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桥梁工程的加固施工技术探讨
- 格式:docx
- 大小:29.70 KB
- 文档页数:5
公路桥梁工程的加固施工技术探讨
摘要:
面对交通运输业的快速发展,我国对公路桥梁工程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
加固施工技术是公路桥梁工程的重中之重,基于此,本文对公路桥梁工程的加固施工技术进行阐述,以供参考。
关键词:桥梁工程;加固施工;灌浆法;
1公路桥梁工程加固的重要性
1.1保证公路桥梁施工质量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城市对桥梁的需求明显提升,部分地区在工程建设中过于关注经济利益,忽视了公路桥梁工程的加固管理,加固工作无法满足相关规定,使得公路工程受损现象较为普遍,其一方面影响了交通的正常通行,另一方面也加大了交通安全事故发生率,直接威胁到驾驶员和行人的生命安全。
因此,建设单位务必高度重视公路桥梁施工管理和工程加固,使其满足施工标准要求,延长道桥使用寿命。
1.2延长工程的寿命
工作人员必须高度重视工程的加固工作,改善施工管理和加固工作质量,应采取多种有效措施,以维持公路桥梁的平稳运行,最大限度地减少人为破坏所产生的公路桥梁病害,在降低公路桥梁运营成本的同时,也可增强道桥的载荷能力,有利于延长工程的使用寿命。
2公路桥梁工程加固施工技术
2.1施工技术选择
公路桥梁工程中,采用灌浆法加固施工技术,即将浆液注入岩土地基的裂缝
或孔隙中,通过置换、充填、挤压等方式以改善其物理力学性质的方法。
本次拟
采用复合注浆法,即融合静压注浆法和高压旋喷注浆法的优势,最大限度发挥复
合注浆法的优势。
即先行高压旋喷注浆成桩柱体,后采用静压注浆增加旋喷效果,一定程度上达到了扩散加固浆液、避免固结收缩,确保注浆加固的效果。
2.2施工中的关键技术
2.2.1注浆施工前,详细测量储浆池内黏土原浆黏度和比重,应严格按照施
工要求施工。
浆液运送环节,需重视过滤浆液施工质量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2.2.2注浆压力的调整及控制。
浆液粘度与注浆速度、配合比需满足设计压
力值要求。
施工中,依照注浆实际状况,分析相关问题出现的原因并加以解决。
注浆结束后,为避免管路浆液和注浆泵产生凝固,应适量注入清水。
2.2.3通过控制台后路基沉降变形,做好软土地基施工路段的施工技术处理。
加固环节,软基处理技术中,对水泥搅拌桩、粉喷桩等施工,需在处置深度、透
软弱层、沉降效果上加以重视。
为达到加固效果,需在软土挤密施工中挤密砂桩、挤密碎石桩约束作用下,保障桩体质量符合常规加固需求。
2.3施工细则
2.3.1在公路桥梁建设实践中,利用灌浆技术来达到处理墩台与桥台处裂缝、处理表面砌石松动、支撑主体等问题。
通过该加固处理措施,可对不同问题加以
解决。
为满足各个结构的建设需求,需因地制宜地选择施工材料、施工设备,通
制定科学的施工计划,严格落实施工工艺的相关要求。
在施工前通过培训强化施
工队伍人员素质建设,确保施工诸环节符合相关标准要求,做好施工前的半径测量,要充分了解相关标准和技术规程,预设灌浆孔并把握间距。
2.3.2注浆施工于钻孔完成后开始实施,注浆施工前,提前准备好材料。
其
中水溶性聚氨酯化学灌浆材料是由多氰酸酯和多羟基聚醚进行化学合成的高分子
注浆堵漏材料。
该材料遇水后发生化学反应,形成弹性胶状固结体,从而达到很
好的止水目的,是新一代的防水堵漏补强材料。
其中加入外加剂(如水玻璃和粉
煤灰等)来改善浆材性能,在满足现行技术规范要求;在材料中还要杜绝有机物、团粒与硫化物的存在,集料粒径<2.5mm;浆材用水以自来水为主。
浆液搅拌以高
速搅拌机为主,搅拌时间>30s,注浆环节按照实际情况适当搅动,避免浆液发生
离析和沉淀。
浆液制备环节,0℃<水温度<30℃,浆液暴露于空气中的时间不可
过长。
制浆环节,无论是水泥浆的搅拌还是适量加入粉煤灰的再次搅拌,均需根
据施工实际需求加以改善。
灌浆区域控制在区段长度<50m,于施工中做好封堵。
2.3.3灌浆进行前,就衬砌结构上的缺陷及施工缝等进行系统检查,避免产
生漏浆隐患;检验合格后再进行灌浆。
注浆时浆液从高到低,依次充满。
依照衬
