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病38例的临床疗效
- 格式:pdf
- 大小:1.50 MB
- 文档页数:1
中医药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性胃肠病的效果【摘要】中医药在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性胃肠病方面展现出显著效果。
通过调理人体阴阳失衡,中药可以抑制幽门螺杆菌的生长繁殖,减轻感染对胃肠道的损害。
中医药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疗法、针灸疗法等,可以有效缓解疼痛、恶心等症状。
中医药在预防幽门螺杆菌感染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与西医治疗相结合,中医药能够提高疗效,减轻副作用,更好地恢复胃肠功能。
综合以上,中医药治疗在缓解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性胃肠病症状、优势明显,值得在临床实践中进一步推广和研究。
【关键词】关键词:中医药,幽门螺杆菌感染,胃肠病,治疗,效果,原理,方法,症状缓解,预防,联合治疗,优势,缓解症状,优势推广,研究。
1. 引言1.1 背景介绍胃肠病是指涉及胃肠道结构和功能异常的疾病。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导致胃肠病的常见原因之一。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杆菌,能在胃内寄生并引起胃炎、溃疡等疾病。
幽门螺杆菌感染往往导致胃肠黏膜损伤、胃酸分泌异常,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中医药作为我国独具特色的传统医学,在胃肠病治疗中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中医药强调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治,通过调理人体阴阳平衡、气血运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相较于西医治疗,中医药治疗胃肠病的优势在于疗效温和、副作用少、病因病机综合分析,对病人的身心健康都有益处。
针对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性胃肠病,中医药的治疗方法多样,包括中药汤剂、针灸、推拿等多种治疗手段。
中医药能够从根源上调理人体的功能,缓解症状,提高机体免疫力,对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性胃肠病有着显著的疗效。
当前,中医药在胃肠病治疗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值得引起重视和进一步研究。
1.2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影响幽门螺杆菌(HP)是一种广泛存在于人类胃黏膜中的革兰氏阴性杆菌,其感染对胃肠道健康产生了重要影响。
HP感染通常通过口腔-口服途径引起,可以导致慢性胃炎和胃溃疡,并且被证实与胃癌的发生密切相关。
根据统计数据,全球有超过一半的人口感染了HP,其中大多数人无症状,但部分感染者可能出现胀气、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
中医药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性慢性胃炎研究进展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性慢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的胃肠道疾病,其发病率和流行病学特征与环境和人类遗传因素有关。
传统的西医治疗方法是采用胃肠道保护药、抗生素、质子泵抑制剂等药物治疗,但是随着抗生素滥用的增加,药物耐受性的产生和其他副作用的出现,患者对中医药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性慢性胃炎的需求越来越高。
近年来,中医药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性慢性胃炎的研究受到了广泛关注。
1. 胃炎用药常用的基本中药和中成药(1)黄连:具有清热解毒、降火止痛的功效,可治疗幽门螺旋杆菌引起的胃炎。
(3)厚朴:具有温胃止呕、降气逐饮的作用,能够改善胃肠功能。
(4)五味子:具有化湿燥、降逆平肝的作用,对保护胃肠黏膜有良好的作用。
(5)大黄:可以消除消化道的酸性物质,具有通便、解毒的功能。
(6)参附白芍汤:可以调和营卫、健脾胃,具有保护胃肠黏膜和改善胃肠动力的作用。
(1)中药治疗:研究表明,中药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性慢性胃炎的疗效高于西药,中药可以有效地缓解患者的症状,并可以缩短幽门螺旋杆菌的转阴期。
(2)针灸治疗:针灸是一种常用的中医治疗方法,可以调整人体机能,通过刺激经络和穴位来达到治疗目的。
研究发现,针灸治疗可以改善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性慢性胃炎的症状,缩短病程,并具有调节免疫功能、提高胃肠道运动能力的作用。
(3)拔罐治疗:拔罐是一种中医传统疗法,可以改善气血循环、加强机体免疫功能、改善胃肠运动,对生理失衡引起的病症具有很好的治疗作用,如胃胀、食欲不振、腹泻等。
(4)推拿按摩疗法:推拿按摩疗法可以促进胃肠蠕动,增强肠道功能,改善上消化道的自净能力,从而达到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性慢性胃炎的作用。
综上所述,中医药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性慢性胃炎具有优越性,中药可以缓解患者的症状并且能够缩短幽门螺旋杆菌的转阴期。
针灸、拔罐、推拿等中医治疗方法对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性慢性胃炎已经得到了很好的应用和发展,但是在使用中还需要注意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以期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和预防复发的效果。
中医综合方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临床效果中医综合方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首先需要明确病因病机。
