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腰新娘观后感完整版
- 格式:docx
- 大小:146.06 KB
- 文档页数:4
花腰新娘观后感《花腰新娘》是一部让观众深受感动的影片。
影片通过细腻的刻画和真实的情感,展现了新娘在婚礼前夕所经历的内心波澜和成长历程。
作为一名观众,我深深被影片所传递的情感所触动,也从中获得了启示和思考。
影片以一名准新娘为主角,让观众跟随她一起走进婚礼前的准备过程。
一开始,她表现出对婚礼充满期待和幻想的心情,但很快面临了各种困难和考验。
比如,她需要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应对家庭和婆家的期待和要求,同时还要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来筹备婚礼。
这一系列的挑战让她焦虑不安,心力交瘁,逐渐迷失了自我。
影片通过细腻的镜头语言和丰富的细节描写,将观众带入了新娘内心的纷乱世界。
她的焦虑和矛盾情感在婚礼前夕达到高潮,观众在这期间与她情感共鸣,也与她一同思索人生的意义以及个人的价值。
新娘的内心世界被展现得如此真实动人,使观众不禁沉思:我们是否也曾经历过类似的情感波澜?我们是否在追求幸福和理想的过程中迷失了自己?在观影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婚礼背后的复杂性和压力。
婚礼作为一个仪式,不仅是两个人相互承诺的见证,更是家庭和社会对新娘的期待和责任的集中体现。
新娘需要应对婚姻生活中的变化和挑战,同时还需要维护家庭和谐,并承担起家庭的责任和义务。
这种复杂的期望和压力,往往让新娘们在婚前产生矛盾和焦虑。
然而,影片并不只是局限于描绘新娘内心的矛盾与压力,更关注她寻找自我的过程。
在经历一番波折和思考后,新娘逐渐发现,婚姻只是人生旅程中的一部分,而她追求的幸福和价值更多是建立在与伴侣之间的理解、支持和共同成长的基础上。
她从一开始的焦虑和迷茫中走出来,逐渐找到了自己的定位和人生方向。
这样的转变和成长让我为她感到骄傲和欣慰。
影片通过深入刻画新娘的心路历程,向观众传递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价值观。
它提醒我们要珍惜人生中每一个阶段和角色,要善于发现和创造属于自己的幸福。
同时,影片也揭示了社会对新娘的期待和偏见,引发了我对婚姻观念和传统文化的思考。
婚礼作为一个重要的人生仪式,不应该只是一场形式主义的狂欢,更应该回归到对爱情和婚姻的真实关怀和思考上。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花腰新娘影评篇一:花腰新娘观后感尼苏人,俗称花腰彝,云南彝族的一个支系。
花腰彝有一个世代风俗:男女成婚后新娘不能与新郎同房,最少要等三年,新娘才能住进新郎家,此风俗称之为“归家”。
《花腰新娘》这部影片以“舞龙”为明线,男女主人公的情感变化为暗线,向观众展现了民族气息浓郁的动人情节,也可以清晰的看出“归家”这一世代风俗瓦解的过程。
这是一部“爱、自由、美”三位一体,集“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的影片。
电(来自: )影以云南秀美的山水开场,山谷里回响的原生态民歌以及行走于山水之间的彝族马帮带我们走进云南花腰彝的别样世界。
女主角凤美爬树摘果的镜头刻画了一个野蛮女孩的形象,这一鲜明的个性特点始终贯穿在影片之中,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童年时代的她胆大淘气,长大后的她依旧俏皮活泼。
影片画面有三次色调的转换。
开头的灰色调,给人古老悠远之感,更真实的表现出故事的发展。
随着凤美浮出湖面的灿烂一笑,画面质感瞬间富于色彩,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待到展现彝寨在“迎新世纪舞龙大赛”荣获金奖这一真实历史事件是又一次转换为灰色调。
结尾处再一次转换为彩色色调,一幅山、水、人相得益彰的唯美画面让我们对彝乡的未来充满美好的期待。
凤美与阿龙的彝族传统婚礼与如今的西洋婚礼形成鲜明的对比,少数民族风俗与服饰为我们献上了一场民族风情浓郁的视觉盛宴。
原生态的彝族婚誓歌曲道出彝家的世代婚俗:要守彝家道,三年不得归,待到归家时,出入成双对,直到白头佬……“归家”的传统和彝乡年轻人追求“爱、自由、美”的理想呈现此消彼长的状态。
新婚之夜,阿龙不甚酒力,乡亲们的嘲笑伤了凤美的自尊,她举起酒杯,豪饮一番,这再一次加深了观众对凤美豪迈果敢的印象。
因为醉酒,凤美爬进了新房。
后一天早晨,当家里人看到新婚夫妇甜美酣睡时,都气急败坏,觉得非常丢脸。
从《花腰新娘》看花腰彝的民俗
陈丽湘;李娜
【期刊名称】《红河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0(008)001
【摘要】电影<花腰新娘>充分地展示了花腰彝的民情风俗,文章从影视中传统民俗的体现论述了传统民俗与现代影视之间的矛盾,从人类学的角度对传统民俗的发展作出设想.
