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六年级数学《分数四则混合运算》评课稿

六年级数学《分数四则混合运算》评课稿

六年级数学《分数四则混合运算》评课稿
六年级数学《分数四则混合运算》评课稿

六年级数学《分数四则混合运算》评课稿

李老师抓住理解题意和分析数量关系两个关键,完成了教学任务。

一、基础训练到位

课始安排学生做了三道分数乘法字题。处理方法是:独立做后,读题,汇报做法,为什么?重点理解了分数乘法的意义。这样做的好处是:一做到了全体参与,让每个学生动手做一做,操练一下,可以知道到底会不会,掌握情况如何。二是不仅会做、做对,还要学生知道为什么。这里,为什么比会做还要重要。这是回顾乘法的意义,是这节课的基础。

第四道字题与例题的数量关系相同。学生读题后列式,让学生重点理解关键句比甲的1/3多10,先理解甲的1/3怎么想?再理解多10怎么办?

二、审题很透彻

出题信息后,让学生自己读一读,齐读一遍后指名说一说有哪些信息。每个学生读了两遍、听了一遍,有效帮助学生理解题意。

三、突出了数量关系的分析

两个解决问题都紧抓分析数量关系。一是以问题为引领:要求故宫占地多少,先找哪句话?哪个是关键句?是包含两种量关系的那句话。然后指名说数量关系是什么,同桌互相

说,齐说一遍后独立列式。第二题是求全天一共售出多少张必须知道什么?上午出售多少张?下午出售多少张?,全天一共售出多少张?

二是以画线段图帮助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先让学生根据信息画,给每一个学生尝试、理解的机会。然后小组内交流,最后学生说老师画。老师在学生说画法的过程中,及时质疑,帮助学生理解:再表示出1/4,1/4=2/8,就再画两份。老师及时跟进:一份咋就变成了两份?两份画在哪儿?这儿行吗?这儿行吗?为什么?帮助学生理解了是从下午售后剩下的里面标示出上午的两份,而不是在下午售出的3份中再卖2份。

四、在具体情境中体验

在具体情境中体验运算顺序:第一题解决问题,让学生说为什么先算乘法后算加法?学生按整数的运算顺序迁移到分数混合运算中。老师没有停止质疑,继续问,为什么先算乘法,谁还有不同的看法?当学生没有悟出时,老师介绍:看数量关系:先算出天坛面积的1/4,多4再加4。根据数量关系,先算乘,后算加。增加了学生的体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与整数相同一是知识的迁移、二是具体情境的需要。

解决问题第二题是乘法分配律在分数中的应用。做完后老师让学生分别说两种算法每步算的都是什么,然后看这两

种方法,说发现。学生发现运用的是乘法分配律,并说出字母表示的运算律。说明整数的运算律也适用于分数。这道题再让学生从情景中理解两种算法,进一步体验运算顺序就更好了。

五、建议

(一)老师再放手一些

1.例题的处理方式可否这样:让学生读题后,说一说题意,提问题后,让学生想一想,全部放给学生去做。然后汇报,分析数量关系。因为课始基础训练的第4题学生能做出,这道题和它的类型相同。学生如果不会,也没有关系,只是学生尝试了,是自己的方法,不是听的。对学生说是给他们试一试的机会,对老师说是颠倒一下教学设计。但学生的收获是比较大的:没有做对的学生、不会做的学生会更珍惜听的机会。

2.第二道例题可以让学生读题后,独立画线段图,尝试解决后交流。

3.练习一沈阳故宫建议也在学生读题后全放手先让学生做。例题是乘加,这道是乘减,基本相同。先做后说。

(二)老师再等一会儿

老师说的有点多,有些可以让学生说,老师替学生说了:例题1全部解决完后老师问:“为什么先算乘法?”老师提出问题后马上说:就是刚刚我们所说的数量关系。这里的问

题可能有两方面:一是问题不是预设的,是老师随机说的,说完后感觉和前面重复了,老师马上说了出。二是要强调为什么先算乘法,如果是这样就该让学生回答这个问题。老师要得及等待。

再如:当学生说老师画线段图时,为了让学生明白不能在3份中取两份时,老师就直接告诉了学生:不能下午卖过的上午再卖。

(三)板书的作用

老师在例题1分析完让学生动手做时,把数量关系写在了黑板上,屏幕上也显示这一数量关系式。这时学生都在低着头解决问题,没有学生看。等解决完问题也没有用到黑板上老师刚刚写的数量关系式。全课总结时也没有用到。我就猜测,老师板书的这个数量关系式就是为了板书设计的完整性,其他作用没有起到。如果仅仅是这样,就不要写了,这个时间老师可以有目的的去看看学生做的情况,以了解学情。

(四)线段图标中的信息

在标示线段图中的信息时,能否让引导学生更条理性一些:把数量写在线段图的一边,把分数写在一边。这样一眼看上去,线段图更条理。学生可以把所有的信息和问题进行标注,但老师要引导。

