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七章
- 格式:doc
- 大小:165.00 KB
- 文档页数:8
第二章误差和分析数据处理
1.指出下列各种误差是系统误差还是偶然误差?如果是系统误差,请区别方法误差、仪器和试剂误差或操作误差,并给出它们的减免办法。
(1)砝码受腐蚀;(2)天平的两臂不等长;(3)容量瓶与移液管未经校准;(4)在重量分析中,试样的非被测组分被共沉淀;(5)试剂含被测组分;(6)试样在称量过程中吸湿;(7)化学计量点不在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内;(8)读取滴定管读数时,最后一位数字估计不准;(9)在分光光度法测定中,波长指示器所示波长与实际波长不符。(10)在HPLC测定中,待测组分峰与相邻杂质峰部分重叠。
答:(1)系统误差;校准砝码。
(2)系统误差;校准仪器。
(3)系统误差;校准仪器。
(4)系统误差;控制条件扣除共沉淀。
(5)系统误差;扣除试剂空白或将试剂进一步提纯。
(6)系统误差;在110℃左右干燥后称重。
(7)系统误差;重新选择指示剂。
(8)偶然误差;最后一位是估计值,因而估计不准产生偶然误差。
(9)系统误差;校准仪器。
(10)系统误差;重新选择分析条件。
2.表示样本精密度的统计量有哪些? 与平均偏差相比,标准偏差能更好地表示一组数据的离散程度,为什么?
3.说明误差与偏差、准确度与精密度的区别和联系。
4.什么叫误差传递?为什么在测量过程中要尽量避免大误差环节?
5.何谓t分布?它与正态分布有何关系?
6.在进行有限量实验数据的统计检验时,如何正确选择置信水平?
7.为什么统计检验的正确顺序是:先进行可疑数据的取舍,再进行F检验,在F检验通过后,才能进行t检验?
8.说明双侧检验与单侧检验的区别,什么情况用前者或后者?
无机及分析化学课后习题第七章答案
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
一、选择题
在给出的4个选项中,请选出1个正确答案。
1. 下列物质中,酸的强度最大的是( D )
A. HAc 4.75HAc)p θa
=(K B. HCN 219HCN)p θa .(K = C. NH 4+ 4.75O)H NH p 23θb =⋅(K D. HCOOH 25.10HCOONa)(p θb =K
2. 某混合碱用盐酸滴定至酚酞变色,消耗V 1ml ,继续以甲基橙为指示剂消耗V 2ml ,已知V 1>V 2 ,其组成是( C )
A. Na 2CO 3
B. Na 2CO 3与NaHCO 3
C. NaOH 与Na 2CO 3
D. NaOH
3. 用Na 2CO 3 为基准物质标定HCl 溶液时,下列情况对HCl 溶液的浓度不产生影响的是( A )
A. 用去离子水溶解锥形瓶中的Na 2CO 3时,多加了5.0mL 去离子水
B. 烘干Na 2CO 3时,温度控制300℃以上
C. 滴定管未用HCl 溶液润洗
D. 滴定速度太快,附着在滴定管壁上的HCl 溶液来不及流下来就读取滴定体积
4. 蒸馏法测定铵盐中N 含量时,能用作吸收液的是( B )
A. 硼砂
B. HCl
C. HAc
D. NH 4Cl
5. 下列溶液能用HCl 或NaOH 标准溶液直接滴定的是(浓度均为0.1mol·L -1) ( D )
A. NaAc
B. NH 4Cl
C. HCN
D. HCOOH
(K θa (HAc) = 1.79×10-5 ;K θb (NH 3) = 1.8×10-5 ;K θa (HCN) = 4.99×10-10 ; K θa
分析化学习题册答案
第一章 绪论
一、填空题
1. 分析方法 分析原理
2. 定量分析 定性分析 结构分析
3. 化学分析 仪器分析
二、简答题
答 试样的采集和制备-试样分解-干扰组分的分离-分析测定-结果的计算和评价。
第二章
误差与数据处理
一、填空题
1、系统,偶然
2、系统,偶然,真实值,平均值
3、0.002,0.0035,1.7%
4、精密度,标准
5、空白,对照,增加平行测定的次数量
6、±0.02 ,±0.0002,20,0.2
7、5,2
8、准确,不确定
9、3 10、28.70 11、系统,系统,偶然
二、选择题
1、A
2、D
3、B
4、B
5、D
6、D
7、B
8、A
9、B 10、C 11、C 三、简答题
1.解:(1)产生系统误差。通常应该烘干至恒重,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后,置于称量瓶中,采用差减法称量。
(2)使测量结果产生系统误差。一般可通过空白试验来消除由此引起的系统误差。 (3)产生偶然误差。原因是滴定管读数的最后一位是估计值,是不确定的数字。 (4)产生系统误差。应该使用基准物质重新标定NaOH 标准溶液的浓度。
(5)滴定终点颜色把握不准,深浅不一致,由此带来的误差正负不定,属于偶然误差。 2.称取0.1000g 的试样时,称量的相对误差为0.1%;称取1.000试样时的相对误差为0.01%。因为分析天平的绝对误差为±0.1mg ,所以称量的绝对误差一样大,称量的准确度好象一致,但二者的相对误差不一样大,称量1.000g 试样的相对误差明显小于称量0.1000 g 试样的相对误差。因此,用相对误差表示准确度比绝对误差更为确切。
第七章习题解答 分子结构
3.
