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技术与应用 期末复习 知识点
- 格式:docx
- 大小:637.89 KB
- 文档页数:16
一、单选题1.手机钱包的概念是由(B )提出来的。
A、中国B、日本C、美国D、德国2.(D)给出的物联网概念最权威。
A、微软B、IBMC、三星D、国际电信联盟3.(D )年中国把物联网发展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
A、2000B、2008C、2009D、20104.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指的是(B)。
A、互联网B、物联网C、智慧地球D、感知中国5.智慧地球是( D )提出来的。
A、德国B、日本C、法国D、美国6.物联网在中国发展将经历(B )。
A、三个阶段B、四个阶段C、五个阶段D、六个阶段7.2009年10月(A)提出了“智慧地球”。
A、IBMB、微软C、三星D、国际电信联盟8. 物联网体系结构划分为4层,传输层在(C )。
A、第一层B、第二层C、第三层D、第四层9. 物联网的基本架构不包括(D )。
A、感知层B、传输层C、数据层D、会话层10. 感知层在(A )。
A、第一层B、第二层C、第三层D、第四层11. IBM提出的物联网构架结构类型是(C )。
A、三层B、四层C、八横四纵D、五层12. 物联网的(A )是核心。
A、感知层B、传输层C、数据层D、应用层13.下列哪项不是物联网的组成系统(B )。
A、EPC编码体系B、EPC解码体系C、射频识别技术D、EPC信息网络系统14. 利用RFID 、传感器、二维码等随时随地获取物体的信息,指的是(B )。
A、可靠传递B、全面感知C、智能处理D、互联网15.RFID属于物联网的哪个层。
(A )A感知层B网络层C业务层D应用层练习二传感器与检测的实现一、单选题1.下列哪项不是传感器的组成元件(D )。
A、敏感元件B、转换元件C、变换电路D、电阻电路2.力敏传感器接受(A )信息,并转化为电信号。
A、力B、声C、光D、位置3.声敏传感器接受(B )信息,并转化为电信号。
A、力B、声C、光D、位置4.位移传感器接受(D )信息,并转化为电信号。
A、力B、声C、光D、位置5.光敏传感器接受(C )信息,并转化为电信号。
物联网期末复习资料1. 物联网的核心是“物物互联、协同感知”。
2. “物联网”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的第三次浪潮。
3. 物联网包括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三个层次。
4. 物联网体系结构架构原则:多样性、时空性、互联性、扩展性、安全性、健壮性。
5. 物联网的自主体系由数据面、知识面、控制面各管理面组成。
其自主特征是由STP/SP 协议栈和智能层取代了传统的TCP/IP协议栈。
6. 物联网设计原则:1)实用性和先进性原则2)安全性原则3)标准化、开放性和可扩展性原则4)可靠性与可用性原则设计步骤:1)用户需求调查与分析2)网络系统初步设计3)物联网系统详细设计4)用户和应用系统设计5)系统测试和试运行7.射频识别是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中的,它利用射频信号及其空间耦合的传输特性实现对静止或移动物品的自动识别。
8.一个简单的RFID由阅读器、应答器和电子标签组成。
9.根据标签的供电形式可将电子标签分为有源式电子标签、无源式电子标签、半有源式电子标签。
根据标签的工作方式分类:主动式、被动式、半主动式。
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的主要功能是什么?电子标签由天线和专用芯片组成。
阅读器通过天线与RFID电子标签进行无线通信,可以实现对标签识别码和内存数据的读出或写入操作。
天线:在标签和读取器间传递射频信号。
计算机系统:完成各种基于RFID的应用。
的软件组成:边沿接口系统、RFID中间件、企业应用接口、应用软件。
系统分为:电感耦合系统和电磁反向散射耦合系统。
13.传感器组成:敏感元件、转换元件、变换电路。
14.传感器主要发展趋势:将采用系列高新技术设计开发新型传感器、微型化与微功耗、集成化与多功能化、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
15.三网融合包括: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16.传感网基本功能:协作地感知、采集、处理、发布感知信息。
17.无线传感网有传感器,感知对象和观察者三个要素构成。
18.传感器节点由4部分组成:负责感知模块、数据处理和存储模块、无线通信模块、节点供电的电源供给模块。
物联网总复习一、物联网的基本概念1.1 物联网的定义1.2 物联网的特点1.3 物联网的应用领域二、物联网的关键技术2.1 传感器技术2.1.1 传感器的原理2.1.2 传感器的分类2.2 无线通信技术2.2.1 无线通信的基本原理2.2.2 物联网中常用的无线通信技术 2.3 数据处理和存储技术2.3.1 数据处理的基本方法2.3.2 数据存储的方法和技术2.4 安全与隐私保护技术2.4.1 物联网安全问题的特点2.4.2 常用的物联网安全与隐私保护技术三、物联网的架构和体系结构3.1 传统物联网架构3.2 云计算与物联网的融合3.3 边缘计算与物联网的融合3.4 物联网的分层结构四、物联网的应用案例4.1 智能家居4.2 智慧医疗4.3 物流和供应链管理4.4 城市交通管理4.5 工业自动化五、物联网的挑战与未来发展5.1 安全与隐私保护挑战5.2 技术标准与互操作性挑战5.3 能源和环境可持续性挑战5.4 物联网的发展趋势和前景六、附录6.1 本文档所涉及的附件列表法律名词及注释:1:物联网:互联网的延伸,指由各种能够感知和交换信息的物体组成的网络。
2:传感器:用于检测和测量某种物理量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的设备。
3:无线通信:通过无线介质传送数据和信息的通信技术。
4:数据处理: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提取和处理的过程。
5:数据存储:将数据保存在存储介质中以备后续使用的过程。
6:安全与隐私保护技术:用于保护物联网系统和数据安全、隐私的技术手段。
7:物联网架构:描述物联网系统组织结构和功能分配的框架。
8:云计算:通过互联网提供计算资源和服务的方式。
9:边缘计算:将计算能力移到数据产生的设备或最近的计算资源的计算模式。
10:分层结构:将物联网系统按照不同功能和层次进行划分和组织的结构。
11:智能家居: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家庭设备和服务的智能化管理和控制。