【总页数】3页(P25-27)
【作者】陈丽湘;李娜
【作者单位】河南科技学院人文学院,河南,新乡,453003;河南科技学院人文学院,河南,新乡,45300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C95
【相关文献】
1.花腰彝服饰审美观解读——回眸影片《花腰新娘》 [J], 庞小条
2.宗教视野下花腰彝民俗体育的依附形式与内涵特征 [J], 汪雄;普春旺;吕金江
3.浅论中国影视与民俗的互动关系——以电影《花腰新娘》为例 [J], 李佼佼
4.《花腰新娘》中的民俗再现 [J], 贾玉洁
5.在休闲审美中实现民俗文化的活态传承r——峨山大棚租花腰彝服饰中剪纸和刺绣的传承解析 [J], 刘婷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花腰新娘》观后感花腰新娘主要讲述云南彝族古老婚礼习俗引发的故事。
通过彝族青年阿龙和凤美的带有浪漫喜剧色彩的爱情故事,再现了我国云南少数民族独特的民风、民俗和地域景观。
热情的歌颂了那象征着我中华民族的团结奋进、不屈不挠、兴旺和谐、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能战胜一切的龙的精神。
拍摄的地方风景真的很美、房屋很简陋、很真实。
体现了少数民族地区的风景人文特点——环境优美、交通经济发展落后、思想观念陈旧。
生动客观地反映出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活状况。
凤美,是敢于打破成规、追求自由一类人物的代表,一个活泼、开朗、乐观的她和阿龙结婚后,并没有遵守族里的习俗——结婚要回娘家三年后才能回来。
尽管家人和族人的种种阻挠,也没能阻碍她对自由的追求。
从她的敢爱敢恨、敢做敢为,不难看出她对爱的执着、对自由的渴望和对理想的追求,并不断地以她特有的方式向传统的封建习俗发出挑战。
阿龙,是在新思想和就观念中犹豫、徘徊、挣扎的一类代表人物。
当凤美主动来找他的时候,他既开心又害怕,害怕被别人知道,怕被族规的惩罚。
还有,凤美要加入龙队他自己拿不定主意,总想要去征求上级的同意才敢让她加入。
他不知道何去何从,不知道到底该怎么做,在两方的压力中挣扎。
而他们的家人和其他官员们,则是守旧思想的代表。
当他们知道凤美和阿龙违反了族规时,不能理解和接纳他们的做法,对他们的只有责骂。
因为那种陈旧的思想观念在他们心里已经有了深深烙印,无法抹平,他们没有办法接受新的观念。
《花腰新娘》它不仅生动的体现出了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风俗和生活情况以及一个民族对国家的热爱,还深深反应出了不同人群对新思想观念的不同态度,还有人们对新事物的接纳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花腰新娘》观后感
《花腰新娘》是一部极具吸引力的影视作品,它展现了韩国传统文化和现代社会的交融。
影片通过描绘主人公在传统婚姻观念与现代社会自由选择之间的矛盾中挣扎的过程,深刻地反映了许多现代人在婚姻观念上所面临的困惑和挑战。
影片中的情节紧凑,剧情跌宕起伏,让观众不禁跟随主人公的思绪一起经历内心的挣扎和成长。
演员们的表演也非常出色,尤其是主角们的情感表达令人动容。
片中的景观和服装设计也十分精美,为观众呈现了一幅极具魅力的画面。
总的来说,《花腰新娘》是一部值得一看的影片,不仅能带给观众观赏的乐趣,更能引发深思与反思。
通过这部影片,观众能够更深入地了解韩国文化和婚姻观念,同时也能够反思自己对于婚姻和自由选择的看法。
花腰新娘观后感
《花腰新娘》是一部以花腰彝族文化为背景,讲述了一段充满民俗风情和青春热情的爱情喜剧电影。
这部电影让我对花腰彝族的文化和故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带给我许多欢乐和感动的瞬间。
首先,电影的剧情非常吸引人。
故事以花腰彝族新娘凤美为主线,她为了加入新郎阿龙带领的女子舞龙队,打破旧俗,引发了一系列冲突和误会。
在这个过程中,观众可以看到凤美和新郎阿龙之间的爱情发展,以及凤美如何用自己的行动和勇气去打破旧有的规矩,追求自己的梦想。
其次,电影中的角色形象非常鲜明。
凤美是一个充满活力和个性的女孩,她敢于挑战传统,追求自由和幸福。
阿龙则是一个执着于舞龙事业的男人,他用自己的行动和信念感染着凤美和其他人。
电影中的其他角色也各具特色,为故事增色不少。
此外,电影中的民俗风情和云南美景也是一大亮点。
