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钱币鉴定
- 格式:docx
- 大小:27.20 KB
- 文档页数:9
古钱币鉴定
是:
“用科学的方法来分析、辨别历代钱币的真伪、铸作时代、流通区域、版别、币值、特征、形制变化和冶炼成分等”(见《古钱的鉴定和保养》上海:
xx翻译出版公司,
1985年11月)。
真伪,就是通过研究和分析,确定古钱币真或伪的性质。这是一个首要的课题。
铸作时代,是指古钱币的时代定位和朝代的归属。
流通区域,是指古钱币交换过程中使用通行的地域范围。
版别,是指在铸造过程中形成的古钱币钱体形态和钱文特征。
币值,是指某一种类或者某一枚古钱币在形制、钱文方面所特有的时代征象和个体征象。
形制,是指古钱币的铸造工艺和造型。
冶炼成分,是指古钱币的金属材料属性,例如青铜、黄铜、白铜、或者铁、铅等。
鉴定内容的各个方面虽侧重不同,但对鉴别古钱币的真伪来说,应视为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要从不同角度综合研究来确定一枚古钱币是真或是伪。
就钱币学来说,主要是古钱币本身在形制和钱文上的时代特征和个体特征,亦就是古钱币实物的历史痕迹和自身独有的特点。例如空首布,既有其先秦时期的时代特征,而各种空首布又有其在造型和钱文方面自身的特点。
与此同时,在鉴定中又不能仅仅囿于古钱币具体实物形态。要加强对货币史及考古学等方面知识的学习和运用,考察古钱币的历史背景,这将会有助于古钱币鉴定依据的可靠性和真实性。例如:
五代时期所铸的“天福元宝”钱,存世数量稀少,且多呈铸造不精、铜质昏暗、大小不一、钱文各异的特征。依史载:
后晋天福三年十一月,“置令三京邺都诸州府无问公私,应有铜者,并许铸钱,以天福元宝为文,左环读之。”天福四年,又因“公私铸钱,近多铅锡相兼,缺薄小弱,有违条例”,对今后私铸钱“禁依旧制”(《五代会要*泉币集》和《旧五代史》)。这一无问公私,放民便铸的史实,对存世钱币的上述特征及其成因是一个有力的印证。
“伪,非真也;辨,别也,谓考问得其定也。”(《说文解字》)辨伪,即经过研究考证来确定伪者的不真实性。本书所讲的辨伪,是指对大量伪造的古钱币进行综合分析,来揭示其制作方法和特征,并由之来探讨辨别伪古钱币的方法及步骤。
古钱币的做伪,是指那些进入收藏领域,以谋取利益为目的的仿制、改造、臆造古钱币的行为。限于本书的主旨,这里仅就中国历代金属铸币的做伪现象进行探讨和研究。
古钱币的做伪目的,主要分为以下三种:
1.迎合收藏者求珍、求罕的心理,仿制历代钱币中的珍罕稀缺及名誉品。例如:
“国宝金贵直万”,铸行于新莽期间,存世极罕{图67
(1)——伪莽“国宝金贵直万”面、背高5.8厘米
(2)——真莽“国宝金贵直万”,面高6厘米}。
2.迎合收藏品者求全、求奇的心理,臆造一些根本没有铸行过的年号钱或根本不存在的版别出谱品。
例如:
“皇祐元宝”。北宋仁宗皇年间,史料未曾记载铸行钱币,亦未曾发现过有可靠记载的出土品,但冠以“皇祐”年号的钱币却多次出现,经鉴定无一真品{图68——伪宋“皇祐元宝”,面、背径2.3厘米}。
3.迎合初集币者的大量需求,仿制一些较为少见但并不珍惜胡钱币。例如:
“xxxx”背“十一两”。
这是明代天启年间所铸的当十钱。存世量不是很少,但由于集币爱好者迅速增多,寻得一枚已成不易,近年来发现有相当数量的伪品充斥于古玩市肆{图69——伪明“天启通宝”背“十一两”,面、背经4.4厘米}
4.钱币谱录中有一种称作“后铸”的钱币,多铸于宋、元时期,这种钱币一般是当时为了追溯先代遗风或出于审美赏玩的需求而制作的,亦参与货币流通,既不同于上面提到的伪制品,亦不同于下面述及的“私铸”钱。因其铸造精美、风格独特,同样受到收藏者的喜爱,这些铸币属于伪制钱币的范畴。例如:
“大观通宝”,于北宋徽宗大观年间始铸,以宋徽宗亲笔书写的瘦金体为文,并不鲜见。然金元时期亦铸“大观通宝”钱,钱文变体,存世无多[图70——真“大观通宝”(后铸),面、背径2.8厘米]“私铸”现象从铸币产生以来就随之出现了,在大多数历史时期都是被明令禁止的,因其产生的主体不是官家,称其为“伪钱”。但是,这些“私铸”钱币又确确实实地参与了历代的流通,作为一种客观存在,亦有人对其进行收集和研究。“私铸”钱币和我们所探讨的古钱币做伪,在概念上是完全不同的{图71
(1)——真莽“大泉五十”(私铸),面径1.9厘米;
(2)——真莽“大泉五十”(官铸),面径2.6厘米;
(3)——真唐“乾元重宝”(私铸),面、背径2.5厘米;
(4)——真唐“乾元重宝”(官铸),面、背径
3.3厘米;
(5)——真宋“崇宁重宝”(私铸),面径2.7厘米;
(6)——真宋“崇宁重宝”(官铸),面径3.5厘米;
(7)——真宋“绍兴元宝”(私铸),面径2.4厘米;
(8)——真宋“绍兴元宝”(官铸),面径2.5厘米}。
古钱币做伪究竟产生于何时,目前泉界还无确切的定论,所能见到明确是伪做品的,较早大约是清代乾隆、嘉庆时期的制品。这一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中的“太平盛世”之一,亦是金石学发达的时期,当时收藏考据之风盛行全国,名家辈出,各种古董文玩和古钱币的做伪亦相应增加{图72
(1)——伪战国“一珠重一两十二”,面、背径3.6厘米;
(2)——真战国“一珠重一两十四”,面、背径4厘米}。乾嘉以来直至民国期间,不同朝代、不同品类的伪品相当多。近年来,各地收藏热潮再起,古钱币做伪之风又盛,加之技术手段的进步,做伪的水平亦越来越高,其势已压乾嘉时期。
古钱币的做伪因趋利而为之,他不仅不利于古钱币的保护与研究,而且有碍于收藏之道,严重危害了收藏者的利益。为此,学术界、收藏者的朋友,需对钱币学这一辨伪课题加以探索和研究,去伪存真,进一步弘扬民族货币文化。
一、翻铸
翻铸是古钱币做伪常见的方法,因其铸造方法和隋唐以来的钱币铸造工艺相近,有些是用熔化当时的铜钱和选用真钱作母钱模来伪铸当时的稀见品,不易辨别。再加上掌握这种技术的工匠各地都易找到,耗费工本亦不多,所以用此法作伪的钱币到处可见。
翻铸的钱币普遍两点漏洞可寻:
①铸后打磨加工的痕迹。古代铸币重于流通的实用性。先秦铸币不加修整,若有加工痕迹,反而不真;隋唐以后铸币,经过整批加工而留下的痕迹,往往自然流畅,粗糙之中显出明快,精心品味则有“大手笔”的味道。而伪做品多是单枚铸造,单枚打磨加工,其痕迹细腻但拘谨,钱面和内外边廓重于修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