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第17章 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系统
- 格式:ppt
- 大小:297.00 KB
- 文档页数:47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篇一: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什么是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包含哪些方面的内容,这是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国内外学术界关于文化的定义上百个,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对于文化的理解。
文化是一个民族或一个地区的群体在其历史的发展中形成的有利于该民族或该群体生存、繁盛的物质和精神的生活方式。
或者说本书使用的文化概念基本上以狭义文化为主,但同时也涉及一部分广义文化现象;以精英文化为主,辅以大众、民间民俗文化。
文化是一个生生不息的运动过程。
任何一个国家、民族的文化,都有它发展的历史,都有它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本书所论,重点在中国文化的“昨天”,指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的中国文化,即中国传统文化。
本书介绍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背景及发展历程,儒、佛、道家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中国古代宗教、文化、艺术、科学技术,中国民俗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篇二: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复习重点1、文化:文化是有意识作用于自然界与社会,乃至人类自身的一切活动及结果。
(1)物态文化:又称之物质文化,是人类所从从事的物质生产创造活动及其劳动产品的总和。
是人类从事一切文化创造的基础。
(2)心态文化:又称之为精神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和意识形态活动中升华出来的价值观念,知识系统,审美情趣和思维方式的总和。
(3)行为文化:是人类长期的社会实践和复杂的人际关系中约定俗成的习惯性定式,是以民俗和民风的形态表现,见之于日常生活中的,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地域性的行为模式。
(4)制度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所建立的社会规范的总和。
2、传统文化:是指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保留在每一个民族中间具有稳定形态的文化。
文化的特征:同一性、时代性、民族性、地域性。
文化与文明的关系:两者既相互联系,又有区别。
文化是人类创造的所有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文明则是这种成果达到一定发展水平的产物。
3、宗法制度:宗法制度由氏族社会的父权家长制演变而来,到西周时期,中国宗法制发展完善。
第十七章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系统主要内容价值原则凝聚了人们对善恶、美丑的最基本的看法。
价值观由一系列价值原则组成,是对现实世界的评价和对理想的憧憬。
价值观在文化中处于核心地位。
互相相关的价值原则,构成了文化的价值系统。
中国传统文化在其历史发展中,体现了多元的价值取向。
一、天人关系上的不同价值取向“天”即广义的自然,“人”指人的文化创造及其成果。
天人关系构成一种价值关系,天人之辩是传统文化价值系统的逻辑起点。
(一)人文取向与人道原则儒家认为,自然是一种前文明的状态,人应当通过自然的人文化,达到文明的境界。
儒家从群体关联与个体存在两个方面,对人文价值作了双重确认。
作为文化的创造者,人不能倒退到自然状态,而具有至上的价值。
作为一种高于自然的人文存在,儒家的核心价值观念是“仁”。
“仁”的基本规定是“爱人”,是一种朴素的人道原则。
儒家进而提出“仁政”,要求以德行仁,反对以暴力来压服人。
儒家的“仁”以教悌为本,受到宗法血缘关系的制约。
墨家也认为人超越了自然状态中的动物,要求化自然为人文。
墨家提出“兼爱”的原则,以求文明社会的稳定。
“兼爱”超越了宗法关系,体现了更普遍的人道原则。
佛教认为天与人均虚幻不实,把彼岸世界视为真实的存在。
不过佛教强调人道胜于天道。
佛教提出慈悲为怀,普度众生,其中也渗入了人道观念,与儒家的仁义,墨家的兼爱有相通之处。
宋明理学,进一步阐发了人道原则,在一定意义上表现为儒墨佛的融合,使人道原则获得了更丰富、更具体的内涵。
(二)“无以人灭天”道家把自然作为关注的重点。
道家认为,自然本身便是一种完美的状态,无须经过人化的过程。
道家对人化的过程和结果往往持批评和否定的态度。
他们认为,自然作为一种完美的状态有其内在的价值,人化的过程总是破坏这种理想状态。
道家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作了更多的批评,他们认为文明■《中国文化概论》教师用书社会带来的不是进步而是祸乱和灾难。
