旦有呼吸异常则属危重症;对呼吸异常除从解剖及神经调节的角度来理解以外,更应从炎症反应的角度来理解,如急性肺损伤、ARDS、呼吸衰竭及急性肺水肿等,这些病理生理改变存在于各科的危重病人中。
危重患者护理中的病情评估与判断在危重患者护理中,病情评估与判断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针对不同病情,医护人员需要及时准确地评估患者的病情变化,以便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避免病情恶化。
本文将就危重患者护理中的病情评估与判断进行探讨。
在护理危重患者时,医护人员首先需要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细致的评估。
这包括患者的生命体征、神志状态、疼痛程度、排泄状况等方面的观察。
通过对这些指标的评估,可以初步判断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为后续护理提供依据。
病情评估的过程中,医护人员还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病情的动态变化。
危重患者的病情可能随时发生变化,需要及时跟踪观察。
通过持续不断地对患者病情的评估,可以及时发现病情的变化趋势,做出相应的护理干预。
此外,在评估患者病情时,医护人员还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史、症状、实验室检查结果等多方面因素。
通过全面综合的评估,可以更准确地判断患者的病情,为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提供参考。
在病情评估的基础上,医护人员还需要准确判断患者的病情。
在判断患者病情时,医护人员需要结合多方面信息,综合分析患者的病情,明确病情的严重程度和变化趋势,为后续护理工作提供指导。
病情判断需要医护人员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和专业知识。
只有经过系统培训和不断实践的医护人员,才能准确判断患者的病情,做出科学的护理决策。
因此,医护人员应不断学习进步,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为危重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
总的来说,病情评估与判断是危重患者护理中的重要环节。
只有通过准确全面的评估和判断,医护人员才能及时有效地护理患者,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
希望本文对危重患者护理中的病情评估与判断有所帮助,为广大医护人员提供参考。
危重病人的病情评估引言概述:危重病人的病情评估是医疗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准确评估病情能够帮助医务人员制定恰当的治疗方案,提高病人的生存率和康复率。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介绍危重病人的病情评估方法。
一、生命体征评估:1.1 体温评估:通过测量体温,了解病人的发热情况,判断是否存在感染、炎症等情况。
1.2 心率评估:观察病人的心率,了解心脏功能状态,判断是否存在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问题。
1.3 呼吸评估:观察病人的呼吸频率和深度,了解呼吸功能状态,判断是否存在呼吸困难、通气不足等情况。
二、神经系统评估:2.1 意识评估:通过观察病人的意识状态,了解神经系统功能,判断是否存在昏迷、意识障碍等问题。
2.2 瞳孔评估:检查瞳孔的大小、形状和对光反应,了解神经系统的状况,判断是否存在颅内压增高、脑损伤等情况。
2.3 运动评估:观察病人的肢体活动情况,了解神经肌肉功能,判断是否存在瘫痪、运动障碍等症状。
三、循环系统评估:3.1 血压评估:测量病人的血压,了解心血管系统的状况,判断是否存在高血压、低血压等问题。
3.2 心音评估:听诊病人的心音,了解心脏功能状态,判断是否存在心脏杂音、心肌缺血等情况。
3.3 循环动力学评估:观察病人的皮肤颜色、温度以及周围血管充盈情况,了解循环系统的功能,判断是否存在休克、血液循环不良等状况。
四、呼吸系统评估:4.1 肺部听诊评估:听诊病人的肺部呼吸音,了解呼吸系统的状况,判断是否存在肺部感染、肺水肿等问题。
4.2 氧饱和度评估:通过血氧饱和度监测,了解氧气供应情况,判断是否存在低氧血症、呼吸衰竭等情况。
4.3 呼吸衰竭评估:观察病人的呼吸频率和深度,了解呼吸功能状态,判断是否存在呼吸衰竭、通气不足等症状。
五、其他评估:5.1 疼痛评估:通过询问病人的疼痛感受和疼痛程度,了解病人的疼痛情况,判断是否需要给予镇痛治疗。
5.2 肠胃评估:观察病人的饮食摄入情况、排便情况,了解消化系统功能,判断是否存在消化道出血、肠梗阻等问题。
如何快速评估危重病情评估危重病情涉及到全面收集患者的病史和临床表现、体征等信息。
在紧急情况下,需要快速评估危重病情,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以下是一些步骤和方法,可以帮助快速评估危重病情。
1. 临床表现观察:首先观察患者的表情、意识、呼吸、心率等,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
特别注意是否存在突发的意识障碍、呼吸困难、心动过速或过缓等症状。