六年级下册数学评课稿

六年级下册数学评课稿 六年级下册数学评课稿 今天,观了老师执教的《自行车里的数学》一堂课,我感触颇深。总的说来,王老师的这这一堂课遵循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引导者、引领人。”一节课下来,学 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到了新知识。现就本节课谈一点自己粗浅 的看法。 其次,在讲授新知这一环节,王老师把握住了这一教学重点。她先引导学生说出自行车是怎样转动的,这就是按照《课标》的要求:“要把数学与生活有机的联系起来。”学生通过已有的生活经验解 决了老师提出的问题。在逐步的引导中,老师总结出了一个计算公式。公式的推导会让学生的学习更方便,这就为后面的练习奠定了 基础。 然后,通过新知识的讲授后,王老师马上让学生进行课堂练习。练习这一环节,王老师照顾了全体学生,先进行简单的练习,再逐 此文转自步推进,进行稍微复杂一些的练习。练习时,王老师还是 以学生为主,先让学生自主练习,再汇报交流。在探究问题时,她 还适时让学生采取小组讨论交流的方式进行。 王老师不仅是一个善于教学的人,还是一个善于倾听的人。在课堂上她能仔细倾听学生的回答,及时的采用不同的方式鼓励学生, 对学生有些不太准确的回答也能及时给予纠正。由于老师对学生的 重视,使得整个课堂非常的活跃,老师教得轻松,学生也学得轻松。 总的来说,王老师的这一节课教学设计环环相扣、重点突出;把学生放在了学习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层层的练习中学到了新知识,并把它们与生活联系了起来,这就印证《课标》中提出的:“生活 中有数学,数学中也有生活”的原则。从王老师的这一堂课,我学 到了很多,为我今后的教学获取了不少宝贵的经验。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专项练习题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专项练习题(1) 一、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 30×(52+61) (85+171)×8+179 (31-41)÷21+65 (21+31+41)×24 94×61+95÷6 1213 -(121+51) 65+53×54 85-41×(98÷32) (21-61)×53÷51 61÷[179×(43+32)] 1211-41+103 ÷53 32÷[(43-21)×54] 52+154 -52 76×85+83÷67 (117-83)×88

一、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 30×(52+61) (85+171)×8+179 (31-41)÷21+65 (21+31+41)×24 94×61+95÷6 1213 -(121+51) 65+53×54 85-41×(98÷32) (21-61)×53÷51 61÷[179×(43+32)] 1211-41+103 ÷53 32÷[(43-21)×54] 52+154 -52 76×85+83÷67 (117-83)×88 54 ÷3+32×54 52+21×53+107 13—48×(121+161) 1213×73 +74×1213+1213 45×4443 99×10099

(87-165)×(95+32) 138÷7+71×136 [1-(41+83)]÷41 97÷115 +92×511 (61+43-32)×12 2-136 ÷269-32 21÷85+41 ×53 43×52+41÷25 (85-41)÷83 54 ÷3+32×54 52+21×53+107 13—48×(121+161) 1213×73 +74×1213+1213 45×4443 99×10099 (87-165)×(95+32) 138÷7+71×136 [1-(41+83)]÷41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练习题50道

1、计算。(12分) 43÷87÷1415 (94+152)÷152 203÷ 0.2×3 2 .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 537327723÷÷ 431263715?÷ 61161274?÷ 32 1121131?÷? ( 56 + 38 )× 48 1214 ÷ 25 5978 ÷ 177 817 ÷23+123 ×917 165 × 3 ÷ 45 259 ÷ 54 ÷ 45 (59 -12 ×13 )÷ 56 149×14×92 22÷1211÷4 3 83×65÷1615 5÷(21+61)?152 (21-31+41)×48 256÷9+256×98 (21—7 3)?257+52 30×(52+61) (85+171)×8+17 9 (31-41)÷21+65 (21+31+41)×24 94×61+95÷6 1213-(121+51) 65+53×54 85-41×(98÷32) (21-6 1)×53÷51÷ 61÷[179×(43+32)] 1211-41+103÷53 32÷[(43-21)×5 4] 52+154÷52 76×85+83÷6 7 (117-83)×88 54÷3+32×54 52+21×53+10 7 13—48×(121+161) 1213×73+74×1213+1213 45×4443 99×100 99 (87-165)×(95+32) 138÷7+71×136 【1-(41+83)】÷4 1 97÷115 +92×511 (61+43-3 2)×12 2-136÷269-32 21÷85+41×53 43×52+41÷2 5 (85-41)÷83

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比例的意义》评课稿

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比例的意义》评课稿 郑晓娜 我听了黄超老师的一节数学公开课〈比例的意义〉。〈比例的意义〉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比的有关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黄老师的这堂课,总体感觉好比是一节随堂课,然而却是非常的扎实、有效。下面我从三点简单谈谈自己对这堂课的感想。 一、有效处理教材 教材是提供给学生学习内容的一个文本,黄老师根据学生和自己的情况,对教材进行了灵活的处理。黄老师对本节教材进行了再思考,再开发和再创造,真正实现了“教教材”为“用教材”。上课伊始,教师给出汽车实际长度375厘米,模型长度为15厘米,要求学生写出汽车模型与实际长度的比并求出比值。接着,教师又给出汽车实际高度为150厘米,模型高度为6厘米,再次要求学生写出模型与实长的比并求出比值。然后引导学生发现比值一样,可以用等号连接。师:像这样的式子,叫比例。黄教师马上给出六组让学生辨别是否可以组成比例。辨别了之后,再引导学生总结比例的意义。 这节课中,黄老师将例题和习题有机的穿插和调整,以学生的已有知识为基础,让学生在算一算、辨一辨、说一说中理解了比例的意义,知道了比例从生活中来,进而认识到比例在数学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激发了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和积极情感。 二、有效课堂教学

