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病名家论湿热证治——专题讲稿
- 格式:ppt
- 大小:260.00 KB
- 文档页数:64
初中我还是那个少年作文(通用26篇)初中我还是那个少年作文篇1我就是那个努力的少年。
夜深了,天上的繁星和月亮本应散发出耀眼的光芒,此刻却都怏怏不乐,天空像是被蒙了一层厚厚的雾,让人看不清前进的方向。
屋内,没有令人睁不开眼的光,仅有一个小小的台灯在散发着温暖的光芒。
灯光下是一张纵横交错的红线条和令我感到刺眼的数字的数学试卷。
看着那张卷子我思绪万千,脑海中全是我为这场考试所做的一切努力,可现在所有的努力都成为了泡影,一瞬间我感到生活,生命都辜负了我。
“噔,噔”房门被敲响了,我上前打开了被封尘已久的门。
妈妈手里拿了一杯苦瓜汁和一杯西瓜汁,她打开了那让我感到刺眼,以及无法与小台灯那温暖的光线相媲美的灯,坐在书桌前,她让我喝下小半杯的苦瓜汁,我喝完后苦不堪言。
接着,妈妈又让我喝下了同等量的西瓜汁。
对于妈妈的这种做法我疑惑不解,但我并没有去思考,我仍然沉浸在我的数学成绩之中,对于妈妈的做法我只能感觉到无聊。
突然思绪被打断了,妈妈说:“刚刚你所喝的,就像是你的人生,不管是先苦后甜还是先甜后苦,在最终都会得到相应的回报,你的成绩对你的打击很大,你感到很难受,但是这只是一时的。
做好自己,自己无愧于自己就可以了。
”妈妈的话让我一下就清醒过来了,对于成绩只不过是对自己所做的努力的见证,我已经付出了努力,就不应该再为此消沉。
应该像这盏灯一样绽放出属于自己的耀眼光芒。
大雾散去,露出迷人的夜色,繁星和月亮指引着前进的方向。
初中我还是那个少年作文篇2走进胜利街,在错综复杂的枝叶间,阳光普照,照亮了街上的每一块砖,每一棵草,照亮了这条老街70多年来的独特魅力。
在无数翻新过的街道上,斑驳的斑点让人仰望梧桐,与街道同龄的树木依然兴高采烈。
旧树干上布满了皱纹,但棕色树干的末端拉出了新年的绿色枝条。
他年复一年地结果、发芽、枯萎,浅棕色的羊群是他生日的烟火。
夏天尽可能的把绿色的地毯舒展开来,给日夜生活在一起的行人和房屋带来薄荷味的清凉。
【温热论湿热论温病条辨】《温热论》(另一传本为《温证论治》)由清代著名中医温病大家叶天士编撰。
内容简短,仅四千余字,却对温病理论与临床有极大的指导价值,对后世温病学的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是一部切合临床实用的温病理论性著作。
叶天士创立的卫气营血辨证方法和辨舌辨齿辨癍疹的诊断方法,对后世的温病学说发展有着重要影响,至今仍是临床辨治外感温热病最为常用的临证辨治方法。
本书是从事中医温病医、教、研人员的重要参考书,对中医各科临床医生均有参考价值。
鉴于本书有《温热论》与《温证论治》两种传本,且两书的文字表述有较大的差异,故本次整理以《温热论》为主,其后附录《温证论治》。
前者以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卫生堂刻本为底本,后者以乾隆五十七年(1792)吴门唐氏问心草堂刻《吴医汇讲》本为底本,并参照其他刻本重新点校。