12:智慧医疗:将物联网技术应用于医疗领域,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2.1物联网概念,2.2.1,2.2.2,物联网体系结构3.3传感器技术原理,传感器特性和分类4.1条形码,4.2.1和4.2.2RFID,标识与定位5.1.1WiFi,5.1.2蓝牙,5.1.3ZigBee6.1大数据特征,6.2.1数据库存储,6.2.2云架构,云计算、边缘计算7.2安全体系一.物联网1.物联网概念:物联网是通过使用射频识别(RFID)、传感器、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采集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流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2.物联网特征:①全面感知:嵌入式设备微型化,为每个物品、动物或人安装感知装置成为可能。
②可靠传递:遵守统一的通信协议。
③智能处理:智能信息处理平台通过智能处理技术针对不同应用需求对物品实时智能化控制。
④深度应用:物联网的应用正向广度和深度两个维度发展3.物联网体系结构Ⅰ概念:描述物联网部件组成和部件之间的相互关系的框架和方法。
Ⅱ设计原则:①以用户为中心②时空性原则③互联互通原则④开放性原则⑤安全性原则⑥鲁棒性原则⑦可管理性原则Ⅲ体系结构:②四层物联网体系结构:第一层:感知控制层(简称感知层,是对客观事物的信息直接获取并进行认证和理解的过程,是物联网发展和应用的基础)第二层:数据传输层(主要用于信息的传送,是物理感知世界的延伸,可以更好地实现物与物、物与人以及人与人之间的通信,是物联网信息传递和服务支撑的基础设施)第三层:数据处理层(具体利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与平台为感知数据的存储、分析提供支持)第四层:应用决策层(利用经过分析处理的感知数据,为用户提供多种不同类型的服务,如检索、计算和推理等)二.传感器1.传感器作用:把各种物理量转变成可识别的信号量2.传感器特性:①线性度:传感器的输出与输入之间的数量关系的线性程度②灵敏度:单位输入量的变化所引起传感器的输出量的变化③迟滞:在正反行程期间其输出/输入特性曲线不重合的现象④重复性:输入量按同一方向作全量程连续多次变化时所得特性曲线不一致的程度4.传感器分类:①按测试对象分类: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位移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②按原理分类:电学式传感器、磁学式传感器、光电式传感器、电势型传感器、电荷传感器半导体传感器、谐振式传感器、电化学式传感器③按输出信号分类:模拟式传感器、数字式传感器④按能量分类:有源传感器、无源传感器⑤其他分类:集成、晶体、半导体等传感器三.标识与定位技术1.条形码Ⅰ定义:条形码技术是集条码理论、光电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条形码印制技术与一体的一种自动识别技术。
知识点1:物联网1、物联网英文名称:Internet of things2、物联网技术通过对物理世界(信息化)、(网络化),对传统的上分离的物理世界和信息世界实现互联和整合。
3、物联网具有的三个重要特征:普通对象设备化、自治终端互联化、普适服务智能化4、物联网的理念最早可以追溯带到1995年比尔盖茨的《未来之路》一书.5、1998年,麻省理工学院提出EPC。
6、1999年,美国Auto—ID中心首先提出物联网的概念.7、2009年温家宝,无锡,“感知中国”战略构想。
8、物联网的四个层次:感知识别层、网络构建层、管理服务层、综合应用层9、物联网产业结构:设备供应商(传感器/软件及应用开发商知识点2:RFID1、具有现代意义的RFID最早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2、Rfid芯片的小型化和高性能芯片的实用化3、RFID早期的雏形是二战期间,雷达没法分辨敌我飞机.早期被动式RFID:飞机返回基地时拉起飞机,雷达反射回的信号形状改变.早期主动时RFID:出现敌我识别器(IFF). 4、RFID由五个组建构成:传送器、接收器、微处理器、天线和标签.传送器、接收器和微处理器通常被封装在一起构成阅读器,因此,RFID系统的三大组建为:阅读器、天线和标签。
5、RFID源于雷达技术6、两种阅读器与电子标签之间的射频信号耦合类型:电感耦合(变压器模型)、电磁反向散射耦合(雷达模型)7、RFID标签是由耦合原件、芯片和微型天线组成的8、RFID标签的优点:体积小且形状多样、环境适应性强、可重复使用、穿透性强、数据安全性9、标签采用的3种数据存储方式: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铁电随机存取存储器(F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10、R FID标签的分类:被动式标签(无源)、主动式标签(有源)、半主动式标签11、R FID的工作频率集中在:低频、高频、超高频三个区域12、低频(LF):30~300khz,典型125khz和133khz,无源,通信范围小于1m,适合近距离、低速、数据量要求较少的识别应用,数据传输率低标签天线匝数多成本高存储数据量少13、高频(HF):3~3Mhz,典型13.56Mhz,通信距离小于1m,不早需要线圈绕制天线,可以通过腐蚀活字印刷方式制作标签内天线采用电杆耦合方式从阅读器辐射场获取能量,具有防碰撞性,数据传输率较高,价格便宜14、超高频(UHF):300Mhz~3Ghz,典型433Mhz、860~960Mhz、2.45Ghz、5。
物联网考试知识点总结一、物联网概述1. 物联网的定义物联网是指利用各种信息传感器将物理世界中的各种设备、设施等物体与互联网相连接,实现信息的采集、传输和处理,以实现智能化管理和控制的一种网络。
2. 物联网的特点(1)大规模连接:物联网可以连接大量的设备和传感器,实现设备之间的信息互联。
(2)智能化:通过物联网可以实现对各种设备和设施的智能化管理和控制。
(3)信息化:物联网可以实现对物体的信息采集、传输和处理,实现对物体的信息化管理。
(4)实时性:物联网可以实现对物体信息的实时采集和处理,实现实时监控和控制。
(5)安全性:物联网对物体的信息采集、传输和处理需要具备较高的安全性。
3. 物联网的应用物联网可以应用于各种领域,如工业制造、智能家居、智能交通、智慧城市等领域,实现对各种设备和设施的智能化管理和控制。
二、物联网技术1. 物联网通信技术物联网通信技术是物联网的基础技术,包括传感器网络技术、低功耗无线网络技术、短距离通信技术、长距离通信技术等。
2. 物联网数据管理技术物联网的数据管理技术包括数据采集、数据传输、数据存储、数据处理等技术,实现对物联网中的大量数据的管理和处理。