2. 导管插入:在需要的情况下,可以迅速插入呼吸道导管(如气管插管或面罩)以保持患者呼吸通畅。
3. 血压观察:监测患者的血压情况,如果发现血压明显下降或不稳定,可能是危及生命的情况,需要立即采取相应措施。
4. 心电图监测:可以通过监测心电图来评估患者的心脏状况,判断是否存在心律失常及心肌缺血等情况。
5. 快速评估工具:使用评估工具(如GCS评分、SOFA评分等)来评估患者的神经系统功能、呼吸系统功能、心血管系统功能等,以便更全面地了解患者的病情。
6. 实验室检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进行相关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电解质、动脉血气分析等,以获取更详细的病情信息。
7. 快速获取病史:与患者或其家属交流,并尽可能快速获取相关病史信息,包括患者的基本情况、既往病史、药物过敏史等。
8. 主诉与过程:询问患者的主诉,了解患者的病程,尤其是病情变化的过程,有助于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
需要指出的是,以上步骤和方法仅供参考,具体的评估方法和措施应根据具体情况和医疗条件进行调整。
快速评估危重病情的关键是高效、准确地获取和整合各类病情信息,以便及时做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决策。
因此,医务人员需要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临床经验,以便能够应对各类急危重症患者的快速评估与处理。
危重病人的病情评估标题:危重病人的病情评估引言概述:危重病人的病情评估是医护人员在抢救和治疗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通过科学、全面的评估,可以及时发现病情变化,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康复率。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详细介绍危重病人的病情评估方法。
一、生命体征评估1.1 体温:监测患者体温的变化,高热可能表明感染或炎症,低温可能表明休克或代谢问题。
1.2 心率:观察患者心率的变化,心率过快或过慢可能表明心律失常或心功能不全。
1.3 呼吸:监测患者呼吸频率和深度,异常呼吸可能表明呼吸系统问题或代谢紊乱。
二、神志评估2.1 意识水平:观察患者的清醒程度和意识状态,意识丧失可能表明脑部问题或中毒。
2.2 瞳孔反射:检查患者的瞳孔大小和对光反射情况,异常瞳孔可能表明颅内压增高或神经系统问题。
2.3 运动功能:评估患者的肢体活动情况,肢体无力或抽搐可能表明神经肌肉问题或代谢紊乱。
三、血液检查评估3.1 血常规:检测患者的血红蛋白、白细胞计数等指标,异常值可能表明感染、贫血或炎症。
3.2 生化指标:监测患者的电解质、肝肾功能等指标,异常值可能表明器官功能损害或代谢紊乱。
3.3 凝血功能:评估患者的凝血指标,异常凝血功能可能表明出血风险增加或凝血障碍。
四、器官功能评估4.1 心脏功能:通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检查评估患者心脏功能,异常可能表明心脏病变或心功能不全。
4.2 呼吸功能:通过肺功能检查、动脉血气分析等评估患者呼吸功能,异常可能表明呼吸系统疾病或呼吸衰竭。
4.3 肾功能:通过尿常规、血肌酐等指标评估患者肾功能,异常可能表明肾脏病变或肾功能不全。
五、病情动态监测5.1 持续观察:对危重病人的生命体征、神志状态等进行持续监测,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5.2 定期评估:定期进行全面的病情评估,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5.3 团队协作:医护人员之间要密切配合,共同进行病情评估和护理,确保患者得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结论:危重病人的病情评估是医护工作中至关重要的环节,通过科学、全面的评估可以及时发现病情变化,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康复率。
危重病人评估标准一、前言危重病人评估标准是用于快速、科学、准确地评估危重病人病情,以便为临床治疗和护理提供有力依据的评估工具。
本标准涵盖了危重病人的生命体征、意识状态、器官功能等方面,适用于各类危重病人的评估。
二、评估内容1. 生命体征- 心率(HR):成人正常范围为60-100次/分,儿童正常范围为180-220次/分。
- 血压(BP):成人正常范围为收缩压90-140mmHg,舒张压60-90mmHg,儿童正常范围根据年龄和体重计算。
- 呼吸频率(RR):成人正常范围为16-20次/分,儿童正常范围为20-30次/分。
- 体温(T):成人正常范围为36.1-37.2℃,儿童正常范围根据年龄有所不同。
2. 意识状态- 采用Glasgow昏迷评分法(GCS)对病人的意识状态进行评估,包括睁眼反应、言语反应和运动反应,总分范围为3-15分。
3. 器官功能- 肺功能:通过观察呼吸形态、听诊肺部音、测量氧饱和度等方法评估。
- 心脏功能:通过听诊心音、测量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方法评估。