这节课,比和比例的区别与联系是教学难点。黄老师突破难点教学中,不是通过加重语气、改变字样、运用比较或反复训练等方法,让学生引起注意,而是采取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判断、去比较,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活动,让学生明确了比和比例的区别与联系。 三、练习设计有效 黄老师练习设计新颖,能体现学生思维的递进性,练习有层次,为帮助学生理解、掌握比例的意义起到的很好的巩固作用。 这节课美中不足的是:教材的不同规格的国旗主题图被嫌弃,那是很好的思想教育素材,应该得到挖掘与开发。另外,黄老师没有提到两个分数形式的比组成的比例。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200题

计算下列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 65+35×54 85-41×(98÷32) (21-61)×53÷51 61÷【179×(43+32)】 1211-41+103÷53 32÷【(43-21)×54】 52+154-52 76×85+83÷67 (117-83 )×88 13—48×(121+161) (87-165)×(95+32) 138÷7+71×136 54÷3+32×54 52+21×53+107 1312×73+74×1312+1312 【1-(41+83)】÷41 97÷511+92×115 21÷85+41×53

(61+43-32)×12 2-136÷269 -32 99×10099 43×52+41÷25 2110×207 ÷65-41 45×4443 (83-41)÷83 83÷(83-41) 65×4-(87+32 ) 5-87 -0.125 48×( 712 +2)÷ 23 23- 89 × 34 ÷1 27 59 ×7+ 59 ×11 5÷[( 23 + 15 )× 113 ] 425 ×23+ 4 25 ×67 (21-61)×53÷51 51÷(1-31×21) 109×【87÷(54+4 1)】 ( 41-41×21)÷41 65+89×95×98 9×65+65÷9 1

(83+271)×8+2719 84×(43-31) 83+(73+141)×3 2 1211 ÷81+1213×8 (43-43×65)÷34 4-(51+31)×4 3 52÷(52+52×43) 14÷(1-52) 14÷52 14×(21+5 2 ) 14÷(21-52) 187×97×6 5 97÷187×65 97 ÷187÷65 187×97÷65 43×32÷43×3 2 97×(1÷87+78÷1) 21×3+5×21 3×(152+121)-5 2 43×75×34-21 1615+(167-41)÷21 32+(74+2 1)×257

六年级上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简便计算

六年级分数的四则运算+简便计算 专题复习 一、分数四则运算的运算法则和运算顺序 运算法则是:1、加减: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 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先通分,再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 2、乘法:先约分,分子乘分子作为积的分子,分母乘分母作为积的分母 3、除法:除以一个数就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运算顺序是:1、如果是同一级运算,一般按从左往右依次进行计算 2、如果既有加减、又有乘除法,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 3、如果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 4、如果符合运算定律,可以利用运算定律进行简算。 练习: 1、34 -(15 + 13 )× 98 2、 107 13151321÷?????????? ??+- 3、??? ??-+614121÷121 4、 9798411÷??? ???- 5、?? ???????? ??-÷109329712 6、 52593145-?- 7、8949581÷+? 8、(52-81)÷40 1 二、分数四则运算的简便运算 引言:分数乘法简便运算所涉及的公式定律和整数乘法的简便运算是一样的,基本上有以下三个: ① 乘法交换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乘法结合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乘法分配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做题时,我们要善于观察,仔细审题,发现数字与数字之间的关系,根据题意来选择适当的公式或方法,进行简便运算。 分数简便运算常见题型 第一种:连乘——乘法交换律的应用 例题:1)1474135?? 2)56153?? 3)26 6 831413? ? 涉及定律:乘法交换律 b c a c b a ??=?? 基本方法:将分数相乘的因数互相交换,先行运算。 第二种:乘法分配律的应用 例题:1)27)27498(?+ 2)4)41101(?+ 3)16)2 1 43(?+ 涉及定律:乘法分配律 bc ac c b a ±=?±)( 基本方法:将括号中相加减的两项分别与括号外的分数相乘,符号保持不变。 第三种:乘法分配律的逆运算 例题:1)213115121?+? 2)61959565?+? 3)75 1754?+? 涉及定律:乘法分配律逆向定律 )(c b a c a b a ±=?±? 基本方法:提取两个乘式中共有的因数,将剩余的因数用加减相连,同时添加括号,先行运算。7 第四种:添加因数“1”

回顾整理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 青岛版六年级上册“回顾整理——总复习”。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回顾整理,巩固分数四则运算顺序,进一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通过交流整理与复习的不同思路,学会整理知识的方法,逐步养成回顾与反思习惯。 教学重点: 巩固分数四则运算顺序,进一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具: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谈话交流,引出课题 谈话:今天,我们上一节复习课,老师希望通过我们的整理和复习,同学们一定会有更大的进步。下面我们就对第五单元“分数四则混合运算”进行整理和复习。 二、回顾整理,梳理知识 (一)回顾知识,自主梳理 师:说一说在《中国的世界遗产》这一单元里学会了哪些知识? 学生自主交流。 师:在分数四则混合运算这部分知识中,你认为最重要的是什么? 学生交流。 师小结:顺序和运算律。 师:你认为解答稍复杂的分数应用题的关键是什么? 师生交流,总结:找准单位"1“,弄清单位“1”的量、分率及分率对应量。 (二)合作整理,展示交流 复习分数四则运算(课件出示) (1)利群便利店运来150千克苹果,运来的梨比苹果的3/5多10千克,运来多少千克梨?(2)我校上学期共有120人参加拔河比赛,学生、教师、家长分别占总人数的5/121/3、1/4 。参加比赛的学生和老师一共有多少人?参加比赛的家长比 老师少多少人? 学生独立列式计算,在小组内交流算法,讨论分数四则运算的顺序及简便算 法要注意的问题。然后全班交流。 复习稍复杂的分数应用题(课件出示) (1)我班有男生30人,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13/15,女生有多少人? (2)我班有女生26人,是男生人数的13/15,男生有多少人? (3)我班有男生30人,女生人数比男生人数少2/15,女生有多少人? (4)我班有女生26人,比男生人数少2/15,男生有多少人? 出示以上4个小题, 小组合作完成,比较异同点, 找出解答稍复杂的分数应用 题的关键,全班交流。 (三)提炼方法,认知内化 1.谈话: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与整数、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有什么联系? 学生交流汇报后,教师强调指出: 不仅整数、小数和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整数的运算律或性质对于分数四则混合

