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学类阅读周海亮《怕》阅读练习及答案.doc
- 格式:doc
- 大小:26.50 KB
- 文档页数:5
高考文学类阅读周海亮《怕》阅读练习及答案
对于高考生来说文学类阅读是语文考试中容易丢分的题型,想要提高答题水平必须多做阅读练习题,为此教育为大家带来高考文学类阅读周海亮《怕》阅读练习及答案,希望能够帮助高考生提高阅读题的解题水平。
怕
周海亮
他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养鸡,放牛,院角为女儿种满桃红色的指甲花。
他喜欢躺在树荫下,枕着锄头,眯着眼,喝女人为他沏好的茶。
日子从叶隙间溜走,从禾尖上溜走,从茶香里溜走。
从花开花落中溜走,他迷恋这种感觉。
可是战争来了,安静的生活突然被打断,他不得不离开。
他离开,因为他怕死,怕女儿和妻子遭遇意外。
他亲眼看见弹片将一个男人瞬间撕开,那个男人,不过是如他一样的农人。
还有远处的枪炮声,俯冲下来的飞机,映红天边的火光,撤进村子的伤兵,蠕动的肠子和流淌的鲜血他必须离开,暂别祖辈留下的土炕、土屋、土狗、土地。
他曾以为战争与他无关,但现在,他必须逃离。
他怕死,更怕别离。
他随着人群,逃出村子,逃上公路。
飞机追赶着他们,炸弹不断在人群里爆炸,残肢断臂,随处可见。
人群躲进深山,燃烧弹倾泻下来,人被烧成炭,炭继续燃烧,世界变成地狱,地狱灼热滚烫。
他不明白农人有什么错,他只知道他们无处可藏。
又有士兵追赶上来,大山被
层层围困,等待他们的,只剩死去和被俘。
很多人期待被俘,被俘还有机会,还有解释或者求饶的机会,但是他不想。
他什么也没有做错,他不想解释或者求饶。
他逃了出去。
几百农人,他是唯一逃出去的一个。
他追上撤退的部队,成为一名士兵。
有老兵劝他不要当兵,老兵说,以我们的装备,这不是打仗,不是拼命,而是送死。
他说,我当兵。
老兵说,当兵,肯定活不过三个月:被俘运气好的话,可以熬到战争结束。
他说,我当兵。
老兵说,真不怕死?他说,怕死,但我当兵。
他怕死,更怕奴役。
他没有枪。
没有枪的新兵很多。
冲锋时,他扛着大刀,紧跟住前面的老兵。
老兵倒下了,他捡起枪,继续往前。
战斗打响以前,他曾担心过枪,老兵告诉他,这个最不用担心。
他说今天是他当兵三个月的最后一天,正常的话,就该阵亡了。
他猜得很准。
他还说,现在当兵两个月,就是老兵了。
他这才知道,老兵不过二十一岁,三个月以前,还是西式医院里的一名牙医学徒。
老兵说得没错,他们不是拼命,而是送死。
一波儿人填进去,一波儿人又填进去,一波儿人再填进去,似乎死的不是人,而是牲畜。
长官说,这叫添油,这是他们唯一可以选择的战术。
他懂。
在乡下,冬夜长,想油灯燃烧不息,就得不停地添油。
他想,之所以让士兵们前赴后继,是因为,那火焰可以奄奄一息,但绝不能灭。
他怕死,更怕熄灭。
可是战争竟然结束了,竟然真的结束了。
听到这个消息,他不相信,
仍然攥着烧火棍般的枪,缩在战壕里,不敢出来。
他已当兵三年,他是整个师部唯一活过三年的士兵。
三年里他杀死十多名敌兵,他清晰地记得每一个士兵的模样和临死前的表情。
在他随后的生命里,那些士兵毫发毕现,面目狰狞,夜夜与他纠缠。
不管如何,他成为英雄,他应该受到赞美和礼遇。
可是他回到乡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养鸡,放牛,院角种满桃红色的指甲花。
他说我打仗,不就是为了回来吗?这么多人送死,不就是为了这样的生活吗?这样,挺好,挺知足。
很多年过去。
几乎没有人再记起他曾经是一名士兵。
又很多年过去,几乎没有人再知道这里曾经被轰炸、被占领、被蹂躏,这里的人们曾经被驱赶、被奴役、被屠杀。
每一天,他哆哆嗦嗦地走过村路,挤满老年斑的脸努力抬起。
他仰望天空,他怕有一天,天空里再次出现密密匝匝的飞机,然后,炸弹呼啸而下。
临终前几天,他想告诉每一个人,曾经的村子,妻子,女儿,父亲,母亲,兄弟,炸弹,大火,老兵,战壕,履带,尘烟,炸成两段的尸体,黏稠的鲜血,鲜血,鲜血可是他太老了,已经发不出声音。
他知道他不会忘记,但他怕活着的人们,会忘记。
他不怕死,他更怕遗忘。
(选自《小说界》2016年第3期)
1.下列对作品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开头部分,描绘了主人公树下休憩饮茶的生活场景,体现
出他对平静美好生活的迷恋,为下文怕别离做铺垫。
B.通过老兵与他的对话以及对老兵(阵亡)经历的叙述,说明战争的危险残酷,反衬出他投身革命、视死如归的果敢。
C.战争竟然结束了,竟然真的结束了,此句中竟然真的说明战争进程出乎意料,他对此难以置信,同时也暗示了抗战的惨烈漫长。
D.文章弱化战争的具体时间、具体地点,甚至他连名字都未提及,借此突出故事的普遍性及其主题的共识性。
2.小说第一段和倒数第二段有几乎相同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6分)
3.文中画横线的四个句子,意蕴丰富,设置巧妙。
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认识。
(6分)
1.B【解析】没有反衬。
2.(6分)①营造一种幸福安宁的生活气息,与下文描写的战争的残酷场面形成鲜明的对比。
②这是主人公追求的生活的具体体现,是主人公的精神支撑,利于展现主人公的心境,丰富人物形象。
③宁静的田园生活是战争的背景和结局,是和平的象征,在首尾重复出现,深化了小说的主题:战争是无奈的插曲,和平是人心所向,是永恒的主题。
3.意蕴:第一个句子怕别离意在强调他对家乡、对亲人的挚爱甚于自己的生命;
第二个句子,意在强调他面对侵略,奋起反抗,追求自由,不甘心
被奴役的精神品质;
第三个句子怕熄灭,表现他坚持信仰勇于牺牲,以死抗争的民族大义;
第四个句子怕遗忘表现他渴望后人铭记历史、不忘国耻的强烈愿望。
(4分,每点1分)
作用:①四个句子以怕为线索,贯穿全文,结构紧凑,文脉贯通。
②四个句子,他怕死,更怕,间隔反复,使文章富有节奏感和韵律美。
③四个句子,层层递进,分层点明原因,升华主旨。
(2分,答出2点即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