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年龄组脑卒中高危人群危险因素控制情况及主要中医症状分布特点张鹤
- 格式:pdf
- 大小:943.73 KB
- 文档页数:5
最新:中国脑卒中变化趋势和特点(全文)
在过去的近30年中,我国脑卒中患病率明显上升,目前我国脑卒中现患人数高居世界首位;我国脑卒中发病率呈显著上升趋势,与发达国家降低趋势相反。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持续加深,脑卒中相关危险因素控制欠佳等问题持续存在,脑卒中导致的疾病负担在我国呈现日益加重的趋势。相关研究估计,2030年我国脑卒中的发生率将比2010年增加约50%。为了应对沉重的脑卒中疾病负担,我国各级政府、医疗单位、科研院校和各类学术组织投入了大量资源进行脑卒中防治研究。本文对近15年我国脑卒中流行病学趋势和疾病特点研究进行了系统回顾,旨在为我国脑卒中防治提供参考数据。
1、我国脑卒中流行病学现状和趋势
1.1 发病率
全球疾病负担研究(GBD)数据显示,2005年—2019年15年间,我国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由117/10万上升至145/10万,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由93/10万下降至45/10万(图1a);尽管我国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但总体而言,中国脑卒中发病率持续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和英美日等发达国家同期水平(图1b)。
1.2 患病率
GBD数据显示2005年—2019年15年间我国脑卒中患病率与美国和日本接近,远高于英国同期水平(图1c);我国缺血性脑卒中患病率整体呈上升趋势,由1044/10万上升至1256/10万,而出血性脑卒中患病率时间趋势较为平稳,由2005年的253/10万下降至2019年的215/10万。
1.3 死亡率
GBD数据显示2005年—2019年全球脑卒中死亡率总体呈现下降趋势,但中国脑卒中死亡率远高于英美日等发达国家同期水平(图2a)。我国缺血性脑卒中死亡率自2005年的71/10万下降到2019年的62/10万;出血性脑卒中死亡率自111/10万下降到60/10万(图2b)。
脑卒中高危人群和新发脑卒中患者的危险因素及中风先兆的对
比研究
马斌;高兴慧;谢颖桢;荣云娜;韦敏敏;姚新颖
【期刊名称】《环球中医药》
【年(卷),期】2014(000)011
【摘要】目的:对比脑卒中高危人群和新发脑卒中患者具备的卒中危险因素、卒
中前病情变化临床症状的异同,探讨中风先兆的识别以及中医“治未病”的重要意义。方法对79例脑卒中高危人群的临床资料进行前瞻性分析,同时对143例新发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脑卒中高危组发生病情变化、新发脑卒中组发病前病情变化的临床症状运用频数进行描述,采用SPSS 17.0软件包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卒中危险因素方面,两组病人均具备多重危险因素,对血压、血糖、血脂的知晓率和控制达标率低,存在不健康生活方式。病情变化临床症状方面,烦躁易怒、口干口苦、头晕昏沉、神疲乏力、口气臭秽、反应迟钝等在两组中同步高频出现。中风先兆症候要素方面,脑卒中高危组肝阳上亢、风痰、气虚并存,新发脑卒中组痰火、痰浊、风火为著,三者相互转化并延续至中风首发状态。结论中风先兆是中风的高危预警信号,发挥中医中药“治未病”的特色,加强对先兆证的识别和对“风”、“火”、“痰”的干预,从而阻断、延缓中风的发生,降低其发病率、复发率。
【总页数】5页(P836-840)
【作者】马斌;高兴慧;谢颖桢;荣云娜;韦敏敏;姚新颖
【作者单位】100700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脑病科;100700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脑病科;100700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脑病科;100700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脑病科;100700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脑病科;100700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脑病科
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结果分析及脑卒中的预防干预
目的分析脑卒中筛查结果,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686例开封市户籍居民,进行脑卒中高危人群风险评估问卷调查、体重、血压、心电图、血脂、血糖和颈动脉彩超检查,并对筛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通过脑卒中筛查发现,686例筛查人员中,485例为高危人群。对各项危险因素比重进行分析发现,明显超重、高血压、高血脂的危险性占据前三位。结论通过脑卒中筛查,能够及早发现脑卒中高危人群,为控制危险因素及进行药物治疗争取了宝贵时间;另外通过预防干预,可以尽早控制脑卒中危险因素,从而降低脑卒中的发生。