3. 物联网安全技术物联网的安全技术包括网络安全、数据安全、设备安全等技术,保障物联网中的信息安全和设备安全。
4. 物联网智能化技术物联网的智能化技术包括数据挖掘、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技术,实现对物联网中的大量数据的智能化处理和管理。
5. 物联网应用开发技术物联网的应用开发技术包括移动应用开发、云计算、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实现对物联网中的各种应用的开发和管理。
三、物联网标准与协议1. 物联网标准物联网的标准包括通信标准、数据标准、安全标准等,保障物联网中的设备和数据的互联互通。
2. 物联网协议物联网的协议包括物联网通信协议、数据传输协议、安全协议等,实现物联网中的设备和数据的互联互通。
四、物联网发展趋势1. 物联网的发展趋势物联网将会成为未来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可以应用于各种领域,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更多的便利和效率。
物联网技术与应用复习知识点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简称 IoT)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
在对物联网技术与应用进行复习时,以下是一些关键的知识点需要掌握。
一、物联网的概念与特点物联网简单来说,就是将各种设备、物品通过网络连接起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其特点包括:1、全面感知:通过各种传感器,如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获取物理世界的信息。
2、可靠传输:利用多种通信技术,如蓝牙、Zigbee、WiFi、移动网络等,确保数据的稳定传输。
3、智能处理: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以实现智能化的决策和控制。
二、物联网的关键技术1、传感器技术传感器是物联网感知层的核心组件,能够将物理量转化为电信号。
常见的传感器有光电传感器、霍尔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等。
2、射频识别技术(RFID)通过无线电信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无需直接接触。
RFID 标签分为有源标签和无源标签,广泛应用于物流、仓储等领域。
3、无线通信技术(1)蓝牙: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适用于手机、耳机等设备之间的连接。
(2)Zigbee:低功耗、短距离的无线通信技术,常用于智能家居等场景。
(3)WiFi:广泛应用于家庭和公共场所的无线网络连接。
(4)移动网络:如 4G、5G 等,为物联网设备提供广域覆盖的通信支持。
4、云计算与大数据技术物联网产生的海量数据需要依靠云计算平台进行存储和处理,大数据技术则用于挖掘数据中的价值。
三、物联网的体系架构物联网通常分为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三个层次。
1、感知层负责采集物理世界的信息,包括传感器、RFID 标签、摄像头等设备。
2、网络层将感知层获取的数据传输到应用层,包括各种通信网络和互联网。
3、应用层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为用户提供各种应用服务,如智能交通、智能医疗、智能农业等。
四、物联网的应用领域1、智能家居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家庭设备的智能化控制,如智能灯光、智能家电、智能安防等。
《物联网技术与应用》期末总复习题1、国际电信联盟发布的ITU 互联网报告中,对物联网做了如下定义,即通过二维码识读设备、射频识别装置、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和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2、智慧地球、感知中国、U-Korea、I-Japan的共同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融合各种信息技术,突破互联网的限制,将物体接入信息网络,实现“物物互联”。
(2)在网络泛在基础上,将信息技术应用到社会各个领域,从而影响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3)未来信息产业的发展会由信息网络向泛在网络和智能应用方向拓展、延伸和突破。
3、物联网作为一个新兴产业,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是它的发展也面临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知识产权2.技术标准3.产业链条4.行业协作5。
盈利模式6。
使用成本7.安全问题4、我国物联网建设当前的主要任务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大力攻克核心技术。
(2)加快构建标准体系。
(3)协调推进产业发展。
(4)着力培育骨干企业。
(5)积极开展应用示范。
(6)合理规划区域布局.(7)加强信息安全保障。
(8)提升公共服务能力。
5、物联网感知层的关键技术综合了传感器技术、嵌入式计算技术、智能组网技术、分布式信息处理技术等,能够通过各类集成化微型传感器的协作实时监测、感知和采集各种环境或监测对象的信息.通过嵌入式系统对信息进行处理,并通过随机自组织无线通信网络以多跳中继方式将所感知信息传送到接入层的基站节点和接入网关,最终到达用户终端,从而真正实现“无处不在”的物联网理念.6、物联网网络层的关键技术除具有目前已经比较成熟的如远距离有线、无线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外,为实现“物物相连”的需求,物联网网络层将综合使用IPv6、2G/3G、WiFi等通信技术,实现有线与无线的结合、宽带与窄带的结合、感知网与通信网的结合.同时,网络层中的感知数据管理与处理技术是实现以数据为中心的物联网的核心技术。