花腰彝族的传统文化和风俗习惯在电影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让观众对这个民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同时,电影中的云南美景也让人陶醉,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和神秘。
最后,电影的制作质量也非常出色。
导演章家瑞将这个故事拍得既具有观赏性又具有艺术性,让观众在欣赏故事的同时也能感受到电影的美感和艺术价值。
总之,《花腰新娘》是一部非常优秀的电影,它以独特的视角和
鲜活的人物形象展现了花腰彝族的文化和生活状态,同时也传递了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
这部电影让我对花腰彝族的文化和故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带给我许多欢乐和感动的瞬间。
它不仅是一部适合全家人观看的电影,也是一部能够引起人们深思和感悟的电影。
赏影片《花腰新娘》中民俗元素的影视魅力作者:刘玉芳来源:《青年文学家》2012年第10期摘要:电影《花腰新娘》再现了云南花腰彝族的古老婚俗和民风民俗,彰显了浓郁的民俗风情和深厚的人文底蕴。
关键词:花腰新娘;民俗;影视作者简介:刘玉芳(1989—),女,湖南益阳人,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民族学。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2)-10-0247-01《花腰新娘》这部影片由导演章家瑞执导,主要展演了属于云南彝族尼苏支系一部分的“花腰彝族”的古老婚俗以及在此背景下发生的一系列故事。
导演镜头聚焦“花腰彝族”这一全世界仅有3万左右的民族,成功运用艺术的手法将云南花腰彝族原生态的生活民俗嫁接到影片中,带给观众全新的视听感受。
影片以一对花腰彝青年阿龙和凤美的爱情故事为核心展开叙述,人物个性刻画鲜明,情节波澜起伏,花腰彝族的民风民俗在影片中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形成了这部影片的独特审美,并成功歌颂了美、爱情和善良等。
这部影片最大的特点便是以少数民族风情为背景支撑,对异文化的拍摄给观众带去视听上的巨大冲击力。
导演对民俗的拿捏把握,深化了这部影片的文化底蕴。
在当今影视商业化的价值影响下,影片给观众呈现了一片令人心驰神往的地方,这一点难能可贵。
我试图分析影片中民俗元素的运用彰显出的影视魅力。
首先,这部影片对浓郁地域风情的展演带来强烈的视听冲击。
视觉上,整部影片画面色彩对比强烈,从而凸显出洁净而透明。
我们注意到影片人物穿着独特的民族服饰,“花腰彝”的来历就与其民族服饰有关,因腰间所系艳丽的花腰束,所以被俗称为“花腰彝”。
花腰彝族服饰色彩绚丽,以红色为主色,所绣图案精致美观,服饰给人直接的文化认知感受。
对花腰彝居住生活的独特地理自然环境的展现,整个画面流畅并尽显质感。
镜头带我们俯瞰到一片恬静的田间生活,走近生机盎然的大自然。
这儿的人们日复一日地辛勤劳作,自食其力,乐得其所。
凤美,天真烂漫的花腰新娘.
傍住新郎就认定了这是生命的一切,新的开始便以这个男人开始了,阿龙便是凤美美好原始的寄托了.
没有归家,不能宿住;没有归家,便不能光着肩膀和半大小伙摔跤,处事不深的凤美并不知道这些不能的却以发生的事情对自己会带来怎样的‘闲话’。
内心的天生纯真似乎压制了这一切世俗的偏论;
内心的天生纯真也并没有让凤儿感受到来自外边跑圈物质丰盛的啊聪的“示好”;
内心的天生纯真使她“归家”的逃跑无人能挡,为了啊龙而舞龙……使得凤儿并没有感受到姐妹儿“尼玛”的细小心理变化,这是不管不顾,切切实实用实际行动作出自己的想法、愿望、快乐。
即便小七妹的归家问题使得金钱问题已经开始渗透到了无邪纯美生活的时候,依旧纯真的找阿龙解决,以舞龙赞助啤酒销售为条件换取物质上的支持;当阿龙以卖拖拉机也不要啊聪钱的言语出口时候,纯真的小妹才意识到了棘手,才意识到了这里有那么一种东西不是钱的事情,是关乎尊严的东西,也意识到了固执守旧力量是那么的夸张,七妹的泪眼无奈诠释了这一切。
强大的内心坚持,从男人身上转移到了精神上的“舞龙”,归家夜晚将阿龙从二楼推下的举动,硬是将精神与物质的抉择演绎到了极致。
一声对阿爹的哭喊中,内心的另一面压抑释放了,纯真的墙
被冲击了,有了缺口,那像洪水一样的物质冲了过去,带着从舞龙队里的被开除,发泄,以泪眼的一万米开始、结束。
倒吊的性格在寂静中又来了,撅着嘴,似乎有所想……
阿龙悔悟了,丢掉的花腰带又以同样疯狂的屋顶舞龙方式送回,含情脉脉,触人心弦,给了花腰带的新生。