书前撰有导读,便于读者学习。
《湿热论》(又名《湿热条辨》)由清代著名温病学家薛雪编撰,约成书于乾隆二十一年(1756)以前,不分卷。
本书仿成无己《注解伤寒论》的体例,分条列论,简明易诵,各条之下有薛氏自注,对条文所涉内容详加辨析,故后人有以《湿热条辨》为此书命名。
全书仅论35条,直述湿热病证候表现、传变规律及治法方药。
所论多为作者临床心得,间或论及张仲景《伤寒论》及吴有性《温疫论》的理论或治法。
此书是一部切合临床实用的温病理论性著作,虽仅六千余字,却在湿热病方面对温病理论有创新性的补充。
温病的三焦辨证方法,始见于此书,至今对临床温病辨治仍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
本次整理以徐行《医学蒙求》清嘉庆十四年(1809)刻本为底本,参照其他刻本重新点校。
书前撰有导读,便于读者学习。
叶天士《温热论》[温病大纲]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
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
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
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方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如犀角、玄参、羚羊角等物,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如生地、丹皮、阿胶、赤芍等物。
《温病条辨》湿热类温病治法研究【摘要】《温病条辨》以温热、湿热为两大纲。
因湿性氤氲粘滞,故湿热类温病缠绵难愈,病情复杂多变。
通过对《温病条辨》中湿温病所用方剂进行研究,探讨《温病条辨》湿热类温病上、中、下三焦证的治法。
结论:湿热类温病治疗总以清热祛湿为法,但三焦用药有别,属上焦者,以宣肺达祛湿之功;属中焦者,以芳香化湿及利水渗湿为祛湿之法,用药多苦寒与辛温相配以除湿热;属下焦者,除祛湿外,尚以温补固涩为主。
【关键词】《温病条辨》治法三焦宣肺祛湿湿热(中医)《温病条辨》是清・吴瑭历取诸贤精妙,考之《内经》,参之心得著成。
是书分为七卷,三焦篇论三焦由上及下,辨证方法与《伤寒论》形成一纵一横之妙。
不仅如此,《温病条辨》中载有很多有效的方剂,一直指导着温病的临床实践。
本文以湿温病为例,通过对其证治中应用的方剂进行分析,以探讨《温病条辨》湿热类温病治疗的特色。
1 一般资料1.1 病种的选择《温病条辨》论及湿热类温病包括暑温、伏暑及湿温。
依据证候表现,暑温当归属于温热类温病。
但据《温病条辨》上焦篇被标为暑温之大纲的第22条自注所云:“……热极湿动,火生土也。
上热下湿,人居其中而暑成矣。
若纯热不兼湿者,仍归前条温热例,不得混入暑也……”。
可知吴氏所列暑温乃指暑挟湿而言。
然所论暑温之证候及治疗方剂又有暑温及暑湿之别。
因本研究只涉及湿热类温病治法,故只将其中用治暑湿之方纳入研究范畴。