因此道家主张摒弃一切人文的创造,回到一种天人玄同的自然境界。
《中国文化概论》模拟试卷一一、【单项选择题】1、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
这里的“文化”指的是(A 广义的文化)。
2、带“女”部首的姓,如“姚”、“姬”等,一般是和(B 母系氏族有关)。
3、西周确定“礼”的目的是( D 使分封出去的诸侯国长期听命于周天子)。
4、甲骨文产生于( B 商周文化)。
5、哲学观念、伦理道德、审美意识等属于(D 精神文化)。
6、在中国历史上,秦朝的主导思想是(C 法家)的思想。
7、佛教的创始人是(C 释迦牟尼)。
8.张骞出使西域是中国历史上名扬千古的创举,因此,中国史书上称之为(C凿空之行)9.徐光启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地位举足轻重,他最重要的著作是(B《农政全书》)10、《红楼梦》中,能够集中反映作者对中国文化传统认识的人物是(D 薛宝钗)。
二、【多项选择题】11、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判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 以半封闭的农业自然经济为基础[B] 以尊君事亲为原则[C] 以儒学为主干[D] 以天人合一为目标)。
12、中华民族共同的传统节日是(B重阳节C 元宵节)。
13、下列选项中属于广义文化产品的有([A] 农具[B] 陶器[C] 绘画[D] 典籍)。
14、明末清初,因为都有高深的学识、都参加了明末清初的抗清斗争、都提出了先进的思想论点儿被称为“明末三先生”的三个人是(A王夫之C黄宗羲D顾炎武)15、世界文明古国包括有(B古希腊C 古代埃及)。
三、【判断题】16、“黄帝”是中华民族公认的“人文始祖”。
( T )17、姓氏是标志宗法血缘关系的一种符号。
( T )18、礼制的经济基础制度是“井田制”。
(T )19、秦始皇修筑长城的目的是为了抵御匈奴。
( T )20、秦统一车轨的目的是为了让全国联系紧密。
( T )21、中国第一部断代史是《汉书》。
(T )22、为选拔人才,汉朝从汉武帝开始采用了“察举”制度。
(F )23、北魏孝文帝改革,皇帝从“拓跋”改姓“元”,属于少数民族改汉姓. ( T )24、《四书章句集注》是由朱熹完成对《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的注释的。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复习资料〕第一章绪论1.文化的核心问题是人。
2.文化的三层次说:广义,狭义,专义的文化〔1〕广义的文化又称大文化,即主文化是涵盖人类所有文明成果的大文化观。
〔2〕狭义的文化又称小文化,主要指人类精神文化方面的创造性成果,不包括物质生产及其器物性,实体性成果。
〔3〕专义的文化是指沿袭传统和现实生活中人们对文化的直观理解,即将文化理解为文学,艺术,音乐,戏剧,舞蹈等为主的艺术文化。
3.文化的本质是自然的人化或人化自然。
具体包括:(1)文化的核心问题是人。
(2)自然包括两个局部:A.人之外的自然。
即不依赖于人存在的自然界;"无机身体〞B.人自身的自然。
即人的"有机身体〞〔3〕自然的人化包括两个方面:A.人类对外在自然的能动的现实的改造。
B.人自身躯体的全部的感觉〔在自然〕发生属人的变化。
说到底,文化就是人类主体通过社会实践活动,适应,利用,改造自然界实体而逐步满足自身需要〔包括肉体和精神需要〕的过程。
4.文化的一般特征〔1〕从文化的形成上来看,文化具有超生理性和超个人性。
〔2〕从文化的容构成上来说,文化具有复合性。
〔3〕从文化的表现上来说,文化具有象征性。
〔4〕从文化的影响来说,文化具有传递性。
5.文化的功能定义:文化的功能是指文化系统在人们的社会生活实践中,能适应和满足个人与社会多种需要的重要作用。
〔1〕记录功能:口头语言,文字,物质型文化〔2〕认知功能:人类总是不断地通过文化来认识自然,社会,自身,世界。
〔3〕传播功能:言语和文字,实物〔4〕教化功能:文化不仅自觉地教化人,而且更多时候是潜移默化的教化人,使之社会化。
〔5〕凝聚功能:在民族群体中表现的尤为明显。
中华民族文化的凝聚功能主要表现为爱国主义;文化层次不同,文化凝聚围,程度,层次也不同。
〔6〕调控功能:主要依靠精神型文化和制度行为文化来实现。
6.文化形态学角度将广义文化分为四个层次:〔1〕物态文化;是指人的物质生产活动方式和产品的总和〔2〕制度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建立起来的各种社会规的总和。
第十七章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系统【教学内容】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系统。
【教学基本要求】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系统中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纷繁复杂的情况,其中包含在天人关系上的不同价值取向、在群己关系上各家定位的异同、在义利与理欲取舍问题上的争辩、在人格理想与价值目标追求上的不同选择等重大问题,提高分辨和识别能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重点与难点】重点:把握对“天人关系”、群己定位、义利与理欲等重大问题上应持的正确观点。
难点:对理欲之辩的价值意蕴的理解。
【讲授提纲】价值观在文化中处于核心地位。
价值观是由一系列价值原则组成的。
价值原则凝聚了人们对善恶、美丑的最基本的看法。