龙舞了,时间过了,事情迁移了,结尾背着孩子采摘时的笑容,宣示了一个完美结局的凄美。
冲不破的古旧力量,随之时间,征服或被征服。
[《花腰新娘》观后感商务管理一班王国良 09411007]电影《花腰新娘》主要讲述了花妖彝族姑娘凤美嫁给闻名四乡的舞龙高手阿龙,因不守规矩第二天便被送回了娘家,《花腰新娘》观后感商务管理一班王国良 09411007。
省里要举行舞龙大赛了,阿龙心有不甘地当上了女子舞龙队的教练,而自己未过门的老婆凤美知用尽各种花招往舞龙队里钻,弄得阿龙更是一筹莫展洋相百出。
进到了五龙队,又因为不守规矩参加啤酒节活动,帮酒家推销啤酒,被阿龙知道后赶出了舞龙队,最后又重新把凤美找回来,追后终于赢得了舞龙大赛第一名。
并到深圳,北京等地演出广受好评。
故事结局很完美,阿龙和凤美有了孩子,日子过得很甜美。
本片以女性意识为主体向男权社会挑战的信号,从这个角度出发,一种颠覆性的叙事策略,表达了凤美敢于打破当地常规,展现个性的勇气,观后感《《花腰新娘》观后感商务管理一班王国良 09411007》。
◆分享好文◆12个美女舞龙,又是着花腰族服饰,还有云南奇异的自然人文景观,构成了影片丰富的观赏性元素,并且极具“另类”感的人物及人物关系,为我们诠释了另类而又古老文化,及很美的视觉效果。
本片主演由印小天饰演的阿龙和张静初饰演的凤美虽然都身为《花腰新娘》第三任主角人选,但的新闻发布会上,章家瑞导演说他没有选错演员,因为张静初和印小天对角色的把握和演绎都非常成功。
张静初吧彝族版的野蛮女友花腰族女子凤美生就一股野性难驯,有着山一样奔放的个性和水一样纯净的灵性。
她性感实足,但绝不艳俗,她敢爱敢恨,敢做敢为演的淋漓尽致。
印小天则把阿龙英俊而憨厚,善良却有些因循守旧,不敢越家族家规半步,尤其是最后与凤美分手后,酒醉跳上屋顶的一场扣人心弦的醉舞龙方显出阿龙的英雄本色。
再加上崔哲铭饰演的阿聪潇洒而机智,在领时尚之先方面与凤美有着共同点,但由于是生意人,免不了有着铜臭气。
他和凤美的高潮戏是一场性感十足的“烟盒舞”。
更是锦上添花的把故事推到了高潮。
本片表达了,对图腾龙的敬仰及对凤美敢于打破成规展现自我的肯定。
作者: 庞小条
作者机构: 云南艺术学院少数民族艺术研究所
出版物刊名: 美与时代:创意(上)
页码: 80-83页
年卷期: 2010年 第12期
主题词:�花腰新娘》 花腰彝 服饰 影片 解读 审美观 民族文化 美的创造
摘要:影片《花腰新娘》对花腰彝服饰作了丰富展示,别致的造型、绚丽的色彩、富有寓意的图案和繁冗的饰品等,都体现了一个民族的信仰与追求。
服饰是解读一个民族的符码。
绚丽多彩的花腰彝服饰,是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凝聚蕴含着花腰彝族对美的创造和追求。
《花腰新娘》桃源之旅。
剧情:花腰彝族有一个古老的族规,新娘成婚,最少3年才能落居夫家。
从小没了阿妈、赶马帮的阿爸用马奶养大的凤美,有着花一样的美丽,山一样的野性,她嫁给闻名四乡的舞龙高手阿龙的那天晚上,不顾族规,闹着要进洞房,将英俊憨厚的阿龙搞得乱了手脚。
在这个美丽的高原山寨,凤美用青春的活力迸发出耀眼的光茫……。
推荐理由:这是一个落入俗套的爱情,可是发生在一个阳光灿烂、风景如画的世外桃源,让人心旷神怡。
花腰彝族、女子舞龙队、对歌、烟盒舞……都是撩人的景色,那种单纯得让人羡慕的原汁原味,让久居喧闹都市的人们欲罢不能。
#电影之旅#。
爱乐活旅游热门标签电影之旅。
爱乐活——有态度、正能量的品质生活社区。
热爱生活,乐于分享的各类达人聚在这里,分享消费攻略,激发生活灵感,发现城市最IN 的角落。
在这里,有爱,有乐,有生活。
【更多精彩内容尽在爱乐活】
文章来源:/post/6a668ffb03faacd1d71cadb9?from=wenku/?from=wenku。
第8卷第1期红河学院学报V01.8No.12010年2月Journal of Hongh e University Fe b.2010从《花腰新娘》看花腰彝的民俗陈丽湘,李娜(河南科技学院人文学院,河南新乡453003)摘要:电影《花腰新娘》充分地展示了花腰彝的民情风俗,文章从影视中传统民俗的体现论述了传统民俗与现代影视之间的矛盾,从人类学的角度对传统民俗的发展作出设想。
关键词:《花腰新娘>;花腰彝;民俗;人类学中图分类号:c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9128(2010}01—0025—03在2009年9月2日至8日首届亚欧文化艺术节当地人也经常自豪地说:“人们几乎会走路就会跳烟上,《花腰新娘》作为开幕影片又一次搬上银幕。
影.盒舞,会说话就能唱海菜腔。
