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爷爷的芦笛第一课时
- 格式:docx
- 大小:19.86 KB
- 文档页数:5
语文-爷爷的芦笛第一课时——《爷爷的芦笛》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高年级学生要能在阅读中揣摩文
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
本的表达方法。
另外,在基本理念中还提出:“语文课
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
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
的和谐发展。
《爷爷的芦笛》是一篇短篇小说,以“芦笛”为线索,描写了强强到海边找爷爷,并独自在小闸屋过夜的情景,启示人们要想让孩子健康成长,就得让他们经风雨,见
世面,接受实际的锻炼。
全文共13个自然段,可分四段:第一段(1):写强强对爷爷小闸屋的美好回忆。
第二段(2~6):写强强来到了爷爷的小闸屋,并拉着爷爷做了一只芦笛。
第三段(7~10):写强强在小闸屋里过夜,狂风巨浪袭击了小闸屋。
第四段(11~13):写强强经受了考验,懂得了爷爷说的“海边的孩子,不沾点海水就长不结实”的道理。
作者特别注意用环境描写来烘托人物的心情。
第一段:海边小闸屋的“好玩”、“碧蓝碧蓝的海水”、“成群
的海鸟”、“天上的星星”、“一大片一大片的芦苇”,形成了美丽宜人的海边自然风光,映衬了强强对海边生
活环境的依恋和向往;而第二段里“苇叶葱茏”、“柔
和温润”、“平静”、“温馨”等等描写,让人感受到
海边风光的迷人可爱;至于暴风雨之夜的描写,“狂怒”、“四溅”、“喷洒”、“吞没”、“摔打”和“哗——哗——”的声响,表现了海浪的凶猛和海风的
狂暴,这是另一种环境,这环境能锤炼人的意志,强强
正是经历了这样的实际锻炼才变得勇敢坚强起来的。
因此,根据文章的特点,在本课的教学中,引导学生了解
环境描写对人物心理的衬托作用,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
表达方法,并能通过对重点语句的理解,使学生逐步形
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二、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的确立
《爷爷的芦笛》这篇课文挺长,我安排了两课时。
依据六年级学生的特点和教材特色,本着“夯实基础读中感悟”这一精神,我把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确定为朗读课文,学习本课生字词,学习课文的第一小节。
因此,本
课时的教学目标是:
1、认知目标:
(1)学会本课6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把握文章脉络。
2、情感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技能目标:
了解环境描写对人物心理的衬托作用,初步培养学生
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关于本课时的教学重难点,我是这样理解和确定的: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了解环境描写对人物心理的衬托
作用,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海边的孩子,不沾点海水
就长不结实”等句子的意思。
由于我上的是第一课时,
所以我把“学习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了解环境描写对人物心理的衬托作用”作为本
课时的重点。
同时“了解环境描写对人物心理的衬托作用”也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如能很好地突破,也会为第
二课时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教学设计
为此,我设计了如下教学思路:
1、谈话激情,导入新课。
2、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由于是第一次接触课文内容,所以让学生自由朗读,同时提出朗读要求:a、读准字音,认清生字字型,读顺每句话。
b、画出不理解的词语,查字典或联系上
下文理解。
这样,既尊重了大多数同学的阅读习惯,又
照顾到少数阅读速度较慢的同学,使每一个同学都能对
课文内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在学生汇报朗读时,针对
出现的问题,及时评价和纠正。
(2)检查生字词
我从课文中选了7个词语,这7个词语既有生字组成的新词,也有以前学过的熟词。
出现这7个词语的目的,
不光是为了让他们会读、会写,更重要的是了解这些词
语的意思,为理解课文内容做好铺垫,同时也达到积累
的目的。
如“小闸屋”让学生说一说什么是小闸屋,再
猜一猜“爷爷是干什么工作的。
可以从文中找一找。
抓
住第七小节“今晚有潮汛,我得去查看查看。
”为第二
课时理解爷爷的坚强品质埋下了伏笔。
另外“三折两卷”是个熟词,课文中“三折两卷”写出了爷爷很能干,让
学生先对这个词有一个初步的印象,然后,引导学生说
一说含有数字的成语,达到积累词语的目的。
总之,学习生字词时,我根据高年级学生的特点采用
了多种形式,但始终遵循一条重要的原则就是“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
”
(3)接下来,让学生再次默读课文,看看文中几次写到“爷爷的芦笛声”,画出描写爷爷芦笛声的句子,通
过读——画——再读,学生很容易把握文章的脉络,了
解作者的表达顺序。
3、精读课文,体悟情感,学习课文第一小节。
要求大家仔细默读第一小节,边读边想,在你感受最深的地方写写你的体会。
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扣词点评,如“碧蓝碧蓝的海水”、“成群的海鸟”……体会海边自然风光的美丽。
“三折两卷”体会爷爷的能干等等,最终体会到强强对海边生活的向往和依恋,并且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把自己体会到的表达出来。
达到“有感情朗读课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