1.2 方剂的选择为研究病证治法的需要,采用如下方法对方剂进行统计:如某方用于治疗不同病证,则该方须累计入统计范围;如在某种病证治疗中,一首方剂用于该病证不同病位的治疗,则该方须累计;而在某病证相同病位的治疗中重复记载的方剂,则该方仅记录一次。
据统计,暑温、伏暑中及湿温中载治湿热方分别为18首及79首,方剂分布如表1。
表1 湿热类温病用方统计病名上焦篇中焦篇下焦篇共计暑温、伏暑1.3 方剂的用药种类 97首湿热类方剂中含清热药的方剂56首,含利水药的方剂47首,含益气药的方剂45首,含解表药的方剂40首,含理气药的方剂35首,含化湿药及含化痰药的方剂各34首。
湿热证的治与禁(吴智兵副教授)湿热证是由湿邪和热邪蕴蒸缠结为患所致的病证,可源于外感,也可因于内生,或外感与内伤相合所致。
湿为阴邪,其性重浊粘滞,易于阻碍气机,困耗阳气,热为阳邪,易耗津伤阴;若湿邪和热邪分而为病,病机较单纯,如果湿和热相合为病,则热处湿中,湿蕴热外,如油入面,胶着蕴蒸,难分难解,病机往往变得复杂;辨证时不但要辨病邪所在部位,还要辨湿与热的偏盛;治疗时既要注意祛湿而不助热伤阴,又要注意清热而不伤阳碍湿,所以湿热证的治疗较寒湿证复杂。
薛生白指出“热得湿而愈炽,湿得热而愈横,湿热两分,其病轻而缓,湿热两合,其病重而速”(《湿热病篇》),然而其治疗却“徒清热则湿不退,徒祛湿则热愈炽”(《温病条辨·中焦篇》),针对这种两难治疗境地,叶天士提出“……渗湿于热下,不与热相搏”、“分消上下之势”(《温热论》),薛生白提出“当三焦分治”、“以分利为治”(《湿热病篇》)等治疗原则,后世归纳为“分解湿热法”。
那么,临床应怎么运用分解湿热法,宜采取哪些具体治疗方法,要注意哪些问题,本人拟根据历代医家都有关于湿热证的治则、治法与治禁的论述,结合个人的心得讨论如下。
一、明确治湿与治热熟为主湿热证以治湿为主还是以治热为主?有人主张应以治湿为主,因为热邪是无形之邪,而湿邪是有形之邪,是导致气机阻滞和湿热证缠绵难愈的主要因素,湿邪得去,全证皆可顺水推舟,收功可待,故多数情况下应以治湿为侧重点。
但也不可一概而论,应分析湿热证的来路和辨湿热的偏盛。
根据湿热的偏盛,按常规湿盛则祛湿为主,热盛则清热为重。
另外还要结合湿热证的来路,具体分析湿邪是本邪还是标邪,如果湿邪是本邪,则应以治湿为主,如果湿邪为标邪则当以治热为主。
一般来说湿热证的形成有三种途径:一是由湿邪郁而化热而成湿热,即刘河间所谓“积湿成热”;对于这种情况当以祛湿为中心,正如叶天士所说“热从湿中而起,湿不去则热不除也”、“热从湿中而出,当以湿为本治”,如果过于清凉容易伤阳;二是阳热怫郁,热蒸湿动而致湿热者,如刘河间说:“夫诸湿者,湿为土气,火热能生土湿也,……湿病本不自生,因于火热怫郁,水液不能宣通,即停滞而生水湿也”(《宣明论方·水湿门》),对于这种情况,应以治热为主,热去水安而湿自消,如果重湿轻热而过于辛散,则容易化燥入血。
温病湿热证在中医理论中,湿热既指正常“六气”中的“二气”,又指反常情况下致病邪气—“六淫”中的“二淫”。
早在两千多年前,《黄帝内经》就将湿热作为重要的致病因素,如《素问·生气通天大论》云:“因于湿,首如裹。
湿热不攘,大筋緛短,小筋弛长,緛短为拘,弛长为痿。
”因此可知,湿热在中医理论中既为病因又为病症。