”恋人们通过对歌的方式片《花腰新娘》以花腰彝特有的“三年不落夫家”的婚来倾诉衷情,表达爱慕之情;盛装彩饰,纵情跳起婀娜俗为背景,取材于石屏花腰女子舞龙队的故事,讲述多姿的烟盒舞,表现对生活的热爱。
影片几乎每一个了云南花腰彝族的凤美姑娘与善良淳朴的阿龙之间场景都是在对传统文化的述说:“三年不落夫家”的起伏迭宕、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透视出彝族人民和花腰彝特有婚姻习俗,“莫问爱情深不深,就看腰带给谐的生活状态和纯朴的文化心理,展现了独具魅力的不给”的定情信物花腰带;根深蒂固的男性主体地位民族文化风情。
的传统观念;古老图腾崇拜发展而来的花腰“舞龙”;花腰彝属彝族尼苏支系的一部分,主要聚居在云建筑格局独特传统民居“土撑房”和当地“吃不厌”的南省红河州石屏县的北部山区龙武、哨冲两乡镇。
米线,充分展示出当地的民俗风情。
泼辣、骄横、野蛮“花腰彝”自称尼苏,其服饰色彩艳丽,精美大方,被的凤美是阿爸用马奶养大的,寄托了导演对女性自我人们亲切地称为“花腰彝族”,俗称花腰彝。
影片《花价值实现的希望;阿嫂则是一个顺从于世俗和屈从于腰新娘》突破了传统民俗电影大多只是一些场景上的道德束缚的彝族传统优良女性;公公婆婆洗脚时的表点缀或是画面美化的创作方式,紧紧贴近生活反映生现的满意是对凤美的宽容和大度;纯朴、厚实的彝族活,展现了丰富多彩的花腰彝民俗。
《花腰新娘》的观后感《花腰新娘》的观后感当认真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这次观看让你有什么体会呢?这时候最关键的观后感不能忘了。
你想知道观后感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花腰新娘》的观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花腰新娘》的观后感1尼苏人,俗称花腰彝,云南彝族的一个支系。
花腰彝有一个世代风俗:男女成婚后新娘不能与新郎同房,最少要等三年,新娘才能住进新郎家,此风俗称之为“归家”。
《花腰新娘》这部影片以“舞龙”为明线,男女主人公的情感变化为暗线,向观众展现了民族气息浓郁的动人情节,也可以清晰的看出“归家”这一世代风俗瓦解的过程。
这是一部“爱、自由、美”三位一体,集“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的影片。
电影以云南秀美的山水开场,山谷里回响的原生态民歌以及行走于山水之间的彝族马帮带我们走进云南花腰彝的别样世界。
女主角凤美爬树摘果的镜头刻画了一个野蛮女孩的形象,这一鲜明的个性特点始终贯穿在影片之中,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童年时代的她胆大淘气,长大后的她依旧俏皮活泼。
影片画面有三次色调的转换。
开头的灰色调,给人古老悠远之感,更真实的表现出故事的发展。
随着凤美浮出湖面的灿烂一笑,画面质感瞬间富于色彩,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待到展现彝寨在“迎新世纪舞龙大赛”荣获金奖这一真实历史事件是又一次转换为灰色调。
结尾处再一次转换为彩色色调,一幅山、水、人相得益彰的`唯美画面让我们对彝乡的未来充满美好的期待。
凤美与阿龙的彝族传统婚礼与如今的西洋婚礼形成鲜明的对比,少数民族风俗与服饰为我们献上了一场民族风情浓郁的视觉盛宴。
原生态的彝族婚誓歌曲道出彝家的世代婚俗:要守彝家道,三年不得归,待到归家时,出入成双对,直到白头佬……“归家”的传统和彝乡年轻人追求“爱、自由、美”的理想呈现此消彼长的状态。
新婚之夜,阿龙不甚酒力,乡亲们的嘲笑伤了凤美的自尊,她举起酒杯,豪饮一番,这再一次加深了观众对凤美豪迈果敢的印象。
因为醉酒,凤美爬进了新房。
后一天早晨,当家里人看到新婚夫妇甜美酣睡时,都气急败坏,觉得非常丢脸。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花腰新娘观后感【导语】《花腰新娘》是一部以少数民族的爱情故事为题材的优秀影片,他通过彝族青年阿龙和凤美的带有浪漫喜剧色彩的爱情故事,再现了我国云南少数民族独特的民风、民俗和地域景观,以下关于花腰新娘观后感,希望您驻足阅读!【篇一】花腰新娘观后感在美丽富饶的云南,喀斯特地貌上如梯田般排列着的一个个小小的湖泊便称作海子。
《花腰新娘》的故事就发生在之一个个的海子间——彝族姑娘凤美嫁给舞龙高手阿龙的当晚,因破坏古老族规令阿龙很没面子,不久,凤美想方设法混进阿龙的舞龙队当起龙头,因积极改革舞龙模式将阿龙颜面扫尽,而凤美当着自己的面与暗恋她的啤酒厂小老板阿聪眉来眼去”,则将阿龙的坏情绪推到高潮,忍无可忍之下,他按风俗与凤美退婚,此举令他失去舞龙队姑娘们的尊重。