正是相互关联的价值原则,构成了文化的价值系统。
以儒家的价值原则为主导,不同的价值观念相拒而又交融,相反而又互补,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丰富的价值系统。
第一节天人关系上的不同价值取向一、人文取向与人道原则(一)儒家人是否应当超越自然的状态?作为价值观的天人之辨,首先必须对此做出回答。
儒家是最早对这一问题做出自觉反省的学派之一。
按照儒家的看法,自然是一种前文明的状态,人应当通过自然的人文化,以达到文明的境界。
作为一种高于自然的人文存在,文明社会应当以什么为基本的价值原则?儒家的创始人孔子提出了“仁”的观念,“仁”具有多重涵义,而从价值观上看,其基本的规定则是“爱人”。
这种人道原则体现了儒家基本的价值取向。
孟子由仁学引申出“仁政”,要求以德行仁。
即使是在具有神学色彩的董仲舒儒学体系中,同样可以看到内在的人道观念。
(二)墨家在天人关系上,墨家的看法与儒家固然存在着不同差异,但也有相近的一面。
和儒家一样,墨家对自然的态与人文的形态作了区分,认为人与处于自然中的动物不同,人通过自己的谋生活动,超越了自然状态中的动物,而建立起文明的社会生活。
这里内在地蕴含着化自然为人文的要求。
如何使文明社会的秩序得到稳定?墨家提出了“兼爱”的原则。
“兼爱”所体现的,同样是一种人道原则。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教学大纲2004年制订,2005年修订一、课程简介:本课程主要介绍中国古代人文科学----哲学、文学、史学、艺术、宗教及其伦理道德等方面的文化传统和知识,为学生提供一个了解祖国悠久、丰厚的文化遗产,把握中华人文精神的基本内容。
二、教学对象:本课程主要针对三年制专科政治专业学生。
三、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什么是传统、什么是文化,认识中国文化的源流、特点、精神,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的决心。
四、教学要求本课程采用面授辅导与学生自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在面授教学中,要将系统教授与重点、难点教授相结合,力求通过形象化的教学使学生对所学内容加深理解。
五、教学的基本内容及学时要求本课程学时:72 学分:4学时分配:导论文化和传统文化教学要求;1、了解传统、文化、传统文化的基本含义。
2、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教学内容:一、传统和文化释义二、传统文化的要义及其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第一章中国传统文化的源流、特征教学要求:1、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形成的环境和基本发展历程。
2、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特征及其现代意义教学内容:第一节中国传统文化的源流一、中国传统文化形成的环境二、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第二节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一、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特征二、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意义第二章中国古代的哲学和宗教传统教学要求:1、了解中国古代哲学的发展历程。
2、了解中国古代哲学的思想来源及其特征2、了解中国古代主要宗教及其文化意义教学内容:第一节中国古代哲学的发展与特征一、中国古代哲学的发展阶段二、中国古代哲学的思想资源三、中国古代哲学的整体特征第二节中国古代宗教的发展及文化意义一、中国古代宗教发展历程二、中国古代宗教的主要特点三、儒教的基本精神特质和文化作用四、道教的基本信仰、教规、特征及文化影响五、拂教的基本信仰、特征及社会作用第三章中国古代的伦理道德传统教学要求:1、了解中国古代伦理文化的发展历程、基本内容和特点。
1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有两个重要的基础小农自然经济的生产方式;家国一体2.在这个基础上产生的必然是以为核心的文化价值体系伦理道德3.老子从本体论的高度说明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4.契:商人的祖先5.天下有达尊者三:爵一,齿一,德一6.鲁国大夫公孙豹: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君子求道,处士,隐逸,穷而乐7.一般来说传统道德规范或德目有两种:由伦理学家或统治阶级上升为理论的规范;在世俗生活中得到认同的习俗性规范8.尚书皋陶谟把人的美的概括为九项:宽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乱而敬,扰而毅,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塞,强而义9.孟子将母徳扩展为五伦十教君惠臣忠,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义妇顺,朋友有信10.管仲则提出四维七体礼义廉耻;(孝悌慈惠,恭敬忠信,中正比宜,整齐樽诎,纤强省用,敦蒙纯固,和协辑睦)综合为六德:知仁圣义中和,六行:孝友睦棩任恤,四维:礼义廉耻,八德:忠孝仁爱信义和平11.