温病湿热症的病因病机薛生白《湿热病篇》中云:“太阳内伤,湿饮内停,客邪在至,内外相引,故病湿热。
”初步描述了湿热为病的病因病机。
吴鞠通认为湿热“内不能运化水谷之湿,外复感时令之湿”。
“外邪入里,里湿为合”。
脾胃失调,内湿停聚,复感受外来之湿热病邪,邪气趁机乘虚而入,与内湿相引,同类相召,发为湿热证。
叶天士将湿热证的病因分为内湿和外湿两个方面,认为两者对温病湿热证的发生都有一定的作用,外因是发病的主要原因,内因是发病的内在因素。
外湿的产生受地域气候的影响,如“吾昊湿邪害人最广”,认为内湿的产生于体质,脾胃功能以及饮食关系密切。
综合以上诸家,湿热证的致病原因与内因和外因有直接关系。
外因多为外感湿热病邪。
湿热病邪的形成与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饮食习俗等因素的有关,如南方多潮湿多湿热证。
并且过食肥甘厚味、辛辣、嗜酒以及过量输液,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等等,均能伤脾败胃造成湿浊中阻或郁而化热。
外因为温病湿热证发病的关键因素。
湿热之邪或从口鼻而入,或从肌表而入,但从口鼻而入者更多见,明清时期温病学家薛雪曾云:“湿热之邪从表伤者十之一二,由口鼻入者十之八九。
”除了外感因素外,温病湿热证的发病也受到某些内在因素的影响,如中气的虚实,阳气的盛衰,体质的强弱和内湿的有无等等,即所谓“内外相引,故病湿热。
”这些内在因素不但可以影响到湿热病的形成与发病,而且更重要的是可以影响到发病后的证候类型,病情的轻重虚实和疾病的演变转归。
叶天士《温热论》中举“酒客里湿素盛”为例说明凡恣食生冷、过食肥甘而损伤脾胃,或素体肥胖、痰湿热盛者,影响脾胃健运,多有湿邪蕴结于里,成为湿热类温病的致病因素,阐述了内湿是湿热类温病发生的中药内在因素。
赵绍琴论湿热治法赵绍琴老先生擅长温病治疗,为当代着名温大家。
湿热之邪,常缠绵难祛或误治生变。
老先生从用药到病机,再到治法,及调护,为我们总结了他在临床治疗湿热病证的临床经验。
01用药平正轻灵赵氏治湿,用药少而精,喜用轻清灵动、辛温芳香、性味平淡之品,多用芳香宣化、调畅气机之法,忌甘寒、滋腻、守中。
湿郁上焦者多用藿香、佩兰、淡豆豉、豆卷、前胡、杏仁、枇杷叶,芳香化湿,开宣肺气,以肺主气,气化则湿亦化,湿化则热易清。
湿阻中焦者在用芳香化湿、宣降肺气的同时,更用陈皮、半夏、厚朴、木香、大腹皮、白豆蔻、草豆蔻、煨姜等辛开于中。
湿蕴下焦者用六一散、竹叶、鲜白茅根、鲜芦根、通草等导湿于下。
热邪郁于内,亦当清之,然湿与热胶合,过用苦寒每致湿邪凝滞,湿不得化,气机不畅,甚至闭塞清窍,神识昏蒙,故用寒药味宜少,量宜轻,黄芩、栀子、黄连可酌情用之,少则2一3g,多则10g。
栀子清泄三焦,与淡豆豉配伍,清宣郁热,湿热郁久则为陈腐之气,栀、豉合用,最善发越陈腐,故有宣阳解郁之功。
半夏、生姜、黄芩、黄连辛开苦降,清热燥湿,开泄中焦之湿热积滞。
荷叶、竹茹、青蒿、牡丹皮、白蒺藜亦常用之。
治湿热,其方多以三仁汤、藿香正气散加减化裁。
寒凉重坠、滋腻之品一般不用。