标签:脑卒中;筛查;结果分析;预防干预
脑卒中是一种急性脑循环障碍所致的局限或者全面性脑功能缺损综合征,病死率比较高,且会诱发很多后遗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给患者、家庭、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该病的治疗和干预已经引起了全国的关注[1]。2009年我国开始实施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程。我院作为脑卒中筛查基地,对本市45岁及以上居民进行了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为了给临床提供参考依据,现将2012年~2013年度筛查情况及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资料:2012年~2013年间,选择到我院脑卒中筛查门诊进行筛查的本市45岁及以上人员686例,其中男性385例,女性301例。年龄45~98岁,平均年龄65.3±7.56岁。受教育程度:初中及以下228例,高中及中专283例,大专及以上175例。
方法: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程委员会发布的脑卒中筛查与防治技术规范,制定我院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表。具体筛查信息分为一般性资料和8项危险因素。一般性资料具体包括的内容有:调查者的性别、年龄、职业、教育水平、经济状况、联系方式及通讯地址等。8项危险因素包括:①高血压病史或正在服用降压药;②心律不齐;③有吸烟史;④血脂不正常;⑤有糖尿病;
脑卒中的主要病因和高危因素
有很多因素或疾病与脑卒中初次发作或复发有密切关系,称为“卒中危险因素”。卒中的危险因素很多,其中高龄、种族、脑卒中家族史等,为不可控制的危险因素;而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高脂血症、肥胖、吸烟、卒中或一过性脑缺血发作史等,属于可以控制的危险因素。
1、高血压:高血压是脑卒中最常见而又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治疗高血压可以降低脑卒中的发生。成年人每年至少要检查一次血压。
2、糖尿病:糖尿病不仅可以诱发、加速脑动脉粥样硬化,还可通过多个途径使脑血管血栓、栓塞的危险性增加。因此,要定期检查血糖。
3、心脏病:许多心脏疾病可能导致卒中,如房颤、心肌梗死、左心室肥厚等。医生通过脉搏触诊和心脏听诊,可以初步了解是否有心律失常。通过心电图或超声心动图检查,能进一步明确诊断。
4、吸烟:与不吸烟者相比,吸烟者脑卒中危险增加2倍。
5、动脉粥样硬化或脑血管病史:有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者,可造成颈动脉管腔狭窄或硬化斑块脱落,导致脑卒中。有过卒中或一过性脑缺血发作史者,再次发生卒中的风险明显增高。
6、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本身是缺血性中风分类的一个类型,也可以是脑梗塞的先兆或前区症状,应及时治疗。
7、血液流变学紊乱:全血黏度增加时脑血流量下降,其中红细胞比积增高和纤维蛋白原水平增高是缺血性中风的主要危险因素。
8、年龄和性别:年龄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危险因素,粥样硬化程度随年龄增高而增加。50岁以上随着年龄增加中风发病率亦有增加,但青中年中风发病者亦有增加,不可忽视。
基于中医“治未病”管理模式下对脑卒中高危人群的防治方案
分析
摘要:脑卒中使近年来发病率逐年上升,2019年6月,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发表重磅论文,分析了1990-2017年近30年间、中国34个省份(包括港澳台)
居民的死亡原因,其中排名前三的分别是中风、缺血性心脏病、肺癌。中风位居
第一位的国人十大死因之首,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本文探讨基于中医“治未病”思
想在医院脑卒中高危人群健康管理中的防治方案,在神经内科脑卒中高危人群的
护理工作中传播中医“治未病”思想,“治未病”思想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
后防复,即未病之前,防止疾病发生; 既病阶段,防止疾病传变; 病愈之后,防止
疾病复发。提高脑卒中高危人群对中风的重视,早期预防中风的发生或延迟发病
时间。
关键词:治未病;脑卒中;健康教育;防治方案;