中医认为,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主要是脾胃虚弱、湿热内蕴所致。
中医治疗的首要目标是调整脾胃功能、清热祛湿。
一、中药治疗中医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常用中药有健脾化湿药、清热解毒药和增强胃黏膜保护药。
常用的药物有香砂养胃丸、清热解毒口服液、六味地黄丸等。
这些药物能够调理脾胃、清热解毒、保护胃黏膜,对于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具有良好的效果。
二、针灸疗法针灸疗法作为中医的重要治疗手段,在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中也有良好的应用。
常用的穴位有足三里、中极、内关等。
针灸治疗可以调整脾胃功能、清热解毒、增强免疫力,对于缓解胃痛、恶心、呕吐等症状有明显效果。
三、中医饮食疗法中医饮食疗法是中医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重要方法。
中医饮食疗法强调合理搭配食物,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多食用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粥、稀饭、蔬菜等。
合理的饮食结构可以缓解胃部不适,减轻胃部负担,有利于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康复。
四、中医运动疗法中医运动疗法是中医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辅助方法。
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身体的血液循环,增强免疫力,提高脾胃功能,对于缓解胃痛、消化不良等症状有积极作用。
常用的中医运动疗法有太极拳、气功、八段锦等。
通过综合运用中药治疗、针灸疗法、中医饮食疗法和中医运动疗法等方法,中医综合方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已经取得了一定的临床效果。
在临床实践中,中医综合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胃部不适、胃痛、恶心、呕吐等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而且,与常规的抗生素治疗相比,中医综合治疗更加安全、无毒副作用,具有较低的复发率和较好的长期疗效。
中医综合方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中医综合方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临床效果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的胃部疾病,其主要症状包括胃痛、消化不良、胃酸倒流等。
传统的治疗方法多以抗生素为主,但因长期使用抗生素容易导致耐药性和胃肠道不适等副作用,因此近年来中医综合方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备受关注。
本文将就中医综合方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
中医综合方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主要思路包括清热解毒、调理脾胃、改善肠道微生态等。
具体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中草药治疗、针灸、推拿、气功及艾灸等。
中医认为,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属于中焦湿热瘀滞、脾胃虚弱等病证,因此治疗时首先要清热解毒、调理脾胃,同时改善整体的体质,增强机体的免疫力。
在中草药治疗方面,一些常用的草药有黄连、苦参、白芍、山楂、陈皮等,这些草药具有清热解毒、调理脾胃的作用,可以帮助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患者缓解症状、缩短病程。
针灸、推拿、气功及艾灸等中医疗法也被广泛应用于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治疗中。
针灸可以调理脾胃、活络气血,推拿可以理气活血、通络止痛,气功可以调和脾胃、增强体质,艾灸可以温经散寒、祛湿化痰,这些中医疗法都可以改善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患者的症状,提高治疗的有效率。
改善肠道微生态也是中医综合方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一个重要环节。
中医认为,肠道微生态失衡是导致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重要原因,因此调整肠道菌群,恢复肠道微生态平衡对于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至关重要。
中医综合方法包括适当饮食调理、膳食疗法、益生菌补充等,可以帮助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患者恢复健康的肠道菌群,加速幽门螺杆菌的清除,降低复发率。
在临床实践中,中医综合方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临床观察发现,采用中医综合方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除了能有效缓解患者的胃痛、消化不良等症状外,还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而且,中医综合方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疗效具有较为持久的特点,患者在治疗后并不容易出现复发的情况。
中医药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性胃肠病的效果
一、中医药的作用机制
幽门螺杆菌感染所引起的胃肠病主要是因为菌体产生的毒素和致病因子导致胃酸分泌
过多、胃粘膜组织损伤和免疫反应异常等。
中医药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性胃肠病的作
用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抑制幽门螺杆菌的生长,改善胃肠道微环境,增强胃黏膜