中华民族十大传统美德仁爱孝悌,谦和好礼,诚信知报,精忠爱国,克己奉公,修己慎独,见利思义,勤俭廉正,笃实宽厚,勇毅力行12.中华民族美德中最具特色的部分仁爱孝悌13.礼之运作,包含有之德谦和14.老子曾以江海处下为例告诫人们不要自矜自伐自是15.在中国社会中,是直接贯通的家,家乡,国家16.克己奉公培育了一种整体主义的精神,要求个体服从服务于整体17.中国到的不完全反对私利,关键看是否合乎道德18.克己奉公的精神本质上是先公后私,个人私利服从社会公立的精神19.中国传统伦理形成向内探求的主体性道德精神,集中体现为以律己修身为特征的道德修养学说,这种学说强调自主自律,自我超越以维护人伦关系和整体秩序,建立道德自我,其基本精神是求诸己20.修己慎独的修养传统培养了中华民族践履道德的自觉性与主动性21.传统义利观的基本内容和合理内核先义后利,以义制利22.孔子强调,并把它作为区分君子小人的标准见利思义23.宋明理学在把义利与公私联系的同时,又把义利与等同天理人欲24.孔子把作为重要的德目温良恭俭让25.中国人在为人处事方面以实为标准,反对虚伪虚妄,中华民族形成了许多以实为价值标准的规范和美德如老实,诚实,踏实,实在26.传统美德在历史上造就了各种道德人格,这些道德人格按照其体现道德理想的不同程度可分为:圣人,贤人,仁人,大人,君子,成人,善人27.西周确立了一个适合当时中国国情的,对中国社会与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的伦理秩序和意识形态,一种伦理政治秩序周礼28.孔子对中国伦理学最突出的贡献,是中国伦理精神由自发走向自觉的标志仁29.儒家伦理精神的运作还需要道家的人生智慧作为结构上的补充30.道家更重视个体,无为,出世31.中国伦理思想继续发展和大一统,封建化的时期汉唐32.秦汉之际,礼记成书,四书伦理体系已经形成33.大学提出三纲领八条目34.大学之道是培养统治阶级理想人格的途径,大学精神就是内圣外王35.儒家伦理成熟的标志;中国封建伦理的真实形态是董仲舒的三纲五常大学、中庸36.董仲舒以后,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儒家伦理成为不可动摇的名教获礼教37.我国古代最为重要的是崇拜,其余的有自然神崇拜,动物神,鬼魂38.道教之成为一个有组织的独立的宗教是在东汉时期、39.道教在时期有一个较大的发展魏晋时期40、南北朝时,道教最大发展是卑微寇谦之改革五斗道米,创立北天师道41.唐宋之后一些道派逐渐合流,形成正一道42.佛教传入中国的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佛教的根本义是神不灭43.魏晋时期,和合流,形成玄学,佛学,六家七宗;六家:本无,心无,即色,识含,幻化,缘会;六家七宗又可以概括为三个主要派别:心无,即色,本无44.中国佛教的鼎盛时期和成熟期是,此时期的佛教学说的最大特点是隋唐二代;把佛性心性化45.儒家有传统儒家与新儒家之分,但二者都注重用事,有强烈的入世精神46.西周初年的尚书洪范提出学说,殷周时期有了原始的观念五行,阴阳47.周易古经以说明自然现象和社会关系八卦48.中国哲学四大思想资源和思想传统,它们的智慧都是人生的智慧原始儒家,原始道家,中国佛学,宋明理学49.原始儒家的代表人物有孔子,颜子,曾子,子思,孟子,荀子等50.原始儒学的经典有被称为经书的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51.原始儒学的精神首先是的生命精神创造性52.周易系辞天地之大德曰生,生生之谓易53.孔子哲学的基本观念是仁54.儒家的理想是要把仁爱的精神,有爱自己的亲人推广到周围的人,爱所有的人,爱宇宙万物55.儒家精神是一种的精神极高明而道中庸56.老子强调不盈,不争,致虚极,守静笃57.道家与儒家殊途同归,都是强调个人与无限的宇宙契合无间58.道家追求的自由是精神的超脱解放,不是指放纵形骸的情欲59.中国化了的佛教宗派天台宗,华严宗,禅宗60.佛教启迪人们空掉一切外在追逐,攀援,偏执,破开自己的囚笼,直悟生命的本性本真61.佛家的成菩萨成佛陀,也是一种道德人格的蕲向62.中国佛教哲学,削减了宗教的意识,更加世俗化63.天台宗的智慧是圆融的智慧64.华严宗提倡开放的心灵65.禅宗主张不立文字,当下自识本心,强调自性是佛,平常即道化平淡于神奇,寓神奇于平淡,张扬了人的主体意识,肯定了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佛,甚至不用语言,“棒喝”66.宋明理学建立了以什么为中心的道德形而上学体系理气论,心性论67.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68.宋明理学在一定程度上强调了道德理性对于与血肉之躯相连的情感欲望的制约69.整个宋明理学讲什么提高为本体,重建了道德人的哲学70.理学的根本精神可以用什么为代表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71.古人把什么称作宇、宙东西南北,上下四方之空间;古今旦暮,往古来今之时间72.易传最突出的特点是视变化为创新73.在宇宙精神的感召之下,人类可以与时俱进,创造美好世界74.礼记大学引述尚书和诗经:汤之盘铭: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诰:周虽旧制,其命维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75.在天人关系上,中国哲学有主张,也有主张天人合一,天人交胜76.天地宇宙本身及含有价值。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课程概述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是对全校本科学生开设的一门人文素养基础课。