B
Cl
Cl
Cl
P H
H
H
C S S H CN
O
F
F
O
H O H
H H N H
(三角锥)
(正八面体)
4. P150
BF 3分子中, B 的价电子为2S 22P 1−−−→激发
2S 22P 1 ⨯ 2Py 12sp −−−
→杂化
形成三角SP 2
杂化轨道(平面三角形)
3F λ−−−−−−→与个形成三个键
BF 3
平面三角形分子。
NF 3 :N 的价电子为2S 2
2P 3
3sp −−−−−→不等性杂化
三个成单的
SP 3杂化轨道
3F λ−−−−−−→与个形成三个键
三角锥形的NF 3 分子。
5.
BBr 3 中心原子B :SP 2等性杂化;分子构型为平面三角形。 SiH 4 中心原子Si :SP 3杂化轨道,正四面体 PH 3 中心原子 P :SP 3杂化轨道,三角锥形 SeF 6 中心原子Se :d 2sp 3杂化,正八面体。
7. CS 2 中心原子C 电子对数4
22
=;价电子对构型:直线型
分子的几何构型为直线型。
2
NO -
中心原子N :电子对数()
532
--1= ; 价电子对构型:平面三角形 2NO -
离子的几何构型为“角形”
2
ClO -
中心原子Cl , 价电子对数()
7142
--= ; 价电子对构型:正四面体; 2ClO -
的构型为直线型。
3I - 中心离子I - ;价电子对数
()712
52
--+=;
价电子对构型:三角双锥;3I -
的几何构型为直线型。
3NO - 中心原子N ;价电子对数
()
5132
--=; 价电子对构型:平面三角形;3NO -
的几何构型为平面三角形
7.1 计算下列重量因数:
测定物 称量物
(1)FeO Fe 2O 3
(2)KCl (→K 2PtCl 6→Pt ) Pt
(3)Al 2O 3 Al(C 9H 6ON)3 (4)P 2O 5 (NH 4)3PO 4·12MoO 3
答案:
232(FeO)271.85(1)0.8999(Fe O )159.69
M M ⨯== 2(KCl)274.55(2)0.7643(Pt)195.08
M A ⨯== 23963(Al O )101.96(3)0.11102(Al(C H ON))2459.44
M M ==⨯ 254343(P O )141.94(4)
0.037822((NH )PO 12MoO )21876.3M M ==⨯ 7.2 称取某可溶性盐0.3232g ,用硫酸钡重量法测定其中含硫量,得BaSO 4沉淀0.2982g ,计算试样含SO 3的质量分数。
答案:3443(SO )(BaSO )
(BaSO )(SO )100%0.29820.3430 100%31.65%0.3232
s M m M w m =
⨯⨯=⨯= 7.3 用重量法测定莫尔盐(NH 4)2SO 4·FeSO 4·6H 2O 的纯度,若天平称量误差为0.2mg ,为了使灼烧后Fe 2O 3的称量误差不大于0.1%,应最少称取样品多少克?
答案:
3
23424423
23424423
0.210100%0.1%(Fe O )2(NH )SO FeSO 6H O
0.210100%(Fe O )0.1%2((NH )SO FeSO 6H O)
第一章误差与数据处理
1-1 下列说法中,哪些是正确的?