抵抗力,调节免疫功能和改善消化功能等。
二、中医药的治疗方法
1.中药口服治疗:中药口服治疗是中医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性胃肠病的常用方法。
常用的中药有黄连、苍术、黄柏等具有抗菌和抑制胃酸分泌等作用的药物。
研究表明,这
些中药可以抑制幽门螺杆菌的生长和降低胃酸分泌,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症状和胃黏膜的损伤。
3.针灸治疗:针灸治疗是中医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性胃肠病的另一种方法。
通过
刺激特定穴位,调节患者的胃肠道功能和免疫功能,改善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肠病的症状
和胃黏膜的损伤。
研究表明,针灸治疗可以显著改善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肠病患者的症状
和生活质量。
三、中医药治疗效果
中医药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性胃肠病的效果被广泛认可。
相关研究表明,中医药
治疗可以显著减少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阳性率和改善患者的胃肠症状。
一项对中医药治疗幽
门螺杆菌感染相关性胃肠病的临床研究发现,中药口服治疗和针灸治疗对于减少幽门螺杆
菌感染的阳性率和改善症状均有显著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中医药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性胃肠病的效果可能因个体差异和治
疗方法的选择不同而有所不同。
中医药治疗需要较长时间的治疗周期和持续的管理,患者
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并定期复查。
中医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病的临床疗效分析发布时间:2022-11-30T08:02:32.346Z 来源:《医师在线》2022年7月14期作者:杨德永[导读] 研究分析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病患者的中医治疗效果。
杨德永(桓台县马桥镇中心卫生院;山东桓台256400)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病患者的中医治疗效果。
方法:本次实验跨越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这一时间段,研究人员对84例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病患者进行研究。
将双盲对照原则作为本次实验所选患者的分组依据,在对照组及实验组所选患者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分别采用西医治疗方案、中医治疗方案,在本次实验中,两组患者接受相同水平的护理。
记录对照组及实验组不良反应出现情况、治疗总有效率,并实施对比分析。
结果:对照组及实验组所选患者中分别有6人及1人出现不良反应,占比分别为14.29%及2.38%,组间患者不良反应出现概率相关数据之间存在着不容忽视的差距,(p<0.05);对照组及实验组所选患者治疗效果优异及治疗效果一般的人数分别为32人及39人,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6.19%及92.86%,组间对应数据之间的差异是不容忽视的,(p<0.05)。
结论:在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病患者治疗过程中中医治疗的应用效果明显优异西医治疗。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病;中医治疗;治疗总有效率前言:在西医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多是借助抗菌药物对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病患者进行治疗,难以根治患者病情,且容易出现耐药性问题。
当前形势下,中医治疗在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病治疗中受到了较高的关注,笔者在本文中研究分析了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病患者的中医治疗效果,并对比了西医治疗及中医治疗的表现,以期能够帮助医护人员优化调整后续胃部治疗方案。
详细内容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实验将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期间本院就诊的84例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病患者作为实验对象。
中医药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性慢性胃炎研究进展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性慢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的胃病,其发病率逐年增加。
传统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使用抗生素和质子泵抑制剂。
由于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导致耐药菌株的产生,并且长期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可能会产生一些副作用,因此人们对中医药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性慢性胃炎的研究逐渐增多。
1. 中药抗菌活性研究:许多中药被发现具有抗幽门螺旋杆菌活性,如火麻仁、金钱草、桑白皮等。
研究人员通过体外实验和动物实验探究中药对幽门螺旋杆菌的抑制作用和机制,为中药的临床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2. 中药抗菌机制研究:中药对幽门螺旋杆菌的抗菌作用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中药中活性成分的抑菌机制、对细菌膜脂质的破坏、对毒力因子的抑制等。