若确有实热,白虎汤亦用之;若有热甚神昏、腑气不通,“三宝”、羚羊角粉、大黄亦少用之。
但中病即止,决不多服久服,免生变证。
02重视三焦畅通,气机调畅三焦者,水谷之道路,气之所始终,决渎之官,水道出焉。
三焦畅则可上下分消,邪去有路。
三焦畅通,营血之热才可外透而解,上中下之湿热才可外出。
凡湿热阻滞,气机不畅,头昏目胀,胸脘满闷者,治以芳香宣化,宣降肺气,以展气机。
凡舌苔厚腻,尤其是舌根苔厚者,加用消积导滞之品,如保和丸(布包)、莱菔子、焦三仙、水红花子、鸡内金,并用白茯苓、赤茯苓、薏苡仁、茯苓皮等分消湿热,药后三焦通畅,气机调顺,则微汗从头至胸而出,终至汗出至脚趾而透,热即全退。
温病学经典选读《温热论》《湿热病篇》叶天⼠《温热论》⼀、重点背诵原⽂[原⽂]1.温邪上受,⾸先犯肺,逆传⼼包。
肺主⽓属卫,⼼主⾎属营。
辨营卫⽓⾎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异也。
(1)[原⽂]2.⼤凡看法,卫之后⽅⾔⽓,营之后⽅⾔⾎。
在卫汗之可也,到⽓才可清⽓,⼊营犹可透热转⽓:如犀⾓、⽞参、羚⽺⾓等物。
⼊⾎就恐耗⾎动⾎,直须凉⾎散⾎,如⽣地、丹⽪、阿胶、⾚芍等物。
否则前后不循缓急之法,虑其动⼿变错,反致慌张矣。
(8)[原⽂]3.盖伤寒之邪留恋在表,然后化热⼊⾥。
温邪则热变最速,未传⼼包,邪尚在肺,肺主⽓,其合⽪⽑,故云在表。
在表初表⾟凉轻剂。
挟风则加⼊薄荷、⽜蒡之属,挟湿加芦根、滑⽯之流,或透风于热外,或渗湿于热下,不与热相搏,势必孤矣。
(2)[原⽂]4.不尔,风夹温热⽽燥⽣,清窍必⼲,谓⽔主之⽓不能上荣,两阳相劫也。
湿与温合,蒸郁⽽蒙蔽于上,清窍为之壅塞,浊邪害清也。
其病有类伤寒,其验之之法,伤寒多有变证,温热虽久,在⼀经不移,以此为辨。
(3)⼆、名词1、上受:见于叶天⼠《温热论》,指温病的感邪途径,即温邪从⼝⿐⽽⼊,先犯⼿太阴肺,即见肺卫表证。
2、逆传:温邪⾃⼿太阴肺卫传⾄⼿厥阴⼼包的过程,被称为逆传。
3、透风于热外:此语出⾃叶天⼠《温热论》,指出温热挟风的治疗⽅法,即挟风宜⾟凉中加轻清疏散之品,如薄荷、⽜蒡⼦等,使风从表⽽出,不与热相搏。
4、渗湿于热下:此语出⾃叶天⼠《温热论》,指出温热挟湿的治疗⽅法,挟湿宜⾟凉中加⽢淡渗湿之品,如芦根、滑⽯等,使湿邪分利从下泄,不与热相搏。
5、两阳相劫:此语出⾃《温热论》,两阳:指风与温热皆属阳邪;两阳相合,耗劫津液,临床导致清窍⼲燥的病候。
6、浊邪害清:此语出⾃叶⼤⼠《温热论》,湿与热合谓之"浊邪",湿热相搏热蒸湿动、蒙蔽于上,阻遏清阳,清窍为之壅塞,出现⽿聋、⿐塞等症,故称为浊邪害清。
7、战汗:凡在温病发展中正邪相持⽓分,正⽓奋起⿎邪外出,病者突然战栗,继之全⾝汗出即称之为战汗。
《湿热病篇》中湿温病的治则与禁忌关键词湿热之邪湿饮停聚脾胃湿温的病因,是感受湿热病邪。
但湿热病邪能否感人,感染后能否发病,还取决于脾胃阳气的胜衰。
如饮食不节,饥饱无度,过食生冷而损伤脾胃,则易内湿停聚。
特别是在夏秋之节湿盛之季,脾胃之机多较呆滞,尤易导致湿邪内困,在此情况下,外界湿热之邪便易乘虚而入,薛生白说:“太阴内伤,湿饮停聚,客邪再至,内外相引,故病湿热。
”辨治原则湿温病的发生,虽邪气侵入的途径不一,但病变部位则在脾胃。
