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联考】山西省2024届高三考前适应性训练二(二模)理综物理核心考点试题
- 格式:pdf
- 大小:304.98 KB
- 文档页数:5
【省级联考】山西省2024届高三考前适应性训练二(二模)理综物理核心考点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答案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
(共8题)
第(1)题
如图所示,在PO、QR区域中存在着磁感应强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匀强磁场、磁场方向均垂直于纸面.一导线框abcdefa位于纸面内,框的邻边都相互垂直,bc边与磁场的边界P重合,导线框与磁场区域的尺寸如图所示.从t=0时刻开始,线框匀速横穿两个磁场区域.以a→b→c→d→e→f为线框中的电动势ε的正方向,以下四个ε-t关系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
A.B.
C.D.
第(2)题
以下关于物理学史说法正确的是( )
A.开普勒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
B.库仑通过扭秤实验测得元电荷的数值
C.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首次揭示电和磁之间的联系
D.安培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第(3)题
深紫外线和极紫外线是生产芯片时常用在硅晶片上雕刻的光,深紫外线的波长为193nm,极紫外线的波长为13.5nm。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极紫外线的频率小于深紫外线的频率
B.极紫外线比深紫外线更容易发生衍射
C.极紫外线的光子能量大于深紫外线的光子能量
D.在真空中极紫外线的传播速度小于深紫外线的传播速度
第(4)题
如图所示,高速运动的α粒子被位于O点的重原子核散射,实线表示α粒子运动的轨迹,M、N和Q为轨迹上的三点,N点离核最近,Q点比M点离核更远,则
A.α粒子在M点的速率比在Q点的大
B.三点中,α粒子在N点的电势能最大
C.在重核产生的电场中,M点的电势比Q点的低
D.α粒子从M点运动到Q点,电场力对它做的总功为负功
第(5)题
砖块夹是一种重要的劳动工具,工人用砖块夹将四块并排在一起的砖缓慢提起,如图甲所示。
将四块砖依次编号为1、2、3、4,如图乙所示。
已知每块砖的质量均为2.4kg,砖块夹与砖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8,砖1、2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3,砖2、3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砖3、4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取重力加速度大小,则相邻两块砖之间的最小压力为()
A.60N B.80N C.96N D.120N
第(6)题
航天员驾驶宇宙飞船进行太空探索时发现一颗星球,测得该星球的半径等于地球半径,登陆后测得该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大
小只有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大小的,不考虑该星球和地球的自转,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该星球表面时,航天员的质量是在地球表面时的
B.该星球质量是地球质量的2倍
C.该星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与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之比为
D.在该星球表面附近做圆周运动的卫星周期与地球表面附近做圆周运动的卫星周期之比为
第(7)题
清晨,草叶上的露珠是由空气中的水汽凝结成的水珠,这一物理过程中,水分子间的
A.引力消失,斥力增大B.斥力消失,引力增大
C.引力、斥力都减小D.引力、斥力都增大
第(8)题
2023年1月9日,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将实践二十三号卫星发射升空。
若将人造卫星的轨道视为圆形轨道,则下列有关人造卫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卫星在变轨过程中机械能保持不变
B.轨道较高的卫星动能较小
C.轨道较低的卫星角速度较小
D.轨道较低的卫星周期较短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答案中有多个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共4题)
第(1)题
如图所示,手持绳子的左端在竖直方向上做周期为T的简谐运动,在绳子上可形成沿水平方向传播的简谐波,若此时手恰好经过平衡位置向下,距绳子左端L处的质点P恰好位于平衡位置且速度方向向上,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该简谐波的波长最大为
B
.该简谐波的波长可能为
C
.再经时,质点P位于平衡位置上方
D
.再经时,质点P的速度方向向上
第(2)题
如图所示,在正方形的四个顶点分别固定有电量大小相等的点电荷,A、B、C、D分别是正方形四个边的中点,则( )
A.A、B两点场强相同,电势相等
B.C、D两点场强相同,电势相等
C.将电荷从A沿直线移到B,其电势能一直在增大
D.将电荷从C沿直线移到D,电场力一直对其做正功
第(3)题
如图所示的位移(s)-时间(t)图象和速度(v)-时间(t)图象中给出四条图线,甲、乙、丙、丁代表四辆车由同一地点向同一方向运动的情况,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车做直线运动,乙车做曲线运动
B.0~时间内,甲通过的路程大于乙通过的路程
C.0~时间内,丙、丁两车在时刻相距最远
D.0~时间内,丙、丁两车的平均速度相等
第(4)题
如图所示,质量均为m的A、B两物体通过劲度系数为k的轻质弹簧拴接在一起,竖直静置在水平地面上。
在A的正上方h高处有一质量也为m的物体C,现将物体C由静止释放,C与A发生碰撞后立刻粘在一起,碰撞时间极短,之后的运动过程中物体B恰好不脱离地面。