本课程选取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儒、释、道家文化,以及中国古代文人作为讲授内容,使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开阔人文视野,弘扬中华文化精神,对培育学生高尚道德情操、正确审美情趣、良好职业素质具有重要作用。
◆开课院系
卫生管理系
◆开课学期
第2学期
◆学时分配表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20学时,前6次课每次3学时,最后考查2学时。
具体内容如下:
1、中国传统文化概述;
2、孔子与儒家文化;
3、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
4、道家与中国传统文化;
5、清初贰臣文人创作概貌;
6、青楼文化与晚明文人;
7、复习考查。
◆授课教师简介
平志军:文学教研室副教授,文学博士,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研究方向为明清文学。
主要从事《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大学语文》等课程的教学工作。
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等多项课题,在《北方论丛》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
第十七章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系统这一章的内容简直象哲学,太抽象,很难抓住重点。
第一节天人关系上的价值取向1 、价值观是一种评价性的观点,它既涉及现实世界的意义,也指向理想的境界。
不同时期的文化创造,总是受到特定的价值观的范导,文化本身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看作是价值理想的外化和对象化。
价值观在文化中处于核心地位。
2 、从儒家的价值取向分析,中国传统文化重人伦轻自然,重群体而轻个体,重义轻利,重道轻器。
3 、注重天人关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显著特点。
天即广义的自然,人即人的文化创造及其成果。
天人关系是一种价值关系,天人之辩是传统文化价值系统的逻辑起点。
4 、原始儒学的核心观念是“仁”,即爱人。
5 、儒家对主权职能的理解,往往与天命的观念纠缠在一起。
6 、儒家的仁以孝悌为本,更多地受到宗法血缘关系的制约;墨家则主张“兼爱”,它超越了宗法关系。
7 、道家认为自然本身是一种完美的状态,无需经过人化的过程。
强调无以人灭天,有一定的价值。
8 、命力之争作为天人之辩的展开,核心是人的自由问题。
9 、道家强调主体在世的原则是“无为”。
10、墨家提出非命论,认为人应该抗争。
11、广义的天人之辩还涉及天性与德性的关系问题。
12、儒家强调人与兽的区别,要求由野而文;道家则将同与禽兽视为至德之世。
第二节群己关系上的价值取向1 、儒家在个体与集体的关系上,主张修己以安人,即自己要加强修养,在此基础上,要成就他人,成人要成为自我完善的一个部分。
2 、群体原则体现于人和人的关系,就是“和”的要求。
3 、道家对个体生命和自由给予更多的关注。
将自我认同提到了突出地位,老子指出:自知者明。
第三节义利、理欲关系上的价值取向1 、辨析义利,是儒家的重要特点。
儒家主张,义以为上,同时,也肯定利的合理性。
2 、功利意识的过分压抑,容易弱化社会的激活力量,因此,儒家以道义原则抑制功利原则,是明显地有着负面导向作用的。
3 、从价值观上看,义利之辩首先关联着道义原则与功利原则,以及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1.中国传统文化: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保留在中华民族中间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包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生活方式、礼仪制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诸多层面的丰富内容。
2.妇女的头饰:笄、簪、步摇、钗3.体衣:衣指上衣,裳指下裙。
短上衣叫襦,其中仅及腰部的叫腰襦。
长襦称褂,长衣叫深衣,长及脚踝。
衣有内外之分。
内衣又称亵衣、中衣、衷衣、私、泽等。
外衣叫裼,是一种罩在狐裘之外的衣服,它外边还可以再加一层外衣,叫正服。
衫出现较晚,一般指长衫。
4.古人的饮食习惯:第一顿饭叫朝食,又叫饔,上午九时左右食用。
第二顿饭叫餔食,又叫飱,下午四时左右进食。
“饔飧不继”5.秦汉的三公制:秦朝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为中央政府最高官员,并称三公,位同后世的宰相。
丞相之职,“掌丞天子,助理万机”,是最高的行政长官。
太尉是最高的军事长官。
御史大夫为副丞相,既是皇帝的机要秘书长,又掌管朝廷内外监察,是全国最高的监察长官。
6.隋唐三省六部制:隋唐建立以三省六部为主体结构的中央管制。
三省:尚书省(尚书令)——最高行政机构,负责执行国家的重要政令。
门下省(侍中)——审议机构,负责审核政令中书省(中书令)——决策机构,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的诏令六部:吏部掌管官吏的任免、考课、升降、调动;兵部掌管武官的选用和兵籍、军械、军令;户部掌管土地、户籍、赋税、财政;刑部掌管司法、刑狱;礼部掌管朝廷礼仪、祭享、贡举、学校;工部掌管工程、水利、屯田、交通;尚书省作为执行政令的机构,其具体事务由六部分理。