六年级数学听评课总结

听评课总结 六年级数学 本学期的组内相互听课,已经结束。在本次活动中,老师们都精准备,虚心学习,中肯评课,认真总结。老师们都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尽显各自的风采,都讲出了自己的特色,形成了独到的教风,让听课的老师耳目一新,受益匪浅。为了更好的提高教学工作,现将我在活动中的感受总结如下: 一、积极参与,精心备课,亮点纷呈老师们在本次讲课活动中讲得都很成功,这都是与课前精心备课分不开的。老师们不但精心地备教法、学法,还精心地选择制作切实可行的教具,使教学直观,使训练到位。严密考虑如何开拓学生的思路,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二、发挥自身优势,讲出自己的特色在本次听评课活动中,大部分老师教学思路新颖,课堂教学生动活泼。在教学中,注重了自身的形体语言的运用,使自己的一举手,一投足,都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有的老师语言亲切,善于组织和调控课堂。有的老师善于开拓思路,激发创新,使学生学得生动有趣。有的老师在课堂上力求语言精当,虽言语不多,但多点睛之处。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李易老师的课堂,他的语言风趣幽默,知识体系把握到位,及时练习巩固,学习效果很好多,但多点睛之处。他的语言风趣幽默,知识体系把握到位,及时练习巩固,学习效果很好。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能在教师的引导点拨下,拓宽思路,发现规律,从而掌握方法。

三、小组合作式的学习逐步成熟本次活动中,老师们都特别注重运用我校的“新的”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互动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在小组活动中充分发挥自身作用,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较上学期,我们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小组合作式学习已不再流于形式,而是真正发挥了其应有的作用。当然,在本次活动中,我也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教案,使自己在活动中得到了锻炼。在听课评课中,学到了许多先进的教法,真是受益颇丰。 我认为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生“读一读”。开始可以为学生编好阅读提纲,并指导学生掌握“读读、划划、算算、写写”的预习方法,逐步学会归纳整理,善于抓住重点以及围绕重点思考问题的方法, 二、让学生“讲一讲”。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对于那些容易混淆的概念,难以掌握的内容,应积极引导学生去议,鼓励学生去讲。在讲的过程中,对于学生出现的差错、漏洞,教师要特别耐心引导,帮助他们逐步正确地表述。 三、带动学生“做一做”,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实验中得出结论,锻炼学生的思维和动手能力。 四、引导学生“想一想”,养成解题后反思的习惯。反思自己的思维过程,反思知识点和解题技巧,反思多种解法的优劣,反思各种方法的纵横联系。适时地组织诱导学生展开想象,题设条件能否减弱?结论能否加强?问题能否推广等等五、引导学生学会“复习”。俗话说: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专项练习题

福安市逸夫小学六(2)班数学家庭作业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专项练习题(1) 班级 姓名 等第 家长签字 一、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 30×(52+61) (85+ 171)×8+179 (31-41)÷21+65 (21+31+41)×24 94×61+95÷6 12 13-(121+51) 65+53×54 85-41×(98÷32) (21-6 1)×53÷51 61÷[179×(43+32)] 1211-41+103÷53 32÷[(43-21)×5 4] 52+154-52 76×85+83÷6 7 (117-83)×88 福安市逸夫小学六(2)班数学家庭作业 54÷3+32×54 52+2 1×53+107 13—48×(121+161) 1213×73+7 4×1213+1213 45×4443 99×10099 (87-165)×(95+32) 138÷7+71×136 【1-(41+83)】÷4 1 97÷115 +92×511 (61+43-32)×1 2 2-136÷269-3 2 21÷85+41×5 3 43×52+41÷25 (85-4 1)÷83 福安市逸夫小学六(2)班数学家庭作业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专项练习题(2) 班级 姓名 等第 家长签字 1、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 83÷(83-41) 5-87- 1413÷2815×85+4 1 65×4-(87+3 2) 48×( 712 +2)÷ 23 23- 89 × 34 ÷127 2、修一条42千米长的路,第一周修了全长的7 3 ,再修多少千米,就

可以修到这条路的中点 3、一个果园占地85公顷,其中苹果园占52,桃园占 103,其余的是葡萄园。 (1)苹果园和桃园的面积一共是多少公顷 (2)桃园的面积比苹果园少多少公顷 (3)葡萄园的面积是多少公顷 1、解方程。 3χ+χ=94 χ-41χ=87 5341517 —x 2、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 512 ÷8+18 ×712 310 ×53 +310 ÷3 34 ×8÷34 ×8 59 ×7+ 59 ×11 5÷【( 23 + 15 )× 113 】 425 ×23+ 425 ×67 3、在2个同样的大盒和10个同样的小盒里装满球,正好是200个。每个 小盒 比大盒少装10个,每个小盒和大盒各装多少个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练习题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一) 一、准确计算: 5 4 3565?+ ??? ??÷?329841-85 5 15361-21÷???? ?? ! ??? ?????? ??+?÷324317961 ?????????? ? ?5421-4332 5310341-1211÷+ % 6 7 838576÷+? 8883-117???? ?? ?? ? ??+?16112148-13 · 5432354?+÷ 103532152+?+ 13 12131274731312+?+? (