[abstract] Stroke has increased the incidence rate year by year in recent years. In June 2019, the authoritative medical journal Lancet published a blockbuster paper, analyzing the causes of death of residents in 34 provinces in China (including Hong Kong, Macao and Taiwan) in the past 30 years from 1990 to 2017, with stroke, ischemic heart disease and lung cancer ranked in the top three respectively. Stroke ranks first among the top ten causes of death in Chinese, which is seriously harmful to human health.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plan based on the idea of "preventive treat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the health management of high-risk population of stroke in hospital, and spreads the idea of "preventive treat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the nursing work of high-risk population of stroke in neurology department. The idea of "preventive treatment" includes prevention before disease occurs, prevention after disease changes, prevention after disease recovery, that is, prevention of disease before disease occurs. At the stage of existing disease, prevent the disease from spreading. After recovering from the disease, prevent the disease from recurring. To improve the attention of stroke high-risk groups to stroke, and to prevent the occurrence of stroke
范福玲等40岁以上脑卒中高危居民颈动脉斑块形成及中重度狭窄的危险因素第2期-2529--脑血管疾病•
44岁以上脑卒中高危居民颈动脉斑块形成及中重度狭窄的危险因素
范福玲陈月琴赵美(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护理系,河南漯河442205)
〔摘要〕目的分析44岁以上脑卒中高危居民颈动脉斑块形成及中重度狭窄的危险因素。方法抽取2212年I-.月脑卒中高危人员sew例,分别按照年龄、体重指数、不同生活习惯、不同基础疾病分组,比较组间颈动脉斑块形成及中重度狭窄例数的分布及区别,分析颈动脉斑块形成及中重度狭窄的危险因素。结果不同年龄、不同体重指数、不同生活习惯、不同基础疾病的研究对象的颈动脉斑块形成率及中重度狭窄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4.45),随着研究对象的年龄、体重指数增长及不良生活习惯及基础疾病种类增多,研究对象的颈动脉斑块形成率及中重度狭窄率逐渐升高,多因素回归分析提示年龄、体重指数、生活习惯、基础疾病是44岁以上脑卒中高危居民颈动脉斑块形成及中重度狭窄的危险因素(P<KDo结论44岁以上脑卒中高危居民颈动脉斑块形成及中重度狭窄的危险因素相一致,受到年龄、体重指数、生活习惯、基础疾病的影响,临床工作者应该加强对44岁以上脑卒中高危居民进行颈动脉斑块形成及中重度狭窄筛查重要性的认识,以提高颈动脉斑块形成及中重度狭窄的预防与控制水平。
〔关键词〕脑卒中;高危人群;颈动脉斑块;颈动脉狭窄;年龄;体重指数;生活习惯
〔中图分类号〕R74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25-9222(2221)12-222923;doi:12.3969/j.issn.1005-9202.2021.12.025
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和发病年龄等相关因素分析
谢淑萍;赵立杰;梁宝华;刘清
【期刊名称】《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年(卷),期】2000(021)003
【摘要】为探讨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及发病年龄等相关因素,对1995~1996年2年中收治的2 154例脑卒中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并对1972~1994年收治的8 393例脑血管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上述10 547例患者从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和发病年龄等方面进行相关分析.发现1972~1976年≤50岁的患者占16.32%,而1992~1996年上升为22.72%(P<0.01).1972~1976年≤40岁患者占
1.29%,1992~1996年上升为7.83%(P<0.01).脑血管病患者主要危险因素仍是高血压(81.1%)、高血脂(68.4%)、高血糖(54.4%),中青年患者的发病还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不良嗜好有明确关系.