“六部”的名称,一直沿用到清末。
7.中书舍人有“文人之极任,朝廷之盛选”之说。
8.唐朝为避免决策失误,于中书、门下二省设讽谏之官,包括散骑常侍、谏议大夫、拾遗、补阙,他们各分左右,“左”属门下省,“右”属中书省,其职责为议论朝政得失,要求有失辄谏。
9.官僚的政治人格:(1)强烈的参政意识与企盼知遇意识。
第17章 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系统一、填空题儒家将德性与理性融合为一,以______为人格目标。
【答案】“内圣”【解析】儒家将德性与理性融合为一,以“内圣”为人格目标,这种价值追求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导方面。
按其本义,“内圣”主要表现为一种道德理想,以“内圣”为追求的目标,即意味着将伦理学意义上的“善”视为最高价值。
二、选择题“天坛走一走,到处都是( )”,这个数字代表最高,极限,无数。
[中国传媒大学2010年研]A.8B.9C.10D.1【答案】B【解析】古人以天为阳,以九为阳数之最。
由于封建帝王自命为“真龙天子”“九五之尊”,“九”又成为皇家的象征数字,因此大凡皇家的建筑与器物,多合乎“九”数,九是一种荣耀,是至高无上的一个标志,是一个极限,也是一个转折的开始,还是一种变化和发展。
三、判断题1.儒家将“仁”与“知”规定为理想人格的双重品格。
【答案】正确【解析】儒家将“仁”与“知”规定为理想人格的双重品格,由此而确认了仁道原则与理性原则的统一。
就其深层内涵而言,“仁”表现为一种完美的德性,“知”则是指在德性制约下的伦理理性或道德理性,二者从不同方面展示了“善”的品格。
这样,走向内圣之境,总体上便表现为一种善的追求。
2.相对于儒家之注重“善”,道家更多地赋予理想人格以“美”的品格。
【答案】错误【解析】相对于儒家之注重“善”,道家更多地赋予理想人格以“真”的品格,其人格典范也被称之为“真人”。
与天人关系上突出与自然原则相应,人格上的真首先表现为合于自然。
“不以心捐道,不以人助天,是之谓真人。
”四、简答题中国文化如何看待玉?玉器的运用经历了怎样的变化?答:(1)中国文化对玉的看法①玉是中华文明的基石中华文明古老悠久,玉器是重要标志之一,也是中国文化的物质载体之一。
古代玉器与中华文明的起源有密切的关系,是中华文明的基石。
②玉的文化内质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正相一致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质特征是阴阳二元相辅相成,“阳刚与阴柔”就是它的主要内涵。
中国文化概论(修订版)张岱年第一章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2)第二章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2)第三章中国文化依赖的社会政治结构(3)第四章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3)第五章中国的多民族文化融合和中外文化交汇(5)第六章中国语言文字(5)第七章中国古代科学技术(6)第八章中国古代教育(7)第九章中国古代文学(7)第十章中国古代艺术(8)第十一章中国古代史学(8)第十二章中国传统伦理道德(8)第十三章中国古代宗教(10)第十四章中国古代哲学(11)第十五章中国文化的类型和特点(11)第十六章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12)第十七章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系统(13)第十八章中国传统文化向近代的转变(15)第十九章建设社会主义的中国新文化(15)绪论一为什么说文化就是“自然的人化”?文化的实质性含义是指:人化或人类化,即人类主体通过社会实践活动,适应、利用、改造自然界客体而逐步实现自身价值观念的过程。
其体现即有自然面貌、形态、功能的不断改观;也有人类个体与群体素质的不断提高和完善。
二怎样理解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的联系和区别?广义的文化,着眼于人类与一般动物,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本质区别,着眼于人类卓立于自然的独特的生存方式,其涵盖面非常广泛,所以又被称为大文化。
狭义的文化排除人类社会——历史生活中关于物质创造活动及其结果的部分,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主要是心态文化,又称“小文化”。
书本绪论为什么说文化就是“自然的人化”三文化结构的四层次包括哪些内容?对文化的结构解剖,有两分说,即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有三层次说,即分为物质、制度、精神三层次;有四层次说,即分为物质、制度、风俗习惯、思想与价值。
有六大子系统说,即物质、社会关系、精神、艺术、语言符号、风俗习惯等。
(注意:这里还是记住为好,六大系统可简记为:社语俗物精艺)四怎样认识和评价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的结晶,具有历史性和现实性,不是博物馆里的陈列品,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代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一方面具有强烈的历史性、遗传性;另一方面具有鲜活的现实性、变异性,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今天的中国人,为我们开创新文化提供历史的根据和现实的基础。