! 一个数的 109 是4 3,这个数是多少 43 减去43与54的积,所得的差除9,商是几 二、解决问题: 》 1、计算下列物体的表面积。 米52 米 25米 54米 52米 52 米 2、从A 地去B 地,货车需要90分钟,客车需要80分钟。货车每分钟行 3 5 千米,客车每分钟行多少千米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二) 二、解决问题: ` 1、一个三角形的面积83平方米,底边长5 2 米。高多少米(用方程解) 2、一桶油重15千克,倒出5 2 ,平均装到8个瓶子里,每个瓶子装多少千克 3、] 4、 一根绳子,剪去 4 1 后,短了5米。这根绳子长多少米 4、一筐香蕉连筐重42千克,卖出3 1 后,剩下的连筐重29千克。筐重多少千克 !

5、甲 3 2 小时生产60个零件,乙每小时生产60个零件。两人合做多少小时生产100个零件 6、甲车每小时行8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70千米,两车同时从两地相对开出,行40分钟相遇。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二) 一、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 ? ??+???? ??3295165-87 136717138?+÷ 41 8341-1÷????????? ? ?+ < 11 5 9251197?+÷ 1232-4361??? ? ??+ 32-269136-2÷ 1009999? ) , 53418521?+÷ 25415243÷+? 41-652072110÷? 44 4345? !

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教材分析

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教材分析本单元在分数四则计算和简单应用的基础上,主要教学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和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这部分内容是五年级教学的分数知识的综合、提高和总结,对掌握和应用分数知识有很大的影响。在内容的编排上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教学计算,例题的内容容量很大。例1教学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包括按运算顺序计算和应用运算律简便计算。在这道例题中,既要把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迁移过来,还要理解整数的运算律在分数中同样适用。把按运算顺序计算和应用运算律简便计算有机结合起来,把口算和笔算结合起来,组建四则混合运算的认知结构,有益于理解和掌握计算知识,形成实实在在的计算能力。 第二,教学解决实际问题,例题的编排细致。本单元解答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一般列综合式计算。提出这个要求有两点原因:首先是前面刚教学了四则混合运算,学生具备列综合算式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六年级(下册)列方程解答稍复杂的百分数应用题,要以现在的综合算式的数量关系为依托。 教材里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都是两

步计算的问题,这些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是教学重点,也是难点。为此,编排了两道例题。例2及“练一练”都是先求总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再求总数的另一部分是多少。例3及“练一练”都是先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再求比这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两道例题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把第三单元里学到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这个数量关系与实际生活中的其他数量关系联系起来,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三,不教学稍复杂的分数除法问题。传统教材教学分数乘法应用题之后还教学分数除法应用题,而且把除法应用题与乘法应用题对称编排。本单元只编排分数乘法问题,不教学除法问题,要突出“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的数量关系。因为分数乘法问题在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它的数量关系、解题思路能迁移到稍复杂的百分数问题中去。 一、一题两解——既含运算顺序,又含运算律的内容。 例1求做两种中国结一共用的彩绳数量,由于这个实际问题具有特殊性(两种中国结的个数相同,两种中国结每个用彩绳的米数不同),所以它有不同的解法。教材充分利用这一特殊性,让学生按不同的思路列综合算式解答,能有两个收获:第一个收获是体会分数四则混合

小学六年级数学评课稿

镇级教研评课稿 上午三节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别是后两节课,都是从解决问题出发,紧扣了这次数学教研专题。我觉得上午的课有以下共同点: 一、学生在自主探索中掌握方法。 如段佳老师的《分数与除法》,把3块饼平均分给4个同学,利用3个小圆片平均分成,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理解了3个4 1块就是43块,而3块的41相当于1块的43,也就是43块。 像周凌鹤老师的《根据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公式解决问题》,通过三个典型的已知半径和高,直径和高,底面周长和高这样的练习题,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并小结出了求圆柱的表面积的一般方法,教会了学生思考问题。 再如庄芷荻老师的《统计》,一句“你会看统计图吗?”,点燃起学生想尝试看图的欲望,接着出示三城市男青年平均身高统计图,让学生自主探究获取信息。教师追问: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自然会告诉你,他是从哪里看到的信息。从而引导学生初步领会标题、横轴、纵轴所表示的内容,总结也看统计图的一般步骤:先看标题,再看横轴,后看纵轴。 我们知道,内隐的思维过程需要外显的语言传递,在这一过程中,正好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学会了表达。 二、扎实了“四能”。 四能指的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过去我