事后,阿龙追悔莫及,为发泄心中郁闷,他于醉酒后跳上屋顶舞起惊人心魄的醉舞龙,众人惊叹不已之际,凤美也对他有了重新认识……这是一个很简单的故事,在剧情上,这部电影的确没有什么创新出奇之处,这也就是为什么豆瓣上这部电影的评分不算太高。
不过我个人喜欢这部《花腰新娘》主要是在于秀美的山水、朴实的民风、原生态的配乐还有演员出色的演技。
云南一直是中外游客钟情的旅游胜地,神奇的大自然赋予了它的灵秀神韵。
一部《花腰新娘》则尽情的展现了云南红河石屏地区的奇美山水。
不论是电影中阿龙和凤美嬉戏的那条小河,还是最后他们纵身跳入的小水塘还有凤美总是抬头遥望的天空都让人印象深刻。
那种清清得澄澈,那种绿绿得生动,那种蓝蓝得纯净。
整部电影在色彩的运用上让人物服装的鲜红亮丽与自然风景的青翠欲滴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冲击感。
虽然红绿本是对比色,但是恰到好处的运用则能达到赏心悦目的效果。
有人说《花腰新娘》这部电影更像是一场民俗风情秀,这话一点不假。
电影中所呈现的花腰彝族人的生活习俗与状态让人感受到他们淳朴的民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花腰新娘》观后感篇一:观《花腰新娘》有感《花腰新娘》是一部以少数民族的爱情故事为题材的优秀影片,他通过彝族青年阿龙和凤美的带有浪漫喜剧色彩的爱情故事,再现了我国云南少数民族独特的民风、民俗和地域景观,热情的歌颂了那象征着我中华民族的团结奋进、不屈不挠、兴旺和谐、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能战胜一切的龙的精神,而龙,有时也用来喻意英雄或成功人仕另类女子凤美单纯、聪明、倔犟、豪气和略带“野”的性格,突显了她的可爱、纯朴和坚强,从她的敢爱敢恨、敢做敢为,不难看出她对爱的执着、对自由的渴望和对理想的追求,并不断地以她特有的方式向传统的封建习俗发出挑战,她期望她能成功,也期望她的姐妹象她一样去追求自由与幸福,这就是她为什要参加舞龙队的真正原因。
他其实很爱她的丈夫阿龙,而且爱的很纯情、很执着、很火热,然而原本很激情、很火热的爱,却被“归家”的这一封建婚俗扼杀在摇蓝里,她恨透了这种封建恶俗,她要抗争,要悍卫自己爱的权力,因此她打破俗规要与阿龙进洞房,她也希望他的丈夫能真正成为一条龙,而有些时候就是这样,不可明喻的一番苦心(我管它叫爱情故意),往往会让人产生爱的错觉。
她敢挑战男权,与男人摔跤,说明在她心里确实存在着龙的精神。
阿龙也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青年才俊,他朴实、善良、忠诚和谦让,从凤美不愿嫁给阿聪这一点就足以证明,只不过他出身舞龙世家,肩负着龙的传人这个历史使命,不敢有半点懈怠和私心,更不能有丝毫的损毁,可见龙的形象和龙的精神在他们的心目中是何等的重要,其实他也反对“归家”这种封建陋习,在入洞房时他不是说:“三年呀,你可不要跟阿聪跑了”是啊,三年只不定发生什么,他也被这一恶俗打得泄了气,当他感到那象征性的花腰带也保不了他的婚姻时,他把它还给了凤美,给了她自由,也免得日后更被动、更难堪,他舞醉龙就是发泄内心的不甘示弱,他要舞。
花腰新娘观后感1500字《花腰新娘》是一部感人至深的电影,讲述了一个关于爱与婚姻的故事。
影片主要围绕着一个即将成为新娘的女主角展开,通过讲述她的成长故事,深入探讨了婚姻中的种种挑战和困惑。
观看完这部电影,我深受启发,对于婚姻和爱情的理解也有了一些新的认识。
首先,我对于婚姻的价值观有了新的认识。
在《花腰新娘》中,女主角从小就生活在一个传统的社会环境中,她被灌输着婚姻的重要性和责任。
然而,在她追求自己的梦想的过程中,婚姻成为了一个阻碍她前进的绊脚石。
这引发了我对于婚姻和自我价值之间的冲突的思考。
婚姻是一种社会关系,同时也是个人选择的结果。
个体的幸福和成就感并不完全依赖于婚姻的存在与否。
每个人都应该有权利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而不受到传统观念和社会期望的束缚。
其次,电影中展现了婚姻的现实面貌和挑战。
婚姻不仅仅是一场浪漫的爱情,它也需要夫妻双方的共同努力和付出。
在电影中,女主角与丈夫之间经历了一系列的困难和矛盾。
她们的婚姻并不完美,却充满了爱和共同的成长。
这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婚姻是一场需要经营和付出的关系。
不论是日常琐事还是大问题,都需要双方的沟通和妥协,才能使婚姻走向成功。