(1)做平行测定的目的是减小系统误差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2)随机误差影响精密度,对准确度无影响。
(3)测定结果精密度高,准确度不一定高。
(4)只要多做几次平行测定,就可避免随机误差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1-2 下列情况,将造成哪类误差?如何改进?
(1)天平两臂不等长(2)测定天然水硬度时,所用蒸馏水中含Ca2+。
1-3填空
(1)若只作两次平行测定,则精密度应用表示。
(2)对照试验的目的是,空白试验的目的是。
(3)F检验的目的是。
(4)为检验测定结果与标准值间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应用检验。
(5)对一样品做六次平行测定,已知d1~d5分别为0、+0.0003、-0.0002、-0.0001、+0.0002,则d6为。
1-4用氧化还原滴定法测定纯品FeSO4·7H2O中铁的质量分数,4次平行测定结果分别为20.10%,20.03%,20.04%,20.05%。计算测定结果的平均值、绝对误差、相对误差、平均偏差、相对平均偏差、标准偏差及变异系数。
1-5有一铜矿样品,w(Cu) 经过两次平行测定,分别为24.87%和24.93%,而实际w(Cu)为25.05%,计算分析结果的相对误差和相对相差。
1-6某试样5次测定结果为:12.42%,12.34%,12.38%,12.33%,12.47%。用Q值检验法和4d检验法分别判断数据12.47%是否应舍弃?(P = 0.95)
1-7某分析人员测定试样中Cl的质量分数,结果如下:21.64%,21.62%,21.66%,21.58%。已知标准值为21.42%,问置信度为0.95时,分析结果中是否存在系统误差?
第二章 误差和分析数据处理
1、 指出下列各种误差是系统误差还是偶然误差?如果是系统误差,请区别方法误差、仪器和试剂误差或操作误差,并给出它们的减免方法。 答:①砝码受腐蚀:
系统误差(仪器误差);更换砝码。 ②天平的两臂不等长:
系统误差(仪器误差);校正仪器。 ③容量瓶与移液管未经校准: 系统误差(仪器误差);校正仪器。
④在重量分析中,试样的非被测组分被共沉淀: 系统误差(方法误差);修正方法,严格沉淀条件。 ⑤试剂含被测组分:
系统误差(试剂误差);做空白实验。 ⑥试样在称量过程中吸潮:
系统误差(操作误差);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 ⑦化学计量点不在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内: 系统误差(方法误差);另选指示剂。
⑧读取滴定管读数时,最后一位数字估计不准: 偶然误差;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增加测定次数。
⑨在分光光度法测定中,波长指示器所示波长与实际波长不符: 系统误差(仪器误差);校正仪器。
10、进行下述运算,并给出适当位数的有效数字。 解:(1)
3
4
102.5410
6.1615.144.102.52-⨯=⨯⨯⨯ (2)
6102.900.0001120
5.10
21.143.01⨯=⨯⨯
(3)
4.020.0020342.512104.0351.04
=⨯⨯⨯- (4)
53.01.050
102.128.10.03242
=⨯⨯⨯
(5)
3.193.5462
107.501.89405.422.512.28563
=⨯⨯-+⨯- (6)pH=2.10,求[H +]=?。[H +]=10-2.10=7.9×10-3。
第七章原子吸收与原子荧光光谱法
1.解释下列名词:
(1)原子吸收线和原子发射线;(2)宽带吸收和窄带吸收;
(3)积分吸收和峰值吸收;(4)谱线的自然宽度和变宽;
(5)谱线的热变宽和压力变宽;(6)石墨炉原子化法和氢化物发生原子化法;
(7)光谱通带;(8)基体改进剂;
(9)特征浓度和特征质量;(10)共振原子荧光和非共振原子荧光。
答:(1)原子吸收线是基态原子吸收一定辐射能后被激发跃迁到不同的较高能态产生的光谱线;原子发射线是基态原子吸收一定的能量(光能、电能或辐射能)后被激发跃迁到较高的能态,然后从较高的能态跃迁回到基态时产生的光谱线。
(2)分子或离子的吸收为宽带吸收;气态基态原子的吸收为窄带吸收。
