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 课时分层作业19 酯 油脂 苏教版必修2
- 格式:doc
- 大小:95.57 KB
- 文档页数:6
课时分层作业(十九) 酯油脂
(建议用时:45分钟)
[学业达标练]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酸与醇在强酸的存在下加热,可得到酯
B.乙酸和甲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甲酸乙酯
C.酯化反应的逆反应是水解反应
D.果类和花草中存在着芳香气味的低级酯
B[乙酸和甲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甲酯。
]
2.下列有机化合物中,刚开始滴入NaOH溶液会出现分层现象,用水浴加热后分层现象逐渐消失的是( )
A.乙酸B.乙酸乙酯
C.苯D.汽油
B[加热才能与NaOH溶液反应的是乙酸乙酯。
]
3.在酯化反应和酯的水解反应中硫酸的作用分别是( )
A.催化剂、脱水剂;催化剂
B.催化剂、吸水剂;催化剂
C.都作催化剂
D.吸水剂;催化剂
B[酯化反应中的浓硫酸作催化剂和吸水剂,酯水解反应中的稀硫酸作催化剂。
] 4.下列关于油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汽油、柴油属于油脂中的油类
B.豆油、花生油、牛油都属于酯类
C.油酸是油,猪油是脂肪
D.高级脂肪酸所形成的酯叫油脂
B[汽油、柴油属于烃类物质,不是油脂类;油脂属于酯类,B项正确;油酸是高级脂肪酸,不是油;油脂是高级脂肪酸与甘油所形成的酯,与其他的醇形成的酯不属于油脂。
] 5.植物油厂为了提取大豆中丰富的油脂,下列方案设计合理的是( )
【导学号:13572153】A.将大豆用水浸泡,使其中的油脂溶于水,然后再蒸馏
B.先将大豆压成薄饼状,再用无毒的有机溶剂浸泡,然后对浸出液进行蒸馏分离
C.将大豆用碱溶液处理,使其中的油脂溶解下来,然后再蒸发出来
D.将大豆粉碎,然后隔绝空气加热,使其中的油脂蒸发出来
B[油脂不溶于水,A不合理;油脂易溶于有机溶剂,因此提取油脂应先用有机溶剂浸泡,再进行蒸馏分离,B合理;大豆用碱处理,其中的油脂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盐和甘油,得不到油脂,C不合理;D项浪费大量能源,且蒸出效率低,也不合理。
] 6.一般的植物油外观呈淡黄色,在植物油中滴加碘水,结果发现植物油由淡黄色液体变成白色固体。
关于这种现象,以下几种说法正确的是( )
A.在碘的催化作用下植物油发生了水解
B.植物油与碘水相互溶解
C.植物油与碘发生了加成反应
D.从该反应可以获得人造脂肪
C[植物油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能与I2发生加成反应而使分子变为饱和结构,从而由液态变为固态;人造脂肪是植物油在一定条件下与H2发生加成反应获得的。
] 7.洗涤盛放过植物油的试管,最适宜选用的试剂是( )
A.稀硫酸钠溶液
B.热水
C.食醋
D.热NaOH溶液
D[植物油在热NaOH溶液中可以完全水解,生成可溶性甘油和高级脂肪酸钠而除去。
] 8.某有机物M的结构简式为
关于M的叙述正确的是( )
【导学号:13572154】A.属于酯类,易溶于水
B.水解反应可生成乙酸
C.1 mol M可以与2 mol NaOH反应
D.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加成反应和氧化反应
D[A项,酯类难溶于水;B项,生成乙醇;C项,1 mol M消耗 1 mol NaOH;D项,与H2可加成,可燃烧。
]
9.一种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
,试回答下列问题:
(1)该化合物的种类是( )
A .烯烃
B .酯
C .油脂
D .高分子化合物
(2)该化合物的密度( )
A .比水大
B .比水小
(3)该化合物在常温下的状态是( )
A .液体
B .固体
C .气体
(4)能与该物质反应的是( )
A .NaOH(aq)
B .溴水
C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解析】 (1)该有机物为高级脂肪酸甘油酯,既属于油脂,也属于酯类;虽有碳碳双键但不属于烯烃,因为含有氧元素;相对分子质量不是很大,属于大分子化合物而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2)油脂的密度比水小。