起病即有湿邪困脾的气分证,此时虽兼有湿邪在表的卫分证,但为时较短,随着表征的解除,则主要表现在气分湿热。
但同时还必须分清湿邪所在的部位及湿与邪的孰多孰少。
湿重于热:治宜祛湿为主,兼以清热。
若湿郁上焦,多见头昏胀痛,胸闷不舒。
治宜辛开宣降肺气,药用杏仁、橘红、枇杷叶等,使肺气宣畅,外资卫气之宣发以散表邪,内助水道之通调以利水湿。
湿阻中焦者,可见脘痞腹胀,呕恶便溏,口淡不渴等症。
治宜芳香化湿或苦温燥湿,药用藿香、佩兰、白蔻、半夏、石菖蒲、厚朴等,振奋胃气,苏醒脾气,使中焦气机宣畅,升降复常,则水湿自化。
湿蕴下焦,则小便不利,治宜淡渗之品,药用茯苓、猪苓、泽泻、滑石、通草等。
下焦阳气,以利小便。
曹炳章说:“湿即气也,气化则湿化……,在上焦则化肺,在中焦则化脾气,在下焦则化膀胱之气”。
华云岫讲得更为具体,他在总结叶天士治湿病的经验时说:“今观先生治法,若湿阻上焦者,用开肺气,佐渗湿、通膀胱,是即启上闸,开支河,导水势下行之理也;若脾阳不振,湿滞中焦者,用术朴姜半之属,以湿运之;以苓泽、腹皮、滑石等淡泄之,亦犹低湿处,必多烈日晒之,或以刚燥之土培之,或开渠以泄之耳。
”然三焦又为一整体,用药当互为策应。
热重于湿:治宜清热为主,兼以祛湿。
此时若仍以祛湿为主,则辛苦香燥之品必使津耗而热增,以致化燥,故清热当为主法。
但热中挟湿,与因热致燥者不同。
治热而燥者,可用清热滋阴之品;治热而湿者,则宜清热燥湿之品。
《温病学》之湿温篇(上)湿重于热证治[附舌象、验案]I编者导读:刘清泉院长作为第一个进入新冠肺炎武汉疫区的中医专家,对于新冠肺炎认为属于中医的“湿瘟”“疫病”,虽然现已有各种针对此次疫病的中医方案,但方案言简意赅,说理教学较为缺乏,故编者将中医经典教材第五版青皮《温病学》中湿温篇的内容删减了部分冗余话语并加入陈老对其中一些经典方剂的独特解读,以及证型或方剂常见参考舌象图片和典型验案,以供读者深入学习湿温病的治疗。
《温病学》指出“温疫是温病中具有强烈传染性,并可引起流行的一类疾病,大多来势迅猛病情严重,较之一般温病的危害更甚。
由于温疫不是独立于温病以外的一种疾病,其辨证治疗仍按温病的辨治体系进行,所以本教材没有把温疫另列专章讨论。
”湿温是由湿热病邪引起的急性热病。
初起具有身热不扬,身重肢倦,胸闷脘痞,苔白膩,脉缓等主要症状。
本病起病较缓,传变较慢,病机演变虽有卫气营血的变化,但主要表现于气分,以脾胃为主要病变部位。
临床表现具有湿、热两方面的证候。
后期既有湿热化燥伤阴,又有阳气虚衰两种不同转归。
(一)湿温病的病因与发病叶天士“里湿素盛,外邪入里,里湿为合”先有内因--------素体脾胃失调,湿邪内停后合外因--------湿热病邪(二)湿温病感邪途径薛生白“湿热之邪,从表伤者十之一二,由口鼻入者,十之八九”。
“邪由上受,直趋中道,故病多归膜原”薛注:“膜原者外通肌肉,内近胃腑,即三焦之门户,实一身之半表半里也,邪由上受,直趋中道,病多归膜原。
”膜原即陈老常言之少阳三焦膜腠,邪阻膜原也可作为湿热病初起的一种形式。
(三)湿温病发展演变规律湿温病由于湿为阴邪,其性重浊膩滞,与热相合,蕴蒸不化,胶着难解,故本病传变较之一般温病缓慢,病程较长,往往缠绵难愈。