而且,《花腰新娘》也探讨了婚姻中的权力关系。
在电影中,女主角在婚姻中经历了权力的转移和重新分配。
她从一个被动的角色逐渐转变为一个自主选择和控制自己人生的强者。
她意识到婚姻中的双方都应该平等相待,并且不应该以权力来控制对方。
这点给我很深的思考和启发,一个健康的婚姻关系应该建立在平等和尊重的基础之上。
除此之外,《花腰新娘》还通过女主角的成长故事展现了女性独立和自强的重要性。
女主角在家庭和事业中都面临很大的压力和挑战,但她始终保持着坚韧和勇敢的态度。
她努力追求自己的梦想,从一个被束缚的小女孩成长为一个自信而独立的女性。
这告诉我们,女性在婚姻中不应该仅仅以妻子和母亲的身份来定义自己,她们应该有自己的梦想和事业,追求自己的价值。
最后,《花腰新娘》通过一个普通人的故事,传递出了关于婚姻和爱情的真实和感人的道理。
观《花腰新娘》有感《花腰新娘》讲述了一对花腰彝青年阿龙和凤美的爱情故事,其中展示了丰富多彩的花腰彝民俗。
影片开始便交代电影是以云南少数民族花腰彝为背景,“尼苏人,俗称花腰彝,云南彝族的一个支系。
”社会民俗:在影片中贯穿始终的是花腰彝的“不落夫家”的婚俗。
影片一开始便介绍:“花腰彝有一个世代风俗:男女成婚后新娘不能与新郎同房,最少要等三年,新娘才能住进新郎的家,此风俗称之为‘归家’”。
然后画面跳转,接着一场别开生面的花腰彝婚礼展现在我们眼前,婚礼的主持者用彝语唱道:“择个良辰日,结成龙凤配,要守彝家道,三年不得归,待到归家后,出入成双对,直至白头老,凤舞随龙飞。
”婚礼当天晚上,凤美喝醉了酒,从窗户爬进了阿龙的房间。
第二天一大清早,阿龙的大嫂叫他起床干活,走进房间看到两个人在一张床上睡着,吓了一跳,就惊叫了一声,手中端着的豆子撒了一地。
阿龙的大哥、阿爸、阿妈听到声音,赶紧跑上来。
当看到这种情形后,阿妈说了句“真丢人”,阿龙的大哥赶紧将阿龙拖下床带了出去,嫂子和阿妈叫凤美起来,可是凤美坐起来眼睛转了一圈之后又躺下了,阿爸生气地说“给我连人带床抬回娘家去”。
当凤美在被抬回去的路上,小孩子跟在后面喊“新娘子被送回家喽”,被抬回去之后,她阿爹给她送饭时也说“真丢人”。
人们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凤美违背了“不落夫家”的习俗。
后来一年一度的舞龙大赛到了,凤美为了能天天见到阿龙,便不顾“归家”习俗的限制,一心要参加龙队。
影片中还展示了大嫂和小七妹对“归家”的认识,大嫂对凤美说:“没归家的时候,我成天可快活了。
舞龙一舞一个通宵,都不知道累。
”大嫂的言外之意就是女子归家后就不能再舞龙了,整天被家务事缠着,在影片中大嫂总是很忙,为公婆烧洗脚水,磨豆子,做饭……,可以说没有了做姑娘时的快乐。
小七妹三年到了没有归家,后来因为不想归家还产生了逃跑的念头,通过阿玉的口,我们得知小七妹不归家的原因是“怕归了家就不自由了,也不能舞龙了”。
内陆最具乡土气息,纯情的张静初,原生态爱情电影《花腰新娘》比起扎推在港片里的张静初,还是喜欢这部戏里土不啦唧,眼神质朴倔强的她。
当年张静初最纯情的电影《花腰新娘》,故事深度一般但有一定意义。
民族风情通过画面和音乐展示得自然纯真又不刻意,并非标新立异而是共同通融。
原创声明:本文由得心电影编辑得心原创,感谢分享,文章未经允许严禁转载抄袭,发现必究!在合适的时间,看一部合适的电影,你会收获很多;人生太短,等不及茶凉,若是常驻,得心愿奉上一篇最真实精彩的影评陪你走完这一场!很多人看完《花腰新娘》就记得纯情的张静初了,虽然导演在整体节奏上少欠火候,但是民族风情还是比较引人注目。
不是黑印小天,但是和他合作的演员都混出头了,他还是依然如初,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也就是海澜之家了。
当年小有名气的电影终于得以一见。
我一直觉得张静初是内陆最具有乡土气息、最属于质朴干净的那种。
想不到在这部我一直忽视的电影《花腰新娘》里,她“一反常态”变成一个俏皮可爱、充满活力的野丫头,彻底改变了我对她的感觉。
这是很原生态的一部电影,展现了神秘而又奇特的少数民族生活,那个年代的少数民族,还保留着很好的文化氛围和婚俗传统,而受到外部经济变化等的冲击。
影片的许多地方都显现出了彝族地区特有的风貌与景观,并且把这个少数民族的一些传统特色通过电影的方式呈现给了大家,通过这部影片我第一次认识了花腰彝,也许独有的少数民族风情是影片最打动人的地方。
张静初的表演有些地方虽稍显做作,但还是生动演绎了凤美这一热情泼辣而又古灵精怪的形象,张静初饰演此类角色的时候,总给人感觉是本色演出,她可以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戏路。
这种小成本电影既有一定的观赏性,又弘扬了民族文化,是中国电影人一个不错的选择。