砌结构的厚度来调节注浆压力,注浆开始缓解,需连续、无中断。
注浆完成后,
冲洗管道、泵机和搅拌桶,避免残留浆液凝固后妨碍后续施工。
注浆完成后,注
浆孔封堵需严密。
2.3.4施工突发状况的处理:灌浆技术的使用,在公路桥梁施工规范化操作中,以回填灌浆操作、围岩加固灌浆来确保工程施工质量。
在灌浆方法选择上,
通过分层操作回填,细致化施工,严格施工技术要求和操作流程规范灌浆作业;
施工中确保施工质量达标,无支护结构开裂导致的塌方事故。
施工中,严格施工
操作规范并做好事前防护,保护衬砌部位。
3公路桥梁加固维修技术的应用对策
公路桥梁加固维修技术的应用目的是增强公路桥梁稳固性,解决存在的病害
问题,保证公路桥梁的正常使用。
现阶段经常使用的加固维修技术有以下几种。
3.1上部加固技术
该技术解决了公路桥梁上结构界面扩大的问题,利用补强加固方式,增大截面
承载力,优化公路桥梁的性能。
上部加固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如下。
施工操
作简单方便,没有较高的技术要求,技术人员完全可以胜任;成本低廉,处理后的
公路桥梁承载力会随着静荷载的增加而不断提升;施工过程中,可以对原有的路
面予以凿除,但这种方法需要对新旧混凝土连接位置处的干缩性影响因素进行排除,可以利用连续钢筋方法来降低混凝土本身的干缩性影响。
3.2增大截面配筋技术
利用该技术对公路桥梁实施加固维修时,工作人员可通过增加公路桥梁侧面
钢筋截面的方式增加内部主筋数量,扩大公路桥梁截面尺寸,提高结构承载能力。
不过在截面配筋施工过程中,需要对原截面实施科学处理,如开展凿毛处理,以增
强新旧截面间的粘结力,维持处理后结构的稳固性,避免偏移的产生。
另外,由于
这一施工操作对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求较高,在作业中工作量相对较大,需要配
备对应的手段予以辅助,提高施工效率。
3.3纤维布加固法
该加固维修方式利用碳纤维自身的力学性能,在外力施加过程中,碳纤维也会
承受一定的拉应力,这使得其与混凝土结构之间的融合更加紧密,增强结构稳固性。
这种能够将碳纤维本身的力学性能应用在混凝土的力学结构中,发挥出钢筋的作用,同时对于钢筋的整体性能予以提升。
根据对该技术的分析研究了解到,其具有
以下的优势特征。
将碳纤维自身良好的力学性能应用在公路桥梁施工中,可借助碳纤维的力学
性能改变混凝土结构的性能,增大结构抵抗力,避免荷载作用下结构裂缝、变形等
问题的产生。
碳纤维本身具有较好的化学稳定性,即使在恶劣环境下也不会存在
较大变动,可增强公路桥梁的适应能力,降低自然灾害或恶劣气候天气带来的影响。
尤其对于温度变化带来的不良影响有很好的管控效果,避免收缩裂缝的产生。
3.4增加纵向梁法
该技术的应用目的是加强公路桥梁的承载能力,维护公路桥梁的安全性。
该
方法主要是通过增加纵向梁的方式提升结构整体性,实现应力科学划分,降低外界
荷载增加带来的影响。
不过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新增侧向梁和原有梁之间的
连接关系,减少连接位置因荷载作用出现断裂问题,保障路面、桥面的质量和安全。
4结束语
总而言之,从公路桥梁建设方面来看,其施工质量关乎着交通方面运输的安
全性。
这就需要专业人员科学合理的公路加固施工技术,提升公路桥梁的使用性能,使交通事故的发生率大大降低,为出行者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提供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韦猛.公路桥梁加固与维修加固施工技术研究[J].城市周刊,
2019(3):45-45.
[2]岳姗.高速公路桥梁加固与维修加固施工技术[J].建材与装饰,
2019,000(019):264-265.
[3]孙春阳.公路桥梁加固与维修加固技术研究[J].建筑建材装饰,
2018,000(002):52
[4]王尊.公路桥梁加固与维修加固施工关键技术解析[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19,000(008):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