其发展演变,一般亦不外由表入里,由卫气而及营血,但因脾为湿土之脏,胃为水谷之海,故湿热致病多以脾胃为病变中心。
湿温邪气传变规律:湿温初起,以邪遏卫气为主要病理变化。
46讲湿温湿重于热证治(1)46讲湿温湿重于热证治(1)同学们,下面咱们讲湿遏卫气,表里同病的治法。
治法就是辛温宣透,芳香化湿。
选用辛温芳香的药物,用辛温来透邪,用芳香来化浊,透化湿浊,使邪气从表而解。
但是呢它湿邪也弥漫到里,又影响到中焦气分、上焦气分,所以还要加健脾的药,也要加辛温、苦温的药,还要配合上淡渗的药,要加行气药。
这么一加呢,看这个方剂:代表方剂有两个,一个是藿朴夏苓汤,一个是三仁汤。
藿朴夏苓汤它的组成:藿香、半夏、赤茯苓、杏仁、生薏仁、蔻仁、猪苓、泽泻、淡豆豉、厚朴。
这里边开上的药有哪些?它不是要开上、畅中、渗下吗?开上的药,藿香、淡豆豉、杏仁,开上焦,这里边以藿香为君药,辛宣芳化。
豆豉实际上它也芳香,也是芳香药,也辛温芳香,因为淡豆䜴是用苏叶和麻黄煮过的,煮黑豆嘛,为什么说淡豆豉是辛温的呢?因为在《温病条辨》里边,它有两种豆豉。
一种是用淡豆豉,一种是用香豆豉。
在银翘散里边它用的是淡豆豉,而且你用过表药是去豆豉,就说明它用的是辛温的,香豆豉是辛凉的,是用桑叶和青蒿炮制的,那不一样。
这里边虽然没有用苏叶,淡豆豉是用苏叶煮过的,所以藿香配豆豉再加上杏仁开肺气,共同开上焦肺气,宣化湿浊。
畅中焦的药:蔻仁、半夏、厚朴,辛开苦降。
半夏和蔻仁是辛温药,而且蔻仁还芳香醒胃,厚朴苦温降浊,宣畅中焦气机。
茯苓既是健脾药,又是利湿药,茯苓配猪苓、泽泻,淡渗利湿。
生薏仁既能健脾,又能够利湿,所以淡渗利湿药啊是四个,茯苓、薏仁、猪苓、泽泻,其中有两个还能健脾,这个方剂并不复杂,它照顾的面啊,三焦湿热照顾了,气机照顾了,开肺气照顾到了,健脾考虑到了,很全面。
但是有点缺点,它毕竟是湿邪,以上焦卫分为主,宣化的力量不够,所以可以加苏叶、加白芷这一类辛温药,因为它恶寒重啊。
这个方剂虽然各个方面都照顾到了,但是它宣表的力量不够,还是轻,可以加,甚至于可以用藿香正气散,这是初起呀,用藿朴夏苓汤也可以,用藿香正气散也可以,总归都是祛表里之湿,藿香正气散的宣化作用比它大。
国医大师赵绍琴温病讲座(第一讲)第一讲第一条:温热病乃温邪自口鼻而入,鼻气通于肺,经口咽而至,非邪从皮毛所感受。
故温病初起必咽红而肿,口干舌红,咳嗽,甚则有痰,或胸痛而喘,始在上焦,虽有寒热,却非表证,故曰在卫。
这一段内容,(讲的是)温热病是温邪从口鼻而入。
所谓“温邪”,当然包括感受的疫气、传染的病菌,都是从口鼻吸进来的温热之邪。
因为(温邪)从口鼻进入后,经气管到肺。
这是温病,绝对不是从皮毛感受。
温邪就温邪,都把它说成是表邪了,从皮毛受的,错就错在这儿了。
绝对不是皮毛感受的温邪。
因为从皮毛感受的,就说是风寒暑湿燥火,六淫邪气吗?这不是,这种温邪自口鼻吸受而来的,到了肺。
所以它的特点就是咽红、口干、咳嗽。
很多人就认为,温病不是也有发烧恶寒,也有表证吗?“有一分恶寒就有一分表证”,这是古人说的。
老从这点来认识,就把温病看错了,为什么这么讲呢?老认为体表受了风寒,是不是呢?温邪不是体表受了六淫邪气,这点必须认识(清楚)。