- 肾功能:通过观察尿量、尿比重、血肌酐、尿素氮等指标评估。
- 肝功能:通过观察胆红素、白蛋白、转氨酶等指标评估。
- 凝血功能:通过检测PT、APTT、TT、Fg等指标评估。
三、评估流程1. 收集病人基本信息,包括年龄、性别、病史等。
2. 逐项检查生命体征,记录测量结果。
3. 采用GCS对意识状态进行评估,记录评分。
4. 按照器官系统逐一评估,记录相关指标。
5. 综合分析评估结果,提出初步诊断和治疗建议。
四、评估结果解读1. 生命体征异常:根据具体指标及范围,判断是否存在休克、心衰、呼衰等危重病情。
2. 意识状态异常:根据GCS评分,判断昏迷程度,可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
3. 器官功能异常:根据相关指标及范围,判断是否存在器官功能衰竭。
五、注意事项1. 评估过程中,要密切观察病人病情变化,确保评估结果的准确性。
2. 评估结果应及时记录,并为临床治疗和护理提供参考。
危重病情的判断危重病情判断是一项重要临床工作,是医务工作者最为基本的一项技能。
医务工作者应在第一时间判断患者病情轻、中、重、危程度,以对危重病人早重视,早抢救,早告知。
迅速识别病情是首位,并应贯穿于整个诊疗过程中。
一方面提高抢救存活率,同时减少医疗纠纷。
《危重病情的判断》将有助于医务人员对患者病情进行迅速、准确的判断,是临床工作者必须掌握的知识点。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楼滨城教授的《危重病情的判断》简明实用,希望所有医务人员熟练掌握。
一、早期预警计分(EWS)说明:评分为“0”仍有8.8%的病死率;评分为“1分”病死率约有20%;评分为“4分以上”的病死率>40%。
评分为“0”死亡病例可见于:1、猝死;2、生命征无异常不能绝对排除的危重病:心梗、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脑膜炎。
二、呼叫急救小组的标准三、即死指征-提示患者可能很快死亡四、致命指征-提示病情危重五、重病早期与晚期指标六、特殊指标、症状的临床意义(一) 氧饱和度监测1、SaO2 下降表示缺氧,进行性下降,要高度注意。
2、患者的SaO2下降到80%时几乎要死亡,SaO2下降到<70%,很快就要死亡。
3、在吸氧的状态,一般SaO2 >95%若出现SaO2在90~95%为缺氧,若<90%为危重。
4、SaO2与 PaO2的关系PaO2=100-0.33×年龄±5(正常值)PaO2(mmHg) 血氧饱和度(SaO2)接近60 90%< 50 80%< 40 70%5、SaO2下降时,必须及时处理,必要时予以气管插管、机器辅助呼吸。
(二) 呼吸困难1、极危指征:不规则或浅慢;R>40次/分或<5次/分。
2、危重指征:端坐呼吸+紫绀+大汗淋漓;呼吸时抬头耸肩+辅助肌参与呼吸;语不成句或不能说话;有奇脉+颈静脉怒张+三凹征。
3、极危的疾病:严重的气道阻塞;张力性气胸;濒死性哮喘;严重肺水肿。
必须检查:胸片、肺CT、心脏彩超、胸腔穿刺。
危重病人病情预测与判断要点在医疗领域中,判断和预测危重病人的病情至关重要,不仅能够帮助医生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还能提高病人的康复率。
本文将介绍危重病人病情预测与判断的要点。
1. 病人基础信息的收集和记录在病情预测和判断之前,首先需要收集和记录病人的基础信息,包括年龄、性别、病史、过敏史、体重、身高、体温等。
这些信息可以作为预测病情变化的依据,并能够提供医生进行科学决策的参考。
2. 生命体征的动态监测生命体征是反映病人生命状态的重要指标,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
通过对这些指标的动态监测,可以及时了解病人的病情变化。
例如,突然升高的体温可能意味着炎症反应的加剧,需要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3. 实验室检查的结果分析实验室检查可以提供更为准确的数据,帮助医生了解病人的病情。
常见的实验室检查项目包括血常规、尿常规、血生化分析、心肺功能检查等。
通过分析这些结果,可以了解病人的器官功能情况,进而预测和判断病情的轻重。
4. 影像学检查的评估影像学检查包括X光、CT、MRI等,能够直观地观察和评估病人的病变情况。
通过观察肺部病变、心脏情况、腹部器官等,可以帮助医生更加准确地预测和判断病人的病情。
5. 专家经验的应用医生的经验在病情判断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医生可以形成自己独特的诊断思路和判断方法。
在判断病情时,医生会综合考虑病人的基础信息、生命体征、实验室检查结果、影像学检查等多个因素,并结合自己的经验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
6. 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一些智能预测和判断系统也开始在医疗领域得到应用。
这些系统通过对大量病例的数据分析和学习,能够快速、准确地预测病情的轻重,并提供相应的治疗方案。
尽管人工智能目前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其在病情预测和判断方面的应用前景广阔。
7. 多学科团队的协作在危重病人的病情预测和判断中,多学科团队的协作是非常重要的。
不同科室的医生可以共同讨论病人的病情,加强判断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