《物联网技术》复习物联网技术复习1.物联网概述1.1 物联网的定义1.2 物联网的特点1.3 物联网的应用领域1.4 物联网的发展趋势2.物联网体系结构2.1 传感器节点2.1.1 传感器2.1.2 无线通信模块2.1.3 数据处理单元2.2 网络传输层2.2.1 网络拓扑结构2.2.2 网络通信协议2.3 云平台2.3.1 数据存储与管理 2.3.2 数据分析与处理 2.4 应用层2.4.1 物联网应用案例2.4.2 应用开发和部署3.传感器技术3.1 传感器概述3.1.1 传感器定义和分类 3.1.2 传感器特性和参数 3.2 常见传感器类型3.2.1 温度传感器3.2.2 湿度传感器3.2.3 光敏传感器3.2.4 加速度传感器3.3 传感器接口技术3.3.1 模拟信号接口3.3.2 数字信号接口4.无线通信技术4.1 无线通信原理4.1.1 传输介质4.1.2 信号调制与解调 4.2 无线通信标准4.2.1 ZigBee4.2.2 WiFi4.2.3 LoRa4.3 无线通信协议4.3.1 TCP/IP协议4.3.2 MQTT协议5.数据处理与存储5.1 数据采集与处理5.1.1 数据采集方式 5.1.2 数据预处理5.2 数据存储与管理5.2.1 数据库技术5.2.2 云存储技术6.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6.1 数据安全概述6.1.1 数据加密与解密6.1.2 认证与授权6.2 物联网隐私保护6.2.1 隐私数据收集与使用6.2.2 隐私保护技术附件:提供相关物联网技术的案例和代码样例。
法律名词及注释:1.物联网:指通过互联网和传感器技术将现实世界中的物体连接起来并实现信息交互的系统。
2.传感器:能够感知和测量物理量并输出对应电信号的器件。
3.无线通信:通过无线电波等无线电磁波来传输和接收信息的通信方式。
4.数据处理: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加工和提取有用信息的过程。
5.数据存储:将数据保存在存储介质中以供后续使用,如数据库、云存储等。
第一章1 物联网定义物联网是指物体的信息通过智能感应装置,经过传输网络,到达指定的信息处理中心,最终实现物与物、人与物之间的自动化的信息交互与处理的智能网络。
2物联网三大特征(1)全面感知;利用射频识别、二维码、传感器等感知、捕获、测量技术随时随地对物体进行信息采集和获取(2)可靠传送:通过将物体接入信息网络,依托各种通信网络,随时随地进行可靠的信息交互和共享(3)智能处理: 利用各种智能计算技术,对海量的感知数据和信息进行分析并处理,实现智能化的决策和控制4 面向物联网的传感技术(1)低耗自组、异构互连、泛在协同的无线传感网络。
(2)智能化传感器网络节点研究。
(3)传感器网络组织结构及底层协议研究。
(4)对传感器网络自身的检测与控制。
(5)传感器网络的安全问题。
(6)先进测试技术及网络化测控。
5 物联网中的智能技术智能技术是为了有效地达到某种预期的目的,利用知识所采用的各种方法和手段。
(1)人工智能理论研究(2)机器学习(3)智能控制技术与系统(4)智能信号处理8 什么是IPv6IPv6是"Internet?Protocol?Version?6"的缩写,也被称作下一代互联网协议,它是由IETF设计的用来替代现行的IPv4协议的一种新的IP协议。
9 IPv6与物联网的关系物联网的发展与IPv6紧密联系,因为每个物联网链接的对象都需要IP地址作为识别码,而目前IPv4的地址已经不够用.IPv6拥有巨大的地址空间,他的地址空间完全可以满足结点标识的需要第二章1 物联网层次结构模型(1)信息感知层: 实现对物理世界的智能感知识别、信息采集处理和自动控制,并通过通信模块将物理实体连接到网络层和应用层。
(2)物联接入层:主要任务是将信息感知层采集到的信息,通过各种网络技术进行汇总,将大范围内的信息整合到一块,以供处理。
(3)网络传输层:基本功能是利用互联网、移动通信网、传感器网络及其融合技术等,将感知到的信息无障碍、高可靠性、高安全性地进行传输(远距离传输)。
物联网技术与应用复习知识点物联网技术与应用复习知识点一、物联网基础知识1\1 物联网的定义与概念1\2 物联网的基本组成1\3 物联网的关键技术二、物联网通信技术2\1 传统无线通信技术2\1\1 GSM2\1\2 GPRS2\1\3 3G2\1\4 4G2\2 物联网无线通信技术2\2\1 ZigBee2\2\2 LoRaWAN2\2\3 NB\IoT2\2\4 LTE\M2\3 物联网有线通信技术2\3\1 Ethernet2\3\2 Powerline Communication 2\4 物联网通信协议2\4\1 MQTT2\4\2 CoAP2\4\3 AMQP三、物联网边缘计算与云计算3\1 边缘计算的概念与特点3\2 边缘计算的架构与组件3\3 云计算的概念与特点3\4 云计算的服务模型3\5 云计算的部署模型四、物联网安全与隐私保护4\1 物联网安全的挑战与需求4\2 物联网的安全体系架构4\3 物联网的身份认证与访问控制4\4 物联网的数据加密与保护4\5 物联网的隐私保护与合规性五、物联网应用领域5\1 智能交通5\2 智慧城市5\3 智慧农业5\4 工业自动化5\5 智能家居六、物联网数据分析与应用6\1 物联网数据的采集与存储6\2 物联网数据的清洗与预处理6\3 物联网数据的分析与挖掘6\4 物联网应用的开发与部署附件:附件1:物联网通信技术比较表格附件2:物联网边缘计算架构图附件3:物联网安全体系框架图附件4:物联网应用案例集锦法律名词及注释:1\GSM(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全球移动通信系统,是一种数字移动通信标准。
2\GPRS(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是一种蜂窝网络数据传输技术,用于移动通信。
3\3G(Third Generation)是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提供更快的数据传输速度和更丰富的服务。
《物联网》复习提纲第一章绪论1、物联网的定义是什么?中国物联网校企联盟对物联网的定义和国际电信联盟(ITU)的定义。
(答:国际电信联盟( ITU) 发布的ITU 互联网报告,对物联网做了如下定义:通过二维码识读设备、射频识别(RFID) 装置、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和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中国物联网校企联盟将物联网的定义为所有技术与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的结合,实现物体与物体之间、环境以及状态信息实时的共享以及智能化的收集、传递、处理、执行。
广义上说,当下涉及到信息技术的应用,都可以纳入物联网的范畴。
)2、物联网的技术特征是什么?(1)物联网集合了各种感知技术(2)物联网是建立在互联网上的泛在网络(3)物联网不仅仅提供了传感器的连接,其本身也具有智能处理的能力,能够对物体实施智能控制。
3 物联网的发展历程物联网在我国的如何发展,关注2009 年8 月温家宝视察无锡。
第二章物联网的体系结构1、物联网的基本组成物联网分为四层,分别是哪四层,每一层包含哪些内容,每一层的主要功能是什么?(物联网的4层结构:感知识别部分、网络传输部分、应用支撑部分、应用接口部分。