研究人员通过分离中药中的活性成分并研究其抗菌机制,为中药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性慢性胃炎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3. 中药与抗生素联合治疗的研究:由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耐药性日益增加,中药与抗生素联合治疗成为一种重要的治疗方法。
研究人员通过比较中药与抗生素联合治疗与单独使用抗生素的疗效,探讨中药对抗生素的协同作用和增强抗菌活性的机制。
4. 中药对胃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长期使用抗生素和质子泵抑制剂可能会对胃黏膜造成损伤。
中药被发现具有一定的胃黏膜保护作用,如芦荟、三七、甘草等。
研究人员通过体外实验和动物实验探究中药对胃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和机制,为中药治疗胃炎提供了新的思路。
中医药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性慢性胃炎的研究在抗菌活性、抗菌机制、联合治疗和胃黏膜保护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由于中医药涵盖的成分众多、药效复杂,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解析其治疗作用机制,并进行临床实验验证其安全性和疗效。
相信未来会有更多的研究成果为中医药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性慢性胃炎提供更好的指导和临床应用。
中医药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性胃肠病的效果幽门螺杆菌感染是一种常见的胃肠疾病,与胃炎、消化性溃疡等胃肠病密切相关。
中医药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性胃肠病已经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并且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中医药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性胃肠病的原理主要是通过调整人体的内部环境,提高人体免疫力,从而消除病因。
中医药治疗的重点在于整体调理,通过辨证施治,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采取相应的中药治疗方案,以达到病因与病机、整体与局部的统一。
中医药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性胃肠病常用的中药有白术、茯苓、厚朴、山楂等,这些中药具有温中健脾、理气和胃、清热解毒等功效,能够调整胃肠道的功能,增强胃肠道的自愈能力。
研究表明,中药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性胃肠病的效果较好。
中药具有一定的抗菌作用,能够直接抑制幽门螺杆菌的生长和繁殖,从而减少幽门螺杆菌的感染。
中药能够改善胃肠道的黏膜屏障功能,增强黏膜的自愈能力,减少胃肠道的炎症反应。
中药还能调节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机体的抵抗力,促进幽门螺杆菌的清除。
在临床实践中,中医药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性胃肠病通常是和西医药治疗相结合来使用,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西医药主要是通过使用抗生素来杀灭幽门螺杆菌,中医药则通过调整人体内部环境,提高机体的自愈能力,以及促进幽门螺杆菌的清除。
在临床的应用中,中医药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性胃肠病确实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中医药的疗效主要体现在改善胃肠道的症状,减轻胃痛、消化不良等不适感,促进伤口愈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中医药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性胃肠病的效果较好。
中医药治疗是一种综合调理的方法,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选择适宜的中药治疗方案。
中医药治疗需要一定的时间来发挥作用,患者需要坚持治疗,遵守医嘱,合理调整饮食和生活习惯,以加速病情的缓解和康复。
・116・中国实用医药2019年9月第14卷第25期China Prac Med,Sep2019,Vol.14,Nc.25中医药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性胃肠病的效果郝志玲【摘要】目的分析中医药治疗幽门螺杆菌(Hp)感染相关性胃肠病的效果。
方法119例Hp感染相关性胃肠病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差异分为对照组(56例)与观察组(63例)。
对照组接受西医治疗(奥硝醴、克拉霉素联合奥美拉哩治疗),观察组接受中医治疗(健胃愈疡片联合奥美拉睦治疗)。
比较两组疗效、症状改善时间、Hp转阴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24%高于对照组的82.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o观察组恶心改善时间(5.77士1.52)3,腹痛改善时间(4.92±1.35)d、饱胀改善时间(6.06±1.43)d均短于对照组的(9.69±1.59).(8.04±1.43),(9.09±1.57)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
观察组Hp转阴率93.65%高于对照组的73.2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57%;观察组稍低于对照组,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结论健胃愈疡片用于Hp感染相关性胃肠病治疗,作用迅速,且疗效显著。
[关键词】健胃愈疡片;中医药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性胃肠病DOI:10.14163/ki.11-5547/r.2019.25.066作为一种常见的革兰阴性菌,Hp感染是多种胃肠道疾病的主要诱因⑴。