【总页数】4页(P217-220)
【作者】谢淑萍;赵立杰;梁宝华;刘清
【作者单位】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43.3
【相关文献】
1.母系遗传性高血压发病年龄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J], 陈曦;刘昱圻;蓝云峰;杨洁;李宗斌;高进辽;李泱;尹彤
2.温州地区脑卒中发病年龄变化趋势及中青年脑卒中危险因素分析 [J], 韩钊;黄阳;叶青松;林一均;王倬;叶元胜;林群力;林高塔;潘建胜;兰德云;郑宇;孙乐球
3.脑梗死的发病年龄与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J], 王佩军
脑卒中患者危险因素的干预及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干预脑卒中危险因素及脑卒中患者的康复、生活及心理护理等。方法通过分析533例脑卒中危险因素分级预防。脑卒中患者的病情观察和护理措施。生活技能和专业技能训练。心理干预及健康教育。结果432例(占81%)卒中患者语言功能、肢体活动能力明显提高,69例(占13%)卒中患者生活基本自理,32例(占6%)再次发生脑卒中。结论做好脑卒中危险因素干预和预防,及时做好康复护理及心理疏导,可明显提高脑卒中的治疗效果,降低致残率。
【关键词】脑卒中;干预;护理
脑卒中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目前在我国死因顺位中占第2位,其存活者致残率高达72.5%~75.0%[1,2],至今仍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传统的方法重视药物治疗,而忽略了预防、护理、康复的重要性。护士24 h都在病房中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是与患者互动最多的专业人员[3],因此,一个动态的、系统的护理干预对患者的整体康复具有正向的影响[4]。本文就533例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干预、临床护理、心理护理及专业技能训练,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我科2004年1月至2006年12月,共收治脑卒中患者533例。其中男320例,女213例,年龄25~90岁。经CT确证为脑出血82例,脑梗死451例。患者入院时均有不同程度的语言功能、吞咽功能和肢体活动障碍。
2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和预防
2.1脑卒中的危险因素①不可干预的危险因素:年龄、种族、性别、家族史;②可以干预的危险因素:高血压、吸烟、糖尿病、心房纤颤及其他心脏病、高脂血症、无症状颈动脉狭窄;
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及健康指导
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分为可干预和不可干预两种,年龄、性别、种族、家族遗传属不可干预的危险因素,可干预的危险因素有:
1、高血压是脑卒中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控制高血压可以明显减少脑卒中的发生,合理用药,规律测量血压,按时随诊,及时调整用药,直至达到目标血压水平。一般需要长期服药,不能随意停药。
2、心脏病各种类型的心脏病都与脑卒中密切相关。心房纤颤是脑卒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危险因素,积极进行抗栓治疗可以减少脑卒中的发生。
3、糖尿病是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必要时可通过控制饮食。口服降糖药物或使用胰岛素控制血糖,注意监测尿糖、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
4、血蹈异常大量研究证实,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粗固醇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与心脑血管疾病关系密切。
5、吸烟影响全身的血管和血液系统,加速动脉硬化,升高纤维蛋白原水平,促使血小板聚集,降低高密度船蛋白水平,因此脑卒中患者要绝对戒烟。
6、饮酒一定要适度,男性每日饮酒量:白酒应<一两,啤酒<1瓶,女性减半,对不饮酒者,不提倡少量饮酒来预防脑卒中。
7、饮食不合理提倡每日饮食种类多样化,使能量的摄入和需要达到平衡,各种营养素摄入趋于合理,应限制食盐摄入量每日≤5克,禁浓茶,咖啡,辛辣刺激性的食物。
8、缺乏体育运动规律适度的体育运动,每周3到4次,每次230分钟,对减少心脑血管病大有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