(3)积分吸收是吸收线轮廓的内的总面积即吸收系数对频率的积分;峰值吸收是中心频率0两旁很窄(d 0)范围内的积分吸收。
(4)在无外界条件影响时,谱线的固有宽度称为自然宽度;由各种因素引起的谱线宽度增加称为变宽。
(5)谱线的热变宽是由原子在空间作相对热运动引起的谱线变宽;压力变宽是由同种辐射原子间或辐射原子与其它粒子间相互碰撞产生的谱线变宽,与气体的压力有关,又称为压力变宽。
(6)以石墨管作为电阻发热体使试样中待测元素原子化的方法称为石墨炉原子化法;反应生成的挥发性氢化物在以电加热或火焰加热的石英管原子化器中的原子化称为氢化物发生原子化法。
(7)光谱通带是指单色器出射光束波长区间的宽度。
(8)基体改进剂是指能改变基体或被测定元素化合物的热稳定性以避免化学干扰的化学试剂。(9)把能产生1%吸收或产生吸光度时所对应的被测定元素的质量浓度定义为元素的特征浓度;把能产生1%吸收或产生吸光度时所对应的被测定元素的质量定义为元素的特征质量。
第七章重量分析法和沉淀滴定法
思考题
1.沉淀形式和称量形式有何区别?试举例说明之。
答:在重量分析法中,沉淀是经过烘干或灼烧后再称量的。沉淀形式是被测物与沉淀剂反应生成的沉
淀物质,称量形式是沉淀经过烘干或灼烧后能够进行称量的物质。有些情况下,由于在烘干或灼烧过程中
可能发生化学变化,使沉淀转化为另一物质。故沉淀形式和称量形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例如:BaSO4,
2+
其沉淀形式和称量形式相同,而在测定Mg时,沉淀形式是MgNH4PO4·6H2O,灼烧后所得的称量形式却是
Mg2P2O7。
2.为了使沉淀定量完全,必须加人过量沉淀剂,为什么又不能过量太多?
答:在重量分析法中,为使沉淀完全,常加入过量的沉淀剂,这样可以利用共同离子效应来降低沉淀
的溶解度。沉淀剂过量的程度,应根据沉淀剂的性质来确定。若沉淀剂不易挥发,应过量20%~50%;若沉
淀剂易挥发,则可过量多些,甚至过量100%。但沉淀剂不能过量太多,否则可能发生盐效应、配位效应等,
反而使沉淀的溶解度增大。
3.影响沉淀溶解度的因素有哪些?它们是怎样发生影响的?在分析工作中,对于复杂的情况,应如
何考虑主要影响因素?
答:影响沉淀溶解度的因素有:共同离子效应,盐效应,酸效应,配位效应,温度,溶剂,沉淀颗粒
大小和结构等。共同离子效应能够降低沉淀的溶解度;盐效应通过改变溶液的离子强度使沉淀的溶解度增
+
加;酸效应是由于溶液中H
浓度的大小对弱酸、多元酸或难溶酸离解平衡的影响来影响沉淀的溶解度。若
沉淀是强酸盐,如BaSO4,AgCl等,其溶解度受酸度影响不大,若沉淀是弱酸或多元酸盐[如CaC2O4、Ca3(PO4)2]
高教版分析化学课后习题答案第4至7章
高等教育出版社分析化学第六版
第四章习题
习题4-1
4.1 下列各种弱酸的p K a已在括号内注明,求它
;
们的共轭碱的pK
b
(1)HCN(9.21);(2)HCOOH(3.74);(3)苯酚(9.95);(4)苯甲酸(4.21)。
解:(1) HCN p K b=14-9.25=4.79
(2) HCOOH p K b=14-3.74=10.26
(3) 苯酚pK b=14-9.95=4.05
(4) 苯甲酸pK b=14-4.21=9.79
4.2. 已知H3PO4的p K a=2.12,p K a=7.20,p K a=12.36。求其共轭碱PO43-的pK b1,HPO42-的pK b2.和H2PO4-的p K b3。
解:PO43-pK b=14-12.36=1.64
HPO42-pK b=2.14-7.20=6.80
H2PO4-pK b=14-2.12=11.88
4.3 已知琥珀酸(CH2COOH)2(以H2A表示)的p K al=4.19,p K b1=
5.57。试计算在pH4.88和5.0时H2A、HA-和A2-的分布系数δ2、δ1和δ0。若该酸的总浓度为0.01mol·L-1,求pH=4.88时的三种形式的平衡浓度。
解: pH=4.88 〔H +〕=1.32×10-5
5
655252
521046.61069.21032.11046.6)1032.1()1032.1()(------2⨯⨯⨯+⨯⨯⨯+⨯⨯=
A H δ
=0.145
5
655255
511046.61069.21032.11046.6)1032.1(1046.61032.1)(--------
分析化学第7章课后习题答案
第七章氧化还原滴定
1.条件电位和标准电位有什么不同?影响电位的外界因素有哪些?