1、感知识别层的功能:•(1)是解决对客观世界的数据获取的问题•(2)形成对客观世界的全面感知和识别•(3)在该层中涉及了众多的技术层面,核心是要解决智能化、低能耗、低成本和小型化的问题(案例:四旋翼无人机)•(4)感知一般包括数据采集和数据短距离传输两部分2、网络传输层•物联网网络传输层建立在现有的移动通讯网和互联网基础上。
•物联网网络传输层与目前主流的移动通信网、国际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各类专网等网络一样,主要承担着数据传输的功能。
•通信网络按地理范围从大到小分为体域网、个域网、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
3、应用支撑层•网络层中的感知数据管理与处理技术是实现以数据为中心的物联网的核心技术。
物联网技术与应用考试题库物联网技术与应用考试题库第一章:物联网概述1.1 物联网的定义和特点1.2 物联网的发展历程1.3 物联网的应用场景第二章:物联网技术基础2.1 传感器技术2.1.1 传感器的基本原理2.1.2 传感器的分类和特点2.1.3 传感器的应用领域2.2 通信技术2.2.1 无线通信技术2.2.1.1 无线通信的基本原理2.2.1.2 无线通信的标准2.2.1.3 无线通信的应用2.2.2 有线通信技术2.2.2.1 有线通信的基本原理 2.2.2.2 有线通信的标准2.2.2.3 有线通信的应用2.3 数据处理与存储技术2.3.1 数据处理技术2.3.1.1 数据采集与预处理 2.3.1.2 数据挖掘与分析2.3.1.3 数据可视化2.3.2 数据存储技术2.3.2.1 数据库技术2.3.2.2 云计算与大数据技术第三章:物联网的应用领域3.1 智能家居3.1.1 智能家居的基本概念3.1.2 智能家居的应用案例3.1.3 智能家居的未来发展趋势3.2 智慧城市3.2.1 智慧交通3.2.2 智慧环保3.2.3 智慧医疗3.3 工业物联网3.3.1 工业自动化3.3.2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3.3.3 智能制造技术第四章:物联网的安全与隐私保护4.1 物联网安全的挑战4.1.1 物联网网络攻击与威胁 4.1.2 物联网设备安全风险4.1.3 物联网数据安全风险4.2 物联网安全技术4.2.1 身份认证与访问控制4.2.2 数据加密与传输安全4.2.3 安全监控与漏洞管理附件:附件一:物联网技术调研报告附件二:物联网应用案例分析法律名词及注释:1. 专利:指对于新技术、新产品或新工艺做出的发明创造,通过法律手段获得的独占权利。
2. 版权:指对于文学、艺术作品等的著作权,包括著作权人对作品的复制、发行、展示、表演等权利。
3. 数据保护:指对个人数据进行合法、适当地收集、存储和处理,保护个人数据主体的隐私权益。
1.物联网由哪三层结构组成感知层的主要作用是识别物体和采集信息,在对感知层进行设计时首先要明确整个系统的功能,然后采用相应的传感器或者单片机嵌入式之类的感知设备对采集到的信号进行初步处理,同时还可以整合通信模块,具体视系统而定,针对特定环境采用不同的通信模块,如GPRS、ZIGBEER、BLUETOOTH、红外等;网络层作用:负责传递和处理感知层获取的信息;应用层:通过中间件软件实现了感知硬件与应用软件物理的隔离与逻辑的无缝连接;提供海量数据高效、可靠的汇聚、整合与储存;通过数据挖掘、智能数据处理与智能决策计算,为行业应用层提供安全的网络管理与智能服务5.物联网关键技术包括那些简要说明自动感知技术:RFID标签选型与读写器设计;RFID编码体系与标准研究,传感器选型与节点设计,传感器的设计与实现中间件与数据处理软件的设计与实现;嵌入式技术:专用芯片设计制造,嵌入式硬件结构设计与实现,操作系统研究,嵌入式应用软件编程技术,缴机电技术与应用;移动通信技术:无线通信技术的选型,网络系统设计,U2M协议与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网络技术选型,网络结构设计,异构图网络互联,异构网络管理;智能数据处理技术:信息融合技术,中间件与应用软件技术;智能控制技术:环境感知技术,规划与决策算法技术,智能控制技术;位置服务技术:位置信息获取方法,GPS,GIS与网络地图应用技术位置服务;信息安全技术:感知层安全,网络层安全6.我国发展物联网产业解决那些关键技术问题需要自己拓展芯片制造技术,国家政策,物联网标准,信息融合技术;提升感知技术水平,重点支持海量信息存储和处理,以及数据挖掘,图像视频智能分析等技术,支持数据库,系统软件,中间件等技术7.EPC研究的三个方面内容是什么分别简要说明了解EPC编码体系:EPC编码体系研究的是产品电子代码的全球标准,EPC编码长度分为三种:64位、96位与256位EPC射频识别系统:EPC射频识别系统研究包括EPC标签与EPC读写器EPC信息网络系统:EPC信息网络系统是由互联网连接的多个支持EPC应用的网络系统与EPC基础设施组成8.画出RFID应用系统的结构与组成原理图RFID系统主要由电子标签、读写器和信息系统三部分组成;9.传感器概念与组成知道有这么个东西就可以了概念:传感器sensor是由敏感元件和转换元件组成的一种检测装置,能感受到被测量,并能将检测和感受到的信息,按一定规律变换成为电信号电压、电流、频率或相位输出,以满足感知信息的传输、处理、存储、显示、记录和控制的要求;组成:敏感元件、转换元件、转换电路10.微机系统的基本概念微机电系统MEMS是指集微型机构、微型传感器、微型执行器以及信号处理和控制电路,直至接口、通信和电源等于一体的微型器件或系统;11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特点都有哪些网络规模大,自组织网络,拓扑结构的动态变化,以数据为中心12无限传感器网络的关键技术包括那些简要说明数据融合:节点传感器采集数据并将它发送到网络终端;但是在数据的采集和传输过程中,总要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融合;定位技术:由于传感器节点存在资源有限、随机部署、通信易受环境干扰甚至节点失效等特点,定位机制必须满足自组织性、健壮性、能量高效、分布式计算等要求;无线通信技术:传感器网络需要低功耗短距离的无线通信技术;标准是针对低速无线个人域网络的无线通信标准,把低功耗、低成本作为设计的主要目标;时间同步:传感器网络中由于节能策略,节点在大部分时间是休眠的,所以要求解决通信同步问题,即通信节点双方需要在通信时同时唤醒13常用无线通信协议都有那些蓝牙协议,wi-fi技术协议,TCP/IP协议,ZigBee协议,ARPNET协议,MAC协议14嵌入式系统的概念与特点是什么概念:嵌入式计算机系统是针对特定的应用剪裁成计算机的软件硬件,以适应应用系统对功能,成本,体积,功耗的严格要求的计算机系统;主要特点:1 系统内核小;2 专用性强;3 系统精简;4 使用多任务的操作系统;5 具有嵌入式系统开发所需的开发工具和环境;6 