中国需要这种朴实的电影,是由内而外的朴实,而不是和谐。
很多小伙伴也是从这部电影开始喜欢张静初的,虽然往后她没有再次扮演一些特别让我欣赏的角色,但是我对她从此怀有了一种淡淡的喜爱,宛若青莲般出淤泥而不染。
花腰新娘观后感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尼苏人,俗称花腰彝,云南彝族的一个支系。
花腰彝有一个世代风俗:男女成婚后新娘不能与新郎同房,最少要等三年,新娘才能住进新郎家,此风俗称之为“归家”。
《花腰新娘》这部影片以“舞龙”为明线,男女主人公的情感变化为暗线,向观众展现了民族气息浓郁的动人情节,也可以清晰的看出“归家”这一世代风俗瓦解的过
电影以云南秀美的山水开场,山谷里回响的原生态民歌以及行走于山水之间的彝族马帮带我们走进云南花腰彝的别样世界。
女主角凤美爬树摘果的镜头刻画了一个野蛮女孩的形象,这一鲜明的个性特点始终贯穿在影片之中,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时代的她胆大淘气,长大后的她依旧俏皮活泼。
影片画面有三次色调的转换。
开头的灰色调,给人古老悠远之感,更真实的表现出故事的发展。
随着凤美浮出湖面的灿烂一笑,画面质感瞬间富于色彩,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待到展现彝寨在“迎新世纪舞龙大赛”荣获金奖这一真实历史事件是又一次转换为灰色调。
结尾处再一次转换为彩色色调,一幅山、水、人相得益彰的唯美画面让我们对彝乡的未来充满美好的期待。
凤美与阿龙的彝族传统婚礼与如今的西洋婚礼形成鲜明的对比,少数民族风俗与服饰为我们献上了一场民族风情浓郁的视觉盛宴。
原生态的彝族婚誓歌曲道出彝家的世代婚俗:要守彝家道,三年不得归,待到归家时,出入成双对,直到白头佬……“归家”的传统和彝乡年轻人追求“爱、自由、美”的理想呈现此消彼长的状态。
新婚之夜,阿龙不甚酒力,乡亲们的嘲笑伤了凤美的自尊,她举起酒杯,豪饮一番,这再一次加深了观众对凤美豪迈果敢的印象。
因为醉酒,凤美爬进了新房。
后一天早晨,当家里人看到新婚夫妇甜美酣睡时,都气急败坏,觉得非常丢脸。
这是“归家”传统第一次遭到破坏。
村里的“有钱人”阿聪给新婚夫妻送上了一台二十九寸的大彩电,乡亲们都觉着稀奇。
一家人围坐在电视机前看喜剧片,火塘静静地燃烧着,三世同堂的彝家此刻正享受着彩电带来的欢乐。
然而,阿龙的心情却是复杂的。
他拔掉了天线,阿爹对他说了一番气话之后,阿龙决定外出打工挣钱。
父母望子成龙,阿龙希望自己衣锦还乡,光宗耀祖。
舞龙是村里的头等大事,而阿龙又出生于舞龙世家,于是村长进城把阿龙请回了村。
就这样,阿龙回乡任了女子舞龙队的教练。
凤美决定加入舞龙队,这时,“归家”的传统让阿龙无比困扰。
最后,阿龙在没有经过家人和村长的同意下选择凤美加入龙队。
这时“归家”传统第二次深受重创。
凤美的行为与彝寨风俗格格不入,寨子里闲话疯传,家里人觉得丢尽了颜面;阿玉对父母指定的婚姻非常反感,比起钱与势,她渴望追求自由的爱情;小七妹更是不想“归家”,她用粉笔字道出内心对这一传统的不满;儿媳妇虽恪守家规,心中却满是怨言……彝家有个规矩:男人不向女人低头。
然而阿爹和村长放下面子,请凤美回舞龙队。
这一举措预示着“归家”传统的进一步瓦解。
《花腰新娘》也是一部体现“真、善、美”的影片。
彝乡人勤劳善良的朴实本质打动着每一个人,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感更是直击我们心灵深处。
小七妹与舞龙姐妹们有着的质朴友谊;阿聪和依玛对爱情的舍弃体现出彝乡人纯真的性情……影片的这些细节片段充满了“真、善、美”的审美体验。
另外,电影采用云南方言,这使影片更加真实化、生活化。
在训练中,阿龙说了一番话:“我们的瓜果为什么又大又甜,水牛为什么累到老,庄稼为什么长得这么好,这都是神龙保佑的缘故……”一方面体现了彝乡人对龙图腾的崇拜,同时也从侧面透出浓重的封建迷信色彩以及民间传说的神奇魅力。
同时,影片从最真实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出发,呈现给观众视听的全新感受。
总之,电影独具特色的彝家风情,个性鲜明的人物刻画,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由浅入深的讲述了一个真实的彝家故事。
最后,天边出现的那朵酷似龙头的云,让人产生无限遐想与意犹未尽之感,脑海中再一次浮现出一幕幕动人的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