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人教版选修二第四单元 化学与技术的发展 学业分层测评14 word版含解析
- 格式:doc
- 大小:206.71 KB
- 文档页数:7
《化学与技术的发展》单元检测1.下列关于油脂的叙述错误的是()
A.油脂在酸性条件下的水解可得到氨基酸和甘油
B.利用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可以生产甘油和肥皂
C.用热的纯碱溶液去油污效果更好
D.硬水使肥皂去污能力减弱是因为发生了沉淀反应
【解析】油脂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和甘油,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盐和甘油,A错误,B正确。
热的纯碱溶液碱性更强,使油污水解完全,去污效果更好,C正确。
肥皂与硬水中的Ca2+、Mg2+反应生成沉淀,D正确。
【答案】 A
2.下列关于合成洗涤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合成洗涤剂分子中含有亲水基和憎水基
B.合成洗涤剂不适合在硬水中使用
C.合成洗涤剂能造成水体污染,使水质变坏
D.合成洗涤剂去污能力强
【解析】合成洗涤剂分子中含有亲水基和憎水基,去污能力比肥皂强,但其含有的含磷化合物会造成水体污染,使水体富营养化,硬水对合成洗涤剂的使用没有影响(硬水中使用肥皂时会因生成沉淀而降低洗涤效果)。
【答案】 B
3.市场上有一种加酶洗衣粉,即在洗衣粉中加入少量的碱性蛋白酶,它的催化活性很强,衣物的汗渍、血迹以及人体排放的蛋白质油渍等遇到它,皆能水解而除去。
下列衣料中不能用加酶洗衣粉洗涤的是()
①棉织品②毛织品③腈纶织品④蚕丝织品
⑤涤纶织品⑥尼龙织品
A.①②③B.②④
C.③④⑤D.②③⑤
【解析】②④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故不能用加酶洗衣粉洗涤。
【答案】 B
4.油脂皂化后,使肥皂和甘油从混合物里充分分离,可以采用()
①分液②蒸馏③过滤④盐析⑤渗析
A.①②B.③④
C.②③④D.②③⑤
【解析】为了使高级脂肪酸钠从皂化后的反应液中析出,须加入食盐以降低其溶解度而发生盐析;再过滤可得高级脂肪酸钠;但甘油溶解在下层的水溶液中,其沸点与水差别较大,可用蒸馏法分离得到。
【答案】 C
5.下列关于精细化学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表面活性剂用量很少,却能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性能,故素有“工业味精”之称
B.在泡沫灭火器中添加表面活性剂可以提高灭火效果
C.精细化学品具有品种少、批量小、产值高的特点
D.出售精细化学品,与其说是出售产品,不如说是出售技术
【解析】精细化学品具有品种多、批量小、产值高的特点;精细化工具有技术密集、附加值高等特点。
【答案】 C
6.下列物质中不符合分子的一端亲水,另一端亲油的是()
A.C17H35COONa
B.CH3CH2CH3
D.CH3—(CH2)n—COO-
【解析】表面活性剂的基本性质是具有极性基团(亲水)和非极性基团(亲油)。
烃基是非极性基团能亲油,而酸根为极性基团能亲水,故A、C、D符合上述性质。
【答案】 B
7.下列产品的使用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的是()
A.含磷洗衣粉B.酒精
C.氟利昂D.含汞电池
【解析】含磷洗衣粉的使用会使水体富营养化,引起藻类疯长,产生“水华”或“赤潮”;氟利昂的排放会破坏臭氧层;含汞电池的使用和随意丢弃,会污染土壤和水源。
【答案】 B
8.咖喱是一种烹饪辅料,若白衬衣被咖喱汁玷污后,用普通肥皂洗涤该污渍时会发现,黄色污渍变为红色。
经水漂洗后红色又变为黄色。
据此现象,你认为咖喱汁与下列何种试剂可能有相似的化学作用()
A.品红溶液B.石蕊溶液
C.氯水D.KI-淀粉溶液
【解析】此题考查对肥皂性质的掌握和对酸碱指示剂的认识,错误在于不会把已学知识和题目中提供的新情景联系起来。
已学知识为肥皂溶液显碱性,咖喱汁遇肥皂溶液变为红色,经水漂洗后溶液显中性,又变为黄色,这说明咖喱汁遇碱性溶液显红色,遇中性溶液显黄色,这类似于酸碱指示剂遇酸碱溶液后的颜色变化。
故咖喱汁与石蕊溶液可能有相似的化学作用。
【答案】 B
9.下列关于生产、生活中的化学问题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工业上,通常将油脂跟碱共热水解制肥皂②糯米中的淀粉一经水解就能酿造成酒③市场销售的洗涤剂的主要成分是对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它能洗去餐具上的油污,主要发生化学变化
A.①B.②③
C.①③D.①②
【解析】淀粉在酶的作用下先转化为麦芽糖,再转化为葡萄糖,葡萄糖受到酒曲里的酒化酶的作用,才能变成酒精。
洗涤剂的去污原理发生的是物理变化,无新物质生成。
【答案】 A
10.关于洗发剂选择不正确的是()
A.洗发剂泡沫要丰富,并且易于冲洗
B.洗发剂必须不刺激头发,不引起头皮发痒
C.洗发剂应选择碱性较强的,以利于洗去污垢
D.洗发剂使用后头发易于梳理
【解析】长期使用碱性较强的洗发剂,易使头发失去光泽,发硬变脆。
【答案】 C
[能力提升]
11.有机磷农药具有药效高、在环境中残留时间短等许多优点,在农业上被普遍使用,但有机磷农药毒性强,使用不当易使人畜中毒。
下面是两种有机磷农药主要成分的分子的结构简式。
(1)若在使用过程中不慎接触了敌敌畏或甲胺磷农药,立即用肥皂反复擦洗可避免中毒,其原理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误食敌敌畏或甲胺磷农药,应立即采取有效措施解毒。
下列措施中不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先用2%NaHCO3溶液洗胃,再服MgSO4溶液导泻