高实时性;15嵌入式系统的发展目标是什么微型,小型,应用以结构为准,功能自治;研究开发适应物联网应用系统要求的智能设备设计和制作16物联网智能设备的作用有那些例举五种信息传输,信息采集,信息融合,信息控制,人机交互,作用能够方便,自动的采集数据,通过网络传输数据,例如:智能机器人,可以在互联网的环境保护,防灾救灾,航空航天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17中间件软件的作用设备驱动接口,设备驱动软接口,数据对接整合融合物理上隔离应用与硬件,逻辑上实现应用与硬件产生的数据之间的无缝连接18“三网融合”的概念与业务从技术融合角度:电信通信网,电视传输网都统一到计算机网络IP协议上来,网关可以实现电信通信网,电视传输网与计算机网络的交换;从业务融合角度:“三网融合”技术与产业应用的发展必将带动现代化的信息服务业快速发展;业务:手机访问网页,打电话,信息存储,视频会议,云计算19物联网使用的网络技术都有那些ADSL技术,HFI接入,光纤接入,无线接入,电力线接入技术20个人区域网的概念在10米以内范围,以蓝牙,GPD等无线技术将网络设备连接起来所组成的网络;21物联网中接入层,汇聚层的作用和关系分别是什么接入层:接收信息,最终用户与网络的接口汇聚层:汇聚接收层的信息,连接接入层节点和核心层中心22.3G,4G的业务包括那些3G:娱乐类:应用点播等;移动商务类:移动大小额支付;消费类:支付宝4G:手机视频会议,多媒体会议,全球漫游23.与物联网相关的移动通信技术包括哪些CDMA移动通信,卫星通信技术,3G和Wifi结合技术,3G通信技术24.GPS,GIS的作用GPS用于全球卫星定位,它能为用户提供全球性、全天候、连续、实时、高精度的三维坐标、三向速度和时间信息;具有精度高、速度快、全天候、距离远等特点,促使大地测量的作用大大向外扩展延伸;GIS用于危险货品运输;把地图这种独特的视觉化效果和地理分析功能与一般的数据库操作集成在一起;这种能力使 GIS与其他信息系统相区别,从而使其在广泛的公众和个人企事业单位中解释事件、预测结果、规划战略等中具有实用价值;25.物联网的九大应用领域包括哪些智能工业,智能农业,智能物流,智能交通,智能电网,智能环保,智能安防,智能医疗,智能家居26.RFID应用系统有那三大部分组成说明各部分组成电子标签由耦合元件及芯片组成,其中包含带加密逻辑、串行EEPROM电可擦除及可编程式只读存储器、微处理器CPU以及射频收发及相关电路;电子标签具有智能读写和加密通信的功能,它是通过无线电渡与读写设备进行数据交换;阅读器可将主机的读写命令传送到电子标签.再把从主机发往电子标签的数据加密.将电子标签返回的数据解密后送到主机;数据交换与管理系统:后台数据库,保存和处理数据,数据交换与管理系统主要完成数据信息的存储及管理、对卡进行读写控制等27.WSN应用系统有何特点有哪三类节点组成特点:1 网络规模大 2 自组织网络 3 节点能源有限 4 以数据为中心结构节点:传感器节点,汇聚节点,管理节点28.分析物联网在智能物流中哪些具体应用环境监测,商品标识,物流环境监测,信息识别技术,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物流配送29.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物流发展前景如何制约因素:1 技术不成熟或存在缺陷 2 应用成本高 3 物流信息的安全问题 4 缺乏可持续的商业模式因此应该做到以下几点:1 加强物联网技术创新;2 创新商业模式——构建大型物流数据中心;3 多渠道降低成本;4 建立和完善安全机制;5 加快培育高层次专业人才;①2010-2015年,RFID技术将被广泛应用于物流业②2015-2020年物体实现互联,物流业逐渐实现全球管理,物流企业之间实现开放式互通③2020-2025年,物体进入智能化,物联网在全球范围内得以广泛应用④2025年后,物体进入全智能化时期,完全开放的物流网时代形成30本课程你学到了什么知识物联网未来发展,物联网将是下一个推动世界高速发展的“重要生产力”,物联拥有业界最完整的专业物联产品系列覆盖从传感器、控制器到云计算的各种应用;产品服务智能家居、交通物流、环境保护、公共安全、智能消防、工业监测、个人健康等各种领域;构建了“质量好、技术优、专业性强成本低满足客户需求”的综合优势持续为客户提供有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资源利用率和生产力水平,改善人与自然间的关系;毫无疑问,如果“物联网”时代来临,人们的日常生活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不谈什么隐私权和辐射问题,单把所有物品都植入识别芯片这一点现在看来还不太现实;人们正走向“物联网”时代,但这个过程可能需要很长的时间; 总之,通过查阅关于物联网知识的介绍,我学到了很多的知识;我了解到物联网的前景非常广阔,它将极大地改变我们目前的生活方式,可以说,物联网描绘的是充满智能化的世界,在物联网的世界里,事物之间联系紧密、真是天罗地网啊物联网的核心技术即RFID,WSN概念及特点;RFID是一种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它是自动识别技术的一种;从概念上来讲,RFID类似于条码扫描,对于条码技术而言,它是将已编码的附着于目标物并使用专用的扫描读写器利用光信号将信息由条形磁传送到扫描读写器;而RFID则使用专用的RFID读写器及专门的可附着于目标物的RFID标签,利用频率信号将信息由RFID标签传送至RFID读写器射频技术的特点:非接触识别,它能穿透雪、雾、冰、涂料、尘垢和条形码无法使用的恶劣环境阅读标签,并且阅读速度极快,大多数情况下不到100毫秒;有源式射频识别系统的速写能力也是重要的优点;可用于流程跟踪和维修跟踪等交互式业务;无线传感器网络就是由部署在监测区域内大量的廉价微型传感器节点组成,通过无线通信方式形成的一个多跳的自组织的网络系统,其目的是协作地感知、采集和处理网络覆盖区域中被感知对象的信息,并发送给观察者;物联网与物流结合的意义:物联网对物流系统发展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将不仅带动物流系统管理功能的全面提升,还必将使得物流系统在应用技术、商业模式上产生巨大变革;对于物联网下物流系统建设具体实施手段、实践方式,有效管理机制及创新模式等问题将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同时更应看到,物联网物流系统的发展更离不开相关政策的及时制定,RFID 生产商的协调统一,以及物流企业间的积极配合;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利用物联网资源,形成更加便捷、高效的物流系统;。