答:标准电极电位E′是指在一定温度条件下(通常为25℃)半反应
中各物质都处于标准状态,即离子、分子的浓度(严格讲应该是活度)都
是1mol/l(或其比值为1)(如反应中有气体物质,则其分压等于1.013
某105Pa,固体物质的活度为1)时相对于标准氢电极的电极电位。
电对的条件电极电位(E0f)是当半反应中氧化型和还原型的浓度都
为1或浓度比为,并且溶液中其它组分的浓度都已确知时,该电对相对于
标准氢电极电位(且校正了各种外界因素影响后的实际电极电位,它在条
件不变时为一常数)。由上可知,显然条件电位是考虑了外界的各种影响,进行了校正。而标准电极电位则没有校正外界的各种外界的各种因素。
影响条件电位的外界因素有以下3个方面;(1)配位效应;(2)沉
淀效应;(3)酸浓度。
2.是否平衡常数大的氧化还原反应就能应用于氧化还原中?为什么?答:一般讲,两电对的标准电位大于0.4V(K>106),这样的氧化还原反应,可以用于滴定分析。
实际上,当外界条件(例如介质浓度变化、酸度等)改变时,电对的
标准电位是要改变的,因此,只要能创造一个适当的外界条件,使两电对
的电极电位超过0.4V,那么这样的氧化还原反应也能应用于滴定分析。
但是并不是平衡常数大的氧化还原反应都能应用于氧化还原滴定中。因为
有的反应K虽然很大,但反应速度太慢,亦不符合滴定分析的要求。3.影
响氧化还原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影响氧化还原反应速度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1)反应物的浓度;2)温度;3)催化反应和诱导反应。
一、选择题
在给出的4个选项中,请选出1个正确答案。
1. 下列物质中,酸的强度最大的是( D )
A. HAc 4.75HAc)p θa
=(K B. HCN 219HCN)p θa .(K = C. NH 4+
4.75O)H NH p 23θb =⋅(K D. HCOOH 2
5.10HCOONa)(p θb =K 2. 某混合碱用盐酸滴定至酚酞变色,消耗V 1ml ,继续以甲基橙为指示剂消耗V 2ml ,已知V 1>V 2 ,其组成是( C )
A. Na 2CO 3
B. Na 2CO 3与NaHCO 3
C. NaOH 与Na 2CO 3
D. NaOH
3. 用Na 2CO 3 为基准物质标定HCl 溶液时,下列情况对HCl 溶液的浓度不产生影响的是( A )
A. 用去离子水溶解锥形瓶中的Na 2CO 3时,多加了5.0mL 去离子水
B. 烘干Na 2CO 3时,温度控制300℃以上
C. 滴定管未用HCl 溶液润洗
D. 滴定速度太快,附着在滴定管壁上的HCl 溶液来不及流下来就读取滴定体积
4. 蒸馏法测定铵盐中N 含量时,能用作吸收液的是( B )
A. 硼砂
B. HCl
C. HAc
D. NH 4Cl
5. 下列溶液能用HCl 或NaOH 标准溶液直接滴定的是(浓度均为0.1mol·L -1) ( D )
A. NaAc
B. NH 4Cl
C. HCN
D. HCOOH
(K θa (HAc) = 1.79×10-5 ;K θb (NH 3) = 1.8×10-5 ;K θa (HCN) = 4.99×10-10 ; K θa (HCOOH) =
高教第五版分析化学课后习题及思考题答案第7章
第七章习题
7.1 下列情况,有无沉淀生成?