们的教学往往重视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比如拿到一道题目,首先让学生找出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然后再去解决问题,但周老师在教学例4(厨师帽)时,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当学生在取近似值与实际情况不符合,所以不得不分析按实际情况需要用进一法取近似值。 所以在周老师的课堂中,我们看到了老师非常重视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当然由于教师经验不足,有时对课堂生成的资源挖掘得不够,比如庄芷荻老师的《统计》,在第一个环节,当问到怎样才能知道我们班一共需要订制哪几种校服?学生的回答是:可以先量最矮的,再量最高的,这样就可以知道我们班一共需要订制哪几种校服,可能教师原先预设的答案是:可以制成统计表。当动态生成的资源与教师的预设不一致时,教师有点着急,以致于过早出示统计的学生身高,甚至都忘了交待学生填表。其实教师可以接着追问:那除了量最矮的和最高的,还有什么方法?一句话,轻轻带过,很自然地引回到学生填表这个环节来。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 1.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计算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式题。 2.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及计算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做题的正确率。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1.板演练习: (1)88÷2×10+1(2)88÷[2×(10+1)] 2.口算: 3.填空: 4.订正板演题。 提问:这两道题是我们以前学过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式题,那么运算顺序是什么?(同级运算从左往右依次演算;有两级运算的四则混合运算,应该先算乘除法即二级运算,再算加减法即一级运算;在含有括号的算式中,应该先

脱掉小括号,再脱掉中括号。) (二)学习新课 1.引出课题。 提问:这两道题与板演题有什么相同之处?有什么不同之处?(相同点:都是四则混合运算;不同之处:板演题是整数四则混合运算,这两道题是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板书课题: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2.讲授新课。 (1)小组讨论:想一想,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什么? (2)汇报讨论结果: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 (3)讨论例题。 ①对例1提出问题:这个算式里含有几级运算?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这个算式含有两级运算,应该先算除法,再算加法。) 试做例1。 用投影仪进行订正,并请有错误的同学找出错误的原因,防止再出现类似的错误。

②对例2提问:这个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应该怎样计算?(应该先脱掉小括号,再脱掉中括号。) 试做例2。 用投影仪进行订正,找出错误原因,并加以改正。 (4)提醒教师注意,学生计算时,要加强巡视,随时发现问题,随时给予辅导和纠正。 (三)巩固反馈 1.全体齐练基本练习。先说出运算顺序,再计算。 同组的两位同学互相说说这两道题的运算顺序,在练习本上完成,比赛看谁做得又对又快。

小学六年级数学评课稿

小学六年级数学评课稿 小学六年级数学评课稿 这一堂课中有以下几个亮点,是值得我学习的地方: 一、营造良好氛围,自主合作学习。 2、努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让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数学,做到 让数学生活化,使学生从生活开始、在生活中学、到生活中用。同 时又不乏情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以此培养学习数学的 兴趣。 二、联系生活实际,创设学习情境。 根据学生生活经验,教学中选取了学生熟知的身边的实例活动,密切了数学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联系,调动了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 使学生觉得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这样就激发了学生探究问题的强 烈欲望,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引导学生把所 学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并延伸到课堂外,让学生继续探寻知识,感悟了新知,发展了数感,体验了成功,获取了数学活动经验,真 正体现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 三、巧用网络技术,设计生动课件。 根据教学设计多媒体课件应用恰当好处。教学中,王老师通过演示形象生动的课件,让学生理解6只鸽子飞进5个鸽舍,至少有一 个鸽舍里有2只鸽子。既成功地突破了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又激发 学生学习的兴趣,并在应用规律解决问题中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 早上,观摩了张老师的课,有三点体会和感受。 一、精彩的预约 张老师设置了符合学生实际和数学学科本身的特点的教学案例,教学设计从七个方面对对“圆的认识”这一内容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和分析,从中体现了注重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与质疑,注重 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做到以学定教、顺学而导。 制作了精美的课件(包括学具的准备)化抽象为具体,激发了兴趣。 二、和谐的实施 从教学方式来看,张老师的课体现了新课程理念——让学生学有用的数学、让学生学生活中的数学,构建了从“问题情境——数学 模型——解释与应用”的新型教学方式,使枯燥的数学变得有趣又 有用。 从激发学生思考来考虑,圆是平面图形,与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三角形)大不相同,区别 较大,教师能引导学生找出它们之间的不同点,培养了学生的观察 能力。数学思考即数学思维,在三维目标中具有突出的地位,能思 考就能学好数学。现代教育的首要目标的教导学生“如何学习”和“如何思考”。张老师的课,在发展学生数学思考这方面做到了发 展学生的抽象思维、形象思维和应用意识及推理能力。 三、成长的质疑 数学知识背景的了解度有多深?用不同的方法画圆这一环节,课堂上老师说有四种方法来画圆,其实剪刀和圆规来画圆是同出一辙,原理一样。画圆经历了借助实物磨印,到借助绳子或木棒来画圆, 最后才到圆规,这些只是工具的演变过程,并不能说用什么工具来圆,就有几种方法。圆的大小由什么决定的?除了半径,还应有直 径和周长,这三者都是决定圆的大小的因素,说法不同,性质相同。 总之,课堂上所有活动都是为“有效性”而展开,“是否有效”应作为每一节课前和课后询问自己的一个问题。 特级教师刘可钦提出课堂教学三境界:一是传授知识,二是启迪智慧,三是点化生命,愿老师们为第三种境界而努力!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计算题专题训练500题(脱式计算)

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 计算(能用简便的要简算): 65+35×54 85-41×(98÷32) (21-61)×53÷51 61÷【179 ×(43+32)】 1211-41+103÷53 2 1÷【(43-21)×54】 52+154-52 76×85+83÷67 (117-83 )×88 13—48×(121+161) 54÷3+32×54 52+21×53+107 1312×73+74×1312+1312

(87-165)×(95+32) 138÷7+71×136 【1-(41+83)】÷41 97÷511+92×115 (61+43-32)×12 2-136÷269-32 99×10099 21÷85+41×53 43×52+41÷25 2110 ×207÷65-41 45×4443 (83-41)÷83 83÷(83-41 )

