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细胞的电生理特性

  • 格式:ppt
  • 大小:7.61 MB
  • 文档页数:42

下载文档原格式

  / 4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膜电位
绝对不应期
有效不应期
①绝对不应期:0相→3相的-55mV,兴奋性=0
②有效不应期:在3相的-55mV→-60 mV,兴奋性有 所恢复,强刺激可以使局部膜产生较小的去极化,但 不能形成动作电位(局部反应期)。
从0相→-60 mV刺激不产生AP — 有效不应期
(1)绝对不应期和有效不应期
膜电位
绝对不应期
心肌细胞的电生理特性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王立群
心肌细胞的电生理特性
兴奋性 excitability 自律性 autorhythmicity 传导性 contuctivity
(一) 心肌细胞的兴奋性
动作电位
兴奋性 ——细胞在受到
刺激时产生 兴奋的能力。
(动作电位)
阈电位 静息电位
1. 影响心肌细胞兴奋性的影响因
2. 心脏的起搏点
正常情况下:
①正常起搏点:
窦房结的自律性最高,心脏按窦房结的节 律活动,。
②潜在起搏点:
窦房结以外的其他自律组织并不表现出其 自身的自律性,只起兴奋传导作用,故 称之为潜在起搏点。
心脏整体只能由一个起搏点主宰
窦房结(正常起搏点)控制心律的机制
抢先占领(preoccupation):

兴奋性的高低用刺激的阈值来表示。
阈值高——兴奋性低
静阈息值电低—位—水兴平奋性高
动作电位
细胞兴奋包括两个过程:
阈从电静位息电水位平去极化达到阈电位
Na+(Ca++)通道激活
N产a生+/0C相a去+极+通化,道形的成状动作态电位
阈电位 静息电位
影响这两个过程的因素都会影响细胞的兴奋性

相除极幅度和速度、兴奋传
导的速度都低于正常
RRP
(4)应激期


绝对不应期

有效不应期
相对不应期
复极过程完毕, 膜电位恢复正常 静息水平,兴奋 性也恢复至正常 水平
3. 兴奋性变化与心肌收缩活动的关系
mV
心肌有效不应期特别长(约
200~300ms),相当于心肌
收缩活动的整个收缩期及舒张
期早期。此期间,任何刺激均
膜 电 位
去极化后Na+通道很快(数ms内)全部失活,处于 失活状态的Na+通道不能再次被激活
膜 电 位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直要等到膜电位复极重新达到 -90 mV时,Na+通道才全部恢复至备用状态。
膜 电 位
2. 心肌细胞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
(1)绝对不应期 (2)有效不应期 (3)相对不应期 (4)超常期
(1)静息电位水平
静息电位(或自律细胞的最大舒张 电位)与阈电位之间的距离是决定 刺激阈值的重要因素。
在阈电位不变的情况下,
静息电位增大(膜超极化),所需 刺激阈值增大 ——兴奋性降低
静息电位减小,所需刺激阈值减小 ——兴奋性升高
阈电位 静息电位
(2)阈电位水平
在静息电位(RP)不变的情况下, 阈电位水平降低,与RP间距 减小所需刺激阈值减小 ——兴奋性升高 阈电位水平升高,与RP间距 增大所需刺激阈值增大 ——兴奋性降低
和复活具有电压依从性和时间依从性。
细胞膜上大部禁分用Na+通道处于备用状态,
是心肌细胞具有兴奋性的前提。 除极-复极过程 0mV~-55 mV
当膜电位处于正常静息电位( - 90 mV)时,Na+通 道处于备用状态,可在刺激作用下被激活。
膜 电 位
当膜电位从-90 mV去极化达阈电位(-70 mV)时, Na+通道几乎全部被激活
当膜电位复极到 -60→-80 mV,用阈 上强刺激才能产生动作 电位此期产生的AP复极 时程短,不应期亦短, 易导致心律失常
(3)超常期
mV
复极至膜电位-80→-90mV
略低于正常阈值的刺激即可
产生动作电位,兴奋性高于
正常
——超常期
-
超 由于Na+通道开放能力仍未恢

复正常,产生的动作电位的0
窦房结兴奋驱动→潜在起搏点的兴奋不 易出现。
超速驱动抑制(overdrie suppression):
长期超速驱动→潜在起搏点被抑制 窦房结驱动中断→潜在起搏点恢复自身
节律
①窦性心律:由窦房结为起搏点的心脏节律性活动 ②异位心律:以窦房结以外的部位为起搏点的
心脏节律性活动
3. 影响自律性的因素
阈电位
阈电位 静息电位
(3) Na+通道的状态:
Na+通道的三种状态:激活、失活、备用
静息电位 -90 mV
备用
wenku.baidu.com
阈电位 -70 mV
激活
失活
除极-复极过程 0mV~-55 mV
(3) Na+通道的状态:
静息电位
阈电位
Na+通道-处90于mV何种状态,取决于-7当0 m时V 膜电位
水备平用和时间进程,即Na+通道激活的激活、失活
衡量自律性的指标:
单位时间内自动产生兴奋的次数、规则性。
1. 心肌细胞自律性的等级
生理情况下,心脏的自律性来源于特殊传导系统的自律细胞。 病理情况下,非自律细胞的心房肌细胞和心室肌细胞也可能表现自律 性。 各部位的自律性有等级差别:
窦房结最高(约100次/分) 房室交界居中(约50次/分) 希氏束、左右束支(约40次/分) 浦肯野纤维最低(约25次/分)
有效不应期包括:
有效不应期 绝对不应期与局部反应期
①绝对不应期:0相→3相的-55mV,兴奋性=0
②有效不应期:在3相的-55mV→-60 mV,兴奋性有 所恢复,强刺激可以使局部膜产生较小的去极化,但 不能形成动作电位(局部反应期)。
从0相→-60 mV刺激不产生AP — 有效不应期
(2)相对不应期
4 相自动除极速度 最大舒张电位水平 阈电位水平
凡是具有4相自动除极特性的细胞称为自律细胞
2. 心肌细胞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
(1)绝对不应期 (2)有效不应期 (3)相对不应期 (4)超常期
心肌细胞兴奋后不能立即产生第二次兴奋的特性

—不应性
2. 心肌细胞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
(1)绝对不应期 (2)有效不应期 (3)相对不应期
不应性表现为可逆的、短暂的兴奋性缺失或极度(下4降)超常期
(1)绝对不应期和有效不应期
不发生兴奋和收缩。
意义:心肌不发生完全强直收缩,保持心脏收缩与舒张交替的 节律活动,使心脏泵血功能得以完成。
心肌动作电位与张力 骨骼肌动作电位与张力
(二)心肌细胞的自律性
自律性的定义:在没有外来刺激的条件下,
心肌能自动地、按一定节律发生兴奋的能力,称为 自动节律性(auto-rhythmicity,简称自律性)。心 肌的自律性起源于心肌细胞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