中国传统文化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中国文化概论》是江西师范大学通识教育、人文社会科学的一系列课程。
本课程以学习和研究中华民族数千年所创造的灿烂文化为目的,使学生了解祖国的历史文化,提高人文素质,增强民族自信心、自尊心和自豪感,培养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从而创造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
二、与相关课程的衔接和联系本课程内容非常丰富,涉及中国历史、地理、经济、政治、语言、文学、艺术、科技、教育、宗教、哲学等诸多领域,因为“文化”的内涵涵盖了人类社会历史的各个方面。
因此,本课程是对中国文学、社会学、历史学、经济学、语言学等课程的总结,特别强调对中国文化特点的分析和总结。
3、基本教学要求本课程的教学,主要应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历史地和科学地分析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准确而深刻地认识中华民族、认识中国的国情,以理性态度和务实精神去继承传统,创造新的先进文化。
四、课程的教学媒体构成与主要内容1.教材:《中国文化概论》,国家教委推荐,张岱年、方克礼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2、音像教材:与本课程相关的录音带或录像带,如“中国文学”、“中国古代史”等课程的录音、录像,经典作品录像等。
3、辅助教材:文、史、哲各类相关著作。
五、教学内容的重点与难点及教法建议1、教学重点(*)与难点(△)“文化”的内涵,△ 中国文化的经济基础和社会政治结构,*中国文化的类型和特点,△ 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中国传统文化向现代的转变。
2.教学方法建议由于本课程的内容博大精深,要求学生的知识面宽,所以必须强调要大量阅读文史哲等方面的书籍;在教学时尽量采用讨论,分析与总结的方法,采取理论与实际密切结合的方法,将典型事例与理论紧密结合起来,将典籍研习与社会考察结合起来。
六、教学中要注意的问题1.由于课时有限,课程内容较多(包括近20章导论),我们必须掌握并突出重点。
2.注意与已学课程的衔接,如哲学、历史、文学等课程,力求精通。
中国文化概论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中国文化概论》是文学院公共平台选修课程之一。
课程的目的与任务,旨在为学生提供一个了解祖国悠久、丰厚文化遗产的简明文本,使之对中国文化的产生、发展脉络、文化成果和特征有所把握,并对中国文化的继承和创新问题,引发思考。
该课程的指导思想:帮助学生了解祖国的历史文化和发展规律,以提高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增强其民族自信心、自尊心和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操。
该课程的任务:准确而深刻地认识我们民族自身;准确而深刻地认识我们当前的国情;以理性态度和务实精神去继承传统,创造中华民族的新文化。
二、教学基本要求让学生了解“文化”的内涵、中国文化产生的历史地理环境和经济基础及所依赖的社会政治结构、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生机制和发展规律,熟练掌握中国语言文字和典籍、科技、教育、文学艺术、史学、伦理道德、宗教等方面的知识,从而能够做到将历史的梳理与逻辑的分析相结合一一提高对中国文化的理论思维能力;批判继承与开拓创新相结合一一熟悉传统文化、分析传统文化、变革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理性态度与务实精神,提高其人文素质。
三、教学内容(一)、绪论(2学时)1.文化的性质。
2.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
3.中国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
4.学习中国文化概论的目的、意义和方法。
(二)、第一章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1学时)1.中国历史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
2.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作用与影响。
(三)、第二章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1学时)1.农耕自然经济是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
2.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发展阶段和形态。
3.中国资本主义萌芽迂缓的原因。
4.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基本特点及其对文化发展的影响。