Hp感染相关性胃肠病发病率的升高对临床治疗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近年来,临床对中医理论作用及价值的深入研究与挖掘使得中医药治疗逐渐得到了良好普及。
为了分析中医药治疗的价值,本研究针对119例患者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于2017年7月~2018年9月收治的119例Hp感染相关性胃肠病患者为研究对象。
中药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病的疗效分析摘要: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病是消化内科临床常见的疾病之一,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有严重的影响。
当前该疾病的治疗以西药为主,但很多研究和临床实验表明利用西药进行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病的治疗,常常致使患者出现恶心、皮疹和头痛等诸多不良反应,而且治疗效果并不十分显著。
相关研究指出对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病患者采用中药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提高疾病的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
因此笔者探讨中药在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病;西药;中药一、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4月~2018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32例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在征求其同意后,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患者66例,对照组男性患者36名,女性患者30名,患者年龄集中在24~67岁之间,病程3-6个月。
实验组男性患者35名,女性患者31名,年龄集中在23~67岁之间之间,病程3~6个月。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治疗方法治疗过程中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治疗过程中使用的治疗药物为奥美拉唑肠溶胶囊,用药方式为口服,每天用药一次,一次用药一粒,连续用药3个疗程,每个疗程时间为6d。
实验组患者采用中药进行治疗,针对不同中医诊断症状患者采取不同的治疗方式。
其中实验组患者经中医诊断分为肝胃郁热型、肝气犯胃型、脾胃虚寒型和阴虚胃燥型,分别人数为15、17、17和10。
肝胃郁热型患者治疗应用的中药为化肝煎合左金丸加减。
肝气犯胃型患者治疗应用的中药以柴胡疏肝散为主。
脾胃虚寒型患者治疗应用的中药以扶阳助胃汤为主。
阴虚胃燥型患者治疗应用的中药为麦门冬汤加味。
上述中药均是用水煎煮后服用,一天分两次进行服用,早上和晚上各一次,每次为1剂,均为饭前服用,连续服用四周。
1.3评价标准为有效评对照组和实验组患者不同治疗方式下治疗效果的差异,本研究采用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两个评价标准进行评价。
中药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病的疗效观察宁文虹(河南科技学院医院,河南 新乡 453000)【摘要】目的 探讨中药在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2016年4月~2018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32例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在征求其同意后,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中药进行治疗。
结果 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4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27%,其中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 中药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病具有很好的应用效果,非常难值得在本院和其他医院进行临床推广。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病;西药;中药【中图分类号】R57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8803.2019.1.14.02Therapeutic effec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n gastropathy caused by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Ning Wen-hong(Henan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ospital,Henan Xinxiang 453000,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Chinese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 gastropathy. Selection methods: April 2016 - April 2018 in our hospital for treatment of 132 patients with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us stomach problems as the research object,after the permission,divided the patients into control group and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 the treatment group