65×4-(87+32) 5-87 -0,125 直接写得数 34 ×16= 12÷ 35 = 0.3× 56 = 35 ÷ 910 = 1÷ 78 = 57 × 23 ÷ 57 = 12 × 13 ÷ 12 × 13 = 0× 712 + 18 = 能简算的要简算 48×( 712 +2)÷ 23 23- 89 × 34 ÷127 59 ×7+ 5 9 ×11 5÷[( 23 + 15 )× 113 ] 425 ×23+ 425 ×67 (21-6 1 ) × 53÷5 1 直接写得数。 3÷ 76= 65÷10= 83÷109= 21-41= 18×6 1 = 107÷15 14=

北师大六年级数学比的应用评课稿

一是自始至终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努力实现数学教学生活化。 课的开始,从老师合租房子解决租金问题,到新课的调查奶茶比、解答、配制、品尝 学生亲手配制的奶茶,到课结束的进一步解决房租问题。使学生具体感知数学应用的广泛性,潜移默化地向学生进行了学习目的教育。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消除了学生害怕学 习应用题的心理,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了新知。 二是开放材料的选择和使用方法,让学生用中学、学中用。 教材选编的调混凝土等内容,离学生生活实际较远,条件、问题控制在固定的框框内, 捆得过死。教者选择学生熟悉的奶茶配制问题,解决的是学生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样能让学生在学中用,用中学,让学生充分地感受生活中的数学,设计得非常新颖到位,使学生学习得轻松、愉快。 三是开放解题的策略,拓展学生数学思维的广度与深度。 教材里只有分数应用题的一种解法,解题方法单一。教学中教者依据学生的知识、智 力水平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解,不但能利用分数应用题的解法,还能利用倍比法、归一法等,在一解与多解的技巧要求上,随机调控,因材施“练”,发展了学生思维的深刻度和灵活度, 使不同层次学生的思维品质,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培养和发展。 四是充分发挥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功能。 本节课充分发挥了计算机直观形象、动静结合、节省教学时间等功能,使学生饶有兴 趣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对突破重、难点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五是能巧妙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注重有机的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主动获取知识。课的开始从合租 房子解决租金分配合理不合理的问题,到课结束时实际解决实际合租房子租金问题,使课的前后呼应,知识得到拓展、延伸。 若时间充足,课结束时设计的合租房子解决房租问题,学生能用多种方法解答出来, 并找出符合实际的最合理方案,那课堂将会更加精彩。 评课内容: 柯瑜娟: 1准备充分,注意方法的小结和运用。 2、在复习题中安排了比的练习,帮助学生减轻难度,为新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3、对学生的提问和评价都比较单一,建议可以多向一点。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专项练习题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专项 练习题 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福安市逸夫小学六(2)班数学家庭作业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专项练习题(1) 班级 姓名 等第 家长签字 一、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 30×(52+61) (85+ 171)×8+179 (31-41)÷21+65 (21+31+41)×24 94×61+95÷6 12 13-(121+51) 65+53×54 85-41×(98÷32) (21-6 1)×53÷51 61÷[179×(43+32)] 1211-41+103÷53 32÷[(43-21)×5 4] 52+154-52 76×85+83÷6 7 (117-83)×88 福安市逸夫小学六(2)班数学家庭作业 54÷3+32×54 52+2 1×53+107 13—48×(121+161) 1213×73+7 4×1213+1213 45×4443 99×10099 (87-165)×(95+32) 138÷7+71×136 【1-(41+83)】÷4 1 97÷115 +92×511 (61+43-32)×1 2 2-136÷269-3 2 21÷85+41×5 3 43×52+41÷25 (85-4 1)÷83 福安市逸夫小学六(2)班数学家庭作业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专项练习题(2) 班级 姓名 等第 家长签字 1、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 83÷(83-41) 5-87- 1413÷2815×85+4 1 65×4-(87+3 2) 48×( 712 +2)÷ 23 23- 89 × 34 ÷127 2、修一条42千米长的路,第一周修了全长的7 3,再修多少千米,就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整理与练习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整理与练习(1) 福建省福安市坂中中心小学吴永全 教学内容: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87页“回顾与整理”,完成“练习与应用”的第1—4题。 设计理念: 本课设计努力为学生创设一种宽松的学习氛围,通过学生自己去总结、整理本单元的知识,使学生在心里安全、放松的状态下学习。在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及简便计算的练习上,逐步提高学生基本的计算能力和综合运用简算知识以及技能的能力。在解决稍复杂的分数实际问题中,让学生尝试运用不同解法,使他们体验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进一步并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进行四则混合运算。 2、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整数的运算律同样适用于分数运算,能根据算式的数据特点选择简便的方法进行计算。 3、能运用所学的分数运算解决一些稍复杂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感受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的运算律同样适用于分数运算的道理。 教学难点: 运用所学的分数运算解决一些稍复杂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1、将本课的对联、顺口溜、结语、拓展作业等制成课件。 2、用多媒体课件或小黑板出示“练习与应用”的第1—4题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营造氛围 课件出示一幅对联: 花甲重开,外加三七岁月。 古稀双庆,内多一个春秋。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这幅对联所蕴含的数学问题,明确运算顺序。 (这幅对联是由清代乾隆皇帝出的上联,暗指一位老人的年龄,要纪晓岚对出下联,联中也隐藏这个数,即上述下联。上联:2×60+3×7=141 下联:2×70+1=141)设计意图:数学的学习要激起学生的兴趣,寓教于乐。在古典文学中学习数学,增强数学的趣味性,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博大精深,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体验到数学的应用价值,这样学生就会自觉地记住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二、知识回眸,讨论交流