5.理解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基本特点及其对文化发展的影响。
(四)、第三章中国文化依赖的社会政治结构(1学时)1.宗法制度的产生与确立。
2.宗法制度影响下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特征。
3.专制制度与中国社会政治结构。
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标准一、课程概述:中国文化概论是中文系的必修课。
中国文化概论课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问题进行介绍和阐释。
在中国文化领域里,它不仅要关注一切上层文化的研究成果,也要研究吸取底层民俗文化的诸多成果。
它是一门兼顾历史的关于中国国别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课程,是中国传统文化学的入门课程。
其基本内容是(l)有关文化的一般概念。
(2)中国文化赖以存在的地理环境。
(3)中华民族与文化多样性和一体性特征。
(3)中国文化发展的历史脉络以及决定历史发展的诸因素。
(4)有关中国文化分科的知识。
等等。
中国文化概论的前置课程是中国古代文学、古代汉语等,后置课程可以做文化专题研究和区域文化研究,如粤北文化研究等。
二、课程目标1、学习和研究中国文化,一是有助于更加准确而深刻地认识我们的民族自身;是有助于更加准确而深刻地认识我们当前的国情;三是有助于以理性的态度和务实精神去继承传统,创造中华民族更加美好的末来。
2 、学习中国文化:一是历史梳理与逻辑分析相结合;二是典籍研习与社会考察相结合;三是批判继承与开拓创新相结合。
要求学生了解我国悠久、丰厚的传统文化遗产,把握中国文化的特征,从而认识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我国的国情,以理性的态度和务实的精神去深入思考中国文化的继承和创新问题。
3、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代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一方面具有强烈的历史性、遗传性;另一方面具有鲜活的现实性、变异性,它是我们开创新文化的历史根据和现实的基础。
三、课程内容和教学要求知道—指对中国文化的基本常识和文化现象的记忆和识别。
理解—指透过文化现象理解本质特征,达到形而上的认识。
掌握—指在“知道”、“理解”的基础上独立地分析问题,具有自己分析文化和思想作品的能力。
教学目标符号“√”为知道,“○”为理解,“△”为掌握,以下各章同。
绪论文化与中国文化一、“文化”的涵义(△)二、文化的分类与基本结构(△)三、文化的特征(△)四、文化的功能(√)五、中国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六、学习中国文化概论的目的、意义和方法(√)思政题:什么是文化?文化的三层次说。
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标准一、课程概述:中国文化概论是中文系的必修课。
中国文化概论课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问题进行介绍和阐释。
在中国文化领域里,它不仅要关注一切上层文化的研究成果,也要研究吸取底层民俗文化的诸多成果。
它是一门兼顾历史的关于中国国别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课程,是中国传统文化学的入门课程。
其基本内容是(l)有关文化的一般概念。
(2)中国文化赖以存在的地理环境。
(3)中华民族与文化多样性和一体性特征。
(3)中国文化发展的历史脉络以及决定历史发展的诸因素。
(4)有关中国文化分科的知识。
等等。
中国文化概论的前置课程是中国古代文学、古代汉语等,后置课程可以做文化专题研究和区域文化研究,如粤北文化研究等。
二、课程目标1、学习和研究中国文化,一是有助于更加准确而深刻地认识我们的民族自身;是有助于更加准确而深刻地认识我们当前的国情;三是有助于以理性的态度和务实精神去继承传统,创造中华民族更加美好的末来。
2 、学习中国文化:一是历史梳理与逻辑分析相结合;二是典籍研习与社会考察相结合;三是批判继承与开拓创新相结合。
要求学生了解我国悠久、丰厚的传统文化遗产,把握中国文化的特征,从而认识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我国的国情,以理性的态度和务实的精神去深入思考中国文化的继承和创新问题。
3、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代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一方面具有强烈的历史性、遗传性;另一方面具有鲜活的现实性、变异性,它是我们开创新文化的历史根据和现实的基础。
三、课程内容和教学要求知道—指对中国文化的基本常识和文化现象的记忆和识别。
理解—指透过文化现象理解本质特征,达到形而上的认识。
掌握—指在“知道”、“理解”的基础上独立地分析问题,具有自己分析文化和思想作品的能力。
教学目标符号“√”为知道,“○”为理解,“△”为掌握,以下各章同。
绪论文化与中国文化一、“文化”的涵义(△)二、文化的分类与基本结构(△)三、文化的特征(△)四、文化的功能(√)五、中国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六、学习中国文化概论的目的、意义和方法(√)思政题:什么是文化?文化的三层次说。