(3)由于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故熔点低,常温下为液态。
(4)该化合物分子内有酯基,可在碱性条件下水解;有碳碳双键,能与溴发生加成反应,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
【答案】 (1)BC (2)B (3)A (4)ABC
10.A 是一种酯,分子式为C 4H 8O 2,A 可以由醇B 与酸C 发生酯化反应得到,B 氧化可得C 。
(1)写出A 、B 、C 的结构简式:A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
(2)写出A 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醇B 氧化可得到酸C ,说明B 与C 所含有的碳原子数相等,再根据题意,则可得出B 为C 2H 5OH ,C 为CH 3COOH ,A 为CH 3COOC 2H 5。
【答案】 (1)CH 3COOCH 2CH 3 CH 3CH 2OH
CH 3COOH
(2)CH 3COOCH 2CH 3+NaOH ――→△CH 3COONa +CH 3CH 2OH
11.(1)为什么日常生活中能用热的纯碱溶液来洗涤沾有油脂的器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硬脂酸甘油酯为例,写出相关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将乙酸和乙醇反应得到的酯提纯,在未用指示剂的情况下,他们都是先加烧碱溶液中和过量的酸,然后用蒸馏法将酯分离出来,但结果不一样:
①甲得到了不溶于水的中性酯;
②乙得到显酸性的酯的混合物;
③丙得到大量水溶性物质。
试分析产生上述结果的原因:
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纯碱溶液显碱性,且温度升高,碱性增强,碱性条件下油脂发生皂化反应,生成物能溶于水而除去
(2)甲同学所加的烧碱恰好与过量的乙酸反应完全,蒸馏的产物是乙酸乙酯乙同学所加的烧碱不足,还有部分乙酸没有反应,蒸馏所得的产物是乙酸和乙酸乙酯丙同学所加的烧碱过量,使乙酸乙酯发生了水解,蒸馏得到的产物中含有大量乙醇
[冲A挑战练]
12.某有机物A的结构简式为
,关于A的叙述正确的是( )
【导学号:13572155】A.1 mol A可以与3 mol NaOH反应
B.与NaOH反应时断键仅有⑤
C.属于芳香烃
D.一定条件下可发生酯化反应
D[A中含有一个和一个,因此1 mol A可消耗2 mol NaOH,A
错误;酯与NaOH发生水解反应时是COO中的碳氧单键断裂,而与NaOH反应
则是氧氢键断裂,B错误;A中含有O元素,不属于烃,C错误;A中含有,所以可发生酯化反应,D正确。
]
13.某油脂的结构简式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导学号:13572156】A.天然油脂没有固定的熔、沸点
B.该油脂在碱性条件下可以发生皂化反应
C.该油脂不能使溴水褪色
D.油脂有油和脂肪之分,但都属于酯
C[A项,天然油脂为混合物,没有固定的熔、沸点,正确。
B项,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被称为皂化反应,正确。
C项,该油脂中含有碳碳不饱和键,能使溴水褪色,错误。
D项,油和脂肪都属于酯类,正确。
]
14.某同学设计用动物油、乙醇、30%的NaOH溶液、饱和NaCl溶
液、蒸馏水为试剂制取肥皂。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在提供的试剂中,加入乙醇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加入NaOH溶液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实验原理的化学方程式(有机物用结构简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证明皂化反应进行完全的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作有机溶剂,增大油脂的溶解度,使反应物成为均一的液体,提高反应速率使油脂在碱性条件下完全水解,得到硬脂酸钠
(2)
(3)取出几滴反应后的物质,加入干净的试管内,加入5~6 mL 蒸馏水,充分振荡试管,如果没有分层现象出现,表明皂化反应进行完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