物联网导论(重点放在前三层感知识别层、网络构建层、管理服务层)一、名词解释:物联网:是一个基于互联网、传统电信网等信息载体,让所有能被独立寻址的普通物理对象实现互联互通的网络,它具有普通对象化设备、自治终端互联化和普适服务智能化三个重要特征物联网:是指通过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实时采集任何需要监控、连接、互动的物体或过程等各种需要的信息,与互联网结合形成的一个巨大网络。
其目的是实现物与物、物与人,所有的物品与网络的连接,方便识别、管理和控制。
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利用射频信号通过空间耦合实现无接触信息传递并通过所传递的信息达到自动识别的目的光学字符识别,是模式识别的一种技术,目的是要使计算机知道它到底看到了什么,尤其是文字资料。
语音识别研究如何采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自动提取及决定语言信号中最基本有意义的信息,同时也包括利用音律特征等个人特征识别说话人。
虹膜识别是当前应用最方便精确的生物识别技术,虹膜的高度独特性和稳定性是其用于身份鉴别的基础。
条形码技术:是在计算机应用发展过程中,为消除数据录入的“瓶颈”问题而产生的,可以说是最“古老”的自动识别技术。
模块:构成条码的基本单位是模块,模块是指条码中最窄的条或空,模块的宽度通常以mm 或mil(千分之一英寸)为单位。
标签:是由耦合元件、芯片及微型天线组成,每个标签内部存有唯一的电子编码,附着在物体上,用来标识目标对象。
RFID系统集中在低频、高频和超高频三个区域。
传感器:能感受到被测量并按照一定规律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器件或装置计算机摩尔定律:计算机芯片的晶体管每隔18个月电子元件会翻番位置信息的三要素:空间(所在的地理位置)、时间(处在该地理位置的时间)、身份(处在该地理位置的对象)互联网:是网络与网络之间所串连成的庞大网络,这些网络以一组通用的协议相连,形成逻辑上的单一巨大国际网络移动互联网:是指互联网的技术、平台、商业模式和应用与移动通信技术结合并实践的活动的总称无线传感网:能感受被测量并按照一定的规律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器件或装置无线网络基本组成元素:无线网络用户、无线接入、基站无线局域网:是相当便利的数据传输系统,它利用射频的技术,使用电磁波,取代旧式碍手碍脚的双绞铜线所构成的局域网络WI-FI(无线局域网):是一个创建于IEEE 802.11标准的无线局域网技术蓝牙:是一种无线技术标准,可实现固定设备、移动设备和楼宇个人域网之间的短距离数据交换ZigBee:也称紫蜂,是一种低速短距离传输的无线网上协议,底层是采用IEEE 802.15.4标准规范的媒体访问层与物理层60GHz毫米波通信:通信载波为60GHz左右频段通信的无线通信技术,能够实现设备间数Gbps 的超高速无线传输大数据:是指其大小超出了常规数据库工具获取、存储和分析能力的数据集4V特征:数量大(Volume),种类多(Variety),速度快(Velocity),价值高(Value)GFS:正常的组件失效;巨大的文件;文件操作的特定模式;应用程序和文件系统API的协同设计提高了整个系统的灵活性MapReduce:是一种针对超大规模数据集的编程模型和系统BigTable是一种用来在海量数据规模下(例如包含以PB为单位的数据量和数千台廉价计算机的应用)管理结构化数据的分布式存储系统。
物联网技术与应用第一章1 物联网定义物联网是指物体的信息通过智能感应装置,经过传输网络,到达指定的信息处理中心,最终实现物与物、人与物之间的自动化的信息交互与处理的智能网络。
2物联网三大特征全面感知;利用射频识别、二维码、传感器等感知、捕获、测量技术随时随地对物体进行信息采集和获取(2)可靠传送:通过将物体接入信息网络,依托各种通信网络,随时随地进行可靠的信息交互和共享(3)智能处理: 利用各种智能计算技术,对海量的感知数据和信息进行分析并处理,实现智能化的决策和控制4 面向物联网的传感技术(1)低耗自组、异构互连、泛在协同的无线传感网络。
(2)智能化传感器网络节点研究。
(3)传感器网络组织结构及底层协议研究。
(4)对传感器网络自身的检测与控制。
(5)传感器网络的安全问题。
(6)先进测试技术及网络化测控。
5 物联网中的智能技术智能技术是为了有效地达到某种预期的目的,利用知识所采用的各种方法和手段。
人工智能理论研究(2)机器学习(3)智能控制技术与系统(4)智能信号处理8 什么是IPv6IPv6是"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6"的缩写,也被称作下一代互联网协议,它是由IETF设计的用来替代现行的IPv4协议的一种新的IP协议。
9 IPv6与物联网的关系物联网的发展与IPv6紧密联系,因为每个物联网链接的对象都需要IP地址作为识别码,而目前IPv4的地址已经不够用.IPv6拥有巨大的地址空间,他的地址空间完全可以满足结点标识的需要第二章1 物联网层次结构模型(1)信息感知层: 实现对物理世界的智能感知识别、信息采集处理和自动控制,并通过通信模块将物理实体连接到网络层和应用层。
(2)物联接入层:主要任务是将信息感知层采集到的信息,通过各种网络技术进行汇总,将大范围内的信息整合到一块,以供处理。
(3)网络传输层:基本功能是利用互联网、移动通信网、传感器网络及其融合技术等,将感知到的信息无障碍、高可靠性、高安全性地进行传输(远距离传输)。
(4)技术支撑层:主要任务是开展物联网基础信息运营与管理,是网络基础设施与架构的主体。
(5)应用接口层:物联网和用户(包括人、组织和其他系统)的接口,主要完成服务发现和服务呈现的工作。
5 物联网网关是什么是一种跨信息感知层和网络传输层的设备6 物联网的应用?监控型(物流监控、污染监控)查询型(智能检索、远程抄表)控制型(智能交通、智能家居、路灯控制)扫描型(手机钱包、高速公路不停车收费)8 物联网体系的特点:实时性,大范围,自动化,全天候9 RFID的缺点(1)、RFID读写器不能实时感应环境的变换;(2)、覆盖范围受限。
优点(1)扫描识别性能强(2)数据的记忆体容量有不断扩大趋势(3)抗污染能力和耐久性比较好(4)可重复使用(5)体积小型化、形状多样化(6).安全性10 基于传感器的物联网从传感器技术出发,可在传感网络的基础上建立基于传感技术的物联网.由传感器,通信网络和信息处理系统为主构成的传感网技术具有实时数据采集,监督控制和信息共享与存储管理等功能.11 物联网与泛在网的关系泛在网使之无所不在的网络,相对于物联网技术的当前可实现性来说,泛在网属于未来信息网络技术发展的理想状态和长期愿景.对于物联网,传感网,广电网,互联网,电信网等网络相互融合形成的网络,成为泛在网12 传感器网络与RFID的关系RFID和传感器具有不同的技术特点,传感器可以检测感应到各种信息,但缺乏对物品的标识能力,而RFID技术恰恰具有强大的标识物品能力,但是RFID读写器不能实时感应当前环境的改变,而且受到距离的影响,而传感器网络较长的有效距离将拓展RFID技术的应用范围.传感器,传感器网络和RFID技术都是物联网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13 物联网四大支柱业务群:RFID,传感网,M2M,两化融合14 物联网四大支撑网络短距离无线通信(ZigBee,蓝牙,RFID),长距离无线通信(GPRS,3G,4G,),短距离有线通信(ModBus,DeviceNet),长距离有线通信(计算机网,广电网,电信网)15 物联网与传感器网络的关系不同点:(1)、传感网更强调感知能力,而不注重对物体的标识和指示。