②先用2%NaOH溶液洗胃,再服CuSO4溶液导泻
③先用食醋洗胃,再服NaHCO3溶液中和
【解析】敌敌畏和甲胺磷都属于酯类物质,酯在碱性条件下能较快地水解而失去药性和毒性。
NaOH溶液虽然能使敌敌畏和甲胺磷水解,但它的腐蚀性很强,CuSO4溶液不但不能解毒,反而有毒。
③中的做法也是错误的。
【答案】(1)肥皂液的碱性较强,敌敌畏和甲胺磷都属于酯类物质,在碱性条件下发生水解,失去毒性(2)②③
12.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农业是立国之本,“农村、农业、农民”是党中央新时期农村工作的重心,化肥与农药的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农作物生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有Fe、Mn、B、Cu、Mo等,它们或是酶的组成成分,或能提高酶的活性,是农作物体内营养物质的形成和新陈代谢不可缺少的。
常用铜肥是胆矾,在盐碱地(土壤pH>7)施用胆矾时宜将溶液________(填“喷在叶片上”或“随水灌入土壤中”),主要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农药波尔多液是一种常用的杀菌剂,常用配方为胆矾、生石灰、水,按质量比1∶0.56∶100混合,分析其防治病虫害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拟除虫菊酯是一种高效、低毒,对昆虫有强烈触杀作用的杀虫剂,其中对光稳定的溴氰菊酯的结构简式如图:
其分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则下列对该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该化合物属于芳香烃
B.该化合物属于卤代烃
C.该化合物在碱性条件下失去药效
D.该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加成反应
【解析】胆矾的水溶液显酸性,在碱性土壤中,由于Cu2+与碱性物质结合生成不易被农作物吸收的不溶物,所以宜在农作物叶面喷施。
Cu2+为重金属离子,其药效体现在能使细菌的蛋白质变性,而达到杀菌效果。
拟除虫菊酯是一种酯类化合物,所以该化合物不属于烃类,该化合物具有酯的性质,在碱性条件下水解而失效,
该化合物中含、苯环及能发生加成反应,其分子式为
C23H21NO3Br2。
【答案】(1)喷在叶片上Cu2+在碱性条件下生成不溶物,农作物根部不易吸收
(2)Cu2+使菌体蛋白质变性
(3)C23H21NO3Br2CD
13.为鉴别NH4HCO3、(NH4)2SO4、KCl、K2SO4四种化肥,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方案,请你根据每步实验现象将有关化肥的化学式填写在相应的横线上。
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
④__________,⑤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考查几种常见化肥的鉴别方法。
加氢氧化钙有氨味放出的是铵盐,即NH4HCO3和(NH4)2SO4;再分别向NH4HCO3和(NH4)2SO4中加入盐酸,有气体产生的是NH4HCO3,无气体产生的是(NH4)2SO4。
加氢氧化钙无氨味放出的是KCl 和K2SO4,将它们分别溶于水,各加入氯化钡溶液,K2SO4能与BaCl2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BaSO4白色沉淀,而KCl与BaCl2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
【答案】①NH4HCO3、(NH4)2SO4②KCl、K2SO4
③NH4HCO3④(NH4)2SO4⑤K2SO4⑥KCl
14.瑞士化学家米勒因合成DDT于1948年获得诺贝尔医学奖。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1944年,美国在意大利的许多士兵因使用DDT来扑灭传染斑疹伤寒流行病人身上的虱子而避免丧生。
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曾评价说:“单独从疟疾病者,DDT可能拯救了5000万生命。
”但进一步的观察和研究表明,DDT是一种难降解的有毒化合物,进入人体内可引起慢性中毒。
我国已于1983年停止生产和使用。
(1)杀虫剂“1605”本身对人畜毒性远强于DDT,但DDT已被禁用,而“1605”尚未禁用,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杀虫剂DDT
由结构分析知:“1605”在使用过程中,不能与______物质混合使用,否则会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DDT可以用电石为原料经以下途径而制得:
①写出④⑤⑥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DDT有毒性,国际上已禁止使用,因为它在动物体内转化为一种使动物生长失调的物质(结构如下面所示结构式)。
在实验室也可实现这种转化,表示这种转化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1605”分子中存在与酯基类似的官能团,其在碱性条件下容易水解而失效。
(2)分析合成DDT的途径结合有机知识,很容易推出答案。
【答案】(1)“1605”在环境中降解酶作用下易从P—O处降解为毒性小、不残存的物质(20天可消失一半),而DDT不易降解,它长期滞留于动物体或食物链内(相似相溶),危害性大碱性水解而失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