were treated by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Results The total therapeutic efficiency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95.45%,and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was 77.27%.The total therapeutic efficiency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result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Conclusion Chinese medicine has a good application effect in the treatment of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 gastropathy.【Key words 】Helicobacter pylori-infected gastropathy;Western medicine;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病是消化内科临床常见的疾病之一,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有严重的影响。
中医药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性胃肠病的效果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是一种在胃黏膜中生存的螺旋状细菌,它与胃炎、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等胃肠疾病密切相关。
虽然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在一些人群中并不会引起任何不适,但在另一些人中,它可能会导致胃痛、溃疡和其他严重的胃肠疾病。
传统的中医药治疗方法被证实对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性胃肠病有着良好的治疗效果。
本文将探讨中医药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性胃肠病的效果。
一、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肠病的关系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肠疾病的关系已经被广泛研究和证实。
广泛的流行病学调查和病例对照研究表明,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慢性胃炎、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的主要致病因子。
幽门螺杆菌感染还与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胃癌等胃肠疾病密切相关。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清除对于预防和治疗这些胃肠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中医药认为,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性胃肠病是由于脾胃失调、湿热蕴结、气滞血瘀等多种因素引起的。
而中医药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性胃肠病的主要方法是调和脾胃、清热利湿、行气活血。
中医药认为,胃肠疾病的根本问题是脾胃失调,调理脾胃是治疗胃肠病的首要任务。
中医药注重平和肝胆、利气行滞、清热解毒,以及抑菌消炎。
在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性胃肠病时,中医药往往会选择一些具有理气健脾、清热解毒、抑菌消炎作用的药物进行治疗。
1. 中药治疗中医药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性胃肠病的主要方法是中药治疗。
传统中医药认为,一些具有清热解毒、理气健脾、抑菌消炎作用的中药可以清除幽门螺杆菌,改善胃肠道环境,减轻炎症反应,修复黏膜,从而达到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性胃肠病的效果。
黄芪、炙甘草、山药等中药被广泛应用于治疗这类疾病。
中医药也注重辨证施治,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特点来调配中药,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2. 饮食调理中医药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性胃肠病还注重饮食调理。
中医药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性胃肠病的效果胃肠病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其中幽门螺杆菌感染导致的胃肠病在临床上占有相当比例。
幽门螺杆菌感染会引起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疾病,给患者带来痛苦和困扰。
针对这一问题,中医药在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性胃肠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疗效。
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中医药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性胃肠病的效果。
一、中医药对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认识1.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病因病机幽门螺杆菌(HP)是一种革兰氏阴性菌,主要寄存在胃黏膜上皮层和黏液层中,其感染可以引起胃黏膜的炎症,甚至导致溃疡的形成。
中医认为,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主要病因是外感邪毒,损伤人体正气。