物联网则强调人感知物,强调标识物的手段,除传感器外,还有射频识别、二维码、一维码等。
(2)、物联网的概念相对比传感器大一些(3)、在人为参与度方面也有不同,物联网是规模化的信息整合,一般还需要人的参与和主动搜索。
传感网几乎无需人工干预。
相同点:目标都是突破人与人通信的模式建立物与物、物与人之间的通信。
16 短距离无线通信同长距离无线通信的区别(1)、短距离无线通信的主要特点为通信距离短,覆盖距离一般在几十米到200米以内;覆盖的范围响应也比较小。
(2)、无线发射器的发射功率较低,发射功率一般小于100mV(3)、自由地连接各种个人便携式电子设备、计算机外部设备和各种家用电气设备,实现信息共享和多业务的无线传输.(4)、不用申请无线频道。
区别于无线广播等长距离无线传输。
(5)、高频操作,工作频段一般以GHZ为单位。
17 无线局域网的特点(1)机动性高,移动性强(2)安装过程简单而快速,(3)可与有线网络紧密结合安全保密功能让数据传输更具保障(5)组网灵活,即插即用,不必改变现有网络构架(6)解决有线网络布设困难时的传输问题(7)可以把网络应用延伸到室外18 短距离无线通信,有线无线的比较有线接入无线接入属固定投资,不可搬移可移动性强,提供富有个性的服务施工需考虑地形取得政府同意频谱资源开放使用施工周期长不利于抢占市场施工简便周期短,易于网络快速接入成本回收周期长低成本易扩展性能非常可靠性能可靠适合长期大规模客户适合非长期零散用户19 RFID技术的定义RFID技术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利用射频信号通过空间耦合(交变磁场或电磁场)实现无接触信息传递并通过所传递的信息达到识别目的,识别工作无需人工干预,可工作于各种恶劣环境。
RFID技术可识别高速运动物体并可同时识别多个标签,操作快捷方便。
20 RFID的组成: 标签阅读器天线21 RFID的工作原理标签进入磁场后,如果接收到阅读器发出的特殊射频信号,就能凭借感应电流所获得的能量发送出存储在芯片中的产品信息(即Passive Tag,无源标签或被动标签),或者主动发送某一频率的信号(即Active Tag,有源标签或主动标签),阅读器读取信息并解码后,送至中央信息系统进行有关数据处理22 RFID的耦合方式以RFID卡片阅读器及电子标签之间的通讯及能量感应方式来看大致上可以分成,感应耦合(Inductive Coupling)及后向散射耦合(Backscatter Coupling)两种,一般低频的RFID大都采用第一种式,而较高频大多采用第二种方式23 传感网、物联网与泛在网络的关系24 有线局域网和无线局域网的定义(1)有线局域网: 采用传统线缆,交换机或集线器及计算机等终端设备组成覆盖局部地域的网络,用户通过该网络完成信息交互功能(2)无线局域网: 是以射频无线电波通信技术构建的局域网,虽不采用线缆,但也能提供传统有线局域网的所有功能25 Ad hoc网络是什么需要一种不依赖于固定基础设施,并且能够快速和灵活配置的移动通信网络技术,Ad Hoc网络就是为了满足这种特殊应用需求而产生的26 Ad hoc网络组成由一组带有无线通信收发装置的移动终点组成网络中每个移动终端自由移动网络中所有移动终端地位相等可以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快速构建不需要现有信息基础网络设施的支持是一个多跳,临时,无中心网络27 Ad hoc网络缺点安全性差,网络的可扩展性不强,存在单向的无线信道,生存时间短28 什么是无线Mesh网络无线Mesh网络是通过无线链路把固定的和移动的节点连接起来,构成一个多跳的移动自组织网络。
在这种网络中,节点由Mesh路由和Mesh客户端两种节点构成。
每个节点都具有路由器和中继器的功能,可以为网络的其它节点存储转发数据包。
29 无线Mesh网络设计思想任何设备节点都可以作为接入点(AP)和路由器;每个节点都可以接收和发送数据;每个节点都可以和对等节点直接通信,不再需要基站转发;和Internet网络一样当一条传送线路中断时,可以选择另一条线路进行连接。
30 无线MESH网络的产生蜂窝移动系统在应用上的局限性;Ad Hoc网络使用场合;WLAN在技术上的缺陷。
31 无线mesh网络结构(1)客户Mesh网络(2)骨干Mesh网络(3)混合Mesh网络32 无线MESH网络与蜂窝通信技术的比较(1)可靠性:无线MESH网络采用多跳网络结构,是多点对多点的通信,蜂窝通信是点到多点的通信,当一条传输线路中断时,无线MESH网络可以寻找代替线路,而蜂窝通信技术则不能,所以其可靠性更好。
(2)成本:WMN中,大大节省了骨干网络的建设成本,而且接入点、WMN路由器等基础设施,要比基站便宜的多,而且维护方便。
(3)控制方式:WMN是分布式的控制,蜂窝通信是集中式(4)传输速率大大提高33 无线MESH网络与Ad hoc网络的比较(1)WMN注重的是“无线”,而Ad hoc网络更强调的是“移动”。
(2)WMN多为静态或弱移动的拓扑,而Ad hoc网络多为随意移动(包括高速移动)的网络拓扑(3)WMN节点的主要业务是来往于因特网网关的业务,Ad hoc网络节点的主要业务是任意一对节点之间的业务流。
(4)WMN主要是因特网或宽带多媒体通信业务的接入,Ad hoc网络主要应用在军事上或其他专业通信,还未进行大规模的商用。
34 无线MESH网络与其他通信网络的区别35 无线MESH网络优点与现有的网络兼容;结构灵活,组网方便;可靠性高;低成本;高宽带;非视距传输36 无线MESH网络不足互操作性;通信延迟;安全37 移动通信网早期移动通信系统:采用大区制特点:高架天线、大功率发射机;增大覆盖面积缺点:传输损耗随着距离的增加而增加,而且与地形环境密切相关,因而终端与基站之间的通信距离是有限的,服务范围受到限制。
可容纳的用户数是有限制的,无法满足大容量的要求。
38 移动通信网区群的含义相邻的使用不同频道所有小区,这些小区共同使用了系统提供的所有频率资源39 什么是卫星通信是指利用人造地球卫星作为中继转发无线电波,再两个或多个地球站之间进行的通信40 电力载波是什么电力线载波(Power Line Carrier),简称PLC,是指利用电力线作为信息传输媒介进行语音或数据传输的一种特殊通信方式PLC是电力系统特有的通信方式,用于电力系统的调度通信、保护、生产指挥、行政业务通信及各种信息传输13条形码定义:将宽度不等的多个黑条和空白,按照一定的编码规则排序,用以表达一组信息的图形标示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