六年级上数学评课稿数与形_人教新课标

《数与形》评课稿 1、读懂教材:每位教师都应该知道我们传授给学生的知识是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知道知识处于什么位置,要从不同方位把握教材,如纵向的把握教材,就要沟通知识的前后联系;横向的把握教材,作为一名一线的小学数学教师,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也在努力钻研教材,真正做到了每讲一课都认真分析,抓准课程在单元中有处的位置,明确一节课要解决什么问题,让学生经历怎样的一个探究活动,培养学生什么样的能力,今天看来,这做到了纵向的把握教材。对于横向把握教材,自己从没想过,更谈不到做了,如果不是有了这样的一个学习机会,相信今后的教学还会是有所失的,今后我将把这一项作为备课中的一个重点,力争通过自己努力更好地引导学生去探究、去发现。 2、读懂学生:徐老师真正面对学生的现实,用心地读懂学生。实施教育时都要想到学生是一个什么样的学习状态,了解学生在学习时会怎么想,会遇到什么困难,了解他们知道什么,不知道什么,想知道什么?要思考,在教学教程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脸上的一丝丝变化,我们能把握吗?要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基础出发,了解学生的需求,不断改善教师的教学行为,要让学生获得学习体验。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生活经验、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设计教学。找准教学的起点、突出教学的重点、突破教学的难点、捕捉教学的生长点。在课堂中真正做到对学生在探究教程中遇到的困难完全有所把握,还真是太难了,今后的教学中我定要多多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特别是徐老师讲到的课后访谈,我一定要去做,通过访谈去寻找孩子们的需求,调整自己的教学。 3、读懂课堂:徐教师强调智慧的读懂课堂。真正的课堂是教师通过和学生的交流,让学生拥有自己的学习智慧,让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自己的学习智慧,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练习题

创作编号: 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 创作者: 凤呜大王*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一) 一、准确计算: 54 3565?+ ??? ??÷?329841-85 5 1 5361-21÷???? ?? ?? ? ?????? ??+?÷324317961 ?? ? ??????? ??5421-4332 5 310341-1211÷+ 67838576÷+? 8883-117??? ? ??

?? ? ??+?16112148-13 5 4 32354?+÷ 10 3 532152+?+ 13 12131274731312+?+? 一个数的 109是4 3,这个数是多少? 43 减去43与54 的积,所得的差除9,商是几? 二、解决问题: 1、计算下列物体的表面积。 米 52 米 25米 54米 52米 52 米 2、从A 地去B 地,货车需要90分钟,客车需要80分钟。货车每分钟行3 5 千米,客车每分钟行多少千米?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二) 二、解决问题: 创作编号: 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 创作者: 凤呜大王* 1、一个三角形的面积83平方米,底边长5 2 米。高多少米?(用方程解) 2、一桶油重15千克,倒出5 2 ,平均装到8个瓶子里,每个瓶子装多少千克? 3、一根绳子,剪去4 1 后,短了5米。这根绳子长多少米? 4、一筐香蕉连筐重42千克,卖出3 1 后,剩下的连筐重29千克。筐重多少千克? 5、甲 3 2 小时生产60个零件,乙每小时生产60个零件。两人合做多少小时生产100个零件? 6、甲车每小时行8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70千米,两车同时从两地相对开出,行40分钟相遇。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二)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题库完整.doc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一) 一、准确计算: 5 5 4 5 1 8 2 1 1 3 1 6+3×5 8 - 4 ×( 9 ÷ 3 )( 2 - 6 )× 5 ÷ 5 1 9 3 2 11 1 3 3 2 3 1 4 6÷【17×( 4 +3 )】12- 4 +10÷ 5 3 ÷【( 4 - 2 )× 5 】 9 3 3 3 4 一个数的10 是 4 ,这个数是多少?4减去 4 与 5 的积,所得的差除9,商是几? 二、解决问题: 1、计算下列物体的表面积。 1 2 2 米 5 米 5 4 2 2 2 米 5 米 5 米 5 米 5 2 、从 A 地去 B 地,货车需要90 分钟,客车需要80 分钟。货车每分钟行3 千米, 客车每分钟行多少千米?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二) 一、简便计算: 2 4 2 6 5 3 7 7 3 1 1 5+15- 5 7 × 8 +8 ÷ 6 ( 11 - 8 )×88 13—48×( 12 + 16 ) 4 2 4 2 1 3 7 12 3 4 12 12 5 ÷3+3 × 5 5+2×5+10 13×7+7×13+13 二、解决问题: 3 2 1 、一个三角形的面积8 平方米,底边长 5 米。高多少米?(用方程解)2 2 、一桶油重15 千克,倒出5 ,平均装到8个瓶子里,每个瓶子装多少千克? 1 3 、一根绳子,剪去4 后,短了5米。这根绳子长多少米? 1 4 、一筐香蕉连筐重42 千克,卖出3 后,剩下的连筐重29千克。筐重多少千克?

2 5 、甲3 小时生产 60 个零件,乙每小时生产60 个零件。两人合做多少小时生产100 个零件? 6 、甲车每小时行80 千米,乙车每小时行70 千米,两车同时从两地相对开出,行40分钟相遇。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