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忽略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
则( )
A.C物体碰撞前后瞬间的动量比为
B.碰后A、C整体的最大加速度为g
C.弹簧的最大压缩量为
D.C离A上端的高度
三、解答题:本题共4小题,共40分 (共4题)
第(1)题
玻璃对单色光甲的折射率为,对单色光乙的折射率为,现由单色光甲、乙组成的一束复色光,由玻璃三棱镜的
边的中点P垂直射入,发现其中有一束单色光在边上恰好发生了全反射,在平行于边相距L处放置一光屏,已知边的
长度为a,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c。
求:
(1)边与边之间的夹角;
(2)射到屏上的单色光从射入玻璃三棱镜到射到光屏所用时间t。
第(2)题
如图,长为R的轻绳拴着质量为m的带电小球,将小球从与悬点等高的A点静止释放,释放时轻绳恰好伸直。
小球运动到D点时将轻绳烧断,之后小球沿水平方向进入虚线有侧的竖直平面内。
在竖直虚线左侧存在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电场强度大小
为E;在竖直虚线右侧存在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和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电场强度大小也为E,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在右侧电磁场区域中的竖直平面内有一半径为R的理想圆形屏蔽区(没有电场和磁场),屏蔽区的圆心O与D点在同一水平线
上,OD间的距离为2R,A、O、D三点在同一竖直面内。
已知小球在电磁场区域恰好做匀速圆周运动,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空气阻力,不计小球运动引起的电磁场变化。
求:
(1)小球所带电荷量q及电性;
(2)小球到达D点时的速度大小;
(3)为使小球不能进入电磁场屏蔽区,磁感应强度B的最小值。
第(3)题
如图所示,ABCD为固定在竖直平面内的轨道,AB段平直倾斜且粗糙,BC段是光滑圆弧,对应的圆心角θ=53°,半径
为r,CD段水平粗糙,各段轨道均平滑连接,在D点右侧固定了一个圆弧挡板MN,圆弧半径为R,圆弧的圆心在D点。
倾斜轨道所在区域始终有场强大小为、方向垂直于斜轨向下的匀强电场,在M、N两点所在直线右侧空间存在方向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图中没有画出),场强大小为。
一个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正电小物块(可视为质点)在倾斜轨道上的A点由静止释放,最终从D点水平抛出并击中挡板,以D点为原点,水平向右为x轴正方向,竖直向下为y轴正方向,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
已知A、B之间距离为2r,斜轨与小物块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重力加速度为g,sin53°=0.8,cos53°=0.6求:
(1)小物块运动至圆弧轨道的C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
(2)改变小物块释放点到B点的距离和电场强度E1的大小,使小物块每次都能从D点以不同的速度水平抛出并击中挡板的不同位置,求击中挡板时小物块动能的最小值,并求出小物块的落点坐标。
第(4)题
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一直角坐标系,其中在第一象限的范围内存在一沿方向的有界匀强电场,其场强大小,电场的上边界满足方程,在第三、四象限内存在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B大小未知,
现在在电场线上边界各处依次静止释放质量,电量的绝缘带负电小球(可视为质点),发现经过一段时间后,
所有小球均能从x轴上的同一位置离开磁场区域。
(1)试写出小球进入磁场时的速度大小与横坐标x的关系(用m、q、E表示);
(2)试确定这些小球离开磁场时的位置坐标,并求出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
(3)若于坐标处静止放置一绝缘不带电的小球,其质量,现仍在处释放与题干中相同的带电小球m,则
两小球将发生弹性正碰(碰撞无电荷传递),若要使碰后小球m能通过坐标原点O,试求满足要求的小球的质量的两种可能值。
四、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20分 (共2题)
第(1)题
某同学网上查资料得知:头发丝的直径一般在之间,每根头发丝能承受的拉力随年龄而变化,30岁组平均约
为1.50N,40岁组平均约为1.38N……。
该同学利用坐标纸和一质量为100g的重物测量一根头发丝能承受的最大拉力。
实验步骤如下:
(1)把坐标纸固定在竖直木板上,细绳一端固定在O点,另一端与重物相连。
(2)头发丝与细绳在结点A处连接,用指尖捏紧头发丝的右端,水平缓慢拉动,直至头发丝被拉断(断裂前一刻位置如图所示,整个过程中细绳、头发丝均与坐标纸平行)。
①可估算出该头发丝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___________N(取,保留3位有效数字)。
接下来根据此数据推测该头发丝对应者的年龄范围,并与头发丝所有者的真实年龄进行对比,判断网上说法是否正确。
②用螺旋测微器测量头发丝直径如图所示,可知其直径d=___________mm。
第(2)题
下图为某同学“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图,斜槽末端安装了光电门。
小球从斜槽上的某处由静止释放,记录小球释放点与斜槽底端的高度H和通过光电门的时间t,测得小球的直径为d,重力加速度为g.改变小球在斜槽上的释放位置,进行多次测量。
(1)斜槽末端是否必须要调水平____________(选填“是”或“否”);
(2)小球从斜槽上某处滑下的过程中,若机械能守恒,则应满足的关系式____________(用d、t、H和g表示);
(3)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应选择体积小密度大的小球,其原因是___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