所以温病(初起治法),我呢,就写辛凉清解,用轻清清热来解除它,所以这上呼吸道感染来了,用个压舌板瞧嗓子,过了五天,必瞧白[疒咅]。
你老把它看成六淫邪气了,你就不信嗓子,不(管)嗓子,上来就瞧脉。
为什么扁桃腺肿、咽喉炎、咽峽炎、口腔炎、气管炎、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大叶性肺炎等等,整个是上呼吸道炎症。
西医学了吧,因为这样,你就绝对不许(一见)发烧、恶寒、头痛,就先想桂枝汤。
我们中医学院来的学生,一上来就开桂枝汤,一下子,舌头就出血了。
“这我怎么不对呀?”(因为)那个是受的风,这是进来的热。
就为这个。
瞧发烧病,第一个先看白细胞。
有炎症时,白细胞必然高;要是受的风寒,白细胞准低,才用桂枝汤。
白细胞6000立方毫米,开桂枝汤。
一个是脉数,一个是脉紧。
脉数呢,息间6至,舌红脉数。
脉紧,必须伴有体痛、没劲、舌淡、苔白。
所以,我们治疗发烧,首先要看白细胞,因为支气管肺炎、肺炎时,白细胞就高哇。
千万记住这一点。
47讲湿温湿重于热证治(2)同学们,咱们上节课讲了湿温病辨证论治的第一大部分——湿重于热的证治。
湿重于热讲了两个类型:一个是湿遏卫气,表里同病。
一个是后面的内容,咱们把它倒到前面来了,湿热酿痰,蒙蔽心包。
这是在上焦。
下面讲第三个类型:湿阻募原。
募原也叫膜原。
这个证候类型啊按着病变的部位来说,它在募原。
从位置上来说应该是在中焦,是半表半里证。
按照吴又可的说法,是在半表半里,不是少阳的半表半里,是募原的半表半里。
它的临床表现:按着吴又可《温疫论》的描述,初起先憎寒而后发热,继则但热不寒,昼夜发热,日晡益甚。
这是对初起发热症状吴又可的描述。
先憎寒而后发热,就是说它是往来寒热,先寒后热。
憎寒说明恶寒很严重,恶寒过去之后就是发热,发热过去之后又是憎寒。
寒热交替出现。
这是初起。
随着病情的发展,继则但热不寒。
往来寒热之后就是只发热不恶寒,而且这个发热特点是昼夜发热,24小时都热,日晡益甚,到午后申时更重。
同时还伴有身痛有汗,手足沉重,呕逆,恶心,胃气上逆,呕吐,脘腹胀满。
舌苔白厚腻浊,厚腻,秽浊。
脉不浮不沉而数,按吴又可的说法,既不浮又不沉而数。
分析它这个证候。
,首先说病变的部位,吴又可说呀这个部位在哪儿?“邪自口鼻而入,则其所客,内不在脏腑,外不在经络,舍于伏膂之内,去表不远,附近于胃,乃表里之分界,是为半表半里,即《内经·疟论》所谓‘横连募原’也。
”吴又可说:“邪自口鼻而入”,邪气从口、鼻进入人体,是指传染而来。
“则其所客”,邪气所在的部位,“内不在脏腑,外不在经络”,在哪个位置呢?“舍于伏膂之内”,伏膂是指这两条肌肉,在这里面,图1“去表不远”,说明它不在表,“去表不远”,是在表的里面。
“附近于胃”,又在胃的外面,“附近于胃”,说明没进入胃,是在胃的外面。
离体表不远,离胃也不远,是在胃和肌肉之间,那就是在胸腔、腹腔啊。
胸腔、腹腔这个部位。
“乃表里之分界”,所以它叫半表半里,它叫“经、胃交关之所” ,经络和胃相交的地方,在这个空腔里面,“是为半表半里”,即《内经·疟论》所说的横连募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