(1)0.001mol·L-1Ca(NO3)2溶液与0.01mol·L-1NH4HF2溶液以等体积相混合;
(2)0.01mol·L-1MgCl2溶液与0.1mol·L-1NH3-1mol·L-1NH4Cl溶液等体积相混合。解:(1)已知:K sp(CaF2)=3.4×10-11
两溶液等体积混合后:
[Ca2+]=5.0×10-4mol·L-1, [F-]=5.0×10-3mol·L-1,
[Ca2+][F-]2=5.0×10-4×(5.0×10-3)2=2.5×10-8>K sp(CaF2)=3.4×10-11
∴有沉淀生成。
(2)已知:K b(NH3)=1.8×10-5 K sp (Mg(OH)2)=1.8×10-11
[Mg2+]=5.0×10-3mol·L-1, [NH3]=0.05mol·L-1, [NH4]=0.5mol·L-1,
[OH-]=K b(NH3)×[NH3]
=1.8×10-5×
0.05
=1.8×10-6mol·L-1 [NH4+] 0.5
[Mg2+][OH-]2=5.0×10-3×(1.8×10-6)2=1.6×10-14<K sp
∵Q <K sp∴无沉淀生成。
7.2 求氟化钙的溶解度:
(1)在纯水中(忽略水解);
(2)在0.01 mol·L-1CaCl2溶液中;
(3)在0.01mol·L-1HCl溶液中。
解:(1)已知:K sp (CaF2)=3.4×10-11,K a(HF)=3.5×10-
第二章 误差和分析数据处理
1、 指出下列各种误差是系统误差还是偶然误差?如果是系统误差,请区别方法误差、仪器和试剂误差或操作误差,并给出它们的减免方法。 答:①砝码受腐蚀:系统误差(仪器误差);更换砝码。
②天平的两臂不等长:系统误差(仪器误差);校正仪器。 ③容量瓶与移液管未经校准:系统误差(仪器误差);校正仪器。
④在重量分析中,试样的非被测组分被共沉淀:系统误差(方法误差);修正方法,严格沉淀条件。 ⑤试剂含被测组分:系统误差(试剂误差);做空白实验。
⑥试样在称量过程中吸潮:系统误差(操作误差);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 ⑦化学计量点不在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内:系统误差(方法误差);另选指示剂。
⑧读取滴定管读数时,最后一位数字估计不准:偶然误差;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增加测定次数。 ⑨在分光光度法测定中,波长指示器所示波长与实际波长不符:系统误差(仪器误差);校正仪器。 ⑩在HPLC 测定中,待测组分峰与相邻杂质峰部分重叠:系统误差(方法误差);改进分析方法 6、两人测定同一标准试样,各得一组数据的偏差如下:
② 为什么两组数据计算出的平均偏差相等,而标准偏差不等; ③ 哪组数据的精密度高? 解:①n
d d d d d
321n
++++=
0.241=d 0.242=d
1
2
i -∑=
n d s
0.281=s 0.312=s
②标准偏差能突出大偏差。 ③第一组数据精密度高。
7、测定碳的相对原子质量所得数据:12.0080、12.0095、12.0099、12.0101、12.0102、12.0106、12.0111、12.0113、12.0118及12.0120。求算:①平均值;②标准偏差;③平均值的标准偏差;④平均值在99%置信水平的置信限。 解:①
一、选择题
在给出的4个选项中,请选出1个正确答案。
1. 下列物质中,酸的强度最大的是( D )
A. HAc 4.75HAc)p θa
=(K B. HCN 219HCN)p θa .(K = C. NH 4+
4.75O)H NH p 23θb =⋅(K D. HCOOH 2
5.10HCOONa)(p θb =K 2. 某混合碱用盐酸滴定至酚酞变色,消耗V 1ml ,继续以甲基橙为指示剂消耗V 2ml ,已知V 1>V 2 ,其组成是( C )
A. Na 2CO 3
B. Na 2CO 3与NaHCO 3
C. NaOH 与Na 2CO 3
D. NaOH
3. 用Na 2CO 3 为基准物质标定HCl 溶液时,下列情况对HCl 溶液的浓度不产生影响的是( A )
A. 用去离子水溶解锥形瓶中的Na 2CO 3时,多加了5.0mL 去离子水
B. 烘干Na 2CO 3时,温度控制300℃以上
C. 滴定管未用HCl 溶液润洗
D. 滴定速度太快,附着在滴定管壁上的HCl 溶液来不及流下来就读取滴定体积
4. 蒸馏法测定铵盐中N 含量时,能用作吸收液的是( B )
A. 硼砂
B. HCl
C. HAc
D. NH 4Cl
5. 下列溶液能用HCl 或NaOH 标准溶液直接滴定的是(浓度均为0.1mol·L -1) ( D )
A. NaAc
B. NH 4Cl
C. HCN
D. HCOOH
(K θa (HAc) = 1.79×10-5 ;K θb (NH 3) = 1.8×10-5 ;K θa (HCN) = 4.99×10-10 ; K θa (HCOO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