长期不良饮食习惯、生活作息不规律以及情绪压力等因素也会导致胃肠功能失调、脾胃气机不畅,从而为幽门螺杆菌感染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肠病有着密切的关系。
它可以引起胃粘膜的慢性炎症,使胃酸分泌增加,胃黏膜保护层破坏,致使胃黏膜受到侵害,从而导致胃炎、溃疡等疾病的发生。
幽门螺杆菌感染还可影响胃肠道内环境,进而导致腹痛、便秘、腹泻等胃肠症状。
1. 调理脾胃气机中医认为,脾胃是人体消化吸收的重要器官,脾胃气机通畅对于保持胃肠道正常功能至关重要。
调理脾胃气机是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性胃肠病的主要方法之一。
通过中药调理,改善脾胃功能,增强消化吸收能力,从而减轻胃肠道的病变。
2. 清热解毒幽门螺杆菌感染导致的胃炎、溃疡等疾病常伴有炎症反应,因此清热解毒也是中医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中药清热解毒,可以降低胃肠道炎症水平,减轻病情。
3. 修复胃黏膜胃黏膜受到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损害,需要及时修复。
中医药中有多种药物可用于修复胃黏膜,如黄连、苦参、连翘等,这些药物具有很好的修复胃黏膜的作用,可以加速胃黏膜的愈合进程。
4. 调整饮食习惯中医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性胃肠病还包括调整患者的饮食习惯。
中医强调饮食清淡,避免生冷油腻食物,多吃易消化的食物,有助于减轻胃肠道负担,促进康复。
中医综合方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临床效果胃炎是指胃黏膜炎症性病变,常见的病因之一为幽门螺杆菌感染。
目前,常规治疗以抗生素为主,但抗生素的长期使用可能会导致耐药性和药物副作用。
因此,中医综合方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对于提高治疗效果、减少药物副作用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首先,中医药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具有独特的优势。
中医药多从整体出发,关注人体自身防御机制和调节体质。
中医看待胃炎是有多种原因导致的复杂疾病,不仅仅是幽门螺杆菌的缘故,而幽门螺杆菌是导致胃炎的常见原因之一。
中药中有许多具有抗菌、免疫调节等作用的药物,可以调节机体免疫、改善胃肠道环境。
例如,黄连、黄芩等常见中药均具有明显的抑菌作用,且不易产生耐药性。
同时,还有很多茶叶、水果和蔬菜、海鲜等食物也具有抗菌作用,如橙皮、柚子、菠菜等。
其次,针灸治疗胃炎在临床上应用广泛,其疗效确切。
针刺穴位能够调节内脏的气血运行、调整整个人体的防御机制,进而达到消炎、止痛、改善胃功能的作用。
常用的穴位包括足三里、中脘、千金、太冲等。
临床研究表明,对于胃炎引起的腹痛、食欲下降、消化不良等症状,针灸治疗能够极大地改善患者的症状。
而且,针灸疗法具有副作用少、疗效快、操作简明的特点,患者也更容易接受。
第三,中医养生方面的建议可以改善胃肠环境、增强人体免疫力。
调整饮食习惯是十分重要的,尽量避免生冷、熏炸、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多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及膳食纤维的食物,如内脏、豆腐、香菇、苦瓜、莴苣等。
此外,经常运动、适量休息、心情愉快、保持良好卫生习惯,也是预防和改善胃炎的重要措施。
最后,中医综合方法需要强调,临床治疗时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治疗方案也因人而异。
针对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治疗,要综合考虑药物、针灸、饮食调节等多种治疗手段,结合临床症状进行综合治疗。
治疗应当符合中医整体观念的标准,强调相辅相成、以整治治疗为主。
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判断和调整治疗方案,以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中药汤剂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病临床效果
孙燕
【期刊名称】《中国社区医师》
【年(卷),期】2018(034)021
【摘要】目的:探讨中药汤剂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病的效果.方法:收治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病患者84例,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2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予以中药汤剂治疗.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汤剂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病的临床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总页数】2页(P101,103)
【作者】孙燕
【作者单位】833400 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人民医院中西医结合内科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中医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病临床效果观察 [J], 郑统跃
2.探讨中医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病临床效果 [J], 高建
3.理气和胃清幽汤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病临床疗效及对幽门螺杆菌清除率的影响分析 [J], 季菊萍
4.中医药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病的临床效果分析 [J], 曾文
5.中医药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病的临床效果分析 [J], 曾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Electronic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 Literature
2019 年第 6 卷第 47 期2019 Vol.6 No.47
95
中医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病38例的临床疗效
杨 军
(镇雄县中医院,云南 昭通 657200)
【摘要】目的 探讨中医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 回顾分析38例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中医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
结果 观察组的转阴率、胃痛缓解时间、泛酸缓解时间及过敏反应发生率均好于对照组(P <0.05)。
结论 中医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病的疗效突出,安全性可靠,适于广泛推广。
【关键词】中医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胃病;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2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8242.2019.47.95.01
大量的临床研究已经证实,幽门螺杆菌是诱发一系列胃病的重要诱因,由于幽门螺杆菌感染率极高,因此需要引起广泛的重视[1]。
一般情况下,胃病患者的病情发展与幽门螺杆菌具有密切的相关性,幽门螺杆菌阳性会进一步加重病情,同时也是致癌的重要风险因素[2]。
目前临床上针对幽门螺杆菌引起的胃部疾病治疗,主要以抗生素,而本研究通过采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同样取得了满意的 效果。
1 资料和方法
1.1 基本资料
随机选择38例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试验的开展时间为2016年7月~2018年7月。
观察组中男11例,女8例;患者的年龄在22~75岁,平均年龄为(42.30±3.51)岁。
对照组中男12例,女7例;患者的年龄在22~76岁,平均年龄为(42.16±3.17)岁。
两组患者的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 >0.05)。
1.2 方法
观察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抗生素治疗,包括克林霉素和
阿莫西林,克林霉素每次0.3 g ,每天2次;阿莫西林,每次0.5 g ,每天2次,同时应用奥美拉唑,每次20 mg ,每天1次。
观察组患者则给予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对于存在肝胃郁热型胃病,选用化肝煎合左金丸加减治疗;对于肝气犯胃型胃病,选用柴胡疏肝散治疗;对于脾胃虚寒型胃病,选用扶阳助胃汤治疗;对于阴虚胃燥型胃病,并采用麦门冬汤加味治疗。
上述药物用水煎服每日分两次饮用,两组患者均治疗2~3周,评价两组患者的疗效指标。
1.3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的幽门螺杆菌转阴率、不良反应发生率、胃痛、泛酸等症状改善时间等。
常见不良反应包括皮疹、肝/肾功能损害等。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计量资料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使用x 2
检验。
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观察组的转阴率、胃痛缓解时间、泛酸缓解时间及过敏反应均好于对照组(P <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疗效比较
组别例数幽门螺杆菌转阴率症状缓解
不良反应发生率
胃痛缓解时间泛酸缓解时间过敏反应(皮疹)肝功指标异常观察组1916(84.21%) 3.25±1.20 2.01±1.023(15.79%)1(5.26%)对照组19
12(63.165) 6.54±2.02 4.54±0.947(36.84%)1(5.26%)P 值
P <0.05
P <0.05
P <0.05
P <0.05
P >0.05
3 讨 论
幽门螺杆菌进入胃部后,会破坏胃黏膜组织,降低胃黏膜的防御和修复能力,并可能会增加胃泌素和胃酸分泌,使得患者出现一系列的不适症状。
常规的抗生素治疗胃溃疡的效果并不明显,阿莫西林与克林霉素均是临床上应用极为广泛的抗生素,二者均对幽门螺杆菌有一定抑制作用,但随着疾病的延长,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远期复发率较高。
中医在胃部疾病的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通过对患者进行辨证治疗,对于存在肝胃郁热型胃病,选用化肝煎合左金丸加减治疗,化肝煎合左金丸加减方具有清热解郁、柔肝止痛的功效;对于肝气犯胃型胃病,选用柴胡疏肝散治疗,柴胡疏肝散具有疏肝理气和胃止痛的功效;对于脾胃虚寒型胃病,选用扶阳助胃汤治疗,扶阳助胃汤具有散寒解通、养脾健胃的功效;对于阴虚胃燥型胃病,采用麦门冬汤加味治疗,麦门冬汤加味方具有滋阴生津、和胃止痛的功效。
本研究中,观察组的转阴率、胃痛缓解时间、泛酸缓解时间及过敏反应均好于对照组(P <0.05),全部患者的不良发应均在停药后好转,目前均已康复,该结果提示中医辨证疗法在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病治疗中具有较好的抗菌效果,能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较好的临床安全性。
综上所述,中医疗法在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肠道疾病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针对患者的病情给予辨证施治,有助于提升疾病的治疗效果,具有广泛的推广意义。
参考文献
[1] 赵承海.中医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病98例的临床疗效[J].双
足与保健,2017,26(21):170-171.
[2] 刘建明.中药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病的疗效观察[J].光明中
医,2012,27(5):943-944.
本文编辑:吴 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